热解吸仪综述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综述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综述
第2 0卷第 5期
21 年 1 01 0月
淮 阴

学 院


Vo . 0 No 5 12 . 0c . t201 1
J u n lo ay n I si t fT c n l g o r a fHu ii n t u e o e h o o y t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综述
淮 阴 工




的被测 组 分 , 法 通 常适 用 于 污 染 物 浓 度 较 高 的 研 究 , 气 为 苯 、 该 样 甲苯 、 甲苯 , 果 表 明 , 系物 二 结 苯
污染 源 。
浓度、 物化 性 质 、 流量 对 活 性 炭 吸 附均 有 影 响 . 气 除 了采 用活 性 炭 吸 附外 , 可 采 用 T nx吸 附 剂 , 也 ea
mo e a d mo e r s ac e a e be n d n n t e mo t rn e h o o is hi pe k s a g n r lr v e o r n r e e r h sh v e o e o h ni i g tc n lg e .T spa rma e e e a e iw f o t e r s a c e n t n trng t c noo i s o h e e r h s o he mo io i e h l ge fVOCs i h mb e tar a o u e n t e d s usi n o h n t e a i n i nd fc s s o h ic so ft e s mp e c le to a l ol cin,p er ame ta n ltc lmeh t o s o . Ke r s:v l ' e o g n c c mp u s;a intar;mo io i g t c n lg e y wo d ot l r a i o o nd a i mb e i n trn e h o o is

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

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

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配置20位、二次低温捕集解吸功能)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款20位全自动热解吸仪,可以和色谱联动自动完成20支吸附管的脱附进样分析过程。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增加常温二次解吸部件或低温二次解吸部件,提高灵敏度,改善色谱峰型,适用于《HJ-644-2013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HJ583-2010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等标准。

技术指标●电源:220VAC 50Hz●功率:<900VA●一次解吸温度:50-380℃,控制精度±1℃●冷阱温度:-30度~室温(室温20℃时),增量1℃(可选)●二次解吸温度:150-380℃,增量1℃,升温速率>1800℃/分●管路加热温度:50-200℃,增量1℃,控制精度±1℃●定时范围:1秒~59分钟59秒●定时误差:<0.1%●样品位: 20位●吹扫流量:10-100ml/分钟●气路耐压:>4kg●同步信号输出:两路1~2秒开关量●仪器外形尺寸:高*宽*长500mm*400mm*610mm●仪器重量约:32kg特点:●通用性能强:可与任意品牌气相色谱仪(GC)和(GC-MS)联用,实现控制信息互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全程软件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只需将样品管放入热解吸仪中,一切操作和控制均由控制软件完成,因而样品重复性好;主机中超大触摸液晶屏设计,可全程跟踪温度、操作命令;●提供同步接口,在进样的同时可以启动色谱和工作站。

●冷阱采用半导体制冷+风冷,最低制冷温度可达-30℃(室温20℃时),满足大部分低温富集需求。

●捕集阱升温采用直接电阻加热,升温速率>1800℃/分。

热裂解仪的基本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裂解仪的基本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裂解仪的基本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热裂解仪是一种用于研究材料的热分解过程的实验设备。

它通过将样品加热至高温,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分析,以获取关于样品组分及其特性的信息。

热裂解仪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并且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热裂解仪的基本原理进行概述和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热裂解仪的定义和背景,包括其发展历史和主要应用领域。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热裂解过程,包括反应机理和相关参数的影响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热裂解仪的仪器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包括样品处理装置、加热系统和检测器等部件。

在最后的章节中,我们将进行热裂解仪在能源、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并进行优缺点分析。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读者对热裂解仪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热裂解仪的定义、背景和发展历史,掌握热裂解过程的基本概念和机理,并了解热裂解仪在能源、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领域。

此外,我们还将进行对热裂解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视角评估该技术在实践中的价值和限制。

这样可以详细清晰地撰写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

2. 热裂解仪的基本原理:2.1 定义和背景:热裂解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有机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实验设备。

它通过将样品加热到高温,使其分解成气体和液体产物,并利用不同的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和检测。

热裂解仪主要应用于能源领域、化学领域以及材料科学领域等多个领域。

2.2 热裂解过程:热裂解过程是指将样品在高温下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一般来说,热裂解仪使用高温加热器或者电阻加热器将样品加热至所需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的化合物会逐渐分解为气体和液体产物。

这些产物可以通过排放管道排出,并传送至接口处与其他装置相连。

2.3 仪器构成与工作原理:热裂解仪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样品槽、加热器、气流控制系统、检测模块以及数据记录系统。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复习题 .(题目+答案)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复习题 .(题目+答案)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检测评价人员复习题名词解释1.蒸汽:液态物质气化或固态物质升华而形成气态物质。

2.气溶胶:以液体或者固体为分散相,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溶胶物质,如粉尘、烟或雾。

3.粉尘: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4.烟:分散在空气中的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

5.雾:分散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形成。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影响。

7.采样点: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8.空气收集器: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汽态和气溶胶有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

9.空气采样器: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

10.无泵型采样器: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设计制作的、不需要抽气动力的空气采集器。

11.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个体检测是将个体采样空气收集器佩戴在检测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测定。

主要用于评价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程度。

)12.采样对象: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

13.定点采样:是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定点检测是将采样仪器放在选定的采样点,收集器置于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一般距地面0.5~1.5m高度,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测定。

主要用于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

)14.采样时段: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如工作日、周或年)中,选定的采样时刻。

15.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

16.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

热解析仪的原理介绍 热解析仪工作原理

热解析仪的原理介绍 热解析仪工作原理

热解析仪的原理介绍热解析仪工作原理热解析仪的原理介绍:热解析仪接受填充有吸附剂的玻璃管捕获的有机化合物,然后将它们导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气相色谱,这些有机化合物得到分别和测定。

解析过程中使用两种吸附管两级解析:首先,接受大体积采样将化合物保留在高容量的吸附管(采样管)中,然后加热解析到下一级毛细聚焦管中(一级解析);第二步,富集在毛细聚焦管中的样品再次加热解析后导入气相色谱毛细管中(二级解析)。

接受毛细聚焦管二级富集解析,只需较小的载气量就可以把富集在毛细聚焦管中的分析物导入气相色谱,提高了进样效率,并且可以得到尖锐的化合物峰形。

毛细聚焦管技术避开了水的干扰,加强了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热解析仪可便利的用于多种采样方式,如使用干电池的空气采样器对外部环境采样后在试验室内分析,或者接受移动热解析仪/气相色谱仪平台实现现场采样分析。

热解析仪的实在操作步骤热解析仪是一种样品前处理装置,把样品进行加热,解吸取集到的蒸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再导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

应用于任何型号的气相色谱仪,并且不需改动原气相色谱的任何部件及操作条件。

热解析仪的实在操作步骤如下:1、设置调整好热解吸炉所需温度;2、选好所需流量,调整好压力阀位置(依据压力指示);3、在采气口串接好100ml注射器;d)安装吸附管4、按下电磁开关阀,使氮气流经吸附管,进入注射器约10ml 时,断开电磁阀。

停止氮气进入注射器。

5、热解附3~20分钟(依据样品不同要求而定);6、按下电磁阀开/关按钮,使氮气再一次冲洗流过吸附管进入注射器,当注射器刻度到达100ml时,立刻关闭采气流量;7、取下注射器并立刻用橡胶帽堵死注射器进口,依据需要取确定量注射器内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热解析仪的保养注意事项热解析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保养,以保证其后期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1、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认真阅读有关技术资料;2、全自动热解析仪易损件应定期更换;3、电气设备应定期维护;4、电控部分的原器件、电源、传感器、触摸屏等要做好绝缘、防鼠、控温。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综述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综述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化工单元操作》课程实施方案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二0一三年六月《化工单元操作》课程实施方案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诸多化学和化学工程相关理论课程后获取化工生产操作实战经验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目的在于能使学生独立操作主要化工单元装置,理解相关知识,并达到“化工生产运行员”职业标准(四级)的相关要求,为学习《化学反应操作》、《化工生产装置运行技术》等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本课程强调工程技术经验和实践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业化工经验。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化学工艺专业相关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化工单元装置操作的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以化工生产过程为基础,展开化工单元操作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由易而难,多采用观察、临摹、实践操作、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课内活动形式,予师生以创新的空间。

本课程要求充分运用现代职教理念与技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专业能力,养成方法能力,建立社会能力。

注重课程承上启下,注重可持续发展 以装置操作为主,以教材理论为辅 理论实践相结合,学校企业相贯通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互动教学为主,形成自主学习氛围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倡导素质教育 课程设计思路(1)能实施QHSE 及清洁生产(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3)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操作规程 (4)会查阅有关工程计算图表和手册 (5)能识读管道安装图和单元装置流程图 (6)会临摹管道安装图和单元装置流程图 (7)会安装与拆卸管道(8)能投运公用工程(水、电、气、汽等)(9)能完成主要单元(泵、传热、精馏、吸收、干燥、萃取)装置开、停车 (10)会监控装置运行情况 (11)能调整装置生产负荷(12)能识别及排除化工单元装置常见异常现象至装置恢复正常工况 (13)会平衡装置物料 (14) 会取样并分析检测样品 3.2课程通用能力目标(1)能联系QHSE 及实施清洁生产(2)具有建立分工协作和相互沟通的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会查阅和使用有关工程计算图表和手册 (4)能投运公用工程(水、电、气、汽等) (5)会平衡装置物料(6)能论述主要化工单元装置操作及管路安装与拆卸要领任务四 异常现象判断与处理 任务三 设备保养与维护 任务二 装置操作 任务一 生产准备(7)能判断与排除化工单元装置异常现象至装置恢复正常工况4.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总学时:250)实训条件:理实一体化教学立足校内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现场配备多媒体投影教学设备一套,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传热、精馏、吸收、干燥、萃取)各4套,化工管路拆装装置4套;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室一个。

吸附解吸实验报告

吸附解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吸附和解吸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2. 掌握吸附和解吸实验的操作技能;3. 探究吸附和解吸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4. 分析吸附剂的选择对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 吸附原理:吸附是指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由于分子间力、化学键等作用,使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表面富集的过程。

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2. 解吸原理:解吸是指吸附质分子从吸附剂表面释放出来的过程。

解吸过程通常受温度、压力、溶剂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活性炭、苯、甲苯、正己烷、氯仿、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吸附柱、吸附剂、搅拌器、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滴定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称取一定量的活性炭,置于吸附柱中。

(2)将吸附柱固定在支架上,连接好搅拌器。

(3)准备吸附剂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

2. 吸附实验(1)将吸附剂溶液缓慢加入吸附柱中,使溶液在吸附柱中充分接触活性炭。

(2)开启搅拌器,保持溶液在吸附柱中充分搅拌。

(3)在一定时间后,关闭搅拌器,让溶液在吸附柱中静置。

(4)取出一定量的吸附液,测定吸附液中的吸附质浓度。

3. 解吸实验(1)将吸附液缓慢加入吸附柱中,使溶液在吸附柱中充分接触活性炭。

(2)加热吸附柱,提高溶液温度,加速吸附质从活性炭表面释放。

(3)在一定时间后,关闭加热设备,让溶液在吸附柱中静置。

(4)取出一定量的解吸液,测定解吸液中的吸附质浓度。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吸附液和解吸液中吸附质的浓度,计算吸附率和解吸率。

(2)分析吸附和解吸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3)比较不同吸附剂的选择对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苯、甲苯、正己烷、氯仿等有机物的吸附效果较好。

在一定条件下,吸附率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时间后,吸附率趋于稳定。

2. 解吸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溶液温度可以加速吸附质从活性炭表面释放,解吸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中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初步探讨总结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中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初步探讨总结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中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初步探讨总结摘要:本文综述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室内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检测的方法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

着重探讨了在此法中如何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的问题。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标准曲线相关系数1前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在常温下,沸点50℃至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是指在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所测得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1]。

按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酮类、醛类、胺类、卤代类、不饱和烃类等。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进而引发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以PM2.5和O3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若长期处于有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环境中,在感官方面会造成人体视觉、听觉、嗅觉受损,在感情方面会造成应激性、神经质、冷淡症或忧郁症,在认识方面会造成长期或短期记忆混淆,在运动方面会造成体力变弱或不协调。

可以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甚至会致癌。

目前我国VOCs污染防治基础较为薄弱,存在排放基数不清、法规标准不健全、控制技术应用滞后、环境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TVOC检测方法

TVOC检测方法

1 前言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由一种或多种碳原子组成,容易在室温和正常大气压下蒸发的化合物的总称,他们是存在于室内环境中的无色气体。

室内环境中的TVOC可能从室外空气中进入,也可能从建筑材料、清洗剂、化妆品、蜡制品、地毯、家具、激光打印机、影印机、粘合剂以及室内的油漆中散发出来。

一旦这些TVOC暂时的或持久的超出正常的背景水平,就会引起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若暴露在含高浓度VOCs工业环境中,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及血液有毒害影响。

长期暴露在诸如苯,致癌物等化合物中可能增加致癌的可能。

[1]因为目前VOCs对人体的毒害及感官影响以及他们的成分的了解有限,所以防止过分暴露在VOCs中是十分必要的。

TVOC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指标中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TVOC的检测方法以及TVOC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2 TVOC采样及检测方法介绍室内空气中TVOC的分析测试技术有很多种,既有非标准化的快速粗略现场检测法,又有比较成熟的标准检测方法;实践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其中现场检测精度稍低,可用于样品初筛或精准度要求不高的检测,而实验室检测对设备要求较高。

采样技术只有两种:动力泵采样和自然扩散采样,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动力泵采样。

下面简单介绍现阶段用于检测TVOC的几种方法。

[2]2.1 比色管检测法比色管检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检测技术,由一个充满显色物质的玻璃管和一个抽气采样泵构成。

在检测时,将玻璃管的两头折断,通过采样泵将室内空气抽入检测管,吸入的气体和显色物质反应,气体浓度与显色长度成比例关系,从而可以直观地得到气体的大致浓度。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数据的代表性差,目前的检测范围不足以覆盖全部的TVOC成分。

[3]2.2 便携式TVOC仪检测法便携式TVOC检测仪可以快速地测定待测环境中TVOC的大致浓度,发现超标再采用色谱或色质联用等方法加以确认,从而达到多快好省的检测目的。

热解析仪操作指南

热解析仪操作指南

热解析仪操作指南热解析仪是一种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广泛用于研究和分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热性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热解析仪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仪器准备1. 确保热解析仪已经连接好电源,并处于待机状态。

2. 检查仪器的外部配件是否齐全,如样品盖、采样容器等。

3. 打开仪器上的电源开关,待指示灯亮起后,热解析仪即可开始使用。

二、样品准备1. 准备待测样品,并将其制备成粉末状,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精确性。

2. 打开热解析仪的样品舱盖,将待测样品放入采样容器中。

3. 将采样容器放入样品舱,并紧密关闭样品舱盖。

三、设置实验参数1. 在热解析仪的控制面板上选择需要的实验参数,如升温速率、保持时间等。

2. 确保所选的实验参数符合您的研究需求,并根据样品特性进行调整。

3. 确认实验参数设置完成后,按下控制面板上的确认按钮。

四、开始实验1. 确认实验参数设置完成后,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开始按钮。

2. 热解析仪将自动按照所设定的参数进行加热处理,期间您可以通过观察仪器界面上的显示实时监测实验过程。

3. 实验完成后,热解析仪将自动停止加热,并将结果显示在控制面板上。

五、实验结果分析1. 查看实验结果显示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研究样品的热性质,如热分解温度、热解峰等。

3. 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备后续的研究或报告撰写。

六、注意事项1. 在使用热解析仪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确保操作规范。

2. 需要定期对热解析仪进行保养和维护,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触摸热表面,防止烫伤。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样品舱和其他配件,以保持仪器的卫生和正常运转。

通过本文的指导,您将能够准确地操作热解析仪,实现对有机化合物热性质的研究和分析。

希望这篇热解析仪操作指南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实验顺利!。

热解吸 热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解吸 热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解吸热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解吸(Thermal Desorption)和热解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是分析化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研究样品的热稳定性、挥发性和组成成分等。

热解吸是通过升温将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释放出来,进而进行分析;而热解析则是通过监测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研究其热行为。

本文将就热解吸和热解析的概念、原理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热解吸和热解析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主要围绕热解吸的概念、热解析的原理以及两者的应用展开讨论。

其中,将详细介绍热解吸的定义、作用机制以及研究方法;以及热解析的原理、实验技术和实际应用情况。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热解吸与热解析在化学分析领域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提出结论和建议。

1.3 目的热解吸和热解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热解吸和热解析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热解吸和热解析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材料的热性质、表面化学和结构特征,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热解吸和热解析技术的兴趣,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正文2.1 热解吸的概念热解吸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加热样品并测量其释放的气体或挥发物来对样品进行分析。

在热解吸过程中,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会被加热至其挥发温度,从而释放出气体。

这些挥发物质可以通过吸附剂或检测设备捕获和分析。

热解吸通常用于分析各种样品,如环境样品、食品、药物、化妆品等。

它可以用来检测样品中的有机物、溶剂残留、挥发性有机物等。

hj734-2014

hj734-2014

|HJ734-2014固定污染源24种VOCs监测吸附管法。

在许多工业和城市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有害气体监测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之一。

这些气体的挥发性范围很广,从氯甲烷和丙酮到六氯丁烷和十二烯,包括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

2014年,环保部颁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标准监测方法》(HJ 734-2014),《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标准方法基于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

热解吸技术作为VOC样品采集和分析的预处理,对分析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使用的分析系统包括TD100-XRTM自动热解吸仪,该系统与符合HJ734-2014标准的GC-MS联用,无需制冷剂,具有精确的流量控制,可自动向样品中定量加入1mL内标,在一定载气流量下加热,将靶材输送到Y-XR机组电冷却充填吸附剂的焦点冷阱。

一旦完成从样品和吸附管到聚焦冷阱的气体转移(一级解吸),载气将沿采样方向干吹冷阱以去除水分。

然后,载气方向颠倒,冷阱迅速升温。

此时,保留在冷阱中的有机物从冷阱中分离出来,并与载气一起输送到色谱柱。

在分流模式下,可以自动定量分流并再次采集样本。

冷阱拆分效率很高,即使采用非分流方式,也不会出现峰展宽现象,即所有残留的有机物都会被集中转移到色谱柱中,从而保证了最佳的
灵敏度。

TD100-XR可以在全自动样品架中放置多达100个标准吸附管,可选的Ultra-XR可以增加99个额外的样品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样品吞吐量。

想知道热解析仪的原理?那就来看看这些吧

想知道热解析仪的原理?那就来看看这些吧

想知道热解析仪的原理?那就来看看这些吧热解析仪是什么?热解析仪是一种测试仪器,可以用于研究和分析材料的热性质,如热稳定性和分解动力学。

它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研究材料的热分解过程并记录其重量损失情况,从而得出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热解析仪的原理热解析仪通常由样品室、天平、电炉、气路、电子天平和计算机等组成。

热解析仪的原理基于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通过测量样品重量损失来研究分解反应的动力学。

在测试中,样品将放置在样品室中,然后在电炉内加热,进行分解反应。

为了确保准确性,热解析仪将控制加热速率和温度,以保证反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当样品发生分解反应时,它会放出一些气体,称为挥发物,也会丢失一些固体,称为焦炭。

这些失重过程会通过连接在样品室上方的天平进行测量。

天平可以用于测量挥发物和焦炭的重量损失,以确定所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热解析仪的应用热解析仪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分析和研究领域,例如:聚合物、陶瓷、化学制剂、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等。

热解析仪可以用于测定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材料的热分解过程以及反应动力学参数。

它还可以在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确定材料的合适操作温度和稳定性,为材料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信息。

总结热解析仪是一种实现材料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仪器。

通过在高温环境下加热样品并测量其重量损失,可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反应动力学参数。

热解析仪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材料,包括聚合物、陶瓷、化学制剂、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等。

热解析仪可以为各种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信息,有助于设计和制造更好的材料和产品。

探讨固体吸附—热解吸GC-MS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

探讨固体吸附—热解吸GC-MS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

探讨固体吸附—热解吸GC-MS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摘要:方法:用TenaxTA吸附管收集室内空气中的样品,通过热解吸、GC、MS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2个特征靶物质的线性关系在5~200μg/m3范围内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84μg/m3,定量限为(0.13~3.36)μg/m3。

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吸附—热解吸GC-MS在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固体吸附—热解吸;GC-MS;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有机污染物,其沸点在101.325kPa以下,它会破坏血液和心血管,导致肠胃疾病。

室内VOCs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组成复杂,而且单一种类VOCs含量一般较低,但是当多种VOCs同时出现时,其综合效应不可忽略。

如装饰施工中,VOC主要分布在涂料、油漆、粘合剂等物品当中,这类物质中的VOC含量一般为0.4-1.0mg/m3,易挥发。

涂膜后10小时挥发率可达90%,在干燥过程中,溶剂的挥发性有机物仅占涂膜总量的25%。

TVOC是粉尘和臭氧形成的主要催化剂,它会对我国的空气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具体如光化学烟雾、烟雾等。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区域性综合空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同时,为解决臭氧污染问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大批地区空气污染频发,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民健康,我国应积极推进VOCs污染防治工作。

然而,我国室内空气防治的基础薄弱,排放标准不明确,标准和规范不完善,治理技术落后,环境监管力度较差。

所以,在评价室内环境质量时,除了关注常规VOCs如苯、甲苯外,还要关注总VOCs的污染程度。

当前,室内VOCs的总量是以总挥发性有机物为代表的。

1相关技术概述1.1固体吸附当周围的不同的气体分子移动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就会在这个位势的作用下被吸附到表面,从而降低了固体表面的位能。

TP-2020热解析仪操作规程

TP-2020热解析仪操作规程

TP-2020操作规程(1)热解吸炉温度控制调节:a.打开仪器总电源;b)如图3所示一手按住(此时数码指示为给定温度,三个指示灯中,SV 灯亮),一手按或直至指示数码为所需设置温度;c)同时松开双手,此时,PV ,OUT 灯亮,热解炉开始加热升温,当OUT 灯出现灭和亮交替时,说明控制温度已接近给定温度。

从测温数码上看,有时会超过给定温度,这没有关系。

此现象是为了减少控温平衡时间,所采取的温度超调,过几分钟,温度会降回到设定温度。

图3 控温仪前面板功能示意图(2)吸附管的安装如图2所示,高纯N 2,经过调节接到吸附管安装头,通过吸附管插入热解吸炉,吸附管与安装头,以及和热解吸炉连接密封如图4所示。

图4 吸附管安装、连接、密封示意图(3)采集样品流量设定a)用气相色谱配备的皂膜流量计接在采气出口上;b)打开高压气瓶供气阀,调节输出压力约为0.3MPa;c)按下电磁阀开/关按钮;d)缓慢顺时针旋转稳压调节阀旋钮,此时压力表显示压力也不断增加;e)测量采气流,并找到此时对应的压力表读数,我们可以用压力读数为横坐标,对应的流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

有了这条曲线,每次在所需流量处找到对应调节的压力数即可,而不必再用流量计测量。

(4)热解吸操作的步骤a)设置调节好热解吸炉所需温度;b)选好所需流量,调节好压力阀位置(依据压力指示);c)在采气口串接好100ml注射器;d)安装吸附管e)按下电磁开关阀,使氮气流经吸附管,进入注射器约10ml时,断开电磁阀。

停止氮气进入注射器。

f)热解附3~20分钟(根据样品不同要求而定);g)按下电磁阀开/关按钮,使氮气再一次冲洗流过吸附管进入注射器,当注射器刻度到达100ml时,立刻关闭采气流量;h)取下注射器并立刻用橡胶帽堵死注射器进口,根据需要取一定量注射器内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热解析仪工作原理

热解析仪工作原理

热解析仪工作原理
热解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有机物质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热解:样品被加热至非常高的温度(通常为500℃以上),
使其中的有机物质发生热解。

热解过程中,有机物质会分解为各种碎片和离子。

2. 离子化:热解产生的碎片和离子会经过一个离子化室,其中有化学气体(通常为氦气)通过,并与样品中的离子发生碰撞。

这种碰撞会将离子带入一个专门的设备中。

3. 分离和检测:在离子化室内,碰撞后的离子会被带入一个质谱仪,该仪器利用磁场的作用将离子根据它们的质量和电荷分离开来。

分离后的离子会通过一个检测器,根据它们产生的信号大小和特征,来确定有机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总的来说,热解析仪通过将样品加热至高温,将有机物质热解为离子化合物,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出样品中有机物质的分析结果。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Thermal de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
TD-GC)是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和定量揮发
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该方法涵
盖了两个主要步骤:热解吸取和气相色谱分析。

在热解吸取过程中,样品被暴露在高温条件下(通常为数百摄氏度),以促使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揮发。

这些挥发性成分会进入气相空间中,随后被吸取到吸附剂上进行富集。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碳、聚合物和分子筛等。

吸取到吸附剂上的挥发性成分随后通过升温进行释放,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定量。

气相色谱柱内部通常填充有具有分离功能的固定相材料,如聚硅氧烷。

挥发性成分会随着气相载气(通常为惰性气体,如氦气)一起通过柱子,由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的优点包括对低浓度挥发性成分的敏感性高、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对于分析和定量各种揮发性有机物具有重要意义。

二次全自动热解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二次全自动热解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二次全自动热解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热解析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的热分解特性的科学仪器。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规范的操作程序,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具体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和保养维护三个方面介绍二次全自动热解析仪的操作方法和规程。

具体操作步骤一:开机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按下开/关机按钮,待系统自检完成后即可进入测量模式。

步骤二:准备样品将样品粉末均匀分布在样品钵的中央。

注意在放置样品之前先检查钵的面积和重量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三:安装样品将样品钵置于样品台上并紧固。

注意在放置过程中不要过度拧紧样品钵,以免损坏仪器的结构。

步骤四:启动测试在样品钵安装好并进行校正之后,可以启动测试程序。

在测试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测试数据的变化,并随时记录尺度对数等参数。

步骤五:结束测试测试完成后按下停止按钮,等待设备自动关机,取下样品钵并进行清洗。

安全注意事项注意电源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电源的安全,禁止设备长时间运行时空荒未关或者长时间空载运行,以避免电源过度损耗和事故发生。

使用保护装置在进行样品测试之前,必须确保设备的保护装置已经到位,并进行仔细检查,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维护操作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定期清洗设备的外壳、维护设备的润滑系统、更换设备的耗材和部件等。

常见故障排除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故障,如无法进入测量模式、数据曲线不规则等等。

在遇到这些故障时,除了及时检验和维护设备,也可以参考设备的使用手册或者联系厂家,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法和帮助。

保养维护清洁工作清洁设备的外部和内部部件是维护设备良好状态最基本的操作步骤之一。

在清洗时,必须避免水浸入设备内部,并使用细毛刷和棉签等工具进行清洁。

润滑维护设备的润滑系统也是需要定期维护的。

必须根据设备使用手册的说明,进行定期增加润滑油或者更换套件等。

更换耗材设备的一些重要部件和材料,如样品钵、保护装置等,也需要定期更换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热解吸仪工作原理

热解吸仪工作原理

热解吸仪工作原理热解吸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气体或固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

它通过将样品加热,使挥发性有机物从样品中释放出来,然后通过吸附剂捕获这些化合物,并通过热解技术将它们释放出来进行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解吸仪的工作原理。

热解吸仪通常由样品装置、热解装置、吸附装置和分析装置四个部分组成。

样品装置是热解吸仪中负责放置样品的部分。

样品可以是气体样品或固体样品。

对于气体样品,可以直接将气体引入样品装置中;对于固体样品,需要将样品放置在装有吸附剂的吸附管或吸附罐中。

热解装置是热解吸仪中负责加热样品的部分。

热解装置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加热炉组成,可以通过控制加热炉的温度来实现对样品的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会逐渐释放出来。

吸附装置是热解吸仪中负责捕获挥发性有机物的部分。

吸附装置通常由吸附剂和吸附管或吸附罐组成。

吸附剂可以选择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物质,如活性炭等。

在样品加热的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会通过气流被吸附剂捕获。

分析装置是热解吸仪中负责对捕获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的部分。

分析装置通常是一个气相色谱仪(GC)或气相质谱仪(GC-MS),它可以通过分离和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整个热解吸仪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样品装置中的样品放入热解装置中。

接下来,通过控制热解装置的温度,逐渐加热样品。

在加热的过程中,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会逐渐释放出来。

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物会通过气流被吸附装置中的吸附剂捕获。

吸附剂的选择应根据待分析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特性来确定,以确保高效的吸附效果。

一旦挥发性有机物被吸附,可以将吸附装置与分析装置连接起来,将吸附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引入分析装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在分析装置中,挥发性有机物可以通过气相色谱仪或气相质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些仪器可以根据挥发性有机物的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

总结起来,热解吸仪通过加热样品,使挥发性有机物从样品中释放出来,并通过吸附剂捕获这些化合物,最后通过分析装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次热解析仪原理

二次热解析仪原理

二次热解析仪原理二次热解析仪原理简介什么是二次热解析仪?二次热解析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化学分析仪器,用于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它可以通过将样品加热到高温,使其分解,并测量产生的气体或液体,从而获得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

原理概述二次热解析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热重分析(TGA)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的结合。

通过连续加热和分解样品,然后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得到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

主要原理解析热重分析(TGA)热重分析是基于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质量的变化来获取信息的分析方法。

二次热解析仪中的热重分析部分使用称为热重天平的仪器,通过在恒定温度下对样品进行连续加热,测量样品质量的变化。

通过监测质量变化的速率,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各个成分的含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将复杂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分离和鉴定。

二次热解析仪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部分用于分析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首先,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将气体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然后使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二次热解过程在二次热解析仪中,样品首先被加热到较低的温度,以去除吸附的水分和挥发性有机物。

然后,样品被进一步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使其分解产生气体。

这些气体被送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通过分析和识别气体中的化合物,获得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二次热解析仪通过对加热过程中样品质量和气体组分的监测,生成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样品的各种化学性质和成分。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质谱分析、峰面积计算、峰高计算等。

应用领域二次热解析仪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材料科学、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

它可以用于表征和分析各种样品,从而揭示其化学成分和热稳定性等重要信息。

结论二次热解析仪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分析仪器,利用热重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解吸仪综述一、前言——色谱法简介说起色谱法,其历史很悠久,到目前为止。

色谱法已经一个多世纪了,目前已成为现代科学中最常用的仪器分析手段之一。

从古罗马人分析染料与色素时,就已经用到了色谱法的原理。

1901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开始用这种方法研究、分离、提纯植物色素,1903年他在波兰华沙自然科学学会生物学会会议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色谱”一词,1906年,茨维特把这种方法称为色谱法。

但茨维特的色谱法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多年后,茨维特因首次提出色谱法而被提名1917年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47岁早逝)。

之后,1931年德国化学家库恩(Kuhn)等人参照茨维特的方法,成功地分离了α-、β-和γ-三种胡萝素的异构体;1940年,英国化学家马丁(Martin)和辛格(Synge)等提出了液-液分配色谱法。

几年之后,马丁和辛格等发表了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完整的气相色谱法,并因此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唯一)。

色谱法从此进入大发展时期,由1941年马丁和辛格建立塔板理论,到1956年荷兰学者范第姆特(Van Deemter)创立速率理论为色谱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验理论);1957年,高莱(Golay)开创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00多年来,色谱法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在整个科学领域形成了一门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技术,而且上升趋势不减。

联用仪器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色谱法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也必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气相色谱仪的历史1954年,美国珀金-埃默尔公司(即PE公司,Perkin-Elmer corp.)率先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填充柱气相色谱仪;1959年又生产出毛细管气相色谱仪(70~80年代的品牌以sigma为主)。

接着,日本、英国、德国等相继生产出商品气相色谱仪。

我国色谱法于1954年起步,从60年代开始气相色谱仪的研制,~1962年,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出我国第一台气相色谱仪(SP-2302)。

之后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四川等多家工厂先后生产出商品气相色谱仪。

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国外气相色谱仪大多是美国(PE、HP、Agilent、V ARIAN等公司)、日本(岛津、日立、柳本等公司)、德国(西门子等公司)等国家的产品;国内气相色谱仪较多使用的是北京、上海等仪器厂家的产品。

——气相色谱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测试的方法。

古往今来,气相色谱分析与所有分析一样,提高分析灵敏度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就气相色谱分析来说,仪器制造者总是设法制造高灵敏度的仪器、色谱分析工作者总是研发理想的分析方法,尤其在环境分析、药物分析和食品分析方面,有关法规方法对检测限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GB11737-89对苯的检测限达到0.005mg/m3。

也正是这种要求促进了仪器的发展,而仪器的发展又使法规制定者提出更高的检测灵敏度要求,这种互动是循环往复的。

而下述几种进样方法都是提高灵敏度最直接、价廉、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其中样品浓缩、专用高灵敏度检测器、降低仪器系统噪声、改进进样方式等都是常用的方式。

对于浓度很低的样品,超载问题一般只与溶剂有关。

所以,只要有效地消除或大部分消除溶剂,不让过多的溶剂进入色谱柱,就不会产生柱容量超载,就可以大大增加进样量,而有效的提高灵敏度。

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很低,一般都是ppb~ppt级,直接取样分析根本无法做到,必须进行高倍浓缩。

目前常用的气体取样方式是用大气采样器抽取空气,通过吸附管内的吸附剂吸附污染物。

吸附剂多用活性炭和Tenax或几者的混合物。

取样时,该吸附管接在一个经流量校正的泵上,当一定体积空气在泵的作用下通过吸附管时,空气中的污染物就被吸附(捕集)浓缩在吸附管中的吸附剂上。

然后密封吸附管(必要时在低温下保存),回到实验室利用热解吸仪进行分析。

当然,也可以用溶剂将管中吸附剂所吸附的污染物洗脱下来,再进行色谱分析(比如GB50325中测定空气中苯的方法之一使用二硫化碳洗脱)。

但这样做一是费时、费力、费钱,二是可能造成样品损失,三是还要处理废液。

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热解吸进样,把吸附管置于热解吸装置中,就可快速分析大气中的污染物。

——气相色谱的进样技术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预处理设备和进样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气相色谱法的进样技术一般有:注射器手动进样、冷柱头进样、程序升温汽化(PTV)进样、大体积进样(LVI)、阀进样、顶空进样、热解析进样等,有的可加入反吹技术。

在阀进样、顶空进样、热解析进样等情况下,这些来自色谱仪之外的设备的连接是有讲究的,当然,不同的厂家各有各的做法,但就一般而论:连接方式最好是不影响进样口的使用,也就是说操作人员可以不拆卸外设而进行普通的气相色谱分析(在进样口照常注射样品),可是这样就无形中增大了汽化室的死体积,也就会影响到峰型的好坏,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到。

这些外设一般接在进样口之前的载气气路上(一般加一个类似进样口的零件连接色谱仪),注意与进样口之间的连接管越短越好,并且此段管路也应有控温系统。

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使样品尽快直接进入汽化室,而不通过多余的传送管路。

同时可使用进样口的分流设置来控制进入色谱柱的样品量,避免超载问题。

另一个好处是不用拆卸外设就可进行普通的GC分析。

二、热解吸仪——热解析进样技术热解析进样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进样技术。

热解析进样技术的主要设备是热解吸仪。

热解吸进样不完全等同于顶空分析,热解吸进样原理与吹扫-捕集技术的进样原理一样,可以把热解吸看作是吹扫-捕集进样的一部分,可以把热解吸进样技术看作顶空进样技术的特例。

热解吸进样技术是将固体样品或吸附有待测物的吸附管置于热解吸装置中,该装置与色谱仪直接连接(也有独立安装的型号),载气通过热解吸装置进入色谱仪进样口。

当热解吸装置升高温度时,挥发性组分从固体样品或吸附剂中释放出来,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系统进行分析测定。

所以热解吸进样可以被看作是吹扫—捕集进样的一部分。

GB50325-201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中的苯和TVOC的检测应使用热解吸技术进样。

具体做法是:在分析大气污染物时,用一个装有吸附剂(活性炭或Tenax)的吸附管,利用大气采样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吸附管,空气中污染物就被管内的吸附剂吸附。

然后将吸附管放在热解吸装置上,解吸后再用注射器进样、或与气相色谱仪连接,热解吸后直接进样分析。

热解吸装置可以是一个不与色谱仪相连的独立的热解吸仪器,也可以用吹扫-捕集进样器的捕集管加热装置解吸,在这种情况下,热解吸进样就是吹扫-捕集进样的特例。

热解吸装置还可直接装在色谱仪的进样口,此时它又可成为裂解进样器的特例。

热解吸进样技术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工业、农业、环保、制药、烟草、教育、石化、毒理、食品、电子等众多领域。

——热解吸仪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大气污染的定义是:大气污染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病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而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居室内及装修引起的室内污染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970年,日本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规”;1977年,美国开始实行“污染消减管理办法”,并于1979年试点著名的“泡泡政策”(总量控制区),1990年推出“清洁空气法”修正案。

我国对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比较晚,开始于“六五”规划,1991年,国家环保局推出“城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手册”;1991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推出GB/T 1320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和老百姓关系密切、出台早、至今依然有效执行的国家标准是198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之后,从2001年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建委等陆续出台了国家标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HJ644-2013《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北京市地标DBJ01-91-2004《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等一系列标准法规,以控制由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产生的、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

目前,室内环境污染物多达几十上百种,GB50325、DBJ01-91主要控制项目是甲醛、氨、苯、TVOC和氡五项,GB/T 18883等标准除此外还有CO、CO2、NO2、苯并芘、菌落等共19项。

其中甲醛、氨、苯等已经是大家熟知的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污染物。

这里仅就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作个简单介绍:TVOC即总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沸点在50℃-250℃的化合物,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汽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

实际上,我们把任何能在常温常压下自然挥发的液体或固体有机化合物,都看做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都属于此类,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醛、酸、酯、醚和石油烃化合物等。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品种很多,目前已鉴定出8类300多种,在分析中不可能对其一一定性,所以标准中选择标识的组分是有限的几个,而其他未标识组分都以甲苯计。

TVOC的主要来源是:在室外,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等;而在室内则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

一般油漆中TVOC含量在0.4~1.0mg/m3。

由于TVOC具有挥发性,一般情况下,油漆施工后的10小时内,可挥发出90%,而溶剂中的TVOC 则在油漆风干过程中只释放总量的25%。

TVOC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当居室中TVOC浓度超过一定浓度时,在短时间内人们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会抽搐、昏迷,伤及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居室内TVOC污染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TVOC所包含的物质中很多已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

因此,为了人民的健康,必须要严格控制这些化合物在空气尤其是室内空气的含量。

随着国家标准法规的规定制约、分析方法的开发,热解吸仪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这里简单举出部分厂家及型号:国外的有美国珀金埃尔默/PE TurboMatrix TD全自动热脱附仪、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7667A Mini TD小型热脱附仪、美国OI分析仪器公司Master TD4750型热脱附仪、美国CDS公司ACEM 9300/9305热解析仪、美国安普科技中心Tekmar 罐式自动进样热解析仪、德国GERSTEL热脱附系统TDS3、英国Marks全自动热脱附系统、意大利DANI 全自动热解析仪等等;国内的有北京踏实科贸有限责任公司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北京华盛谱信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DS-3430A型、北京华瑞博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410热解吸仪、北京中鼎时创科技有限公司TDS-3410A多功能解吸管活化装置、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公司F-505热解析仪、北京捷思达仪分析仪器研发中心TJ-100型热解吸快速程序进样器、北京恒奥德科技有限公司HA系列、北京中仪宇盛科技有限公司ATDS-3400A型多功能热解吸仪、北京天实同创科技有限公司TDS-101型多功能热解吸装置、北京佳仪(JAI-CHINA)分析设备有限公司居里点自动吹扫捕集热解吸仪、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JX-1热解析仪、北京科瑞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DS-1热解析仪、北京北分天普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分三谱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仪三谱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慧杰分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泛斯特思商贸有限公司(销售部)、北京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分析仪表部、北京坤健捷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兴延诚博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弗科斯科技有限公司OPTIC热解吸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科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HL-800二次热解吸仪、上海思达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D-1通用型热解析进样器、上海沛欧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D-E热解吸仪、上海步青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上海百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谱析科技有限公司PX-1型自动热脱附仪、郑州泽铭科技有限公司ZM-TP-2030热解吸仪、郑州创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山东菏泽市精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分分析仪器有限公司TVOC2000型热解吸仪;盐城天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盐城科博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盐城鑫宝科技有限公司XY—2002A热解吸仪、广东韶关明天环保仪器有限公司、江苏常州金坛亿通电子有限公司、江苏南通三宝电子有限公司、四川中浪科技有限公司BS-R 智能热解吸仪、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AutoTD、重庆中谱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各个厂家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热解吸仪,真令用户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知道哪家产品更适合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