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美丽乡村的基础、动力和关键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思考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思考摘要:在社会主义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农村建设目标也有了很大的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社会主义美丽农村建设的要求,这也寄托了我国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时代中,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还能不断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在确保农村物质水平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保证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准。
本文针对美丽乡村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景观引言: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发展受到的影响逐渐提升。
特别是在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观点的情况下,各乡镇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只有使用科学的规划,才能在保证发展的同时提升城镇化进程。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案,不光可以保证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也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整体增加了农民的幸福感。
1、村庄规划的必要性在城乡规划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只有通过有效的规划与改造,才能保证区域乡村建设水准。
在发展农村的过程中,无论什么类型的建设都无法缺少资金的支持,在人民的角度来看,物质生活是否得到合理的改善,取决于自身的经济水准是否得到了提升。
只有将经济方面搞好,那么才能为其他问题解决,提供良好基础。
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内部结构,农村发展始终采用粗放的结构与管理模式,因此出现了大量资源浪费现象。
乡村发展经过了很多转型和制度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常明显的阶段特征:从人民公社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城乡融合、脱贫攻坚,最后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时代。
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和完善,对拉动内需、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和新时代下的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针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下,若想构建良好的农村,需要对农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利用,然而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环保理念进行合理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模式遇到的必然问题。
怎样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怎样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条件。
首先,完善农村交通网络,修建和拓宽农村公路,提高道路质量,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和农民出行。
其次,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田灌溉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同时,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此外,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质量,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
四是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目标。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在教育方面,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在医疗方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文化方面,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改革发展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指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和共享,使城乡关系更加紧密,消除二元结构,促进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进行探讨,展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农业机械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也吸引了更多城市居民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的自然风光、乡土文化和特色美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同时也推广了当地特色产品,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只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市与农村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和共享,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城市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城市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资源,而农村则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使城乡互补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六、生态环境保护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实现城乡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清洁的空气、优美的环境。
七、教育扶贫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扶贫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为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素质和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展适宜的农业产业,实现农民增收。
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引导农民采取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其次,要注重发展特色农产品。
通过挖掘本地资源,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此外,要注重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加强农村交通建设。
修建和改造农村道路,提升乡村交通条件,便利农民出行和农产品流通。
其次,要完善农村水利设施。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电力和通信网络建设,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三、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素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核心动力。
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通过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提供专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增强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社会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服务保障,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同时,要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发挥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提升农民的组织力量和决策能力。
四、加强乡村治理加强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
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党建和村民自治。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剖析材料
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剖析材料
和美乡村建设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涉及到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对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的分析:
1. 基础设施建设: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和关键。
这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建设,这些设施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
2. 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乡村建设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农村环境的治理和美化。
这有助于维护乡村的生态平衡,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 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等。
通过引导和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4. 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也是重要的一环。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可以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
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创新,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
5.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
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可以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6. 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和美乡村建设需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包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
通过改革乡村治理体系,可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总之,和美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论美丽乡村建设几个要点
论美丽乡村建设几个要点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保持农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以实现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几个要点。
一、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是乡村美丽建设的基础,要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加强水土保持和森林资源保护,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在农村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垃圾分类处理和清洁能源利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二、基础设施提升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首先,要加强农村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
其次,要改善农村供水、供电和通信设施,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共服务。
三、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
一方面,要发展农业多元化经营,推广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产业收入。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企业建设,鼓励农民创业,促进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
此外,要加强农村电商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四、农村民生改善农村民生改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点之一、要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完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支持,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农民参与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加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决策和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农民的自治能力和发展能力。
论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论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引言概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它不仅意味着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还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一、改善农村环境1.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村环境整治。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
1.2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体系,推广垃圾分类的意识,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1.3 加强农村污水处理。
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治理农村污水排放问题,保护水资源。
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交通和生活条件。
2.2 发展农村旅游业。
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展农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2.3 加强农民教育和医疗保障。
建设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3.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2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根据乡村资源和特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3.3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组织农民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四、保护乡村文化遗产4.1 保护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
加强对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乡村文化得以延续。
4.2 开展文化活动。
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对乡村的归属感。
4.3 建设乡村图书馆和文化中心。
建立乡村图书馆和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服务,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
五、加强乡村治理5.1 建立健全乡村规划体系。
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推动乡村建设有序进行。
5.2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和美乡村建设主要做法及经验
和美乡村建设主要做法及经验美乡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的综合性改革,旨在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美乡村建设目标,我国不断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做法和宝贵经验。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农村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的关键。
在美乡村建设中,我们注重加强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修建或修缮道路,方便农民出行和商品出入;加强水库、水井、灌溉设施的建设,保障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电商发展。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美乡村建设的关键。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注重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理念,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培育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注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通过加强农田水土保持、植被覆盖和农药使用管理,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防洪工程,提高农田的防洪能力和保育能力;通过推行农田生态补偿政策,调动农民保护农田生态的积极性。
四、实施农民转移就业政策农民转移就业是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们注重通过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向城市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通过创办乡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引导农民投资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旅游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五、关注农村教育与文化建设农村教育和文化建设是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注重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
通过改造农村学校和幼儿园,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修建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通过推进农村电商和互联网普及,提高农民信息获取和自我学习能力。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美丽乡村建设。
说到美丽乡村,可能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那种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场景,简直就像是仙境一样,对吧?其实,这不仅仅是个梦,而是我们可以实现的目标。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能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让乡村经济嗖嗖地往上蹿。
1.1 美丽乡村的定义那么,什么是美丽乡村呢?简单来说,美丽乡村就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文化丰富的地方。
想象一下,村头的老榕树下,孩子们嬉戏,老人们下棋,附近的田野里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真是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有滋味。
1.2 重要性其实,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改善环境,让大家生活得更舒心。
其次,良好的环境还能促进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再者,这还能够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嘿,想想我们小时候一起捉迷藏的快乐,不正是这种感觉吗?2. 建设的方向那么,咱们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呢?首先,要从环境入手。
环境美了,心情自然就跟着美。
你说对吧?比如,搞一些绿化项目,种点花草树木,村里瞬间就变得生机勃勃。
再说,保持村里的卫生,清理垃圾,这也是基础工作。
可不能让那些垃圾成了我们乡村的“风景线”啊。
2.1 文化建设文化也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说剪纸、民间音乐等,让年轻人和老人们都能参与进来。
这样不仅能传承文化,还能增加乡亲们之间的互动,真是一举两得呀!你看,那些热闹的集市,除了买卖,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大家一起聊家常,聊历史,真是热闹非凡。
2.2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当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来增加收入。
比如,搞个农家乐,吸引城里人来体验乡村生活,吃吃农家饭,玩玩田间游戏,嘿,这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而且,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谁不想试试呢?3. 面临的挑战当然,建设美丽乡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夯实乡村振兴战略根基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夯实乡村振兴战略根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生态文明,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教育和社会治理全面进步的基础。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夯实乡村振兴战略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农村资源、改善农田生态、加强农村环保等手段,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护乡村生态系统,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有利于促进农村旅游和乡村产业发展。
中国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农村旅游和乡村产业的潜力。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可以改善乡村环境、加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农村旅游和乡村产业发展。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是我国的农业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地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可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
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要加强乡村规划、设计和管理,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与农村发展相适应,既符合现代化要求,又保持乡土特色,充分发挥乡村自身的优势和潜力。
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与启示
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与启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乡村振兴等。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借鉴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与启示。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石。
乡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应从源头抓起,重点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农村地区应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化入侵,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
采用科学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二、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
应该优先考虑土地的永久性利用价值,避免大面积的城市扩张以及低效的农田改为建设用地。
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实现农村和城市的良性循环。
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保障。
应优先投入资金改善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提供良好的农业托管服务,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的品牌化。
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产业布局上,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等经济适应乡村特点的产业,实现农村的多元化发展。
五、注重保护传统文化乡村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应该注重保护传统文化。
乡村的保护和发展可以通过传统村落保护、文化节庆等方式进行。
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不仅可以增加乡村的文化魅力,还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六、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
同时,也应推动农村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社会需求的农民人才。
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对农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确保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福利。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前言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目标、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1.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破传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和休闲旅游资源。
2. 推动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3.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1. 生态环境优美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创造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乡村。
通过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设清洁、整洁、有序的农村环境。
2. 产业结构优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社会文明进步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注重社会文明进步。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普及和文化传承等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品质。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1. 注重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注重与城市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
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互联网、物流等现代化服务的引入。
3. 发展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发掘当地资源和文化,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
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融合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城乡差距过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
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划,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的意义、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
1.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可以有效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通互动。
2.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3.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可以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染物排放,建设绿色生态美丽乡村。
4.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1. 建设城市化功能小镇。
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和产业特色,规划建设城市化功能小镇,吸引城市人口和企业向农村转移,打造新农村产业集聚区。
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和便利性。
3. 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
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发展农村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形象。
4.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农村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
5.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环境。
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创建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感。
1. 制定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向农村投资兴业。
2023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开弓没有回头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2023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开弓没有回头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开弓没有回头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2023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乡村振兴,是我国扶持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作为江苏的一名公务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一、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我们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加大农村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改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再次,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解决农民用电不足的问题。
最后,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我们应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力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田的耕种效率。
再次,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加强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促进农产品流通,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三、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乡村乡村环境保护是实现美丽乡村的关键。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我们应该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乡村。
首先,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其次,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农村污染源。
再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最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推动乡村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乡村教育和医疗事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
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我们应该推动乡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振兴、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建设的关系展开讨论。
一、城乡一体化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机遇城乡一体化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城乡一体化加强了城乡间的资源和要素流动,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城乡一体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升级转型,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城乡一体化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交通、水利、供电等方面的条件,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二、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农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改善,为城乡间的要素流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次,农村建设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农产品的增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再次,农村建设需要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农村环境的绿色发展。
最后,农村建设要关注农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在中国,有许多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
比如,在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的有机结合。
在农村建设方面,东台市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同时,东台市还注重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东台市成为了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典范。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建设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浅谈现阶段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主要策略与手段
浅谈现阶段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主要策略与手段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应坚持统筹规划原则,采用分类形式,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推动作用。
在各项确实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保持稳定性,进一步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活力。
在各项建设与规划阶段,通过制定完善发展策略,彰显美丽乡村中的人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互通共享。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主要策略引言:随着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过程中,需要与我国国情相互适应。
通过找出有效建设规划策略,全面美化乡村环境,保障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形成和谐、优良的自然环境。
在提升乡村发展水平时,形成祥和、融洽的人文环境,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一、现阶段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全面改造项目的实施,其目标是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加强乡村环境治理。
比如:硬化和修建农村公路、设置排灌渠、全面整治房屋围墙、广告、标语等。
在技术准备方面,建设新的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为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提供优良的服务保障。
(二)乡村产业发展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必须面对传统的农业产业转型等问题,通过坚持产业发展相同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方式。
通过土地的整理与流转,实现了集体建设用地的一体化。
推动产业转型,打造工业、乡村旅游、创意产业、绿地等特色产业,确保所探索的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模式,能够与当地的总体发展路径相互适应。
二、现阶段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的相关原则(一)乡村社会和谐原则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和规划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目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人与资源的和谐共存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规律。
在加大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时,提高对本土资源的利用率,保障资源规划的合理性,为乡村建设全面、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对于当地的特色产业,应在了解和调研时,加大对支柱型产业的扶持力度,既要突出乡村自然环境特色,还需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保持协调和统一[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之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之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乡一体化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然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差距较大、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治理之策。
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乡发展的基石。
长期以来,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而农村地区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交通、水电通信、环境卫生等方面。
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条件,不仅可以方便农民的出行,还能促进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农村的水电通信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
同时,要注重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产业是城乡发展的支撑。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要立足农村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例如,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的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带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同时,要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形成产业链条,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和互动。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是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目前,城乡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我们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
在教育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在医疗方面,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美丽化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一、发挥农民的参与者作用农民是乡村美丽化的主体,他们熟悉乡村的土地、水文、资源和环境,了解农村的需求和问题,对于乡村发展有深入的体验和感悟。
因此,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乡村美丽化建设的参与者,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力。
乡村美丽化建设应该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不断调研和了解农民的意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计划。
同时,必须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自主决策和管理自己的农村事务。
其次,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乡村美丽化建设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合作平台,为农民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便利。
再次,要注重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增强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发挥农民的推动者作用农民是乡村美丽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乡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发挥农民的推动者作用,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激励。
首先,要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激励。
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比如给予资金补贴、土地使用权和生产经营权等方面的扶持。
其次,要注重农民的创业和发展机会。
政府和社会应当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机会,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鼓励他们从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次,要鼓励和引导农民的合作和交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鼓励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助机制和合作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
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
要实现美丽乡村,关键要素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几个关键要素,以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是农村发展的基础,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实现美丽乡村的关键要素之一。
首先,要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包括山水、土地、植被等。
政府和村民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控制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并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
通过产业提升和有序发展,实现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乡风文明和文化传承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环境的美,还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乡风文明的培育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
健全村规民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村民自律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
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只有传承乡土文化,才能让美丽乡村更有魅力和内涵。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是实现美丽乡村的关键要素之一。
优质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村庄的整体形象和生活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
同时,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是乡村的命脉,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
要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首先,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等技能水平。
其次,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和乡村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鼓励农民参与城市和乡村经济交流,开展创业和就业。
论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结(范文)
论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结(范文)第一篇:论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结(范文)论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摘要】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以城市化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缩小,这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事业,这不仅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路径选择;一、城乡一体化的概述(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从社会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容城乡一体化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的特点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方式,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洽,相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上发展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美丽乡村的基础、动力和关键淮南师范学院杨正清一、引言十八大报告提出“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可以看出国家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在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方略,充分发挥现代农民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返乡农民在城市一体化过程中的推动力,强化政府的引导,才能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更好更快地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农民进城务工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
1.农民带回资金,为城乡一体化搭建经济桥梁农民外出务工,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务工者在输入地经过多年的拼搏,涌现了大批的成功者,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富裕起来的务工者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感召下,怀着桑梓之情返归本土创业,使偏僻的乡村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这是劳务经济结出的硕果,更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探索出的一条可行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大量农民工返乡,随之而来的是带来了大量资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搭建了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桥梁。
以农业为主的阜阳市,全市86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近800万人, 农村劳动力有420多万人,人均耕地只有1.02亩,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00多万人。
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阜阳市及时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先后与北京、上海、天津、东莞、深圳等城市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劳务供需关系,每年输送大批量民工前去务工,阜阳市现有150万农民外出务工,以每人年纯收入4000元计,一年就引回60亿元左右的流动资金。
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带回了大量的资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为阜阳市的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动力。
2.农民带回技术,为城乡一体化搭建专业桥梁农民外出打工,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农民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培训和务工实践,已普遍掌握了一、二项技术,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农民”,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懂技术,懂管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美丽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批具有现在实用技术的农民回到了农村,通过回乡创业带动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陕西省冷水镇川共村黄培山,在山西煤矿打工十多年,2009年返乡创办梅花鹿养殖场,投资900余万元,现存栏200头,计划发展到500头,并集养殖、加工、观光、消费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年收入500万元,用工50人。
十里村管厚汉95年初中毕业到山西煤矿打工,2008年返乡建占地28亩的汉旺全自动现代化养鸡场,饲养蛋鸡2.3万只,日产蛋2万枚,为“蛋奶工程”提供生产基地,年收入达300万元。
小学毕业的刘耀宏在天津板厂、山西建筑打工多年,08年返乡建“洪源木业有限公司”,投资558万元建板厂,年产板20万张,收入1600万元,现用工40人,生产线全投产后可用工200人。
3.农民带回市场观念,为城乡一体化搭建文化平台农民外出打工,在获取资金和技术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观念也渐渐深入到他们的内心。
这些经历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农民工,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到消费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他们的改变也慢慢影响了家乡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
他们逐渐走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圈子,积极参与市场经济。
原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也由于对外界认知的局限,很多农民进行生产很大程度上仍只是盯着小市场、近市场、熟悉市场,而对大市场、远市场、生疏市场或无意涉足,或无志进军。
现在随着农民带回市场观念,家乡农村明白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需要帮助农民适应“现代”市场,树立大市场观念,把生产、销售建立在国内、国外更大的市场需求上,这样才能迎合市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据《濮阳日报》报道,原来种菜主要是自种自食的河南濮阳县郎中乡大郎中村农民梁国生,又把一批榨菜、红薯发往河北等地贩销。
这是他第几次向大中城市大量供应农副产品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梁国生通过承包土地成了一个有8名“农业工人”的“场长”,规模种植榨菜、红薯,年盈利数百万元。
除5000名像梁国生这样的能人外,全县有近万名农民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大城市,成为引导农民对接市场的“农民代理商”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高参”。
一部分富起来的农民投资办起了20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吸纳近3万名农民成为不离土不离乡的领工资的“农业产业化工人”。
三、农民的六大期盼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落实好民生工作。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
但是农民心中还存在着很多期盼。
1.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虽然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但由于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收费还比较高,农村孩子在相当程度上仍旧存在上学难的问题。
孩子上学,仍是农民较大的一笔开支,因学致贫的情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现教育公平仍然任重道远。
农民迫切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所有的家长不再为学费发愁,让所有的校门都对莘莘学子敞开。
2.劳有所得虽然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政策上一再倾斜,为农民发放种粮补贴、支农资补贴、养猪补贴等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快,种地成本较高,粮食价格低迷,明显偏离价值,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收入仍然有限。
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比较廉价,工资收入明显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许多农民仍然过着紧日子,仍存在增收难、致富难的问题,单靠自身力量他们很难摆脱困境,他们希望国家转换农村政策的体制、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增产、增收、快富,过上宽裕的好日子。
3.病有所医医疗是民生之急,虽然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了“新农合”,由于报销比例较低,医药费太贵,农民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农民期盼新的医改方案能把农民包括进去,真正实现“全民医保”,合理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把医疗卫生事业重点放到农村去,切实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4.老有所养养老是民生之依,虽然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由于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仍存在养老难的问题。
广大农民希望国家能把他们纳入到社会养老体系,使他们生老病死也有个依靠。
实践证明,家庭养老靠不住,社会养老才是“保险箱”。
5.住有所居住房是民生之需。
虽然农村和城市相比,农民一般都有宅基地,但由于儿女较多,经济拮据,加之建筑材料涨价,许多农民的住房条件、住房质量、设施配臵,都很难和城市居民相提并论。
可以说,农民的经济支出,建房是最大的开支之一。
特别是儿子多的农民家庭,在许多农村地区有一套住房是找对象成家的必备条件,为了建房往往耗尽农民多年的储蓄,甚至因此背上债务。
6.寝有所安稳定是民生之盾。
就是说“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
农村和城市相比,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社会治安的难度相对较大,明抢暗盗时有发生。
农民期盼政府能够确保农村的安定和谐,争取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政府主动作为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实现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虽然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但更多情况下还是优化政策引导、提供财政支持、构建社会保障的服务者,政府主导的核心是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的整体进步。
1.强化政府整合资金投入的主导职能2003 年至今,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但在农业发展落后、农民数量众多、农村幅员辽阔三重压力下,中央财政的支农资金依然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为了弥补城乡建设资金缺口,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整合资金投入的主导功能,通过建立中央划拨、地方投入、金融信贷和社会参与并重的资金筹措模式,逐渐形成以政府支持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城乡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在公共财政方面,整合各级政府财政资金,适当安排基层政府专项资金作为配套费,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涉农资金一起专户管理,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资,进一步合理安排城乡民生工程投资结构比例,。
在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允许政府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节约出的土地,一部分用于复耕,一部分臵换为国有土地参与流转,将政府通过出售国有土地使用权筹措到的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土地、税收、收费和金融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吸纳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2.优化政府制度建设的主导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使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推动政府审视并不断完善自身行为,但政府理念的转变还需要通过政府制度建设的承载和表现,才能外化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效果。
因此,转变政府理念、完善政府主导职能,必须优化政府制度建设,才能达成治理目标。
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应当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以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1)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必须把农村教育当作改善农村民生之基来抓。
优化教育投资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并提高实效,切实改变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及农村中小学校舍简陋、设备落后、师资缺乏、队伍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状况,不断完善农村学生资助制度及贫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农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
(2)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健康,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必须把农村医疗当作改善农村民生之急来抓。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以市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