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发展及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
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通知卫医政发〔2009〕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急诊科。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最新急诊科建设及管理指南(试行)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急诊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急诊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关于急诊科概念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2009年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年)关于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小编也通过各直辖市和省份官网进行搜索关于《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并没获取更多资料;卫健委官方网站于2009年5月25日发布:卫医政发[2009]50号文件,关于《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版),由于时间较久,随着医疗机构的发展,已经不适用当前医疗环境;通过中国知网与万方医学数据库,查询到上海市发布关于《上海市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小编整理如下:急诊的职责和范围(1)急诊是医院急症患者诊疗的首诊场所,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急诊抢救室-综合监护室/急诊监护室-急诊病房/留观室等连贯性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2)急诊实行全年24h开放。
急诊科负责危重伤病急救患者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普通急诊和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的急诊处理;为各专业临床科室提供相关专科急诊患者诊治的场所并负责协调与管理,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3)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抢救、ICU救治和急诊病房的主要急危重病症包括:心博呼吸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与危象、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癫痫持续状态、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哮喘、内分泌危象、急性中毒、呼吸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种类型休克、水电质酸碱平衡紊乱、慢性病急性发作需要急诊处理者、重症感染、严重创伤(原发性创伤需要止血、清创、包扎、固定、手术者)、创伤致命性并发症(气道梗阻、血气胸、创伤失血性休克等)、急腹症、蛇犬等咬伤、中暑、电击伤、淹溺等。
床位与人员比例急诊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诊科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4-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急诊科建设和管理规范指南规范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引言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医院内急救和紧急情况下的诊疗工作。
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涉及医疗、人员、设备等多方面的问题。
本指南将讨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旨在为医院提供参考建议,帮助医院更好地建设和管理急诊科。
急诊科建设人员建设急诊科的人员建设是急诊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需要有足够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人员组成团队。
急诊科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且在急诊医学领域有一定的专业经验。
在人员的招聘方面,要注意选拔专业背景符合相关要求的医学人才,可以通过内部转岗、外部招聘等多种渠道寻找适合的人才。
设备建设急诊科的设备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急诊科需要有一些重要的仪器和设备来进行诊疗工作。
这些设备包括心电图机、血压计、呼吸机、监护仪等。
急诊科设备的购买要注意选择口碑好、实用性强、稳定性高的产品。
流程建设急诊科的流程建设是指急诊科内部诊疗和急救流程的建设,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
首先需要建立流程,然后按照流程分工合作,落实责任,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急诊科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是急诊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管理策略急诊科的管理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选择不同的管理策略。
可以采取“内外兼修”、“全面管理”等办法来加强急诊科的管理。
人员管理急诊科人员管理是急诊科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和规范人员管理。
对于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不同类别的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估,以保证急诊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急诊科财务管理是急诊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急诊科的收支、成本、用途进行全面、精准的监管,以确保科室正常、可持续发展。
急诊科建设和管理是医院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重视。
医院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养和财务管理,以保证急诊科的稳定发展和顺利运营。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引言:在现代医疗领域中,急诊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
急诊科的快速反应和高效运作对病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指南,以帮助医疗机构有效地运营急诊科。
一、急诊科的建设1. 设计与规划急诊科的设计与规划是建设成功的关键。
首先,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急诊科的空间布局。
这包括接待区、候诊区、急救区、治疗区、观察区、抢救室等具体区域。
其次,应确保急诊科的设施和设备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最后,急诊科的设计应考虑到病人与医护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 人员配置急诊科的人员配置也是建设重点之一。
急诊科的组成人员应包括急诊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急诊医生应具备良好的急诊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急诊护理能力和执业护士资格。
技术人员应熟悉急诊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 质量管理急诊科的质量管理是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急诊科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
医疗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此外,急诊科还应建立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急诊科的管理1. 临床流程管理急诊科的临床流程管理对于高效的急诊工作至关重要。
急诊科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合理的工作分工,确保病人在急诊科的接诊、治疗和观察过程中得到及时和全面的医疗服务。
另外,急诊科还应建立并培训急诊护理团队,加强急症患者的评估和处理能力。
2. 信息管理急诊科的信息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应建立统一的病历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病历和急诊医疗记录。
这样可以提高医疗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效率,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和管理成本。
同时,急诊科还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3. 资源管理急诊科的资源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方面。
急诊科应定期评估所需设备和药品,并及时更新和补充。
此外,急诊科还应合理调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班次,以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怀和治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承载着短时间内应对急性疾病和伤害的重要任务。
因此,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急诊科的组织结构急诊科的组织结构应当合理,以便实现高效的医疗服务。
首先,需要设立独立的急诊科,确保其专业性和专注性。
其次,应当配备急诊科主任和副主任医师等专业人员,并建立急诊专业团队,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和药师等。
此外,急诊科还应与其他科室建立紧密联系,确保患者能够顺畅转科或者协同治疗。
二、急诊设施与设备急诊科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就诊环境和医疗设备。
首先,急诊科应当有适宜的面积,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防止拥挤和交叉感染。
其次,急诊科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血压监测仪、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等,以支持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三、急诊流程与应急预案急诊流程和应急预案是急诊科管理的核心。
急诊流程应当包括患者的就诊登记、初步诊断、医疗处理和转诊等环节,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快捷地得到诊断和治疗。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急诊科能够高效应对的指南,包括突发感染病例的处置、系统故障的应对等方面。
四、急诊技术与培训急诊科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紧急救治的技能和知识。
急诊技术培训应当成为急诊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此外,急诊科还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提高急诊科的整体技术水平。
五、质量控制与评估急诊科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建立急诊科病例讨论或者科间会诊制度,加强对疑难病例的研究和交流。
同时,急诊科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事故。
六、科研与学术交流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也应当积极参与科研与学术交流。
急诊科可以组织临床研究,推动急诊医学的进步。
同时,急诊科医生应当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与治疗方法。
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急诊科。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四章科室管理
第二十二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 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第二十三条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急救诊疗工作。急诊实行 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对危重急诊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 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 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 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 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十七条二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应当由具备急诊医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急诊科 主任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急诊科诊疗质量、病人安全管理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 任人。
第十八条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5%,护士结构梯队合理。急诊护士应当具有3年 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 急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三十条急诊科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 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
第三十一条医院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急诊科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
医院急诊科现状与发展趋势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满意度
01
02
03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制作和发放针对患者的健 康教育资料,帮助患者了 解急诊科诊疗流程和注意 事项。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定期开展面向患者的健康 教育活动,如讲座、义诊 等,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和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患者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患者反馈机制 ,及时了解患者对急诊科 工作的满意度和建议,持 续改进服务质量。
推广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提升诊疗效果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急诊科、专科医生、护士、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人员 组成的协作团队。
制定诊疗规范
制定多学科协作诊疗规范和流程,确保患者在急诊科能够得到全面 、专业的诊疗服务。
加强培训与交流
定期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协作能 力和诊疗水平。
通过优化挂号、分诊、检查、治疗等 急诊流程,提高诊疗效率,缩短患者 等待时间。
完善医护人员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提高医护人员待遇
合理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薪酬 待遇,使其与工作强度和风险相
匹配。
设立奖励机制
设立急诊工作优秀奖励机制,表彰 在急诊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医护人员 。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为急诊科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 发展机会,如进修、培训、学术交 流等。
服务质量监控
医院对急诊科的服务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救治服务 。
02
医院急诊科现状
急诊科规模扩大
• 随着医疗需求的增加和急救意识的提高,未来医 院的急诊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以满足更多患者 的救治需求。
设施升级与技术引进
• 为了提高救治效果和诊疗水平,医院将不断升级急诊科设施并 引进先进的急救技术,如智能化诊疗设备、远程诊疗技术等。
最新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急诊科发展规划
急诊科发展规划一、引言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门诊科室之一,在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诊科的发展规划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科发展规划的目标、策略和实施计划。
二、发展目标1. 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能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完善医疗设备,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高质量的急救和治疗。
2. 建立高效的急诊医疗流程:通过优化急诊医疗流程、加强急诊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诊体验。
3. 增强急诊科的科研能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为急诊科的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发展策略1. 加强人材队伍建设:招聘急诊科医护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建立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2. 完善急诊科的医疗设备:根据急诊科的需求,逐步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急诊科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3.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急诊科的空间布局,确保科室的功能齐全、设施完善。
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建立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良好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病例讨论,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果。
四、实施计划1. 第一年计划:a. 招聘急诊科医护人员,提高人员配备率;b. 更新部份急诊科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c. 开展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培训课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d. 与其他科室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协作。
2. 第二年计划:a. 继续招聘急诊科医护人员,提高人员配备率;b. 更新急诊科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c. 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提高科研水平;d. 开展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联合病例讨论,提高协作效果。
3. 第三年计划:a. 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b. 更新急诊科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c. 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参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d. 开展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结力。
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
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急诊科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门多个专业临床独立学科[1],它具有应急性、综合性、风险性和不间断性的特点。
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现场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监护危重病症[2]。
因此,需要构成一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监护的完整急诊医疗体系。
在此,结合我院急诊科的急诊模式及工作实践谈谈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
1国内急诊急救现状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危。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部分医院有急诊ICU。
我国的急救中心模式繁多,尚无独立的创伤急救系统,创伤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3]。
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4]:独立型急救中心(也称北京模式):代表是北京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设有医院、病床,患者可以就近转送,也可以接回急救中心治疗,同时配备重症监护床和抢救室,因此可以独立完成创伤急救的所有任务及功能。
院前型急救中心(也称上海模式):代表是上海急救中心、武汉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主要是院前急救、出诊为主,设有急救分中心,患者就近转送,急救中心没有医院,采用”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出车、分层救护”的院前急救模式。
指挥型急救中心(也称广州模式):代表是广州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主要以接急救电话、指挥为主,院前急救、出诊任务依靠调度管辖区域内的就进医院完成。
急救中心没有医院,工作人员较少。
主要通过组成一个以”统一指挥、依托医院、分片负责、专科出诊”为特色的院前急救医疗网络。
目前各地区医院的急诊急救模式比较混乱,各地由于各自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与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法。
【2020实用】医院制度-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急诊科建设标准
急诊科建设标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2009年5月25日)为了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医疗机构的急诊科,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本指南。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应当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
有条件的急诊科还可以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
与手术室、XXX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现状
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在急诊需求 新建急诊缺乏国家的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
医院主管领导决定急诊科发展的命运
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 大医院急诊科患者众多,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
Hale Waihona Puke 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 独立的晋升序列 激励政策
展望急诊医学
政府及全社会对急诊医学关注
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医院对急诊科重视
医院职能部门强化对急诊科管理 医院管理年的有效监督 相应配套文件 政策 规定出台
社会经济人文发展的需要
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有钱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健康 更重要
急诊医学的历史
1966年美国联邦高速公路法颁布,第一次为救护车救援 培训设定了标准 1968年由8位医生在密执根州兰辛市宣布成立美国急诊医 师学会(ACEP)
发展急诊医学的教学会议 编写教科书和培训资料 得到专业委员会的地位和认可
1972年美国医学会认可急诊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
急诊专业队伍不断壮大 急诊科规模也由小变大
急诊医学的发展--第二阶段
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 1990年创刊《急诊医学》杂志 2001年更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有了组织 有了杂志 上了“集结号”
急诊医学的发展--第二阶段
10多年后的急诊医学--十字路口
专业领域不明, 科研方向不清 学科地位受到怀疑 医院管理者不重视 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 硬件结构脆弱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解读
1984年卫生部发布《医院急诊科(室)建设的通知》
目前我国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 有固定编制的医生和护士 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施和急救器材 方便了急危重病人就诊
2009年卫生部发布《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了急诊科 细化了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
最少的数据,最短的时间
最敏捷的思维和果断的决策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对患者展开救治
急诊科的服务范畴
各种急性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危险评估判定及处置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判定,评估急诊处置 各种创伤、多发伤病人 急性中毒诊断评估救治
内、外、妇产、儿、眼、耳、鼻、口腔和皮肤科急性病
人员
受过专门训练 掌握急诊理论技 能 独立工作的医护 人员 不少于在岗的医 护人员75%
急诊科主任 护 士长必须具备 急诊专业工作3 年以上的高级 职称者
急诊医护人员
急诊医师
至少是经过住院医师第一阶段(3年)培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本院住院
医师
急诊护士
相对固定,除掌握常规护理技术外,还应能进行急症判断、分诊,掌握心肺复苏、
环境理化因素,社会行为急性病 盲流,无钱无主的病人,罪犯自残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EMSS)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
急诊科在医院中地位及特性
急诊科不是医院一般的临床科室,它是亦医亦管理亦专业 的窗口单位,不但平时要对普通急诊病人进行紧急医疗救 治,而且还要面对更多个专业临床科室,行政机关以及上 级医政主管部门等,这就构成其特殊性
人文: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社会-突发公共事件
交通工具发达:车祸多
天灾: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恐怖事件:投毒、骚乱 人祸:化工厂、煤矿爆炸等 大型体育赛事:奥运会、足球、演唱会
日常生活中
心脑血管疾病首发
急诊医学发展及医院急诊科建 设与管理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 赵斌 2013年2月
急诊医学的发展
战伤
一战伤死率高达8.4% 二战伤死率4.5% 朝鲜战争伤死率2.5%
交通意外伤害 心源性猝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社会需要而生
急诊医学的发展
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展示出疾病急性发生、加重、恶化及 危重期有不同于平时的规律,传统学科已不能涵盖疾病全 过程 医学专业的特征
急诊科在医院功能定位
窗口单位:集中体现医院行政管理,医疗技术水平,服务 理念、精神面貌及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平时主要对各种急危重、伤病人的及时有效救治 在急诊科的病人一经诊断明确或生命体征稳定要及时转到 相应专科治疗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伤员,中毒,救治场所
培养训练一支训练有素的急诊医疗救治队伍,以应对各种 突发事件的特种部队
急诊优先救治病情危重患者
按病情危重程度分区域救治
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也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不拒绝来诊的急诊患者
即使不能支付抢救所需费用,医院也有义务和责任对其进行救治
重视完善急诊科管理制度
急诊自身管理 分诊 分层
医院对急诊科管理
重大突发事件多科室协同 救治
心肺复苏技术
气道建立和管理技术 呼吸支持技术
循环支持技术
肾脏替代技术 穿刺技术……
急诊医学的发展--第三阶段
急诊医学专业的形成
急诊医学教育列入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课程 建立了硕士、博士点 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审评急诊专科医师 由急诊专科基地培养急诊医师,并纳入考核及准入制度 有急诊专业高级职称晋升专家委员会 科研由浅入深,逐渐系统化:心肺复苏、急性肺损伤、脓毒症、
点燃急诊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圣火
急诊医学的历史
急诊医学专业可以解决
即使在最大的医院,所有的专科医生也不可能什么时
候都在医院,缺少了急诊医学专业,患者很少能在凌 晨或节假日得到及时的专业治疗
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复杂的疾病本身非典型的表现可能
会让患者得不到相应专科及时的治疗
时间对于患者而言是有害甚至是致命的
确定的医学专业领域 有独特专业知识基础 有自身特点的临床思维 有自身特点的诊疗措施 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结构模式
“我很少见到疾病只 局限在某一个脏器” - 张孝骞
应学科专业发展而生
急诊医学的历史
虽然急诊医疗的提供和医学具有等长的历史,但急诊医学 作为专业却只有50年历史 1961年,以James ls为首的4位医生在亚历山大市成 立了一家急诊室 密西根州庞提亚克城23位医生发起了急诊医学“庞提亚 克和亚历山大”计划
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就是对病情急危重者立即进行评估干预 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或死亡的专门学科
不单指危重病人,只要是突发事件、事情,都是 急诊医学的服务范畴
急诊医学特点
具有强烈的时间特性
疾病谱广 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系统本身连续运转
急诊医学特点
对我国急诊医学产生的影响
推动急诊学科发展
稳定急诊医学专业技术队伍 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 急诊科标准化建设
在建设方面
强调急诊科位置及空间--医疗区与支持区
醒目标识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 与相关辅助科室保持通畅—CT、手术室、急诊绿 色通道 分区、分层、分诊救治,以 满足急诊快、急、安全特点
需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实践科学。它的服务对象没有年龄限制,包 括各种不常见或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急诊医学应包括推动院 前及院内急诊医疗体系的发展并对其发展所需技能加以完善
1989年美国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被授予一级委员会地位
美国急诊医学会的地位不再低于其他专 业,同时也具备了发展亚专科的条件
中国急诊医学的发展
急诊医学体系的完善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
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
EICU
发展的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发展与急诊科建设
是全部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 “安危”
和“生死”
医院窗口--反映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
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和政府形象--群体性服毒、自杀等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
“救人治病”-- 特殊的临床思维
普通专科
先瞄准 后开火 Aiming before firing
有病 什么病 什么脏器 严重度 生命威胁 处方
先开火 后瞄准 Firing before aiming
急诊科
发展的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具有跨专科、综合性强的优势,但在某 一专业领域的深度上弱化于专科
急诊人才—熟练与精通
设施配置
急诊科的场所 设施 设备和技术力量应与医院级别 功能 任 务相适应 设置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
抢救床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
观察床与医院承担任务及急诊病人量相适应 建立急诊信息系统为医疗 护理 感染控制 医技保障和保卫 等部门提供信息 与医院行政部门和院前急救系统对接
急诊医护人员
激励政策-薪酬晋升
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晋升、薪酬方面给予倾斜
体现急诊高风险、 高强度、技术水平要求高的认 可
急诊科管理基本原则
强调“大急诊”观念
医院应建立一系列工作制度,保证急诊工作顺利进行
强调以“时间”为核心的急救意识
应根据时间意识来强化急诊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按病情危重程度顺序救治
首诊负责制度
急救药品及设备
急诊科病人优先住院
急危重病人“先及时救治 后补交费用”
急救设备
设 备
除呼吸机 除颤仪 监护仪 洗胃机等外
增加床旁血液净化、心肺复苏机、床旁快速检验
专业化的急诊医护人员队伍
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
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具有较全面的多科医疗背景知识 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