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 单元备+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 单元备+教案+反思

《图形的运动》单元备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图形旋转的有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解读(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

教学时可以动态呈现一些基本图形旋转或平移后的美丽图形、图案以及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从变化的角度去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二)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能识别”典型的旋转现象,“会画图”是指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师应设计大量的操作活动,设计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而且要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如在教学方格纸上画旋转90°后的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比如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按要求转一转,再画下来。

然后讨论三角形上的两条边转动到了哪里,由此逐步引出画图步骤。

之所以先“转”再“画”,是由于动手旋转学具比画图容易,学生通过操作,看清楚了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再来讨论怎样画,就比较容易找到画图的方法。

再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时,利用七巧板拼出小鱼图案,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同时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阅读和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审题,理解图形问题的情景,获得数学信息,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经历,培养了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依次出现以下正方形。

(教材第页第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
么?
①生: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就增加根小棒。

师:根据这一重要的发现,你能很快算出摆个正
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吗?
×
师:照这样,如果摆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呢?谁能列出算式?()
.教材第页练习十三第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
或者时,和正好相等。

三、课堂小结
师:你能畅谈今天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发言,教师
点评。


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内













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平移、旋转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平移、旋转的应用教案

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教学内容教科书P87例4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8“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1.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图形,正确记录图形运动变化,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实际操作,在尝试、判断、推理的过程中,探索出拼摆图形的方法,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在数学文化的介绍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好玩与美妙,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图形。

教学难点能正确记录图形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介绍游戏。

师:你喜欢玩数字华容道的游戏吗?【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会说喜欢,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

师:对,这就是数字华容道。

课件出示:师:你们知道数字华容道的哪些相关内容?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数字华容道的玩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副数字华容道。

二、探索新知1.激发兴趣,平移图形。

让学生把散乱的数字华容道恢复原始状态。

师:恢复原始状态时,要把数字运动变化的过程说清楚。

(卡片书课题:平移、旋转的应用)【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兴趣,初步尝试用语言描述简单图形的移动过程。

2.课件出示教科书P87例4,探究图形平移、旋转方法。

师:经过平移或旋转后拼成了右图,你能说说每张卡片的运动过程吗?(1)阅读与理解。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解释一下。

师:也就是图的构成、每块卡片的运动。

(2)分析与解答。

①推理想象。

师: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学情预设】先在右图中找出对应的卡片,标上序号。

师:看着大屏幕,先静静地想一想右图每块卡片对应在右图的哪个卡片,在脑海里想一想看。

【学情预设】学生往往看到问题就急于解决,甚至没看懂问题就急于用七巧卡片进行拼摆。

所以,教师在这里要慢下来,在解决问题前请学生先看懂问题,提示学生要先在右图中找出对应的卡片,标上序号。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五单元教学设计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教学重难点:
1.深层次理解“旋转”的含义,进一步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2.利用平移或旋转,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四、教学课时:
总课时:2课时
图形的旋转 (1)
平移、旋转的应用 (1)
教 学 设 计
2.总结: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1)观察例1,旋转有什么特点?
(2)指名填空,完成例1。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转动了多少度?
2.出示例2
说说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小结: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旋转的方向相同,旋转的角度也相同。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第五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利用平移或旋转制作稍复杂图案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拼凑法和分解法,选出你认为合适的方法?
3.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都比较简单且易于操作,但分解法更适用于我们。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到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拼图和设计图案等。
三、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完成教材8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88页1、3题。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Unit5单元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Unit5单元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Unit5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点,尺寸及其测量方法。

2.学会推算长方形的周长。

3.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

4.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分。

三、教学难点:1.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2.如何准确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展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掌握重点难点。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长方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它的特点、尺寸及测量方法等还不是很清楚。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长方形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长方形。

2.例子引入(10分钟)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影视教学(15分钟)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特点、周长的理解。

4.设计活动(2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实际测量实物长方形的周长及相关尺寸,并给定一些指导性问题进行讨论思考。

5.总结(5分钟)通过梳理今天研究的内容,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作业。

2.在家中寻找一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实物拍照备课。

八、板书设计:1. 什么是长方形?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分。

九、教学反思: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内容。

但是在活动设计中,有些学生的配合程度还需要加强,下次教学需要准备更多互动型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第1课时旋转(1)教学内容教科书P83~84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其特征及性质。

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初步感悟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要素1.课件出示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现象吗?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看见风车在旋转,时钟转动起来等等。

师:看一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的运动。

【学情预设】学生对图形的旋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生活中简单的旋转现象,并能对其进行判断。

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判断“道闸挡车杆的运动”和“秋千运动”是旋转现象,说明学生对旋转角度不是360°及比较复杂的旋转现象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称为旋转运动。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说它是怎样旋转的。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在回答“旋转”时,最好让学生对着具体的物体比画一下是怎样旋转。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动态旋转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学生简单描述后,教师板书课题:旋转(1)。

【设计意图】由于在第一阶段学习时,具体实例多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整圆周运动,所以部分学生形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转一圈才是旋转,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但又有争议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荡秋千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学生有明显的争议,以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的欲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本节课以“吃饼”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了如下的设想:一、找准目标,突破重、难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通过图片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吃饼”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在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时,学生提出:“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分数怎样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呢?”,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学生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会自主地探索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空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 一、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根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详细情况灵敏选用方法进展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才能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灵敏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不一样多一样多(二)探究新知: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应(1)引出移多补少、(2)(7+4+1)÷3师:观察挪动后的小圆片,考虑:挪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板书:总数不变一样多不一样多3、小结,并提醒课题师:刚刚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板书课题)4、刚刚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如今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生:会。

(生自己完成)反应(7+4+1+8)÷4=5比拟归纳得出:总数÷份数= 平均数(三)应用数学老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1、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1) 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2) 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方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图案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图形的旋转”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整个小学阶段不要求对“图形的运动”的三种变换做出一般的描述,更不要求给出定义,只是初步认识图形的运动,形成感性认识。

本单元的学习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4年级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认识与图形的位置的确定,在5年级设置图形的旋转,其目的是将图形的静态通过平移、旋转等手段转化为动态,为高年级甚至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内容
图形的运动(三)
旋转(1课时) 旋转的含义;图形旋转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的方法
解决问题(1课时) 利用平移和旋转解决简单的问题
备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备课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和技能:
- 理解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
- 能够根据一条对称轴将图形折叠,并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 通过对称轴的位置,判断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什么是对称轴?
2. 如何通过对称轴折叠图形来判断是否对称?
3. 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识
- 引入对称轴的概念,通过示意图和实物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
概念。

步骤二:研究如何判断图形对称
- 让学生通过实物折叠和对称轴的位置来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步骤三:巩固对称图形的特点
-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对称图形,并让学生总结对称图形的特点。

步骤四:小组活动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对称图形,通过折叠
和对称轴的判断,互相验证图形是否对称,并给出对称图形的特点。

步骤五:总结和巩固
- 让学生回顾对称轴的概念和如何判断对称图形,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
-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 实物:纸张、剪刀等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掌握情况。

参考资料
无。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并能够辨认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3. 帮助学生掌握使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作出三角形。

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 教具:尺子、直尺、铅笔、纸张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提出形状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三角形的定义。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以及常见的三角形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3. 实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实例,引导他们观察并分析每个三角形的特点。

4. 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三角形类型及性质的练题,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5. 尺规作图:向学生介绍使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并进行示范演示。

让学生尝试使用尺规作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6. 深化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或寻找合适的尺寸等。

7.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三角形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练题:评估学生对三角形类型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3.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使用三角形的特性计算面积等。

教学延伸1. 扩展练:布置一些额外的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三角形的知识,如测量家中物品的角度或边长等。

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整理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单元导语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轴对称和旋转知识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1.旋转(1)例 1 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例2 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为例 3 的教学做好准备。

例 3 借助前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让学生交流讨论,逐步引出画图的方法。

2.旋转(2)在已理解旋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物探索多彩的图形。

创设情境,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感受自己获得新知的快乐。

例4 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素材,如风车、秋千、车杆、时钟等,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发现规律的能力,以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感受旋转的思想方法和价值。

教学在方格纸上画旋转90°的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如三角尺,放在方格纸上,按要求转一转,再画下来。

然后进行讨论,由此逐步引出画图的步骤。

之所以先“转”再“画”,是由于动手旋转学具比画图容易。

学生通过操作,看清楚了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再来讨论怎样画,就比较容易找到画图的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引导学生应用旋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出旋转的方法,并对顺时针和逆时针方法进行比较,体会两种旋转方法的真实感。

同时要有层次地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第1 课时旋转(1)教学内容教材第 83~84 页的例 1、例 2、例 3 及相应的“做一做”。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4+7+1315 =1115 +1315=2415 =2415 =85 (时) =85 (时) 例4 1-712 -512 1-712 -512=12-7-512=-=012 =012 =0 =0 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问题4:①根据分数的意义,12个112 减去7个112 ,再减去5个112 ,剩下0个112 ,所以012等于0.②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商都是0,所以012等于0. 从而得出: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问题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例3中第1小题的分数表示的是具体的时间,结果也是表示具体时间,例3中第2小题的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几分之几,结果不能带单位.3、自我尝试,反馈纠正.(1)选择黑板上同学自己出的两道题让同学尝试做一做.(两人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做.)(2)第107页“做一做”的习题.(投影集体反馈,做错的同学找到原因后及时纠正.)4、自行小结,深化思维.围绕“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展开讨论,学生得出:学到了同2、出示一组数: 12 724 1124 13 56 79 34 524(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教师引入: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

引导学生明确:以12 +13 为例,12 与 13 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12 就是36 ,13 就是26 ,12 加13 就等于36加26 .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旋转教材第83、第84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一。

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现象。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种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难点:能正确认识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投影仪、方格纸等。

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可好玩了,有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等,你们都玩过吗?生:去过,也玩过上面的游乐项目。

师: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小结:像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旋转出发,提炼出图形的旋转。

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规律,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的习惯】1. 投影出示例1。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讨论,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

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首先要分清楚,旋转的方向和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同,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与时针的转动方向相反,我们称之为逆时针方向。

其次要判断出转动的角度,我们可以根据钟面上时针转动一周为周角,每转动1小时所转过的角度为30°进行判断。

生:从“1”到“3”,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60°。

生:从“3”到“6”,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生:从“6”到“12”,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180°。

师:很好,我们在说明图形的旋转时,要说明三个要素: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了多少度。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教案

教课内容教材剖析单元整体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欢迎阅读第五单元教课计划图形的运动(三)(教科书第83~88 页的内容)在本单元教课以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研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大将一个轴对称图形增补完好,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图形旋转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 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赏识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觉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课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用原有知识推进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要确实掌握好“图形旋转”的详细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研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图形旋转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0°。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加强空间观点,进而赏识图形所创建出的美。

领会数学的价值。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图形旋转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0°。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欢迎阅读迎课时安排形的旋⋯⋯⋯⋯⋯⋯⋯⋯⋯⋯⋯⋯⋯⋯⋯⋯1方格上形的旋⋯⋯⋯⋯⋯⋯⋯⋯⋯⋯⋯1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课题第 1形的旋讲课种类新授教课内容学旋的特色(本第 83 的例 1,本第 85 二十一的第 1~3 )。

1.一步形的旋,研究形旋的特色和性。

教课目的 2.通察、想象、剖析和推理等程, 独立研究、增空念。

3.学生领会形在生活中的用,利用形行案,感觉案来的美感和数学的用价。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镜像运动。

2.能够自如地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镜像操作。

3.掌握图形运动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的旋转运动。

2.理解图形的平移运动。

3.理解图形的镜像运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图形的改变。

2.知道如何利用运动来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备好相应的图形和纸张。

2.准备足够的纸笔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图形的运动概念,简单回顾一下平移、旋转、镜像运动的定义。

第二步:新知讲解1.旋转运动:–给出一个具体的图形,讲解如何对其进行旋转运动,并说明旋转的性质。

2.平移运动:–引导学生感受平移运动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尝试平移一个图形并展示出来。

3.镜像运动:–示范给出一个图形,可以通过镜面反射来实现镜像运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运动方式。

第三步: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让他们练习旋转运动,然后练习平移运动,最后练习镜像运动。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拓展•让学生举一反三,尝试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其他类型的图形运动问题。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三种图形运动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六、课堂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2.自主探索其他图形的运动方法并写出对应的运动规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方式。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作适当调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和教案
五、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圆片,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六、存在的问题:
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课本第104-105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2、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八、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二十一第4、5题。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例3:++===
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课本第110-112页例1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预想:学生在汇报时有的会用整数来描述,注意引导学生区分用整数和分数表示的不同之处。
措施: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图中包含的数学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学习素材,同时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四、展示与提升
全班交流:1.一共吃了多少张饼?预想:1.可能有的学生会借助直观图进行计算,而有的则抽象出分数单位进行计算,教师均予以肯定,并顺势引导。.
五、达标测评
课本第105和106页的“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八、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例2:-==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展示与提升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预想:在学生想出计算方法的时候,鼓励学生进行算法优化,使用最简单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课题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内容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