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原角度看科学发展观论文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它的科学性,二是它的实践性,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从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为此就必须形成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当这些关系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
这就是社会发展运动的机理。
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历史中最革命、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人。
一部人类社会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不断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
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时代主题逐步发生了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根本转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国内的各种矛盾,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改良,为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使阶级关系、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劳资双方的关系呈现出协商合作的发展态势。
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克服传统“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或先或后、不同程度地开始了改革的实践。
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科学发展观从哲学意蕴上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总体性与发展总体性实践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建构其哲学体系都绕不过去的中心话语。
因为实践表达着人们对世界真和善的感悟。
但从古至今,人们对实践的解读就一直存在着分岐。
众所周知,亚里斯多德是最先提出实践概念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里斯多德也是从人类活动的总体性上来理解实践哲学的。
在他看来,对超越具体功利的“善”的追求和向往,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指向。
这也正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他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1]但也许是过于注重对实践的价值属性的指认,所以他又在对实践的界定上出现了二元分离,即将人的价值指向和客体存在分离开来。
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自身精神活动的自由创造,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的属性。
人的超越功利超越外在束缚的道德选择,构成了实践的本质。
因此,在其总体实践框架中,以追求人类价值的道德实践与以把握外在世界及其规律的技术实践出现了必然的分离。
从总体实践退守到道德实践,实际上意味着在两个方面的退守。
一是将人类总体实践活动方式退守到以道德把握世界的单向选择中。
为此,他将人的活动分为两类:实践和创制。
实践是人的内心话语,是人自身的是非功利的道德选择,创制只是完成面对外部事物功利性的劳作活动。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分析科学发展观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的解读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阐述。
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小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和重大创新。
第一,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唯发展经济为大。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全面而又统一的整体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而克服了以往的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的片面性。
第二,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标志的协调发展观,这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统筹区域发展,加大西部开发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做到经济、社会同步和均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力争外援,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第三,可持续发展。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扬弃,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不应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着想。
第四,以人为本的发展。
这是我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和新观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人”是指人民群众,“本”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同志对此作了深刻论述:“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赵巍国商9班200936030052一、[内容提要]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阶段,将马克思理论与十二个五年规划相结合,阐述如何实行科学发展观.二、[关键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践(构建理想社会)三、正文:马克思主义被一致认为是人类史上“科学思想中最伟大的成果”,它批判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革新.马克思主义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弊端,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曾强调市场自由运行的重要性,凯恩斯则强调政府市场干预不可缺少的作用.然而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运行的经济还很不完善.无论任何一者都无法保证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地运行.马克思主义准确地预示到:在这种制度下,随着周期性经济危机暴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对抗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引发两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和斗争.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正确的。
着眼当前国内发展形势: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总体来说: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依然较多。
因此: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却暴露出诸多问题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下制定正确可行的规划,来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和运行.10月2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科学发展”在中国编制五年规划史上首次被明确为“主题”,贯穿其中、统领全篇。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能源学院 10021051100200518 陈哲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对时空、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行了解释与辨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人为本 2.全面 3.协调 4.可持续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几方面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较为全面的讨论分析。
那么如何用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文中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
关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心史观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心主义的面纱,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
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
马克思就指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科学发展观从哲学意蕴上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总体性与发展总体性实践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建构其哲学体系都绕不过去的中心话语。
因为实践表达着人们对世界真和善的感悟。
但从古至今,人们对实践的解读就一直存在着分岐。
众所周知,亚里斯多德是最先提出实践概念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里斯多德也是从人类活动的总体性上来理解实践哲学的。
在他看来,对超越具体功利的“善”的追求和向往,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指向。
这也正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他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1]但也许是过于注重对实践的价值属性的指认,所以他又在对实践的界定上出现了二元分离,即将人的价值指向和客体存在分离开来。
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自身精神活动的自由创造,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的属性。
人的超越功利超越外在束缚的道德选择,构成了实践的本质。
因此,在其总体实践框架中,以追求人类价值的道德实践与以把握外在世界及其规律的技术实践出现了必然的分离。
从总体实践退守到道德实践,实际上意味着在两个方面的退守。
一是将人类总体实践活动方式退守到以道德把握世界的单向选择中。
为此,他将人的活动分为两类:实践和创制。
实践是人的内心话语,是人自身的是非功利的道德选择,创制只是完成面对外部事物功利性的劳作活动。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5篇)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5篇)第一篇: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一定要从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出发解决好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
什么叫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前进运动;是由小到大,由旧到新,由落后到先进,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
发展就是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
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
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也有快,有慢;有单一的,有全方位的;有不平衡的,有均衡的;有不协调的,有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
科学的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辩证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运动和解决的过程。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出来了,往复循环,事物才向前发展,事物是以矛盾发展为动力的。
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说到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其次,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
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再次,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真总结中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成败得失,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的一项创造性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提出人们所企盼和追求的未来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视角下,这一理论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一、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具体体现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与自然协调互动,人与社会辩证统一。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客观规律,适度开采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和防治环境亏染,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发展的生态化。
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主要体现于自然界为社会发展提供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也影响制约社会的发展。
全社会都必须摒弃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任人宰割的物质存在的观念,切实树立生态意识和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推广生态化产业,特别是建立促进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社会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不至于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具体体现于人的物质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精神享受与文化繁荣的统一、权利自主与政治进步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着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人力资源是和科学技术又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科学技术、生产和再生产是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同时,人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二、自然、社会和人诸因素要全面协调发展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是辩证统一体,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探索
题目: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班级: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10300009姓名:曹帅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发展,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在中外思想发展史上,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走过了从“循环论”、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曲折认识道路。
唯物史观的创立,第一次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它也成为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列宁曾经说过:“有两种基本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1]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增减、是变量,否认质变;强调事物变化的原因不是其内在矛盾,而是外力作用。
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仅是量变,而是质变,是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旧到新的上升过程;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矛盾,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
可见,虽然两者说的都是发展,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两者相比较,后者是一种符合于客观实际的科学发展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念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问题历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和解答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就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阐释,是阐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马克思的视野里,社会发展,是包括由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要素的递进、成长、变革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唯物论所建立起来的科学的理论。
第一,它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关系。
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的绝大部分是现成的,实践活动的产品几乎是自然界的直接产品,人和自然界是自然的统一和原始的协调关系,是一种同质的和谐。
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因此,人类为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
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相一致的。
在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紧张状态。
从积极方面看,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化,有时也是促进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努力揭示自然规律,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动力之一。
因而,正确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观念是时代的要求,在实践中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的当务之急,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三,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
”人的受动性是由于人的生命、意识、活动起因于自然界,因此必然受制于自然界所决定的。
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人并不能从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
能动性和受动性是集中在人这个自然存在物身上,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辩证统一。
【发展】马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发展观
【关键字】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发展观曲跃厚霍庆跃摘要:从关系、深思和实践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科学发获观的重要路径。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正确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马克思主义特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发展问题的哲学思考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无论是早先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还是后来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抑或是现在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都贯穿了发展这条主线。
正如搞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要解决“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搞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搞党的建设首先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一样,讲发展首先也要解决好“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这是发展观之首要的、根本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十八大的灵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是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根红线,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从哲学基础的角度挖掘它的深层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观,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开拓运用。
1.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深刻体现。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处在联系之中,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事物的一种向前、向上、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前进性。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里,运动和发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上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自马克思主义被带入中国以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演变,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方略,改革开放以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加完善有序。
我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发展更加稳定,社会趋于更加和谐。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演变的产物之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总结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科学理论的诞生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做基础,科学发展观的要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全相符:唯物论论证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以人为本;辩证法涵盖了矛盾观、整体观、发展、适度和扬弃,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一一对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领。
唯物论与科学发展观:唯物论的自然性客观原理的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科学发展观对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问题上有明确的要求。
我们在谋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所谓科学发展就是要以科学的手段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人以自我意识来改造自然,如果不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将首先对自然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然后反过来遭受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论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科学发展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从哲学视野进行探讨,对于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意义的。
一、社会形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1.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
全面性应当包括各种所有制成分的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社会生产所涉及的人、财、物的配置和流向,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和储备的格局等。
就现阶段来说,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实现经济发展的全面性要求,对实现整个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要求具有决定性意义。
2.是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社会形态中除经济之外的其他领域。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的完善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为了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就要建立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推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理顺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是贯穿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一切社会要素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解读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解读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解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科学发展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是具体形式和特点发生了变化。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和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 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革命与建设而形成的,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劳动者享有使用、管理和收益的权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2. 高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风尚,推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
3. 充分的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通过民主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形式,实现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权。
4. 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强调按劳分配和优先发展弱势群体,保障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方针。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理地位论文
试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联系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最新理论成果新境界贡献和地位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有的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哲学解读:第一,科学的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也展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全世界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高度凝练和总结,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事件表明中国启动了社会发展的范式转换,既是中国,也是世界文明的巨大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指导原则,其中之一便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对于我们认识和引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
这一观点从人类的全面发展需求出发,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人是社会的根本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发展观认为,只有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权等方面,努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科学为导向,注重创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科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创新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只有坚持以科学创新为引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
此外,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各个领域的关系,统筹规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只有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原则,对于我们认识和引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强调以科学为导向,注重创新发展;强调系统观念,注重协调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阐释科学发展观
贵州师范大学作业(论文)题目: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阐释科学发展观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任课教师姓名:汪勇研究生姓名:智月香学号:4201210000751年级:2012级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学院(部、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评分:评阅意见:任课教师签名:时间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阐释科学发展观【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研究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也有助于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发展观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上作了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主题的报告,大会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历史论断,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出发去理解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克服和消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都切实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角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角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学习心得参考资料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角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世界历史进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发展是第一要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观点;“发展是第一要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所得出的正确结论;“发展是第一要义”是运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宝贵结论。
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认为,随着近代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得以形成,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逐渐被各民族多方面的交往和相互依赖所代替,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
用世界历史观点分析当代世界历史进程,必然看到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发展是决定一国命运的关键,必须集中精力,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首先要准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结论,指出,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作出了“两个没有变”的正确结论,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所以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是我们的根本奋斗目标。
这也是我们作出“发展是第一要义”论断的国情根据。
唯物史观认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推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马原角度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思想理论的源头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并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发展概念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发展问题历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关注和解答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就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说明,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史观对发展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决定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发展首先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解决好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
二是历史辩证法,强调不能把经济、物质、生产力归结为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要重视政治、文化、思想以及自然等各方面因素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制约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
某些有偏见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讲发展,只见物不见人,只讲经济发展,不讲人的全面发展,不讲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明显的误解。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揭示了社会结构的内在联系、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在内的、全方位的、协调统一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军事学等,则分别探究了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发展规律,考虑到各个具体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关系和相互统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问题。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
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邓小平同志首先对"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
"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对"怎样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
一般说来,"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是发展实践、发展理论、发展观必须面对和解答的基本问题。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人类发展问题引起世界关注,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事。
西方学者和政府对发展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百废待兴,当时的发展观以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为摹本,以物质资本的积累为核心,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评价发展的基本指标,最终把发展归结为物质产品的积累。
二是对经济增长的反思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拉美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GDP虽然有了较大增长,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反而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积累的物质财富大量集中于少数人手里,结果导致了多数人生存状况恶化并由此造成了犯罪率上升和社会动乱。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于是,西方一些学者对这种发展模式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有增长无发展",有的认为这种增长方式使人类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获得的短暂效益,是一种"负发展"。
三是确立新发展观阶段。
在反思和批评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七十年代初人们开始重点探讨人类社会究竟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
当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79年发表的《新发展观》,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人类发展报告》。
在20世纪,人们由片面追求GDP
增长到重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由注重物的发展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类发展观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不过,国外发展观演变也存在不少缺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停滞和衰退。
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90年代被称为"危机的十年"。
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世纪90年代有54个国家人均收入下降,有21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
标下跌。
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当代发展模式和发展观的反思。
可以说,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基于批判反思中国的发展实践和发展模式,而且是批判反思当代人类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的结果,是对以往各种发展观的超越。
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动运用和体现。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得更好"等重大问题认识的与时俱进。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内涵、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发展制度、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机遇、发展目标、发展实质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了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