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学位旨在培养学生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

针对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这一专业方向,培养方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1. 核心课程:-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生物统计学- 卫生数据分析- 公共卫生研究方法- 卫生政策与管理- 环境卫生- 社会行为与健康- 全球卫生2. 专业选修课程:- 高级流行病学- 高级生物统计学- 群体健康干预与评估- 疾病预防与控制- 健康指标与监测- 健康信息系统- 卫生经济学- 职业与环境健康3. 实践/实习机会:- 公共卫生机构实习- 数据分析项目- 社区健康促进活动- 流行病学调查实践- 健康监测系统参与4. 硕士论文或综合考核:- 硕士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基于原创研究的硕士论文。

- 综合考核:学生可能需要参加一系列的考试或项目报告,以证明其掌握了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跨学科学习:- 鼓励学生选修其他相关领域的课程,如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以拓宽视野并加深对公共卫生问题的理解。

6. 讲座与研讨会:- 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举办讲座和研讨会,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公共卫生趋势和研究成果。

7. 职业发展支持:- 提供职业咨询和求职技巧培训,帮助学生规划职业道路并成功就业。

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学校和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申请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时,建议查看具体院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以便了解详细信息。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第一部分公共卫生硕士(公共卫生医师方向)一、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又具备较好的应用研究能力、既具有良好的学术资质又具有合格的从业资质的高层次医学适用型人才。

1.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2.掌握坚实、宽广的公共卫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公共卫生工作。

3.掌握公共卫生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二、培养对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课程培养与考核课程学习采取面授与网络授课相结合,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共需修满16.0学分。

公共必修课、必修课70分及格,选修课60分及格,必修课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

1.公共必修课6.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0学分英语:3.0学分2.必修课9.0学分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3.0学分医学科研方法学:2.0学分医学信息检索:1.0学分现场调查技术:1.0学分3.选修课1.0学分医学信息检索:1.0学分或从研究生课程开设一览表中选择五、实践培养与考核1.参照《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培训科目。

2.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硕士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公共卫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照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要求进行。

六、学术培养与考核硕士生应掌握文献检索、现场调查、医学统计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够熟练地搜集和处理资料、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探索有价值的公共卫生现象和规律。

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研究能力,并完成一篇达到专业学位硕士水平的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以公共卫生应用研究为主的学位论文。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401)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医德医风高尚,实事求是,工作作风扎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保持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协作进取的精神、勤奋好学与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

3.熟练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本研究方向和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能够独立进行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熟练掌握两门外国语;毕业后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和主持重大课题研究能力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01 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02 传染病流行病学03 行为与伤害流行病学04 环境流行病学(包括职业环境)05 健康危险行为干预06 艾滋病预防控制研究07 医学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08疾病统计、统计理论方法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三、学习年限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硕士研究生的修读年限最长为4年。

硕士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并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5年。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课程设置参照培养规定,填写附表即可)五、学位论文工作(重点强调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结束报告、论文撰写与修改等环节的要求和做法。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XX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具体安排如下:1. 导师指导导师指导研究生查阅文献,结合自身研究工作进行科研选题;指导研究生撰写综述、课题设计、论文;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现场实施、相关实验室技术以及研究资料的管理和统计分析。

2.专业课程学习要求修满18学分以上(包括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课)3.开题报告制度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参加由公共卫生学院组织的开题报告。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004,授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学了可续研究的能力。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传染病流行病学2.慢性流行病学3.重大疾病预测预警4.健康促进与绩效评价5.社会因素与健康6.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环境与工业毒理学2.环境污染的分子流行病学3.环境相关疾病与职业性疾病研究4.饮水安全与健康危害评价5.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6.劳动生理与工效学(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3,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食物营养与健康2.营养膳食与慢性病3.营养流行病学4.分子营养学(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4,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生殖健康研究: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与保健对策,研究危害妇女和儿童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特征、早期筛查方法和适宜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3.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主要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五)卫生毒理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5,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神经毒理学:选择常用农药为受试物,采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农药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机理。

本方向是毒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2.分子与生化毒理学:主要运用现代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转运及代谢解毒的特点。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一、概述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是一个旨在培养具备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位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流行病学基础知识和卫生统计技能,以及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和健康管理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二、培养目标1. 系统掌握基本的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理论和方法,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2. 具备进行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流行病学研究项目;3. 能够利用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健康状况的描述和分析,掌握现代多元统计方法,并能应用于公共卫生实践;4. 具备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统计分析中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的技能;5. 能够对公共卫生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政策分析和管理能力;6. 具备跨学科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协作下开展工作。

三、专业设置该项目主要涉及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管理政策、医学信息学、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动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具体的课程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原理、生物统计学、环境卫生统计学、流行病调查与分析方法、统计软件应用、卫生经济学等。

四、教学方法1. 系统课程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将学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

通过系统课程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流行病学原理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建立健全的专业知识体系。

2. 实践教学学生将通过实习、实习等形式的实践教学,掌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健康统计与管理等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教学内容将与公共卫生领域实际工作密切相关,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

3. 科研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参与科研项目、论文撰写等内容,培养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

五、学位论文要求1.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符合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 学位论文应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科研性,研究方法应符合学术规范;3.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规则,语言通顺、表述准确、逻辑清晰。

MPH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MPH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转发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2011]34号)及《山西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培养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公共卫生事业服务;(二)具有所学专业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三)掌握公共卫生的管理方法与专业技能,能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具有现代公共卫生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并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能在本专业方向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第二条学习年限、培养内容与要求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培养中,强调人才培养与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方式,注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实行培养单位导师指导或培养单位导师与现场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方式。

(一)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27学分。

1.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英语(精读、听力、口语)3学分医学统计学4学分2. 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9学分3.专业必修课5学分4.专业课2学分5.专业外语1学分6.学术活动1学分为开阔眼界,开拓思维,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并由教研室或有关学术会议组织出具相关证明。

统计方法:(1)学术讲座选听(学校及院系主办的学术讲座)0.1学分/次(2)参加省级、地区性学术会议或大会发言0.3—0.5学分/次(3)参加国家级、国际性学术会议或大会发言0.5—1.0学分/次学位课程采用以集中授课为主、分散学习为辅和鼓励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第一学期集中上完大部分课程,其余部分利用第二学期的业余时间完成;公共必修、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教学和考试,专业必修课由公共卫生学院组织教学和考试;选修课与专业课根据各学科培养方案,由学生所在教研室及导师共同决定。

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进修班学费22000元,书费、资料费、结业证书工本费自理。

学费一次性交清;进修班正式开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进修,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进修费。

申请硕士学位者,学位课程考试费及论文指导费、论文答辩费等按中国人民大学有关收费标准另行交纳。

九、重要知会
交付学校审核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必须真实有效,若因证书不真实造成后果,一切责任由本人自负。

十、申请硕士学位的步骤:
1、经我校学位办公室资格审核同意,办理《考试资格卡》;
2、在获得《考试资格卡》后四年内,通过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实行试题库考试和非题库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外国语水平考试);
3、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递交已发表的科研成果;
5、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完成论文答辩;
6、论文答辩通过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004一、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前沿理论知识,系统了解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并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参与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及展示学术成果的能力。

具备较好的学术潜力、创新意识及学术洞察力,具备有效获取知识、科学研究、实践技术、学术交流、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遵循学术研究伦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志于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卫生毒理学”:主要研究相关化学物的毒性机理,并应用细胞传感技术、纳米传感技术、基因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干细胞传感技术、生物发光技术、化学发光技术等,开发新的安全评价方法。

2.“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主要研究常见慢性病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展社区常见慢性病防治;对常见慢性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索治疗慢性病的新临床路径。

3.“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紧张、环境有害因素与健康进行人群调查,及早发现有关职业有害因素,为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产力发展服务;开展环境污染新监测方法研究,如利用生物传感技术,受体结合试验技术等,对环境污染进行生物学监测。

4.“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卫生与安全、烹饪营养与卫生、食品检验与品质控制。

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指导国民饮食生活实践,阐明营养素生理功能,发现活性成分,不断提高烹调食品及其制品的安全卫生水平,从而达到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目的。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导师责任制: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做到教学相长。

西安交大培养方案

西安交大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培养计划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发布时间:2007-04-30 12:48:05查看次数:2522本培养方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制定。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人才。

授予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的标准: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公共卫生事业;2.具有所学专业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3.掌握公共卫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入学要求1 .招生对象:具有医学及相关学科学士学位,在预防、医疗、保健、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等领域工作三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

报考者需经所在单位推荐。

2. 入学考试:入学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院校联考或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3. 考试科目:英语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三、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学习期限为2 - 4年。

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入学第一年。

通过全部学位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开始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的准备工作。

用于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8个月。

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进行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教学单位导师与工作现场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方式。

四、培养办法与要求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3学分。

(一) 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24学分。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努力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根据《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学位办〔2009〕35号文件精神,按照《南方医科大学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MPH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和卫生事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重要途径。

我院将根据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Master of Public Health ,英文缩写MPH)的培养特点,严把入口关,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落实现场社会实践,严格监控培养全过程,确保公共卫生硕士的学位授予质量。

一、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与应急型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疾病预防与控制2.环境与职业卫生评价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4.热带医学与媒介生物学5.流行病与卫生统计6.卫生行政管理与医院管理7.社区卫生与健康教育8.心理健康评价9.食品、药品监督与卫生检测10.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11.卫生法学与监督12.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13.护理保健与护理管理14. 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15. 营养与食品卫生三、招生对象1.在职学习:国民教育序列(不含中央党校)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作满3年,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相关事业的在职人员。

2.全日制招生对象:预防医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学士学位,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弹性学制,3-5年。

2.学习形式: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形式。

3.时间安排:(1)全日制学生按照学校在校研究生管理规定;(2)非全日制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其它业余时间上课,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前3学期。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南方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方向)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s(Epidemiology)二、培养目标1.培养政治合格、德才兼备的符合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2.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思维和基本方法,具有独立完成本专业领域科研课题的能力。

3.掌握1门外语,达到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的文献和书籍。

4.具有较好的组织、交流和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好,有创新意识。

三、研究方向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2.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3.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流行病学研究四、招生对象1.具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其他宏观领域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2.从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管理或其他医学相关专业的具有学士学位的工作人员。

五、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5年,基本学制为3年。

六、课程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学实践)(一)必修课1.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 h e o r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S o c i a l i s m)36学时1学分2.自然辩证法(N a t u r a l D i a l e c t i c)60学时3学分3.英语(E n g l i s h)120学时5学分4.医用统计学(M e d i c a l S t a t i s t i c s) 81学时3学分(二)专业基础课1.高级微生物学(A d v a n c e d M e d i c a l M i c r o b i o l o g y)100学时3学分2.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100学时3学分3.卫生学(Hygienics) 100学时3学分4.心理学(Psychology) 100学时3学分5.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100学时3学分(三)专业课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200学时5学分(四)选修课1.临床科研方法(M e t h o d o f C l i n i c R e s e a r c h)42学时1.5学分2.细胞培养技术(M e t h o d o f C e l l C u l t u r e)40学时1.5学分3.实验动物学(E x p e r i m e n t a l Z o o l o g y)40学时1.5学分4.医学微生物学(M e d i c a l M i c r o b i o l o g y)40学时1.5学分5.分子生物学(M 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g y)40学时1.5学分6.免疫学进展(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I m m u n o l o t y)50学时1.5学分7.免疫学实验(E x p e r i m e n t o f I m m u n o l o g y)64学时2学分8.分子生物学实验(E x p e r i m e n t o f M 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g y)40学时1.5学分9.心理学专题讲座(M e n t a l H e a l t h) 20学时1学分(五)教学实践1.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Principle and Method of Epidemiology)40学时七、培养方式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由学校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授课和辅导;专业课和不在选修课列表中的专业基础课在科室研究生指导组的指导下自学,由研究生指导组辅导;教学实践由科室研究生指导组和教学秘书统一安排。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和分析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中的数据,进而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应用于实践。

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学基本思想,学会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正确选用以及分析结果的解读。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及撰写论文。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1.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探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预防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2.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各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流行因素、预防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3.分子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对策和措施。

4.伤害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伤害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与措施。

5.医学统计预测重点研究医学预测模型、精度分析和预测支持系统。

将数理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有机结合,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人口学等医学科学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病因学分析;(2)医学统计预测;(3)综合评价;(4)人口控制、老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健康保健措施。

6. 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遗传学遵循地理流行病学和群体遗传学基本理论, 将地质统计学、景观遗传学、空间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和混沌分形理论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相结合,研究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遗传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7. 老年病流行病学研究。

将老年医学与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老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其健康保健措施。

8.循证医学将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进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学以及临床经济评价的研究。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及 方法 之外 , 力促研 究 生学 以致用 : ① 老 师给 出几个
题 目, 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题
设计 , 学生 上 台介 绍 自己的课 题方 案 , 同学 和老师进 行专 业点评 ; ② 根据 当前 国 内 、 省 内热 点流行 病学 问
中常见 的设计 、 统计 分析 和论 文撰写错 误 , 增 强评 阅
学课 程从 教学 内容 、 教学 方式进 行改革 , 提 升课 堂教
学 质量 。针对 我 院研 究 生 的实 际 情 况 , 增设 论 文 评
机结合。专业英语介绍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和撰写 技巧 , 以英 文科技 文 献 为 蓝本 , 选 择 不 同 流行 病 学 、
统计 学方 法 的文 章 , 重 点培 养学生 阅读 、 翻译 和写作 能 力 。论 文评 阅主 要讲 解 中 、 英 文科 研 论 文 的结 构
作 或担 负专 门技术 工作 能力 的高层 次公共 卫生 人才 为 目标 , 从校内、 校 外 两个层 面探索 研究 生创新 能力
培养 的模式 , 通过 课 程 教 学改 革 、 教 学 和 社会 实 践 、
学生统 计分 析能力 的实操 性 和综 合运 用统 计方法 的 能力 。授课 教师建 议研 究生运 用导 师 以前 的课题 数
作者 )
(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广州 5 1 0 3 1 0 ; 通讯
摘要 : 研 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 高等教 育改革的核 心 内容 , 广 东药学院公共卫 生学 院在研 究生培 养的过程 中, 从课 程教 学改
革、 教 学和 公 共 卫 生 实践 、 学 术 活 动 和信 息反 馈 等 方 面构 建 流 行 病 与 卫 生 统 计 学 专 业研 究 生 创 新 能 力 培 养模 式 , 探 索研 究 生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使研究生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

因此,本文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公共卫生教学实践、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改进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来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模式研究,希望能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创新能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层次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正在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知识性人才,从而更加符合社会人才需求。

因此,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致力于研究新的培养模式,从校内与校外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较强的知识性人才。

一、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调查发现,想要更好的培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完善研究生的相关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研究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更好的增设一些与医学论文有关的评阅课程,提高研究生撰写医学论文和评阅医学论文的水平与能力。

教师在教授高级流行病学相关的内容时,除了要给研究生介绍流行病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以及一些解决方法之外,还要培养研究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给研究生出几个论文题目,让研究生查阅相关的文献,然后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对课题进行设计,当研究生将课题设计完成以后,还可以让他们在讲台上介绍自己的课题方案,同学与教师给出专业的评价;其次,组织学生对国内比较热门的流行病学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让学生们对此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措施;最后,教师还应该依据研究生的学习方向,挑选出几个论文的选题,让研究生选择其中的一篇撰写论文。

运用这种方式能够让研究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把握一些前沿的流行病学理论,使研究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正在实际工作中拥有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4 ,授予医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特对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我国的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2. 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及预防医学实验技能。

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研究,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分析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1.分子遗传流行病学2.慢性病流行病学3.传染病流行病学4.临床流行病学5.医学现场统计学应用6.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1.工业毒物的生物效应与机制2.环境有害因素生物效应与机制3.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与健康关系4.环境基因组学5.卫生检验(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1.分子营养学2.营养与疾病3.公共营养与健康3.食品安全4.食品毒理与保健功能评价(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1.生长发育影响因素2.妇幼保健(五)卫生毒理学(100405)1.纳米毒理学2.环境毒理学3.干细胞的生物学与应用4.新药研发及安全性评价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1. 学习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脱产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在职硕士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一年。

2. 时间安排: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目前已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

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 Epidemiology)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规划或科研项目的现场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管理与评价,利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获得的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三、研究方向1.遗传流行病学2.疾病预测与统计决策3.临床流行病学4.肿瘤流行病学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7.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5.0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学时 2.0学分外语(英语) 72学时 3.0 学分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5门课程中选择: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高级流行病学 54学时 2.5学分医用多元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应用 54学时 2.5学分现场调查技术 18学时 1.0学分分子流行病学 18学时 1.0学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 32学时 1.5学分膜片钳技术与离子通道研究 32学时 1.5学分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8学时 1.0学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54学时 2.5学分3、选修课不做要求六、实践培养1.教学实践要求:非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完成20课时(或相当于20课时)的实验教学,并根据学科需要,参与学科批改作业、监考等工作。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等方面综合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他们具备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卫生统计方法与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能适应公共卫生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1. 具备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或者有相关工作背景和经验的人员。

2. 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并参与国际合作交流。

3. 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专业要求1. 掌握基本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和疫情监测。

2. 掌握卫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学技术进行卫生数据分析和评价。

3. 熟悉公共卫生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具备健康政策制定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能力。

4. 具备跨学科合作能力,能够参与公共卫生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

三、培养内容(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流行病学基础、卫生统计学基础、医学生物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

2. 专业课程:现代流行病学、卫生抽样调查、卫生统计方法、生物统计与信息技术等。

3. 实践课程:流行病学实习、卫生统计实验、公共卫生项目设计与管理等。

(二)研究生培养要求1. 科研能力培养:进行科研项目立项、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训练。

2. 学科交叉能力培养:参与相关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

3. 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

四、培养环节(一)课堂教学采用小班授课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

(二)实践环节1. 实验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2. 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参与疾病调查、健康服务项目等实习锻炼。

(三)科研环节1. 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设计和实施能力。

调完2.《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调完2.《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医学统计学部分(30)课程简介: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在医学教育和医学生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认识医学现象数量特征的重要工具,是发现隐藏在各种偶然事件中的必然规律性的有利武器,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课程负责人及授课团队:课程负责人:刘红波,教授, hbliu@,公卫学院B507。

授课团队:钱聪,教授,cqian@,公卫学院B504;刘嵘,教授,rliu@,公卫学院B508;刘洁,副教授,jliu@,公卫学院B508;马亚楠,副教授,ynma@,公卫学院B505;罗潇,讲师,xluo@,公卫学院B505;丁海龙,讲师,hlding@,公卫学院B509;韩冰,讲师,bhan@,公卫学院B509。

考评方式:(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占的比例)闭卷考试:100%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医学统计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针对以往学生在医学科研实践中研究设计功底不足、正确运用基本统计方法能力不够,以及对统计分析结果解释和表达不恰当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次授课在注重课程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强化统计设计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地位,注重学生统计思维和统计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着力突出对学生开展医学科学研究、进行研究设计、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实现数据管理和分析、正确解释和表达统计分析结果的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医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专业背景,尽量从实际的医学问题出发,讲解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整个教学过程力图达成定位明确、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医学统计学定义、应用和基本概念【目标】1.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2.了解学习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求】能够说明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能够概述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能够理解学习医学统计学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目前已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

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 Epidemiology)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规划或科研项目的现场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管理与评价,利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获得的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三、研究方向
1.遗传流行病学
2.疾病预测与统计决策
3.临床流行病学
4.肿瘤流行病学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7.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5.0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 学时 2.0学分
外语(英语)72学时 3.0 学分
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 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5 门课程中选择:
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 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 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8学时
1.0学分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高级流行病学54学时 2.5学分
医用多元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应用54学时 2.5学分
现场调查技术18学时 1.0学分
分子流行病学18学时 1.0学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32 学时 1.5学分
膜片钳技术与离子通道研究32 学时 1.5学分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18学时 1.0学分
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54学时 2.5学分
3、选修课
不做要求
六、实践培养
1.教学实践要求:非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完成20 课时(或相当于20 课时)的实验教学,并根据学科需要,参与学科批改作业、监考等工作。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期间要完成10 课时(或相当于10课时)的实验教学,并根据学科需要,参与学科批改作业、监考等工作。

2.科研实践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要熟练掌握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方法、了解SAS 统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实验室相关专业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在实验室工作3个月,应掌握细胞培养、PCR技术和Westernblot等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

七、学位论文工作
见总则。

八、发表论文要求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见总
则。

、学科简
介同前,
略、研究方向
1. 遗传流行病学
2. 疾病预测与统计决策
3

慢性病流行病学
4. 现场流行病学
5.临床流行病学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
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8.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7.0 学分
外语(英语)90学时 4.0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 1.0 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 2.0 学分
2、必选课至少4 门至少7.0 学分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65学时 3.0 学分医学科研方法学(科学型)36学时 2.0 学分
其中,要求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
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
究方向,从以下5 门课程中选择:
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此外,要求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10 门课程中选择:
高级流行病学54学时 2.5 学分
选修课为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 硕士生所选修的课程,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 和研究生具体情况在培养 计划中注明。

六、实践培养
1. 教学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期 间要完成 20 课时(或相当于20课时)的实
验教学,并根据学科需要,参与学科批改作 业、监考等工作。

2. 科研实践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要熟练掌握SPSS 统计软件的操作方法、了解 SAS
统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实验室相关 专业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在 实验室工作 3个 月,应掌握细胞培养、PCR 技术和Westernblot 等基本分子生物学 实验技能。

七、 学位论 文工作 见总则。

八、 发表论文要求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医用多元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应用 54学时 2.5学分 现场调查技术 18学时 1.0学分 实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54学时 2.5学分 医学免疫学 实验技术 30学时 1.5学分 分子流行病学
18学时 1.0学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实验原理 32 学时 1.5学分
细 胞和分子免疫学 18学时 1.0学分 组织化学和免疫 组织化学
54学时
2.5学分 选修课
4.0学分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