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适应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暗适应测量值

暗适应测量值

暗适应测量值暗适应测量值是指人眼在暗处适应光线变化的能力的测量结果。

人眼具有适应光线变化的能力,当环境中的光线变暗时,眼睛会迅速适应以保持清晰的视觉。

暗适应测量值是评估这种适应能力的指标之一。

暗适应测量值通常通过实验来确定。

实验中,被试者被置于一个明亮的环境中,然后被要求盯着一个特定的点。

接下来,环境中的光线逐渐减弱,直到被试者无法再清晰看见那个点。

此时,测量仪器会记录下此时的光强度,这个数值就是暗适应测量值。

暗适应测量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体的眼睛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年轻人的暗适应测量值会比老年人更高,这是因为年轻人的眼睛更敏感,适应能力更强。

此外,暗适应测量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疲劳、眼睛状况和环境光线的变化等。

暗适应测量值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

在医学上,它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视觉健康状况。

例如,对于患有夜盲症的人来说,暗适应测量值可能会比正常人较低,这意味着他们的视力在暗处的适应能力较差。

此外,暗适应测量值还可以用于研究视觉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除了医学领域,暗适应测量值还在其他一些领域有应用。

在航天和航海领域,暗适应测量值可以用来评估飞行员和船员在夜间或低照度条件下的视觉能力。

在设计照明系统时,了解人眼的暗适应能力对于提供适合的照明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提高暗适应测量值,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训练和改善眼睛的适应能力。

例如,可以在暗处进行一些适应性训练,逐渐增加暗度,以提高眼睛在暗处的适应能力。

此外,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也对提高暗适应能力至关重要,如定期眼睛检查、正确使用眼镜和避免长时间用眼等。

暗适应测量值是评估人眼在暗处适应光线变化的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在医学、航天和航海等领域都有应用,对于评估视觉健康和提供适合的照明条件都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保持眼睛健康,可以提高暗适应能力,从而改善在暗处的视觉体验。

暗适应仪实验报告

暗适应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暗适应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暗适应实验,观察和记录被试在不同暗适应时间下的视觉灵敏度变化。

3. 分析暗适应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探讨视觉适应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暗适应仪是一种模拟黑暗环境的实验设备,通过控制光线的强度和亮度,使被试在不同暗适应时间下观察亮度不同的目标物。

在暗适应过程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即视觉灵敏度逐渐增强。

暗适应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视觉适应的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对视觉灵敏度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暗适应仪2. 视力表3. 被试(20人,年龄、性别、视力等基本情况一致)4. 记录表四、实验方法1. 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前,对被试进行视力检查,确保视力正常。

3. 将被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不同暗适应时间的实验。

4. 第一组被试在暗适应仪中观察亮度为0.5cd/m2的目标物,暗适应时间为5分钟。

5. 第二组被试在暗适应仪中观察亮度为0.5cd/m2的目标物,暗适应时间为10分钟。

6. 观察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视力检查,记录视力变化。

7. 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暗适应过程中,视觉灵敏度均有所提高。

2. 第一组被试在暗适应5分钟后,视力从1.0提高到1.2;第二组被试在暗适应10分钟后,视力从1.0提高到1.5。

3. 两组被试的视力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六、实验分析1. 暗适应过程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视觉灵敏度增强。

这是由于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暗适应过程中逐渐激活,从而提高了视觉灵敏度。

2. 实验结果显示,暗适应时间越长,视觉灵敏度提高越明显。

这是因为暗适应过程中,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逐渐适应黑暗环境,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

3. 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暗适应时间下的视觉灵敏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

这可能与被试个体差异、实验条件等因素有关。

最新暗适应测量方法

最新暗适应测量方法

暗适应测量实验目的:测定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学习和掌握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的变化规律。

实验方法:一、被试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被试。

二、实验仪器暗适应仪。

构造:电源开关、明灯刺激键(用于呈现明灯刺激)、暗适应反应键(用于暗适应过程中被试作出反应)、视标键(用于改变暗适应过程中的视标)、被试反应键(被试看到视标后报告“看到”的反应)、暗适应换挡键(改变暗适应窗口内光线的强度,0—6档光强度逐渐减弱)、时间记录屏幕(记录被试报告看到视标时,暗适应的累加时间)三、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1、关闭实验室所有光源,调好仪器。

整个实验过程在没有光线的黑暗环境中进行。

2、让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器窗口的一面,罩上头部,防止外界光线影响暗适应过程。

3、主试按下“明灯”按钮,被试主试窗口内的明灯环境,同时,计时器开始自动计时,明灯刺激持续五分钟,关掉明灯,同时把暗适应按钮打到第一档(标记为0档),并告诉被试,如果看到窗口内视标,按反应键报告,并说明视标形状。

如反应正确,记录持续的时间,接着马上把暗适应键打到第二档;如果反应错误,则仍用该档继续实验,直到被试正确判断为止,结果累加时间记录在下表中。

4、在测试被试暗适应的过程中,应不断变化视标(+,= 等),防止被试猜测。

5、如果暗适应时间累计超过60分钟,则停止试验。

6、其余被试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分析与讨论1、根据实验记录结果,将累加时间转换为每档实际暗适应时间,并填入记录表中。

2、绘出个人暗适应过程曲线,并加以解释。

3、根据实验结果,描述两种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

工作总结-财务处长个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财务处长个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财务处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财务处长个人工作总结2009-07-06 11:52财务处长个人工作总结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工作总结-财务处长个人工作总结。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处在局党组和*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处室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处上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叶绿素荧光参数fs

叶绿素荧光参数fs

叶绿素荧光参数fs叶绿素荧光参数FS叶绿素荧光参数FS是指叶绿素分子在光合作用中发出的荧光信号。

它是研究植物光合效率和光合作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FS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叶片的光合能力、光能利用效率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能分配情况。

下面将从FS的原理、测量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FS的原理FS是通过测量叶绿素分子在光合作用中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获得的。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后,一部分被用于光合作用,而另一部分则被转化为热能释放。

然而,有一小部分光能会以荧光的形式重新辐射出来,这就是FS信号。

FS信号的强弱与植物的光合效率密切相关。

当植物光合效率高时,光能主要被用于光合作用,辐射出的荧光信号较弱;而当光合效率低时,光能利用不充分,辐射出的荧光信号较强。

因此,通过测量FS信号的强度,可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和叶片的光能利用情况。

二、FS的测量方法测量FS信号可以通过荧光仪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测量过程包括暗适应、激发光照射和荧光信号采集等步骤。

将待测叶片暴露在强光照射下,使其处于暗适应状态。

这样可以使叶片中的荧光物质达到稳定状态,以便后续测量。

然后,使用激发光源照射叶片。

激发光的强度和波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叶绿素分子会吸收激发光的能量,一部分能量被用于光合作用,而另一部分则以荧光的形式辐射出来。

使用荧光探测器采集荧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通过荧光仪进行测量和记录。

三、FS的应用领域FS参数在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评估植物的光合效率、光能利用率以及光合作用受到的限制因素等。

FS参数可以用于评估植物的光合效率。

通过测量FS信号的强度,可以判断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了解光合效率对于优化农作物的生产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FS参数还可以用于研究光合作用受到的限制因素。

光合作用受到光照强度、温度、土壤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暗适应实验报告

暗适应实验报告

测量暗适应实验秦林臣(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级重庆 400715)摘要:实验通过调节ep-404暗适应仪的亮度及(电流)来测量被试的视明度,。

主试通过仪器给被试呈现卡片,被试报告其看到的确切的数字愿意求其平均值。

最后的结果是被试在一定的光度下,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并成正相关,当达到一定的亮度时,则趋于稳定。

关键词:暗适应、电流、视明度1 前言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暗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

人身上测得的结果与在其他脊椎动物以视网膜电图、视神经纤维峰形放电为指标得到的实验结果十分—致,表明暗适应是视网膜所产生的现象。

至于它的机制,早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杆细胞视色素——视紫红的再合成而使阈值降低(光化学说),但据以后的研究结果,视紫红量的增加与阈值的降低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而且若局部照射视网膜,非照射区的阈值也大大升高,这些事实强调了神经性暗适应机制(neural dark adaptation)的存在,因此认为网膜的适应是这种机制和光化学暗适应机制(photochemical dark adaptation)相结合的看法可能是恰当的。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也称视力。

一个人辨别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反之视敏度愈差。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为了证明暗适应现象的存在,我们设计了一下实验,并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到达一定的亮度,则趋于稳定。

2 方法2.1 被试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级师范本科生一名2.2仪器和材料ep-404暗适应仪器2.3实验设计多自变量设计,自变量为:电流(亮度)2.4实验程序设计6个等级的电流数,即0ma、10ma、20ma、30ma、40ma、50ma主试先在ep-404暗适应仪器的插孔里放入卡片,然后启动仪器,让被试先进行2—3分钟的明适应,在此期间,设定初始亮度为0ma。

暗适应检查方法

暗适应检查方法

暗适应检查方法暗适应是指眼睛从亮环境转向暗环境时的适应能力。

为了检测暗适应的效果,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的暗适应检查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眼在暗环境下的视觉适应能力,为研究和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暗室法暗室法是最常用的暗适应检查方法之一。

实验者将被试者置于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中,使其处于极低的亮度水平下。

然后,通过增加不同亮度级别的灯光刺激,观察被试者的视觉适应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量被试者在暗环境下的视觉敏感度。

二、暗适应曲线法暗适应曲线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暗适应能力的方法。

实验者使用一台暗室中的恒定亮度的灯光,以逐渐增加的亮度刺激被试者的视网膜。

然后,通过记录被试者对不同亮度刺激的感知程度,绘制出暗适应曲线。

这个曲线可以反映被试者在不同亮度水平下的适应能力。

三、暗适应时间法暗适应时间法是一种测量暗适应速度的方法。

实验者在极低亮度下刺激被试者的视网膜,然后记录被试者从完全黑暗环境中适应到特定亮度水平所需的时间。

通过比较不同被试者的适应时间,可以评估他们的暗适应能力。

四、暗适应对比敏感度法暗适应对比敏感度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暗适应能力的方法。

实验者通过调节被试者所处环境的亮度水平,观察他们对不同对比度的刺激的感知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亮度下的对比敏感度,可以评估被试者在暗环境中的视觉适应能力。

暗适应检查方法的应用不仅限于科学研究领域,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例如,在视力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检测被试者在暗环境下的视觉适应能力,评估其视力健康状况。

此外,暗适应检查方法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暗适应相关的眼睛疾病,如夜盲症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暗适应检查方法是评估人眼在暗环境下的视觉适应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使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了解人眼在不同亮度水平下的适应能力,为研究和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暗适应检查方法将进一步完善,为保护人眼健康和改善视觉质量提供更好的帮助。

第十六讲 视觉实验(1)

第十六讲 视觉实验(1)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实验心理学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检查视敏度的几种常用方法

觉察能力测试 识别能力测试 解象能力测试 定位能力测试
实验心理学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
(1)不同亮度会影响视敏度,亮度增加,视敏度增加。 (2)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不同,视敏度将受到影响 (3)视网膜不同部位的视敏度也不同 。 (4)视觉的适应影响视敏度 (5)闪光盲会降低视敏度 。在明适应的条件下,突然的 强光刺激会暂时降低视敏度,这种现象称为闪光盲。
实验心理学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研究结果(1):
实验心理学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研究结果(2):
P>0.05不显著已经趋于一般水平
实验心理学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研究结论
飞行时间长短是造成飞行疲劳的主要因素,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可以作为一个人在工作中在视 觉上是否疲劳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研究实例
研究目的:飞行疲劳对不同年龄民航飞行员视觉融 合的影响(葛盛秋等,2005) 研究仪器和材料:RQ21 型闪光融合频率仪,划消纸, SHJ2 Ⅲ型视觉反应时测试仪 研究过程:自变量:飞行时间和年龄;因变量:闪光 融合频率,反应时间等。 被试: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现职飞行人员47 名,男性
实验心理学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如何诊断鉴别,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维生素A、维生素A耐量试验、暗适应曲线、结膜的检查*一、检查:1.血清维生素A水平测定是评价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也是最可靠的指标。

除有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的病史外,在临床前期尚无维生素A耗尽迹象,而肝贮存已枯竭时,血浆视黄醇水平下降。

正常空腹时血浆维生素A正常范围为20~80 g/dl(0.70~2.8 mol/L);10~19 g/dl(0.35~0.66 mol/L)则偏低,而10g/dl(0.35 mol/L)时为缺乏,即可确诊本病。

成年男子的平均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为47 g/ml,女子为42 g/ml。

10岁以前,此范围为20~30 g/ml。

缺乏状态和急性感染时,血浆维生素A降低。

2.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RBP) 近来有人认为RBP与人体维生素A水平呈正相关,RBP的含量可反映人体维生素A的营养水平。

正常儿童的血浆RBP的含量为23.1mg/L。

3.相对剂量反应试验当血清中维生素A浓度在正常范围时,肝脏维生素A 已有耗尽的可能,因此采用维生素A的相对剂量反应(relative dose reation,RDR)法,间接评价个体体内维生素A的贮存量。

方法:口服1000mg维生素A棕榈酸,分别于口服前和口服后5h测定血清维生素A浓度。

若服后5h,RDR率20%,表示肝脏内维生素A的贮存已处于临界状态。

用此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

4.中段尿检查中段尿液做上皮细胞计数,维生素A缺乏则增高,高倍显微镜下更可见上皮细胞角质变性的程度。

5.视觉暗适应功能测定最早期的变化功能障碍,可用暗适应测量法、暗点测量法或视网膜电流描记法来检测,这些检测方法需要病人的合作。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一、暗适应
阈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的。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适应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人眼在暗适应的条件下,阈值会受适应时间的长短而作有规律的变化。在开始暗适应的五分钟内,刺激阈值下降得快,即视觉敏感性提高得很快,在过了20分钟以后,刺激阈值就不再下降,其曲线接近渐近线。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暗适应曲线的测定来证实阈值是随外界条件而变化的。
实验材料
游标卡尺(带有两脚规与毫米刻度的尺)式的触觉计,遮眼罩,记录纸。
实验程序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分为两区,自手背至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A、B与C区。测量前,盖上蓝印,刺激在印内进行。2、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就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主试对第一种回答记为“+”,第二种回答记作“-”,第三种怀疑的回答记作“?”。主试不管被试作何种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个系列实验做完。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实验,以取得确定的判断。3、使用游标卡尺时,必须垂直地降落,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不超过两秒钟。主试先进事迹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4、正式实验时采用常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至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为一毫米。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表排列顺序。5、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1、进一步选定被试的面颊与前额为测量区,按上述程序进行试验。2、再选定被试腹部、肩部、大腿等被掩盖处为测量区,进行试验的程序同上。

暗适应的检查

暗适应的检查

LOGO
暗适应检查的临床应用
暗适应在夜盲的检查诊断中很有价值. 检查尽管有主观性,但是不合作或者诈盲还是很容易被识
别的。 暗适应是对ERG检查的一个良好补充,在某些病人中,比
ERG可能要更敏感的检查出这些病理变化。因为这是一个 焦点测试a focal test:a point to remember in interpreting results from patients with patchy,as opppsed to diffuse,retinal disease. 还可以用于评估视锥细胞功能异常疾病。
LOGO
光应力(光应激)恢复时间
光应力恢复时间主要用于鉴别视神经和黄斑功能异常,比 如AMD 或者黄斑水肿。
用检眼镜亮光照射黄斑10秒后检查其视力恢复到照射前的 时间。
正常人大约需要1分钟或者更少。黄斑功能异常的人大约需 要2-3分钟,而视神经疾病的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似。
恢复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延长,和其他年龄相关改变也与 此有关。
LOGO
Thank you!
LOGO
暗适应的检查
LOGO
视锥/杆细胞对不同程度背景光线适应通过 视色素的分解及合成 神经机制
临床对暗适应力的检查是检测视锥/杆细胞的绝对敏感阈值
LOGO
暗适应检查
暗适应检查一般应用Goldmannweekers 暗适应计
测试者先在亮背景下进行明适应,然后 光线消失,测试者注视点下方11度的地 方出现一系列模糊的光标。
这些光标的强度是通过中性密度过滤片 进行控制的。
首先被察觉的测试光标就是阈值,随着 时间延长逐渐被绘制出来。
LOGO
暗适应曲线
暗适应曲线有两个 plateaus:第一个是视锥 细胞的阈值,在测试后510分钟出现,第二个是视 感细胞阈值,大约在测试 后30分钟出现。如若临床 只需要检测视杆细胞的暗 适应能力,可以只进第 二部分检测直到最终的阈 值。

眼科常用检查法

眼科常用检查法

上方55°、下方 鼻 60 ° 70°、 鼻侧60°、
90 °颞
颞侧90°
● 蓝、红、绿色视野
70 ° 下
依次递减10°左右,
绿色视野最小。
眼科常用检查法
第18页
弧形视野计
眼科常用检查法
视野统计图
第19页
平面视野屏检验法
① 被检验者坐于屏面前1m处,被检 眼与屏中心注视点等高,另眼遮 盖。
② 普通选取3.0mm直径视标,循经 线移动视标。
眼科常用检查法
视觉电生理
第50页
• 眼压测量意义
眼球基础功效评定 眼病诊疗
• 眼压测量方法
指测法
眼压计测量法
• 眼压计分类
接触式眼压计 非接触眼压计
眼科常用检查法
第51页
• 指测法
统计方式
指测法测量眼压
@ Tn 代表正常眼压
@ T+1、T+2、T+3 分别表示眼压偏高、很高、极高
@ T-1、T-2、T-3 分别表示眼压偏低、很低、极低
眼科常用检视查法网膜母细胞瘤造成玻璃体混浊
糖尿病造成玻璃体出血 第46页
• 眼底检验仪器
直接检眼镜
眼科常用检查法
间接检眼镜
直接检眼镜检验法
间接检眼镜检验法
第47页
• 眼底病变统计方法
@ 以视乳头为标志,统计病变部位与视乳头之间位置关系 @ 以视乳头直径(1PD=1.5mm)为单位,预计病变范围大小及与 视乳头之间距离 @ 病变水肿隆起或凹陷可依据病变与正常
第9页
(二)近视力检验
常见标准近视力表和Jaeger视力表。
• 近视力检验方法 充分光线照明 患者自己持近视力表前后移动 从上向下逐行识别 直至能看出最小号字 统计其距离。

科目四明适应和暗适应

科目四明适应和暗适应

科目四明适应和暗适应
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主,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这称为暗适应。

相反,从暗处初来到亮光处,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只有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这称为明适应。

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度在暗光处逐渐提高的过程。

在进入暗室后的不同时间,连续测定人的视觉阈值,亦即测定人眼刚能感知的光刺激强度,可以看到此阈逐渐变小、亦即视觉的敏感度在暗处逐渐提高的过程。

一般是在进入暗室后的最初约7分钟内,有一个阈值的明显下降期,以后又出现阈值的量明显下降;于进入暗室后的大约25-30分钟时,阈值下降到最低点,并稳定于这一状态。

暗适应的产生机制与视网膜中感光色素在暗处时再合成增加,因而增加了视网膜中处于未分解状态的色素的量有关。

据分析,暗适应的第一阶段主要与视锥细胞色素的合成量增加相一致;第二阶段亦即暗适应的主要构成部分,则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明适应出现较快,约需一分钟即可完成。

耀眼的光感主要是由于在暗处蓄积起来的合成状态的视紫红质在进入亮处时先迅速分解,因为它对光的敏感性较视锥细胞中的感光色素为高;只有在较多的视杆细胞色素迅速分解之后,对光较不敏感的视锥细胞色素才能在亮光环境中感光。

暗适应实验报告(夜间视力检查)

暗适应实验报告(夜间视力检查)

测量暗适应实验摘要:实验通过调节EP-404暗适应仪的亮度及(电流)来测量被试的视明度。

主试通过仪器给被试呈现卡片,被试报告其看到的确切的数字愿意求其平均值。

最后的结果是被试在一定的光度下,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并成正相关,当达到一定的亮度时,则趋于稳定。

关键词:暗适应、电流、视明度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暗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

人身上测得的结果与在其他脊椎动物以视网膜电图、视神经纤维峰形放电为指标得到的实验结果十分—致,表明暗适应是视网膜所产生的现象。

至于它的机制,早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杆细胞视色素——视紫红的再合成而使阈值降低(光化学说),但据以后的研究结果,视紫红量的增加与阈值的降低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而且若局部照射视网膜,非照射区的阈值也大大升高,这些事实强调了神经性暗适应机制(neural dark adaptation)的存在,因此认为网膜的适应是这种机制和光化学暗适应机制(photochemical dark adaptation)相结合的看法可能是恰当的。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也称视力。

一个人辨别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反之视敏度愈差。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为了证明暗适应现象的存在,我们设计了一下实验,并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到达一定的亮度,则趋于稳定。

1 测量概况1.1 测量设备 EP-404暗适应仪器1.2 实验设计单因素变量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暗环境下的照明度,用电流强度控制,有0mA、10mA、20mA、30mA、40mA五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的识别程度。

什么是暗适应?

什么是暗适应?

什么是暗适应?一、暗适应的定义与原理暗适应是指眼睛在弱光条件下逐渐适应,使得视觉系统能够适应低亮度的环境,以提高对暗处的物体的识别和感知能力。

暗适应主要通过视网膜中的视紫质再生过程实现,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使视紫质再生到足够的量,以应对弱光条件下的视觉需求。

在弱光环境中,视觉过程中的最早步骤是视紫质的再生。

当光线进入眼睛并刺激视网膜时,感光细胞上的视紫质会产生化学反应,被光分解,从而失去感受光线的能力。

然而,视紫质能够再生,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在强光刺激下,视紫质被大量消耗,但在弱光刺激下,视紫质再生的速度会超过其消耗的速度,从而达到暗适应。

二、暗适应的影响因素1. 光的强度:暗适应的速度和程度受到初始亮度的影响。

较强的初始亮度会降低视紫质再生的速度,延长暗适应的时间。

因此,在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的场景中,需等待一段时间,使视紫质再生达到足够水平,才能适应黑暗环境。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适应性会发生变化。

年轻人相比于老年人,暗适应效果更好,更能适应低亮度的环境。

3. 色彩适应性:暗适应的过程中,视觉系统对不同颜色的光调整的速度可能不尽相同。

红色的适应效果最好,蓝色的适应效果最差。

三、暗适应与视觉质量暗适应对于视觉质量和感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暗处,我们的视觉系统处于适应状态下,能够更好地感知细节、形状和轮廓,从而提高视觉敏锐度和识别能力。

此外,暗适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颜色和判断距离。

然而,由于视紫质再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暗适应并非即时发生的。

在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我们可能会暂时处于较低的视觉质量状态,例如视觉模糊、困难辨认物体等。

因此,在从明亮到黑暗的转变中,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眼睛适应,并避免突然暴露在过强或过亮的光线下,以免对暗适应产生干扰。

四、暗适应与夜间活动暗适应在夜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夜间,光线较弱,我们的视觉系统需要适应黑暗环境,以实现对于夜间物体的观察和感知。

2016考研心理学锥体暗适应实验

2016考研心理学锥体暗适应实验

心理学中有很多实验,不知道各位考生有没有掌握?下面是对锥体暗适应实验的详细解析,希望考生们可以正确理解这个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到实际和习题中去。

暗适应是视觉在环境强烈变化的一种重要适应功能,表现为人眼由明亮处马上转入黑暗处视觉有一个逐步恢复和适应的过程。

由于瞳孔受到由亮到暗的刺激大小随之变化,视神经和视网膜也随之产生生物化学变化,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使视觉逐步适应暗环境,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

暗适应与人眼受到强光刺激的程度和时间都有关系,受到刺激的光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达到完全适应所需的时间越长。

锥体暗适应实验(Hecht)整个实验在黑暗环境进行。

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前,先在明灯环境刺激5分钟,然后关灯,逐级降低暗适应的按钮等级,同时让被试不断报告窗口内是否出现了视标,从而测量其阈限。

若用红色视标,由于基本不能被棒体细胞所感知,所以可单独测量锥体暗适应曲线。

如果用紫色视标,则可以测量棒体细胞的暗适应。

结论:两种视觉细胞的适应时间和速度有很大差别,锥体适应能力差,但速度快,棒体截然相反。

生活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更是如此,考研漫漫路,在拥挤的路上,或艰辛,或疲惫,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未来属于你!残阳渐逝,血红冲天。

半是夕阳余光,半是狰狞血雨。

是的,血,到处都是冷腥的鲜血。

整个皇宫之内,血流成河,白玉理石全被洗涮成黑红之色,到处是断壁残肢,尸横一片,到处是厮杀后的痕迹。

“为什么?”百里冰左手紧捂着胸口,瞪大着眼睛看着对面十米敌对方处,挥手点兵之人。

那是她的未婚夫,她倾尽一生所爱之人。

亦是绝杀她百里一族,将她迫入绝境之人。

她不懂,为何倾尽所有的爱,换来的是百里一族的灭顶之灾。

台下之人仍是一身儒雅白衣,清俊的脸上,就连平日里对她宠溺的笑容都没有变过。

冷逸辰就这样含笑相对,却不肯多说只字片语。

权利?利益?她虽是寒月帝国唯一的继承人,可是她早已与身为寒月帝国帝皇的外公达成协议,她与冷逸辰成婚后,冷逸辰为帝,她为后,她会做好他的贤内助,她从来不是他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他为何要如此对她?冷逸辰仍是气定神闲的坐在不远处,手中的白羽扇仍旧轻摇着,完全不惧百里冰眼中的怒意,只是仿佛没有听到她的问话般,仍一派温和之笑,却坚定的吐出一个字,“杀!”百里冰怒上心头。

视觉适应实验报告

视觉适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觉适应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视觉适应实验方法;3. 分析不同视觉刺激对视觉适应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视觉适应是指视觉器官在受到不同亮度刺激时,视觉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

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类型。

暗适应是指从亮处进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指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三、实验器材1. 光源:白炽灯、强光手电筒;2. 仪器:照度计、视觉适应实验装置;3. 实验材料:黑色布料、白纸、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实验装置放置在实验室内,调整光源亮度,使实验室内照度为100lx。

2. 暗适应实验:(1)将白纸置于实验装置前方,调整距离,使白纸与实验者的眼睛等高;(2)让实验者在亮处观察白纸1分钟,然后迅速将白纸移至暗适应实验装置前方;(3)记录实验者从亮处进入暗适应状态所需的时间,即为暗适应时间。

3. 明适应实验:(1)将实验者置于暗适应实验装置前方,调整距离,使实验者的眼睛等高;(2)将白纸置于实验装置前方,调整距离,使白纸与实验者的眼睛等高;(3)让实验者在暗适应状态下观察白纸1分钟,然后迅速将白纸移至亮适应实验装置前方;(4)记录实验者从暗适应状态进入亮适应状态所需的时间,即为明适应时间。

4. 不同视觉刺激实验:(1)调整光源亮度,使实验室内照度为50lx;(2)重复暗适应和明适应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3)调整光源亮度,使实验室内照度为200lx;(4)重复暗适应和明适应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暗适应实验结果:实验者在亮处观察白纸1分钟后,进入暗适应状态所需的时间为2分钟。

2. 明适应实验结果:实验者在暗适应状态下观察白纸1分钟后,进入亮适应状态所需的时间为1分钟。

3. 不同视觉刺激实验结果:当实验室内照度为50lx时,暗适应时间为3分钟,明适应时间为1.5分钟;当实验室内照度为200lx时,暗适应时间为1分钟,明适应时间为0.5分钟。

人肉眼 最低亮度

人肉眼 最低亮度

人肉眼最低亮度
人肉眼能够感知的最低亮度,是一种叫做暗适应的生理现象所达到的。

暗适应是指眼睛在暗环境下适应视觉任务的过程,使其能够更加敏感地感知周围的光线和物体。

在这样的适应过程中,人肉眼的最低亮度也随之改变。

在低光环境下,为了更好地进行视觉任务,人眼会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瞳孔放大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就更多,眼睛就更能看清暗处的物体,但同时也容易产生强烈的反光。

还有一种调节方式是,人眼的神经元也会发生调节,使得下丘脑区域的细胞增加敏感度,从而提高视觉系统的效率。

研究发现,人肉眼能够感知的最低亮度是0.0034 cd/m²,这部分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年龄、疾病、环境等。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疾病越多,人眼暗适应能力越差,最低亮度也会相应变高。

此外,环境温度也会影响人眼适应亮度。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眼的暗适应能力也会降低。

目前,测量最低亮度的标准方法是通过暗适应实验。

实验者让被
试者视觉系统从明环境逐渐适应到暗环境,同时记录下被试者感知不
同亮度的下限。

这种实验的目的不仅是研究人眼的暗适应能力,也为
医学诊断提供了依据。

许多神经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和青光眼等疾病,可以影响人眼的暗适应能力,因而测量最低亮度有助于对这些疾
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感知最低亮度是因人而异的。

人眼的暗适应能力会随
着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
量出人眼感知的最低亮度,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暗适应曲线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暗适应曲线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暗适应曲线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暗适应曲线”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暗适应曲线描述暗适应过程中光刺激阈变化的曲线。

其测定方式:先将被试的眼睛暴露于强光下,然后使眼睛处于全暗环境中。

在暗适应过程中,不时测定对一短暂闪光的阈值,所得结果即可绘成曲线。

曲线的纵坐标为闪光亮度对数值,横坐标为暗适应时间。

其特点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最初几分钟阈值迅速下降,然后趋于平稳;过几分钟,阈值再度下降,逐渐接近更低的平台,约在40分钟达到最终水平,即所谓绝对阈。

曲线的第一段表明在暗环境中,明视觉系统敏感性增强;第二段表明暗视觉系统敏感性增强。

在第一平台段测试时,光谱敏感性峰值接近555纳米,这为明视系统所特有。

当在曲线低平台段测试时,光谱敏感性峰值为500纳米,这与视杆细胞所含的光敏色素——视紫红质相匹配。

下图1是以暗适应的时间为横坐标,以所测阈限值的倒数(即感受性)为纵坐标绘出的暗适应曲线。

图1(A)是在弱光下停留以后测得的暗适应曲线;图1(B)是在强光下停留后测得的暗适应曲线。

这两条曲线是暗适应的标准曲线。

曲线(A)表明视杆细胞暗适应的过程;曲线(B)则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两种细胞暗适应的过程。

图2是对明度为11000勒克斯(1x)的光刺激适应后测得的暗适应阈限值。

图中黑点所表示的,是用只对视锥细胞起作用的红刺激测得的结果;圆圈则是对视杆细胞起作用的白光刺激测得的结果。

黑点组成的曲线是只在视锥细胞起作用的情况下的暗适应过程。

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视杆细胞起作用的转折点在5分~7分处,这以前曲线急速下降,15分后渐趋平缓,30分~40分时稳定下来,60分~80分以后基本上就不变了。

图1 暗适应标准曲线图2 暗适应曲线。

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 -回复

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 -回复

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回复什么是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是指人眼对光的敏感程度。

在特定的光线条件下,人眼能够感知到最微弱的光线的亮度。

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的测量通常使用暗适应阈值,即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逐渐增加光线的亮度,直到被测试者能够察觉到光线的存在为止。

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是衡量人眼视觉系统敏感度的重要指标。

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的测量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测试环境在进行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的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试环境的完全黑暗。

关闭所有光源,并遮蔽任何可能导致光线透入的地方,以确保被测试者接受到最纯净的黑暗环境。

步骤二:确定测试方法确定使用何种方法进行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的测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正弦曲线法和等距刺激法。

正弦曲线法是通过逐渐增加或减小光线亮度,使被测试者判断其中的最亮和最暗的两个点;而等距刺激法则是在固定亮度间隔内改变刺激亮度,被测试者需要判断这些亮度的相对差异。

步骤三:开始测试逐渐增加光线的亮度,直到被测试者能够察觉到光线的存在为止。

测试过程应该持续一段时间,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步骤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可以绘制亮度与光敏感度的关系曲线,用于进一步了解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的特性与规律。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人眼视觉系统在特定光线条件下的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

这个阈值可以用来评估人眼的敏感性,对于眼科医生和视觉科学研究人员来说,它是进行视觉功能评估与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的测量对于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医学上,它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帮助诊断眼部疾病并确定治疗方案。

在眼镜和隐形眼镜行业,它可以帮助制定合适的视觉矫正方案,提高视觉效果。

在光学仪器的研发中,它可以为相机、望远镜等光学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总之,全视野光敏感度阈值是人眼视觉系统敏感度的重要指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与分析步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人眼在特定光线条件下对光的感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适应测量
实验目的:测定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学习和掌握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的变化规律。

实验方法:
一、被试
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被试。

二、实验仪器
暗适应仪。

构造:电源开关、明灯刺激键(用于呈现明灯刺激)、暗适应反应键(用于暗适应过程中被试作出反应)、视标键(用于改变暗适应过程中的视标)、被试反应键(被试看到视标后报告“看到”的反应)、暗适应换挡键(改变暗适应窗口内光线的强度,0—6档光强度逐渐减弱)、时间记录屏幕(记录被试报告看到视标时,暗适应的累加时间)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
1、关闭实验室所有光源,调好仪器。

整个实验过程在没有光线的黑暗环境中进行。

2、让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器窗口的一面,罩上头部,防止外界光线影响暗适应过程。

3、主试按下“明灯”按钮,被试主试窗口内的明灯环境,同时,计时器开始自动计时,明灯刺激持续五分钟,关掉明灯,同时把暗适应按钮打到第一档(标记为0档),并告诉被试,如果看到窗口内视标,按反应键报告,并说明视标形状。

如反应正确,记录持续的时间,
接着马上把暗适应键打到第二档;如果反应错误,则仍用该档继续实验,直到被试正确判断为止,结果累加时间记录在下表中。

4、在测试被试暗适应的过程中,应不断变化视标(+,= 等),防止被试猜测。

5、如果暗适应时间累计超过60分钟,则停止试验。

6、其余被试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分析与讨论
1、根据实验记录结果,将累加时间转换为每档实际暗适应时间,并填入记录表中。

2、绘出个人暗适应过程曲线,并加以解释。

3、根据实验结果,描述两种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