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学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析代表作《金锁记》
A人物形象:曹七巧,一个心灵裂变、人性沦落的家 庭“女暴君”。 B思想内涵:封建礼教和拜金主义的枷锁,人性的扭曲 和毁灭。 C艺术特色:单线结构——兼用传统白描手法和西方现 代派技法(意识流、心理分析)开掘人物心理——文笔俗 白流丽。 [例2] 金 锁 记 (节选) 张爱玲
(二)杂文繁荣
1.“鲁迅风”杂文派 2.“野草”杂文派
(三)散文的演变 1.初期的战斗合唱:慷慨悲歌,热情呐喊 2.后期的多样深化:战乱流离生活、后方社会弊端的记 叙——“ 在暗夜里呼号 ”的抒情——领悟自然的游记、闲 适悠然的小品
三.抗战时期的诗歌
(一)战斗的号角 1.街头诗、朗诵诗兴起 2.艾青与田间(前面已有专题讲述) 3.晋察冀诗人:陈辉等 (二)何其芳与柯仲平
(二)其他小说家
1.秦瘦鸥(上海沦陷区),代表作《秋海棠》,描写一 位名优与一个被军阀霸占的小老婆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 2.梅娘(华北沦陷区),与张爱玲齐名,有“南张北梅 ”之称。有《蟹》、《鱼》等小说集,描写知识女性的生 活与心灵。
必读书目 何其芳:《预言》、《夜歌》 阿 鲁 垅:《纤夫》、《孤岛》 藜:《泥土》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吹得摇摇 晃晃 ,磕托磕托敲着 。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 。镜子里反 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幅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 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 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 的人也老了十年。
一面长镜的意象串起了曹七巧的意识流,映现了她十 年的生活。叙述是跳跃的,交杂着幻觉、错觉,深刻展示 了她的心理的细微变化。这是曹七巧心理变态和人性异化 的前奏。

我有飞来的候鸟和鸣鸟,从你那儿带着消息飞来 我有如珠的繁星的夜,和你共同在里面睡眠的繁星 的夜 我有如桥的七色的虹霓,横跨你我之间的虹霓 我,似乎是一个弃儿然而不是 似乎是一个浪子然而不是 海面的波涛嚣然地隔断了我们,为了隔断我们 迷惘的海雾黯澹地隔断了我们,想使你以为丧失了 我而我以为丧失了你 然而在海流最深之处,我和你永远联结而属一体,连 断层地震也无力使你我分离 如同其他的孤岛,我是小小的孤岛,你底儿子,你底 兄弟
一九四六年于成都
四.抗战时期的戏剧 (一)短剧的兴起 1.短剧 A 小型化:街头剧、话报剧、独幕剧、茶馆剧、朗诵 剧、游行剧、灯剧等。 B 通俗化:消除观剧与演剧的距离,打破演员与观众 的屏障,调动观众参与剧情,进入角色,追求自然逼真的 戏剧效果。 C著名街头剧:“好一计鞭子”——《放下你的鞭子》 、《三江好》和《最后一计》。 (二)郭沫若、曹禺和夏衍的剧作(前面已有专题讲述)
B.诗风的转变 由华美、雕饰、晦涩的风格转向朴素、自然、明朗的风 格,由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风转向现实主义诗风。
2.柯仲平 A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 队》——促进了解放区叙事诗的繁荣 B优秀抒情诗:《 哀诗人闻一多 》、《 延安与中国青 年》
(三)胡风及“七月”诗派 1.胡风( 1902 —— 1985 ),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 人 。1920年试作新诗 。1929年留学日本 。1933年参加左 联 。1937年主编《 七月 》杂志 ,是“ 七月 ”诗派的重要 诗人 。 A诗集:早期诗作《野花与箭》,抗战时期诗作《为祖 国而歌》、《血誓》 B诗歌理论:让诗情“跳跃在时代的激流里”——诗人 应该和“大众之情”完全融合——真正地增强诗的抒情性
五.沦陷区的小说 (一)张爱玲 1.张爱玲( 1917 —— 1995 ),河北丰润人 。上海沦 陷区最走红的女作家 。1943年发表处女作《 沉香屑 · 第一 炉香》,1944年出版处女小说集《 传奇 》。代表作《倾城 之恋》、《金锁记》。 2.在抗战之外寻找小说的切入点:既为日伪统治的文坛 所容,又给当时精神食粮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的滋味。 A中上层社会病态的生活和心态: 家庭专制的“女暴君”们——剖析“食”、“色”双 重枷锁下的人性——畸形的恋爱和婚姻——殖民地文化与 传统文化的交媾 B艺术上的独创: 现代派的精神分析和传统章回体的格局相结合——在 传奇性故事中弥漫梦魇般的氛围——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 优点于一体
2.“ 七月 ”诗派 “ 七月 ”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是一个 文学主张、艺术风格基本一致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阿 垅、绿原、鲁藜、天蓝、冀仿等。
A.“时代激情的冲击波”: 用高昂的心音为抗战歌唱 —— 对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愤慨和对解放区的歌颂——在个人与民族融合为一体的“ 自我”中寻找诗的真谛
(三)现代戏剧的全盛时期
1.历史剧 A 阳翰笙的剧作:《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等 B 阿英的“ 南明史剧 ”:《 碧血花 》、《 海国英雄 》和《杨娥传》
2.现实题材剧 A 于伶代表作:《夜上海》 B 宋之的代表作:《雾重庆》 C 吴祖光代表作:《风雪夜归人》
3.喜剧 A 沈浮的剧作 :《 重庆二十四小时 》、《 金玉满堂》 B 杨绛的剧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 C 丁西林的剧作:《三块钱国币》
抗战时期的文学概述
一.文学救亡运动
(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1.国共合作,建立军委会第三厅,负责抗日宣传。 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二)抗战文学思潮形成 1.文学大众化民族化 A.大众文艺运动 内容的报告文学化——形式上的小型化、通俗化、实 用化 B.民族形式的讨论 林冰的“ 民间形式 ”观 —— 葛一虹的“ 五四新文学 ”观 ——郭沫若的“ 综合统一 ”观。
B.现实主义的诗风: 从模仿艾青、田间的现实主义诗艺开始,到汲取西方 现代派等多种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C分析名作《孤岛》 诗意:诗人与人民大众紧密相连,与正义力量及事业 不可或分的血肉联系。 艺术:象征暗示,散文式的抒唱,补充式的复句,明 朗奔放的气势。
[例1]
岛 阿 垅 在掀腾的海波之中,我是小小的孤岛,如同其他的孤 岛 在晴丽的天气,我能够清楚地望见大陆边岸底远景 似乎隐隐约约传来了人声,虽然远,但是传来了,人 声传来 有的时候,也有一叶小舟渡海而来,在我底岸边小泊 而在雾和冬的季节,在深夜无星之时,我 不能看到你了,我只在我底恋慕和向往的心情中看 见你为我留下的影子 我,是小小的孤岛,然而和大陆一样 我有乔木和灌木,你底乔木和灌木 我有小小的麦田和疏疏的村落,你底麦田和村落
2.抗战文学论争
关于“ 暴露与讽刺 ”问题的论争——关于“与抗战无 关”论的论争——关于“ 战国策 ”派的论争。
3.现实主义主潮(并存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 (三)区域文学的出现 1.国统区文学
2.解放区文学
3.沦陷区文学
二.抗战时期的散文 (一)报告文学兴起 1.报告文学:战时散文的主流
2.报告文学创作的分化:国统区趋于限制——解放区 走向发展
1.何其芳:从《预言》到《夜歌》
A.思想情感的转变 《预言》:关闭在超现实的唯美氛围中的青年的内心抒 唱——歌唱迷离、甜蜜而痛苦的爱情,怀念逝去的往事, 咏叹渺茫的人生前途
转折点:《成都,让我把你摇醒》——抗战的呼喊
《夜歌》:诅咒黑暗,歌颂光明 —— 歌唱解放区新生 活,颂扬推翻旧世界的人民革命战争,剖析自我的弱点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 习 题
1 试论抗战Biblioteka Baidu期救亡文学的基本特点。
2 简析“七月”诗派的创作风格。 3 如何评价《金锁记》的思想、艺术价值?
张爱玲
风 雪 夜 归 人(剧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