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则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获得。③世界观可以自发形成,具有零散、不自觉的特点,哲学必须通过自觉的学习才能获得,具有系统化与理论化的特点。
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都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示与注意:
(1)哲学是世界观,但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哲学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并不都是科学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并不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3)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主要错误在于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4)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但并不都是促进作用。
考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考点4: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示与注意:
(1)正确评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与形而上学性;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2)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唯物主义从本质上讲是正确的,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与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人的主观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的人的精神可以是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主张的客观精神实体可以是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考点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与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近代自然科学和伟大成就,以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代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考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考点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9: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概念、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解要领:(1)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明了物质的客观性。(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指明了物质的可知性。(4)“客观实在”指明了物质的唯一特性。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结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10: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观点;
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观点。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1)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