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电磁学发展简史

电磁学发展简史

电磁学发展简史07 电联毛华超一.早期的电磁学研究早期的电磁学研究比较零散,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将主要事件列出如下:1650年,德国物理学家格里凯在对静电研究的基础上,制造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

1720年,格雷研究了电的传导现象,发现了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同时也发现了静电感应现象。

1733年,杜菲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称为松脂电和玻璃电,即现在的负电和正电。

他还总结出静电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同性排斥,异性相吸。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穆欣布罗克和德国的克莱斯特发明了一种能存储电荷的装置-莱顿瓶,它和起电机一样,意义重大,为电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实验工具。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发明了避雷针。

1777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研究毛发和金属丝的扭转弹性而发明了扭秤。

1785-1786年,他用这种扭秤测量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并且从牛顿的万有引力规律得到启发,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了电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的平反成反比的规律,后来被称为库仑定律在早期的电磁学研究中,还值得提到的一个科学家是大家都已经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学过的欧姆定律的创立者-欧姆。

欧姆,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

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

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

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并且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与发展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与发展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与发展一、历史的前奏静磁现象和静电现象:公元前6、7世纪发现了磁石吸铁、磁石指南以及摩擦生电等现象。

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发表了《论磁、磁体和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磁体》的论文。

使磁学从经验转变为科学。

书中他也记载了电学方面的研究。

静电现象的研究要困难得多,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来产生稳定的静电和对静电进行测量。

只有等到发明了摩擦起电机,才有可能对电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时人类才开始对电有初步认识。

1785年库仑公布了用扭秤实验得到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使电学和磁学进入了定量研究的阶段。

1780年,伽伐尼发现动物电,1800年伏打发明电堆,使稳恒电流的产生有了可能,电学由静电走向动电,导致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于是,电学与磁学彼此隔绝的情况有了突破,开始了电磁学的新阶段。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了电磁学大发展的时期。

首先对电磁作用力进行研究的是法国科学家安培,他在得知奥斯特发现之后,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提出了右手定则,并用电流绕地球内部流动解释地磁的起因。

接着他研究了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安培定律。

与此同时,比奥 沙伐定律也得到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对电磁学的贡献尤为突出。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统一性。

法拉第坚信电磁的近距作用,认为物质之间的电力和磁力都需要由媒介传递,媒介就是电场和磁场。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使电流的测量成为可能。

1826年欧姆(Georg Simon Ohm,1784—1854)因而确定了电路的基本规律——欧姆定律。

及至1865年,麦克斯韦把法拉第的电磁近距作用思想和安培开创的电动力学规律结合在一起,用一套方程组概括电磁规律,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测了光的电磁性质,终于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二次理论大综合。

爱因斯坦在纪念麦克斯韦100周年的文集中写道:“自从牛顿奠定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以来,物理学的公理基础的最伟大的变革,是由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现象方面的工作所引起的”。

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的发展史与物理学家

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的发展史与物理学家

⑤1687年,牛顿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
⑥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 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⑦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 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有局限性, 不适①18世纪中,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 负电荷的概念; ②18世纪7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 了库仑定律; ③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先引 入“场、线”的概念,提出用电场线、 磁感线描述电、磁场; ④19世纪初,意大利人伏打发明了伏打电 池,人们开始获得持续电流;
⑤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 电流的磁效应,打开了寻找电和磁联系 的大门; ⑥1822年,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 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⑦19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 了磁场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此力称为 安培力; ⑧19世纪末,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首先提 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的观点, 此力称为洛仑兹力;
力学的发展史与物理学家
①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科学推 理论证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 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推 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 ②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斜面实 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③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出牛顿三大 运动定律 ; ④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 三大定律;
⑨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总结出 电磁感应定律; ⑩1833年,楞次确定了感应电流的方向;
11 19世纪中,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
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光是 一种电磁波; 12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赫兹 振子”实验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原子、原子核物理学展史

电磁理论发展历史

电磁理论发展历史


二、麦克斯韦方程组
三、赫座里程碑。赫兹 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 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 术的新纪元。随着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的实验 和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推翻了光以太的存 在,赫兹改写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新的发现纳 入其中。通过实验,他证明电信号象詹姆士· 麦克 斯韦和迈克尔· 法拉第预言的那样可以穿越空气, 这一理论是发明无线电的基础。他注意到带电物 体当被紫外光照射时会很快失去它的电荷,发现 了光电效应 (后来由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给予解 释)。
电磁理论发展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麦克斯韦创立电磁理论 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 法拉第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 家,也是著名的自学 成才的科学家。 1831法拉第发现第一块 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 路时,线路内就会有 电流产生,这个效应 叫电磁感应。一般认 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 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 大的贡献。
Michael Faraday 公元1791~公元1867
一、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又 称磁电感应现象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 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此电动势称为感应 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 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 成感应电流(感生电流)。 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 生电场。

电磁学发展简史

电磁学发展简史

的政治家、作家和科学家.其他的发明还有:富兰克林炉,双焦 眼镜,玻璃口琴等.在费城时,他组织了讨论俱乐部,后来发展成 为美国哲学学会(至今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科学学会之一).他 还帮助建立了一所学院,后来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
18世纪后期开始电荷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
8. 1776年,普里斯特利发现带电金属容器内表面没有电荷,猜 测电力与万有引力有相似的规律。
17. 1750年富兰克林已经观察到莱顿瓶放电可使钢针磁化,甚至 更早在1640年,已有人观察到闪电使罗盘的磁针旋转,但到19世 纪初,科学界仍普遍认为电和磁是两种独立的作用。
18. 丹麦的自然哲学家奥斯特接受了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谢林关于 “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与磁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经 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在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 导线时,引起导线近旁的磁针偏转。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开拓了电 学研究的新纪元。
电磁学发展简史
1. 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 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天然磁矿石吸引铁 .在以后 的2000年中, 静电的研究进展甚少,静磁的研究相对较多,因 为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来产生和测量静电.
在中国,西汉末年已有玳瑁经摩擦后能吸引细小物体的 记载;晋朝时进一步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
2. 1600年,英国女王伊利莎白的御医吉尔伯特在<<磁石论>> 中对磁石的各种基本性质系统的定性描述。他还发现很多物体 经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制作了第一只验电器.
3. 大约在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 机。在静电实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19世纪霍耳茨 和推普勒分别发明感应起电机后才被取代。
21.1826年,欧姆:欧姆定律(卡文迪许早几十年得到,但未发表).

0-电路分析基础绪论

0-电路分析基础绪论

0-电路分析基础绪论电路分析基础ClicktoaddTitle电路分析基础制作人:李丽敏1323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ClicktoaddTitleClicktoaddTitle0.绪论0.1电磁理论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0.2电路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最新动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和学习方法0.30.1电磁理论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一、电磁学发展简史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因发表《论磁》一书而被誉为“电学之父”。

1746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开始研究电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得出了历史上最早的静电学定律——库仑定律。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制成伏特电池。

为动电研究打下基础,推动了电学的发展。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在电与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825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安培定律,为电动机的发明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奠定了电动力学的基础。

1826年德国科学家欧姆在多年实验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电气化时代的新纪元。

1832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了电的自感现象。

亨利还发明了继电器、无感绕组等。

1833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现了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说明电磁现象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报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了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被称为“电路求解大师”。

1853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提出电路中的等效发电机原理。

论证了能量转换的规律性。

1864年英国特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为电路理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原理,完成了第一台直流发电机,从此电气化时代开始了。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电磁学发展史简述

电磁学发展史简述

绪论一、电磁学发展史简述1概述早期,由于磁现象曾被认为是与电现象独立无关的,同时也由于磁学本身的发展和应用,如近代磁性材料和磁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磁效应和磁现象的发现和应用等等,使得磁学的内容不断扩大,所以磁学在实际上也就作为一门和电学相平行的学科来研究了。

电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科学(电学、磁学)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实验发现,即电流的磁效应和变化的磁场的电效应。

这两个实验现象,加上麦克斯韦关于变化电场产生磁场的假设,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发展了对现代文明起重大影响的电工和电子技术。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这个理论支配着一切宏观电磁现象(包括静电、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电路、电磁波等等),而且在于它将光学现象统一在这个理论框架之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思想。

电子的发现,使电磁学和原子与物质结构的理论结合了起来,洛伦兹的电子论把物质的宏观电磁性质归结为原子中电子的效应,统一地解释了电、磁、光现象。

和电磁学密切相关的是经典电动力学,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原则的区别。

一般说来,电磁学偏重于电磁现象的实验研究,从广泛的电磁现象研究中归纳出电磁学的基本规律;经典电动力学则偏重于理论方面,它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为基础,研究电磁场分布,电磁波的激发、辐射和传播,以及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等电磁问题,也可以说,广义的电磁学包含了经典电动力学。

2电学发展简史“电”一词在西方是从希腊文琥珀一词转意而来的,在中国则是从雷闪现象中引出来的。

自从18世纪中叶以来,对电的研究逐渐蓬勃开展。

它的每项重大发现都引起广泛的实用研究,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带有专门知识的研究内容逐渐独立,形成专门的学科,如电子学、电工学等.电学又可称为电磁学,是物理学中颇具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

高三物理学史《电磁学的发展历史》课件(共52张PPT)

高三物理学史《电磁学的发展历史》课件(共52张PPT)
圈中也产生了电流。法拉第将这些现象与静电感应类比,把这些
现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
32
法拉第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如下定律: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 通变化率成正比。
感应电动势用 表示,即 (负号反映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
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所代替。此 外伏打电池也促进了电镀的发展,电镀是1839年由西 门子等人发明的。
23
3.2 电磁学的建立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它揭示了电与磁相互联系和转变的又一重要性质,推 动了电磁学理论的的发展。
在应用方面,为大规模地利用电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记载了电学方面的研究。
6
盖利克和起电机
盖利克 起电机
最早的静电起电机出现在17世纪,O.von.盖利克 利用摇柄使一个硫磺球(后改用玻璃球)迅速旋转 ,用人手(或皮革)与之摩擦起电。
到19世纪,这种摩擦起电机为感应起电机所取代。
7
18世纪电的研究——电流趣闻
斯蒂芬·格雷 (Stephen Gray)
闪电可以使罗盘的磁针旋转
24
奥斯特实验
在1820年4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 通过导线时,引起导线近旁的磁针偏转。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Hans Christian Oersted,
1777—1851)
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 25
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 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
安培研究电流相互 作用的仪器 28
即两个电流元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就是著名的安培定律。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如下:1. 公元前600年,早在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以及天然磁矿石吸引铁等现象。

2. 公元前770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有“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慈石召铁,或引之也”等慈石吸铁的记载;3. 西汉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中有“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及“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

说明西汉时人们就已经发现磁铁虽能吸引铁,但是无法吸引瓦的现象。

当时的人们虽观测到“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葵之向日”等现象,但尚无法理解其原理,因此有“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4. 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公元27-97年)在《论衡·乱龙》一书中有“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

”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

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

5. 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6. 16世纪的吉尔伯特是英国著名的医生,曾是英皇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

他不但医术高明,在物理学方面也成绩斐然。

他发表了《论磁》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其在电与磁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其著作中记录了大量有关的磁现象,如磁石的吸引和推斥;烧热的磁铁磁性消失等。

他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并用大磁石模拟地球做过著名的“小地球”试验。

他发现除琥珀以外,还有十几种物体,玻璃、硫磺、树脂、水晶等经过摩擦,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吉尔伯特第一次使用了“电(electric)”这个词,英语的“电”来自于希腊文“琥珀(ƞλεκτορν)”。

7. 17世纪,德国马德堡市市长、物理学家格里凯制造出一种摩擦起电器,使用步摩擦可以连续转动的硫磺球,从而可以得到大量电荷。

后来,不断有人制造出各种静电起电器。

磁学 发展历史

磁学 发展历史

磁学发展历史磁学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它探索磁场和磁性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磁学发展的简要历史:古代:古代文明对磁性的观察和利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注意到一些岩石吸引铁件,并将其称为磁石。

直到公元前7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磁铁的吸引和斥力才被认为是与指南针的指向相关。

17世纪:磁学现代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当时,英国自然哲学家威廉·吉尔伯特对磁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发表了《关于磁性的论文》一书。

他首次提出了“电磁性质”的概念,并将磁性物质分类为磁体和非磁体。

18世纪: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库尔东发现了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产生的磁场。

这一发现奠定了电磁学和磁学之间的基础联系。

几位科学家,包括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和法国物理学家奥斯丁·安培,进一步发展了磁学领域。

19世纪:磁学在19世纪继续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贝塞尔提出了地球上磁场的观测和测量方法,并发现了地球的主磁场和地磁场反转的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在实验中发现了磁场和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提出了法拉第定律。

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电磁学和磁学之间的联系。

20世纪:20世纪见证了磁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革新。

磁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磁学在数据存储、磁共振成像等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1世纪:在21世纪,磁学继续进入新的领域,如磁性纳米材料、磁性生物学和磁性数据存储的研究,这些都为未来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磁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涵盖了从古代文明的观察到现代科学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磁场和磁性物质的研究,磁学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电磁学发展简史

电磁学发展简史
1785-1786年
他用这种扭秤测量了电荷 之间的作用力,并且从牛 顿的万有引力规律得到启 发,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了 电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的 平反成反比的规律,后来 被称为库仑定律。
F
1
4 0
q1q2 r2
er
1820,奥斯特(丹麦)的电流磁现象
电 能 生 磁!!!
乔治.西蒙.欧姆 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 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 计了一个电流扭秤
实验中他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 的八根铜导线进行了测量,得出 了欧姆定律。这个结果发表于 1826年,次年他又出版了《关于 电路的数学研究》,给出了欧姆 定律的理论推导。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U/R
全电路欧姆定律 I=U/(R+r)
安德烈·玛丽·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1775年—1836 年),法国物理学家,在电 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 对数学和化学也有贡献。电 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 氏命名。
麦克斯韦方程组
D ρ,
sD
sB
l E dl
l H dl
dS qo (1)
dS
0(3)
B 0,
E
B
,
H
jt Dt源自dφm dtS
Io
dφD dt
B dS(2)
t
s(
j
D t
)
dS
(4)
.
1865年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只可能是横波, 并计算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同时得出结论: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揭示了光现象和电磁现象之 间的联系。
电磁学发展简史
•1650年,德国物理学家格里凯在对静电研究的基础上,制 造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

电磁学的发展

电磁学的发展

电磁学的发展电磁学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分支之一。

从远古到18世纪中、晚期是电、磁现象的早期研究阶段,以对电、磁现象的观察、实验及定性研究为主;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上半叶,库仑首次开始了对电磁现象的定量研究,并逐步建立起电磁学理论体系;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打开了寻找电与磁内在联系的大门。

1831年,英国物理学法拉第形象化地引入了“力线”概念,并又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是电磁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856年,麦克斯韦把法拉第的力线首次进行数学化的尝试;1862年,麦克斯韦把“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引入电磁学,这是他的杰出之作;1865年,麦克斯韦完成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这篇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从库仑、安培到法拉第以及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理论预言的所有方面,至此,电磁理论的雄伟大厦已经建成。

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理论预言的所有方面,至此,电磁理论的雄伟大厦已经建成。

第一节 电磁现象的早期研究据记载,最早对电现象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Thales ,BC624~BC546)。

泰勒斯发现,丝绸摩擦过的琥珀可以吸引灰尘、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的摩擦起电现象;后来,人们把这种神奇的力量称为“琥珀电”(electricity )。

16世纪后半叶以后,实验风气逐渐兴起,人们发明了产生电荷和储存电荷的起电机、莱顿瓶,发现了电流,制成了最早的电源——电堆。

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许多学者对摩擦起电、电火花的形成和大气潮湿的影响等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定性观察。

英国学者吉尔伯特(Gilbert Gilbert WilliamWilliam ,1544~1603)发现能带电的不仅有琥珀,而且还有钻石、水晶以及其他许多矿物,到18世纪40年代以前,摩擦起电已被人们广泛应用。

电磁学的发展史

电磁学的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简史一. 早期的电磁学研究早期的电磁学研究比较零散,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将主要事件列出如下:1650年,德国物理学家格里凯在对静电研究的基础上,制造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

1720年,格雷研究了电的传导现象,发现了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同时也发现了静电感应现象。

1733年,杜菲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称为松脂电和玻璃电,即现在的负电和正电。

他还总结出静电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同性排斥,异性相吸。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图1)的穆欣布罗克和德国的克莱斯特发明了一种能存储电荷的装置-莱顿瓶,它和起电机一样,意义重大,为电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实验工具。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发明了避雷针。

1777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研究毛发和金属丝的扭转弹性而发明了扭秤,如图2所示。

1785-1786年,他用这种扭秤测量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并且从牛顿的万有引力规律得到启发,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了电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的平反成反比的规律,后来被称为库仑定律。

在早期的电磁学研究中,还值得提到的一个科学家是大家都已经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学过的欧姆定律的创立者-欧姆。

欧姆,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

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

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

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并且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史

• 1. 最早的记载:公元前600年左右• 2.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马森布罗克制成了莱顿瓶,可以将电荷储存起来,供电学实验使用,为电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 3. 1752年7月,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的风筝试验,证实了闪电式放电现象,从此拉开了人们研究电学的序幕。

• 4. 1753年,俄国著名的电学家利赫曼在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时,被雷电击中,为科学探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5. 1638年,在我国的某些建筑学的书籍中就有关于避雷的记载:屋顶的四角都被雕饰成龙头的形状,仰头、张口,在它们的舌头上有一根金属芯子,其末端伸到地下,如有雷电击中房顶,会顺着龙舌引入地下,不会对房屋造成危险。

• 6. 1771——1773年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进行了大量的静电试验,证明在静电情况下,导体上的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上。

•7. 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在实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电学定律:库仑定律。

使电学研究走上了理论研究的道路。

•8. 1820年,由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的一次试验中,发现了电的磁效应,从此将电和磁联系在一起。

•9. 1822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提出了安培环路定律,将奥斯特的发现上升为理论。

•10. 1825年,德国科学家欧姆得出了第一个电路定律:欧姆定律。

•11. 1831年,英国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

•12、1840年,英国科学家焦耳提出了焦耳定律,揭示了电磁现象的能量特性。

•13、1848年,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提出了基尔霍夫电路理论,使电路理论趋于完善。

•奥斯特的电生磁和法拉第的磁生电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14、电磁学理论的完成者——英国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1831—1879)。

麦克斯韦方程组——用最完美的数学形式表达了宏观电磁学的全部内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5.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使用电磁铁的发电机,为电力工业开辟了道路。

电磁学发展历史概述

电磁学发展历史概述

电磁学发展历史概述电磁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追溯至18世纪后期,受理查德米勒等前辈的影响,令我们对它的了解有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电磁学也受到康拉德卢斯、爱德华库尔特、亚伦柯伊伯和弗雷德里克阿特金森等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以及创新者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电磁学发展史的几个关键时期开始,讨论一下电磁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十九世纪。

在这个时期,理查德米勒首先发现了电磁现象,他发现在不同电磁场的作用下,金属箔会发生变形,从而演化出一种新的力学模型。

随后,康拉德卢斯提出了他的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电磁运动定律,即电磁学的重要概念,这两个定律为研究电磁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第二个关键时期是20世纪初。

1900年,爱德华库尔特在他的“普朗克统计”中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理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量子现象。

1905年,亚伦柯伊伯发现了电子的粒子性质,改变了电磁学的理解方式。

1920年,柯伊伯提出了激光的概念,此后就发展出了激光科学。

第三个关键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

在这个时期,弗雷德里克阿特金森提出了量子力学。

这是一种新的物理理论,它融合了物理学和电磁学的原理,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磁学运动定律。

同时,20世纪50年代也出现了电子计算机,为电磁学的研究提供了数学模型。

最后,到20世纪70年代,电磁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除了前述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影响外,新兴的电子通信技术和微波技术也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电磁学也陆续产生了更多新的科学理论和实验证据。

综上所述,从十九世纪开始,电磁学已经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受到了一大批科学家、发明家和创新者的影响,他们的努力推动了电磁学的发展。

由此可见,电磁学虽然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但是它的历史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电磁学的发展简史

电磁学的发展简史

电磁学的发展简史物理2009-12-02 20:43:20 阅读17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我国古代和古希腊,人类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便了解到电和磁的一些现象和知识。

:春秋时代(公元前六百多年)十三世纪前后。

欧洲学术复兴。

通过实验研究自然规律蔚然成风。

当时得到磁学实验,发现了磁石有两极,并命名为N极和S极,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异性磁极相吸,同性磁极相斥。

一根磁针断为两半时。

每一半又各自成为一根独立的小磁针。

但这股实验风气,立即遭到教廷中那些僧侣的反对,被压了下去。

电和磁的研究又进入了停顿期。

十六世纪。

英国:吉尔伯特:发现了电和磁有一些不同的性质。

制作了第一只实验用的验电器1660年,德国工程师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较大的摩擦起电机,使较大量电荷的获得成为可能。

1729年,英国:格雷:发现了导体和绝缘体具有不同的导电特性,这为电荷的输运奠定了基础。

1733年,法国:杜费:发现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电荷。

1745年:荷兰:物理学家穆欣布罗克:发明了莱顿瓶,为电荷的储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为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1747年:美国:富兰克林:在杜费的基础上,引入了正电和负电的规定,为定量研究电现象提供了一个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

他还认为。

摩擦的作用是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不是创造电荷;任何一与外界绝缘的体系中,电的总量使不变的。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荷守恒原理。

电荷的获得、储存和传递为定量研究电现象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在认识了电荷分为正负两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后,人们很快便转向研究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利的定量规律。

1750年,德国:埃皮诺斯:发现了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的现象,但他没有深入的研究下去给出定量的规律。

1766年:德国:普里斯特利: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带电的空心金属容器内表面上没有电荷,而且对内部空间没有任何电力作用,他做了猜测,认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万有引力相似,即与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史近代科学发展以迅猛之势,必将引领人类进入新的科技时代。

其中,电磁学尤其引人瞩目,早在近两个世纪以前,就激发了宇宙未解之谜。

本文旨在记叙电磁学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的发展过程,以及未来几十年中它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电磁学起源于18世纪,当时,德国科学研究者安德烈库尔斯的电磁学实验激发了布鲁姆法拉第的好奇心。

法拉第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发现,当一个电流通过导线时,沿着导线会产生一个场,将影响其他导线上的电流。

法拉第还发现,电流也会产生磁场,其中结构决定了磁力的大小和方向。

他的结论激起了后世的浩劫,最终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在19世纪后期,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他把光的波特性看作是一个电磁场的改变,可以解释电磁现象。

爱因斯坦的研究启示人们,电磁学和宇宙的物理有着深远的联系。

他的观点对科学研究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在电磁学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20世纪,物理学家们发现,电磁场可以传播信号,成为无线电通信产业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一发现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电视、手机和广播等设备观看新闻、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

另一方面,电磁学还在高能物理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高能物理学家们根据电磁学理论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形成的过程,尤其是宇宙的宇宙射线、波和粒子,以及宇宙背景辐射等方面。

此外,电磁学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例如电气设备、传感器和辐射测量等领域,为工业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持。

电磁学未来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电磁学应用。

例如,电磁学可以用于探测宇宙射线和辐射,有助于探究宇宙的结构。

此外,人们还在研究如何利用电磁学来研究地球环境,控制交通运行安全,推动绿色能源使用等等,未来几十年将会有着多种应用。

电磁学是近代科学发展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从法拉第到爱因斯坦,再到现代科学家们,人们不断进行电磁学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电磁波发展史

电磁波发展史

电磁学的发展史电磁学的历史背景静电和静磁现象很早就被人类发现,由于摩擦起电现象,英文中“电”的语源来自希腊文“琥珀”一词。

然而真正对电磁现象的系统研究则要等到十六世纪以后,并且静电学的研究要晚于静磁学,这是由于难以找到一个能产生稳定静电场的方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660年摩擦起电机被发明出来。

十八世纪以前,人们一直采用这类摩擦起电机来产生研究静电场,代表人物如本杰明·富兰克林[26],人们在这一时期主要了解到了静电力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静电感应现象以及电荷守恒原理。

静电学和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是静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其主要描述了静电力与电荷电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反比关系。

人们曾将静电力与在当时已享有盛誉的万有引力定律做类比,发现彼此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实验观测到带电球壳内部的球体不会带电,这和有质量的球壳内部物体不会受到引力作用(由牛顿在理论上证明,是平方反比力的一个特征)的情形类似。

其间苏格兰物理学家约翰·罗比逊(1759年)[27]和英国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1773年)等人都进行过实验验证了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律,然而他们的实验却迟迟不为人知。

法国物理学家夏尔·奥古斯丁·库仑于1784年至1785年间进行了他著名的扭秤实验[28],其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证实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律,因为他认为“假说的前一部分无需证明”,也就是说他已经先验性地认为静电力必然和万有引力类似,和电荷电量成正比。

扭秤的基本构造为:一根水平悬于细金属丝的轻导线两端分别置有一个带电小球A和一个与之平衡的物体P,而在实验中在小球A的附近放置同样大小的带电小球B,两者的静电力会在轻导线上产生扭矩,从而使轻杆转动。

通过校正悬丝上的旋钮可以将小球调回原先位置,则此时悬丝上的扭矩等于静电力产生的力矩。

如此,两者之间的静电力可以通过测量这个扭矩、偏转角度和导线长度来求得。

电磁学发展史心得体会范文

电磁学发展史心得体会范文

电磁学发展史心得体会范文电磁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电磁学发展史,我深刻感受到这门学科的伟大和辉煌。

以下是我对电磁学发展史的心得体会。

首先,电磁学的发展史告诉我科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科学家们付出巨大努力和付出。

从古代希腊的静电现象开始,到17世纪的库仑定律和法拉第定律的建立,再到19世纪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诞生,电磁学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如法拉第、麦克斯韦等人的智慧和勇气的付出。

他们通过观察实验,进行数学分析,并不断推翻和修正自己的理论,最终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事业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真理的追求。

其次,电磁学的发展史让我明白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过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诞生对电磁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通过将电磁现象描述为一组偏微分方程,麦克斯韦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研究电磁现象,推动了电磁学的突飞猛进。

而后,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电磁波方程的预言和证实,更是引起了轰动的震撼。

这对于当时的科学家们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也为后来的电磁波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建立和推翻的过程,每一次的革新都是基于前人的工作和发现,同时为后人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再次,电磁学的发展史让我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关系。

电磁学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的突破,更是伴随着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发明和应用的推广。

从电灯的问世,到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学为人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无线电、电视、电话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出现,就是建立在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的基础上。

这让我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认识,更随之带来了许多实际的应用和改变。

最后,电磁学的发展史让我明白科学的本质是开放和合作的。

电磁学的突破离不开科学家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早期的电磁学家们通过文献阅读、信件交流等方式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互相促进、互相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这种主张并付诸实践,在这点上,可以
说吉尔伯特是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电磁学发展史
• 1663年,盖里克发明摩擦起电机;
• 1720年,英国牧师格雷研究了电的传导现象; • 1733年,杜非分别了两种电:松脂电和玻璃电;
• 1746年,富兰克林提出了正电、负电的概念一直 沿用至今。
电这个神奇的精灵总是一闪而逝,与对它好奇, 并热心研究它的人捉迷藏,但它还是没有逃过人 类智慧——终于有一天,人们在莱顿瓶里捉住了 它· · · · · ·
电磁学发展史
安德烈· 玛丽· 安培
(1775年—1836年),法国 物理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 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化学 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 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电磁学发展史
1820年奥斯特发表了关于电流磁效应的报告,这引 起了法国学术界的震动。安培听了奥斯特的实验细节的 报告后,第二天就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并且发现了电 流的方向和它的磁场的方向有着一定的规律,可以用右 手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安培定则或右手螺旋 定则。 安培进一步想,既然电流周围产生了磁作用,假如 把两根通电导线放在一起,那么这两股电流各自产生的 磁场也会相互施加作用力。安培设计了这样的实验,证 实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并且推算出了这种力所 遵循的数学公式,于是一条完整的定律便诞生了,这就 是安培定律。
电磁学发展史
3.异种电荷的引力测量——库仑电摆实 验
和单摆类比:由于地球对物体的 作用力反比于两者之间距离的平方, 所以地面上的单摆的摆动周期正比于 摆锤离地心的距离,若电荷间的引力 也遵循距离平方的反比关系,则由带 电体间引力产生的物体的摆动,其摆 动周期T必定也正比于两带电体之间的 距离r,从而设计电摆实验。
电磁学发展史
三、电生磁
自吉尔伯特开始以来的二百多年,电和磁 一直是毫无关系的两门学科,围绕电与磁寻找 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成为一种潮流。1820年,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继泰勒斯2400年
之后,建立了电与磁的联系。
电磁学发展史
“顿牟缀芥,磁石引针”说明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性; 电力与磁力都遵守平方反比定律,说明它们有类似的规律。 但电与磁有没有联系呢? 17世纪初,吉尔伯特断言,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库仑也持相同观点。 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的一箱新刀在闪电过后带上了磁 性;
电磁学发展史
从定性到定量——库仑定律的发现
(1) 库仑生平(1736-1806) 法国人。 1779年因研究磁石问题获奖励, 1781年因关于摩擦的研究获法国科学院 奖励,同年因论述扭力的论文被选为法 国科学院院士。
电磁学发展史
2. 同种电荷的斥力测量——库仑的扭 秤实验 由于金属丝的扭力正比于扭转 角,将扭丝悬挂起来,通过扭转角 的大小即可测量电荷间作用力的大 小,其精度可达万分之一格令, 1785年库仑据此制成电秤,用以测 定电力,叫作库仑扭秤。但对于异 种电荷,由于两球相吸,接触后电 荷中和,无法继续进行实验。
电磁学发展史
莱顿瓶
1745年,荷兰莱顿城莱顿大学教授马森 布洛克(Musschenbrock)发现了莱顿瓶, 为贮存电荷找到了一个方法。
莱顿瓶就是一个玻璃瓶,在瓶里和瓶外分 别贴有锡箔。瓶里锡箔通过金属链与金属 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 莱顿瓶的实质就是一个电容器! 在物理上第一次有办法获取较多的电荷, 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电磁学发展史
奥斯特的发现和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是相互矛 盾的。在牛顿力学中,自然界的力只能是作用于物 体连线上的吸引或排斥力,即直接推拉性质的“中 心力”。而奥斯特发现的却是一种“旋转力”。他 称之为“螺旋线”,实际上就是关于磁的横向效应 或电流所引起的涡流磁场的直观描述,是“场”的 思想的开端。奥斯特第一个揭示出了电与磁之间的 内在联系,为电流计、电报和发电机的发明制造开 辟了道路,并为电磁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磁学发展史
现象:麻绳上得纤维向四周自立,犹如“怒发冲冠”, 铜钥匙可以给莱顿瓶充电,与摩擦电性质完全相同。 小插曲:为了验证“地电”与“天电”的相同处,富 兰克林想到雷可以击死动物,于是他就实验用“地电” 去击杀火鸡,结果被电打昏了。苏醒后,却不介意地 说:“我本想用电杀死一只火鸡,结果差点电死了一 个傻瓜。”然而,风险是的确存在的。1753年,俄国 的利赫曼在做大气放电实验时不幸中电身亡,为科学 献身。 富兰克林的工作,揭开了雷电的奥秘,统一了 “天电”和“地电”,震惊了科学界;富兰克林还将 其发现转化为应用——避雷针诞生了。
吉尔伯特在物理学中的贡献是开创了电学 和磁学的近代研究 1600年他发表了一部巨著《论磁》,系统地总结和 阐述了他对磁的研究成果。使他在物理学史上留下了不 朽的位臵; 书中指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大磁石,并且详细地阐 述了罗盘的磁倾角问题。
电磁学发展史
吉尔伯特对电学方面的研究
认真研究了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的现象,指出这种现象 不仅存在于琥珀上,而且存在于硫磺,毛皮,陶瓷,火 漆,纸,丝绸,金属,橡胶等是摩擦起电物质系列。把 这个系列中的两种物质相互摩擦,系列中排在前面的物 质将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将带负电。
电磁学发展史
十三世纪前后,欧洲学术复兴,通过实验研 究自然规律蔚然成风。当时通过磁学实验, 发现了磁石有两极,并命名为N极和S极,并 证实了异性磁极相吸,同性磁极相斥。还发 现一根磁针断为两半时,每一半又各自成为 一根独立的小磁针。
电磁学发展史
吉尔伯特(1544-1603),英国著名 医学家、物理学家
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缝纫针经过莱顿瓶放电后磁化 了。 1774年,德国一家研究机构悬奖征解,题目是:“电 力和磁力是否存在实际和物理的相似性?”
电磁学发展史
奥斯特 (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 ~ 1851 年 ) 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
经过大量实验,1820年奥斯特发现通电 导线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于1820年7 月21日在法国杂志《化学与物理学年鉴》 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在当时的科学界中,引起极大的震 惊和重视。奥斯特的这一伟大发现,被作为划时代的一页 载入了史册。 为了纪念他,从1934年起,磁场强度单位命名为奥斯特。
电磁学发展史
在东方,据《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早在公元前三世 纪就已经具有天然的磁石知识。古人将磁石称为慈石来 形容磁石“以为母也,故能引其子”的功能。 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指南针),用来辨别方向了。 13、14世纪,罗盘在航海中得到了应用。这种罗盘在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1519年麦哲伦发现环 绕地球一周的航线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电磁学发展史
毕奥-萨伐尔定律 (电生磁的量化)
电流激发磁场的基本规律是电流元激发磁场的 规律,叫做毕奥-萨伐尔定律。它是法国科学家毕 奥(1774~1862)和萨伐尔(1791~1874)在研究长直 导线中电流的磁场对磁极作用力的基础上提出的。
电流元在给定点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 I d l 成 正比,与到电流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电流元和矢 径夹角的正弦成正比。
电磁学发展史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人,
科学家和政治家。
天上的电和地电是统一的吗? 1752年7月,一个电闪雷鸣的上午,他将 一个风筝放到空中,风筝下有一根铁丝, 铁丝下栓一根麻绳,麻绳的下一端拴丝线, 绳线接触处栓了一把钥匙。同时他还把从 云端“吸取”的电荷收集在莱顿瓶中,并 进行其它实验。
电磁学发展史
二、由静电到“动电”(电流)
贾法尼 (1737-1798)的研究:
意大利人,解剖学教授。1780年他与学生解剖青蛙, 发现电火花会使蛙腿抽搐,后来他又发现当用铜钩倒挂 蛙腿,再用铁梁横挑,蛙腿也会痉挛。1791年发表了论 文《论肌肉运动中的电力》。他是发现电流的第一人, 但认为是一种动物电。
电磁学发展史
莱顿瓶
法国人诺莱特在一座巴黎大教堂前邀请了法国路易十 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 行,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莱顿瓶,当莱顿瓶充电后, 让排尾的修道士触摸莱顿瓶的引线。顿时,七百名修 道士几乎同时跳了起来。在场的人目瞪口呆,从而展 示了电的巨大威力。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利用莱顿瓶收集闪电产生的天电。
电磁学发展史
库仑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得出电的引 力和斥力都遵守平方反比规律,并于1785年在法国 科学院发表论文,提出著名的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的建立使电磁学进入了定量的研究,使 电磁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类比的研究方法:如果不是与万有引力进行类比, 单靠实验具体数据的积累,严格的库仑定律的形式 将很难得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类比在科学研究中 的作用。
发明了第一只验电器。
提出了质量、力等新概念 在《论磁》中,吉尔伯特说,一个均匀磁石的磁力 强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这大概是历史上第一次独立于重 量而提到质量,通过“磁力”这一特殊的力,吉尔伯特 揭示了自然界中某种普遍的相互作究方法就是思考,而吉尔
伯特主张真正的研究应该以实验为基础,他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史
一、磁与静电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
公元前600年前后,泰勒斯看在到当时的希腊 人通过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用磁铁矿石吸引铁 片的现象,曾对其原因进行过一番思考。据说 他的解释是: “万物皆有灵。磁吸铁,故磁 有灵。”这里所说的“磁”就是磁铁矿石。 希腊人把琥珀叫做“elektron”(与英文“电”同音),他 们认为琥珀吸引羽毛是神灵或者魔力的作用。 在以后的2000年中, 静电的研究进展甚少,静磁的研究相 对较多,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来产生和测量静电.
电磁学发展史
欧姆定律 欧姆(1787-1854):德国人,在傅 立叶的热传导理论的启发下进行的电学研 究。他将付里叶在热学中提出的热流、热 阻,类比电学中的电流、电阻,温度差类 比电势差。认为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 许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某种推动力之差(欧 姆称之为电张力)。 通过实验验证,在1826年发现了欧姆定律,使与电流 相关的物理量可以测定和推出。人们为纪念他,将电阻的 单位定为“欧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