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资料
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
荀子《劝学》的知识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引言:《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学不可以已;二、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能帮助。
一、文学常识《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二、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三、通假字并释义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四、活用情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五、一词多义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对,向。
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而: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因果:而神明自得表承接:锲而不舍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
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劝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劝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劝学》是古代儒家经典《荀子》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习的本质和重要性,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主要内容:
学习的意义:文章开篇即指出,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和品德,使人变得聪明和有德行。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明白事理,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圣人”。
圣人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能够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不断向圣人的境界迈进。
学习的方法:文章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方法。
即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深入地探究问题,慎重地进行思考,明晰地辨别是非,切实地付诸实践。
学习的态度:文章强调了谦虚、勤奋、坚韧的学习态度。
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耻下问;要勤奋学习,不畏艰难;要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
意义:
《劝学》的意义在于它深刻阐述了学习的本质和重要性,为人们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它教导人们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和德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时,《劝学》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
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
他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礼学仁政思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提出与孟子截然相反的“人性恶”论点,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或许是其“人性恶”论点过于鲜明而被人众所熟知的缘故,后世普通读者对荀子有关“法”的论述知之不多,甚至认为荀子继承和发扬孔孟礼学仁政思想有余,没有走出“礼”调整社会关系和治理国家的“樊篱”,对法律在规范社会关系和治理国家的作用重视不够。
在法学专家学者们看来,荀子是“礼法”并重的大家。
作为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学代表,荀子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孔孟的礼学思想过程中,固然强调以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建设,但也更加注重道德与法律在调整社会规范中的平衡作用。
由于深受管子学派的影响,又吸收了大量法家思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礼学思想更多地包容了法治思想。
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尽管荀子强调“礼”是道德而不是法律,但其礼学思想,却既有“法”的刚性,又包含“法”的内容。
社会规范的调整,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
道德靠自觉,法律则依靠强制力。
道德的施行因为没有强制力作后盾,难免有失灵的时候。
从这种意义上说,当道德调整社会规范失灵之后,唯有依靠法律。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荀子以“礼”作为“人道之极”(《荀子·礼论》),更强调“礼”也即是道德应该具有“法”的刚性。
这可从荀子有关利益边界规定、社会财富分配的`主张中窥见一斑。
“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知之……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荣辱》)。
荀子劝学主旨
荀子《劝学》主旨(大全)一、【课文荀子《劝学》的主旨】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显然,荀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带有明显的偏见。
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具有普遍意义。
特色:1、本文篇幅虽长,但层次井然。
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2、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
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3、在论说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道理,使人易于接受。
二、【课文荀子《劝学》的原文】《劝学》荀子(先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恭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足支〕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异体“修”加三点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
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欢迎阅读。
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
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
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曾两次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
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
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与其弟子撰成《荀子》一书。
《劝学》中荀子的教育观
《劝学》中荀子的教育观荀子处在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一位儒学大师。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
”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
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还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社会习俗。
教化的意义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
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
从劝学篇看荀子的教育思想
从劝学篇看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公元前512年-公元前439年)是西周末代黄帝后代,是战国七雄之一,博学多才,有“荀子智”之称,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潮。
荀子创造了风格独特的“荀子语”,著有《荀子》、《劝学篇》等,其中《劝学篇》充满着荀子文化的精神,荀子以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首先,荀子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以智慧引导。
他指出,“仁者,其能为智乎。
”(《荀子劝学篇》)即在古代,“仁”指的是以知识和智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将学习知识纳入心灵,积淀成体系。
荀子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细心观察,并能充分和正确地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去除不良的思想。
其次,荀子强调坚持勤奋求学的态度,并以自我修养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他指出:“至于学,深谋远虑,切言慎行,省去诸多不良之意,陟山涧,以考论惑,如有损益,审而修之,可以致使一身之完毕”(《荀子劝学篇》)。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坚定的态度和一种艰苦的努力,学习者要深入思考,仔细观察,慎重考虑,根据益处与害处的判断,审慎修正,不断努力,才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最后,荀子认为,教育要从生活中获得,无论做什么,都应遵守礼节。
他说:“礼必先行,不合礼则不足以事物运行,故信道不可不尽,恶名尽可恶之”(《荀子劝学篇》)。
荀子指出,道德准则是唯一获得成功和安全的方法,任何行为都应站在道德的角度思考。
总之,道德是人们所关注的、也是人们必须拥有的,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
总之,从《劝学篇》中可以看出,荀子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特点,以智慧引导,坚持勤奋求学,以及遵守礼仪等,为当代的教育提供了启发和指导。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知识的积累,以智慧和实践去塑造一个更优秀的人。
他认为智慧和道德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他的教育思想给当代的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性意义。
荀子劝学手抄报内容
荀子劝学手抄报内容荀子劝学手抄报内容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被誉为“文化大师”,他的学说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
荀子的思想主张“性恶论”,强调人性本恶并需要不断修身养性,自我超越。
下面是荀子劝学手抄报内容,以帮助更多人了解荀子的思想。
I. 荀子劝学的背景荀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时代动荡,社会风气沉沦,战争频发。
在这样的时代,荀子坚持悠久的儒家传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建议,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荀子劝学就是基于这个背景而产生的。
II. 荀子劝学的主要内容荀子劝学的主要内容是:做学问要敬天,看中小乘大。
荀子认为人要敬天,意思是敬畏天地神明之所以能创造一切。
小者学问比较浅薄,大者学问比较深奥,而要想学好,就要看中小乘大。
III. 荀子劝学的重要性荀子劝学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荀子认为学习需要有正确的态度,才能有所长进。
对于现代人而言,也同样适用。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持之以恒,不断向前。
2. 带动人们不断充实自我荀子提倡修身养性,不断充实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充实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激励人们自我超越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不断修身来自我超越。
这种自我超越的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鞭策我们不断前行。
IV. 荀子劝学的实践意义荀子劝学不只是一种学术理论,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行动指引。
在这个信息化、速食化、浅尝辄止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向上、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
荀子劝学的内容,在当代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踏实学习,追求人生意义,不断追求真理和卓越。
总之,荀子劝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种经典思想,对于后来者的学习和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今天的社会中,大家同样需要树立荀子劝学的学习态度,重视自我修养,不断追求真理和卓越。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教育观被广泛认为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荀子强调了劝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荀子·劝学》的原文及其译文:原文:> 吾欲使人之学也,为己之学也,必须自明其意,自见其情,自知其性,自定其位。
自明其意,则无物不知;自见其情,则无物不信;自知其性,则无物不用;自定其位,则无物不达。
凡学之道,寓乎其内,表乎其外。
其寓乎内者,谓之性;其表乎外者,谓之义。
性也者,内也;义也者,外也。
知者,性之达也;仁者,义之达也。
知者,不可已也;仁者,不可不养也。
性之达也,可以道人;义之达也,可以义人。
凡人之情,莫不有是两者。
是故人道有两经焉,曰道我者,知德之者也;曰德我者,仁义之者也。
知德者,性之达也;仁义者,义之达也。
译文:> 我想让人们研究,为的是让他们研究自己的知识。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使人们明确自己的意图,看清自己的情况,了解自己的本性,确定自己的位置。
如果能明确自己的意图,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能看清自己的情况,就没有什么不相信的;如果能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没有什么不能应用的;如果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就没有什么达不到的目标。
研究的道路,既存在于内心,又表现于外在。
存在于内心的,称之为本性;表现于外在的,称之为义。
本性是指内在的品性;义是指外在的道德准则。
了解本性的人,能够达到道德的境界;具备仁义之德的人,能够实现道义的境界。
了解本性的人,不能停止研究;具备仁义之德的人,不能不修养。
了解本性,可以教化他人;实践道义,可以影响他人。
因此,每个人都存在着这两个方面,所以人的修养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一是仁义修养。
了解本性的人,能够达到道德的境界;具备仁义之德的人,能够实现道义的境界。
荀子的教育观强调了个体的自我修养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他认为研究应该从内心开始,通过了解自己的本性,实现自我的提升和道德境界的达到。
《劝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探究
《劝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探究古人智慧结晶《荀子》一书中约有25%讲述的是心理学的内容,其中《劝学》更是是一篇教育心理学的专论。
荀子对我国的唯物主义心里思想进行了理论体系的建立,我们对其著作的探究可以是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更是可以知道我们现代时间活动。
本文主要浅析荀子《劝学》篇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1《劝学》篇中的后天学习思想心理学上主要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其区别在于人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
荀子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后天获得的,是与一个人的所处的环境、所介绍的教育、个人选择性学习的结果有关的,荀子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荀子认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也就是说人之初,在生理上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没有贵贱、愚智之分。
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说的是人生长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也这些因素造就了人后天性格和行为的差异。
除了环境这种客观的、被动的环境影响,人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也会主观有选择性的习得一些东西,主观和客观是相互作用的。
因此,荀子认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有意识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也就是学习除了可以让人获得知识之外,还能塑造人的品德、品性。
在讲求学习方法的问题上,荀子也探讨了很多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可以认识到事物的本性,来探求世事中的道理,就是因为有着明确的目标,如果失去了目标,那么一辈子都学不完想要学习的知识。
人们学习的知识虽然多,但是是无法应对万物变化的,达到了这些,就跟蠢人无异了。
如果一直学到老,那么自己的后代都长大了,学习,本来就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和限度,没有目标漫无目的的学习是不可取的。
其次,学习要积微有恒,荀子主张,学习的本质在于积累,并且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样的道理。
《劝学》主要思想及段意
《劝学》主要思想及段意
《劝学》主要思想及段意
导语:《劝学》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劝学》主要思想及段意,欢迎阅读!
《劝学》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是古代论述学习的重要文章。
这里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作者反复论证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取得的。
即使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具备。
所以,任何人都应当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段落大意: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
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
第三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
全段分三层:
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所选的这三段融为一体,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能体现原著精神。
劝学资料目录
结构图示。
荀子劝学思想浅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荀子劝学思想浅析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 磊摘 要: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教育学习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教育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
他的 学习思想主要集中于《劝学》这篇论说文,内容丰富而深刻,其中不乏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本文以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从学习的态度、方法分析看待《劝学》,以求重新学习、了解荀子的学习思想。
关键词:荀子 学习思想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习境界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4-09-0058荀子名况,字卿,也称孙卿,是位博学多才的伟大教育家。
荀子穷其毕生的心血为教育著书立说,授徒传道。
教学是他从事的主要活动。
他的著作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而其中有些思想闪动着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荀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荀子》的第一篇《劝学篇》。
《劝学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论述教育的文章。
一、学习态度荀子在《劝学篇》中,开篇即讲“学不可以已”。
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是荀子所倡导的学习态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学习是改造人的恶劣本性唯一有效的工具。
他清醒地看到改造性恶之人到礼义之善的难度,所以他在《劝学》里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诫人们,作为一个学习者,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不可以停止的人生头等大事。
这句话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并不是说人性在今天改造起来更难,而是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知识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走出校门之后的再教育、再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一生要从事的活动。
荀子写作《劝学篇》就是规劝人们改造人之天生的恶劣本性的自觉的内省修养式学习,希望人们通过对先王圣贤的礼义规范的学习养成合乎礼义的思想行为,达到内省、知明而行无过的人生境界。
这样一个目的也就决定了“学不可以已”的必要性。
在对待学习主体的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的关系问题上,荀子更是认为学习态度问题是第一位的。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的重要意义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后天“善假于物”与“教使之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客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
二、教育目的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他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
荀子把人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俗人“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
”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仅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
雅儒不懂得法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也在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面前拙于对策,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治理好国家。
三、教育内容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之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从大儒的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诵经”“读礼”的教育内容观。
具体说,应当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学习。
从《劝学》中看荀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从《劝学》中看荀子的教育管理思想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其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有所不同,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更具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收有三名学生,其中李斯和韩非子1是其入室弟子。
荀子最为突出的观点是人生来就是可恶的,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想法相反。
在荀子的作品中时常能发现他性恶论的观点。
《劝学》作为《荀子》2一书的首篇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
世人对荀子的《劝学》给予很高的评价,因其优美的文字,简洁的表达,有力的例子,恰当的比喻。
文章开篇突出中心思想“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对读者表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其后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揉使之然也”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通篇文章,作者从两大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是怎么学,二是学什么。
学者文人为什么如此厉害,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何异能,而是他们懂得运用外界事物使自己能力变强。
如“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既然君子是因为“善假于物也”才成为“君子”的,那么我们如何去学呢?接下来荀子就讲述如何学。
首先环境因素。
荀子举出大量例子阐述环境对君子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君子应“居必择乡”,与文人雅士相处。
其次学习要谨慎。
树木长成深林了惹来砍伐,长的茂盛了招来从鸟投宿。
所以就算说明也会招来祸害,做事情也会受到侮辱,君子处世要保持谨慎。
再者,学习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若如“蟹六跪而二螯”般学习,则只能寄托他人,毫无成果。
至于学什么的问题,荀子在文章有所提及。
一是学《诗》、《书》、《礼经》等经典著作。
只有一步步学习积少成多才能“终乎为圣人”。
二是向老师学习。
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懂得《礼经》、《乐经》等经典的深意,能传授学生更深入更具体的内容。
荀子_劝学_思想浅析.docx
荀子重学,《荀子》一书首篇即为《劝学》,开篇即曰“学不可以已”。
那么,荀子之所谓“学”,到底所指是什么?《劝学》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在这里,荀子把“学”分为“数”与“义”两个方面。
杨倞注曰:“数,术也。
”“义,谓学之意,言在乎修身也”。
杨倞以“术”与“意”来对应荀子的“数”与“义”,今人多以课程程序或课程内容来指称“数”,以原则来指称“义”。
学由数与义层累而成,但二者互相渗透,并非可以截然分开的。
单言数非为学之方,单言义也非为学之道。
学之“数”由学之“义”贯彻统领,学之“义”在学之“数”中体现形成。
第一节学之数一、读经诵典荀子以诵经读礼为学之数,《荀子集解》中引杨倞之言曰:“经,谓《诗》、《书》;礼,谓典礼之属也”。
引卢文昭之言曰:“‘典礼’,疑当是‘曲礼'之误”。
更何况荀子接下来论证说:“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书》、《诗》、《礼》三者并称,而曰“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这大概也是杨倞认为“经”即指《诗》、《书》的原因。
但荀子虽重礼,也不至于将《礼》之一书剥离于群经而与群经并列。
读诗诵文,此为学之基础。
人秉天地之灵气而生,为万物之长。
但人与禽兽的区别到底在哪儿?荀子说为学之重要性:“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学与不学。
盖人之初生,惜惜懂懂,在学中渐知渐长。
幼小之时, 在生活实践中,从周围环境之中学习。
婴儿!呱呱l班地时,不能言,不能行,辫从人习之,久之始能言行。
既而渐长,指称事物之名、以言语表情达意,这都是学,然而荀子不单列此学,大概荀子认为这种学习人们都会于不自觉`}`浸润而有所得,不需劝而行之。
需“劝”而“学”之者,读书学文,:读礼修身,这些都而人们自觉刻苦,假以时日,才能有所成。
二、学礼习礼荀子将礼的位置高放,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探求礼。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作者:武国屏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年第04期荀子处在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一位儒学大师。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因原文较长,一直以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只是其部分内容,为了统观全貌而无断章取义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笔者对《劝学》全篇的观点加以梳理,并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为学这一重要问题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
”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
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作者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本文档旨在详细解析《荀子》中“劝学”篇的教育观,并附上原文与译文,以供参考和研究。
原文劝学篇开篇即提出:“学不可以已”。
荀子认为,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人应该不断研究,直至生命终结。
他主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在说明,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超越老师,知识是可以通过传承而不断发展的。
荀子进一步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存乎心,察乎言,明乎道。
”研究应该从听入手,存于心中,通过言语来观察,最终理解其中的道理。
研究的过程是“闻见知行”的统一,即听、见、知、行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荀子还强调了实践在研究中的重要性:“知之而不行,等于不知。
”他认为,知识如果不能付诸实践,那就等于没有掌握。
因此,研究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行动。
最后,荀子提出了“劝学”的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即要广泛研究,坚定信念,恳切提问,深入思考。
译文研究永无止境。
荀子强调,无论是谁,都应该不断地研究。
他比喻说,蓝色是从青色中提取出来的,但它的颜色比青色更深。
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超越老师,知识是可以通过一代代传承而不断进步的。
荀子解释了研究的真正目的:研究应该从听觉开始,然后存入心中,通过语言来观察,最终理解其中的真理。
研究的过程包括听、见、知、行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他还指出,实践在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知道,而不去实践,那就等于不知道。
”他认为,知识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就没有真正掌握。
荀子提出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广泛研究,坚定信念,恳切提问,深入思考。
”这是他对于如何劝诱人们研究的建议。
结论《荀子》中的“劝学”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荀子的教育观强调研究的持续性、实践性、方法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当今社会中仍然需要坚持和发扬光大的。
荀子《劝学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荀子《劝学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荀子认为,教育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根基,他致力于发展一种理论和实际上的重视教育的新社会伦理。
他提出,“学习的根本得力于勤奋,习惯的根本是学习”。
他提倡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即把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者根植于真理和正义,重视仁、义、礼、智、信这五个道德准则,从而传承出一种新的文明信念,服务于社会和民族的发展。
荀子《劝学篇》对当代教育提出了多重启示。
首先,有效的教育应以激励学习、遵守恒心、爱学习及向上追求为理念,从而打造学习优势和终身发展能力。
其次,因材施教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要公平对待孩子们,尊重孩子的爱好,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时给予充足的精神引导。
此外,重视孩子探究智力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孩子培养素养和家政素养,增强孩子面对挫折和磨炼的能力,从而培养孩子的品格,为孩子的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荀子教育思想为当代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将知行合一理念奠定为当代教育理论的基础,让孩子重视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体会比记忆更重要,提倡知行统一。
同时教育要引导孩子,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孩子,尊重他人。
《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
《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劝学》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1、学不可以已;2、用心一也;3、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意思是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劝学》内容分析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
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金要利,就要“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荀子的劝学
荀子的劝学荀子,名冯,字卿,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文化名人。
他对于劝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他的劝学理念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以荀子的劝学思想为主题,探讨他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论,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荀子提出了“尽心,广学,好问”三个方面的劝学原则。
首先,尽心是指学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专注。
荀子认为,学习是一项认真而严肃的事情,只有用心去学,才能收获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其次,广学是指要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和知识领域。
在荀子看来,知识的积累应该是兼收并蓄的,不能只关注某一方面,而是要贯通各个领域,形成全面的学识体系。
最后,好问是指在学习中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提问并主动探求答案。
荀子认为,只有不断地追问和思考,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
荀子在《劝学篇》中强调了勤学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地勤奋学习,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
他指出:“学贵勤”,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荀子提倡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不断地完善自己。
他曾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之,万夫莫敌;志不立,终是”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才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此外,荀子还提到了自律和规划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需要有计划并且有条理地进行,不能盲目地学习。
他说:“如磨刀,顾绀之害;如琢玉,顾瑕之害”,这句话告诫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自省和修正,保持自律,才能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荀子还提到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人的成全和个人的完善。
他说:“学不为己,多为己”,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智慧用于社会和他人的帮助。
荀子认为,只有站在更高的道德和伦理的高度,才能够实现人的真正的价值。
总的来说,荀子的劝学思想凝聚了他对于学习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他在劝学中强调了全身心的投入、广泛涉猎、好奇求知、勤学毅力、自律规划以及将学习与道德伦理相结合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了劝学篇》的教
育思想
《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重要意义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后天“善假于物”与“教使之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客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
二、教育目的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贝y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他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
荀子把人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俗人“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
”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仅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
雅儒不懂得法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也在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面前拙于对策,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法后王,统礼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