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
园林树木栽培学教学大纲
![园林树木栽培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e15a1d03d8ce2f00662382.png)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及栽培课程代码:0663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园林树木栽培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移栽定植、养护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的大小周期,掌握树木从移栽定植及其养护管理的主要栽培环节和技术要领,学会分析树木生长发育中的各种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具备组织和实施树木挖掘、运输、栽植、水肥管理及整形修剪的现场操作和进行相关教学与科研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园林树木及栽培以园林树木学、土壤学、农业化学、森林气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为基础理论,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第1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与特点,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原理、依据及其实践意义;树木衰老与复壮的机理。
要求熟记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发育阶段、树木的物候、变化规律及其实践意义,重点掌握树木复壮、树木物候变化的规律、落叶树物候期的特点及其与此相应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依据;树木衰老复壮的机理;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树木的主要物候期(重点)识记:生命周期;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年生长发育周期理解: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内部条件;春化阶段与光照阶段的意义应用:树木衰老复壮的措施;落叶树年周期中的主要物候期的划分方法、特点及其与周年管理的关系。
(二)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特点;树木的年龄时期;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发育阶段和常绿树的物候(次重点)识记:实生树与无性繁殖树木年龄时期的差异;树木年周期中的两个主要发育阶段应用:树木结实大小年现象及怎样克服;物候的形成与应用理解:树木个体发育中年龄时期的划分及其栽培管理要点;常绿树的物候特点(三)树木的衰老(一般)识记:个体发育;物候;物候期;物候相理解:树木幼年阶段的特征;树木幼年阶段变化的控制;树木的物候特性及物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第2章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理解树木的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的关系。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288631e10912a216157929c4.png)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20066学分3.5总学时60理论40实验/上机20 英文课程名Horticultural Crop Culture开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园林修订时间04年09月05日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园艺植物栽培学着重介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综合栽培技术。
要求学生了解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承担种植园的规划设计,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胜任农业科教、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并能自主创业。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园艺学是农业科学的分支,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主T课,该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重介绍园艺植物栽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术。
通过课堂讲授、实习试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了解世界上园艺植物栽培的最新动态,使毕业后的学生能胜任农业科教、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并能自主创业。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园艺生产产业的内涵及其在现代农业屮的地位和作用和园艺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利用,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懂得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及施丄,能建立适应当地条件的种植制度,熟练传授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通过木课程的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教学实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科学研究等工作,将学生们培养成为既有理论又有一定操作技能在身, 并有创新精神的园艺工作者。
三、面向专业:园艺。
GDOU-B-11-213四、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十.壤肥料、植物保护等课程是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的基础,要求以上先修课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栽培学》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栽培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3d7a4ccaaedd3383c4d3ef.png)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树木栽培学(英文):Aboriculture课程编号:14351067课程学分:5 学分课程总学时:5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树木栽培学是论述园林树木栽培、养护与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课程内容系统,含盖面大,实践性强,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观赏树种引种驯化、树木栽植及移植技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树木整形修剪、园林垂直绿化的理论及技术、古树名木养护与保护、园林树木调查与功能效益评价。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园林树木栽培的生理生态学原理、栽培与养护的技术体系,结合实践教学能够灵活应用理论教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合肥地区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调查分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内容:了解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学概念及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二、具体课时安排:第一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及其研究内容(0.5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0.5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栽培技术体系(1学时)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树木生长发育周期的概念、生长发育的年周期与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培育措施;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与调节;生长的物质基础及其影响与调控。
2、教学重点与难点:树木不同发育阶段培育目标与技术措施,生长调控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树木生长环境特点及其影响分析(1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1学时)第四节:园林树木物质生产和分配及其对生长的调控(1学时)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环境(5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园林立地特点及其对树种选择的要求;园林绿地分析与评价方法、途径;园林绿地土壤改良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53e03f0f705cc17552709fb.png)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树木栽培学/ Arboriculture课程代码:F153Z502学时:36/8学分:2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适用专业:园林开课(系)、教研室:农生院园林系园林植物教研室授课教师:申晓辉教材、教学参考书:《园林树木栽培学》吴泽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城市树木栽培与养护》周武忠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一、园林树木栽培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根据园林专业教学计划,《园林树木栽培学》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为基础,面向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称之为《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园林树木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掌握园林(城市)树木栽植施工、养护管理(土壤、水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整形修剪)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城市树木养护管理及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绪论:扼要阐明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和城市树木概念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学与城市树木养护与管理的定义与内涵明确园林树木栽培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国内部分院校园林专业开设“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情况了解我国园林树木的栽培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相关内容参考图书及资料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着重讲清按照观赏特性和在园林中的栽培用途分类)重点讲解园林树木在美化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了解园林树木树体组成、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专业知识掌握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年生长周期及物候期的概念重点讲解园林树木整个生命周期及年生长周期的生长规律掌握物候期的观测研究方法重点掌握园林树木在器官、个体及群体三个水平上的生长发育规律重点掌握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二章:园林树木的苗木繁育了解园林苗木的繁育方法和最新进展掌握种子采集和处理的一般方法掌握树木组织培养的程序和方法第三章:适地适树与园林树种规划了解城市树木生长的环境特点掌握适地适树概念、原则和措施重点讲授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和植物配置的关系重点讲授园林设计中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和方式重点讲授园林树木生长调查方法、步骤以及树种规划的原则第四章:园林树木栽植工程了解栽植的概念、形式、栽植成活原理以及栽植季节选择掌握植树工程的一般程序和技术要点掌握大树移植的特点及主要技术要领了解特殊立地条件和垂直绿化树木的栽植与养护了解屋顶绿化的类型及关键技术第五章:园林树木的土壤、水肥管理了解园林土壤的结构、特点及土壤改良方法了解园林土壤污染的防治方法了解树木需水特点、干旱诊断及灌溉方式、灌溉量确定方法了解树木营养诊断方法及合理施肥量的确定第六章: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掌握树木整形修剪的目的、作用、理论依据与基础知识掌握整形的主要形式及各类型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要求常用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第七章: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了解园林树木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一般防治方法常见害虫及其防治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常用杀虫剂、杀菌剂使用方法生物农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生物工程第八章: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园林树木的其它养护管理及各类树木的栽植管理要点了解各种伤害类型及其防治方法掌握树体保护的常规方法了解各类园林树木的选择、栽植和管理要点了解古树名木生长衰弱的原因及复壮措施第九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价值评估园林树木分类园林树木的观赏价值园林树木的景观和生态价值城市树木的经济价值和估算方法掌握树木生长调查方法和树种规划、选择方法园林树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第十章:风景林经营掌握风景林的概念、类型特征及评价因子理解密度效应及确定合理密度的方法了解风景林的密度管理及生态管理方法三、本课程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一)实验学时数为8学时。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32d7a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a.png)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一、引言A、背景介绍:园林植物栽培学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园林人才的重要环节。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B、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园林植物栽培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园林植物栽培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A、课程名称:园林植物栽培学B、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C、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三、教学内容A、园林植物栽培学基本概念1. 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2. 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B、园林植物生长环境要求1. 温度、光照和湿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2. 土壤特性和肥料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C、园林植物栽培技术1. 园林植物繁殖技术(种子繁殖、嫁接繁殖、离体培养等)2. 园林植物苗木培育技术(移栽、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D、园林植物栽培管理1. 园林植物生长监测与调控2. 园林植物保养与养护E、园林植物栽培案例研讨1.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 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四、教学方法A、理论课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基础知识。
2. 讨论研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各自的理解和经验。
B、实验课教学方法1. 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学习评价A、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
B、评价标准1. 学习成绩: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考核成绩综合评价。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
六、参考教材A、主要教材1. 《园林植物栽培学导论》2.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与管理》B、辅助教材1. 《园林植物栽培学案例解析》2. 《园林植物栽培实验指导书》七、教学团队A、教师信息1. 主讲教师:XXX 教授2. 助教:XXX 副教授B、联系方式:教师办公室电话:XXX-XXXXXXX八、课程总结A、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园林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729f4cf8c75fbfc67db214.png)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基础知识,园林植物的种苗生产,园林植物栽培,园林植物养护。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及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园林植物繁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园林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园林植物养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堂教学应多采用教具、模型、实物、标本、幻灯片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时补充与课程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要求与内容(一)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内容和作用2.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控制教学建议:注重学生保护生存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的培养。
(二) 园林植物的种苗生产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2.了解园林植物开花、结实的一般规律。
3.了解组织培养脱毒和快速繁殖的方法。
4.了解苗圃地选择与区划的原则。
教学内容:1.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2.园林植物的种实(子)生产3.园林植物繁育技术4.园林苗圃技术教学建议:1.掌握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本掌握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方法。
2.掌握园林植物种实(子)采集、调制、品质检验、贮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实生苗的育苗方法和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营养繁殖的育苗方法。
4.掌握苗圃技术档案的建立方法;基本掌握各类规格苗木的培育方法和苗木出圃的质量标准及调查方法。
《园艺植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
![《园艺植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bc89ba5fbfc77da269b1d5.png)
《园艺植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45学分: 3适用对象: 园艺专业先修课程:植物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园艺植物栽培学着重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栽培技术运用等原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胜任农业科教、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园艺生产产业(园艺业)的内涵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园艺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利用,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通晓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及施工,能建立适应当地条件的种植制度,通晓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并完整地掌握好某一类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以花、果和种子为最终产品的园艺植物的成花和座果机理;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的影响;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特别是无土栽培、有机栽培和节水栽培植物的土肥水管理;园艺植物株形的培养与维护,特别是多年生植物的整形与修剪;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等。
教学难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以花、果和种子为最终产品的园艺植物的成花和座果机理;提高园艺植物产量、品质和栽培效益的关键栽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优化。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1.绪论(共4学时)1.1园艺业发展简史和现状了解 0.51.2园艺植物栽培的重要意义了解 0.51.3园艺业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几个热点理解 0.51.4园艺植物资源和分类掌握 21.5观赏园艺植物(含草坪草)的分类掌握 0.52.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共12学时)2.1营养生长理解 42.2生殖生长掌握 42.3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理解 22.4器官生长相关性理解 12.5生长发育周期掌握 13.园艺植物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共2学时)3.1种植园规划设计了解 0.53.2种植制度理解 0.53.3园艺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了解 0.53.4园艺生产技术档案的建立和利用了解 0.54.园艺植物的繁殖(共10学时)4.1育苗场地的条件与规划了解 0.54.2种子繁殖理解 24.3嫁接繁殖掌握 44.4扦插繁殖掌握 14.5压条繁殖掌握 14.6分生繁殖掌握 14.7组织培养及无病毒种苗繁殖了解 0.55.园艺植物的定植(共2学时)5.1定植时期掌握 0.55.2定植密度和定植方式理解 0.55.3定植前种苗的准备和整地理解 0.55.4定植与定植后管理理解 0.56.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共2学时)6.1土壤耕作方法掌握 0.56.2土壤改良及消毒掌握 0.56.3营养和施肥掌握 0.56.4灌溉、排水和节水栽培掌握 0.57.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共6学时)7.1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和意义理解 0.57.2果树与观赏树木的修剪技术掌握 27.3果树与观赏树木的树形掌握 27.4果树修剪的实施掌握 0.57.5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技术掌握 0.57.6植物的观赏应用与造型掌握 0.58.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管理(共4学时)8.1根用类园艺产品器官管理掌握 0.58.2茎、叶用类园艺产品器官管理掌握 0.58.3花类园艺产品器官管理掌握 0.58.4果实类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管理掌握 0.59.园艺产品的采收及采后管理(共2学时)9.1园艺产品的采收、分级、包装掌握 19.2贮藏原理与贮藏方法了解 0.59.4其他采后处理措施、运输、切花了解掌握0.510.课程总结复习(共1学时)五、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如下:(1)绪论 2%(2)种类与分布 4%(3)生长发育 30%(4)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 4%(5)繁殖 30%(6)定植 2%(7)土肥水管理 4%(8)植株管理20%(9)产品器官管理 2%(10)采收及采后管理 2%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黑体,小4号字)1.教材:李光晨,范双喜主编《园艺植物栽培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第2版2.参考资料:(1)郗荣庭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农业出版社,1999,第3版(2)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总论,农业出版社,1984,第2 版(3)刘海涛主编,花卉栽培基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第1版大纲制订人:王晓琴制订日期:2009-9-1。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b9b6687cd184254a353510.png)
昆明学院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园艺专业综合园艺方向)(共6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昆明学院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园艺植物栽培学》以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研究园艺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园艺植物栽培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与园艺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接受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教学实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科学研究等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操作技能在身、并有创新精神的园艺工作者。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互动讨论、期末考试等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讲授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配合课内实验、实习,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相关技术与操作技能;通过互动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及动态,按实际教学进程安排在各单元教学中完成。
最后通过期末考试督促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理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1章绪论【目的和要求】掌握园艺、园艺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概念,领会园艺植物栽培的重要意义;了解园艺业发展的简史和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几个热点;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626f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d.png)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的种植、栽培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熟悉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理解园林植物的繁殖、生长和发育过程;- 掌握园林植物的育种、栽培和养护技术;-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2.1 课程内容- 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及技术- 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园林植物的栽培和管理技术- 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2.2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设36学时,具体学时安排如下:- 理论授课:30学时- 实验操作:6学时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3.1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和管理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2 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讨论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 期末考核: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测试学生对园林植物栽培学的掌握程度。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4.1 教材-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程》-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手册》4.2 参考资料- 《园林植物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分类与鉴定》五、教学团队和实验设施5.1 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资深园林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授课和指导实验操作。
5.2 实验设施学校园艺实验室配备有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栽培工具,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六、其他注意事项- 学生需提前预习课程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认真对待课程评价。
该大纲基于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基本内容,通过合理的学时安排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范文
![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625ea702d276a200292e72.png)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标、任务《园林植物栽培》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分两个部分,一是园林苗圃及栽培部分,二是修剪整形部分。
园林苗圃及栽培部分是专门研究园林木本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园林树种规划与选择,园林树木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木的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型科学。
修剪整形部分是专门研究整形与修剪的应用型学科。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水平的育苗技术与苗木生产管理工作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园林树木种子生产与贮藏、育苗、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树木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圃内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掌握苗圃养护工作重要环节和与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及花灌木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掌握园林苗圃、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重要环节和与实际操作技能,达到高等技术人员应具备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课程学时分配章次 教学内容讲课 实践 教学 其他 合计 1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基础 8 2 2 园林植物苗木培育技术 24 8 3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104课程编码: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对象: 园林本科大二下学期学时学分: 72学时,3学分(理论54学时) 编写单位: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园林教研室 编 写 人: 付素静 审 定 人:编写时间: 2012年3月4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12 4总计54 18 72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基础( 8学时)1、教学目标掌握园林植物的概念、分类、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的内容与学习方法;掌握木本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年周期的特点及各阶段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理解环境因子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草本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年周期的特点及各阶段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2、本章重点园林植物栽培的重要性、国内外发展现状。
3、本章难点木本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年周期的特点及各阶段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1151433b3567ec102d8a7e.png)
1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学习并掌握树木生长发育规律(A5.1、A5.2) 2.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学校图书馆 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与综述,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和习惯(B3、 B9) 3. 通过园林树木栽植养护技术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从种子采收- 苗木繁育-栽植-整形修剪-古树复壮-病虫害和水肥管理等最基本的技能 (B10) 4. 学习 ppt 制作基本技巧和要求(B7) 5. 通过组织小组实践、调研项目的实施,学会撰写规范的实习、实验报告, 多媒体形式的成果汇报,培养学生的文字处理、语言表达,以及组织协调能 力和合作精神等(C2、C4、C6)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掌握常绿和落叶树种生命 树木生长发 授课+小组 3 小组汇报 周期的特点 育规律 讨论 采集标本园树木种子,进 小组实验报 3 授课+3 实验 6 苗木繁育 告1 行处理和质量评价
树木嫁接 5 3 3 3 3 3
3 授课+2 实践 授课
掌握树木嫁接技术 通过网络查阅并总结“大 树进城”的利与弊 掌握校园绿篱的修剪技法 及常用修剪工具的使用 通过网络查阅掌握我国古 树名木资源及现状
小组实验报 告2
*教学内容 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树木栽植 树木整形修 剪 古树名木的 养护复壮 垂直绿化与 屋顶绿化 道路等特殊 立地的绿化 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小组实验报 告3
2 授课+1 实践
授课 授课 授课
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3
课程设计
以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为切入点,通过 文献查阅、整理,分析总结现存问题 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是城市园林专业必修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土壤与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花卉学》、《园林树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综合、提升和应用环节,也是“课堂”和“职业岗位”对接的衔接环节,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核心主干作用。
本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园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以高职生源智能特点作为课程内容序化(教学流程)的依据,以“工学结合”“项目化管理”作为主要方式和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园林植物栽培基础理论和栽培技术,同时注意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原则:(1)依据园林植物栽培从“市场调研—制定计划—栽培基质处理—繁殖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体系;(2)以教学生“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得更好?”等过程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以学生回答“是什么?”等陈述性的知识为辅;(3)以企业年度的实际工作流程设计课程教学流程;(4)引导、督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综合应用土壤与营养、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和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制定年度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园林植物栽培基质的选择和理化分析、常见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获取信息、语言表达等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为毕业后在园林、园艺行业能胜任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销售等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标准(一)、栽培技能栽培技能包括园林市场调研和生产计划的制定、栽培基质处理、种苗生产和病虫害防治16个项目,栽培基本技能部分在在学校温室完成此内容的实训和学习。
项目1.园林市场调研和生产计划的制定项目内容:园林市场调研的目的与意义;生产计划的制定依据;生产计划制定的注意事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内容标准:(1)能够说出5个园林企业或市场,以及它们的主营;(2)园林植物市场调研报告;(3)生产的学期计划。
项目2.园林植物栽培基质处理技术训练内容:栽培基质的消毒方式;栽培基质的种类;栽培基质的特点和功能;栽培基质的构成。
内容标准:(1)能说出常见的园林植物栽培基质种类;(2)能说出栽培基质的特点和功能;(3)能掌握不同用途的栽培基质构成及比例;(4)能说出为什么要对栽培基质进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有哪些;(5)能说出园林植物的栽培基质包括哪些成分,播种基质和植物生长基质的差别及理由;(6)掌握栽培基质常用方法。
项目3. 栽培基质的pH和EC测定训练内容:栽培基质的的pH值测定与调节和EC测定。
内容标准:(1)能说出土壤pH值的含义;(2)能熟练使用pH试纸和pH剂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3)酸性土壤用草木灰或熟石灰调节,碱性土用硫酸亚铁调节;(4)并说出适合于酸性基质的园林植物5种、碱性基质的园林植物5种;(5)能说出土壤Ec值的含义和Ec高与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6)能熟练使用电导率仪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项目4.常见园林植物播种与种苗管理训练内容:有性繁殖的定义;一二年草花播种的类型和依据;一二年生草花播种的技巧;木本植物播种技术和方法。
内容标准:(1)能说出一二年生草花20种;(2)植物有性繁殖的定义;(3)能根据种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4)能熟练掌握一二年花卉的播种技术;(5)能说出木本花卉10种;(6)种庙的移苗和管理。
项目5.常见园林植物生根剂的配制训练内容:生根剂主要成分、作用和配制技巧内容标准:(1)生根剂的主要成分;(2)生根剂中每种成分的主要作用;(3)生根剂配制过程中NAA和IAA的溶解方法;(4)生根剂配制后的保藏方法。
项目6.常见园林植物的扦插训练内容:园林植物扦插繁殖的类型和依据;园林植物扦插生根的原理。
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扦插类型;(2)说出用嫩枝扦插、老枝扦插和叶插的植物种类10种;(3)植物扦插繁殖的时间选择;(4)植物生根的原理。
项目7.常见园林植物嫁接训练内容:园林植物嫁接繁殖的类型和依据;园林植物嫁接成活的原理。
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嫁接类型、砧木和接穗的选择依据;(2)说出芽接、枝接、劈接和根接的植物种类10种;(3)植物嫁接繁殖的时间选择;(4)植物嫁接成活的原理。
项目8.常见园林植物分株与环割训练内容:园林植物分株繁殖和环割繁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分株繁殖的时期选择;(2)分株繁殖的注意事项;(3)植物环割技术;(4)植物环割的原理。
项目9.草花的栽培管理训练内容:草花的栽培管理包括中苗到成苗管理包括摘心、换盆、施肥、浇水、除草、激素处理、整形与修剪、温度和光照等方面;开花株的管理包括出圃时期、肥水管理、摘蕾、摘花等方面。
内容标准:(1)能说出造成幼苗徒长的原因及控制方法;(2)能掌握植物的需肥规律,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情况判断出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并能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3)能掌握植物的浇水原则、时期和方式,并能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补充适宜的水分;(4)能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生长规律,选择或营造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5)能说出赤霉素、多效唑等植物激素的作用,并在生产中根据需要进行应用;(6)能进行间苗、上盆、换盆、施肥、浇水、摘心、摘花、摘蕾等实际操作;(7)能根据植物的开花特点选择合适的出圃时期出圃。
项目10.木本植物的种植训练内容:木本植物种植前准备;选苗、取苗、运输、挖种植穴、种植、种植后管理。
内容标准:(1)能掌握木本植物栽植前的放线定点和种植穴的规格确定;(2)掌握取苗前的修剪、取苗土球大小、土球的包扎和运输;(3)掌握木本植物种植的技术和种植时的注意事项;(4)掌握木本植物种植后的水分管理等措施。
项目11.百合盆栽技术训练内容:百合盆栽品种与种球大小;百合栽种时间的确定;百合种植;种植后的管理。
内容标准:(1)适宜做盆栽的百合品种应具有的习性是植株较矮、花大、多、颜色鲜艳、有香味;(2)盆栽百合的种球大小要求在周径在14cm以上;(3)百合种植时间要根据用花的时间和百合在当地从种植到开花所需时间来定,一般可以提前3-5天种植;(4)百合种植过程包括培养土的配制、种球消毒、种植、浇水等过程;(5)百合管理包括百合的扶正、百合施肥、光照和温度。
项目12.水仙的雕刻和养护训练内容:水仙的养护技术;水仙的雕刻技术。
内容标准:(1)水仙开花特性;(2)水仙养护中的水分、温度和光照对水仙生长发育的影响;(3)水仙雕刻时间的确定、水仙雕刻包括剥皮,雕芽,雕花,清洗等过程。
(4)水仙雕刻后需在水中浸泡24h,雕刻面需保湿。
项目13.园林植物的修剪与整形训练内容:多年生园林植物的修剪与整形内容标准:(1)园林植物修剪整形原则;(2)不同用途的园林植物修剪与整形;(3)绿篱机的使用;(4)高枝油锯的使用。
项目14.波尔多液液配制与使用训练内容:波尔多液的配制与使用。
内容标准:(1)能说出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2)能准确地配制一定量的波尔多液;(3)能正确地进行喷施。
项目15.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训练内容: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内容标准:(1)能根据害虫的外部形态进行检索出害虫的种名;(2)能根据口器类型和害虫发育史制订出害虫防治的方法;(3)能正确地选择农药并进行喷施。
项目16.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训练内容: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内容标准:(1)能根据植物病症初步判断出病害的类型,细菌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2)能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制订出相应的防治方法;(3)能正确地选择农药并进行喷施。
综合职业素质要求内容标准:(1)遵纪守时、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踏实肯干、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爱护公物;(2)组织本组同学完成各项学习和实训任务,在各项学习和实训活动中互相合作、与老师的合作好;(3)能对市场有较好的敏锐性,具有开拓创新和举一反三的能力;(4)能对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对他人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
三、实施建议1.建议学时和学分建议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总学分3学分。
表1 课程教学内容安排2.前导后续课程前导课程应包括土壤与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花卉学、园林树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3.教学方法和手段(1)“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全过程模拟企业活动,其流程:组建模拟“公司”(实训的主体)→ 市场调查→ 实训教学→ 产品销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进行角色转化,学生同时以公司或部门领导和公司普通员工的双重身份参与教学,(每“公司”4~5人,分别担任公司总经理、生产技术部经理、销售部(兼财务部)经理等,同时又都是公司普通员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董事长”和“总工程师”的角色,对教学过程起指导作用。
(2)“项目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训练教学中,以种植学生选定的植物种类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从市场调研、生产计划的制定、成本核算、生产操作、产品销售等进行全过程的训练,该教学法在课内主要进行示范、指导和总结,学生还必须在课外自主完成平时的日常管理等任务。
课程安排5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会涉及到多项专业技术和能力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参与兴趣,引导“完成任务”,督查实施过程,纠正过程偏差,点评总结等进行指导。
(3)采用花卉生产“一条龙”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流程如下: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分组,每小组实行成本负责制,每小组的生产规模、种类自己确定(多于教师规定的规模和种类),并核算生产成本和预期效益,写出生产项目计划书。
教师根据每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教学。
在课程考核上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学生的成绩按小组计划书由平时表现、产品质量、产品利润和实操考核四部分组成。
即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教学内容、又要求学生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结果。
(4)实行“课程学习实训手册”制度,指导评价相结合制定《课程学习实训手册》,学生人手一册,手册将每单元学习训练内容、方法和标准告之学生,要求学生按要求学习,并对照学习标准,课前自测、课后自评,“手册”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引导、指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也作为课程成绩评价依据之一。
4.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1)教材《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王秀娟、张兴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2)教学参考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祝遵凌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园林花卉》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园林花卉学》毛洪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吴亚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园林花卉学》刘燕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花卉生产栽培技术》吴亚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主要参考文献园艺学报、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植物研究、中国园林、北方园艺、林业研究、中国花卉园艺、花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