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接入消费金融 互联网征信的数据之辩

芝麻信用接入消费金融 互联网征信的数据之辩
芝麻信用接入消费金融 互联网征信的数据之辩

本报记者黄锴上海报道

4月8日,芝麻信用宣布,与蚂蚁微贷旗下“花呗”、招联金融旗下“好期贷”达成合作。芝麻分在一定分数以上的用户,就有机会领用“花呗”和开通“好期贷”。

这是芝麻信用首次接入消费信贷场景。在“花呗”上,芝麻信用用户最高能申请到3万元的消费额度。此外,芝麻信用还将接入蚂蚁微贷旗下的消费信贷的产品“借呗”。通过“借呗”,用户最高可以获得5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

在芝麻信用的理想状态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第三方金融机构接入芝麻信用,推出相应的金融创新产品。芝麻信用表示,通过对海量用户信息的分析和挖掘,芝麻信用可以

帮助金融机构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评估信用风险,结合芝麻信用的反欺诈技术和黑名单共享,金融机构得以将用户违约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互联网征信面对的质疑也从未停息。点融网联合创始人郭宇航称,芝麻信用的优势是拥有阿里体系内多年积累的大量数据,而且离金融属性较近。但这毕竟是一种新的信用模型,其风险性和可验证性是滞后的。

应用场景

打开支付宝钱包,在“财富”里即可找到“芝麻信用”。当用户授权之后,随后出现的页面上显示着一个五边形,五个顶点分别标示出“身份特质”、“履约能力”、“信

用历史”、“行为偏好”、“人脉关系”字样,用户所得的评分,即是在上述五个维度的基础上综合所得。

据记者了解,芝麻信用的数据来源并不局限在阿里体系内。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芝麻信用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阿里体系内的数据;第二是外部合作机构提供的数据,“包括公安、法院、政府数据,及商户回流的数据”;第三是用户自我提交的信用数据,这部分入口目前还未开放。

目前,芝麻信用分数采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分模式,在对当前采集的个人用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计算后,用户的信用评分被划分为五个等级。不过,芝麻信用并不会透露

征信模型的具体算法,及五个维度各占的比重。

目前,蚂蚁微贷旗下的“花呗”已经接入。芝麻分600分以上的用户,有机会申请“花呗”额度,在天猫和淘宝购物时,就能使用“花呗”付款。据悉,用户可以在收货之后的下个月10日还款,其间无任何手续费。目前,用户可以申请的“花呗”额度在2500-30000元之间。

芝麻分在700分以上的用户,有机会申请开通“好期贷”,额度在2000-10000元之间,贷款期限分为3、6、12个月,可随时还款,按月计息,还款当月按日计息,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

在此基础上,蚂蚁微贷计划在4月中旬上

线借款平台“借呗”。通过“借呗”,芝麻信用用户可以凭借芝麻分申请相应额度的个人消费贷款。据了解,“借呗”目前的申请门槛是芝麻分在600以上。按照分数的不同,用户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从1000-50000元不等。借呗的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贷款日利率是0.045%,随借随还。用户申请到的额度可以提现到支付宝余额,就相对于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一样。芝麻信用甚至称,借呗不需要用户提交复杂的个人材料和财力证明,只需凭借芝麻信用分就能对用户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和把关,3秒完成放贷。

在接入消费金融场景之前,今年1月28日启动公测的芝麻信用已经相继接入了租

车、租房、酒店住宿等生活场景。其中,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的用户,可以享受神州租车的免押金租车服务。“阿里旅行·去啊”也推出了“信用住”,芝麻分在600以上的客人,可以免押金先入住,离店后付款。眼下,花呗、借呗与好期贷的接入,也意味着芝麻信用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为金融产品提供底层的信用数据和风险控制服务。数据之辩

但是,芝麻信用刚刚起步,无论是数据的获取、产品的完善性还是评分的准确性,仍需要打一个问号。

点融网联合创始人郭宇航告诉记者,征信模型的精准度是需要坏账数据来验证的。就P2P行业来说,征信模型至少要经过2—3

年的试错和修正,才能符合P2P公司的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尽管BAT各家的数据规模都很大,但它们只是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有丰富的数据,在其他领域则不然。换言之,其数据的维度不够完整。譬如,阿里体系相对而言缺乏社交的数据,此外,如果一个消费者从来不用支付宝不上淘宝,那么阿里也很难采集到他的数据。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数据有失偏颇。

至于收集外部合作机构所提供的数据,郭宇航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有很高门槛的工作。。“任何公司,都可以申请和外部机构合作。这类工作并不具备排他性和垄断性。”郭宇航称,“而且,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往往比较静态,而BAT内部的数据才是

动态和不断更新的,这种动态的数据更有价值。”

另一个问题是,芝麻信用建立了评分体系后,多大程度上会承担因此导致的风险呢?打个比方,如果租车公司引入了芝麻信用的征信体系,但发生了丢车的情况,芝麻信用会因此赔偿或承担责任吗?

对此,芝麻信用负责人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们把这个数据开放出来,是给企业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每个企业都有其风险偏好和经营策略,由它本身来决定怎么使用这个信用数据。”他表示,“芝麻信用的评分并不是唯一的参考因素,因此我们也不会因此承担责任。就好比有人信用卡违约了,那么当初帮助他办理信用卡,帮助他提交材

料或开收入证明的人,也不会承担责任,只是违约者本身会受到惩罚。”

芝麻信用希望通过数据对接,为一些成熟企业或是创业公司提供资信验证类的服务。目前,在芝麻信用完成对接的企业中,既有神州租车、车纷享、微公交这样的租车公司,也有百合网这样的婚恋交友网站,还有小猪短租等新兴租房网站。有业内人士称,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往往比较细分,市场规模和份额都比较小,而航空业、快捷酒店、通信业等行业内握有大量数据的公司,目前并未和芝麻信用形成合作。

此外,在郭宇航眼里,芝麻信用作为一家第三方征信机构,具有很深的阿里的烙印,并且阿里现在在金融领域里面积极开发,这

会引发其他互联网金融伙伴的某种担忧。如果征信公司拿着P2P公司的客户数据不当使用的话,就会对合作伙伴造成损失。征信行业的成熟还要3-5年,因此点融网仍会以自己进行征信数据的采集和建模为主,但也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各家征信机构合作。如果合作机构不足,无疑会影响到数据维度的全面性和模型的精准性。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坦言,芝麻信用现在还处于公测阶段,其应用场景的拓展需要进一步加快。“我们目前切入的行业,很多是与分享经济相关的,这些创新企业对征信的需求非常迫切,急需一种低成本的信用产品。当然,传统行业也会有痛点,未来我们会做更多努力。”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

文章来自天使投资https://www.360docs.net/doc/5310232024.html,/M8H5编辑

本报记者黄锴上海报道

4月8日,芝麻信用宣布,与蚂蚁微贷旗下“花呗”、招联金融旗下“好期贷”达成合作。芝麻分在一定分数以上的用户,就有机会领用“花呗”和开通“好期贷”。

这是芝麻信用首次接入消费信贷场景。在“花呗”上,芝麻信用用户最高能申请到3万元的消费额度。此外,芝麻信用还将接入蚂蚁微贷旗下的消费信贷的产品“借呗”。通过“借呗”,用户最高可以获得5万元的

个人消费贷款。

在芝麻信用的理想状态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第三方金融机构接入芝麻信用,推出相应的金融创新产品。芝麻信用表示,通过对海量用户信息的分析和挖掘,芝麻信用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评估信用风险,结合芝麻信用的反欺诈技术和黑名单共享,金融机构得以将用户违约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互联网征信面对的质疑也从未停息。点融网联合创始人郭宇航称,芝麻信用的优势是拥有阿里体系内多年积累的大量数据,而且离金融属性较近。但这毕竟是一种新的信用模型,其风险性和可验证性是滞后的。

应用场景

打开支付宝钱包,在“财富”里即可找到“芝麻信用”。当用户授权之后,随后出现的页面上显示着一个五边形,五个顶点分别标示出“身份特质”、“履约能力”、“信用历史”、“行为偏好”、“人脉关系”字样,用户所得的评分,即是在上述五个维度的基础上综合所得。

据记者了解,芝麻信用的数据来源并不局限在阿里体系内。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芝麻信用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阿里体系内的数据;第二是外部合作机构提供的数据,“包括公安、法院、政府数据,及商户回流的数据”;第三是用户自我提交的信用数据,这部分入口目

前还未开放。

目前,芝麻信用分数采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分模式,在对当前采集的个人用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计算后,用户的信用评分被划分为五个等级。不过,芝麻信用并不会透露征信模型的具体算法,及五个维度各占的比重。

目前,蚂蚁微贷旗下的“花呗”已经接入。芝麻分600分以上的用户,有机会申请“花呗”额度,在天猫和淘宝购物时,就能使用“花呗”付款。据悉,用户可以在收货之后的下个月10日还款,其间无任何手续费。目前,用户可以申请的“花呗”额度在2500-30000元之间。

芝麻分在700分以上的用户,有机会申

请开通“好期贷”,额度在2000-10000元之间,贷款期限分为3、6、12个月,可随时还款,按月计息,还款当月按日计息,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

在此基础上,蚂蚁微贷计划在4月中旬上线借款平台“借呗”。通过“借呗”,芝麻信用用户可以凭借芝麻分申请相应额度的个人消费贷款。据了解,“借呗”目前的申请门槛是芝麻分在600以上。按照分数的不同,用户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从1000-50000元不等。借呗的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贷款日利率是0.045%,随借随还。用户申请到的额度可以提现到支付宝余额,就相对于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一样。芝麻信用甚至称,借呗不需要用户提交复

杂的个人材料和财力证明,只需凭借芝麻信用分就能对用户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和把关,3秒完成放贷。

在接入消费金融场景之前,今年1月28日启动公测的芝麻信用已经相继接入了租车、租房、酒店住宿等生活场景。其中,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的用户,可以享受神州租车的免押金租车服务。“阿里旅行·去啊”也推出了“信用住”,芝麻分在600以上的客人,可以免押金先入住,离店后付款。眼下,花呗、借呗与好期贷的接入,也意味着芝麻信用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为金融产品提供底层的信用数据和风险控制服务。数据之辩

但是,芝麻信用刚刚起步,无论是数据的

获取、产品的完善性还是评分的准确性,仍需要打一个问号。

点融网联合创始人郭宇航告诉记者,征信模型的精准度是需要坏账数据来验证的。就P2P行业来说,征信模型至少要经过2—3年的试错和修正,才能符合P2P公司的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尽管BAT各家的数据规模都很大,但它们只是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有丰富的数据,在其他领域则不然。换言之,其数据的维度不够完整。譬如,阿里体系相对而言缺乏社交的数据,此外,如果一个消费者从来不用支付宝不上淘宝,那么阿里也很难采集到他的数据。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数据有失偏颇。

至于收集外部合作机构所提供的数据,郭

宇航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有很高门槛的工作。。“任何公司,都可以申请和外部机构合作。这类工作并不具备排他性和垄断性。”郭宇航称,“而且,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往往比较静态,而BAT内部的数据才是动态和不断更新的,这种动态的数据更有价值。”

另一个问题是,芝麻信用建立了评分体系后,多大程度上会承担因此导致的风险呢?打个比方,如果租车公司引入了芝麻信用的征信体系,但发生了丢车的情况,芝麻信用会因此赔偿或承担责任吗?

对此,芝麻信用负责人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们把这个数据开放出来,是给企业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每个企业都有其风险

偏好和经营策略,由它本身来决定怎么使用这个信用数据。”他表示,“芝麻信用的评分并不是唯一的参考因素,因此我们也不会因此承担责任。就好比有人信用卡违约了,那么当初帮助他办理信用卡,帮助他提交材料或开收入证明的人,也不会承担责任,只是违约者本身会受到惩罚。”

芝麻信用希望通过数据对接,为一些成熟企业或是创业公司提供资信验证类的服务。目前,在芝麻信用完成对接的企业中,既有神州租车、车纷享、微公交这样的租车公司,也有百合网这样的婚恋交友网站,还有小猪短租等新兴租房网站。有业内人士称,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往往比较细分,市场规模和份额都比较小,而航空业、快捷酒店、通信

业等行业内握有大量数据的公司,目前并未和芝麻信用形成合作。

此外,在郭宇航眼里,芝麻信用作为一家第三方征信机构,具有很深的阿里的烙印,并且阿里现在在金融领域里面积极开发,这会引发其他互联网金融伙伴的某种担忧。如果征信公司拿着P2P公司的客户数据不当使用的话,就会对合作伙伴造成损失。征信行业的成熟还要3-5年,因此点融网仍会以自己进行征信数据的采集和建模为主,但也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各家征信机构合作。如果合作机构不足,无疑会影响到数据维度的全面性和模型的精准性。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坦言,芝麻信用现在还处于公测阶段,其应用场景的拓展需要进一步加快。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 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 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截至2014年7月25日,上海资信旗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共接入P2P平台203家,日均查询量达到2000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于2013年3月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9月15日,MSP征信平台会员机构已经达到405家,会员间信用信息共享查询量已达日均9000余次,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自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万人。此外,阿里巴巴、腾讯、平安集团等正在积极申请征信牌照。 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自于传统线下渠道,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数据范畴和内涵方面,传统征信数据来自于借贷领域并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而互联网征信获取的主要是信息主体在线上的行为数据,包括网上的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使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等,而互联网的行为轨迹和细节更多反映人的性格、心理等更加本质的信息,可以用来对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推断。

互联网征信发展

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 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截至2014年7月25日,上海资信旗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共接入P2P平台203家,日均查询量达到2000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于2013年3月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9月15日,MSP征信平台会员机构已经达到405家,会员间信用信息共享查询量已达日均9000余次,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自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万人。此外,阿里巴巴、腾讯、平安集团等正在积极申请征信牌照。 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自于传统线下渠道,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数据范畴和内涵方面,传统征信数据来自于借贷领域并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而互联网征信获取的主要是信息主体在线上的行为数据,包括网上的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使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等,而互联网的行为轨迹和细节更多反映人的性格、心理等更加本质的信息,可以用来对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推断。 第二,在信用评价思路方面,传统征信的思路是用昨天的信用记录来判断今天的信用。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昨天信用记录不好的人今天是否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者;二是对于过去没有发生过信用记录的人,如何判断其信用状况。对于第一个问题,互联网征信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实时地反映个人的行为轨迹,并以此推断个人相对稳定的性格、心理状态和经济状况,进而推断其未来的履约能力。第二个问题则引出了两者的第三个差异。 第三,在覆盖人群方面,截至2013年底,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有征信记录的约3.2亿人,约占总人口数的23.7%,远低于美国征信体系85%的覆盖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征信数据范围和来源渠道日益广泛,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因此,互联网征信可以覆盖到过去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利用他们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数据作出信用判断。 第四,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征信因为数据来源、数据内涵、模型思路的不同,信用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 展建议 1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建议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对传统金融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跨界特征及创新性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如何对互联网金融实施合理而有效的监管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监管部门对此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互联网金融监管”专题,邀请人民银行及部分专家从不同视角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探讨。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经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完善中国征信体系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 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

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经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截至 7月25日,上海资信旗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共接入P2P平台203家,日均查询量达到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立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于 3月正式上线。截至 9月15日,MSP征信平台会员机构已经达到405家,会员间信用信息共享查询量已达日均9000余次,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自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万人。另外,阿里巴巴、腾讯、平安集团等正在积极申请征信牌照。 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自于传统线下渠道,可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互联网金融与征信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与征信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王晓蕾副主任此次会议演讲的内容为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与征信。与大家分享近几年来本人对此问题的思索与实践。 首先介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内涵非常多,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等。其中与征信关系紧密的为网络借贷,即P2P。究竟什么是网络借贷,业内对此有很多认识。本人对网络借贷的理解有两点,首先它是借贷双方之间的直接交易,其次交易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市场的信贷形式多种多样,个人总结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即出资人直接将借款给借款人,比如网络借贷和小贷公司。另一类为间接地,通过银行实现借贷交易。一笔信贷交易中间经过的很多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任何一笔信贷交易都离不开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找到客户、识别客户、识别风险、管理风险,贷前贷后的管理。是否贷款的决策可以理解为风险选择或风险偏好。 银行的借贷交易,由银行承担风险管理、风险选择。是否贷款的决策由银行做出。存款人也就是出资人没有参与以上工作。小贷公司,采用出资人直接将款借给借款人的借贷交易方式,风险管理和风险选择由出资人进行。网贷平台,是将信贷交易中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选择做了一种新的组合,而产生的信贷形式。风险管理由网贷平台承担,而风险选择,是否贷款是由出资人做出决策。信贷交易中将风险管理和风险选择的重新的组合,从而产生的一种新信贷形式——网贷,——体现了互联网信贷的创新之处。 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放贷,收集客户资料、了解客户。而网贷平台的客户信息同样也是银行的,两者在这方面没有区别。网贷的创新之处在于

风险管理和风险选择的决策人是谁。 网贷创新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的信贷市场的发展不充分,银行的信贷客户以大企业为主,,导致个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少。如何解决这类人群的融资机会,一方面由正规金融体系的舆情改革,另一方面,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的新信贷形式——网络信贷,促进了中国信贷市场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获得融资机会。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判断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改革前进与否,改革能否满足更多的人获得融资、信贷交易机会。中国的信贷交易市场中,央行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中,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约8亿人,但这之中只有3亿人和银行有信贷关系,换句话说,5亿人与银行有过结算交易关系,开立过结算账户,他们有经济活动、融资需求,但跟银行没有任何形式信贷交易,他们就是未来信贷市场的机会,也正是这5亿人的存在,给中国P2P公司带来了风光的市场。同时,借助P2P平台,也增加了普通百姓的投资机会。这就是信贷交易的创新形式网络贷款,给信贷市场带来的积极意义。 网络贷款存在风险,分为两个方面。宏观上,资金安全存在隐患。P2P行业资金结算方式要求出资人不管通过什么渠道先将资金存入网贷平台公司,此类模式下,存在与证券公司非法挪用股民保证金类似的资金风险。P2P公司针对此类风险采取资金清结算分离,资金托管,增加平台透明度等一系列措施降低资金安全风险度,但是需要业内尽快将技术落地,从而避免P2P平台跑路,投资人利益受损的事情再次发生。微观上,所有信贷交易都存在交易风险。贷款放出后是否可以收回来,足够的风险管理能力对于P2P公司尤为重要。由于在交易过程中P2P公司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选择是分开的,采用哪种机制可以提高平台的风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分析与大数据征信体系构建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分析与大数据征信体系构建 摘要: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一方面表现为更为微型的客户对象导致的信用风险,一方面表现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导致的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包括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缺乏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手段以及缺乏明确的法规监管。传统中央银行为主导的线下征信体系覆盖率低、成本高并且相对封闭,大数据征信依托多样化、高频率和高体量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搜集和处理能够反映主题行为习惯的全方位、多维度信息,构建反映其性格特征、身份特质、履约能力等多维度的定量模型,利用各种算法推断其信用特征,并获得量化信用评估结果。大数据征信体系发展需要鼓励建立行业协会、规范产品标准和重视数据隐私保护。 关键词:互联网;风险征信体系;金融信用 一、互联网金融中信用风险的表现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资源,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采用新金融模式运作的一种新兴行业。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14年11月24日发布的《2014年测量信息社会报告》,2014年全球网民共30亿,占居民总数的40.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1/5的网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国有6.49 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中有5.57 亿手机网民。3.04亿用户使用网上支付,网民中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为46.9%;手机支付用户规模为2.17亿,网民中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为39.0%。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7849万,在网民中使用率为12.1%。 谢平和邹传伟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与金融相结合的,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2014年谢平、邹传伟和刘海二撰写的《互联网金融手册》中,互联网金融被定义为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李耀东和李钧则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简单是具有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应该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即服务长尾市场、普惠和去中心化的金融。主要特点为服务于长尾市场;具有海量用户;关注个性化需求;重视创新;正视风险;重视用户体验;重视开放性;重视社会化营销。 所谓信用风险即客户未能按期还本付息,或者说债务违约导致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中,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互联网金融中客户特征导致的信用风险,以及互联

互联网金融与征信体系解读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机结合,重点在于后者。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和借贷交易,核心是信用风险管理。尽管对于金融专业的人来讲是老调常谈,但是对于互联网出身、新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人来说,可能需要对此多一些重视。互联网金融一样离不开风险识别、判断、评估和 互联网以三种形式服务金融 当今互联网金融的形式有众筹、人人贷(Peer-to-Peer Lending,P2P)、余额宝等,抛开这些形式,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仍旧是一个工具,金融才是核心内容。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有三种形式

联网上,互联网成为消费者接触银行服务的一个渠道。例如,工商银行的业务70%-80%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的。 第二种形式是信息来源。互联网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重要影响,是因为它记录了不易被记录的信息,互联网成为信贷交易或者是金融交易中重要的信息来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金融,阿里很容易、很方便地掌握商户或消费者的一部分交易数据,根据这些信息并结合其他手段,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对贷款人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对这些小微企业,用传统的贷前调查方式逐一去调查,成本就太高了。 第三种形式是中介功能。互联网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当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就是把有钱的人和需要钱的人匹配在一起。最典型例子就是人人贷和众筹模式。 人人贷融资模式风险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内部突破的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作为新鲜的外部冲击,推动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比如,人人贷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打破金融压抑的格局,受到公众和业界的追捧。但是,人人贷融资模式的风险也值得关注,这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看。 从宏观层面来讲,人人贷确实存在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比如说,非法吸储和挪用客户资金,媒体一直都在报道人人贷机构携款“跑路”等相关现象,这与人人贷业务流程中资金流转路线有很大关系。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第三方监管的缺位,使得人人贷平台运营者和操作者享有客户资金的实际控制权,存在着较高的道德风险,这与我国股票市场早期出现的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的现象非常类似。解决的思路,就是把“资金托管”的概念和理念有效地运用到人人贷业务中来,避免让人人贷平台的运行者和操作者对客户的资金有实际的控制权。 目前一些人人贷业务平台,仅依靠运行者个人道德来做信用支撑是走不远的。对于新兴业务或新生事物来说,未来要成为一种成熟的金融模式,仅依靠建立在个人道德基础上的信用是不牢固的。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讲,希望业内能够尽快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从制度层面,特别是技术的层面,解决人人贷业务中存在的宏观风险。 从微观层面来讲,金融的本质、核心还是信用风险管理。借贷永恒的问题是“借款人是谁,人怎 么样,会不会还款?”.对于纯粹的“线上”人人贷模式,能否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与传统银行的优势何在?当了解“现下”模式以后,从一定程度上讲,我们认为目前的“线下”模式还是比较靠谱。 仅依靠“线上”模式很难彻底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所以,稍有风险意识的管理者都会寻求与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公司合作,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公司对小范围区域内市场的了解,帮助“线上”的人人贷公司解决风险控制的问题。例如,京东商城的供应链融资也需要与金融机构合作,用

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研究 1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征信市场状况发展 1.1我国金融互联网征信不太成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为互联网征信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就目前而言,因为我国正处于互联网金融征信建立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不论是社会信任、法制基础,还是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再加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掌握电商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型贷款平台的数据信息,导致企业职能依靠传统信贷结构获取相关的信用数据信息。所以,必须制定完善的基础制度,才能确保我国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1.2我国金融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的日趋完善,为互联网征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我国各个企业对互联网征信需求的持续增加,征信产品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就目前而言,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活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首先,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建立的征信机构。这一类型的征信机构主要是将采集、整理企业或者个人网上交易数据的方式,提供给商业银行,然后由商业银行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针对课程的风险评估,为最终信贷审批工作的进行提供准确性的数据信息。其次,以宜信等为主的大型P2P网络借贷平台建立的征信机构。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网络借贷平台也通过建立客户信用体系的方式,为平台自身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

持。 2互联网征信体系发展的相关建议分析 2.1法律法规的不断正规化和全面化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征信立法才能确保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的征信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虽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我国当前征信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的要求,确保了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征信体系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影响互联网征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时明确个人信息的范畴。比如,用户浏览网页的痕迹等。只有在确保个人用户隐私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盗窃或者侵害个人信用信息现象发生的几率。其次,企业必须严格的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固定以及管理要求,开展互联网征信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征信信息采集与使用监管的力度,为大数据征信数据信息的采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性,加强失信者失信惩罚的力度,如果出现严重失信行为的则应该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2.2利用大数据提升用户行为质量 虽然利用大数据采集到的大量的用户数据,为互联网征信和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但是,由于大数据征信数据信息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着各种弊端。因此,企业所掌握的用户行为数据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0232024.html,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分析作者:丁欣威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2期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征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我国个人征信现状;发现存在缺乏系统的个人征信评估标准、个人征信档案的隐私保护力不够、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导致的社会大众的信用意识较低等问题;进而从个人信用意识的提升、法律法规的完善、信用机制的提升等层面提出了加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5310232024.html,ki.1672-3198.2019.12.068 在当下互联网主导的新经济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在经济发展的当今及未来趋势中都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互联网经济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众多的问题。一方面,P2P平台跑路问题凸显,截至2016年二季度,高达1602家平台出现问题,较多的社会民众受到较大损失,乃至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严重的质疑性和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P2P平台对借贷信息进行审核和通过时,对借款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审核存在较大的疏漏,从而又造成P2P平台的较大损失;再者,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有着诸多的弊端,比如微信、银联等在扫码和支付中出现的盗刷;最后,受传统理财观念和经济信息的落后等因素影响,众多平台在理财产品的推广上,大部分企业仍只满足于保底型产品和满足借贷等要求。由此可见,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和完善的迫切感和紧急性越来越明显。 1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1.1 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征信体系 当前,我国金融发展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毫无疑问还是政府主导下所设立的国有股份制银行及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城市银行和地区性农村信用社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因而,在这种金融组织结构下,征信信息的主要来源还是以政府部门为主。 1.2 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双向信息交流机制 人民銀行在货币、汇率和经济管理等方面有着主导权外,也对全国的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也有着监管权。当监管范围内的相关机构向人民银行报送互联网平台中记录下的相关信息时,此时可以对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来进行整理汇总并保存下来。同时,当商业银行在处理用户关于信用信息方面的问题时,人民银行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便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信息来源,帮助他们查询到用户的信用记录和所需信息。 1.3 个人征信运作面向市场化趋势

[盘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征信江湖

[盘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征信江湖 来源:金融混业观察时间:2015-01-08 作者:林采宜尹俊杰 观察者言:央行近日印发通知对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腾讯旗下的腾讯征信等八家机构开放个人征信业务,一个立体化、全息化的征信市场是对人行征信体系的有效补充,在作者看来,互联网征信服务是互联网金融贯通全脉的要穴,由此梳理了电商平台、P2P平台围绕“大数据”、征信服务产品化、信用信息共享三大主线,先试先行,创新自身征信体系,为完善征信市场探索的可行之路。 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系小贷公司 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腾讯、百度纷纷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于个人和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下文以阿里小微金融和京东小贷为代表进行分析、对比。 (1)阿里小微金融 阿里体系小额贷款的产品线分为阿里巴巴贷款和淘宝贷款,前者主要面向阿里巴巴的卖家会员;后者主要面向天猫、淘宝以及聚划算的卖家,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得益于较好的风控,阿里小贷整体不良率较低。截至2013年4月30日,阿里小贷(包含“重庆阿里小贷”和“浙江阿里小贷”)已累计客户24万户,累计发放贷款803万笔,累放金额810亿元;贷款余额19.8亿元(不包括已转让贷款资产),整体不良率1.23%[ 资料来源:东证资管发行的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

与前述Kabbage平台较类似,阿里小贷为保障上述产品线形成了分层次、内外有机联动的征信体系。 分层次体现在针对不同客户群定制征信体系。数据显示,使用淘宝贷款的淘宝、天猫、聚划算商户的大部分是人行征信系统未能充分覆盖的小微商户。但是,由于业务经营全过程均在阿里系平台上完成,已形成闭环,其经营状况、商家信息登记、与客户的互动信息等已十分详尽,因此其信用评级主要基于阿里体系各平台的信息,而人行征信数据作为辅助。 对于使用阿里巴巴的B2B企业,信用评级类似,只是对于已在人行征信系统中覆盖的企业,关于征信系统数据的参考权重会适当增加。另外,会增加实地勘察征信调查环节,可由阿里金融委托第三方机构于线下执行;如果商家的ERP系统已与阿里对接,则其进销存等供应链信息则可能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推出诚信通指数等征信产品实现内外有机联动。诚信通指数是阿里在诚信通会员的“诚信通档案”基础上推出评分系统,由A&V认证、证书及荣誉、会员评价、经验值等要素构成。每次成功交易或获得贷款,均会累计会员的诚信通指数,并实时公布,从而引导客户注重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