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征信江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征信江湖
来源:金融混业观察时间:2015-01-08 作者:林采宜尹俊杰
观察者言:央行近日印发通知对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腾讯旗下的腾讯征信等八家机构开放个人征信业务,一个立体化、全息化的征信市场是对人行征信体系的有效补充,在作者看来,互联网征信服务是互联网金融贯通全脉的要穴,由此梳理了电商平台、P2P平台围绕“大数据”、征信服务产品化、信用信息共享三大主线,先试先行,创新自身征信体系,为完善征信市场探索的可行之路。
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系小贷公司
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腾讯、百度纷纷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于个人和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下文以阿里小微金融和京东小贷为代表进行分析、对比。
(1)阿里小微金融
阿里体系小额贷款的产品线分为阿里巴巴贷款和淘宝贷款,前者主要面向阿里巴巴的卖家会员;后者主要面向天猫、淘宝以及聚划算的卖家,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得益于较好的风控,阿里小贷整体不良率较低。截至2013年4月30日,阿里小贷(包含“重庆阿里小贷”和“浙江阿里小贷”)已累计客户24万户,累计发放贷款803万笔,累放金额810亿元;贷款余额19.8亿元(不包括已转让贷款资产),整体不良率1.23%[ 资料来源:东证资管发行的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
与前述Kabbage平台较类似,阿里小贷为保障上述产品线形成了分层次、内外有机联动的征信体系。
分层次体现在针对不同客户群定制征信体系。数据显示,使用淘宝贷款的淘宝、天猫、聚划算商户的大部分是人行征信系统未能充分覆盖的小微商户。但是,由于业务经营全过程均在阿里系平台上完成,已形成闭环,其经营状况、商家信息登记、与客户的互动信息等已十分详尽,因此其信用评级主要基于阿里体系各平台的信息,而人行征信数据作为辅助。
对于使用阿里巴巴的B2B企业,信用评级类似,只是对于已在人行征信系统中覆盖的企业,关于征信系统数据的参考权重会适当增加。另外,会增加实地勘察征信调查环节,可由阿里金融委托第三方机构于线下执行;如果商家的ERP系统已与阿里对接,则其进销存等供应链信息则可能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推出诚信通指数等征信产品实现内外有机联动。诚信通指数是阿里在诚信通会员的“诚信通档案”基础上推出评分系统,由A&V认证、证书及荣誉、会员评价、经验值等要素构成。每次成功交易或获得贷款,均会累计会员的诚信通指数,并实时公布,从而引导客户注重累
计自己的信用度、活跃度,形成信用市场的良性循环。根据阿里调查显示,85%的买家和92%的卖家会根据诚信通指数信息选择交易伙伴。
案例:王某在湖州织里经营一家小型家纺企业,企业资金有限,生意不温不火。06年以来虽多次尝试,但均未能从银行获得贷款。2012年王某向阿里小贷申请并获得了4.5万元贷款。王某先在网站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了个人基本信用信息。两天后阿里巴巴工作人员和他视频约谈,询问上下游企业情况。几天后阿里巴巴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实地征信调查。随后,阿里小贷整合贷款申请主体的征信信息,形成信用评级,并据此审批贷款。
上述过程中有4个核心的征信环节,均能体现出阿里小微金融的创新:
(1)贷款申请主体自主提供征信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企业注册信息和银行流水。除了这些传统的信用信息,阿里小微金融部门还要求客户提供其在阿里系各平台的注册用户信息,以便在海量用户信息中甄别出申请贷款的客户。
(2)整合阿里体系内部信用信息,根据上述注册信息,阿里整合了客户分散在各平台的企业交易情况、客户评价、ERP和物流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作为重要的信用信息来源。(3)通过征信调查获取阿里体系外的信用信息,其中会利用阿里旺旺、来往等社交工具实现远程的“面对面”沟通,有效提升了以往信贷需求核查工作的效率。
(4)依托自有模型对客户信用评级,运用大数据技术综合分析客户自主提供、阿里体系内外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用数据,最终形成客户信用评级。同时更新客户的诚信通指数,对外公布。
图 9:阿里巴巴信用贷款申请、审批流程(核心的征信环节用红色标出)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综合分析其他阿里信贷产品,我们发现,阿里小微金融业务始终围绕着“大数据”和征信服务产品化两条主线开展创新。
“大数据”不仅体现在创新自有信用评级模型上,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人行征信数据之外,积极整合阿里体系各平台累计的商家和用户的海量信息,不断扩展信用信息数据来源,尤其是引入互联网行为记录、客户评价、社交等非结构化数据,并且能够快速处理。对人行征信系统形成了有效补充。
图 10:阿里不同信贷产品的征信数据源对比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征信服务产品化不仅体现在服务体系内部的阿里巴巴诚信通指数上,更重要的是阿里正在针对体系外部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信用评级产品和信用数据产品。如针对P2P平台推出“芝麻信用”个人征信产品、面向持卡人推出“虚拟信用卡”,以及共建电商生态中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
“芝麻信用”征信产品通过分析人的互联网行为记录,对人的身份真实性、行为可信性进行评估并给出认证等级,并且首次作为第三方平台征信数据,提供给P2P平台利融网。通过“芝麻认证”的用户,身份更真实,信用等级更高,可一定程度提升P2P平台对借款用户的审核效率和借款成功率。
“虚拟信用卡”是面向买家的授信产品,可以根据买家在阿里系平台上的消费记录(额度、频率、时间)、手机持续使用时间、买卖双方评价、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费缴纳情况等数据,并辅以人行征信系统,对买家信用评级[目前该产品被监管机构暂时叫停。
随着阿里小微金融逐步打破自营模式,预计未来阿里将协同银行机构和信贷机构分享阿里平台数据带来的信用价值,共建电商生态中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快速扩大融资范围,实现各机构对其平台用户贷款的直投模式。
(2)京东小贷
京东近年来其围绕电子商务平台,陆续推出供应链金融、京保贝、京东白条等服务于上下游客户的信贷产品,在此过程中其自身征信体系也在逐步改变。
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企业征信体系方面,京东起初以传统供应链金融征信管理方式为主,使用企业信用凭证、物流单据,及人行征信系统等信息作为信用评级主要依据。虽然推出一年,累计贷款即达到80亿元,但是这一方式对供应商有一定的资质要求,申请门槛较高,服务范围有限。为解决这些问题,京东发挥掌握物流环节的优势,依靠自建仓储的物流模式获取真实的数据,进一步扩展其征信数据源。京东整合了商家在京东统一物流平台的物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