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五个阶段及七点建议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成为提高政府效能、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政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建设和推进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每个国家的重要任务。

一、背景电子政务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改进政府与公民、企业、政府之间相互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的过程。

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政府可以提供更加高效、透明、便捷的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此外,电子政务还能够促进政府管理的信息化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二、目标1. 提升政府办事效率: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办事流程的在线化、便捷化,减少办事时间和成本。

2.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建立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政府决策、政府收支、政府项目等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

3. 推进政府服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政府服务,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需求。

4.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的信息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关键措施1.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政府应建设一个集中管理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整合各个部门的服务,提供一站式的政务办理服务。

2. 开放数据共享:政府应积极推动政府数据的共享和开放,提供政务数据的API接口,以便各个企业和个人能够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创新和应用。

3.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电子政务平台必须具备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性和公民隐私的保护。

4.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政府应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互联网的覆盖率和质量,为电子政务的推进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5. 提供多渠道的政务服务:政府应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移动应用等多种渠道提供政务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6. 强化人才培养:政府应加强对电子政务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确保电子政务建设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人才。

四、预期效果1. 政府办事效率大幅提升: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实现政府办事流程的在线化和便捷化,大幅减少办事时间和成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2.16•【文号】发改高技[2013]266号•【施行日期】2013.0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发改高技〔2013〕266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政府数据中心以及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建设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

)的管理,促进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投资效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思路和原则(一)电子政务建设思路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在建设目标上,要从过去注重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向更加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转变;二是在建设方式上,要从部门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三是在系统模式上,要从粗放离散的模式,向集约整合的模式转变,确保电子政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内容的确定,要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以服务公众为落脚点,加快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提升政务部门信息能力的原则,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务部门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切实发挥电子政务支撑政务部门履行职能的作用;三是注重顶层设计的原则,要推进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发挥电子政务项目促进多部门协同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作用,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发挥投资效益。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一、现状分析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服务、实现信息共享、优化政府管理的一种方式。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的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政府开始关注信息化建设,并陆续推出一些电子政务项目。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的限制,电子政务的发展步伐较为缓慢。

2. 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初,我国电子政务进入了发展阶段。

政府加大了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各级政府相继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提供了在线办事、信息查询等服务。

同时,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电子政务建设。

3. 成熟阶段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政府各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政务服务逐渐实现了全程在线化。

电子政务平台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为各方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二、问题分析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技术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一些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仍然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同时,由于技术更新换代较慢,一些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有待改进。

2. 数据安全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部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这些数据面临着泄露、篡改等风险。

数据安全问题不仅对政府部门的运行产生影响,也可能对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

3. 信息孤岛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即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无法有效共享。

这导致了办事效率低下,公众需要重复提供信息,增加了办事的时间和成本。

三、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升技术水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及 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
推动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电子政务效能
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 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贯彻“积极预防、综合防范”的方 针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人才培训
建立有利于电子政务合理建设、科学管理、有效运行及维护 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我国电子政务规划实施的策略选择
电 子 政具 务体 规做 划法 实 施
市场化运行 绩效评估
专门人员
制度环境
专门机构
第六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16
做法一:建立专门的实施机构和人员
实行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
形成“一把手+首席信息官” 的电子政务实施模式
第六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17
做法二: 推行电子政务项目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1
2
明确划分电子政务建设的不同层次
明确政府在电子政务市场化运作中的 地位和作用
2
3
具备较强的外包风险防控能力
第六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18
做法三: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把宏观评估与微观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的评估指标体系
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估
统一交 换中心
政府门户 网站
(政务公开)
涉密交 换平台
涉 密 网
办公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
省工商局网
(政府采购) (网上工商) (网上审批) (网上税务) ……
互联网
涉 密 网
办公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
… 省社保局网
涉 密 网
办公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与创新建议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与创新建议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与创新建议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作为一种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增强民众参与感和获得感的方式,在各个国家开始广泛应用。

然而,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全面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需求,并提出一些创新建议。

一、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1. 提高行政效率:当前我国人口众多、基层行政事项繁杂,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已经严重阻碍了行政效率的提升。

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存储和管理,则能够大幅度减少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并有效避免文件损毁或遗失带来的问题。

2. 优化公共服务:通过搭建一体化平台,实现线上办事、线下审核审批等流程在线上完成,不仅能够方便群众办理业务手续,还能够消除业务之间的冗余环节和重复申报等问题,在保证安全可靠性前提下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加强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实现政府信息全面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只有在信息充分透明的情况下,市民才能更好地了解政府工作进展、参与其中,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

二、创新建议1. 搭建统一标准的电子政务平台: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电子政务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孤岛问题。

因此,在推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统一标准并具有互通性和可扩展性的技术框架,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

2.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措施:随着电子数据传输量增加,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

因此,在推进电子政务过程中应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力度,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来确保个人隐私及敏感数据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以强化他们对于网络攻击事件处理能力。

3. 还原行业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电子政务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此,在推进电子政务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行业需求并引导技术创新。

例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建立自动化文书处理系统,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个性化公共服务等。

电子政务平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电子政务平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电子政务平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案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 (3)1.1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3)1.1.1 国内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3)1.1.2 国际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3)1.2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4)1.2.1 基本概念 (4)1.2.2 电子政务分类 (4)1.3 电子政务的国际发展趋势 (4)第2章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意义与目标 (5)2.1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5)2.2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 (5)2.3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价值 (5)第3章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5)3.1 我国公共服务能力的总体评价 (5)3.2 我国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6)3.3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6)第4章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与优化 (6)4.1 电子政务平台架构设计 (7)4.1.1 平台架构概述 (7)4.1.2 总体架构设计 (7)4.1.3 网络架构设计 (7)4.2 电子政务平台关键技术应用 (7)4.2.1 云计算技术 (7)4.2.2 大数据技术 (7)4.2.3 人工智能技术 (7)4.2.4 安全技术 (7)4.3 电子政务平台的优化策略 (7)4.3.1 用户体验优化 (7)4.3.2 业务流程优化 (8)4.3.3 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8)4.3.4 系统功能优化 (8)4.3.5 运维管理优化 (8)第5章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 (8)5.1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8)5.2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的技术与制度保障 (8)5.3 政务数据开放的路径与实践 (9)第6章互联网政务服务 (9)6.1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9)6.1.1 内涵 (9)6.1.2 特征 (9)6.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模式 (10)6.2.2 智能化政务服务 (10)6.2.3 政务服务移动化 (10)6.2.4 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10)6.3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策略 (10)6.3.1 加强顶层设计 (10)6.3.2 优化政策法规体系 (10)6.3.3 推进数据资源共享 (10)6.3.4 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10)6.3.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1)6.3.6 增强公众参与 (11)第7章公共服务流程优化 (11)7.1 公共服务流程的痛点分析 (11)7.1.1 手续繁琐,办事效率低下 (11)7.1.2 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共享不足 (11)7.1.3 服务渠道单一,用户体验差 (11)7.1.4 政策宣传和解读不足,民众对政策了解程度低 (11)7.2 公共服务流程优化的原则与方法 (11)7.2.1 原则 (11)7.2.2 方法 (11)7.3 公共服务流程优化的实践案例 (12)7.3.1 案例一:某市“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 (12)7.3.2 案例二:某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12)7.3.3 案例三:某市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 (12)第8章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12)8.1 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的意义 (12)8.1.1 有助于明确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成为推动政府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政务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我市决定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方案,以推动我市的电子政务发展。

二、目标1. 提高政府效能:通过引入电子化的流程和系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减少行政纠纷,增加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2. 加强互联网应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在线政务平台,方便市民群众进行政务办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3. 推动数字化转型:推进政府机关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务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提升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

4. 增强数据安全: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系统,保护政府数据和个人隐私,增强系统的防护能力。

三、具体措施1. 建设在线政务平台搭建统一的在线政务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政务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通过在线平台提供政府服务,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办理各类行政手续,避免排队等待,提高效率。

2. 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政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互通共享。

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将共享各类政务数据,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政务系统和数据的保护。

加强对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的防范,保障政府信息的安全和可信。

4. 优化行政流程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政府部门数字化转型。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纠纷,提升政府公信力。

5.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电子政务能力。

四、预期效果1. 提高政府效能:通过电子政务的推行,实现政务办理的便捷化和高效化,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增加市民满意度:市民可以通过在线政务平台方便地办理各类行政手续,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市民的满意度。

3. 促进经济发展:电子政务的推行将促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计划(3篇)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计划(3篇)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及目标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政府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目标是在2024年全面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1. 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1)完善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重点推进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优化政府决策支持。

(2)推进政府办公系统的数字化改造,提供高效的办公环境和协同工作平台。

(3)加强对政府网站和移动应用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用户体验和便捷度。

2. 推进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1)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推动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和方式。

(3)推广政务服务机器人,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和办事服务。

(4)推动在线支付和电子证照等便民措施的落地,简化办事流程。

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政府信息系统的保护和监管。

(2)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3)加强政务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4.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1)积极推动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的合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2)建立健全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机制,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三、实施策略1. 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任务和责任,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2. 引进外部专业机构和顾问团队,进行政务信息化评估和指导,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3. 提高政府员工的信息化素质和技能,加强培训和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电子政务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

四、预期成果1. 政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政府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 全保障体系
要组织建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与信 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安 全管理体制, 全管理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信任体 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 究和开发, 究和开发,建立应急支援中心和数 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 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
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刘小兰 220097109315
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概括
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围绕提高治国政能力, 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围绕提高治国政能力,统 筹协调、合理布局、因制宜、分步实施。 筹协调、合理布局、因制宜、分步实施。整合 政府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政府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推 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基础数据 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稳步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稳步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务系统建设, 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务系统建设,提高行政效 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率,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不断完善政府门户网 站,推进政务公开,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服务 推进政务公开,改善公共服务, 型政府建设。 型政府建设。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适时提出比较成熟的立法建议, 适时提出比较成熟的立法建议, 推动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 完善。 完善。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签章 、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络与信息安 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 行政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电子 行政法规和规章。 政务建设、 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 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改进建议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改进建议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改进建议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前景分析1.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电子政务开始着手办公自动化(OA)工程,然后历经“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发展到“十五”期间的“三网一库十二金”工程。

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快速推进时期,中国电子政务已经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发展领域,成为各级政府机构部门平稳运行和高效行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同时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刻。

在此时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覆盖到世界每个地区,它对世界经济运行体制、生产生活方式、行政治理模式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处在这样一个外部环境时刻变换的风云时代,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也将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和设想。

1.2“十三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的时代大背景“十三五”时期是指2016-2020年。

这五年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要求:第一,按照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将比2010年再翻一番,从而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将进一步完善。

第二,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经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将更加定型、更加成熟。

第三,到2020年,在经过前面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两个30年之后,按照社会发展新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国将进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阶段的第三个30年。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十三五”战略目标要依托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以及电子政务的发展。

因此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目的十分明确,意义十分重大,责任十分艰巨。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与阶段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与阶段

2.1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2.1.4 G to E模式 2.政府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的应用形式有电子化的招聘、电子化的绩效管 理、电子化的薪酬设计、政府内部电子化的人才流 动信息发布、电子化的沟通等,它的发展将使传统 的、以纸面档案管理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产 生一场新的革命,对提高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和水平,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会有很大的贡献。
2.1.3 G to G模式 6.纵向业务管理系统
纵向业务管理系统主要适合于一些垂直管理的政府 机构,如税务、海关等系统通过组建本系统的内部 网络,形成纵向型的业务管理系统,以实现统一决 策、信息实时共享,有效提高系统的决策水平和反 应速度。这类业务系统在我国基本以“金字工程” 的形式得以推广实施,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
2.1.3 G to G模式 3.政策、法规电子化传递
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化方式传递不同政府部门的各 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具 有十分明显的速度和管理成本优势,对保障政府 政策、法规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都有 重要的意义。
2.1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2.1.3 G to G模式 4.电子司法档案管理
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
2.1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2.1.1 G to C模式 3.电子民主管理
让公民通过网络发表对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工作 的看法,参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而且还可 直接向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发送电子邮件,对某 一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重庆市政府网上答复
2.1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2.1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2.1.3 G to G模式 1.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
可分为领导决策服务子系统、内部网站子系统、内部 财务管理子系统等,通过不同子系统的综合应用,使 得传统的政府内部管理实现向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 管理转型。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一、现状分析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以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不均衡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能够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而一些欠发达地区仍然面临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

2. 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机关涉及的大量敏感信息需要进行安全保护。

然而,当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体系还不够健全,存在着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这对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3.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虽然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已经能够提供一些在线服务,但在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些系统界面设计不够友好,办事流程繁琐,导致用户使用不便,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推广和普及。

二、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完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设施,以支撑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2.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政府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包括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数据加密和备份机制等,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政府应加强对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注重用户体验,简化办事流程,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

同时,加强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及时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4. 加强合作与协同政府应加强与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与企业合作可以借助其技术优势和资源,加速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可以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提升电子政务的专业水平。

5. 加强宣传和推广政府应加大对电子政务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和接受度。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建议1、建立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和制度、监督体系首先,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要有统一的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任务、目标,并且要有组织、有步骤的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实施。

其次,必须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再次,必须要同时建立电子政务相关制度和法律体系。

制度建设是电子政务顺利推进的一个根本保证。

在推动电子政务中,各地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资金、技术,而是传统的行政弊端。

解决这一问题,要把“电子政务”同“政府管理创新”相结合,建立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同时,还要针对当前我国在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性不高和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对低下的境况,应尽快制定和完善规范电子政务的网络与信息活动和制止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体系,以保障我国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并进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2、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在网络化条件下,政府的组织形态正在由传统层级结构向扁平的网状结构转变。

这场由新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管理方式上的革命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世界——政府公共管理。

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求我们摒弃那些已经陈旧过时的行政管理理念,树立起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即政府职能由“控制行政”向“公共服务行政”转变;从“官僚理念”向“经营理念”和“责任理念”转变;从“效能政府理念”向“效能和效率并重理念”转变;从注重投入的理念向注重产出的理念转变等。

3、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中。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核心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核心的方法是“个性化”的营销管理和服务。

把客户关系管理引入电子政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要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

要把企业和公众真正作为客户,从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围着企业和公众的需求来提供服务。

实施了解客户并进行客户细分的策略。

电子政务要体现客户关系管理思想,首先要了解客户并进行客户细分电子政务的客户可以分为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企业单位、其他政府机构、非赢利组织等。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议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议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议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了推进政府工作、促进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效率等重要手段之一。

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不仅可以提高政府自身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正的公共服务。

下面就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一、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平台电子政务建设需要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来支撑,所以我们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平台。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应包括电子政务网络、互联网及通信设施、数据中心等。

电子政务平台应包括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等。

在建设过程中,应建立起规范的标准和监管机制,以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二、提高政府数据的共享能力政府数据的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数据共享才能推动电子政务的开展。

政府各部门应当主动开放数据资源,建立信息公开的机制,推行政务数据共享,提高政务数据的透明度。

在数据共享方面,应该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健全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三、加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电子政务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因此加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强电子政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同时,应建立起培养电子政务人才的制度和机制,鼓励人才在电子政务领域创新。

四、加强电子政务法律制度建设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法律制度上的短板,如工作流程未完全依法规范,信息公开度较低等。

因此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应加强电子政务法律制度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立政府工作流程规范,加强信息公开与保护,同时,完善电子政务领域的刑法、民法及司法解释。

五、强化电子政务服务定位电子政务建设要以服务群众为目的,因此,政府应当将群众服务放在首位,将社会需求、人民利益作为工作宗旨,特别是要注意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

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与实施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重要的发展战略和任务之一。

电子政务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加强政府公开、透明、高效、廉洁、便民的同时,增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和联系。

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和评估阶段。

一、规划阶段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以明确的规划为基础。

这个规划需要包含三个基本方面:政府的业务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突出的特点。

首先,规划要以政府的业务需求为导向。

充分考虑政府职能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定制不同的电子政务项目方案,确保电子政务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用性。

其次,规划要合理安排信息技术的应用。

这包括应用软件、硬件设备、网络和通信技术等方面。

在技术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满足政府的业务需求,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选择先进、适用、稳定的技术。

最后,规划需要具有突出的特点。

这个特点可以包括开放、智能、个性化、跨越式、安全等方面。

对于开放的电子政务项目,应该遵循“公开、透明、有序、便民”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公共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在智能方面,应该发挥信息技术在智能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在个性化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个体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跨越式方面,要实现政府管理的数字化化;在安全方面,要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二、建设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在于系统的建设。

系统建设需要遵循系统工程的原则,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集成、系统测试等环节。

首先,在系统设计方面,要明确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总体框架方面,可以引入B/S架构、C/S架构或B/S/C/S混合架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系统要求和技术优势。

在子系统方面,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划分各个子系统。

例如,在公共服务方面,可以设计网上申报、网上咨询、网上交流等子系统。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引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在线服务、开展电子政务的一种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并探讨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背景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进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逐步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提高政府效率、便民利民,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阶段、政务信息化阶段和数字政府建设阶段。

现状分析政府网站建设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截至2020年底,全国政府网站数量已经达到了50万个。

政府网站以其开放、透明、便民的特点,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服务,包括政策宣传、在线办事、政府公文发布等。

政府网站已成为公民获取政府信息、办理业务的重要途径。

电子证照和数字签名我国的电子证照和数字签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各级政府开始推行电子证照,如电子身份证、电子驾驶证等,方便公民在线办理各种业务。

数字签名技术则确保了在线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平台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普遍建设了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这些平台旨在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政务平台整合了各种政务信息和在线服务,方便公民和企业办理各种业务。

在线办事在线办事已成为我国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和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手机App等途径在线办理各类业务,如车辆登记、房屋租赁等。

在线办事不仅提高了办理效率,还减少了纸质材料的使用,推动了政府的绿色发展。

挑战与机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站和平台的安全防护,防止黑客攻击和个人信息泄露。

同时,政府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的权益归属和使用范围,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

数字鸿沟问题我国地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普及程度存在差距,导致数字鸿沟问题。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作业指导书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作业指导书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子政务系统概述 (3)1.1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3)1.2 电子政务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4)1.3 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4)第2章公共服务优化的必要性 (4)2.1 公共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4)2.2 公共服务优化的意义 (5)2.3 公共服务优化的策略与目标 (5)第3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5)3.1 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5)3.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6)3.3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 (6)第4章电子政务系统关键技术 (7)4.1 信息安全技术 (7)4.1.1 加密技术 (7)4.1.2 认证技术 (7)4.1.3 安全协议 (7)4.2 数据管理与挖掘技术 (7)4.2.1 数据库技术 (7)4.2.2 数据仓库技术 (7)4.2.3 数据挖掘技术 (7)4.3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7)4.3.1 云计算技术 (8)4.3.2 大数据技术 (8)4.3.3 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技术 (8)第5章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建设 (8)5.1 硬件平台建设 (8)5.1.1 基础设施规划 (8)5.1.2 服务器选型与配置 (8)5.1.3 存储设备选型与配置 (8)5.1.4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8)5.2 软件平台建设 (8)5.2.1 操作系统选择 (8)5.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9)5.2.3 中间件技术 (9)5.2.4 应用软件部署 (9)5.3 网络平台建设 (9)5.3.1 网络架构设计 (9)5.3.2 网络安全策略 (9)5.3.4 网络设备维护 (9)5.3.5 网络带宽优化 (9)第6章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9)6.1 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构成 (9)6.1.1 政务服务平台 (10)6.1.2 政务数据资源库 (10)6.1.3 安全保障体系 (10)6.1.4 政策法规体系 (10)6.1.5 人才培养与运维体系 (10)6.2 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 (10)6.2.1 整合政务资源 (10)6.2.2 优化服务流程 (10)6.2.3 创新服务模式 (11)6.2.4 强化安全保障 (11)6.2.5 完善政策法规 (11)6.3 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11)6.3.1 统一规划 (11)6.3.2 分步实施 (11)6.3.3 协同推进 (11)6.3.4 持续改进 (11)6.3.5 评估监督 (11)第7章公共服务优化实践 (11)7.1 政务公开与透明度提升 (11)7.1.1 加强政务信息公开 (11)7.1.2 提升政务透明度 (12)7.2 互联网政务服务 (12)7.2.1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12)7.2.2 创新政务服务方式 (12)7.3 公共服务流程优化 (12)7.3.1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12)7.3.2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12)7.3.3 强化公共服务队伍建设 (12)第8章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 (12)8.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3)8.1.1 项目定义 (13)8.1.2 项目管理过程 (13)8.1.3 项目组织结构 (13)8.1.4 项目生命周期 (13)8.1.5 项目管理方法 (13)8.2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体系 (13)8.2.1 项目管理策略 (13)8.2.2 项目管理体系文件 (13)8.2.3 项目管理流程 (13)8.3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风险管理 (14)8.3.1 风险识别 (14)8.3.2 风险评估 (14)8.3.3 风险应对 (14)8.3.4 风险监控 (14)第9章电子政务系统评估与监督 (14)9.1 系统评估的目的与内容 (14)9.1.1 评估目的 (14)9.1.2 评估内容 (15)9.2 系统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15)9.2.1 评估方法 (15)9.2.2 指标体系 (15)9.3 电子政务系统的监督与改进 (15)9.3.1 监督机制 (16)9.3.2 改进措施 (16)第10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案例分析 (16)10.1 国内案例分析 (16)10.1.1 案例一:某省政务服务平台 (16)10.1.2 案例二:某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16)10.2 国际案例分析 (17)10.2.1 案例一:新加坡电子政务 (17)10.2.2 案例二:韩国电子政务 (17)10.3 成功经验与启示 (17)第1章电子政务系统概述1.1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萌芽可追溯至20世纪中后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国开始摸索利用电子手段提供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建设建议管理

电子政务建设建议管理

电子政务建设建议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时也方便公民与政府的交互。

然而,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信息安全、合法性、用户体验等方面。

为了有效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加强政府信息安全保障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技术保障、法律保障以及人员保障。

例如,政府网站需要采取一定的认证机制,确保使用者的身份真实可靠;政府在收集、存储、使用、处理、传输个人信息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原则;对于政府系统员工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及培训,确保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电子政务建设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政府网站在设计时要重视用户易用性,积极考虑用户的需求,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政府网站要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对各项服务进行介绍和说明,同时提供易于理解的操作手册和指引,方便公民和企业的使用。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优化信息共享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便于及时获取更全面的信息,避免信息孤岛。

政府各部门应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等多个环节加强协作,推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四、加强数据的规范管理政府各级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规范管理。

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对于政府数据应进行分类、标准化处理。

数据应备份、并加密保护,以防止数据丢失、泄露等问题。

同时,政府应加强数据的监管,加强对公民信息的保护,保障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培训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电子政务的意义,政府应加强对电子政务的宣传和培训。

政府应积极推广电子政务的优势,向公众普及电子政务服务的相关知识,方便公民更好地使用政府服务。

同时,政府应提供咨询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电子政务支持。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

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

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

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

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

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核心过程。
从危害辨识来讲,政府IT项目的实施失败能够导致一个单位的管理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或者使得新上IT项目形同虚设,造成项目费用的消耗。
从风险评价来讲,用户可以借鉴外部的独立顾问帮助评估项目的风险有多大。只有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才能有效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极大地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政府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或其他行业信息化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在执行政策方面,由于政策的变动导致工作重点变化,政策发生变动难以进行量化估计,很细小的政策变动有时也会引起IT系统结构性的变化。即使不是结构性变化,相应的项目需求也必须进行调整。这无形之中延长了项目开发周期,增加了开发成本,特别是有时候在项目开发周期中,政策甚至会多次变动。因此应严格明确阶段项目负责人,科学细划项目子系统,将政策变动对项目实施的影响降到最低。
目标风险是指政府方或实施方对项目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实际的目标描述。
范围风险是指政府方未明确项目范围,需求外延不断变化。
沟通风险是指实施方缺乏与政府方沟通或政府方难于沟通造成理解偏差,从而导致实施方自行其事。
业务了解风险是指实施方需求分析人员由于业务知识缺陷,无法全面理解相关业务。
需求理解风险是指实施人员没有对需求仔细研究,出现误解需求或部分理解需求等情况。
如果说2002年之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还主要停留在网络设施、政府上网、若干重点领域和相对比较基础层面建设,那之后,政府信息化建设则进入了全面启动的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把更多的信息化服务、特别是政府利用网络和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网上办事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近期,我国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主要是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主要包括行政审批)、办公自动化、内外网建设、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安全。
本文结合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探讨电子政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政策变动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政策变动包括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宏观调控导致的法律法规的变动;二是政府部门内部工作流程的改变导致的变动;另外还有管理模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变动。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阶段,随着政府角色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已经成为了近期电子政务工作内容的重点。举例来讲,据统计美国平均点击三次鼠标就能完成一个审批流程,这提醒我们,方便、快捷、实用应该各种申报、审批项目的最新目标。因此,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政府部门经常会对流程进行调整,相应的项目需求也必须进行调整。
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规避风险的意识:
1.初始阶段
项目初始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该阶段搭建了系统整体结构,从时间和工作量上应该占到系统比例的60%以上。该阶段包括目标风险、范围风险、沟通风险、业务了解风险、需求理解风险、可行性风险、细节需求频繁变更风险、需求变更缺乏管理风险、文档管理风险、需求变更缺乏分析风险。
总体上,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是内网建设速度加快、投资大,实现了信息发布和网上办公,如行业内网站建设初见成效,OA办公平台全面应用,其他的还有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等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最近的“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归纳了四“重”四“轻”,可谓精辟,即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
2.设计阶段
该阶段包括项目团队经验风险、实施者自行变更风险、计划风险、漏项风险。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做详细解释。
3.实施阶段
该阶段包括开发环境风险、整合风险、部署风险、设计风险、人员能力风险、项目范围改变风险、项目进度改变风险、人员变动风险、团队配合风险、备份风险、测试计划风险、测试人员经验风险。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五个阶段及七点建议
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投入、随时修正和不断学习的复杂的实施过程,本文对新时期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容易出现的7个问题。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应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把管理和服务进行集成,同时,借助互联网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并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一定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可行性风险是指由于时间仓促等原因,实施方案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
细节需求频繁变更风险是指政府方不断变化需求细节,积少成多,产生很多额外工作量。
需求变更缺乏管理风险是指政体系,导致项目实施缺乏有效依据。
需求变更缺乏分析风险:实施方对需求的变化缺少像原始需求一样的分析过程。
电子政务的5个发展阶段
阶段划分举例
主要特征描述
1.起步阶段
刚开通政府网站,网站发布的信息简单,网站内容多数静态,网站相互独立。
2.提高阶段
政府网站逐渐增多,网站之间相互链接;开始提供动态信息和专业信息,发布有关政府出版物、法律法规和新闻等内容;提供检索功能和相关电子邮件地址,还可能提供某些政府部门的链接。
3.交互阶段
用户可以从政府网站下载表格和申请材料,通过电子邮件等与政府官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能检索专业数据库;网站内容和信息定期更新。
4.在线处理阶段
用户事务能在线处理;数字签名被广泛使用;信息安全得到保证。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这一阶段。
5.无缝阶段
在线服务实现完全整合;政府日常业务被转移到网络空间等。
我国的电子政务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到90年代末多部委联合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到2001年有95%以上的地级及地级市以上的政府管理部门建设了政府网站,办事指南、政策法规、表格下载等基本上网,这之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附表列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5个阶段。
电子政务中电子是手段,政务才是关键,这是近年来电子政务理念的最新变化。电子政务项目实施应围绕政务展开,政策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政务,因此,政策变动所导致的项目实施的调整也是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项目实施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一般地讲,风险管理包括危害辨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