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PID温控系统的设计及仿真毕业论文
PID温控系统的设计及仿真毕业论文摘要:本论文针对PID温控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展开研究。
首先,介绍了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并分析了PID控制器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PID温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的仿真。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PID参数的变化对温度控制系统的影响,最终得到了最优的控制参数。
关键词:PID控制器,温控系统,MATLAB,仿真1.引言温控系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家用温度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等。
PID控制器作为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温控系统中。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个PID温控系统,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不同PID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优的控制参数。
2.PID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ID控制器是一种反馈控制器,根据控制量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来调整输出信号。
它由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组成,可以有效地抑制温度偏差、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PID控制器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对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PID控制器可以实时调整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从而控制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波动。
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对于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温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基于PID控制器的温控系统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
以温度T为控制对象,控制量为输出温度U,设定温度为R,PID控制器的输出为Y。
根据温控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可以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T * dY(t)/dt = Kp * (R - Y(t)) + Ki * ∫(R - Y(t))dt + Kd * d(R - Y(t))/dt其中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系数,Kd为微分系数。
4.温控系统的仿真实验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PID温控系统的仿真模型。
根据数学模型,设定了温度的变化范围和输出的控制参数。
在仿真实验中,通过对比分析不同PID参数的变化对温度控制系统的影响。
课程设计说明书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温度控制系统的对象存在滞后,它对阶跃信号的响应会推迟一些时间,对自动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温度准确的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此类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指标。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物体的许多性质和特性都与温度有关,很多重要的过程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有效的进行,因此,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和可靠控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介绍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以电热水壶为被控对象,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了PID算法进行系统的设计,达到了比较好的控制目的。
关键词:温度控制;建模;自动控制;过程控制;PIDAbstract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extremely extensive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 typical process control system.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has the larger inertia. It is the response signal to step off some of time.And it produces the adverse effect to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control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control index. 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lso it is on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objects, many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many important process only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range can efficiently work. Therefore,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control, reliab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d introduces a kind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e electric kettle is the controlled object, PID algorithm is used for system design,through experience method to get the model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we can get the controlied response well.Key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utomatic control;Process control; PID目录第一章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纸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等控制方法,设计至少 2 套控制系统,达到控制加热器的目的,使被控变量的波动在规 定的范围内。对于每一套控制方案,具体要求: 1) 说明所采用的控制方案以及采用该方案的原因,并在工艺流程上表明该控制系 统。 2) 确定所用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这里要求加热器内的混合物不能益处,且不能过 热) ,画出控制系统完整的方框图(需注明方框图各环节的输入输出信号) ,并选 择合适的 PID 控制规律。 3) 在 SIMULINK 仿真环境下,对所采用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具体步骤包括: a) b) c) d) e) 在对象特性参数的变化范围内,确定各环节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并构造 SIMULINK 对象模型; 引入手动/自动切换环节,在手动状态下对控制通道、 干扰通道分别进行阶 跃响应试验,以获得“广义对象”开环阶跃响应曲线; 依据 PID 参数整定方法,确定各控制器的参数; 在控制系统处于“闭环”状态下,进行液位、温度设定值跟踪响应试验、 白水,冷水对系统输出的扰动响应试验,并获得相应的响应曲线; 在各控制器参数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当对象特性在其变化范围内发生变 化时,重新进行液位、温度设定值跟踪试验与扰动响应试验,并获得相应 的响应曲线。 根据不同控制方案的闭环响应曲线,比较控制性能(包括是否稳定、衰减 比、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 。
第 2 页 共 51 页
第二部分 分析计算
2.1 参数及仪表的选择
f)
1.3 仿真研究要求
为使仿真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要求:(外界干扰和给定干扰 10%) 1) 跟踪响应试验前控制系统达到稳态,液位、温度设定值与测量值一致,分别对 应 150 mmH2O,60℃;跟踪响应试验中,液位、温度设定值的阶跃变化幅度对 2) 应实际液位、温度分别为 15 mmH2O, +6℃。 扰动响应试验前控制系统达到稳态,液位、温度设定值与测量值一致,分别对应 150 mmH2O,60 ℃;扰动响应试验中,白水和冷水的阶跃变化幅度为±10 mmH2O。
本科毕业论文PID温控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PID温控系统的设计及仿真学生指导教师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完成时间年月摘 要温度是工业控制的主要被控参数之一。
可是由于温度自身的一些特点,如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等,给控制过程带来了难题。
要对温度进行控制,有很多方案可选。
PID 控制简单且容易实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性能要求。
模糊控制的鲁棒性好,无需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且在快速性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研究分析了PID 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缺点,把两者相互结合,采用了用模糊规则整定P K 、I K 两个参数的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方法。
本研究以电烤箱为控制对象,用MATLAB 软件对PID 控制、模糊控制和参数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的控制性能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表明PID 对于对象模型复杂和模型难以确定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调节时间短、超调小的技术要求。
由于模糊控制的理论(如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确定问题)并不完善,其可能获得的控制性能无法把握,而且模糊控制易受模糊规则有限等级的限制而引起稳态误差。
参数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吸收前两种方法的长处,满足了调节时间短、超调量为零且稳态误差较小的控制要求。
因此本论文最终确定采用参数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方案。
本系统硬件采用了以 AT89C52 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器,选用 k 型热电偶为温度传感器结合MAX6675芯片构成前向通道,同时双向晶闸管和SSR 构成后向通道,由按键、LED 数码显示器及报警单元等组成人机联系电路。
关键词:单片机,PID ,模糊控制,仿真ABSTRACT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in the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Yet there are difficulties to have a good control of temperature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erature itself: the temperature inertia is great, its time-lag is serious and it is hard 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be selected in order to control a system. The PID control is simple, easily realized and in most cases it meets the control demand. Fuzzy control has the advantage of quickness, its robustness is good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know the object’s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th PID control and fuzzy control and comes to the methodK and of combining them together,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 In this method,PK of the PID controller are adjusted by fuzzy control rules.In the paper Isimulations of PID control, fuzzy control and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 are done by MATLAB to control a electric oven. Conclusions are that for those control objects of which models are complicated or hard to establish, the PID method has limitation and doesn’t meet the control demand. As the fuzzy control method theory is not perfect, a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cannot be expected. And it could easily cause the steady-state error for it is restricted by limited grades of the fuzzy rules. Finally the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 method is selected, since it meets the control demands.In this paper AT89C52 is used as controller, toward access is composed of K which is used a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AX6675. Backward access is composed of bidirectional thyristor and SSR. Man-machine circuit is composed of keyboard, LED and warning unit, etc.Key words:Micro Controller, PID Control, Fuzzy Control,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1.2 控制系统背景介绍 (1)1.3 当代温控系统及智能算法 (2)第二章温控系统的设计 (5)2.1 温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5)2.1.1 温控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5)2.1.2 温控系统的结构及设计 (6)2.2 温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7)2.2.1 前向通道设计 (7)2.2.2 后向通道设计 (10)2.2.3 人机通道设计 (11)小结 (15)第三章系统控制方案 (16)3.1 PID 控制 (16)3.1.1 PID的概述 (16)3.1.2 PID 控制的基本理论及特点 (16)3.2 模糊控制 (18)3.2.1 模糊控制的概述 (18)3.2.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8)3.3 模糊PID 控制 (19)小结 (21)第四章仿真研究 (22)4.1 MATLAB及其模糊逻辑工具箱和仿真环境simulink (22)4.2 仿真和优选 (23)4.2.1 控制对象模型 (23)4.2.2 仿真和方案选择 (25)小结 (32)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33)5.1 主要工作容 (33)5.2 工作小结 (33)5.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方向 (34)结束语 (35)参考文献 (36)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温度是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非常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物理参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_孙杰
·221·
2015 年 4 月
农机化研究
第4 期
[2] 张姗姗. 基于单片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J]. 信息通 信,2012(6) :69 - 70.
[3] 吴禄慎,李彧雯.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J]. 飞机设计,2010(4) :76 - 80.
际生产的需要,并且温度延迟效果低,节能效果显著。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 1 系统主结构设计
于温度的精确控制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及简单的人
该温度控制系统由主控制系统、温 度 采 集 模 块、
机操作界面等正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 温度显示模块、温度动态控制系统、报警模块和按键
一种可以减小被检测对象的温度波动、提高能源利用 控制系统组成。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 1 所示。
[4] 王海宁.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D]. 合肥:合 肥工业大学,2008.
[5] 林建雄.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研制[J]. 电力学报, 2008(2) :106 - 109.
[6] 吴健,侯文,郑宾. 基于 STC89C52 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4) :902 - 903,919. [7] 石建平. 基于 PROTEUS 的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设计与仿
描,以随时调整目标温度范围。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 图 3 所示。
2. 4 温度动态控制系统
3. 2 温度数据读写子程序设计
温度动态控制系统主要由加热管、引 风 机、继 电
由于 DS18B20 单总线通讯方式的特殊性,传感器
器等构成。单片机的 P2. 4 口接主加热管的控制继电 读写温度数据具有严格的时序要求。工作时序包括
基于PT100的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PT100的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王青【摘要】温度测控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设备按照预定的方案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针对目前工业设备温度控制系统电路稳定性差、精度低、实时显示效果差等缺点,设计了基于PT100的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桥对PT100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采样;采用LM741设计差分放大电路消除线路阻抗引起的测量偏差;采用ADC0808逐次逼近法消除温控系统的非线性误差;采用STC高性能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并能够实时显示温度数值和具有设定上下限的功能,最后通过继电器实现对被控对象通断进行控制;系统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运行验证了电路设计的合理性、温度显示数据的高精度和系统正常运行的鲁棒性.【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9(027)009【总页数】5页(P47-50,56)【关键词】PT100;温度;Proteus仿真【作者】王青【作者单位】南通理工学院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30 引言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如电阻、电压变化等特性)来间接测量,通过研究发现金属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利用铂的这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1]。
金属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在工业测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 PT100测温工作原理通常所说的PT100是指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在0 ℃时对应的电阻值为100 Ω,电阻变化率为0.385 1 Ω/ ℃,PT100的分度表如表1所示。
根据电阻值和摄氏温度的具体关系,可以推算出变化电阻对应的温度值。
由于PT100是中低温区(-200~650 ℃)最常用的一种温度传感器,故环境温度下具体的电阻取值关系为。
RPT=R0[1+AT+BT2+C(T-100)T3](1)式(1)中R0为摄氏温度在0 ℃时金属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对应的阻值,T为实时环境温度值,ABC分别表示系数值A=3.908*10-3;B=-5.775*10-7;C=-4.183*10-12,RPT为实时环境温度T对应PT100的电阻值[2]。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仿真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仿真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夹套式反应器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夹套式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则成为了保证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以及该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夹套式反应器中,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反应物料的性质、反应速率、热量传递效率等。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来获取反应器内部的温度信息。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红外线测温仪等。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常用的控制器有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等。
最后,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来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常见的控制策略有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
二、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为了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
通过建立反应器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的工况和操作情况,并对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控制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三、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势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反应器,夹套式反应器具有温度控制更加稳定、反应物料更加均匀、反应速率更加快速等优势。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反应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四、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化工生产中,夹套式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反应、聚合反应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为化工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对于保证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某温度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某温度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1. 简介温度控制是很多工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MATLAB的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包括系统的建模和控制算法的实现。
2. 温度控制系统建模温度控制系统一般由一个加热元件和一个温度传感器组成。
加热元件通过对电流或电压的控制来控制温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当前温度的值。
本文以一个简化的一维加热系统为例进行仿真。
2.1 系统参数设置首先,我们需要设置温度控制系统的一些参数,包括加热元件的功率、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环境温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在MATLAB中定义,如下所示:P = 100; % 加热元件功率K = 0.5; % 温度传感器灵敏度T_ambient = 25; % 环境温度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接下来,我们需要建立温度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假设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之间存在一定的传热延迟,我们可以使用一阶惯性模型进行建模。
系统的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T_dot = (P - K * (T - T_ambient)) / C其中,T_dot为温度的变化率,T为温度的值,C为系统的热容量。
根据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参数来建立系统模型。
3. 控制算法设计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控制算法来将温度稳定在设定的目标温度附近。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本文选取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作为控制算法进行仿真。
3.1 PI控制器设计PI控制器由一个比例项和一个积分项组成,其输出可以表示为:u(t) = K_p * (e(t) + (1 / T_i) * \\int_{0}^{t} e(\\tau) d\\tau)其中,e(t)为温度误差,K_p为比例系数,T_i为积分时间常数。
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的选择是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
3.2 控制律实现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控制系统工具箱来实现PI控制器。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震荡时钟 。振荡 器 的频 率 主要取 决 于晶体 的震 荡频率 , 一般 晶
体可在 12 1 H 之间任选 , . — 2M z 电容 c 、2 lC 可在 5 3 F 间 — 0p 之 任选 , 电容的 大小 对振 荡 频率 有 微小 的影 响 , 可起 频率 微 调作
用 。通过某种方 式 , 单 片机 内各 寄存器 的值 变为初 始状 态 的 使 操作称 为复位操 作 , 本设计采用 外部手 动复位 的方法 , 系统工 在
更 加人 性化。并且该 系 统 的声 光 报警 系 统 针可 针 对 不 同 的实 况 , 出不 同的报警 处理 , 做 这样可 以使工作 人员及 时准确地判 断 温度 的高低 , 并对其做 出住 明确 的反应 。
13 液 晶 显 示 模 块 设 计 .
在现代 自动化 仪表 和智 能仪器 中, 常用 的小 型显示 输 出设
简单 , 处理速 度快 , 稳定 性高 , 泛应用 于需要 进行 温度控 制 的 广
领域。
T C 53是 r 司的 1 L 24 I 1公 2位串行模 数转换器 , 使用 开关 电容 逐次 逼近技术 完成 A D转换 过程 。由于是 串行 输入 结构 , / 能够
节省 5 l系列单片机 IO资源 ; / 且价格适 中 , 分辨 率较 高 , 因此在 仪器仪表 中有 较为广泛的应用 。因为 T C 53价 格适 中并 且分 L 24 辨率高 , 在实际 中有广泛 的应用 , 以采用 T C 5 3作为模 数转 所 L 24 化器 。设计 中只有 一路模拟量的输入 , 因而仅选用 A N I0一 路输
设计 、 装、 安 调试过 程 中 , 由于其使 用十 进制 数显示 , 量迅 速 , 测 精确度高 , 示直观 , 显 会被经 常使用到 。本文通 过硬件软 件 的设 计 , 用 Po e 软件仿真 , 并 rt s u 在温度低于 3 O℃时 , 出长嘀报警声 发 和光报警 , 温度高于 6 0℃时 , 出短 嘀报警声 和光报警 , 发 达到 了
飞机温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飞机温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飞机温控系统是飞机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能够确保飞机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
飞机的航空温控系统通常包括空调系统、供暖系统和通风系统,它们通过控制空气的流动和温度来维持舱内的舒适温度。
建模与仿真是飞机温控系统研究与设计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分析,来评估不同的控制策略和设计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飞机温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应用。
飞机温控系统的建模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热传递和热力学原理的,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空气动力学:飞机舱内的空气流动受到飞机速度、气流分布和舱内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立空气流动的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气流的方向、速度和分布。
2. 热传递:飞机舱内的温度受到外部温度、太阳辐射、人员活动和设备工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立热传递的模型来描述温度在舱内的传递和分布。
3. 控制系统:飞机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空调机组和风扇等多种设备,需要建立控制系统的模型来描述控制策略和设备间的协调。
飞机温控系统的仿真是在建立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性能评估:对不同的控制策略和设计参数进行仿真分析,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能耗等性能指标。
2. 故障诊断:通过对系统的故障模拟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对不同故障的鲁棒性,并设计相应的故障检测和处理策略。
3. 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分析,可以找到系统的瓶颈和改进空间,对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飞机客舱温度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外部气温变化、太阳辐射、乘客数量和位置、设备工作热量等因素,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飞机客舱温度动态响应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气流动力学、热传递和控制系统的模型。
通过对这个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我们可以评估不同的空调控制策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比如舱内温度的波动范围、响应速度和能耗等指标,找到最优的控制策略和设备参数设计。
基于Proteus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I SN 1002 49 6 S 5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 度 控 制 在科 学研 究 和 工 业 生 产 中具 有 重要 意
de i e pe a u e c nt o y t m a e as e n r du e . PI c t o e ho i m pl e n t i sgn oftm r t r o r ls s e ofhe t r h be n i t o c d D on r lm t d s e oy d i h s s s e ,w hch i s d o y tm i s ba e n ATM EG A 1 8 sn l ~ hi ir c m pu e . I dd to igec pm c o o 2 t r n a iin,t i u a in asbe n c r he sm l to h e a —
re n wi y t m y me n fPr t u i lt n p a f r id o t s s e b a s o o e s smu a i lto m. Th x e i e t l e u t h w h tt e c n r l h o e e p r n a s ls s o t a h o to m r
.
.
..
.
.
— — . — —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CN1 — 0 4 T 1 —2 3 /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毕业论文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摘要温度控制在工业控制中一直是富有新意的课题,对于不同的控制对象,有着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模式。
温度系统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给控制过程带来很大难题。
本论文主要针对电阻炉这一类复杂的被控对象,研究一种最佳的控制方案,以达到系统稳定、调节时间短且超调量小的性能指标。
借助MATLAB中的Simulink和Fuzzy工具箱,对电阻炉PID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当采用PID控制时,虽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无法保证控制精度;当采用纯模糊控制时,超调量与调节时间虽然同时达到预期效果,但系统出现了稳定误差,所以本文将模糊控制的智能性与PID控制的通用性、可靠性相互结合,提出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案。
经仿真研究,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效果达到了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智能性控制方案。
关键词:电阻炉;PID控制;模糊控制;MATLAB仿真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 Researchof Resistance FurnaceAbstractTemperature control is a innovative topics in the industrial control. For different control targets, it has 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and models. The temperature system has big inertia and serious hysteresi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s is rather difficult,it brings very big difficult problems for the controlled process.Aims at a kind of complex controlled plant as the resistance furnace, the present paper mainly studies one kind of best control plan to achieves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stable system, short control time and small performance. With Simulink and Fuzzy toolbox in MATLAB Simulink ,the design carries on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to the resistance furnace PI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fuzzy control system.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when uses the PID control, although the system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to realize, it is unable to guarantee the control precision; When it uses the pure fuzzy control, although control time and over adjustment achieves the expectation effect, but the system presented the stable error,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fuzzy control and the PID control unify plan. After the simulation research, the control effect which the fuzzy control and the PID control unified has achieved the resist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 performance index. It is one kind of more ideal intelligence control plan.Key words: Resistance furnace; PID control; Fuzzy control; MATLAB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1)1.1 课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容 (1)1.3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第二章电阻炉的介绍 (3)2.1 电阻炉的特点 (3)2.2 电阻炉的分类 (4)2.3 电阻炉的工作原理 (6)2.4 电阻炉的数学模型及其推导 (7)第三章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9)3.1 温度控制方案的介绍 (9)3.2 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 (12)3.3 PID控制 (15)3.3.1 PID控制发展的现状 (15)3.3.2 PID的控制原理 (16)3.3.3 PID的控制算法 (18)3.4 PID控制的参数整定 (20)第四章模糊控制 (23)4.1 模糊控制的发展 (23)4.2 模糊控制的原理 (24)4.2.1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 (24)4.2.2 模糊语言与模糊推理 (26)4.3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27)4.3.1 模糊控制策略 (27)4.3.2 模糊控制规则 (29)4.3.3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31)4.4 模糊控制的特点 (33)第五章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5)5.1 仿真系统 (35)5.1.1 MATLAB概述 (35)5.1.2 SIMULINK的概述 (37)5.2 仿真结果 (38)5.2.1 PID控制的仿真 (38)5.2.2 纯模糊控制的仿真 (41)5.2.3 模糊-PID控制的仿真 (42)5.2.4 模糊-PID控制与PID控制仿真结果的比较 (43)5.3 仿真结果的讨论 (44)参考文献 (45)致 (47)第一章引言1.1课题背景工业电阻炉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
连续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
模块 名称
电源(SO ) P4T
订货 号
47 -A 0 0 l砷0 A 0
以这里采用“ 反馈 +前馈” 的控制 方式 , 它将温度变 化 的速度加到 PD的输 出上 , I 如果 在实验 中较准确
C U C U 1- ) P ( P 47 H 4
47 I 4 A O 1- Ⅱo B 4
热水 阀开关 S 6
动化系统使用 ¥ - 0的组件 ,740控制 器采用模 74 0 ¥- 0
收稿 日期 :00 —8 修改稿) 2 1  ̄81 (
・
2 O・
化 工
自 动 化 及 仪 表
第3 7卷
根据所确定的输入输 出点数 以及控制功 能的实 现要求 , 结合所设计 的 P S C 7网络结构 ,74 0硬件 ¥- 0
A 0
6
蛇管 冷却水 进量 控制 阀 w , 夹套 冷却水 进量控 制 阀 V , 8 D物料 出料 量控制 阀 V 9
D O 2 反应器 搅拌 电机开 关 S , 8
了很大范 围 的硬件 、 软件 、 态、 置和 诊 断工具 。 组 配
其过程控制系统是一个全集成 的、 结构完整 、 功能完 善、 面向整个生产过程 的过程控 制系统。P S C 7的 自
过 程 控 制
化 动 及 表 203 1 : — 工自 化 仪 ,0 ,7 1 1 2 1 ( )9 2
Co t la d I s u ns i h mi a n u t nr n n t me t n C e c lI d sr o r y
连 续 反 应 釜 温 度 控 制 系统 的设 计 与 仿 真
块化设 计 , 无风扇 、 鲁棒性高 , 可高度扩展 。根据 并 本次设计控制系统所给条件及工艺特性 、 控制要求 ,
本科毕业论文PID温控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本科毕业论文PID温控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温控系
统的设计及仿真。
首先,介绍了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
然后,详细
描述了PID温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传感器的选择、控制器的选用以及
控制参数的调整等。
最后,通过利用Simulink软件对PID温控系统进行
仿真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算法能
够有效地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关键词:PID控制;温控系统;传感器;仿真实验
第一章:引言
PID控制是目前工业领域中最常用的控制算法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温控系统作为PID控制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温度
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旨在设计和仿真一个PID温控系统,以实现
对温度的精确和稳定的控制。
第二章: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
2.1P控制算法
2.2I控制算法
2.3D控制算法
第三章:PID温控系统的设计
3.1传感器的选择
3.2控制器的选用
3.3控制参数的调整
第四章: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4.1实验环境的搭建
4.2仿真实验的设计
4.3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5.2展望未来。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本设计是一种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控制系统属于一阶纯滞后环节,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导致传统控制方式超调大、调节时间长、控制精度低。
采用单片机进行炉温控制,具有电路设计简单、精度高、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科技进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ID控制法最为常见,控制输出采用PWM波触发可控硅来控制加热通断。
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
单片机控制部分采用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Keil 软件进行编程,同时采用分块的模式,对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分析,分别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图、温度检测调理电路、A/D转换接口电路,按键输入电路以及显示电路,并对相应电路进行相关的阐述软件采用PID算法进行了建模和编程,在Proteus环境中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PID;单片机;温度控制;Keil;Proteus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kind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elongs to pure first-order lag link, the control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g inertia, pure lag and nonlinear,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overshoot and adjustment time is long, low control precision.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 control, has simple circuit design, high accuracy and good control effect,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PID control is the most common, the control output PWM wave triggering thyristo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heating on and off.Make the system has high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precision.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part adopt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 T89S51 as the core,Using Keil software programming,Using block pattern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whole system, respectively, of the overall system block diagram is given,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circuit, A/D conversion interface circuit, key input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ircuit are related in this paper, the software, the PID algorithm is used for modeling and programming in the Proteus simulation environment.Key words:PID;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The temperature control;Keil;Proteus目录1绪论 (1)2设计方案 (2)3系统硬件仿真电路 (3)3.1 温度测量调理电路 (3)3.2 A/D转换电路 (4)3.3 按键输入电路 (5)3.4 数码管显示电路 (6)3.5 温度控制电路 (7)4程序设计 (9)4.1 程序整体设计 (9)4.2 子程序设计 (1111)4.3源程序设计 (119)5软件调试与运行结果 (41)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1绪论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大惯性环节。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仿真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仿真
夹套式反应器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用于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温度。
为了确保反应器内的温度能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温度控制系统。
本文将介绍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过程。
夹套式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夹套中流动的热载体(如蒸汽或热油)来调节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控制热载体的流量和温度,使反应器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通常,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个部分。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反应器内的温度,将监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和设定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控制信号,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热载体的流量和温度,从而实现对反应器温度的控制。
在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反应器的特性、热载体的性质、控制器的稳定性等因素。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变化,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优化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耗等因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温度控制系统。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深入理解反应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控制理论和仿真技术,才能设计出一个性能优良的控制系统。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一、介绍温度控制是很多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常见的任务之一、PID控制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控制算法之一,具有简单、稳定和高效的特点。
本文将以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为例,介绍其设计与仿真。
二、PID控制算法简介PID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反馈控制算法,它根据当前系统的误差,计算出最佳的控制输出,以使系统的输出稳定在期望值附近。
PID控制算法由三个部分组成:比例(P)、积分(I)和微分(D)。
比例部分根据当前误差的大小调整输出控制量,积分部分通过累积误差来调整输出控制量,微分部分根据误差变化率调整输出控制量。
PID控制算法的输出控制量是由三个部分叠加而成。
1.系统模型的建立在设计温度控制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以一个加热器控制系统为例,假设该系统的输入为加热功率,输出为温度。
2.控制器的设计根据系统模型,设计PID控制器。
首先调试比例参数P,使得系统的温度能够在误差范围内稳定下来;然后调试积分参数I,以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最后调试微分参数D,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仿真实验在仿真软件中进行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
首先输入一个初始温度值,观察系统的响应;然后根据设定的期望温度,实时调整控制器的输出,观察系统的稳定状态。
4.结果分析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响应速度。
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要求,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要求。
四、结论本文以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过程。
通过调试PID控制器的参数,可以使系统的温度稳定在期望值附近,并且具有较好的稳态误差和响应速度。
PID控制算法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要求和性能要求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温度控制系统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水箱温度控制系统multisim仿真设计
实验题目:水温控制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设计一个水温控制系统,从而加深对三极管、运放等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运用,掌握电路设计的思路和参数计算,通过仿真与理论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水温控制系统:水的温度可以由传感器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设定电压阈值从而与采集的温度电压进行比较,超过设定温度则停止加热,加热指示灯熄灭,保温开关打开,保温指示灯亮;低于设定温度则启动加热,加热指示灯亮,保温开关断开,保温指示灯灭;为了不让控制系统在设定温度点频繁工作,需要引入滞回比较器,让控制系统合理的弹性工作。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用电压信号的变化来模拟水温的变化,每0.1V对应1摄氏度,再运用运放的放大电路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
此设计用正相比例放大器,使输出时正电压,取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0倍(即温度缩小10倍)比较合适。
2.当水的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就暂停加热,加热的指示灯熄灭,此时保温电路打开,保温指示灯亮。
运用到比较器电路,比较电路也即水温检测和水温范围测量电路。
将输入的变化的电压与基准电压(上下限电压)进行比较,通过运放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后面的电路。
比较电路3.当水的温度低于一定温度,就开始加热,加热的指示灯亮,此时保温电路断开,保温指示灯熄灭。
也用到比较器电路,原理同上。
4.因水的温度具有缓慢变化特性,设定的温度希望有一个阈值,使电路不会频繁的工作,使系统更加稳定,因此需要用到滞回比较器。
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根据 Un=Up :﹚﹢0+R /(R ×=767291R u U T﹚+R /(R ×﹚﹢+R /(R ×=7677767292R u R u U T所以﹚+R /(R ×=-767721R u U U T T ,即7u 从高电平转化为低电平和从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的分界点就有了V﹚+R /(R ×7677R u 的差别。
根据以上几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参考电压29u 瘦集成运放的正反馈的影响,在仿真时应适当调低的数29u 值。
基于Matlab的PID温控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Matlab的PID温控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摘要在Matlab6.5环境下,通过Matlab/Simulink提供的模块,对温度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器进行设计和仿真。
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的仿真研究,能够直观、简便、快捷地设计出性能优良的交流电弧炉温度系统控制器。
关键词温度系统数学模型;参数整定;传递函数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交流电弧炉设备,温控系统的控制性能直接影响到钢铁的质量,所以炉温控制占据重要的位置。
PID控制是温控系统中一种典型的控制方式,是在温度控制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一种控制方式。
随着科学发展,各行各业对温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经典PID控制在某些场合已不能满足要求,因而智能PID控制的引入是精密温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为了改善电弧炉系统恒温控制质量差的现状,研制具有快速相应的、经济性好的、适合国情的恒温控制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温控系统模型的建立在Matlab6.5环境下,通过Simulink提供的模块,对电弧炉温控系统的PID控制器进行设计和仿真。
由于常规PID控制器结构简单、鲁棒性强,被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中。
开展数字PID控制的电弧炉控制系统模型使应用于生产实际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迅速改善。
1.1温控系统阶越响应曲线的获得在高校微机控制技术实验仪器上按以下步骤测得温度系统阶越响应曲线:1)给温度控制系统75%的控制量,即每个控制周期通过X0=255×75%=191个周波数,温度系统处于开环状态。
2)ATMEGA32L内部A/D每隔0.8s采样一次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换算成实际温度值,再通过串口通讯将温度值送到电脑上保存。
使用通用串口调试助手“大傻串口调试软件-3.0AD”作为上位机接收数据并保存到文件“S曲线采集.txt”中。
3)在采集数据过程中,不时的将已经得到的数据通过“MicrosoftExcel”文档画图,查看温度曲线是否已经进入了稳态区;根据若曲线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基本稳定在一个小范围值内即表明进入稳态区了,此时关闭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温控系统的设计及仿真(MATLAB)学习中心:学号: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指导教师:2013 年 2 月 28 日摘要温度是工业对象中一个主要的被控参数,它是一种常见的过程变量,因为它直接影响燃烧、化学反应、发酵、烘烤、煅烧、蒸馏、浓度、挤压成形,结晶以及空气流动等物理和化学过程。
温度控制不好就可能引起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产量等一系列问题。
温度控制是许多设备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将温度控制在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内,以利于进行工件的加工与处理。
一直以来,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来进行温度控制,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如今,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用微机取代常规控制已成必然,因为它确保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了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节约了能源,并且能够使加热对象的温度按照某种指定规律变化。
实践证明,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炉温控制的微机控制系统具有高精度、功能强、经济性好的特点,无论在提高产品质量还是产品数量,节约能源,还是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都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
本设计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以ADC0809作为A/D转换器件,采用闭环直接数字控制算法,通过控制可控硅来控制热电阻,进而控制电炉温度,最终设计了一个满足要求的电阻炉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
关键词:1、单片机;2、PLC;3、MATLAB目录1单片机在炉温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3)1、1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3)2温控系统控制算法设计 (3)2.1温度控制算法的比较 (3)2.2数字PID算法 (6)3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17)参考文献 (18)一、单片机在炉温控制系统中的运用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运算快速快,体积小、运行可靠,价值低廉,因此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在炉温控制中的应用。
(一)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整个炉温控制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部分由计算机和A/D和D/A转换电路组成。
主要完成温度采集,PID运算,产生可控硅的触发脉冲。
另外一部分由传感器信号放大,同步脉冲形成,以及触发脉冲放大等组成。
炉温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即改变电热炉加热丝两端的有效电压,有效电压可在0~140V内变化。
可控硅的导通角为0~5bH。
温度传感器是通过一只热敏电阻及其放大电路组成,温度越高其输出电压越小。
外部LED灯的亮灭表示可控硅的导通与关断的占空比时间,如果炉温低于设定值则可控硅导通,系统加热,否则系统停止加热,炉温自然冷却到设定值。
温度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温度控制电路原理图二、温控系统控制算法设计(一)、温度控制算法的比较1、.经典控制算法经典控制方法是指针对时滞系统控制问题提出并应用得最早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PID控制、Smith预估控制、大林算法这几种方法。
PID控制器由于具有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因而在实际控制系统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ID控制的难点在于如何对控制参数进行整定,以求得到最佳控制效果。
然而PID在时滞过程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PID算法只有在系统模型参数为非时变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当一个调好参数PID控制器被应用到模型参数时变系统时,系统的性能会变差,甚至不稳定。
Smith预估器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滞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是一个时滞预估补偿算法。
它通过估计对象的动态特性,用一个预估模型进行补偿,从而得到一个没有时滞的被调节量反馈到控制器,使得整个系统的控制就如没有时滞环节,减小超调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加速调节过程,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理论上Smith预估器可以完全消除时滞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在于:Smith预估器需要确知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当估计模型和实际对象有误差时,控制品质就会严重恶化,因而影响了Smith预估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性能。
大林算法是由美国IBM公司的Dahlin于1968年针对工业过程控制中的纯滞后特性而提出的一种控制算法。
该算法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合适的数字调节器D(z),使整个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带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而且要求闭环系统的纯滞后时间等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
大林算法方法比较简单,只要能设计出合适的且可以物理实现的数字调节器D(z),就能够有效地克服纯滞后的不利影响,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它的缺点是设计中存在振铃现象,且与Smith算法一样,需要一个准确的过程数字模型,当模型误差较大时,控制质量将大大恶化,甚至系统会变得不稳定。
2、.智能控制算法智能控制是一类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独立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自动控制,它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
模糊控制是智能控制较早的形式,它吸取了人的思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从广义上讲,模糊逻辑控制指的是应用模糊集合理论,统筹考虑系统的一种控制方式,模糊控制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是解决不确定性系统控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专家规则的控制方法。
在时滞过程中,模糊控制一般是针对误差和误差变化率而进行的,将输入量的精确值模糊化,根据输入变量和模糊规则,按照模糊推理合成规则计算控制量,再将它清晰化,得到精确输出控制过程,其中模糊规则是最重要的。
但是,模糊控制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算法复杂等缺点。
神经网络控制是研究和利用人脑的某些结构机理以及人的知识和经验对系统的控制。
人们普遍认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智能性、鲁棒性均较好,能处理高维、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的复杂工业生产工程的控制问题,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学习能力。
神经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且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一般来说,神经网络用于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来实现建模,一种是直接作为控制器使用。
与模糊控制一样,神经网络也存在算法复杂的缺点,同时神经网络学习和训练比较费时,对训练集的要求也很高。
经典控制方法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它们都是基于参数模型的控制方法,因而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差、对模型精确性要求高、抗干扰能力差。
而智能控制是非参数模型的控制方法,因而在鲁棒性、抗干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但智能控制也有其不足之处,即理论性太强,算法过于复杂,大多数方法还仅局限于理论和仿真研究,能在试验装置上和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并不多。
根据这两类控制方法的特点,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复合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时滞系统控制策略,成功的应用有模糊PID控制、模糊Smith控制、神经元Smith预估控制、Smith-NN预估控制等。
这些方法既能利用经典控制方法结构简单、可靠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又能发挥智能控制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在大时滞控制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ID调节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最成熟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方法。
它结构灵活,不仅可以用常规的PID调节,而且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采用各种PID的变型,如PI、PD控制及改进的PID控制等。
它具有许多特点,如不需要求出数学模型、控制效果好等,特别是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对于时间常数比较大的被控制对象来说,数字PID完全可以代替模拟PID调节器,应用更加灵活,使用性更强。
所以该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
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2所示:图2.2 系统结构框图该系统利用单片机可以方便地实现对PID参数的选择与设定,实现工业过程中PID 控制。
它采用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将检测到的实际炉温进行A/D转换,再送入计算机中,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对此偏差按PID规律进行调整,得出对应的控制量来控制驱动电路,调节电炉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炉温的控制。
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智能控制,能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转换、并进行PID控制和键盘终端处理(各参数数值的修正)及显示。
在设计中应该注意,采样周期不能太短,否则会使调节过程过于频繁,这样,不但执行机构不能反应,而且计算机的利用率也大为降低;采样周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干扰无法及时消除,使调节品质下降。
(二)、数字PID算法1、模拟数字算法一对应,所以称之为位置型PID 算法。
在这种位置型控制算法中,由于算式中存在累加项,而且输出的控制量不仅与本次偏差有关,还与过去历次采样偏差有关,使得产生大幅度变化,这样会引起系统冲击,甚至造成事故。
所以在实际中当执行机构需要的不是控制量的绝对值,而是其增量时,可采用增量型PID 算法。
当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为步进电机、电动调节阀、多圈电位器等具有保持历史位置的功能的这类装置时,一般均采用增量型PID 控制算法。
在实际控制中,增量型算法要比位置算法应用更加广泛。
利用位置型PID 控制算法,可得到增量型PID 控制算法的递推形式为:()[()(1)]()[()2(1)(2)]p I Du k K e k e k K e k K e k e k e k ∆=--++--+- (2-4) 与位置算法相比,增量型PID 算法有如下优点:(1)位置型算式每次输出与整个过程状态字有关,计算式中要用到过去偏差的累加值 ,容易产生较大的累积计算误差;而在增量型算式中由于消去了积分项,从而可消除调节器的积分饱和,在精度不足时,计算误差对控制量的影响较小,容易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2)为实现手动—自动无忧切换,在切换瞬时,计算机的输出值应设置为原始阀门开度 ,若采用增量型算法,其输出对应与阀门位置的变化部分,即算式中不出现 项,所以易于实现从手动到自动得的无忧动切换。
(3)采用增量型算法时所用的执行器本身都具有寄存作用,所以即使计算机发生故障,执行器仍能保持在原位,不会对生产造成恶劣影响。
最佳控制PID 系统参数测定系统结构图如图2.3所示,图中 )1/(1)(/)1()()/1()(+=-=++=-Ts s G s e s G s K s K K s G p Ts h d i p c图2.3 系统结构图3、PID 参数整定方法(1) Ziegler-Nichols 整定方法Ziegler-Nichols整定方法是根据给定对象的瞬间响应特性来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
Ziegler-Nichols法首先通过实验,获得控制对象单位阶跃响应,如果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看起来是一条S形的曲线,则可以用该方法,否则不能用。
(2)临界比例度法整定临界比例度法适用于已知对象传递函数的场合。
在闭合的控制系统里,将调节器置于纯比例作用下,从小到大逐渐改变调节器的比例度,得到等幅振荡周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