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第8课笔墨丹青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8课 笔墨丹青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8课 笔墨丹青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2127187c1cfad6185fa7bd.png)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根底夯实1.右图为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图中洛神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以下对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B.提出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C.其代表作还包括?送子天|王图?解析?|王图?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答案C,发现这样一段描述: "绘画在……根底上继续开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A.秦朝B.唐朝D.清朝解析宋代由于农工商贸易的开展和士大夫阶层的进一步壮大,各种绘画形式繁荣,自成体,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一融合渗透的过程需要一种宽松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故C项正确.迄今已发现的秦代绘画中仅有宫殿壁画遗存,此外,士大夫绘画产生于唐,尚未形成体系,故A、B两项不正确.清朝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因此D项不正确.答案C,有一幅传世名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形式优美,宛如飞虹.这幅画反映了()A.魏晋的文人个性B.唐朝的经济繁荣C.北宋的风土人情D.明清的商业兴盛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知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答案C4.某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时,展示了一幅作品(如图),作品中有题诗: "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同学们判定这幅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他们的依据应是()A.该画的作者应是文人的代表B.该画集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追求抒情写意C.该画以自然风景为描绘内容D.该画造型准确且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并追求神韵解析文人画的根本特征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答案B5.以右图为代表的一类绘画,在明清时期盛行起来.其主要原因是()A.明清时期(政|治)清明B.士大夫钟情于年画C.商品经济开展解析年画属于民间画.此类画盛行,反映的是民间文化繁荣,而民间文化繁荣的根底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开展.答案C能力提升6.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龙樊.〞他竭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导学号52400042)A.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B.彻底否认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C.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D.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解析"犹以画工论〞是指吴道子的画虽技巧娴熟高妙,到达了物象造型生动、形神兼备的但只是一个画工而已,缺少"象外〞的诗意,故境界不高.而|王维的画,画的"象外〞能见出诗意.联系教材内容可知,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因此,苏东坡通过对两人的比照评价,强调诗意,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故C项正确.答案C7.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以下有关国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B.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的一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如八大山人的?松鹰图?解析风俗画属于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的人物画 .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8.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汴梁瓦舍(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开展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表达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性格?,指出宋代绘画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1)城市商品经济兴旺;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3)特点: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盛行.原因:商品经济开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496c2ad51f01dc281f1ab.png)
第8课 笔墨丹青课堂预习·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你还记得汉字演变的历程吗?新课感知课标要求: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风格及时代特征画、剪纸画杨柳青《课堂学习·互动探究 知识精讲一、中国古代绘画特点及中西绘画特点的比较① 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 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
② 比较: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不求形似,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西洋画则讲求“以形写形”,主要是依据光源照射于物体而产生的明暗调子进行分面去塑造物象的体积,并注意定点透视,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重,追求色彩的表现力。
课堂点拨例1、(安徽文综·13)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 ,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答案:A解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是文人画的特点,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
作者通过作画抒写胸臆之情。
郁闷的心情通过绘画表露无疑。
这符合文人画的特点。
所以A 项符合题意。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又称“疏体”是唐代吴道子的画风, 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排除B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句说的是王维,出自苏轼的《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习题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习题 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d43551b31b765ce050814b1.png)
第8课笔墨丹青一、绘画艺术的起源——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1.新石器时代。
(1)艺术特点:先民将人物、动物形象或抽象的几何图案描绘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①________。
(2)代表作品:半坡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2.战国时期。
(1)艺术特点:已出现用②________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2)代表作品:战国楚帛画《③__________》。
3.汉代:帛画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答案: ①浪漫②毛笔③人物龙凤图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发展: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1.顾恺之。
(1)时代背景: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①________。
(2)主要成就:不仅长于丹青,而且还提出了“②__________”的绘画理论。
(3)代表作品:《女史箴图》。
2.吴道子。
(1)时代背景: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在艺术全面辉煌的氛围中,画家们创制③________,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2)主要成就: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改革传统的线描法,被誉为“④________”。
(3)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
答案:①文人画②以形写神③法度④吴带当风♨温馨提示文人画出现的背景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伴随着佛教、道教的发展,文化呈现出多元的趋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
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应用提升】1.下图是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有关该作品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作品的作者为吴道子B.体现出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画风C.主题是描绘市井生活D.作者善画宗教人物解析:唐代绘画讲究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反映上层社会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情趣,不反映市民、市井生活。
答案:C三、文人意趣——繁荣:宋代到明清1.宋代。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习题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习题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c55ab5011ca300a7c390d1.png)
2018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习题岳麓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习题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习题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8课笔墨丹青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集体舞蹈图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D.马王堆汉墓帛图解析:《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女史箴图》是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马王堆汉墓帛图是在西汉时期,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A2.中国古代有位画家,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
这位画家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他是( )A.顾恺之B.马远C.吴道子D.八大山人解析:“吴带当风”是对吴道子绘画特点的概括.答案:C3.山水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抒情达意的重要形式之一。
下列四幅画中属于山水画的是()解析:《洛神赋图》属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历代帝王图》属于人物画,年画《连年有余》属于民间风情画,《踏歌图》是宋代的作品,作者寄情于山水。
故D项正确。
答案:D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深厚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
其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发展B.社会思潮变化C.传统文化影响D.社会上层倡导解析:宋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的大量出现,市民阶层产生并逐渐壮大,反映市民文化需求的世俗化文艺形式出现,在绘画领域表现为风俗画的出现.答案:A5.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连,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 笔墨丹青(精编作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 笔墨丹青(精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1bf32ee2cc58bd63086bd04.png)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这幅画应是()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解析“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是顾恺之绘画的特点。
答案 A2.下图是《送子天王图》(局部),描绘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牟尼(佛祖)谒神的情形,关于此图说法正确的是()①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②画家提出“以形写神”③是文人画的代表作品④表现了佛教的中国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①是基本史实,是正确的。
提出“以形写神”的是顾恺之,所以②不正确。
文人画讲究写意,所以此画不是文人画的代表作,③不正确。
所画的人物外貌似中国人,衣服也是中国人的衣服,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④正确。
答案 D3.绘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
如图是唐代马球图壁画(局部)。
作为历史材料,它()A.说明了马球在唐代民间的普及B.反映了马球起源于唐代的中国C.证明了唐代竞技体育运动发达D.增加了我们对马球运动的了解解析马球图壁画只能是对这项运动有所了解,与是否在民间普及,无法判定;材料中未揭示马球起源时间;马球不能代表体育竞技运动;这幅壁画只是增加了我们对马球运动的了解。
答案 D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绘画强调写意传神,材料中描述了绘画中四季与人的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逼真摹写之意,排除A项;材料中也没有花鸟的相关信息,所以不能得出山水画是否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排除B项;绘画中四季与人的关系不能说明就是以人物为核心,排除D项。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笔墨丹青》参考学案2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笔墨丹青》参考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70ef1e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f.png)
第8课笔墨丹青【考点综述】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所对应的是必修三的第2个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下的第2条“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的绘画部分;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古代中国中的第4个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下的第2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绘画艺术的起源”、“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民间风情”属于了解识记的能力层级,“新石器时代、战国以及秦汉时期绘画特点”、“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特征的影响”和“中国古代绘画特点及中西绘画特点的比较”属于理解掌握的能力层级。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看,本课中的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等都是高考重要的知识点。
我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所以高考时很有可能联系上一讲书法艺术的相关内容一起命题,考察角度将主要着眼于对古代绘画艺术发展演变过程的背景、特征、意义等的分析。
命题题型大多以选择题为主。
备考时要准确记忆绘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注意归纳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发展特征,并能够分析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背景;另外还要注意识记教材中大量的图片,这经常是命题时的切入点。
【A级——了解识记】【考点剖析】【考点1】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1)表现:绘画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人们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或抽象的几何图案描绘在地面上、岩壁上和陶器上,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2)代表作:马家窑文化的《集体舞蹈图》;内蒙阴山人面纹岩画。
2.战国和两汉时期(1)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被称之为“帛画”。
(2)两汉时期:帛画更加丰富,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体现出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
(3)代表作:战国时期楚帛画《人物龙凤图》;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帛画。
『例』以下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绘画艺术可以从新石器时代找到源头B.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C.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是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特点D.汉代的绘画艺术中,浪漫幻想主题已不复存在[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汉代尽管儒学开始占统治位,但绘画艺术中仍存在浪漫幻想的主题,故选项D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doc
![高中历史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d1d9af83c4bb4cf6ecd11e.png)
第8课笔墨丹青【考点解读】考点: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解读: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学习这一内容,要从绘画的起源谈起,概述其演变历程,从而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识梳理】一.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2.战国时期:出现用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3.西汉时期:汉代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4.魏晋时期:画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
5.唐代:唐代绘画创制,体现的盛唐气象,代表人物是。
6.宋代:画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民间风情画兴起,代表作品是张择端的《》。
7.明清时期:文人画受时代影响,出现的画家;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二.发展特点1.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又有注重写意的,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讲求、和气韵,注重个人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重点突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及与西方绘画的不同突破方法:史实归纳分析法绘画艺术的特征由创作者及其风格、绘画本身风格及演变和鉴赏书画的主体、书画的功能等决定的。
归纳时除考虑以上因素(特征)外,还要注意从书画的演变历程及其创作背景,这一纵向特征归纳。
另外注意横向(同一时期)比较,即同一时期不同书画的特征归纳。
突破归纳:1.中国绘画基本特征(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绘画的演变深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8 笔墨丹青 含解析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8 笔墨丹青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dfab18580216fc700afd84.png)
学业分层测评(八)(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集体舞蹈图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D.马王堆汉墓壁画【解析】根据材料中“新石器时代”“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可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战国时期的帛画,C项是魏晋时期的绘画,D 项是汉代的墓葬画,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 A2.下图说明() 【导学号:11140049】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解析】材料中“释迦”是外来文明中的元素,上图作品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特征,故选D项。
A项中的社会潮流材料无法体现,只能看出相互融合;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冲突,而是融合;C项错误,艺术作品世俗化是在宋代以后。
【答案】 D3.(2016·唐山高二检测)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人画()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解析】文人画开始出现在魏晋时期,此时理学还未兴起,故A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B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C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D项正确。
【答案】 D4.下图为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他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
”米芾也曾评论:“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
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11140050】A.儒学的精神影响了文人的绘画风格B.反映了作者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C.集绘画、诗歌、书法、篆刻为一体D.具有崇高清远冲淡、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解析】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属于宋代文人画。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610c1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c.png)
教学设计第8课笔墨丹青从容说课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用具、颜色、表现手法、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它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笔墨丹青》这一课中,我们将充分领略到这些特点。
这节课以时间为顺序,从古到今,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绘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用历史史料、历史图片来探究这些特点,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璀璨的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中国绘画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中国绘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古代绘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不同历史时期中中国绘画的基本史实,理解其中绘画与社会、绘画与生活、绘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中国绘画史实的理解,探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绘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探究中国绘画的特点。
2.通过历史史料、历史图片,再现中国绘画的辉煌历史,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生动性。
3.与学生一起对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关心历史、关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已经布置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知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风格和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沿传相续形成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两幅帛画就以其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
这种传统风格和民族的审美需求,又在时代的前进中不断地得到充实、突破和创新,并又孕育和造就着新的风格的出现,成为华夏艺苑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花园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
推进新课板书:第8课笔墨丹青师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图片:多媒体课件显示:三幅绘画作品第一幅:《集体舞蹈图》(马家窑文化)第二幅:《舞蹈牧放战争图》第三幅:《鹳鱼石斧罐纹样》师大家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中国绘画的源头是什么时候?当时中国绘画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生 1 中国绘画的源头,我想应该是在汉朝,因为我们所看到的绘画作品都是绘制在纸上的,而纸张的出现是在东汉,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东汉时期。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3教学案:第8课笔墨丹青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3教学案:第8课笔墨丹青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2fb9e1bb68a98270fefaba.png)
第8课笔墨丹青课程标准: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1.绘画艺术的起源时期特点代表作新石器时代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集体舞蹈图战国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人物龙凤图》汉代帛画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物特点成就更加注重意境,如马远、夏圭风格奇特,艺术风貌不拘成法,如朱耷描绘市井生活,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世俗审美情趣,如版画、年画、布贴画等二、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1.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2.手法上,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3.内容上,投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
4.作用上,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宋代文人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重文轻武”的国策,文人阶层壮大;注重向内心求索的理学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心性、情趣的修养和哲学的思考。
2.《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难得的历史文献价值,欣赏《清明上河图》,可以从中发现哪些信息?商贾云集,店铺沿街而立,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3.如图所示,明清之际朱耷的画风具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具有这种风格,结合历史说说理由。
不拘成法,孤独冷淡。
原因:清军入关,明朝灭亡,身为明朝宗室的朱耷鄙视满清统治,通过风格独特的画风表达不满之情。
主题一中国绘画的时代特征[史料探究]《清明上河图》《山径春行图》《松鹰图》(1)结合所学探究这三幅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1)《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特点;《山径春行图》以“残山剩水”的构图特点反映了南宋政权苟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政局特点;《松鹰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在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背景下,进步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高中历史 《笔墨丹青》学案(1)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笔墨丹青》学案(1) 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22d57ef05087632311212be.png)
第8课笔墨丹青(预习学案)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解读古代中国的书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且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作为高中学生,应该知道这些成就。
由于中国文字的固有特色,中国古代往往书画一体,即便后来各分其途,也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之处颇多,所以学习这一内容,要从汉字、绘画的起源谈起,概述其演变历程,从而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预习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能够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梳理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
②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③运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分析中国古代的绘画与其所产生的时代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①阅读教材,独立完成预案。
有疑难问题可展开小组讨论。
②讨论艺术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学会正确分析历史事物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成就,感受中国古代绘画辉煌,感受古代绘画是画者特定思想和心境的表达。
②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分析中国古代的绘画与其所产生的时代之间的关系四、师生合作学习策略:①主要采取“提出问题-阅读归纳-引导分析-总结定论”的方式进行,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提取、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本课学习以依据学案自主学习为主,学案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对重难点问题适当的予以点拨,引导自主合作探究。
同时,对于基础知识要实现段段清,落实巩固好基础知识预习·发现·掌握[关键词] 绘画的起源绘画的繁荣文人画风情画[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新石器时代、战国、汉代阅读教材P34第一目⑴指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画种,及这一画种的内容和特点。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三学案:第8课笔墨丹青含答案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三学案:第8课笔墨丹青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fa62c0c22590102029dfb.png)
第8课笔墨丹青【学习目标】1、知识: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情感价值观: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使用说明】1、明确本课基础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并能够识记。
2、预习课堂合作问题,以备探究B【课前自主预习】一、绘画艺术的历程:1、绘画艺术的历程(1)新石器时代:①地位:是我国绘画艺术的______________。
②特点:稚拙的__________、简单的__________和图案,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2)战国时期:出现用___________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3)两汉时期:绘画体现出浪漫、神秘而又不失古拙的特色.(4)魏晋时期:①___________画开始出现.②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__,他不仅长于丹青,还提出了“___________”的绘画理论。
(5)唐代:①特点:画家们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的盛唐气象。
②成因:唐代的______和经济繁荣,而且各种艺术全面辉煌。
③代表人物:___________.(6)宋代:①文人山水画兴起,画家的追求从注重__________变为更加注重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不断壮大,__________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②民间绘画: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___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______风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北宋__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
(7)明清时期:①文人画:或继承宋代__________画风,或沿袭元人_________意趣,也出现了一些不拘成法的__________画家。
②民间风情:明清时期,_________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木刻版画成为其中的插图。
绘画更具生活实用性,如、、、剪纸画等.二、特点:1、________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_________,融________为一体.2、中国画讲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____________的抒发,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笔墨丹青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1)特点: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2)代表:集体舞蹈图。
2.战国秦汉(1)战国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代表是《人物龙凤图》。
(2)汉代帛画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顾恺之(1)背景:士人群体的形成和追求。
(2)代表: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代表作品是《女史箴图》。
(3)特点: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2.唐朝:吴道子(1)条件: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特点:创制法度,表现盛唐气象。
(3)代表: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三、文人意趣1.宋代(1)条件: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2)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3)元代:体现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
2.明清(1)背景: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2)特点:风格奇特,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3)代表:画僧八大山人。
四、民间风情1.民间风情(1)背景: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2)表现:①宋代市井风情:代表作品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②明清民间风情: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
2.中国绘画的特征(1)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2)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名师点拨]1.唐代绘画艺术繁荣的原因(1)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3)诗文、书法、乐舞、雕塑、建筑艺术全面辉煌的氛围,为绘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
(4)吴道子等画家的辛勤努力。
(5)民族融合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文人画所具有的特点(1)追求抒情写意,注重诗意,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3)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对民族性格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4)时代变迁对文人画影响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易错提醒]文人画与山水画都强调意境,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山水画注重写实、意境,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举凡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画。
1.中国的绘画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魏晋时期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唐代画家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2.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明清时期出现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3.宋代以后,出现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明清时期的民间风俗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4.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征[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清明上河图》属于哪一种绘画类型?主要描绘了怎样的社会场景?[教你读史]提取关键词“风俗长卷”,由“汴京”、“各阶层的生活景象”领会隐含信息。
[提示] 风俗画。
真实的呈现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以及当时丰富的生活景象。
[材料二]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自题《墨梅图》(2)《墨梅图》属于何种绘画类型?此类绘画的精髓是什么?[教你读史]从整体把握诗画一体的特点,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题图诗的后两句。
[提示] 文人画。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中国绘画基本特征(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绘画的演变深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宫廷和风俗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由于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也在不断融入外来风格。
(4)从绘画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汉唐至明清绘画艺术反映的时代特征1.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体现在绘画作品上则是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2.唐代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画家们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宋代“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
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时代特点影响到绘画作品,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还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最著名的绘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4.明清时期,由于政治思想上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和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的画家和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如“扬州八怪”;伴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为小说作插图的木刻版画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百姓自己创作的富有实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出现,如年画、寺庙中的壁画、布贴画和剪纸画等。
题组一文人画1.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 )A.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B.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C.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D.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解析:选D 《山径春行图》属于文人画,是文人内在修养和心理活动的生动写照,体现作者重视意境特点,故D项正确。
2.右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
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解析:选C 依据图片材料可知,这是水墨画,图片中是写意不是写实,老干枯枝的树、紧缩翻白眼的鸟,这些形象体现了明遗民的落魄和萧索,故C项正确。
3. 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右图所示画作相符的是( )A.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B.“意在笔先”,“趣在法外”C.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D.“勾勒工细”,“尽其精微”解析:选B A项是山水画而不是花鸟画的特色,错误;B项是文人写意画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与题干所示画作风格相同,正确;C项与文人写意画主旨截然相反,错误;D项是工笔画的技术手段,从表现手法来说是与写意画相对的一种,错误。
题组二风俗画4.右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风俗画在宋朝得到充分发展②绘画表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③宫廷画的创作题材十分狭窄④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材料画作体现的是民间市井生活,是风俗画兴起的表现,故①正确;从挑担商贩的绘画题材可知当时商业活跃,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宫廷画的创作题材,故③错误;材料中的风俗画是写实风格,故④错误。
故A项正确。
5.北京历史悠久,关于北京的绘画数量众多。
从绘画类型看,右面这幅画属于( )A.人物画 B.写意画C.风俗画 D.文人画解析:选C 题中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风土民俗,应是风俗画,故C项正确。
6.艺术风格是有高度的思想性、成熟性,是真善美的。
对下列绘画表述正确的是( )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D.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解析:选C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注重写实。
《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两幅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 )A.山水画 B.文人画C.花鸟画 D.风俗画解析:选B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郑板桥正是其代表人物,B项符合题意。
2.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人画(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解析:选D 文人画在唐朝时已经出现,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此时理学还未兴起,故A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B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C 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D项正确。
3.后人在评价夏圭绘画时有诗曰:“但觉层层景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
意到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雄。
”下列作品可能为夏圭所作的是( )解析:选A 夏圭和马远都是南宋的画家,他们的画反映了南宋偏安一隅的苦闷,被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A项图中符合层层景不同、林泉、意到笔精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图中以竹表达正直,配以诗词,是明清文人画的风格,故B项错误;C项图中的鸟孤傲清高,风格类似于明清的八大山人,故C项错误;D项图中是仕女图,风格类似于顾恺之,故D项错误。
4.“诗不能尽,而为书,而为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
下列不属于此风格的是( )解析:选B 题干描述的是文人画的风格,A、C、D三项符合文人画特点;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人物画,B项符合题意。
5.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人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
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之故。
这一绘画艺术( )A.属于山水画派B.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C.属于市民文化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解析:选B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体现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绘画艺术强调画家具备多方面艺术修养,故B项正确;市民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风土人情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