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的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城疫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又叫亚洲鸡瘟或伪鸡瘟,俗称鸡瘟。

目前是最主要和最危险的禽病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防治这种病,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新城疫发病原因如何防治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又叫亚洲鸡瘟或伪鸡瘟,俗称鸡瘟。

典型新城疫特征为发病急,呼吸困难,头冠紫黑,下痢,泄殖腔出血、坏死,腺胃乳头、腺胃和肌胃交界处以及十二指肠出血,慢性病例常有呼吸道症状或神经症状。

虽然已经广泛接种疫苗预防,但该病仍不时在养禽业中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仍是最主要和最危险的禽病之一。

一、病原
1.新城疫病毒(ndv)属于副粘病毒。

病毒近圆形,具有血凝素,可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

2.般分为3种类型即低毒力型、中毒力型和强毒力型
毒株对不同组织的亲嗜性不同,常见嗜内脏型和嗜肺脑型。

大多数强毒株常是嗜内脏型。

各病毒株的抗原性在血清学上虽然有些不同,但在交互免疫保护试验上,未能证明有不同的毒型。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多种禽类均为新城疫病毒的天然易感宿主,包括鸡、火鸡、雉
鸡、鸽、珍珠鸡、鹧鸪、鹌鹑、鹅、孔雀、鸵鸟、猫头鹰、企鹅、麻雀、天鹅、等200多种。

水禽类对此病有抵抗力,人类感染新城疫病毒后,偶尔有眼结膜炎、发热、头痛等不适。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本病,但以幼雏和中雏感受性较高,2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较低。

非典型新城疫多发于30~40日龄的雏鸡和产蛋中后期的成年鸡。

2.传染源
主要是病鸡和带毒鸡,病鸡一般在症状出现前24小时,其所有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就开始带毒,在症状消失后5~7天才停止排毒。

多种野鸟可作为传播媒介。

3.传播途径
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其次是眼结膜,也可经外伤及交配传染。

三、临床症状
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季最为严重,不同日龄的鸡均敏感。

1.典型新城疫主要是指在非免疫或免疫力较低的鸡群中感染强毒株所引起的速发嗜内脏型和速发嗜脑肺型新城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但以30~50天的鸡群多发。

感染鸡群可能突然出现个别鸡只死亡而无任何先兆,随后常见典型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嗜睡,嗉囊积液有波动感,倒提病鸡时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常见
下痢,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

发病2~3天后可见鸡只死亡数量呈直线上升,死亡高峰明显;随后可见部分病鸡头颈部出现各种扭屈姿势,也可见共济失调如转圈、前冲或后退等神经症状。

成年鸡发病时,除具有上述表现外,在发病初期产蛋量急剧下降,有时可降到40~60%不等,蛋壳退色,软壳蛋的数量较发病前明显增多。

2.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生于免疫鸡群、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群和本病常在的鸡场,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率不高、临床表现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

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差异很大,缺乏典型新城疫的特征。

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动幅度很大,可从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几十。

这主要由于鸡群的免疫状态、免疫后发病的时间、病毒株的毒力及组织嗜性、饲养管理条件、各种应激以及感染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大肠杆菌、球虫等)的不同所致。

四、病理变化
典型新城疫病鸡剖检时,口腔有多量灰白色黏液,嗉囊内积聚带有酸臭味的液体;食道与腺胃的交界处以及腺胃与肌胃的交界处可见出血条带或出血斑点;腺胃乳头出血,有时在肌胃角质层下也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肠道黏膜面有多处枣核形的出血或坏死区,略突出于黏膜表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溃疡;直肠和泄殖腔黏膜出血且较明显。

成年鸡除上述变化外,可见卵巢充血、出血。

其他脏器的变化不规律。

五、诊断
由于急性、典型新城疫的症状和病变与高致病力禽流感十分相似,因此,仅凭症状与病变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

可参考鸡群的免疫程序和血凝抑制抗体滴度作出判断,如已有明显的新城疫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又有新城疫免疫失败,抗体滴度很低的记录,则可初步判断为新城疫。

至于非典型新城疫,由于其呼吸道症状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感染和非高致病力禽流感相似,而减蛋综合征、禽流感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产蛋下降,所以凭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作出非典型新城疫的初步诊断,必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其他的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六、防治
免疫程序应根据鸡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要特别注意加强鸡群的局部免疫力,以下介绍的是一个在环境比较复杂和受新城疫威胁较严重的地区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在环境较干净的地区,接种次数可适当减少。

在免疫接种后,必须定期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

由于在接种疫苗后,鸡体内形成对新城疫有抵抗力的相关因子很多,包括与体液免疫有关的hi抗体、中和抗体、沉淀抗体,与细胞免疫有关的各种因子,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的干抚素、补体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等。

因此,可以说目前仍未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能真正全面反映鸡群免疫力的评价体系。

常多用hi效价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在尚未有其他更科学的评估体系出现之前,它还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方法。

一般地说,hi效价在61092以上时,可以
避免大量的死亡损失,81092以上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损失,而101092以上时,基本上可避免产蛋的急剧下降。

实际上,在用hi进行监测时,必须注意由于雏鸡的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反应尚未健全,所以无论采用什么疫苗、什么途径接种,其hi效价都比较低,这也是在生产中很多雏鸡群虽已接种一次或多次疫苗,但仍不时发生鸡新城疫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