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盈余管理的动因与其规范措施方案

盈余管理的动因与其规范措施方案

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其规措施关于盈余管理的本质,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的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而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则是这样表述的:“盈余管理是在允许的围,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基于自身的私人利益,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左右财务报告的过程或行为。

目前,我国会计界对盈余管理的理解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体现了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

另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使盈利成为数字游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更有一些上市公司将“盈余管理”演变为“利润操纵”,给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严重误导,应严格加以限制。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国国外,盈余管理都不可能完全消除。

只能通过不断地推出一些完善措施来加以规,同时提高各利益相关者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以期将盈余管理降到最低水平。

本文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客观条件、动因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规的措施。

盈余管理的客观条件(一)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本身的不完善第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

例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如果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

同时,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为了使准则对自己更有利,都会提出各自的要求,准则制定机构为了在利益相关方之间求得平衡,就必须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第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固有的特点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机会。

企业经营方式不同,经营活动围不同,社会、法律和金融环境日趋复杂,使得同类会计事项更具个性,会计准则不可能事无巨细,只有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设计出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样就为企业在对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报告的编报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选择围。

盈余管理的成因与防范研究

盈余管理的成因与防范研究

盈余管理的成因与防范研究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或者利用会计漏洞,以达到控制盈余的目的。

盈余管理不仅损害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影响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成因和防范研究进行探讨。

一、盈余管理的成因1.1 债务约束企业债务水平较高时,存在债务约束效应。

在面临资金紧张和还债压力时,企业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饱满,从而避免触发债务约束。

1.2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指公司通过发放股票、期权等形式激励员工提高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然而,为了达到股权激励的目标,一些公司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盈余管理,使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加出色,从而提高公司股票的价格和员工的收益。

1.3 绩效评估公司的经营绩效评估通常以盈利能力为核心指标。

为了达到良好的绩效,一些公司可能选择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强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营绩效评估结果。

1.4 税务压力税务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成本。

为了降低税务成本,一些公司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以减少公司的应交税费,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净利润。

二、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2.1 强化企业治理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机制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

公司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加强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防范公司内部人员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2.2 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完善透明的财务报告制度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

公司应该建立财务报表编制规范和公示制度,明确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标准,规范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同时,应该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2.3 强化外部监管建立强劲的外部监管机制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

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管,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公示,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企业盈余管理的产生条件、存在理由及主要方法

企业盈余管理的产生条件、存在理由及主要方法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产生条件 从资本市场角度出发看待企业盈余管理,它的产生需 要符合这样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一是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 缺陷性的存在;其二是会计信息严重不对称性的存在。 首先,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缺陷性表现为: 一是会计确认基础存在缺陷。 在资本市场中,会计确认基础决定着企业应该在何时 将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以方便及时地将会计 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但是由于在确认会计事项发生的 时间和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往往受到主观性的影响,因而容 易诱发企业盈余管理的发生。 二是会计信息重要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存在缺陷。 根据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 核算时需对交易或事项视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 式,以区分项目的重要性和次要性,但是当前应用的会计 理论对此并没有作出具体的、明确的规定,因而企业可以 根据自身意愿决定重要项目与次要项目的位次关系和会 计处理,致使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受损;而根据企业会 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企业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
二是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以上市公司为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 方式如置换和处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企业借助这种 方式可以将自身的不良资产与母公司的优良资产进行置换 或者将不良资产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出去后转让给母公司, 企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避免了不良资产产生的亏损又获 得了母公司优良资产的使用权。 三是利用跨年度利润调节进行盈余管理。 比如,企业为了调高利润而提前确认会计收入,或者 为了调低利润而提前确认会计费用。 四是利用地方政府财税优惠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在招商引资中或针对高 新技术企业常常会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地方性财 政补贴、税费减免、利息减免等,企业有理由利用地方政府 提供的这些优惠政策和措施进行盈余管理。 五是利用巨额亏损进行盈余管理。 仍以上市公司为例,一旦因连续亏损三年以上被终止 上市则意味着公司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关联者 利益的受损,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上市公司通常会将 首次报告亏损的年度亏损做大,以方便在以后年度报告中 体现出逐渐扭亏为盈的经营状况,从而避免被终止上市。 六是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现行会计政策规定的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 产包括了应收账款、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八 项,但是企业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对这些资产实际价值的判 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判断、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判断、对无形资产创造经济利益能力 的判断等等,这些都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

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

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

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在商业运作中,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整其财务报表,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如增加利润、提高股价等。

虽然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但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损害投资者利益,甚至对整个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 经济压力: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下行压力,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利润水平,以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 股价操纵:股价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股价的波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3. 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企业合法的财务管理手段,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利润分配,以减少税务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奖励机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会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薪酬和奖金,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他们可能会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盈余管理的对策1. 加强监管: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机会。

2.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企业应主动公开其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对企业的了解。

3. 增强企业治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

4. 完善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相挂钩,降低他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5. 强化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减少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影响。

总之,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

然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对企业和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者和管理层的利益需求,通过调整账户和交易行为来影响企业的盈余水平。

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包括:投资者和管理层对企业良好的盈余表现的追求、市场竞争压力以及股票价格与市场表现的相关性等。

在面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挑战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高信息透明度:企业应该加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确保投资者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表现。

2.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避免管理层为了矮化盈余而付出过高的代价,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管理层为企业长期发展着想。

3. 开展内部审计: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发现和纠正盈余管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措施。

4. 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企业进行不正当的盈余管理行为。

综上所述,企业盈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挑战,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并加强内部审计和市场监管力度,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维护股东的利益。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核准资本、纳税、利润分配等方面的法定要求之外,通过利用某些减税或税收异议争端、高估或低估资产、利用资本金进行财务工程及其它手段等来控制企业的利润分配或减免相关的财务成本,从而达到盈利最大化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
1.战略考虑:企业盈余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从而提高企业利益。

2.纳税减免:企业通过合理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税负,提高纳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3.股东利益:企业盈余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股价,吸引更多投资者。

4.提高经营效率: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以利益为导向”,从而增加盈利。

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1.加强内部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从而保证企业盈余管理不会影响信息披露和行为规范。

2.合规经营: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规定进行企业监管和监督,保证企业利润的真实和合法性。

3.透明度管理:企业要加强对外信息的披露,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外界更为透明,从而使投资者和其他相关方更加信任企业的经营状况。

4.加强外部监管:企业需要加强外部监管,保证企业的盈余管理不会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

总之,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企业必须合法合规经营,遵守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盈利最大化。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仃 的缺陷 。在会 讣 核 算 q1应 当力求准 确 , 是 , 些 经 的 经济 利 益 驱 动 , 而 在 许 多情 况 _, 余 管 理 的 存 在会促 使 , 但 有 网 F盈
和 嗣家 的经 济 利 益 。
济 业 务 本 身 具有不 确定 性 , 而 使 会 计确 认和 计 量 工 作 不 得 不 企业 管理 当 局 为 了 维 护 自身的 经济 利 益 而 损 害 投 资者 、 从 债权 人
他 们 为 了达 到 自己的 预 划 门的 而 在 会 计准 则 允 许 的 范 嗣 内 选 各利 益 相 关 方 互 博 弈 的产 物 , 有 不 完 全 性 , 用会计准 则 具 利
择 最 为 有 利 的会计 政 策 , 实 现 其 自身 效 益的 最 大 化 ; … 方 中会计政策的 可选 择性和可变更性 是企业 管理 当局进行不 当 以 另 面 从 会 ‘ 息的 使用 者 来 说 , 于 所 有 者 缺位 、 有 权 虚 化 等 盈余管 理 的 主 要 方 法 。 应 当参照 同 际惯 例 , 一 步 修订完善 企 信 由 所 进
的 利 己 效 果 的会计行 为 。 治 理 企 业 盈 余管 理 , 避 一 步 修 订 和 完善 会 计准 则 , 晰 产 权 并 设 计有 效 的 约 束 激 励 机 制 , 应 明 完善《 会计 法》 正券法》 、 等有关 法规 。
【 键 词】企 业盈 余 管 理 : 观 条件 ; 因; 关 客 动 治理


羟 营管理
我 国企 业盈余管理行 为 产生的原 因及对 策
李 国朝
( 城 市 交通 局 公 路段 , 北 麻城 4 8 0 ) 麻 湖 3 0 3
【 摘
要 l企业 盈余 管  ̄ 6 为是 指 企 业管理 当局 及 其 会 计机 构 和人 员利 用 各 种 便 利 条 件 对会 计信 息进 行 “ 工” 以达到 预谋  ̄i - 加 ,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有意地调整收益或费用来影响期末盈余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管理层的目标、市场预期或其他激励、奖励机制。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 税务考虑: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减少税负,合法降低利润。

通过调整收入和支出的时机和数额,企业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实现纳税责任的最小化。

2. 资金约束:企业在面临资金短缺时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贷款融资的可能性。

通过调整账面利润、资产价值和财务指标,企业可以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3. 经营业绩操纵:盈余管理可能是管理层为了满足市场预期或提高公司股价而进行的行为。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包括延迟公布负面消息、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费用等。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1. 管理层报酬:盈余管理可以使管理层的绩效看起来更好,进而实现薪酬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最大化。

管理层通常与公司的财务指标和业绩绩效挂钩,因此他们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这些指标。

2. 市场反应:盈余管理可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

管理层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期,从而引起市场的反应,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会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产生市场效应。

三、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1. 离群值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盈余数据的离群值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离群值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公司有意地扭曲了财务报告的数据。

2. 偏度和峰度分析:通过计算盈余数据的偏度和峰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偏度和峰度的异常程度可能表明财务报告中存在不正常的调整。

3. 福利变化分析:通过分析企业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利益相关方在公司盈余变动时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变化。

四、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1. 基于人工智能的盈余管理识别: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盈余管理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4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更迭 。从现实情 况看 , 我国许 多企 实质性的变化 。由于这种体制 的存在 , 导致企业高层管理人 员
三 、 业 盈 余 管 理 的弊 端 企 首 先 是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 低 了报 表 信 息 的可 靠 性 ; 次 对 降 其
() 项 会 计 以 及 相 关 法 规 之 间 存 在 一 定 程 度 的不 协 调 , 导 业高层管理人员 的任免仍然是政府行为 , 3各 也 其干部身份没有发生
济 业 务本 身具 有 不 确 定 性 , 而 使 会 为 了维护 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 、 从 债权人 借 助于 假 定 和 估 计 的 方 法 。
3 .会 计 信 息 具 有 严 重 的 不 对 称 性 。企 业 所 有 权 和经 营 权
的利己效 果的会计行 为。治理企 业盈余 管理 , 进一步修订和 完善会计 准则, 应 明晰产权 并设 计有效 的约束激 励机 制 , 完善 ( ( A计 法 ) ( -) .) ( 、证券 法 ) 等有关法规。
【 关键词】企 业盈余管理; 客观条件; 动因; 治理


产 生 盈 余 管 理 行 为 的 客观 条 件

- 经营管理
我 国企 业盈余 管 理行 为 产 生的原 因及对 策
李 国朝
( 城 市 交 通局 公 路 段 , 北 麻 城 4 8 0 ) 麻 湖 3 3 0
【 摘
要】企业盈余管理行 为是指企业管理 当局及其会计机构和人 员利用各种便 利条件对会 计信 息进行 “ 工” 以达到预谋 加 ,
原 则 和 稳 健 性 原 则 固 有 的 缺 陷 。 () 行 会 计 方 法 含 有 估 计 因 债 权人与 国家 的利益 。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来 自于企 业管理 当局 3现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盈余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企业盈余管理需要掌握好原因和对策,以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出现过度盈利或亏损的风险。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1. 风险控制盈余管理可以用来控制风险,防止企业过度盈利或亏损。

如果企业过多依赖一个或几个客户或产品线,一旦这些客户或产品线出现问题,企业就容易出现严重损失。

因此,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加稳定的盈利。

2. 均衡资金的运用企业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保持适当的现金流水平,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流动资金,避免资金短缺的风险。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将盈余资金用于合适的用途,例如用于研发、扩张、投资等,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 提高企业利润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利润。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

同时,通过对生产和销售的全面规划和管理,企业能够实现高效盈利,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1. 制定科学的盈余管理策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制定科学的盈余管理策略。

具体包括: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正确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合适的盈余分配政策等。

企业还需根据不同的阶段性经营成果制订不同的利润分配计划。

2. 加强内部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销售渠道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此外,企业还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增强企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市场开拓企业需要加强市场开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具体可采取多种手段开拓市场,例如增加广告投入,开拓新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线等。

通过加强市场开拓,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进而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总之,企业盈余管理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盈余管理策略,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销售渠道开拓,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途径及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途径及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途径及治理对策通过分析盈余管理的动因和途径作为切入点,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缺陷在于内外部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会计准则建设和信息披露制度的落后。

标签:盈余管理;动因;途径;对策1 盈余管理的概念辨析学者Healy和Wahla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作了如下的归纳和总结: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宁亚平教授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

2 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2.1 经济动因(1)管理层报酬分红动机。

由于公司盈余将直接或间接决定或影响管理者薪金水平的高低,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另外,隐性报酬如声望、政治前途、职务消费等,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也具有驱动力。

(2)融资动机。

中国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大多数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意识普遍加强,公司盈余无疑是评估和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那些不能通过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企业,势必采用各种手段来加强盈余管理,以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

(3)市场动机。

市场动机包括:第一,便于二级市场炒作;第二,为并购增加筹码;第三,改善二级市场形象。

(4)实现盈利预测目标动机。

中国证监会制度规范中要求上市公司公布的预测会计数据中包括会计年度利润总额、每股收益、市盈率等与公司会计盈余有关的财务指标。

上述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在预测年度结束后,对出现重大预测偏差的做出解释。

(5)高级管理人员的更迭动机。

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发生下述面临更迭的情况时,往往采取盈余管理行为。

一是原来的高层管理人员即将退休,为了在离职前尽可能增加自己的薪金收入以及能够载誉而退,往往采用使报告期净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使企业账面盈利人为上升。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引言:盈余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学术界和实际应用中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或操纵公司财务报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以及测度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和现实意义。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1 税务原因税务原因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之一。

公司通常会通过合理的税务规划来减少纳税负担,因为税务支出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很大。

1.2 合约原因公司和债权人、股东等签订的合约中通常会包含一些盈余相关的条款,如分红政策、偿债能力等。

为了满足合约条件或获得更好的合约条款,公司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措施来调整财务报表。

1.3 市场评估原因盈余是市场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司对其盈余水平进行管理可以影响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公司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影响股价。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2.1 维持公司声誉管理者通常希望公司能够维持良好的声誉,以吸引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关注和信任。

为了呈现出稳定和良好的盈余水平,管理者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

2.2 薪酬激励管理者通常通过公司的盈余水平获得薪酬激励,因此他们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或超越预定的盈余目标,以获得更好的薪酬回报。

2.3 避免破产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公司避免破产的风险。

通过调整财务报表,公司可以掩盖一些潜在的财务困境,给投资者和债权人一种更稳定的经营状况的印象。

三、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3.1 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盈余管理测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比率指标,如盈利能力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可以判断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3.2 离散化指标法离散化指标法是通过计算公司盈余的离散性指标,如标准差、方差等,来测度盈余管理的程度。

盈余离散程度越大,越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3.3 算法模型法算法模型法是使用数学或统计模型,如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来预测或测度盈余管理。

浅析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及防范

浅析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及防范

浅析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及防范盈余管理是当今经济学界和会计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盈余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和防范措施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含义出发、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分析、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以及提出盈余管理行为的防范措施等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浅显的探讨。

标签:盈余管理;动因;防范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存在或多或少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层出不穷,这种行为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也损害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有两个权威代表,一个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另一个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对外披露财务报告时,有目的地控制相关信息。

本文无意于探讨哪个定义较全面,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基于一定的目的在编制财报和进行业务处理时,主观上有意选择有利于公司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业务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有目的地改变报告披露的内容与事实。

在信息不对称和披露不完全的情况下,使报表使用者对公司真实收益状况误解。

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在符合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范围内“造假”。

盈余管理不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只是把盈余人为的安排在特定的期间,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手段,改变了特定报告期的会计数据,但从企业整个寿命周期来看,企业实际的盈余是没有改变的。

二、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1.会计固有的特点和局限性。

现行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等项目,企业管理者有利用这些项目操纵盈余的空间;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导致的会计判断也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选择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益相关人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和导致不同的经济决策,这就使得管理者有可能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调整和操纵财务数据来管理企业盈余的过程。

企业盈余管理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的选择和运用,包括利润管理、财务报告的披露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包括税收规划、管理层激励、外部压力等,对策包括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等。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1. 税收规划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利用税收政策的灵活性,以最小化纳税额为目标,合理利用减税措施和免税政策,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盈余。

2. 管理层激励管理层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激励目标。

管理层通常会以企业盈余作为自己的绩效评估标准,因此他们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盈余水平,以便获得更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3. 外部压力外部压力来自于公司股东、投资者、金融机构等。

这些利益相关方通常通过企业盈余水平来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为了满足外部压力,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包装和调整财务数据,以达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预期。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关键业务流程、财务数据的监督和管理,减少录入错误和内部舞弊的可能性。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 加强财务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和审计,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监测和打击。

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加大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3. 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企业应依据会计准则和规范要求,编制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充分披露财务信息,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同时,企业应主动沟通与投资者、金融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及时解答疑问,提供相关信息,增强市场信心。

4. 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管理意识投资者应加强自身的财务知识水平,增强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机理与治理途径研究

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机理与治理途径研究

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机理与治理途径研究公司盈余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利润。

管理好公司盈余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盈利才能生存和发展。

然而,对于企业家们来说,如何正确地管理公司盈余也是一个挑战,因为盈余不仅仅是企业利润的表现,也是经营风险和未来发展的考验。

本文将分析公司盈余存在的机理,并提出治理途径,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一、公司盈余存在的机理1.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公司盈余是核心问题之一。

盈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企业的股东、管理层、员工以及公司的声誉都有着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准确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识别和减少不必要的财务风险,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2. 资本运作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企业可以实现盈利增长。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其他企业、参股合作、股票发行等方式来扩大规模和提高盈利。

然而,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必须注重关注盈利效益,一定要保证投资的价值和风险可控,从而为企业带来良性的盈利增长。

3. 产品和市场创新创新是公司盈余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司应该加强研究和开发、市场开拓等创新方面的投入,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扩大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盈利增长。

二、公司盈余治理途径1. 优化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应该加强财务报表透明度,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和投资杠杆,压缩成本并提高效率等。

另外,企业应聘请专业财务人员加强内部监管,避免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贪污行为。

2. 加强品牌建设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为企业发展和利润增长提供支持。

品牌建设不仅仅是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同时要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管理。

3.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销售渠道、开放销售网络、探索数字化渠道等方式拓展市场,从而提升盈利水平。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聚集更多的客户资源,实现更好的销售业绩。

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其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

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

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

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是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制定相应的会计规范时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得公司可适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这便使公司以合法的手段调节利润成为可能。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筹资动机由于筹资资格涉及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

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增发动机和规避退市动机。

(二)管理回报动机现在已有许多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高额奖金或认股权证,以激励其努力工作创造业绩,实现公司目标。

有的管理层为贪图巨额报酬,并为抱住职位或升迁,希望通过管理而使公司的盈利能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又由于在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公司的经营风险,从而使自己的管理业绩和管理得到认可,为此,便萌发了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动机。

盈余管理动因、表现方式(手段)及治理对策

盈余管理动因、表现方式(手段)及治理对策

摘要盈余管理是当今会计学界和经济学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当今企业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给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等在内的信息使用者造成了许多误导,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给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危害。

本文从与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入手,分析盈余管理的利与弊。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进行分析,包括融资动因、节税动因、债务契约动因和政治成本动因等。

再透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表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包括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完善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保障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加强部门的监管等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表现治理ABSTRACTEarnings management is the subject of today's accounting academics and economists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Excessive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cause misleading information users, disrupting the market economic order, brought a lot of harm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a whole.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due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ou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 Performance Control目录1.绪论┉┉┉┉┉┉┉┉┉┉┉┉┉┉┉┉┉┉┉11.1 选题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 国外研究现状┉┉┉┉┉┉┉┉┉┉┉┉┉┉┉11.2.2 国内研究现状┉┉┉┉┉┉┉┉┉┉┉┉┉┉21.3 本文研究思路┉┉┉┉┉┉┉┉┉┉┉┉┉┉┉┉22.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动因分析┉┉┉┉┉┉┉┉┉┉┉32.1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32.1.1盈余管理的涵义┉┉┉┉┉┉┉┉┉┉┉┉┉┉32.1.2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32.1.3对盈余管理的认识┉┉┉┉┉┉┉┉┉┉┉┉┉52.2 盈余管理的动因┉┉┉┉┉┉┉┉┉┉┉┉┉┉┉62.2.1 融资动因┉┉┉┉┉┉┉┉┉┉┉┉┉┉┉┉62.2.2 节税动因┉┉┉┉┉┉┉┉┉┉┉┉┉┉┉┉72.2.3 政治成本动因┉┉┉┉┉┉┉┉┉┉┉┉┉┉72.2.4 违约风险动因┉┉┉┉┉┉┉┉┉┉┉┉┉┉7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73.1 真实交易中的盈余管理┉┉┉┉┉┉┉┉┉┉┉┉┉73.1.1 关联交易┉┉┉┉┉┉┉┉┉┉┉┉┉┉┉┉83.1.2 资产和债务重组┉┉┉┉┉┉┉┉┉┉┉┉┉┉83.2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83.2.1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93.2.2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103.3 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103.4 获取政府补贴和减免┉┉┉┉┉┉┉┉┉┉┉┉┉┉114.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114.1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11 4.2 健全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124.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124.4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124.5 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134.6 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13结束语┉┉┉┉┉┉┉┉┉┉┉┉┉┉┉┉┉┉┉┉14致谢┉┉┉┉┉┉┉┉┉┉┉┉┉┉┉┉┉┉┉┉┉15参考文献┉┉┉┉┉┉┉┉┉┉┉┉┉┉┉┉┉┉┉161.绪论1.1选题背景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飞速发展,盈余管理越来越来受到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企业盈余管理的内外部因素与策略选择

企业盈余管理的内外部因素与策略选择

企业盈余管理的内外部因素与策略选择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管理手段来操纵财务报表,以达到一定的财务目标。

这一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合法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

本文将从内外部因素及策略选择两个方面来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内部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的财务政策、管理层行为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这些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1. 财务政策:企业的财务政策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技巧。

不同的财务政策会导致不同的盈余管理结果,例如选择保守的财务政策可能会限制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2. 管理层行为: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态度和行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如果管理层过于追求短期盈利,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来操纵盈余数据,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对盈余管理产生约束作用,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独立的监管机构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二、外部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环境、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构等,它们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规范和监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竞争力和市值。

2.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法规设计和有效的执法可以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嫌疑,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在监督企业盈余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审计、检查和处罚等手段来约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维护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

三、策略选择与企业盈余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制定合适的策略是有效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前提。

在选择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确保盈余管理策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1. 信息披露:企业应该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自身的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避免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证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来讲都是共性的问题。

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制止过度盈余管理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本文分析企业盈余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盈余管理问题对策
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经济学界和会计界兴起的一个研究课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来说都是共性的问题。

毋庸置疑地,盈余管理具有向资本市场传递内部信息的作用。

但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一些负面作用也不容小觑。

因此,企业盈余管理问题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界和经济学者关注的新问题。

目前关于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

根据相关研究分析,我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一、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相应法规、制度不够完善,漏洞仍然存在
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会计准则需要在制定的时候就保留一些可选择的空间,这样会计人员就可从企业具体情况着手,以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评价,这些给盈余管理行
为创造了条件,现在的会计准则其拟定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而是企业与债权人、投资人间博弈而把利益进行整合的结果。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会计准则规定与会计实证以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涌现出一部分新的经济行为,而若会计准则没有对应制度约束之时,那么企业实现自身效用,就很有可能在会计准则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领域做出对自身有益的盈余管理。

此外,如果会计准则制定不够具体、详细,也会助长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审计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企业的监管系统看似完备,实际上其监管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外部审计的从业环境值得深思,一般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直接联系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相关审计工作,这样企业管理者与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就有了利害关系,从而也会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的独立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很多实例均说明,这样的情形会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受到不小的冲击,它是对企业管理当局妥协的结果,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这就为滋生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温床。

(三)对管理者的考核方式太简单,考核指标单一,不够科学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情况之下,仅仅以企业盈余能力指标作为唯一的考核依据,就非常容易使企业管理者为表现他的政绩,或为公司取得上市或配股资格等,借助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准则中的一些漏洞进行盈余操控。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有效降低盈余管理行为
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工作与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实施准则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这也为进一步规范会计实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份出台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是在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在会计核算方面作出的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我们也应看到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等准则,给企业较大的自主空间去选择和调整会计政策。

新会计准则本身只是规定,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和会计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来适时调整和完善新会计准则。

为此,可借鉴国际上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在内容等方面做一些具体、明确而可操作性强的调整,从而更一步地降低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

(二)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质”、“量”二者结合的考核方式
实际上,对公司领导的考核方式不应仅限于单一量化指标,而应该坚持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来综合考量企业长、短期之内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要积极预防其为追求量化的指标却不利于公司生存与长足发展行为的产生。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强化监督管理
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应当说,注册会计师的贡献是功不可没
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利益上的关系,若无相关制度约束,注册会计师极易失去独立性。

为此,除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与法规、不断加强审计监控外,企业还要做到:1、实行审计轮换制度,每间隔一定时期就要强制性地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避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丧失独立性。

2、构建注册会计师赔偿机制,加大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力度,加重违约成本。

徇私舞弊造成债权人和投资者有较大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盈余管理问题。

3、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建立审计报告评价体系。

三、总结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是一个系统性课题,对它进行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应当更加严谨。

在经济新形势下,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高对信息识别和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势在必行。

相信伴随着上述治理措施的推进,我国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终将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

参考文献:
[1]谢雪燕.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6):92-94
[2]包国吉.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j].财经纵横, 2006(2):64-65
[3]朱小平,杨扬.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现状的思考——读《实
证会计理论》有感[j].财务与会计, 2011(8):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