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纪大讲堂中国城市化进程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大讲堂《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观后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就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以前我一听到中国城市化发展很快,我都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因为这代表着中国如今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我从来没有想过它也会出现问题,甚至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我们人类的发展。今天上课看了李津逵老师对城市化进程发展的思考后,我的感触很深。我自己课后做了思考,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原来以前的我是很“幼稚”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我的思考吧:

关于城市化,李先生讲了三个观点:可持续的、有产者的和快乐的拥挤的生活。这三个观点我不是很赞同,我赞同的是可持续的观点。因为现如今的社会追求的是可持续的社会,和谐的社会,所以中国在追求城市化的时候应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我们的土地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在进行高速城市化发展的时候,必须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李先生在开始时已经说到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建筑浪费国,拆迁浪费国,还有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消耗的是世界上54%的水泥,34%的钢铁等等,这些都能看出我们现在的城市化是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础上。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过不了多久我们的能源资源将不能满足我们的城市化的需求,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将会停滞,到那时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处在高危的临界点上。我们不能到那时候才知道后悔,现在就必须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点。

再者李先生提出:我们要拥挤并快乐的生活着。这是我不能理解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口是世界最多的,可是我们的国土不是最大的,这已经让我感觉到人太多很拥挤了。我们常常有面临住房拥挤,交通拥挤等状况,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法以乐观,快乐的心情来接受。所以我无法认同在拥挤的生活中能感到快乐。还有后来李先生又提到让内陆地区的人们尽可能迁到沿海地区,这也是我非常不认同的观点。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有没有想过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生活压力会有多大。就拿他们的就业来说,我们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劳动力太多,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有很多人会找不到工作,那时候他们怎么生活:即使那些找到工作的人们,为了那有限的岗位,必须花费太多的心力去争取,他们也会有很大压力,会很压抑,他们也会不能快乐地生活的。这些都是我看了视频后的一些感想,主要是针对李先生的观点而发。但是我又通过查了些资料,自己还有些对城市化进程的思考。我国现在正处在高速城市化阶段,过度的城市化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思考:

㈠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当前城市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范围和人口规模的扩张。比如在城市买套房子,就给予城市户口;因各种圈占土地,郊区变成市区,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也有工业第三产业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扩张。但是,有些城市的人口膨胀非常厉害,而其动力不是来自于工业化或者说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最重要的前提,它们直接造成城市的劳动力需求,保证城市扩容的人口有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离开了这个前提,离开了产业基础,盲目地扩大人口,会导致社会的极度不稳定。

㈡政府的过度消费。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是政府当局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或者策略,与此相联系,城市化运动中的过度城市化,也就包括政府的过度消费。或者说,过度的政府消费,自然成为中国这样的政府主导型现代化国家城市化运动中的基本特征之一。公务员和编制外人员数量快速增长,公款消费数额巨大,政府楼堂馆所豪华气派,这实际上是现代化成果的不正当不健康的消耗。在有些城市,政府的消费非常大。有些地方的县政府,办公大楼里豪华的电梯,庞大的空调,加上物管费,每年支出费用极大,这是很大的浪费。应该把这些过度消费的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改善经济技术基础,增加物质储备,提高抗击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

㈢过度的资源消耗与污染。这一点,有许多报道和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透支、水透支、环境透支,已经非常严重,人们深有同感。现在即使到农村去,许多地方也是污水一片,奇臭无比。城市里出现地面开裂或下沉、地下水资源枯竭、噪音、粉尘、废气、酸雨、沙尘、热岛效应等现象。恶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过去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说苏州和杭州是人间天堂。现在,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真正称为人间天堂呢?假如我们不计后果地建设,把自己生活的地方污染到很严重的程度,终将有一天这个地方会成为死亡之域,经济发展再好,又有什么用?这是一件非常恐惧的事情。

㈣过度的非人本指标。城市化应该以人为本,致力于建设一个宜居城市,为居民创造优美的生活条件。除了环境的宜居之外,还有生活的宜居,工作的宜居,文化的宜居。这就要求一切发展的举措,都要以人为本。各种规章、制度、管理目标的提出,都要把以人为本放在核心的地位上考虑。要明白,非人本指标与宜居城市的目标是不协调的。

过度的非人本指标存在于很多方面,比如市容的过度美化,造成很大浪费。为了城市的美观,造成老百姓生活的不方便,这就是非人本指标。在我们的城市,城管是一个工作难度最大的部门,也是一个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部门。有个城市曾经有人公开在店门口贴了“城管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其实不管理肯定是不行的,问题是怎么管,

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用什么方法管。群众对城管意见那么大,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管理的某些指标具有非人本化的性质。

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拆迁,也具有非人本化的性质。旧城改造是必要的,特别是城市的商业区、文化区、窗口地区和基础设施改造,有利于改善城市条件,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但是,为了拉动房地产市场,不加区别地针对居民区的拆迁改造,只会增加群众负担,加重群众生活成本。国外有些城市,富人住郊区甚至远郊的别墅,公寓区、贫民区在市区。我们反过来,拆迁的困难户都转移到远郊,经济适用房多数建在远郊,他们的生活成本仅交通费就要多花许多。城市的建设为富人考虑多,为穷人考虑少。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新中国成立前那么长时间有棚户区,过去每个城市都有棚户区,就是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地方,有的甚至是有点破烂的地方,因为居民的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棚户区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现在美化城市要把那些旧民房大片地拆掉,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人为地加剧了社会矛盾。一些市区边缘的民房拆掉之后,没有便宜的地方能租住。

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或近或远将面对的重要挑战。这些问题处理的好,将大大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觉“生活更美好”;处理的不好,将延缓甚至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向前发展,也会使城市化发展失去原有之义。我希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