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作者:李平

单位:大连市第一中学

浅谈新课程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李平(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地理组 116011)

内容摘要:国家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与实施。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高中地理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将探究式教学引入了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然而,探究式教学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我们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了探究式教学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地理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自2004年以来,国家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与实施。《地理课程标准》中,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列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其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高中地理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将探究式教学引入了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然而,探究式教学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受教育环境条件,特别对教师观念转变、理解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我们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教学现象。如何使我们的地理新课程教学摆脱困境,走出误区?如何真正高效地推进我们的新课程教学?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探究式教学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课堂出现“冷场”,学生参与不主动、课堂探究流于形式。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有时会发现不少学生懒于动脑、不愿动口,任凭教师如何鼓励、启发都懒于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直接照着书本念,使课堂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2、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没有挑战性。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不管问题难易如何,都要学生讨论。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学习效果达也不到预期目标。这样单一方式的刺激,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

3、教师对探究活动的任务交代不够清楚。在开展探究活动前,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探究学习的目的、步骤及方法,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样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这也是探究活动耗时长,甚至无果而终的重要原因。

4、教师对探究活动时间的掌控不够科学。教师有时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或缺乏深度,或要求过高,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对探究学习就容易失去兴趣。

5、对探究活动的评价不全面。课堂教学评价仍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并且教师在对探究学习进行评价时,往往只重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只重视对探究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探究过程的评价等。

(二)原因分析

1、学生知识经验少,准备不充分。

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就像建构主义理论中所提出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新知识的过程。那也就意味着,如果学生生活知识、生活经验太少,就缺乏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则探究难以进行。

2、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教育环境条件对教师观念、理解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理解和实施探究式教学中容易出现如下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对探究的泛化。所谓泛化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如一个从目的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的野外活动设计,却不仅被冠以探究而且是自由探究的名称。二是,对探究的神化。所谓神化则是指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的收集、主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探究。

二、探究式教学实施的策略分析。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师探究意识的建立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是解决探究式教学困难的基础,是实施探究教学成功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更新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教师应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素养;走出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误区。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之前,自己应具备探究意识,理解探究的涵义,把握探究的核心问题。

地理教师除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外,还须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经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职业能力。

2、精心设计科学性问题,开展探究性提问

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因为它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是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探究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这种提问,从内容上看属于“高级”问题,学生需要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应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首先,问在有疑之处。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地理问题,并对地理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其次,问题难易适度。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地理知识来解答。第三,问题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地理能力。第四,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尤其是按新课程计划、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其本身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综合分析、智能训练、案例探讨、地图和数据表格等,这对设计探究性提问起到指导作用。

3、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讨论

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较,探究性讨论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具有开放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其次,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讨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时,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第三,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讨论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益,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

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确定恰当的讨论题。选择什么问题作为探讨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判断讨论内容是否恰当,一是看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二是看这个内容学生是否理解或在科学上是否已成定论,如果某个问题学生已理解或已成定论,而且学生对此确信无疑,那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究;三是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开展探究性课堂讨论,一定会使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有的探究性讨论题要事先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这是课堂探究在课外的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