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门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eda智能门铃课程设计

eda智能门铃课程设计

eda智能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智能门铃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智能门铃中传感器的作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3. 学生了解编程在智能门铃设计中的应用,掌握简单的编程语句和逻辑。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EDA智能门铃电路。

2. 学生能运用编程软件,为智能门铃编写基本的功能程序。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与他人共同完成智能门铃的设计、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学科,结合电子技术、编程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智能门铃原理与电路组成- 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内容列举:- 介绍EDA智能门铃的基本原理;- 深入讲解门铃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分析不同类型传感器在智能门铃中的应用。

2. 编程与智能门铃功能实现- 教材章节:第五章《简易编程与应用》- 内容列举:- 概述编程在智能门铃设计中的应用;- 教授基本的编程语句和逻辑,如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通过实例演示,教授如何为智能门铃编写功能程序。

3. 智能门铃设计与制作- 教材章节:第六章《电子设计与实践》- 内容列举:- 指导学生进行智能门铃的电路设计;- 引导学生运用编程软件,为智能门铃编写功能程序;-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搭建并调试智能门铃电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智能家居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普通门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等功能的智能门铃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电子技术的相关原理,设计一个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智能门铃系统。

二、设计方案1.系统功能需求(1)远程监控: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可以远程监控门铃周围的环境。

(2)语音通话:能够实现与访客的远程语音通话,方便与访客进行交流。

(3)智能识别:能够通过人脸或语音等方式进行访客的智能识别,确保安全性。

2.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借助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实现拍摄和传输图像、语音的功能。

(2)软件设计:通过编程实现图像处理、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功能。

使用C语言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三、系统实现过程1.搭建硬件平台(1)选择并搭建适合的硬件平台,包括单片机、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

(2)连接各个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2.实现图像处理(1)采集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门铃周围环境的图像。

(2)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等。

(3)图像传输: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3.实现语音通话(1)采集语音:通过语音模块采集访客的语音。

(2)语音处理:对采集到的语音进行处理,实现语音的压缩和编码。

(3)语音传输:将处理后的语音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4.实现智能识别(1)人脸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人脸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2)语音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语音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5.系统调试与测试(1)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整体系统联调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经过系统设计与实现,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款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智能门铃系统。

模电课设——感应双门铃教材

模电课设——感应双门铃教材

中南民族大学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题目:感应双音门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301班姓名:** ***学号:2013***指导教师:陈勉起讫日期:2015年6月17日至6月26日指导老师评语理论设计40% 作品完成效果30% 答辩与报告30% 总分:指导老师签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感应双音门铃学生姓名:* * 学号:201************ 专业:自动化一、设计条件1.可选元件(1)选题规定的“可选、限选元件”(2)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等,按需使用(3)自备元件2.可用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选题电路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1)选题规定的“设计内容和要求”;(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包括:计算电路元件参数、选择元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3)用软件仿真整体或部分核心实验电路,得出适当结果;(4)装配、调试作品,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时间安排1.第10周前: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实施计划、设计报告等要求。

2.第12周前:理解课题要求,准备元器件。

3.第10~16周: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模拟仿真,实际制作。

4.第15~16周:完成设计与制作,答辩,提交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目录摘要 (1)1.绪论 (2)2.技术指标及要求 (2)2.1 设计思想 (2)2.2 所需元器件清单 (2)3.元器件选择说明 (2)3.1 二极管 (2)3.2 PNP型三极管 (3)3.3 555定时器 (4)3.4 喇叭 (5)3.5 门铃芯片 (5)4.电路设计内容及工作原理 (6)4.1 主要工作原理 (6)4.2 555单稳态电路仿真 (7)4.3 整体电路图及工作原理说明 (8)5.作品展示 (9)5.1 图片展示 (9)6.调试与分析 (9)6.1 调试分析 (9)7.总结 (10)7.1 成果评级 (10)7.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 (10)8.致谢 (10)9.参考文献 (10)摘要“门铃”在中国古代较少听说,有钱的大户人家是在大门上装有装饰性的门环,叫门的人可用门环拍击环下的门钉发出较大的响声,有现代“门铃”的作用。

叮咚小门铃教案

叮咚小门铃教案

叮咚小门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叮咚小门铃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2.掌握叮咚小门铃的安装和设置方法;3.能够使用叮咚小门铃实现远程监控和语音对话功能;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叮咚小门铃的基本介绍叮咚小门铃是一款智能门铃,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语音对话功能。

它采用高清晰度摄像头和高保真音响,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让你随时随地了解家里的情况。

2. 叮咚小门铃的安装和设置2.1 安装首先,需要将叮咚小门铃安装在门口,可以选择自行安装或请专业人员安装。

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门铃安装在门口的合适位置,方便拍摄和对话;2.确保门铃与手机APP的连接稳定,可以正常使用。

2.2 设置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设置,包括:1.下载并安装叮咚小门铃APP;2.注册并登录账号;3.将门铃与APP连接;4.设置门铃的基本参数,如拍摄角度、对话音量等。

3. 叮咚小门铃的使用方法3.1 远程监控当有人按下门铃时,叮咚小门铃会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并将其发送到手机APP上。

用户可以通过APP随时查看门口的情况,了解来访者的身份和目的。

3.2 语音对话叮咚小门铃还支持语音对话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与门口的来访者进行实时对话。

这种功能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用于远程办公或教育等场景。

4.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叮咚小门铃实现更多的功能,如:1.利用叮咚小门铃进行家庭安防监控;2.利用叮咚小门铃进行远程教育或远程办公;3.利用叮咚小门铃进行智能家居控制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实践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1.讲授叮咚小门铃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2.实践操作叮咚小门铃,体验其功能;3.讨论如何利用叮咚小门铃实现更多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感应式语音门铃课程设计

感应式语音门铃课程设计

感应式语音门铃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感应式语音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相关电子知识;了解其在现代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和前景。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感应式语音门铃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智能家居产业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感应式语音门铃的工作原理:介绍感应式语音门铃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放大器等关键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讲解感应式语音门铃在现代智能家居中的实际应用,如家庭安防、智能照明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和便利。

3.组装和调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组装感应式语音门铃,并进行调试,使门铃能够正常工作。

4.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感应式语音门铃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感应式语音门铃的工作原理和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2.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感应式语音门铃的创新设计想法。

3.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组装和调试感应式语音门铃。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智能家居案例,让学生了解感应式语音门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感应式语音门铃的教材,用于讲解基本原理和知识。

2.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感应式语音门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实验设备:感应式语音门铃的组装和调试所需的实验设备,如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放大器等。

4.参考书:关于智能家居和科技创新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感应式语音门铃相关作业的质量,包括组装、调试和创新设计等。

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电子门铃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路组成、传感器功能等。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并了解其在电子门铃中的作用。

3. 学生能解释并计算电子门铃中涉及的简单电路计算,如电流、电压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子门铃电路。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试并调试电子门铃电路,解决常见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电子门铃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尊重和沟通。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门铃基础知识:-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

-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蜂鸣器等。

- 电子门铃工作原理: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声音输出。

2. 电子门铃电路设计:- 电路图绘制:使用相应的符号表示电子元件,绘制电子门铃电路图。

- 元器件选型: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 电路搭建:按照电路图,连接电子元件,搭建电子门铃电路。

3. 电子门铃制作与调试:- 动手制作:学生分组进行电子门铃的制作,培养动手能力。

- 故障排查:分析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学会解决问题。

感应式门铃设计范文

感应式门铃设计范文

感应式门铃设计范文
一、引言
感应式门铃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可以让主人不用离开家里就能接收到外面来的客人的通知。

它是一种特殊的感应系统,可以在外部感应到来的客人,并发出声音提示主人来开门,也可以直接将客人的图像传输到家里的显示器上,使主人远程监视和管理客人的来访,提高家庭安全的同时也让家庭的管理变得更加便捷。

二、感应式门铃技术原理
感应式门铃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发送端设置在室外,它可以感应到来的客人,并发出声音提示主人来开门;接收端设置在室内,它可以直接将客人的图像传输到家里的显示器上,由用户监视客人的来访情况,以提高安全性。

三、感应式门铃设计
1.感应式门铃的外部设计
感应式门铃一般设置在门外的墙壁上,它由灵敏的红外感应器和发射接收单元组成。

红外感应器可以感应到人的移动,当有客人来到门口时,感应器就会感应到客人,并给接收端发出声音提示,整个装置的外尺寸要尽可能小,它的外观不仅要漂亮,还要掩盖好它内部的结构,以避免对客人的不适。

2.感应式门铃的内部设计。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叮咚门铃是一种智能门铃产品,它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门铃和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实现用户通过手机远程控制门铃、接听来访者信息等功能。

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叮咚门铃,本文将设计一套与该产品相关的课程,以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和享受到产品的各项功能。

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叮咚门铃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场景。

2.学习如何正确设置和连接叮咚门铃,实现远程控制和通信功能。

3.熟悉叮咚门铃的各种设定选项和功能设置。

4.掌握通过手机接听来访者信息的操作方法。

5.学会使用叮咚门铃的电池管理和维护技巧。

6.探索与叮咚门铃相配套的其他智能设备,如安全摄像头等。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课:叮咚门铃的介绍和功能了解(约3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

-分析叮咚门铃的使用场景,如家庭、办公室等。

-展示叮咚门铃的外观、配件和基本操作方法。

第二课:叮咚门铃的安装和设置(约60分钟)-演示叮咚门铃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授如何正确连接叮咚门铃到家庭网络。

-指导用户进行基本设置,如密码、网络连接等。

第三课:叮咚门铃的高级设置和功能(约6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的各种高级设置选项,如声音、灯光等。

-演示如何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配对和联动操作。

-说明如何将叮咚门铃与手机等设备进行连接并实现远程操作。

第四课:通过手机接听来访者信息(约40分钟)-讲解如何通过手机接听和查看来访者信息的方法。

-实践操作,让用户亲自体验远程接听来访者信息的过程。

第五课:电池管理和维护技巧(约3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的电池类型、使用寿命和更换方法。

-指导用户学习节能使用叮咚门铃的方法和技巧。

-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疑惑。

第六课: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连接(约6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与其他智能设备的配对原理和方法。

-演示如何与电视、安全摄像头等设备进行连接操作。

-帮助用户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智能联动和控制。

课程设计总结:通过以上六节课程的学习,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叮咚门铃的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

防盗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防盗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防盗电子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防盗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电子元件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防盗电子门铃的设计原理,包括电路连接、传感器应用等。

3. 学生能够解释防盗电子门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防盗电子门铃电路。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电路测试方法和故障排查技巧。

3. 学生能够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收集并整理防盗电子门铃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安全意识的认识,使他们明白防盗电子门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跨学科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要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成课程目标。

3.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元件- 内容列举:电阻的阻值、电容的容值、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2. 防盗电子门铃工作原理:讲解防盗电子门铃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电路- 内容列举:电路的组成、传感器的作用、门铃的工作原理3. 电路设计与搭建:教授如何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防盗电子门铃电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实践- 内容列举:电路图的绘制、元器件的选择、电路连接与调试4. 故障排查与维护:介绍防盗电子门铃的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教授基本的维护技巧。

叮咚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电子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叮咚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电子元件知识,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2.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理解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

3. 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电子门铃中声音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叮咚电子门铃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子门铃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提高对科技事业的认识和尊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电子技术与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电子技术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知识:介绍叮咚电子门铃中所使用的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的作用和特性,关联课本第四章电子元件部分。

2. 电路连接方式:讲解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以及基本的电路连接方法,如串联、并联等,关联课本第三章电路基础部分。

3. 声音产生与传播:分析声音在电子门铃中的应用,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关联课本第二章声音与听觉部分。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叮咚电子门铃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查,关联课本第五章实践操作部分。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电子元件知识学习,介绍相关元件的作用和特性。

第二课时:电路图阅读与绘制,讲解电路连接方式。

第三课时:声音产生与传播,分析电子门铃中声音的应用。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叮咚电子门铃的组装与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上述教学大纲,每课时安排1-2个内容,共计4课时完成本章节教学内容。

感应门铃设计

感应门铃设计

感应门铃设计摘要本设计地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可在来客距房门一定距离时发出音频信号,以告知主人“有客来访”.该门铃还可兼作报警器用.电路能探测人体发出地红外线,该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电路由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低频振荡器、音频振荡器和音频输出电路等组成.当人进入感应地区域内,即可发出铃声或者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地铃声和报警.概述了红外辐射地知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地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地功能和工作原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地优点,在人们生活、安全、警戒等装置中应用较广.关键词:红外线反射式感应门铃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来源和意义 (1)1.2 课题研究背景 (2)1.3 课题研究内容 (2)1.4 设计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第二章系统设计 (4)2.1系统方案 (4)2.2传感器概述 (5)2.2.1 红外线传感器 (5)2.2.2 红外线传感器地特点 (5)2.2.3 主要特性 (6)2.3 LM567芯片 (6)2.3.1 LM567概述 (6)2.3.2 芯片特点 (7)2.3.3 电气特性 (7)2.3.4 典型电路 (8)2.4 CD4001芯片 (9)2.4.1 CD4001概述 (9)2.4.2 芯片特点 (9)2.4.3 电气特性 (9)2.4.4 典型电路 (10)2.5 红外线对射管 (11)第三章实验 (12)3.1 电路设计 (12)3.1.1 电路地原理图 (12)3.1.2 电路地组成部分 (12)3.1.3 电路地工作原理 (13)3.2 电路原理图、PCB板图地设计 (14)3.2.1使用相关软件地介绍 (14)3.2.2 如何绘制原理图 (14)3.2.3 PCB板地生成 (14)3.3 Protel使用常见问题 (14)3.4 做板 (16)3.5 焊接、组装 (17)3.5.1 焊接 (17)3.5.2 组装 (17)3.6 调试、结果 (18)总结与展望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0)附录一 (22)附录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感器门铃课程设计

传感器门铃课程设计

传感器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感器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路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传感器门铃中各元件的作用,如电磁感应传感器、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感器门铃的电路图,并进行简单故障排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传感器门铃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传感器门铃扩展功能,如增加延时关闭、声音调节等。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对传感器门铃进行性能测试,评估其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制作活动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互助。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子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门铃工作原理介绍:讲解电磁感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晶体管开关作用,以及门铃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5节“电磁感应传感器”。

2. 传感器门铃电路分析:分析门铃电路图,讲解各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指导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识读。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基础电路分析”,第3节“电路图识读”。

3. 传感器门铃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按照电路图组装传感器门铃,并进行调试,确保门铃正常工作。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制作实践”,第7节“门铃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感应门铃课程设计

感应门铃课程设计

感应门铃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感应门铃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以及安装和调试方法。

具体包括: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掌握感应门铃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3.熟悉感应门铃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4.能够分析感应门铃的工作过程。

5.具备安装和调试感应门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磁感应原理: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感应门铃工作原理:讲解感应门铃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3.感应门铃安装和调试:教授感应门铃的安装和调试方法,包括电路连接、传感器摆放等。

第一课时:电磁感应原理介绍第二课时:感应门铃工作原理讲解第三课时:感应门铃安装和调试方法讲解第四课时:实践活动:组装和调试感应门铃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磁感应原理和感应门铃工作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感应门铃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3.实验法: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和调试感应门铃。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原理和感应门铃工作原理。

4.实验设备:包括感应门铃套件、电路元件等,用于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

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占总评的20%。

3.考试:进行一次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评估方式要求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东油课程设计汇编

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东油课程设计汇编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光电检测技术题目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院系电子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应物09-1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指导教师2013年3月1日第1章概述1.1目的及意义激光具有良好的单色性和相关性,因此,在精密计量、光通信、光频标、高分辨光谱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门铃历史悠久,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是电子门铃。

门铃的类型由有线门铃发展为无线门铃,由单纯的音乐门铃发展到对讲门铃,遥控门铃,可视门铃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门铃也已经不单纯作为居家提醒来客的工具了。

善于创新的人类会去思考,门铃是否可以用来提醒主宾双方,是否可以既用于迎宾又用于防盗。

感应门铃就是在这种探索中产生。

感应门铃又称迎宾器,是近年才有的常用于小型商铺,超市起迎宾防盗作用的电子产品。

感应门铃的前身是电子防盗报警器;事先人们用它来防盗的,但后来因为电子防盗报警器发出的声音是刺耳的报警声,对进店的顾客产生消极的影响,后来演变成比较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叮咚声,您好,欢迎光临等音效备受用户的青睐,顾客一进门就报出欢迎语音,起到了礼貌问候,从而做到提醒店员有人进店和迎宾的两重作用。

感应门铃分光感应式和红外感应式。

光感门铃是利用人体反射光线,光敏电阻得到足够大变化的光线,电路产生变化电流触发电路,灵敏度跟物体反射率有关。

但光感迎宾器与环境光照度有关,黑暗情况下不能正常使用。

常见红外感应式门铃使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信号,当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特定红外线中心波长信号时,才会触发电路。

光感应式的价格便宜,但是误报率高,因为的传感核心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对可见光大部分波长都反应变化,故光线变化可能会触发迎宾器反应。

红外感应式的相比价格较高,但优点误报极少,加上前面的菲涅尔透镜窗口,从而将误报率降至最低。

红外式采用先进微电脑制造技术,无论白天黑夜都可正常使用,即可做迎宾器使用,也可做独立报警器使用。

性能卓越,节能易用,灵敏度强,更适合市场的需要,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内容,办公写字楼、家居、商店、工厂等各种场合均可使用,带来方便之余,更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安全感。

无线门铃课程设计报告书

无线门铃课程设计报告书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无线门铃系(院):电子工程学院学期: 2011-2012-1 专业班级:通信091 姓名:浩学号: 0309121291 引言传统的门铃都为有线门铃,使用方便,极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如果在豪门大院或经常听不到门铃声的房主,有时总会不能及时接待来客,很是尴尬。

现介绍如何制作一款无线遥控门铃,方便主人在房各地使用,将门铃按钮安装在门上,来访者只要按下按钮,放在客厅、厨房或卧室的接收主机就会响起“叮咚”声或乐曲声,宏亮悦耳,告知有客人来了,距离在几米到几十米,一般都有15到20米远的距离。

无线的门铃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无线门铃充分利用了现代的科技,发挥集成电路的特色,使制作的成本大大的降低,同时比传统的有线门铃很有多的优势,具有方便快捷的特色!2 设计目的要求当客人来到家门口时,按下触发开关时,会使信号发射端发射出一个调频信号,通过信号接收端对调频信号解调,经过解调后的信号通过音频功放电路发出悦耳的音乐声音,提醒主人有客人来访,主人做出抉择:开门与否。

电路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工作频率围为88~108MHz ,灵敏度为5~30μV ,选择性大于50dB ,通频带为200KHz 。

图2.1 建模示意图 3单元电路设计3.1音频调制脉冲振荡器反相器又叫非门,常用于逻辑电平的高低转换,还可以组成振荡器、触发器等电路。

图4.1.1所示是由反相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

本电路适用于频率稳定性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例如提示音电路。

整个电路由反相器和阻容元器件组成,电阻R1使两只反相器处于其传输特性的过渡区,使得电路容易起振,同时可保护反相器的输入电路不被损坏。

电路接通电源后,假设U1A的输入端电压低于门转换电压,则U1A输出高电平,U1B输出低电平。

由于U1A输出高电平,因此有一个电流经RP1、R1流入U1A的输入端;同时由于U1A输出高电平,U1B输出低电平,有一个电流经RP1对C充电。

《任务二 设计简单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教学设计

《任务二 设计简单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教学设计

《设计简单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红外遥控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设计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所需电子元器件、导线、焊锡、万能板等材料;2. 制作教学PPT,准备教学视频;3. 安排分组,每组5-6人,选派组长;4. 确定实验室安全规则,确保学生安全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主题——设计简单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并简要说明其原理和功能。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同时,讲解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如蜂鸣器、电池等元件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模拟的门铃系统,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尝试设计自己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方案展示与评判: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效果,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

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实践操作:根据前一阶段讨论和评判的结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设计转化为实物。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室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份简单的红外遥控电子门铃的设计图纸,以稳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

课程设计电子门铃

课程设计电子门铃

课程设计电子门铃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路组成、传感器应用等;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进行电路搭建;3. 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基础的数字电子技术,如逻辑门、触发器等,实现门铃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电子门铃;2. 学生通过实践,培养电路故障排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对电子门铃进行优化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技术,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电子门铃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并搭建电路,从而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五章《有趣的电子电路》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安排:1. 电子元件认知: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基础元件的作用和特性,以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 教材关联:第五章第一节“电子元件的认识”。

2. 电路原理讲解:阐述电子门铃的工作原理,包括电路图的识别、传感器应用等。

- 教材关联:第五章第二节“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3. 电路搭建实践:指导学生动手搭建电子门铃,掌握电路连接、测试方法。

- 教材关联:第五章第三节“动手制作:电子门铃”。

4. 故障排查与优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搭建的电子门铃进行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

- 教材关联:第五章第四节“电路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5. 创新设计引导: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对电子门铃进行功能拓展和外观设计。

光感应门铃解析

光感应门铃解析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1 电子语音门铃的总体介绍 (1)1.2模拟电子技术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22.2设计思想 (2)3设计方案与论证 (2)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4.1 电路的工作原理 (4)4.2 感应语音门铃工作条件 (4)5单元电路的设计 (5)5.1光敏电阻的选择及工作原理和参数 (5)5.2光敏电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5.3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 (6)5.4 光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6)5.5 SD8917工作原理与功能特性 (8)6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8)7总结 (9)参考文献 (11)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2)附录2:元器件清单 (13)1 课程设计的目的1.1 电子语音门铃的总体介绍门铃的前身是电子防盗报警器;事先人们用它来防盗的,但后来因为电子防盗报警器发出的声音是刺耳的报警声,对进店的顾客产生消极的影响,后来演变成比较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叮咚声,您好,欢迎光临!音效特受用户的青睐,顾客一进门就报出欢迎语音,起到了礼貌问候。

现在门铃已广泛应用到商业和公共场合中。

在商店中从而做到提醒店员有人进店和迎宾的两重作用。

这是一种新型语音门铃,体积非常小巧,而且价格非常低廉,它能够自动检测来人,当人经过门铃时自动发出清晰响亮的“你好!欢迎光临!”的中文女声非常神奇。

1.2 模拟电子技术的目的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模拟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中,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要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初步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组装及调试方法。

即学根据设计要求,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要求;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小组交流,在小组间选出一个作品作为本班最优作品并说明理由
学生积极发言,对推选出来的作品提出改进意,是作品更加完美
组间作品交流展示,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通过作品展示,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师点
评总结
组织学生总结制作感应门铃的步骤
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制作流程填写在导学案的对应位置
点评学生作品
总结本节课
1.总结自己制作感应门铃的流程
2.认真听老师点评
教学流程图
七、课后作业布置
小组组内成员协调合作,整理其他同学给出的建议,完善本小组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控制模块、蜂鸣器、碰撞开关、电池横扩板、人体感应传感器,了解各模块的功能;
2.理解感应门铃编程思路,尝试编写感应门铃程序;
3.设计制作感应门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感应门铃编程思路,设计制作感应门铃
难点:1.感应门铃模型的设计
2.感应门铃编程思路的理解与程序的编写
3.元器件的搭建与调试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说自己有何解决的方法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第九课时《感应门铃》P67页中的“科学百科”,理解感应门铃的原理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68页模块清单的内容,认识各个模块,了解其功能
3.自学教材P70页感应门铃的程序编写思路。
自学感应门铃原理
案例名称
“感应门铃”教学设计
科目
STEAM
教学对象
三年级
3班
提供者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感应门铃》是三年级STEAM教材《创想制造》基础版中的第9课。本课是衔接本册教材第八课和第十课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感应传感器,利用核心控制板、USB转TTL模块、传感器扩展板、USB数据线、传感器连接线、蜂鸣器、人体感应传感器等器材,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编写程序,参照本课中的方式方法,设计制作出一个感应门铃,当有人靠近时,门铃自动响起。
模块,与程序员一起调试程序
(4)外观结构搭建员与作品展示讲解员共同合作搭建感应门铃的外观结构
(5)组内成员合作,完成感应门铃的最后组装
1.推出组内最优作品
2.各组员分工着手制作感应门铃
小组组内交流,推出组内最优作品,培养学生交流探讨能力
组内人员分工合作,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




小组组间交流
1.小组组间作品展示并交流
作品展示讲解员展示本小组作品,并做简单讲解
2.组间交流,评选出本班最优作品,并说明理由
3.对推选出来的最优作品,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对推选出来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或者建议,使其更加完美,并将其记录在导学案相应的位置
作品展示员展示作品,本对本作品做相关介绍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组内交流讨论 群组合作,组间交流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导学案 课前任务单 编程小视频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及资源准备
媒体准备
导入
情境导入
1.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遇到够不着门铃的这种情况?并引导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明确教学内容,制做一个自动感应门铃,当有人靠近时,门铃会自动响起。
认识各电子模块,了解其功能
自学感应门铃的编程思路
通过自学,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组
交流
1.各小组组内交流,在小组中选出一个本小组认为最合理的设计草图
2.各组长宣读人员分工表。各组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1)记录员按要求填序
(3)模块组装员组装各电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的家、DIY小台灯、变声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等课例的相关内容,原则上来说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的素养与基本的技能以及思维意识了,但事实上由于STEAM课程刚刚走进我们朝阳小学校园,学生对此课程兴趣极高,但他们对该课程很陌生,对一些电子组装模块不熟悉,不了解,对很多东西也不清楚尤其是组装模块与程序编写方面学生表现得更是薄弱。对于编程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表现出不愿编程,不会编程,不管编程,不调试程序的一种状态。模块组装方面亦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