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名词解释
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学一、名词解释1.狭义农业推广:狭义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是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以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3.现代农业推广: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民,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机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的一种过程。
4.农业推广: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和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5.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6.农业技术:7.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是专门研究农业推广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科学。
(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科学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8.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9.目标团体系统:目标团体系统是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10.沟通:它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用媒体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即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
11.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农业推广学 2

农业推广学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狭义)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是农民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
(广义)不单纯地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等。
2.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3.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4.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5.技术产量上限:是指某项技术成果在最佳环境条件和管理调控措施的作用下,所达到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6.技术经济上限:是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上获得的最高纯收入。
7.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即行为。
8.绿色证书:是指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农业技术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经当地政府或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是农民从业的岗位合格证书。
9.在职培训:是指推广组织为了保持和提高推广人员从事本职工作能力所组织的学习活动。
10.农业推广组织: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11.试验误差:使试验的观察值偏离试验处理的真实值的偶然影响。
试验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2.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13.推广率:指推广的科技成果数占成果总数的百分比。
14.推广指数:作为同时反映成果推广率和推广度的共同指标。
可较全面地反映成果推广状况。
推广指数=√推广率×推广度×100%15.动机: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力量,是指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和想法。
农业推广学考试总结

农业推广学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狭义)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其经济收入。
(以技术指导为主导的“技术推广”) (中国特色):2,目标团体系统: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人的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4,动机: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
5,正式沟通: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6,创新的扩散:(罗杰斯)某向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传播的过程。
7,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8,方法示范: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能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基本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
9,农业推广的适应性试验:10,农业推广咨询: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活动。
11,农业应用型研究成果: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依据,科技人员在将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
12,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填空题1.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又称三大支柱。
2.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它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种植业为主,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技术的扩散。
3.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4.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
5.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最终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6.推广活动的兴起是英国,学科的形成在美国。
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正式承认是在1966年。
农业推广学是行为科学的一种,是边缘学科;社会科学的科技产品。
推广学属于行为科学,推广工作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推广工作以推广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来进行的。
7.西汉著名劝农官赵过首创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跳跃式传播范例;元明之际黄道婆对发展淞沪棉业和明清之际陈振龙推广世家对传播甘薯的历史性贡献;清圣祖康熙令李煦试种双季稻,创造出试验、示范、繁殖、推广整套科学程序。
8.1905年,京师大学堂分设农科大学,即北京农业大学前身,这是我国兴办的第一所农业大学。
9.1929年,由农矿、内政、教育三部共同公布的《农业推广规程》,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基本法规。
1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发展农业一靠政府,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流入农村的主渠道,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重点建设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在农村积极发展集体性推广服务组织和群众性技术协会、研究会。
农业推广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狭义: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活动。
广义:是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农业推广概念,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市场成为主导因素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的产物。
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不是生产技术,而是许多非技术问题。
诸如,市场、价格、信贷、营销、储藏、运输、加工、家政、经营管理、生活科技等,它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
包括对成年农民——农事指导,对农村妇女——家政教育,对农村青年——四健教育。
FAO:农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
归纳: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为目的,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社会服务活动。
2.现代农业推广:FAO:推广工作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然后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念,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和信息的一种过程。
包括传播过程和教育过程。
3.中国特色农业推广:运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引导和帮助农民自愿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门专门化活动。
4农业推广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交叉性边缘学科。
1984年,开设农业推广学课程,1988年设置农业推广专业专科,2001年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1987年出版《农业推广教育概论》5推广服务系统: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6目标团体系统:是指推广对象(农村居民为主)、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1.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即行为2.动机:是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和想法。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农业推广学是针对农业行业进行的一种专门研究,旨在通过传递农业科学知识、技术和经验,促进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技能提升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下面将对农业推广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一、农业推广农业推广是农业推广学的核心内容,指的是将农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实践中可操作的技术和方法,并将其传递给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者,以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产量。
农业推广涉及到技术、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既包括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也包括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指导。
二、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业技术推广员是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农业技术,并将其传授给农民和农业从业者。
农业技术推广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当地的农业情况和需求,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推广方案,并有效地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示范推广示范推广是一种通过在实际农田中展示和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的方法。
通过搭建示范基地,农业技术推广员可以将新技术、新品种等先进经验直观展示给农民和农业从业者,让他们亲眼见到并学习到正确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
示范推广能够有效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采用率,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推广体系农业推广体系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多个机构组成的推广网络和服务体系。
农业推广体系发挥了政府、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优势,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传递给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推广评估推广评估是指对农业推广活动的效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估农业推广活动的效果,可以了解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推广策略和措施,提高推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广评估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综合评价农民对技术的接受程度、应用水平以及产出效益等方面的情况。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农业推广题目

农业推广题目一、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等方面。
3,农业推广基本概念:农业推广时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4,创新扩散: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5,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6,钟型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的百分比。
7,S型曲线:表示在时间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8,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9,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是某种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
10,农业知识系统(AKS):是指各种信念、认识、模式、理论、概念和其它个人或群体所积累的农业生产方面(可替代)的经验所构成的精神产物的一个系统。
11,农业信息系统(AIS):是指农业信息产生、传递、整理、接收和反馈的一个系统。
12,沟通:沟通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以及手势,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并通过沟通影响别人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13,农业管理系统(ATMS)是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
14,农业推广组织:是组织中的一个特定活动范围的名称。
15,组织: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人、部门等)、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的机构。
16.组织设计:概括为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
17,农业推广计划:是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农业推广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
自考农业推广学知识点总结

自考农业推广学知识点总结一、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及意义农业推广是指通过传授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新理念等方式,从而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农业生产知识,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推广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农业生产实践的一种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推广的意义在于: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农业推广,可以让农民了解到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其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推广更加优良的品种、改良耕作方式等,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入。
3.促进农民就业。
农业推广可以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相关的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农业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过上更加富裕和美好的生活。
5.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推广可以传播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向绿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二、农业推广的作用和目标农业推广的作用主要包括:1.传播农业新技术。
农业推广可以将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新品种、新农机、新产品等信息传播给农民,让他们掌握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2.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农业推广,农民可以学习到更加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农业推广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4.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适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和经营方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5.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推广可以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推广的目标主要包括:1.技术目标。
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等,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2.产值目标。
通过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值水平。
农技推广知识点

农技推广知识点1.农业推广:狭义: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研究结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主要手段,广义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现代农业推广以“信息和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
1929年10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业推广法律《农业推广教程》,同年12月成立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
2.农业推广的根本目标:发展生产力和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3.农业推广的最终目的: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效率。
4.农业推广4个时期:试验示范期(从创新引进到试验示范);发展期(试验示范结束到推广面积数量逐渐增加到最大时);成熟期(稳定到衰退);衰退期。
5.有形磨损:虽未被取代,但某项创新的优良特性因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使用价值,例如优良品种混杂退化,种性退化或某种优良特性如抗病性的丧失等均属有形磨损。
防止有形磨损:注意保护产品品质,保持产品优良特性,对新品种要健全繁育体系,提纯复壮。
6.农业推广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即农业创新的引进、推广项目的选择、推广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广活动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试验示范原则:植物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必须现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智力开发原则:农业推广工作应着眼于开发农民的智力,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
合作推广原则:这种合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合作;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的合作、农业推广部门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
服务配套原则:服务配套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客观要求,因为技术和信息只有与一定的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合效益原: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使三者协调发展,达到整体效益最佳。
7.推广实验基本原则:1.重复原则 2.随机原则 3.局部控制原则8.方法示范:指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演示某种技能的一种方法。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3*101、农业推广:(广义)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狭义)简单的农业指导,具体是指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的几种扩散。
2、劝农:是教嫁的延续和发展,在继续保持教导嫁檣外,更强调以行政手段劝勉农桑,以贯彻朝庭农本治国政策3、推广率:是评价多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程度的指标,指以推广的科技成果数占成果总数的百分比。
4、刻板教育: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将一类人或事物的特征给予归类定型,然后将这种定型的特征匹配到某人或某事上面。
5、正式沟通:在一定组织体系中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
6、社会态度: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7、创新的扩散: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8、大众传播法:指有组织的传播机构和专业人员利用大众传媒把一定的信息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传播给大众的一种过程9、成果示范:通过比较某种新的生产技术措施,和当地普遍采用的生产技术措施,各自取得的结果证明新措施比现行采用的措施优越,以说服推广对象使用新措施的群体指导方法。
10、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人员为满足农民需要所进行的物质、技术、信息产品等各方面的交易和营销活动。
11、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指推广人员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12、社会心理:是指在一段时间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13、农业推广咨询: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改善其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
对农业推广的理解和认识

姓名:XXX学号:XXX学院:XXXXX对农业推广的理解和认识1 关于农业推广的定义农业推广是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农业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逐步实现可持续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国家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生产中以理论结合实际,先做示范试验,起带头作用,做到他人之前,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良品种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动部分人形成辐射,最终达到农业推广的实效。
狭义农业推广是: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
这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等。
这类推广工作的重点包括:对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对农家妇女的家政指导,对农村青年的“手、脑、身、心”教育。
农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
2 我国进行农业推广的原因和背景当今的“三农”问题也需要我们探索新的农业发展道路,为什么出现“三农”问题?过去的生产模式阻碍农业的发展,现在都分产到户,一家两三亩地,什么赚钱种什么。
如果让个体农民摆脱贫困,靠个体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自然条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地方适合种这个,有些地方不适合种这个,不知道,都是跟着市场跑。
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目标,保证保障三大目标,保证保障13亿人民生活需要,包括粮食、油、肉、糖、棉。
生态农业就是不要破坏环境,绿色农业就是我们的产品要没有毒。
第三要让中国农民受益。
这是中国农业必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怎么达到这些目标?第一要政府主导,首先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对中国的耕地进行全面规划。
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对农事生产的指导,是一种极单纯的农事推广。
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种植为主,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技术和进行技术技术扩散。
2、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及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3、现代农业推广:指将有用信息传递给农民(传播过程),而且帮助农民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
4、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科学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5、劝农:最早见于汉文帝的一份诏书。
劝农是教稼的延续和发展,在继续保持教导稼樯外,更强调以性征手段劝免农桑,以贯彻朝廷农本治国政策。
6、采用者群体:把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的时间不同分为不同的群体。
7、创新扩散: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8、创新: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和观念。
一个事物对一个人是新或旧不以它的传播时间长短为衡量依据,而以人们的心理意识为依据。
9、钟型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百分比。
10、S型曲线:表示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11、创新者:在社会系统里,第一个实践或最早采用一项创新的人,也称之为先驱者或进步农民。
一般为年青、受过较好教育,见多识广,有影响力,特别相通过创新获得更大的收入的人。
在钟型曲线中占2.5%。
12、早期采用者:农村中潜在的改革者,是对先驱者的行动颇兴趣,并主动进行观察了解,一旦信服即很快采用创新的人。
在钟型曲线中占13%。
13.早期多数:跟随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之后,发现创新对自己有利而主动采用的那部分人。
在钟型曲线中占34%。
农业推广名词解释

1,狭义的农业推广: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等方面。
3,农业推广基本概念: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1,创新扩散: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2,农业创新的采用: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3,钟型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的百分比。
4,S型曲线:表示在时间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5,推广服务系统:指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6,农业知识信息系统:某种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7,农业知识系统:指各种信念、认识、模式、理论、概念和其它个人或群体所积累的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所构成的精神产物的一个系统。
8,农业信息系统:指农业信息产生、传递、整理、接收和反馈的一个系统。
9,沟通: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并通过沟通影响别人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10,农业管理系统: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
1,农业推广组织:组织中的一个特定活动范围的名称。
2,组织: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的机构。
3.组织设计:概括为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
1,农业推广计划:是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农业推广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
2,指令性推广计划:指国家农业推广机构根据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用行政办法启发教育农民采用农业先进技术和成果的计划。
3,指导性推广计划:指农业推广机构和人员根据国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计划和发展目标,采用技术、经济和行政等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计划。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了单纯的农业推广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2·农业推广工作特点: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是“扩散——接受”系统;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是一种沟通过程。
3·农业推广在发展中的作用:是农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4·社会功能:中介作用;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造;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是完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5·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的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是一种行为科学。
6·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农业推广的理论方法;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与形式;各种研究技术。
农业推广学和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科学,其他学科有关联。
7·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农业经营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农业技术由单凭经济的传统技术体系转变为科技成果为依据的科学技术体系;农业能源由以人力,畜力等自然能源为主转变为石油,电力等工业能源为主。
8·创业扩散:创新扩散是农业推广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农业创新是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8·农民对创新的采用过程:这个过程是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的过程。
农业推广

第一章绪论1、农业推广基本概念涵义界定: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2、农业推广的性质:一种教育性质的工作,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授助形式,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
3、农业推广学的性质:是行为科学的一种,是一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是形成一门边缘性学科。
最主要的在于揭示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行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包括农民个人行为。
群体行为和社团行为。
5、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社会)6、①农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成份。
②现化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社会功能:①中介组织②科技成果的续继和再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④提高推广组织管理效率的工具。
6、农业推广学相关学科的关系:①农村社会学:为农业推广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②教育心理学:其许多概念都为农业推广学所应用③社会心理学:为农业推广学从心旦学方面研究农民个人、农民群休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④行政组织学:其若干概念,常常应用到农业推广工作中⑤传播学:其若干概念,在农业推广学里得到广泛的直接的应用。
⑥行为科学:农业推广属于行为科学。
7、狭义的农业推广与广义农业推广的区别: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工作范围大都以种植业为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技术的扩散。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为农村社会教育。
8、农业推广工作特点:①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
②农业推广是“扩散—接受”系统。
③农业推广可以用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④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⑤农业推广是一种沟通过程。
9、农业推广的目的:①发展生产力(农村)②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狭义的农业推广: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等方面。
3,农业推广基本概念: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1,创新扩散: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2,农业创新的采用: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3,钟型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的百分比。
4,S型曲线:表示在时间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5,推广服务系统:指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6,农业知识信息系统:某种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
7,农业知识系统:指各种信念、认识、模式、理论、概念和其它个人或群体所积累的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所构成的精神产物的一个系统。
8,农业信息系统:指农业信息产生、传递、整理、接收和反馈的一个系统。
9,沟通: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并通过沟通影响别人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10,农业管理系统: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
1,农业推广组织:组织中的一个特定活动范围的名称。
2,组织: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的机构。
3.组织设计:概括为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
1,农业推广计划:是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农业推广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
2,指令性推广计划:指国家农业推广机构根据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用行政办法启发教育农民采用农业先进技术和成果的计划。
3,指导性推广计划:指农业推广机构和人员根据国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计划和发展目标,采用技术、经济和行政等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计划。
4,农业推广目标的涵义:它既是我们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用以检验推广工作好坏的尺度或标准。
1,定点咨询:指教育对象对位于较为固定的推广教育场所的推广人员进行的意欲取得技术信息、技术资料或帮助的走访。
2,集体教学法:是在同一时间、场所面向较多农民进行的教学。
3,技术示范法:指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4,效果示范法:指将采用新的技术与当地常用的技术生产效果的比较示范。
5,鼓励教学法:通过农业展览等方式,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
6,现场参观教学法:指组织农民到先进的地点或单位进行现场考察访问,是通过实例进行推广的重要方法。
7,个别教学法:指推广工作同对象在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
1,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就是把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环节在生产中应用。
2,转化率:即包括转化周期和转化成果数
3,推广度: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即某技术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等于实际推广规模除
以应推广规模)。
4,推广率: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即某技术或某行业技术已被推广的比例。
5,推广指数:为综合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指标。
(等于推广率乘以推广度开根号)。
6,平均推广速度:是评价推广效率的指标。
(等于推广度除以成果使用年限)。
7,经济上限:指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存在着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亩增值的总值。
8,技术上限:研究机构一项研究成果所取得的产量最好的技术措施,甚至不惜工本,以保证取得每亩最高产量称为技术上限。
1,农业推广人员: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农业推广活动为主要职业的专职人员。
2农业推广人员素质:指完成和胜任推广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组织教育能力的综合表现、
3,狭义的素质:指人的先天鼑赋,即指先天的生理特征,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方面的特征,是人的思维发展的生理条件。
4,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构成农业推广人才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5,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各类专业人才的合理比例。
6,农业推广人员的能级结构:各层次农业推广人员的合理比例。
7,农业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各类年龄区间人员在人才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8,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的合理组合。
9,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结构:各种能力合理组合。
10,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农业推广人员所履行的义务和行使的权利。
11,职前培训:对准备专门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12,在职培训:推广组织为了保持和提高推广人员从事本职工作能力所组织的学习活动
1,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或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活动目的所采取的不同途径、步骤和服务方式、
2,农业推广方式:推广机构与农民的结合或关系形态,涉及到农业政策和行政事项。
3,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为提高某特定产品的总产量而专门进行推广的方式。
4,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专家培训推广员,推广中深入农户访问,开展推广服务的方式。
5,技术承包责任制方式:指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
6,大众传播法: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广大农民群宗的推广方法。
7,集体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相同的生产和经营方法的条件下,把情况相似或相同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
8,方法示范:农业推广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展示某种技能的推广方法。
9,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与个别农民之间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式。
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法,根据既定的农业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查和考核。
2,采纳率: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占推广对象数的比例。
3,接触推广对象比例:接触到的推广对象数在总推广对象数中所占的比例。
4,推广年经济效益指标:1)年经济效益等于推广总经济效益除以推广年限。
2)推广的年人均经济效益等于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参加推广的人数。
3)推广成效率:实际推广面积除以适宜推广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