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南通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热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霍乱之乱池莉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
在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的三年里,我们每天收到疫情卡片几乎都是肝炎。
肝炎的临床治疗就是那么老一套,枯燥的重复的日常工作消蚀了我的光荣感和积极性,三年过去,我已经变得有一点油滑和懒惰。
秦静不甘平庸,准备改行,她对病毒感兴趣,准备报考一位著名的病毒学家的研究生。
有一天,我和秦静去供应室领设备。
被值班人员敷衍。
我很生气,回来抱怨。
科室主任闻达说:“年轻人,你不能老抱怨,我们事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医疗系读几年?最多四年,可我们卫生系却要读五年乃至六年。
临床医生懂的我们都懂;临床医生不懂的,我们也懂。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研究人员。
我们防患于未然。
我们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我请你们想想,孰轻孰重,这不是一目了然吗?”秦静冷笑,走掉了。
五点差五分的时候,科室里的人基本走光,只剩下主任闻达。
闻达猫在大办公室的小套间里,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他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破皮鞋的大脚。
闻达哪里像马来西亚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传说早在一九五六年,闻达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西装革履地出过国,被特邀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
传说他戴的是金丝眼镜,穿的是乳白色的优质牛皮鞋。
传说他家里有相册证明他过去的翩翩风度和辉煌历史。
现在,闻达主任已经追踪流行性感冒二十年了,同时还不断地增加着追踪研究的项目,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等。
总之闻达主任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工作量极大的报告写作使他每天都要推迟约一个小时下班。
霍乱来了,在这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
南通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
南通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上·太原月考)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亲爱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题材电影。
丢失的挚爱能否找回?残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镜重圆?寻子背后,一场亲情风暴席卷而来。
B . 棚户区平房密度大、间不容发,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亟待改造。
C . 琉璃作品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其制作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操作,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而这位大师琉璃烧制的技艺相当纯熟,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D . 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不料在舞会上项链不胫而走。
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
2. (2分)(2017·湖南模拟)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由于礼仪的制度化,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伦理色彩。
B . 简练是一种很好的文风,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并值得称赞的事。
C . 文学作品的续写和改编是对原作的二度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原作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技巧的个性化理解。
D . 探究新词新语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作更为深入的了解。
3. (2分) (2015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各句子组成一段表意完整的文字,最合理的排列为()①当然,“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②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学习文言文,那些范文最好能够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③这样就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
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⑤这样的“两多”,在语文学习中是应该也必须要得到保证的。
⑥这话是有道理的。
⑦除了多读以外,还要多抄,把重点的、关键的词语抄写下来时时翻阅。
2021年南通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南通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版图柏梁衡在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名高寒岭。
它是长城内外的分切点,又是万里黄河的拐弯处。
能在这里远眺河山,遥对青史,是一种幸运。
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惜其不知他身后还有更大的天下。
高寒岭,其名“高”,海拔1426米,为周边之最;其名“寒”,冬季最冷时零下31度,冰雪盖野。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生长着遍野的松柏,绿满沟壑,一望无际。
而岭的最高处,有一棵柏树,树冠的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被称为“中华版图柏”。
就在这棵树下不知演绎了多少有关中国版图的故事。
春秋时期,这里属于晋国的地盘,又是游牧与农耕经济的交汇点。
各民族、各诸侯国、各地方势力纷争不断。
从这里辐射出的军事、政治力量,逐渐改变着中国的版图。
而这棵柏树却一直在冥冥中静静地观察,悄悄地记录。
天长日久,它竟变成了一幅版图的模样,定格在高寒岭上。
这里演绎的第一出版图大戏是在北宋时期,赵匡胤结束了五代纷争一统天下之后,宋朝的北部边界就在此处。
但边境外还有两个外族政权正对它虎视眈眈,那就是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契丹族建立的大辽。
西夏在其首领李元昊的率领下十分强悍,不断南下袭扰北宋,宋丢城失地损失惨重。
在宋朝,大都是文人带兵。
我们都知道范仲淹的文章好,却很少知道他还金戈铁马,将文章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和大漠的黄沙中。
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就是写他在北地带兵戍边的战争生活: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紧闭的孤城就是当时的麟州,距离高寒岭不到25公里。
当年西夏十分强势,北宋政治军事的腐败导致前线连吃败仗。
朝廷于康定元年(1040)起用范仲淹抗击西夏。
范仲淹到任后,经过三年的努力,边界渐渐稳固,打了几个胜仗后,双方遂成对峙之势。
2021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2020年11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D(A.“‘生生’之学”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表述”。
B.错在“增加了人文情怀”“而蜕变为入世之学”。
C.并非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是文明成果,都有积极作用而可贵。
)2.(3分)B(错在颠倒了“生态审美观”“生态文明理念”两者间的关系。
)3.(3分)D4.(4分)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是一种以“生生”为核心(1分)、倡导“天人之和”(1分)、“阴阳相生”(1分)的生态与生命美学(1分)。
5.(6分)①首先,辨析文明和文化及其“文化产品”与“文明成果”的区别,引入生态审美观;②进而,指出从生态价值观的角度反思我们的审美观和审美行为的必要性;③最后,吁请中国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C(李老壮的表态,体现的是他对良种鸭的认可与喜爱、对儿子与放鸭姑娘恋爱关系的默认态度。
)7.(3分)B(“对照”一说,不恰当;插叙的目的亦非为消解放鸭姑娘对李老壮品行的疑问。
)8.(4分)①暗示了放鸭姑娘和李老壮儿子之间自由恋爱的关系。
②“呀”,反映了放鸭姑娘在得知眼前老人就是自己曾经打听过的李老壮后的惊讶与尴尬。
③称呼的变化,折射出放鸭姑娘急于掩饰自己与苇林关系的慌乱心理。
(每点1分;三点,4分。
)1。
2021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坟场救人茹志鹃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二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
这就是有名的“穷鬼滩”,后来这里又成了清剿队的刑场;不过那时被杀害的人也都是穷人,所以大家还是叫它“穷鬼滩”。
这里的坟堆大都只有二三尺高,四周稀稀散散地站着几株秃树。
来上坟的人很少,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
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离大路较远,有一座坟,坟上还按了个定胜糕似的坟帽,土色是新的。
坟前插着一炷香,放着一碗饭,那饭早已凉了。
新烧的一堆纸灰,给风一吹,夹杂着枯叶,一起旋转着直升起来。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也没唉声叹气,也没号哭,只是发愣。
她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敞开了怀,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关大妈眼睁睁地瞪着远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儿子说的那句话:“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啊……”自从大军北撤以后,儿子一直好像背着自己在做些什么事。
常常深更半夜的在外跑。
去年年底,一天晚上,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提了一个硬小包来找他,那小伙子住了半宿,就悄悄地走了。
哪知天刚放亮,清剿队下乡来清乡了,她急忙起来,脚还没跨出房门,就看见桂平高高地爬在屋梁上,正在把那硬包里的纸片,往屋顶上二梁木里塞。
关大妈一想起这事,又把儿子临死前的那句话,跟他临死时那不慌不忙的样子一对,心里好像明白了许多。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像打在耳朵跟前似的,吓得关大妈急忙站起。
可四周静悄悄的,不见个人影,风仍在摆弄那一片野草。
掉头望望通到镇上去的那条大路,连个过路人也没有,只是在远处扬起了尘土。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以“天人合一”为其基点的生态哲学,而其美学则是一种生态的美学。
那么,如何对这种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话语进行必要的归类与阐释呢?我们先来看基本的生态哲学话语,主要是“天人之和”的生态﹣﹣生命论哲学与美学思想,主要是作为“六经之首”《周易》提出的“生生之为易”(《系辞上》)。
易者,简也,变也,道也。
这说明,所谓“易”就是中国古代以最简洁的方式揭示有关天地人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学问,即是中国古代的元哲学。
而这种“元哲学”就是“生生”。
作为使动结构,此句可解为“使万物生命蓬勃生长旺盛”。
这就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生生之学”,用当代哲学的基本表述,就是一种生态的生命哲学。
这种生态与生命的“生生”之学可以理解中国哲学的统领性概念,贯彻于儒、道、佛各种学术之中。
从儒家来说,其“仁爱”思想体现了一种“仁者爱人”的“爱生”的思想。
因为,在“天人合一”之中,儒家更加偏向于人,由对于人的关爱发展到对于万物生灵的关爱。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的“恕道”思想,正是对于人与万物的关爱的“爱生”思想的表露。
发展到宋代,则形成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
“生生”在道家中的表现即为“自然”,所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即为“道也”,是一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反映了“阴阳相生”的“生生”的规律。
而“生生”之生态与生命论哲学表现在佛学之中则是“慈悲”的“普渡众生”的“护生”的佛学思想。
佛学在印度本为“出世”之学,但传到中国之后加强了人文情怀,表现出浓郁的“护生”思想。
由此可见,“生生”的生态与生命论哲学是贯通中国古代各家各派哲学思想的统领性概念,是中国哲学之根。
可以说,这种“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的生态与生命论美学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在“天人”关系中的特有的生命意蕴,渗透于中国艺术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特殊的东方审美境界,包含着基本的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话语:第一,是有关生态共同体与生态家园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天地人三才说”、“天父地母”、“天园地方”等,是将宏阔的宇宙作为人类的“家园”,将人类与“天”与“地”紧密相连,须臾难离。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备考试题Ⅰ
(新高考)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备考试题Ⅰ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
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奋进.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
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
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
(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材料二: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
2020-2021学年南通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南通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青报:在书房写作和在其他地方写作,感觉有什么不同?冯骥才:作家的书房,是作家最不设防的地方,因为你的一切想象、思想在书房里都是赤裸裸的,都要真诚地表达出来,读者不需要看一个虚假的字。
同时,书房又是作家向外射子弹的战壕,是安顿自己心灵的地方,是诗情画意的地方。
中青报:你觉得中国文人的书房有什么共同的特质吗?冯骥才:中国文人的书房,我觉得有两个特质:一是很强的书卷气,没有浮夸没有享受,是一个纯精神的地方;二是琴棋书画,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屋子里一般有一些相关的东西。
中青报:你去过别人家的书房吗?喜欢谁家的书房?马骥才:我进过不少作家的书房,从冰心、孙犁到贾平凹,我相信那里的一切都是作家性格的外化,或者就是作家的化身。
(摘自《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材料二:书房,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
书房不但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读书抚琴的处所,还为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助力。
早在汉代,文学家张衡就曾称赞自己的书房可“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房本身就是一个具备艺术体验、阅读写作与围书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间。
不同的书房,代表了不同的中式生活美学。
科举取士本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实现政治抱负的唯一通道。
一些文人墨客却因时运不济、命途乖蹇,不是屡试不第就是遭受打压,不得不寄情于山水与诗酒之间,形成了中式生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名士之美。
名士们的书房必有另一番情趣。
最知名的当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
这间因千古名篇《陋室铭》而流芳百世的书房,见证了刘禹锡等名士们的生活美学。
既是“陋室”,当然不求气派奢华,也不求满壁藏书,不必有“丝竹”声这种奢侈品,更不能堆满案牍公文,变成一间要务繁忙的办公室,但一定要具备“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朴实,要有“鸿儒”们的雅集,从而满足名士们清新淡雅的精神需要。
江苏省南通中学最新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博雅教育是一种的教育理念,它于古希腊,实质是一种以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为内核,同时又将人格修养与知识积累相结合的教育。
它试图通过人的性格培养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
这一理念与我们目前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观念的变革。
A. 源远流长来源契合B.博大精深起源契合C. 源远流长起源吻合D. 博大精深来源吻合【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源远流长”:意思是为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博大精深”:意思是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
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其形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
语境说的是博雅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历史悠久,结合成语的意思,第一空选“源远流长”项.排除BD项。
“来源”:根源;起源;产生.“起源”:事物产生的根源。
语境说“博雅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源于于古希腊.所以第二空选“起源".排除AD项。
“契合”:指投合,意气相投。
侧重指人与人的感情等方面。
“吻合”:完全符合。
语境说的是“博雅的教育理念与目前的教育观念变革完全符合。
所以第三空选“吻合”。
综上分析,本题选C项。
【点睛】成语的正确运用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语境义→成语义→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8 年10月23 日,历时 9 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
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答案
四、写作(60 Biblioteka ) 23.【写作指导】(1)评分原则: ①实事求是,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②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③评分五有:有 材料,有思想,有文采,有章法,有脸面。 (2)评分等级:(建议以 43 分为基准分。) 一类卷 54-60 分。立意属一类立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 工整,思想深刻,辩证看问题。 二类卷 48-53 分。立意属一类立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三类卷 42-47 分。①立意属一类立意,中心较突出,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 构混乱
20 分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语言不通顺,语病 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特征
深刻 丰富
较深刻 较丰富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A 7. B 8.肥皂泡和彩虹美丽而令人向往,暗示老铁夫妇和小男孩的互动带来的满足;但它们是虚幻的, 难以持久的,暗示老铁摆脱孤独、寂寞处境的努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境况。 9.①小说开始,写老铁为安慰虞积藻,买了四只石英时钟,分别拨到自己和三个孩子所在城市的 时间,揭示了老人试图以此获得安慰的心理。②小说结尾,孩子的天真戳破了时钟带给老人安慰 的虚幻性,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尴尬的现实。③作者用夸张的寓言式的情节设计,突岀了空巢老人 内心难以弥补的失落,以及老人与孩子之间无法消除的隔膜,并能引发读者对这一社会问题(因 时代发展而致中国传统家庭面临解体)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现代文阅读I”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江南..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南通市市直2021~2022(上)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
南通市市直2021~2022(上)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般来说,体验可分为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就对审美体验进行描述:“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
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诗的作品中蕴含“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
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
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
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摘编自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导言》)材料二: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
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通市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热身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了观众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热烈讨论,“融梗”一词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
所谓“融梗”,通常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
有的创作者倾向于用“借鉴”来解释这种行为,有的批评者则指责其实质为抄袭。
“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袭?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戒?这些疑问集中凸显网络文学生产传播过程中有关原创与模仿的界定难题。
“原创”是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概念,和这一概念相连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作家形象:基于灵感和生命体验,从无到有地进行创作,通过消耗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独一无二的精神产品。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作家”和“原创”的认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类型文学写作时受到挑战。
网络文学生产从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用,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法律保护不够到位,在更深层面上是与网络类型文学生产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类型的决定作用。
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的典型特征,包括穿越、玄幻、修仙在内的几十种大类型,不计其数的小类型,是网络文学20年发展的重要收获。
类型绝大多数并非由单个作者独立创造,而是由初始设定出发,经由大量写作者前后相继,才得以陆续展开。
再如,读者前所未有的参与性。
网络作家的工作通常不再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而是归属于一个复杂的交流网络。
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大量互动,读者反馈至关重要,读者对创作的参与性也大大增强,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实现类型的创造、更新和进化。
在这样一种创作机制之
下,“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常难以避免。
对于类型化的网络文学创作,“融梗”只是关于写作资源使用的经验式描述,本身并不具备道德或法律上的贬义,但这不意味着,抄袭是可以容忍的。
《少年的你》和其他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讨论,恰恰提醒我们,网络文学绝不是著作权的法外之地,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护写作者合法权益又能保持
网络文学创作活力的道路。
(摘编自储卉娟《网络文学:既要秩序也要活力》) 材料二:
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人们经常把它归结为资本驱动下的商
业性产物,或是通俗流行文化的一种表征,而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缘由、网络小说的创造性则被漠视。
类型化的网络小说,在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下不断成型,其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
类型小说对人类的情感需求做出分门别类的回应与安置。
读者缺少或向往某种情感体验,就会去欣赏能提供某种情感体
验的“类型小说”或“类型电影”,在幻想中代入、融合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心理的补偿、平衡与满足,产生愉悦感,恢复积极的心态。
有些小说类型中的情感体验似乎与快感体验相对立,比如惊悚、恐怖小说,它们通向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体验。
这些负面情绪,人皆厌恶,但惊悚、恐怖小说却很流行,它不仅说明人们对每一种情感体验的顽固寻求,更能体现小说类型发生发展的原因。
太平岁月,人对危险的警觉水平下降,所以会本能地从文艺作品中寻找恐怖刺激的情景,寻求紧张体验,得到生存经验的补偿,这些紧张感、焦虑
感、恐惧感获得释放之后,读者会为自己现实的安全处境感到松弛愉悦,这种心理需要就刺激了相关类型小说、电影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小说的类型不断被发明、扩展、更新,以创造人类情感体验的新天地,比如科幻、侦探、推理、悬疑等都是晚近的发明,而有数百年发展史的武侠、历史、玄幻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
每种小说类型,都聚集着大量
为之着迷的读者。
我们必须强调,优秀的网络小说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类型定势之后,总是呈现出的作者个人的独创性。
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需求具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