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就业:突出矛盾与热点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应对措施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应对措施建议当前,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正面临巨大压力,这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就业形势分析首先,就业形势整体上趋势向好。
据官方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65万人,稳中向好。
但是,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形势并不容乐观。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其中本科生占比68.2%。
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愈发凸显,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甚至不足50%。
原因之一是就业市场需求结构不断调整。
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金融、文化等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
而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挤压。
此外,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形势也使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的“经验缺失”问题,而企业招聘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这也导致了求职难度的上升。
二、应对措施建议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建议:1.加强市场需求研究,推进就业服务创新加强市场需求研究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非常必要。
通过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针对当地区域产业情况,了解相关就业岗位需求,帮助毕业生调整学科结构和职业技能,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建立市场化的就业服务机构,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服务,推进就业服务的创新,例如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鼓励毕业生参加创业活动等。
2.助力实践活动,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期间,高校可以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培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例如,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暑期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理解职业发展规律和行业需求变化。
3.积极引导就业形式多元化当前,很多毕业生纠结于企业招聘难、工资待遇低等问题,进而采用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模式。
最新-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精品
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从2019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1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
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众生相,无奈之余,只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
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
同样在51论坛上,一位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
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201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
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
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依然很难找到工作。
学历贬值、大学无用论便在学子们的脑海中应运而生。
前不久,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提前出狱,国内一些知名公司得知消息后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函。
201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市面上的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多,为什么大学生都要选择就业技能培训呢?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怎么样?就是因为大学生现在毕业之后都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多人都选择了参加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来增加自己的就业实力。
总而言之,就业难是大学生选择就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原因。
但是有的大学生心里也有疑问:难道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就能找到好工作了吗?下面,就听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看看参加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到底有没有用。
目前大学生事业的原因可以从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个方面来说。
一、大学生非自愿失业情况分析目前大学毕业生非自愿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结构性失业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对于此类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市场热门的就业技能进行培训,成为市场紧缺型人才,自然可以顺利就业。
摩擦性失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大学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的情况。
对于此类情况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比如一度教育的大学生软件开发课程,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让自己的素养更加贴合企业的需求。
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
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对大学生需求量增长速度滞后于大学生人数增长,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目前大学生失业包含部分周期性失业的因素。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对应的是“用工荒”,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可以选择就业技能培训,成为“技能+学历”的双有人才,这样工作自然不难找。
二、非自愿失业的成因分析供求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下,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大学生。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赖德胜李长安一、我国就业领域的四大矛盾(一)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的矛盾根据美国的经验,“奥肯法则”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失业变动的关系,即GDP相对潜在GDP 每下降3%(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或2 5%),失业率就会上升一个百分点。
这一法则揭示了经济波动与就业市场之间的重要联系,即GDP必须保持持续增长才能保证失业率稳定在某一水平。
然而,中国的经验似乎与“奥肯法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冲突。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中国的失业现象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换句话说,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扩大。
这种情况的出现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决策层都引发了较大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挤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下降的说法.实际上是由于统计指标测算未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就业体制、就业方式以及历年来的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变化情况,使得就业弹性数值被缩小了.从而也就使得经济增长的实际就业吸纳能力被人为低估了。
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方面,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社会就业机会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劳动力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把握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比较准确地测算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对于搞好就业规划.制定好就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运用两种不同估算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估算的结果都是基本一致的,表明当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是800万人,而应是每年1400万人左右。
尽管劳动力市场依然呈现供大于求的特征.但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要比通常估计的严重程度有所缓和。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GDP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除了1993~1997年这五年间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奥肯法则”相吻合外,从1998~2006年,先是失业率对CDP增长率的变动没反应.后又和GDP增长率的变动同方向变动。
2019年就业形势分析
2019年就业形势分析2月2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就业工作这些年来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连续五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达到1300万以上,特别是2017年创了1351万的新高。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特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2017年年底达到了3.9%的水平,是2002年以来的新低。
张义珍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总体判断是:一是劳动力的供给持续高位运行,就业总量一直处于比较大的状态。
2017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在9亿以上,预计2035年之前都会保持在8亿以上的水平。
就2018年来说,劳动力的供给还是比较高位的状态,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以上,高校毕业生2018年就有820万人,相对来讲总量持续高位运行。
二是结构性矛盾还会依然存在。
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的招工难和一定程度的就业难并存。
从招工的角度来讲,一些用人单位的普工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招用面临短缺的状况。
从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比较高,在2左右的水平。
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有一部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还有一些大龄、低技能的劳动者找工作相对比较困难。
有一些高校毕业生找好工作比较困难,求职者的技能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人岗不匹配的问题存在,所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三是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提高。
劳动者都希望工作条件好、工作环境好、劳动报酬高、成长发展空间大这样的劳动岗位。
劳动者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存在,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中国 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中国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中国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一、概述近年来,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市场呈现出以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发展趋势。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就业形势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报告将对中国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1. 就业总体稳定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就业市场总体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
2. 服务业成为主导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业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导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达到54.3%,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3. 新兴产业就业机会增多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发展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更多机会。
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行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催生了一批独角兽企业。
三、问题与挑战1.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就业总体稳定,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一方面,技能型劳动力供求失衡,一些技能短缺的行业就业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初高中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2. 劳动力市场不平衡发展中国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不平衡,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内陆和欠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较大。
这种不平衡发展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地区发展不均衡。
3. 危机就业压力加大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国内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些制造业和外贸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裁员等问题,一些中小微企业也面临倒闭和岗位流失的风险。
四、建议与对策1. 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同时,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就业机会。
2. 增加就业岗位数量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发展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2019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 一.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
•
(一)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
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
(二)是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 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
(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 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
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 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 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 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 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上图的“就业满意度”是由就业的 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的主 观判断: 包括薪资待遇、行业发展、 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工作压 力等,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
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仍是“北上 广深”一线城市中毕业生就业满意 度最高城市,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 意度最高的,杭州居首位,其次是 天津。
这些行业,毕业生需求加大! 这次报告指出,现在教育业、信息业与医疗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生的就业困境。
二.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 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 毕业生的增加速度。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 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 作岗位的增加速度, 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 只顾埋头苦读、 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 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 而在实际 就业供需矛盾 面前束手无策。
当前就业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就业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一、当前中国就业形势的总体情况二、就业问题中的调查分析三、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四、外来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问题五、城乡就业差异与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领域所关注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应案例进行说明。
一、当前中国就业形势的总体情况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人数不断增长,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截至2019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5%以内,同时近5年新增就业人数超过6000万人。
其中,服务业成为就业最主要的增长点。
但是,就业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例如,就业岗位缺口仍然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劳动力大规模外流趋势仍然存在。
二、就业问题中的调查分析在就业问题方面的调查分析中,可以发现劳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首先,职业技能的不足使得劳动者难以找到高薪的工作。
其次,随着社会竞争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强,劳动者们对工作环境和薪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最后,人才市场的严峻形势让许多学生只能选择考研、出国留学等途径来规避就业难题。
三、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高校毕业生是当前就业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但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过高的期望和执着,导致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比其他劳动力更大的问题,这也体现出大学生缺乏应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就业歧视、就业机会的匮乏以及就业标准的不一致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四、外来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问题近年来,外来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市场中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劳务派遣公司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解决了这些外来劳动力就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然而,外来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低薪、超时工作、长时间的工作周、不公平待遇和缺乏合同等等。
五、城乡就业差异与挑战城乡就业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差异性。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5篇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5篇2019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一)(一)当前形势与问题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XX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
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XX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
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XX年增加82万人,XX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比XX年增加60多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无疑,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可以说XX年及以后的就业还是任重道远啊。
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XX年经济蓝皮书发布,认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大于需求,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求聘的职位。
目前,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求职难度要高于其他学历,这种状况在明年将持续。
此外,明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堪忧,预计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将在600万人以上。
蓝皮书还认为,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越来越小,进入民营、三资企业毕业生的比例却在提高。
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的XX年和XX 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结合相关资料,我觉得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选材要求高: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
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二、薪酬逐年降低:市场只给1700元/月,这次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XX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2019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019年精选学习文档
2019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9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9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9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二、2019年与2019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9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9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201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汇编
201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汇编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0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
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众生相,无奈之余,只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
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
同样在51job论坛上,一位hr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
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
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
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依然很难找到工作。
学历贬值、大学无用论便在学子们的脑海中应运而生。
201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201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汇编从2019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0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
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众生相,无奈之余,只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
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
同样在51job论坛上,一位hr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
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2009年厦门市××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
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 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
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依然很难找到工作。
【2019两会】2019年两会关键词热点分析就业优先
2019年两会关键词热点分析就业优先时事政治热点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甘肃三支一扶、一万名考试、政法干警及其他各类考试共同所考察的考点,这里甘肃教育为大家就2019两会热点进行一个详细的解读。
【报告摘要】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
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话题也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业优先”这一表述,是在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才首先提出的。
如今,这一表述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甚至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这意味着,从决策层来看,稳就业已经不仅仅是促民生的重要发力点,也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施政指引。
[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
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否则,所谓“民生”就无从谈起。
而要如此,唯有稳定就业。
就业保障乃生存保障,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劳动所得都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收入来源,是云云众生维持生存、实现发展的基本保障。
稳定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事关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首先必须关注就业、重视就业、促进就业、稳定就业。
就业是稳定之基。
全面小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社会的稳定取决于人心的稳定,人心的稳定取决于就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就业就是稳定社会,在社会转型期其现实性和重要性尤为凸显。
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根子上实现社会的稳定。
2019-中国的再就业问题-精选word文档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中国的再就业问题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近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
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
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
因此,近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而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
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
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就业指导——2019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2)互联网行业回归理性,应届生求职应避免“扎堆”
2019年应届生择业时,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依然是吸 引最多求职者的行业。
目前,互联网行业依然被贴上高薪、福利好、文化开放 的标签,依然是求职者的首选。
智联招聘数据:2019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认知
2、“慢就业”现象加剧,部分应届生逃避就业挑战
8.00%的大学 生选择慢就业, 较去年同期上 升1.01个百分 点。 选择逃避就业 压力的毕业生 占比在缓慢上 升。
智联招聘数据:2019应届毕业生毕业去向
3、近半应届生认可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一直被认为 辛苦且工作压力大。
智联招聘数据:2019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最看重因素
5、求职关注时间有所提前,求职态度更加积极主动
智联招聘数据:2019应届毕业生首次关注求职的时间
6、“海投”人数明显下降,95后求职目标更加精确
智联招聘数据:2019应届毕业生简历投递数量
总体来看,2019年参与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当中,求职时选择 “海投”行为的人数下降,主要和95后的求职特性有关,相 对于为了提升面试几率的“海投”行为,大部分95后更加关 注自己真正喜欢的岗位。
毕业生实际签约月薪同比有所提高,但期望与现实依然存 在偏差。
5、签约对口率有所上升,毕业生求职机遇与挑战并存
和去年数据对 比,2019年签 约对口率上升 5.29个百分点。
签约不对口率 虽然下降,但 仍超过三成。
智联招聘数据:2019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专业对口情况
签约不对口现象的原因
很多学生入学时并未完全遵照个人兴趣报考专业; 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是造成专业不对口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就业:突出矛盾与热点问题分析(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张车伟)一、当前的就业形势随着我国经济连续5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就业形势不断好转。
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最好水平,达到12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近年来最高。
2007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
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稳中有降。
2007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2006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当前劳动供求基本平衡,劳动供给略大于需求。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统计分析,2007年第四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412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422万人,求人倍率约为0.98。
去年第四季度相同的82个城市中,本季度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2.5万人和16万人,各增长了11.2%和5.1%。
79.1%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0%、16.2%、11.8%、9.1%、7.5%和4.5%。
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约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93.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约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73.1%。
与上季度相比,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1和1.1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均有所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增长了5.8和0.4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均有所下降。
总的来看,中国目前的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劳动供给压力正在减弱。
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在增长,但每年增加量正在减少。
15-59岁年龄段劳动人口预计会增长到2011年,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增长会持续到2014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规模会逐渐缩小。
与劳动供给变化不同的是,劳动需求增长强劲。
随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结构调整接近尾声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的增强,经济结构已经向着更加有利于利用劳动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增强,就业需求增长迅速,部分地区和行业甚至已经受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扰。
上述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劳动供求形势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的供求矛盾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二、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突出矛盾:“短缺”与“过剩”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人口与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劳动力短缺似乎只能是“神话”。
但过去几年中,从来不愁招不到工人的企业开始被“招工难”问题所困扰。
(一)企业“招工难”:劳动力短缺了吗?自2004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以来,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呈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在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如中部的一些省份,也陆续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
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蔡昉、王美艳,2005)。
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企业调查1数据,在2006年春季的用工需求中,1劳动保障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2006年就业情况和企业2007年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仅有31.7%的企业全部招满,32.2%企业招到所需工人的75%,20.9%的企业招到50—75%的工人,15.1%的企业的用工需求有一半没有得到满足。
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劳动力短缺时代吗?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
但中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中国大多数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
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供给的来源。
事实上,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
1990-2002年间,中国平均城镇化速度为1%左右,而1995至今这一速度增加到1.4%左右。
1%的城镇化速度意味着2007年城镇会新增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1300万左右,而1.4%城镇化意味着这一数字超过1700万。
假设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口会选择居住在城镇,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似乎还能持续20年以上时间。
因此,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
在总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劳动力短缺的发生更多地来自于结构性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前的劳动力短缺更多地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
所谓结构性矛盾,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这种既可以来自于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匹配,也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
由于无法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配合,劳动力市场上既会出现有人无岗的现象(“过剩”),也会出现有岗无人(“短缺”)的现象。
当前的“农民工短缺”就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反映。
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劳动供求在地域间存在着不匹配。
农民工的供给主要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需求则发生在城镇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为了实现劳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农民工需要不断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向城镇和东部地区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2006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大约1.32亿,其中从中西部流出的劳动力中绝大多数都流入了东部地区。
但是,农民工要实现向城镇的转移,不仅要克服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而且还面临着城镇社会的排斥,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得不更多地选择像“候鸟”一样在输入地和输出地流动,难以实现在输入地的稳定居住和就业。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对农民的推力开始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工在流入地的待遇难以改善,必然导致流入地的拉力降低,企业陷入招工难也就不可避免。
造成当前“农民工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素质技能与需求的不匹配。
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16%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教育程度,大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左右。
教育程度不足和缺乏技能使得很多企业出即使出高价也难以招到合格的工人。
(二)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过剩了吗?与农民工相比,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们的就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自1999年中央政府做出扩招决策后,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发展到1792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量达到1562万人,研究生97.9万人。
从1998到2006 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08万增至54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 %上升到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与1993年相比,本、专科学生增加了5倍,研究生增加了8倍。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扩大,就业难度日益增加。
1996—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7 %、97.1 %、76.8 %、79.3 %、82.0 %、90.0 %、80.0 %、70 %和73 %(赖德胜、田永坡,2005)。
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后果是工资难以增长。
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2005 年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生起薪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仅比2003年的1551元增加37元,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
与此相对照,农民工工资水平迅速上升,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的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26元/月,比2005年增加181元,增长17.3%。
农民工和大学生工资水平差距快速缩小并开始趋同。
我国大学生数量真过剩了吗?我国目前拥有大学适龄青年1.2亿之多,虽然从毛入学率看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多数的适龄青年仍然被拒之在高等院校大门之外,大学生招生数量远远并不能满足需要。
从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来看,我国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就更令人汗颜。
每万人大学生数量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目前仅120多人,甚至落后于南美的巴西。
即使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22%的比率同样远远低于日本的48%和美国的52%。
很显然,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难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简单说来,就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严重脱节。
自1990年代中期时候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经过10年多的发展,市场已经在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但大学生供给体系改革严重滞后,大学教育的计划经济特征明显,高等教育层次2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2005 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
单一,课程内容和设置僵化,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高等学校提供的毕业生同质性强、就业能力差,反映在就业市场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流大学、二流大学甚者三流大学的毕业生,都在争抢同样乃至同一个就业岗位。
最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人满为患,有些岗位经常是一个就业机会被数千人争抢;相反,一些跨国公司需求大量经营管理和技能人才,因中国本土难以招募到合格人才而不得不花更高的代价从海外雇佣。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确实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并没有带来同样多的就业机会,高等教育需要发展,但更需要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必然导致劳动供给不足。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005至2007年GDP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2008年GDP增长预计还将超过10%,目前出现的“招工难”似乎是在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就显得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称。
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这些国家大多都是发达国家。
从人均GDP来看,我国刚刚跨过2000美元门槛,仅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就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未免太早。
三、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分析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劳动供求关系的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量矛盾似乎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却变得越来越突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集中地体现为两个“难”。
虽然都是“难”,但两个“难”的含义并不完全不同。
“招工难”更多地意味着劳动力供给不足或者短缺,而“就业难”则说明劳动力供给存在着“多余”或者说“过剩”。
那么,如何解释当面劳动力市场上“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呢?理论上来说,解释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从供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