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第一版)
中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
今天,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来到了公园,准备进行一场有趣的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
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有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等。
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昆虫都是非常有趣的生物,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接着,老师给我们分发了一些小工具,让我们去捉昆虫。
我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捉昆虫的游戏。
有的小朋友用网子去捉蝴蝶,有的小朋友用瓶子去捉蜜蜂,还有的小朋友用手去抓蚂蚁。
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在寻找自己喜欢的昆虫。
不一会儿,我们的袋子里就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有的是漂亮的蝴蝶,有的是勤劳的蜜蜂,还有的是小小的蚂蚁。
我们把这些昆虫带回了教室,准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昆虫的知识。
她告诉我们,蝴蝶是飞行能力最强的昆虫之一,而蜜蜂则是最勤劳的昆虫之一。
蚂蚁则非常聪明,它们可以组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来完成各种任务。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都对这些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昆虫的比赛。
比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猜谜语,第二个环节是观察昆虫并回答问题。
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参与了比赛。
获胜者得到了一份精美的小礼物。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我们不仅学会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还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参加!。
《捉迷藏的昆虫》幼儿园中班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捉迷藏的昆虫》为主题,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捉迷藏的昆虫》教材第10页至第12页;2.昆虫的分类和特征;3.昆虫的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难点:昆虫的分类和生态环境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找出隐藏在植物丛中的昆虫,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课堂讲解:通过PPT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翅膀、触角、腿等,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将昆虫标本和对应的图片进行匹配,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态环境,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5.动手操作: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自己喜欢的昆虫,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6.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特征:翅膀、触角、腿等。
昆虫的生态环境:植物丛、土壤、水域等。
七、作业设计1.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标注其名称和特征。
答案:示例:(图片)蚂蚁,特征:黑色,六条腿,触角等。
2.观察周围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户外实践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家长参与进来,带领幼儿在家附近的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记录昆虫的生活习性,增进亲子关系。
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幼儿园中班教案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游戏不仅能
让我们学到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还能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昆虫。
昆虫是一类非常特别的动物,它们有很多种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有些昆虫长得像蝴蝶,有些长得像蚂蚁,还有些长得像蜘蛛。
它们都有六条腿,而且通常有两只透明的眼睛和一对大耳朵。
除了这些基本的特征之外,每种昆虫还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习性。
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昆虫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我们可以在花园里、公园里或者田野里寻找它们。
如果你找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或者一只可爱的蚂蚁,一定要小心地抓住它哦!但是记住了,我们不能伤害这些小动物,只能轻轻地摸一摸它们。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选一个人来做“捉”的角色,其他人则是“躲”的角色。
当“捉”的人数到十的时候,他们就需要开始寻找“躲”的人了。
而“躲”的人则需要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如果被“捉”到了,那么这个人就要变成新的“捉”的角色。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因为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快速反应,才能成功地躲过“捉”的人。
这个游戏也能够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我想说的是,虽然昆虫看起来很小很弱小,但它们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环境。
它们可以帮助花草传粉、控制害虫数量等等。
在玩捉迷藏的昆虫游戏的我们也要保护好身边的自然环境哦!
希望今天的捉迷藏之旅能够让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捉迷藏的昆虫”。
通过观察和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昆虫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观察箱、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感受昆虫善于隐藏的特点,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昆虫的图片,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让幼儿对昆虫有更直观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箱观察,让幼儿亲自观察昆虫,并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
4. 互动讨论(10分钟)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点,讨论昆虫的生活习性,加深幼儿对昆虫的了解。
5. 创意表达(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绘制自己喜欢的昆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板书内容: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昆虫的生活习性:善于隐藏、爬行、飞行等幼儿观察到的昆虫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昆虫是蝴蝶,它有美丽的翅膀,喜欢在花丛中飞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昆虫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观察真实的昆虫。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察昆虫,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互动讨论和创意表达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前言】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引言】昆虫是自然界中一类生物的代表,它们种类繁多、数量众多。
对于幼儿来说,昆虫是陌生又神秘的存在,引导幼儿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兴趣,从而启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
2. 模拟昆虫的纸制小道具,比如纸蝴蝶、纸蜜蜂等。
3. 在室内或室外设置捉迷藏的场所,可以使用布景构建昆虫的生活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向幼儿展示不同昆虫的图片或卡片,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征,如昆虫的身体结构、触角的形状等。
同时,可以与幼儿交流一些日常生活中与昆虫相关的事物,如蜜蜂采花、蜻蜓飞翔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活动安排(1)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向幼儿介绍“捉迷藏的昆虫”游戏的规则:在指定的场所设置虫穴,每个孩子扮演一个昆虫,在规定时间内尽量不被其他昆虫找到。
捉到昆虫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要寻找的昆虫。
(2)分组活动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分组,每个小组至少有两名昆虫,分别扮演不同种类的昆虫。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相应的纸制道具,让孩子们自由选择。
(3)捉迷藏游戏在设置好的场所,教师给予起始信号,幼儿开始捉迷藏的游戏。
他们可以根据昆虫的特征和习性选择合适的藏身之处,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昆虫的行动来推测并寻找目标。
(4)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总结。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经验,讨论昆虫的特点和习性,加深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四、教学延伸】1. DIY昆虫模型引导幼儿运用废纸、泥土、树叶等自然材料,制作昆虫的模型。
通过动手制作,加深对昆虫特征和结构的理解。
2. 昆虫足迹准备一些昆虫的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有昆虫的足迹。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第三节《捉迷藏的昆虫》。
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详细内容涉及昆虫的身体结构、常见昆虫的认识、昆虫的繁殖、迁徙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身体结构,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
2. 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索自然的能力,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
难点: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放大镜、观察盒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草地,寻找昆虫,让幼儿观察昆虫的活动,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10分钟)(1)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2)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如头、胸、腹、翅膀、触角等。
3. 认识常见昆虫(10分钟)(1)教师展示PPT,介绍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昆虫的动作,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昆虫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识别,并说明判断依据。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观察记录表,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昆虫,记录观察到的昆虫。
教师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关爱小动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头、胸、腹、翅膀、触角(2)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蜻蜓(3)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迁徙、食性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活动。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昆虫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1. 昆虫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等。
2. 常见昆虫的认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蚊子等,并展示图片。
3. 昆虫的生活习性:介绍昆虫的习性,如昆虫喜欢在植物上活动,有的昆虫善于飞行,有的昆虫善于跳跃等。
4. 昆虫的捉迷藏游戏:通过观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捉迷藏行为,引导幼儿发现昆虫隐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昆虫,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昆虫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昆虫,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昆虫的捉迷藏行为,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实物模型、视频播放设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让幼儿亲身感受昆虫的世界。
2. 昆虫的基本特征: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幼儿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如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膀等。
3. 常见昆虫的认知:展示昆虫图片,让幼儿认识常见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蚊子等。
4. 昆虫的生活习性:通过观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如昆虫喜欢在植物上活动,有的昆虫善于飞行,有的昆虫善于跳跃等。
5. 昆虫的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捉迷藏行为,让幼儿发现昆虫隐藏的能力。
6. 例题讲解:展示一幅昆虫捉迷藏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昆虫的隐藏方式。
7.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昆虫捉迷藏的游戏,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8. 作业设计:(1)画出自己认识的昆虫,并标注昆虫的名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捉迷藏的昆虫”。
通过观察和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并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昆虫的名称,学会观察和描述昆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昆虫,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昆虫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昆虫模型和图片,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引导幼儿认识常见昆虫。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观察昆虫,填写观察记录表,描述昆虫的特征。
4. 知识讲解(5分钟)通过PPT和视频,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 情感教育(5分钟)让幼儿谈论如何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特点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活动。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的昆虫是蚂蚁。
它们有六条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喜欢群居,善于搬运食物。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昆虫的资料,了解昆虫的奥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见昆虫的名称。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昆虫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昆虫,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意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第三节《捉迷藏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特征,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昆虫。
2.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合作精神,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放大镜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昆虫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昆虫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征,如翅膀、触角、身体结构等,并介绍昆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分组观察昆虫,记录观察到的特征和分类。
4. 互动讨论(10分钟)6.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昆虫捉迷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板书内容:昆虫的特征:翅膀、触角、身体结构等昆虫分类:蝴蝶、蜜蜂、蚂蚁等昆虫生活习性:采集花粉、筑巢、群居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了一只蝴蝶,它有翅膀、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它属于昆虫类。
2. 作业要求:用画笔或彩泥制作昆虫模型,并附上观察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观察标本、互动讨论等方式,使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对昆虫的分类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昆虫,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习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可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昆虫观察,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施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幼儿。
《捉迷藏的昆虫》幼儿园中班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捉迷藏的昆虫》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昆虫分类,以及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的生活环境。
2. 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的花园里寻找昆虫,让幼儿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点。
教师指导幼儿用彩泥制作昆虫,巩固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的生活环境昆虫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昆虫的认知程度,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更多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让幼儿了解保护昆虫、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3. 作业设计:画出最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其特点。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昆虫的分类和特点(1)分类:昆虫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
教师应详细讲解不同类别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内容,以捉迷藏的昆虫为主题,选取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有趣的生物》第一节《认识昆虫》作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的特点、分类、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认识常见的昆虫,培养幼儿对生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增强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观察盒、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捉迷藏的昆虫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昆虫标本,讲解昆虫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昆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观察盒,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昆虫的特点,进行分类。
4. 知识巩固(10分钟)播放昆虫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5.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的昆虫游戏,增强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
(2)昆虫的分类: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
(3)昆虫的生活习性:觅食、繁殖、迁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昆虫,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 答案:(1)描述昆虫特点的答案示例:蝴蝶,翅膀有美丽的花纹,飞舞在花丛中。
(2)画出的昆虫要求形象生动,色彩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对昆虫知识掌握的程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三节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寻找昆虫,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昆虫,引导幼儿发现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知识讲解:通过昆虫标本、图片和视频等教具,向幼儿介绍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3. 例题讲解:给幼儿展示一些昆虫藏起来的图片,让幼儿思考和解答昆虫为什么会藏起来。
4. 随堂练习:让幼儿自己找一些昆虫藏起来的图片,并解答为什么昆虫会藏起来。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昆虫藏起来的原因。
6. 作品展示: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找到的昆虫藏起来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昆虫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复眼有翅膀和足2. 昆虫的习性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的地方会寻找藏身之处,以保护自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昆虫,并观察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答案:昆虫的特点包括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复眼,有翅膀和足。
昆虫的习性包括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的地方,会寻找藏身之处,以保护自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对昆虫的特点和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篇1活动分析:中班的小朋友已经对各种昆虫比较感兴趣了,可是见到的也只是在菜园地里最常见的那几种,许多别的孩子们都没见过,通过展示相似于各种植物的昆虫,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发幼儿在以后生活中的探索发现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1、了解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1、挂图一副(画面有蝴蝶、蟋蟀、瓢虫、蜻蜓、螳螂、枯叶蝶、木枝虫等昆虫)。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四页。
3、幼儿、家长收集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活动流程:1、寻找昆虫。
(1)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发现了哪些昆虫。
(2)引导幼儿寻找不容易发现的昆虫,如: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2、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被发现?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本领。
(1)请幼儿欣赏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
(2)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3)阅读幼儿第三册第四页,仔细观察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4、游戏《捉迷藏》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幼儿相处好办法不容易让别人发现自己。
提醒幼儿躲藏是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将相关图片、图书等资料投放在发现区,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篇2教学理论依据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利用保护色躲避敌人、保护自己的本领,而昆虫生活环境复杂,形体相对较小,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
有关昆虫“保护色”的这个活动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认知型科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捉迷藏昆虫》含反思《捉迷藏昆虫》优质教案分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是《捉迷藏昆虫》,这是大自然科学领域一部分,主要涉及教材中第三章《奇妙生物世界》第三节《昆虫秘密》。
我们将一起探索昆虫种类、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和认识各种昆虫,知道它们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生物兴趣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昆虫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重点:认识和辨别各种昆虫,解它们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来一只小蚂蚁,让幼儿观察它在地面上忙碌样子,引导幼儿思考:为什小蚂蚁这忙?它要去哪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昆虫图片,讲解它们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然后让他们描述自己看到昆虫特征。
4. 讲解昆虫捉迷藏游戏(10分钟)讲解昆虫捉迷藏原理,让幼儿知道不同昆虫有不同藏身之处。
5. 活动延伸(5分钟)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喜欢昆虫,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昆虫》2. 内容:昆虫种类: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昆虫特征:翅膀、触角、六条腿等生活习性:采蜜、建巢、觅食等生态作用:传粉、控制害虫、分解有机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昆虫,并描述它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蝴蝶。
蝴蝶有翅膀、触角和六条腿,它会在花丛中采蜜,还能传播花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昆虫有更深入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昆虫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昆虫捉迷藏游戏,增强他们对昆虫认识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1活动目标:⒈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⒉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PPT;录音;小记录表6张;小昆虫4只为一组共6组;保护色前期准备活动过程:一、导入1.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怎么玩?(一个人抓,其余人躲)2.有一些昆虫想和你们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们认识他们吗?3.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认识昆虫。
(蝴蝶、瓢虫、蚱蜢、知了、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节)二、基础部分(一)昆虫捉迷藏⒈你们现在都认识了这些昆虫,那让我们来找一找吧!⒉找昆虫⑴(出示图二)谁躲在了这里?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什么事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⑵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木枝节)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总结:原来木枝节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⑶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枯叶蝶)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⒊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⒋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纺织娘、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二)帮助昆虫藏一藏⒈还有一些昆虫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帮它们藏一藏好吗?介绍操作方法:我在后面桌子上分别放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些小昆虫,待会每张桌子坐四个小朋友,然后这四个小朋友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一起合作帮这些小昆虫找一找最合适它们的隐藏地方。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含反思
小朋友园中班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中班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自我爱护本事的爱好,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爱护色”进行自我爱护的本事,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快来看看小朋友园中班《捉迷藏的昆虫》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爱护色进行自我爱护的本事。
2.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自我爱护本事的爱好。
3.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育小朋友的动手操作力量。
活动预备PPT: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动物的图片;小昆虫头饰若干;用于捉迷藏的道具若干。
教学重难点:了解昆虫利用爱护色进行自我爱护的原理以及方法。
理解爱护色,知道利用爱护色爱护自己。
活动过程1.嬉戏方式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嬉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捉迷藏是怎样玩的?小朋友们说的真完整,看来大家对这个嬉戏是特别的熟识,怎么样,想不想玩啊?那不如我们现在就来玩玩这个嬉戏吧。
师:请小女生负责藏,小男生负责找。
小女生可以藏在我们活动室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大家肯定要记住不要都挤在一起,这样很简单被发觉哦。
好了,小女生预备好了吗?请你们快速宁静地走到自己选择的地方好了,小男生动身吧,看谁能第一个找到小女生。
(依据现场状况,若女生全部被找出,就请男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位小朋友的?若有个别女生藏的隐藏,没有被找出,那就请该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藏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藏?老师依据状况总结)师:这个小嬉戏真的太好玩了,老师小时候也常常玩呢,不过呀我还要告知小朋友们一个隐秘,不但我们喜爱玩捉迷藏,你们知道吗,小昆虫也特别喜爱这个嬉戏呢,而且它们捉迷藏的功夫可咱们高超多了,不信你们看(播放课件)2.查找不易发觉的昆虫师:小朋友,这幅画面上藏着8种小昆虫,你们发觉它们了吗?请你说出它的名字吧。
(相对简单找出的昆虫)老师依据小朋友找到的昆虫数量,提问:8只昆虫中我们找到了X只,还有几只没有找到呢?(小朋友计算)咦,我似乎听到什么声音了,快听,原来是竹节虫在说话,它说小朋友怎么还没有发觉它们呢。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含反思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自然探索》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课程主要围绕“昆虫的捉迷藏”这一主题,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如何进行捉迷藏。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昆虫的习性,知道昆虫为什么会进行捉迷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发现昆虫进行捉迷藏的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知道它们为什么会进行捉迷藏。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昆虫进行捉迷藏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PPT学具:画纸、彩笔、昆虫模型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幼儿都喜欢的游戏——捉迷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观察昆虫图片(5分钟)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 观看昆虫捉迷藏的视频(5分钟)播放一段昆虫捉迷藏的视频,让幼儿观察昆虫在进行捉迷藏时都使用了哪些技巧。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昆虫为什么会进行捉迷藏,以及它们进行捉迷藏的好处。
5. 实践环节(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捉迷藏的昆虫1. 昆虫的习性2. 昆虫的捉迷藏技巧3. 昆虫捉迷藏的好处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他们最喜欢的昆虫,并写上它们进行捉迷藏的技巧。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如何进行捉迷藏。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昆虫的极大兴趣。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对昆虫进行捉迷藏的好处理解不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捉迷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教案:中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活动以《捕捉昆虫》为主题,结合教材第六章“昆虫的世界”进行。
通过观察和了解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发现昆虫的藏身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藏身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藏身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卡片、实物昆虫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实物昆虫,记录昆虫的形态特征,讨论昆虫是如何藏身的。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昆虫的藏身之处。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昆虫藏身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昆虫藏身的原因,讲解昆虫的藏身技巧。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寻找藏在指定地点的昆虫。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特征1. 身体分节2. 有翅膀3. 有触角4. 藏身技巧七、作业设计1. 观察记录表:学生完成观察昆虫的记录表,包括昆虫的外形特征和藏身方式。
2. 绘画作品: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绘制一幅昆虫藏身的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昆虫,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昆虫博物馆,深入了解昆虫的种类、特征和分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昆虫的初步认知。
2021年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中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活动目标,延伸活动,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知道一些动物用庇护色、断尾、喷“墨汁”等庇护本身的本事。
产生探究动物自我庇护本事的兴趣。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吧。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寿光市洛城街道寒桥社区幼儿园王海霞【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些奇异的物种,需要大家一起去探索发现,而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更是觉得神奇,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让孩子主动地无穷的想像力,从而感知这个奇妙的世界。
中班孩子年龄较小,他们想知道认识的奇异动物很多,一些物种不是我们随处可见,通过故事《谁丢了尾巴》,让幼儿知道并知道小动物们都有本身特殊的庇护方式,充分想像的空间,本身去探索去发现吧。
【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动物用庇护色、断尾、喷墨汁等庇护本身的本事。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庇护本事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知道周围事物的动态。
【活动准备】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2、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庇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1)按照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本身的意见,去交流,发现)(2)按照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庇护方式有了大致知道。
2、出示挂图1(枯叶蝶、蟋蟀、瓢虫、竹节虫等)讲解它们为什么不容易被敌人吃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本身有特殊的庇护色。
让幼儿知道这些小动物正是利用随着周围颜色变化面变化,从而把本身隐藏起来,这是它们庇护本身的一种方式。
出示挂图2(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让幼儿先本身说一说这些动物有哪些自我庇护的本事。
例如:壁虎断尾庇护本身,蚯蚓断掉身体、海星的再生等这些动物的再生本事,也是庇护本身的一种方式,让孩子自主表述乌龟、乌贼鱼这些动物的自我庇护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第一版)
中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第一版)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论依据,教学策略,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过程等内容,知道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庇护色进行自我庇护的本事。
产生探究动物自我庇护本事的兴趣。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第一版)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第一版)
教学理论依据
《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活动将昆虫拟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戏中,本活动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新知识。
同时科学是严谨的,因此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多为实物原型。
昆虫的自卫防身方式通常有庇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种,鉴于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只选择了其中一种庇护色,其他的知识留待以后探讨。
教学策略
1、采用观察法和语言交流,引导幼儿对已有昆虫的经验进行梳理。
2、通过捉迷藏游戏,寻找有庇护色的小昆虫。
3、通过录像,直观的呈现昆虫自我庇护的本事,理解昆虫的庇护色及其作用;
4、采用讨论和直观法拓展,激发幼儿探究更多动物自我庇护本事的兴趣;
5、采用游戏操作法,巩固对庇护色的理解。
活动目标
1、知道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庇护色进行自我庇护的本事。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庇护本事的兴趣。
活动重点
知道枯叶蝶、螳螂、竹节虫三种昆虫的自我庇护方法。
活动难点
理解庇护色。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捉迷藏的昆虫》
2、录像:《昆虫的庇护色》《动物的庇护色》
3、音乐:《春天》《清晨》
4、背景图四组,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昆虫图片,梳理幼儿已有经验。
随着音乐《春天》表演入场。
出示昆虫图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昆虫你在哪里见过?
2.寻找昆虫,探究庇护色的奥秘。
(1)出示幻灯片,请幼儿寻找躲藏的昆虫枯叶蝶、螳螂、竹节虫。
(2)讨论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藏身地颜色的关系。
3.知道昆虫利用庇护色进行自我庇护的本事。
(1)观看视频《昆虫的庇护色》。
(2)讨论庇护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虫有庇护色。
4.经验拓展,知道其他动物的自我庇护办法。
(1)提问:还有哪种动物有庇护色?
(2)观看课件:动物的庇护色。
5.分组操作:游戏帮小动物躲猫猫。
幼儿分成四组,将小动物图片放到适合其隐藏的背景图上,然后老师来找小动物,进行纠错和交流。
活动延伸
在图书区投放相关图书、资料,让幼儿继续知道动物利用庇护色进行自我庇护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