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聋生语言能力评估研究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发展聋生语言的探索与研究

发展聋生语言的探索与研究

发展聋生语言的探索与研究摘要:发展聋生语言,探索影响聋生语言发展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及早开展“双语教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加强课外阅读,发展聋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走融合教育之路,挖掘聋生的语言潜力。

最大限度使聋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参与社会融于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影响聋生语言;原因;对策2007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方案指出要积极开发聋生潜能,补偿缺陷,增设具有聋生教育特点的课程,注重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

聋教育历来是特殊教育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语言教育是最关键的核心问题。

聋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围绕语言教育努力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

语言教育是聋教育的根本,没有语言教育,聋校的一切教育形式就难以存在,一切教育目的都不可能实现。

语言能力是聋生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聋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

从这点来看,没有语言就没有聋生的一切。

语言教学也是聋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语言是聋教育的目标也是聋教育的工具。

语言是聋生在社会中与人沟通的工具,掌握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能有效改善聋生的社会交往质量。

一、影响聋生语言发展的原因(1)生理原因。

正常的发音器官、正常的智力水平等是获得正常语言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理基础。

聋生失去了正常的习得语音的自然环境,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与正常儿童相比,难度大得多。

听觉缺陷,引出语言发展的障碍,使聋生在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中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2)家长态度。

父母是聋生的第一任老师。

在聋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最大。

父母对孩子语言发展的看法、态度以及采取的语言训练方式,直接影响着聋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3)早期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2~6岁,聋生若在语言发展关键期接受语言训练,其效果绝对好于在语言发展关键期之后进行训练。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包容和多元化的重视,聋人大学生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虽然在传统的观念中,聋人可能会被认为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但随着辅助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丰富,越来越多的聋人大学生证明了他们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优秀表现。

本文将探讨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聋人大学生表现出的优秀书面表达能力是事实。

一些研究显示,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上并不亚于听力正常的学生。

在书面表达上,他们使用手语、文字和图像进行交流,这种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反而可以帮助他们在语言表达上有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一些聋人大学生以他们独特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方面获得了成功,证明了他们在书面表达方面有着积极的表现。

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上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必须正视的。

由于传统的教育体系更多地以听觉为主导,聋人在语言理解和词汇积累上常常面临较大的困难。

由于聋人的交流方式和听觉正常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如何有效地解决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上的困难,成为了当前学术界和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上的需要,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一些建议。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提供更多的辅助技术和资源,以帮助聋人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书面交流和表达。

可以开发一些专门为聋人学生设计的书面表达辅助软件,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书面表达辅导课程,为聋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术辅导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术环境并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对于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上的挑战,我们也可以探索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一些研究认为,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图像化表达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聋人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从而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尝试将更多的多媒体和图像化资源融入到聋人学生的书面表达教学中,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表达方式。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聋人进入大学进行学习。

由于聋人与听力正常的人在语言沟通方面存在困难,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研究。

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面临着语言表达的困难。

由于聋人无法听到声音,他们无法准确地掌握语音的细微变化,例如声调、语气等。

这使得他们在书写时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聋人使用手语进行日常交流,手语和书面语存在一定的差异,聋人需要学习将手语转化为书面语,这对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聋人大学生在阅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听力正常的人不同,聋人在阅读时需要经过一定的转换和理解。

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篇文字,聋人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

这使得他们在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聋人大学生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语法和词汇是书面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法和丰富的词汇可以使写作更加得体和生动。

由于语言的特殊性,聋人在学习语法和词汇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们需要通过特殊的教学方法和辅助工具来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和词汇,以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就业都至关重要。

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还可以帮助他们与他人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就业市场上,书面表达能力是雇主考虑员工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提高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和就业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对聋人大学生的语言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书面语和手语的转换。

提供适当的教学材料和辅助工具,以帮助他们加强阅读和理解能力。

引导聋人大学生多进行书面表达训练,通过写作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鼓励聋人大学生参与语言交流和写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积极性。

特殊教育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范文

特殊教育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范文

特殊教育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范文特殊教育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范文一、简介特殊教育是指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特殊需要学生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特殊需要学生获得特殊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特殊教育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特殊教育。

本文将介绍特殊教育的定义、目的、方法、发展趋势等,并分析特殊教育文献综述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一份完整的特殊教育开题报告。

二、特殊教育的定义特殊教育是指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特殊需要学生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特殊需要学生获得特殊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特殊教育的方法包括教育、康复、社会服务、职业技术等多种手段。

三、特殊教育的目的特殊教育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条件,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

2. 帮助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语言,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

3. 增强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其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4. 使特殊需要学生能够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5. 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提高特殊教育的水平。

四、特殊教育的方法特殊教育的方法包括教育、康复、社会服务、职业技术等多种手段。

1. 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特殊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康复:通过身体康复、认知康复等方式,帮助特殊需要学生恢复身体和认知能力。

3. 社会服务:通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方式,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社会支持和康复训练。

4. 职业技术: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等方式,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

五、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特殊教育的需求增加,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特殊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面向不同残疾类别和程度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聋哑儿童 研究报告

聋哑儿童    研究报告

聋哑儿童研究报告聋哑儿童研究报告1. 引言聋哑儿童是指天生或由于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而导致听力和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

他们由于无法听到声音和表达自己的意愿,面临着与其他正常儿童不同的语言和沟通困难。

为了更好地理解聋哑儿童的特点、需求和教育方法,本研究对聋哑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教育模式和辅助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2. 聋哑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聋哑儿童由于听力损失,对语言的听觉输入受限,对语音的感知和产生能力较差。

研究表明,聋哑儿童的语言发育过程和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

他们往往较晚开始使用手势、手势语言和文字,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然而,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康复训练,聋哑儿童仍然可以学习和使用语言,以及与其他人进行沟通。

3. 聋哑儿童的教育模式为了帮助聋哑儿童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教育模式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包括口语教育、手语教育和双语教育。

口语教育强调通过口腔发声和听觉训练来发展聋哑儿童的语言能力。

手语教育重点培养聋哑儿童使用手势和手势语言进行沟通。

双语教育则结合口语和手语教育,以促进聋哑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

目前,双语教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因为它能够充分利用聋哑儿童的可视能力和手势表达能力。

4. 聋哑儿童的辅助技术为了进一步促进聋哑儿童的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辅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环境中。

辅助技术包括听觉辅助设备、语音合成器、手语翻译系统等。

听觉辅助设备如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以帮助聋哑儿童恢复或增强听觉功能。

语音合成器可以将文字转化为语音,为聋哑儿童提供语言输入。

手语翻译系统可以将口语转化为手语,以帮助聋哑儿童理解和使用口语。

5. 结论本研究对聋哑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教育模式和辅助技术进行了综述。

聋哑儿童由于听力和语言发育障碍,面临着与其他正常儿童不同的语言和沟通困难。

通过适当的教育模式和辅助技术,聋哑儿童仍然可以学习和使用语言,以及与其他人进行沟通。

双语教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同时辅助技术可以进一步促进聋哑儿童的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

听障儿童书写语言中语法能力评估的个案研究

听障儿童书写语言中语法能力评估的个案研究

听障儿童书写语言中语法能力评估的个案研究[摘要]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听力障碍儿童进行为期4个月的研究。

通过观察、访谈和非正式评估等方法分析探讨了该听障儿童的书面语言语法能力,并进行了教育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为特殊教育教师、听障儿童家长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听障儿童;书面语言;语法评估;个案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听障人士受到听力损伤的影响,无法很好地掌握口语,而手语的使用又有其局限性,因此为了与健听人更好的沟通交流、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听障人士的书面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听障人士书面语的研究包括对词汇、语法和篇章的研究1。

本研究对一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听力障碍儿童的书面语进行评估分析,并进行适当干预,以期提高其书面语言语法能力,为改善听力障碍儿童书面语言的语法能力提供帮助。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芳芳,女,福建厦门市人,1999年2月出生,出生时一切正常。

芳芳的父母均为健听人,学历较低,家里经营了一间杂货店。

芳芳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人很疼爱她,2岁时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老师和同学均反映芳芳的听力有问题。

经检查,芳芳被确诊为听力障碍一级。

芳芳于8岁进入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现读七年级。

芳芳自理能力较好,性格开朗,与同龄儿童能友好相处。

据老师反应,芳芳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深受各位老师的喜爱。

三.研究方法1.研究时间:2011.12—2012.32.研究地点:福建省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3.语言评估及分析为了了解芳芳的书面语言语法能力情况,请芳芳的语文老师提供的一篇芳芳小作文,对这篇作文进行评估,借此评估其书面语言的语法能力。

作文内容如下:有趣的拔河比赛时间:星期五下午地点:操场人物:七年级同学,高一(2)①星期五下午,同学们学校举行了一场拔河比赛,②同学们到操场上,③七年级对手高一(2)拔河比赛,④同学们站好,经过握紧绳子。

⑤老师高中说:“七年级加油!⑥七年级2:1高一(2),⑦七年级赢了,⑧高一(2)输了,⑨七年级很高兴。

浅谈特教学校聋生的语言现状及对策

浅谈特教学校聋生的语言现状及对策

浅谈特教学校聋生的语言现状及对策摘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工具,但由于聋生缺少许多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健听人相比,存在诸多障碍。

本文就聋生的语言现状,提出了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对发展和提高聋生的语言有所帮助。

关键词:特教学校聋生语言现状对策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长期失听,致使语言水平低,与他人交流存在诸多障碍。

同时因缺乏语言的调节,导致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情感体验等心理品质发展迟缓。

因此,只有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补偿其生理、心理缺陷,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使聋儿得到全面康复及发展。

但目前特殊教育学校中聋生语言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老师们为发展聋生语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收效甚微。

因此,把发展聋生语言能力列为首要的教学任务,从聋生的语言现状分析出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探索、改革。

现状一:语言材料极度贫乏对策: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拓宽语言学习的渠道健全儿童入学前,甚至早在开口讲话就已通过听觉认识了不少外界事物的名称,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仅能理解各种语言,还能运用语言简单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在入学后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

而聋童由于听觉途径受阻,入学前聋童是毫无语言基础的,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才开始形成语言的,既“文语并进”。

聋童入学后,单靠课堂上所教的词语和句子远远满足不了日常交往的需求,导致聋生在语言表达方面长期陷于词汇贫乏、文不达意的境地。

让其叙述某一事件时,常常找不到有效的交往手段、表达方式。

例如:让聋生描述某一天的天气,他们只能简单地写出一些风、雨、晴、阴、太阳等类简单的单词。

记录校园执勤情况时,一味地罗列一大堆某某班某某同学名字,并在其后加上批评两字,让人看后不清楚,也猜不透究竟是说了一件什么事。

聋生的这些语言现状表明,丰富、创造聋生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聋生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聋生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聋生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我国聋人教育事业近年来得到稳步发展。

2014年,聋高中125个,在校生5704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41所和420人。

而聋生教育的三大科之一的英语教育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飞速的发展,本文旨在梳理聋生英语教学方法的文献,给本领域的一线教师和学者们提供直观和宏观数据。

一、聋生英语教学研究文件概述我国特殊教育始于19世纪初,近年来,特殊教育事业受到政府和社会广泛的重视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章·特殊教育(二十八)中明确提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

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

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

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不难看出,特殊学校开设英语课程是《刚要》中“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具体落实;而“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为特殊学校的英语教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就聋校开设英语课程来说,2007年2月2日,教育部教基[2007]1号关于印发《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中明文规定:“‘外语’为选修课程。

外语作为选修课程,各校可根据不同地区和聋生实际选择开设。

”目前已有不少特殊学校为聋生开设了英语课程,很多聋高中更是如此。

2014年,国家七部委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对特殊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出具体要求:“为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

”教育部关于聋生英语教育的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之中。

聋生英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回顾近15年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学法赖以生存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剖析,旨在为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

聋哑儿童 研究报告

聋哑儿童    研究报告

聋哑儿童研究报告标题:聋哑儿童的研究报告引言:聋哑儿童是指同时患有听力障碍和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由于沟通困难和语言能力受限,他们面临着诸多教育与社交挑战。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聋哑儿童的特点、教育方法和社会支持,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过去十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包括聋哑儿童的发展特点、语言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案、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估方法等。

结果:1. 聋哑儿童的发展特点:- 听觉障碍:其中包括耳聋和听觉处理障碍等。

- 语言发展障碍:包括语音产生和语言理解的问题。

- 沟通困难:难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

2. 语言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案:- 手语:手语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被广泛应用于聋哑儿童的教育与交流中。

- 人工耳蜗:对于一些部分听力丧失的聋哑儿童,人工耳蜗可帮助他们获得听觉输入,进而改善语言发展。

3. 教育方式:- 口语教育:通过口语能力的培养,帮助聋哑儿童融入正常的语言环境。

- 双语教育:综合使用手语和口语进行教育,以满足聋哑儿童的多样化需求。

4. 教育评估方法:- 个体化评估:考虑到每个聋哑儿童的个体差异,需要采用个体化的评估方法,以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进展。

讨论:本研究报告表明,对于聋哑儿童的教育和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聋哑儿童的个体需求和技能水平。

另外,社会的包容和支持可以帮助聋哑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论:聋哑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需要个体化的方法和社会的支持。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聋哑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的了解,以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方案和社会支持。

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综述

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综述

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综述1 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而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无论是对其家庭教育还是教师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认为,语言发展主要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的一定时期内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过程(艾桃桃, 2020)。

儿童的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其语言发展水平,语言能力主要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判断语言能力不仅要判断语言的使用能力,还要判断语言的理解能力(任佳鸿, 王速, 2020)。

研究表明, 儿童语言发展滞后会导致学业困难、认知能力低下、行为问题与心理问题等严重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问题, 因此儿童语言发展是儿童研究与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

在以往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中,学者多以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缺少对特殊儿童这一群体的语言发展的研究。

关于特殊儿童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特殊儿童包括除正常发展的普通儿童之外的各类儿童,例如各种能力超常的或智力发展低常的儿童、有行为问题的(包括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视觉或听觉有不同程度残疾的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感障碍儿童等。

狭义上的理解,即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朴永馨, 1981)。

国内关于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虽然在数量上有增长,但总体质量相对较低(刘洪萍, 2017),并且缺乏系统性。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群体的角度出发,对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以期为其语言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2.1 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智力障碍是神经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别,这一特殊的儿童群体通常面临着语言和沟通缺陷的问题,表现为儿童在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且可能对儿童的阅读或学习技能、社交交流、学业水平产生持续性影响(金星明, 2014)。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是指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水平,包括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法准确性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聋人也逐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书面表达能力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受到听觉障碍的限制,聋人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和困难。

相比于听力正常的人群,聋人可能在语法使用、词汇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研究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升其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和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研究,旨在促进聋人教育的发展,提升聋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分析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寻找提升其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和培养策略。

通过对聋人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其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改善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聋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其书面表达能力的进步和提升,促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通过研究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相关问题,期望在社会上引起更多关注和重视,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相应措施和政策,为聋人大学生的教育事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2. 正文2.1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现状分析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一些特点和问题。

由于听力障碍的存在,聋人学生通常面临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困境,导致他们在书面表达时缺乏流畅性和准确性。

聋人学生对语法和语义的理解有时会存在偏差,影响了他们在书面表达中的表达质量。

由于聋人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相对孤立,缺乏交流机会和实践经验,也会对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情况调查报告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情况调查报告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其条件、原则、途径的研究,以求完善聋校教育内容,为聋生创造最佳的教育,使其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为兰州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聋幼儿和在兰州市盲聋哑学校以及白银市聋哑学校就读的聋生。

其中白银市聋哑学校语训班的聋幼儿和在聋校1——9年级就读的聋生为调查研究的重点。

这部分聋生共104人,他们的听力状况如下表:三、调查研究的计划与方法(一)调查研究的计划:本次调查研究是以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过程为主线,以聋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全面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为基础,计划如下:1、设计适合聋儿特点的教育内容,准确理解聋教育的特殊性,以促进聋儿的全面发展。

2、明确聋儿听力语言康复在聋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通过对教育对象的分析与调查研究,提出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条件、原则;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建立和创设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形式和方法。

3、聋校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前提,寻找对聋儿进行语言康复的教学活动形式,并解决教学活动的有关问题。

4、要解决的是康复教育中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途径和方法问题。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1、调查法、实验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实践性研究方法。

2、用测量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3、在调查中,我们对白银市聋哑学校语训班的聋幼儿和在聋校1——9年级就读的聋生共计104人的听力、言语水平、智力等方面进行测量,并以个别化教育计划、录音、录像等形式,对这104名聋生进行观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总结,并将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总结。

4、研究使用的工具:⑴聋儿基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见附录)⑵语训班的聋幼儿和在聋校1——9年级就读的聋生学习能力测试卷⑶美国GSI16型诊断型听力计⑷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依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制定的评估方案)以上几种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在调查研究过程是有机结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综合发挥作用。

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现状及思考

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现状及思考

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现状及思考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听障儿童的定义、发生率及分类,结合听障儿童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方面的特点,综述其在这些方面评估的相关文献。

关键字:听障儿童语音语法语用词汇特点评估1. 听障儿童定义、发生率及分类听障儿童定义听障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也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的儿童。

听障儿童的发生率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2006),我国六类残疾共8296万,其中听力残疾人2780万,约占残疾人总数%。

进一步分析17岁以内听力残疾儿童有万,其中0-6岁听力残疾儿童有万。

听障儿童的分类听障主要可以根据起病时间、持续时间、损失程度三个维度进行分类。

根据起病时间,听力损失可分为语前聋、语后聋及语中聋。

语前聋指在获得口语技能之前就有听力损失。

一般而言,当一个儿童在2岁以前发生听力损失,就称为语前聋。

后聋是指听力损失发生在言语和语言都已经获得之后。

一般是在5岁左右。

根据持续时间,听力损失可分为:渐进性:发生过程超过几个月或者几年。

各种类型的导水管扩大不同程度的对内耳迷路中淋巴液有效循环量和有序的循环方向失去了制约作用,造成内耳淋巴液循环紊乱,导致内耳迷路腔中各种传递受到阻压和抑制,严重者传递活动会短暂中断,出现暴聋及相应的前庭、半规管和耳蜗的损害表现。

突发性:个体突然失去听力。

第三个维度则是损失程度。

听力损失的程度常用纯音测听平均值来界定,主要计算个体在500、1000和2000、4000Hz四个频率上的纯音听阈。

又分为中国标准和WHO标准。

在中国标准中,分为一至四级。

一级要求好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dB、二级要求好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在81到90dB之间、三级要求好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在61到80dB之间、四级要求好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在41到60dB之间。

在WHO标准中,分为0至4级。

0级的标准为平均听力损失小于等于25dB、疏于正常范围;1级的标准为平均听力损失在26-40dB之间、属于轻度范围;2级的标准为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之间、属于中度范围;3级的标准为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之间、属于重度范围;4级的标准为平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81dB,属于极重度范围。

特殊教育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特殊教育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特殊教育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特殊教育教学论文篇1一、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特殊教育学校,是针对身体存在残疾或一定机能问题的学生群体所开展的教学,这样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与更加专业的引导,才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后续更好的成长。

所以我国对于特殊学校的建立以特殊学生的教育也更加重视。

但特殊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因学生自身的生理缺陷,所以教学也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甚至很大程度的局限。

美术教育的实施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例如对于听障生来说,这便几乎等于必定会受到限制的科目,但每个人都有对知识的渴求,而特殊教育领域的职责,则是让每个特殊的学生能够学到任何想学的知识。

所以最大程度摆脱美术教学的限制,努力让每个喜爱美术科目的学生,都能够最终完成梦想。

但虽然这样的设想能够体现出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以及真切的关心,实施起来却必定会遇到许多难点,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努力改进、才能让美术教学的落实率真正得到提升,让更多学生能够学到美术知识,让更多学生能够体会到美术的精髓,培养出更多特殊的美术人才,才是我国特殊教学领域的真正成就。

所以当前摆在我国特殊教学领域面前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最大程度摆脱教育局限,让受到限制的科目,包括美术科目得到更好的落实方法与渠道,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进一步得到满足。

二、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改革策略(一)对于障碍学生的分类,让美术教学规划更加明确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教学规划是要根据学生的类别去进行规划的,毕竟学生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的生理问题并不影响美术知识的学习,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则会有不同的问题。

所以针对美术教学进行规划时,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

才能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不同类型的美术教育,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例如针对身体基础的不同,可以将听障生进行有效的分组。

并针对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会让教学方向更加明确,让每种学生都能找到自身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美术的方法。

例如,因为手语的限制,教师可能难以让学生理解美术相关的专业词汇,比如颜料的颜色等等,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利用图片或者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表达的含义。

聋生语言发展能力研究

聋生语言发展能力研究

聋生语言发展能力研究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0-022-01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是聋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对聋生进行语言积累,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聋生,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健全学生相距甚远。

他们对于语言这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一片空白。

因此,聋生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这些学生语言发展不足,运用语言能力低下,语言表述含糊不清和缺乏条理,在写作和语言上时常漏洞百出。

语言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习能力。

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对这些学生在语言上积累,逐步提高这些学生的语言能力。

作者认为: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增强思维的灵敏性和适应性而且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师要激发聋生说话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聋生说话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聋生说话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此,教师要结合聋生的生理特征,加强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促使教材内容由浅及深和灵活多变。

进而调动他们的说话兴趣,引导他们敢于陈述己见。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每位学生都渴望运用某种方式来表达自身意愿和客观需求,聋生更应如此,他们渴望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从而树立语言表达自信心,在强烈的语言表达欲望推动下陈述己见。

2 教师要善于利用现实生活来调动聋生语言表达欲望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和激励聋曾进行语言沟通以外,还要细心观察聋生在现实生活中非各种表现,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并结合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实施教育活动,促使他们进行语言交流。

课上和课下的一切事情都可以成为聋生语言发展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和激励聋生谈谈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想和所感。

尽管在语言表达中,他们的语言杂乱无章,含糊其辞,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引导和激励他们乐于陈诉,叩开他们尘封的心灵,调动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

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聋人的生活及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升。

在过去,聋人往往被认为缺乏表达能力,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本文将探讨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我们需要了解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特点。

相较于听力正常的学生,聋人大学生在书面表达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由于他们无法通过听觉获取语言信息,可能会对语法、词汇和语义理解产生一些困难。

而且,聋人使用手语作为主要的交流方式,书面语言与手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评估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时,需要考虑到这些特殊的情况。

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他们的教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大部分聋人学生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而且聋人教师的比例较低,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些聋人学生可能会接受正常学校的教育,但是由于对于聋人的特殊需求和教学方法的不了解,教学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

教育背景对于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教育背景之外,社会环境也会对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相较于西方国家,聋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受到一些歧视和排斥。

这种社会环境可能导致聋人大学生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而且,由于聋人的沟通方式不同于一般人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交流障碍,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和个人的努力和意愿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聋人大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出色的书面表达能力。

他们通过参加各种写作比赛、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学作品,积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个人的努力和意愿也是影响聋人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

聋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背景、社会环境和个人努力。

聋生语言能力评价综述

聋生语言能力评价综述

聋生语言能力评价综述姚登峰;江铭虎;张文霞;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摘要】手语有别于有声语言.如何评价聋生的语言能力国内尚没有成型或成熟的可用模型和资料,更没有统一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研究表明,国外语言能力评价模型对于国内聋生语言能力的评价并不完全适用,应借鉴或移植国外经验,以期将我国聋生语言能力评价的研究起点提到较高的水平.研究为建立科学的聋生语言能力评测模型提供了参考,进一步深化了对聋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认识,为特殊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0)002【总页数】7页(P16-22)【关键词】聋生;手语;语言能力;评价【作者】姚登峰;江铭虎;张文霞;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北京 100084;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7;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2手语是聋人的母语,是聋人之间、聋人和健听人之间最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

目前在我国聋校推行的是“以口语为主,凭借课文,使用手指语、手语、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的教学模式。

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价聋生的语言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尚没有成型或成熟的可用模型和资料,更没有统一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个好的语言能力评价模式,不仅可以记录聋儿语言习得的年龄及所在语言水平,还可以真实记录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的流利程度,科学评价聋儿的语言能力。

对聋生语言能力评价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范畴。

本文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旨在科学评价聋生语言能力,帮助诊断聋儿的语言缺陷,将对特殊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还可为健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通用模式和标准常模的建立提供科学的依据。

语言学认为,人的母语是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获得的,而不是在系统的课堂教授形式下掌握的。

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的应用研究

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的应用研究

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的应用研究王丽燕;孙喜斌;吕明臣;曲成毅;刘建菊;王段霞;陈军兰;张芳【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function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reference standards in children of 4~6 years old. Methods 616 hearing normal children at the age of 3~7 from 13 provinces in China were assessed with Language Function Evaluation for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583 usable data were analyzed via SPSS 17.0. Results The older the children were, the higher their scores of language function evaluation were (P<0.00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on coordination function and relaxation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 (P<0.01). The girls were better than the boys. The reference standards of children of 4~6 years old were set down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laws on children's language function development. The reference standards of children by 4~6 years old has been developed.%目的考查健听儿童语言功能的特点,制定4~6岁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参考标准,为听障儿童语言功能的康复和评估提供效标。

论特殊教育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研究

论特殊教育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研究

论特殊教育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0T03:09:53.9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7月13期作者:郑凤蕊[导读] 特殊教育主要面对是具有一定障碍的特殊群体,其主要表现在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以、沟通,啬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中,要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日常交流中进行流利的表达,从而提升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郑凤蕊河南省濮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摘要:特殊教育主要面对是具有一定障碍的特殊群体,其主要表现在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以、沟通,啬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中,要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日常交流中进行流利的表达,从而提升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言障碍、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符号系统,是人们用来交际、思想的一种工具;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言语与语言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是人类所特有的交际活动。

而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各种原因造成智力发展迟缓,因而也会影响他们的言语与语言发展,造成言语障碍。

笔者通过分析智力障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介绍一些智力障碍儿童言语训练的方法,并提出了对智力障碍儿童言语训练的几点建议,以期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发展与训练提供一些借鉴之处。

一、智力障碍儿童语言的训练方法(一)注意保护智力障碍儿童的发音器官保护智力障碍儿童尚且完好的发音器官对其语言的发展和训练尤为重要,但智力障碍儿童同普通儿童一样,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发音器官尤其娇嫩,易受损伤,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发声习惯,合理作息,预防各类发音器官疾病,同时也要进行嗓子、呼吸、舌位操和听觉的训练。

1.嗓子训练通过示范——模仿的方法,引导、鼓励智力障碍儿童发音,训练声带活动,反复练习,尽量使嗓子发出准确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题目: 特殊学校聋生语言能力评估研究的文献综述
——手口之争的发展
班级:10特本
学号:201014094020
姓名:刘莼
特殊学校聋生语言能力评估研究的文献综述
———手口之争的发展
【摘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它同样适用于聋教育领域。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聋教育“手口之争”的发展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由于聋生听力障碍而影响了语言发展,因此提高聋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规范学生的口语,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减小与健全人交往的障碍,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问题。

关键词:聋教育语言能力手口之争
一、前言
聋教育的最大挑战是语言教学问题。

目前国内聋校语言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以“口语教学为主、手语、书面语为辅”的全面交流法。

但事实证明全面交流法已走入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聋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聋教育在评估聋生的学业成就时,一般形成的结论是聋生的学业成绩平均要比同龄的健听儿童低三至四个年级,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方面。

如何切实提高聋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语文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往往最终聚焦在对聋生语言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上。

我们在学习中通过对聋生的听损程度、沟通语言的选择、语言康复训练情况、手语学习使用情况以及特教师资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目前聋校语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口语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急需革新;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对学前聋童实施分类指导;手语地位重视不够;忽视了聋人教师的积极作用;特殊教育师资水平较低等。

在国外、聋教育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并形成流派。

二、聋教育历史上的手口之争发展是怎么样的
18世纪在聋教育内部开始出现的“手口之争”,其争论焦点为聋人在社会生活中到底应该采用怎样的交流手段,以及对聋人的语言教学应该采用手语教学还是口语教学。

争论在以法国赞成聋人使用手势语的莱佩和德国的坚持聋人必须使用口语的海尼克中间展开[5]。

19世纪的“手口之争”随着特教中心的转移也已从欧洲移至美洲,争论以口语教学法的倡导者贝尔与赞成手语教学的加劳德特为代表。

从此,手语和口语两种聋教育教学法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如果说,18世纪的“手口之争”只是反映了不同国家之间不同聋教育理念的争论。

那么,19世纪“手口之争”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则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聋教育理念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正常化思想,主张残疾人每天的生活模式应尽可能接近主流社会。

1970年美国的迪诺提出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根据特殊儿童的障碍程度不同将儿童安置到各级各类学校中,从学习环境受限制程度最多的隔离式教养机构到受限制程度最少的普通学校全日制普通班,与儿童的残疾程度从重到轻相匹配。

1975年美国颁布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94-142公法),提出“最少限制环境”是安置特殊儿童的一项基本原则[3]。

受到早期的回归主流这股国际特殊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也开始探索随班就读这个教育形式。

而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北美开始出现聋童的双语双文化教学,则肯定了手语在聋教育中的地位。

瑞典于1981年承认手语是一种语言,并规定极重度聋童必须接受双语教学,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双语政策于聋教育的国家。

丹麦也于80年代
开始采用双语教学,并于1990年成为国家明文规定的教育方针。

在这个教学法的理念中,聋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特有的聋人文化以及体现聋人群体特征的手语,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聋人运用手语的权利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0世纪90年代后期聋人双语双文化教学在我国也开始出现[9]。

三、口语与手势语之争
我不准备就口语和手势语的争论问题提供细节。

单纯口语的论点,早在1972年,以从事单纯口语教育闻名的西尔弗曼指出:大家一致认为手势语只能表达具体概念,他在表达抽象概念、幽默感时有一定的局限性[8]。

专家们差不多普遍持有这样一种显得无知的观点.他们既不依从手势语,也不了解当前的有关手势语的科研结果。

凡是说手势语和了解手势语的丰富内容的人都无法同意上述观点。

所以现在到了把这类观点从聋人数育的标准教科书、言语病理学和听觉学中清除干净的时候了。

尔弗曼在谈到口语和手势的争论时,作了如下结论:主张口语教育的人士认为,由于更多的教师经过了口语教学方式的足够训练,从大体上来说,接受口语教育儿童的成阳极好的。

而且还会越来越好。

显然,西尔弗曼现在已经对他的这些观点作了修正[4]。

因为,他在新出版的一部著作中对于这个问题认识得比较全面了,毫无疑问,手势语凭它本身的性质是能生存下去的一种语言。

然而他之所以抵制手势话,是由于手势语有它的不足之处,缺乏与口语和书面语相并列的东西。

四、提升聋教育口语有效性
教学语言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聋生因听力缺陷,无法通过单一的有声语言来获取知识。

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口语既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聋生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5]。

但现今的聋校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聋生的特殊需要,教学口语严重脱离聋生实际,导致教学口语的低效甚至无效,严重影响了聋生语言的习得。

看话能力与聋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关系。

看话能力能有效促进聋生与熟人之间的语言交往[2]。

聋生在与较熟悉的健听人交流时,如聋校教师或家人.会使用看话而在与陌生人交流时看话的成效较低。

看话是听力障碍学生的一种语言代偿训练。

看话能力最突出的作用体现在与家人的交往中。

如果聋生的看话能力较强能对家人说的话作出适当的反应,则往往能得到家人的赞赏增进多的交流,融洽聋生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感受家庭的温暖,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

理解先于表达理解能力是聋生与健听人进行语言交往的基础和关键书面语表达能力则是理解能力的直接体现。

聋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生活等,都需要与健听人进行以语言文字为主的理解与表达。

显然,这些对聋生的语言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聋生表达方式与语言交往能力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聋生与健听人交往时表达方式呈多元化趋势但聋生选择的表达方式中都包含书面语。

书面语是聋生回归社会主流后广泛使用的交际工具。

在聋校的各学科教学中,培养聋生的看话能力及强化口语是为了帮助聋生形成和发展有声语言建立正确的语音意识,发展语音思维说写并举强化词序和语法最终落实到书面语从而大力提高聋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聋生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交往能力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和网络成为聋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聋生与他人交往的
重要工具。

然而聋生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如何甄别负面的讯息,在使用手机时如何适当地编辑和发送信息还需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10]
四、小结
随着口语教学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聋童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主流社会学习和生活。

主要强调口语教学在聋校各种语言形式中的主导地位,指出书面语是聋生学习知识、语言的重要依据,不排除聋生借助的手指语、手势语的作用。

其主要内涵为:教学过程中以口语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凭借书面语言材料,充分发挥板书、书面语、手指语、体态语及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帮助聋生建立语音思维,掌握汉语有声语言体系,促进聋生书面语言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发展聋生的综合沟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沟通交往的需要。

也就是说,解决“手口之争”的首要意义在于——发展聋生的交际,提高聋生的沟通能力。

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排斥其他有利于聋学生理解和表达的介体,但应遵循主流社会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表达顺序。

参看文献:
[1]李庆兰.浅谈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J].海城市特殊教育学校,2006(4).
[2]陈昕陈.发展聋生语言提高交往能力[J].中国当代教育理论,2007.
[3]顾丽霞.特殊教育聋生语言教学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
[4]梅芙生.对我国聋人语言教学法的沉思 [J].教育科学,1999(03).
[5]沈玉林.聋校双语教学简述[J].中国特殊教育,1998(04).
[6]毕玉俭、王琦虹、贾益芹.聋校教师语言表达能力退化现象浅议[J].现代特殊教
育,1996(11).
[7]吴安安. SigAm双语聋教育项目在中国的实施[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03).
[8]陈蕾.提升聋校口语有效性[J]. 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2008.
[9]赵珊.加强耸生词语教宇,要定聋生语言基础.毕节日报,2009(08).
[10]章华英.42名聋生语言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