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拔罐治疗

合集下载

拔罐疗法治感冒

拔罐疗法治感冒

拔罐疗法治感冒方1用中等型号的玻璃罐,在大椎、肺俞穴处拔罐。

风寒感冒直接在上述二穴拔罐;风热感冒可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处点刺数针,然后再行拔罐,每日一次。

方2取穴:后颈项中段至骶尾部脊柱正中线,后颈项中段两侧至两侧肩外,一胸椎至骶尾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以走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驱风油、风油精走罐法,分段刺激至局部潮红并有少数丹痧为度。

若患者肌肉消瘦,对刺激的疼痛反应甚重者,或是小孩,可采用上述途径行疏排罐法,或涂上述药液后再用疏排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起罐后在大椎、肺俞、大杼穴区各内罐五至六次,或行挑痧法。

每日一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改隔日一次。

如发热恶寒,咽痛甚者,于曲池、鱼际穴上采用刺罐法,或于双耳尖穴位上放血数滴:如鼻塞甚者,加合谷穴行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再于鼻骨下方的鼻通穴上涂风油精或驱风油;如喉痒干咳者,配天突穴艾条温和灸十分钟左右;如头痛甚者,于太阳、额中两穴上采用涂云香精等药罐法或出针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若年老、体弱、病情迁延不愈、食欲不振、流涕不止、出虚汗者,取神阙、足三里(交替)两穴行艾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约十五分钟;如恶心呕吐者,于内关、中脘采用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

涂风油精罐法:如腹痛腹泻者,在腹部疼痛点及其相对应的脊柱两侧、足三里(交替),或以神阙为中心,于其上、下、左、右各隔二横指处采用针罐法或敷姜、涂风油精、贴伤湿止痛膏等罐法。

方3取穴:大椎、身柱、风门、肺俞、或加中府。

治法一:采用单纯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等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

治法二:于大惟、肺俞两穴上施行针罐法(排罐法除外)或灸罐法、敷姜(蒜)罐法,其余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涂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

如有其他伴随症状或其一症状严重者,参照"方一治法"加穴施治。

方4取穴:第六至七胸椎间(即上背部中央),伴有呕吐、咳嗽甚者,加膻中或中脘。

治法:取小罐或中罐施行单纯罐法或涂姜汁罐法,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本法适用于婴幼儿患者)。

拔罐的作用与功效

拔罐的作用与功效

拔罐的作用与功效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运行加力,制造负压,使罐子吸紧在皮肤上,以达到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消除湿气等作用。

1.消除寒湿
拔罐时,由于罐子负压作用,使得局部的气血循环得到促进,寒湿能够迅速被排出,有助于舒缓关节和肌肉的疼痛。

2.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能够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使得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更快地输送到组织和器官,有助于提高细胞的代谢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3.缓解肌肉紧张
拔罐能够促进肌肉的放松,释放紧张和僵硬,减轻肌肉酸痛和疲劳感,对于久坐、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颈椎、背部和肩颈部位的不适特别有效。

4.调理气血
拔罐通过特定穴位的负压刺激,可以加强经络的通气功能,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

对于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症状,拔罐能够改善这些问题,恢复身体的平衡。

5.促进新陈代谢
拔罐可以刺激肌肤表层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温度,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改善毛孔问题,提亮
肤色。

需要注意的是,拔罐过程中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避免过度拔罐或长时间留罐导致皮肤损伤。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急性皮肤病、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应避免拔罐。

另外,拔罐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补充水分,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拔罐疗法操作方法及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操作方法及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操作方法及治疗方法拔罐疗法俗称拔火罐。

它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穴位或患处体表,产生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是我国民间广大群众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我国民间,当人们出现疲劳、全身酸痛或外感不适时,有在太阳穴或后背部拔火罐,关节疼痛在局部拔火罐的作法。

拔罐疗法具有简便易学,无疼痛、无创伤、安全性好,便于推广应用的特点。

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拔罐时的负压、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调节以局部为主的微循环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拔罐治疗的机理作用如下:(1)负压作用。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止匕外,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2)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

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负压作用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走罐作用与功效

走罐作用与功效

走罐作用与功效走罐作用与功效走罐,又称拔罐、火罐,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具有强大的健康功效。

走罐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火罐的热力刺激和真空吸力,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走罐的作用与功效,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走罐的作用与功效1.促进血液循环:走罐能够通过真空的吸力,刺激皮肤和筋络组织,增加表皮毛细血管的扩张,进而促进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氧气和养分的输送,帮助身体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并加速废物的排出。

这对于预防和缓解各种疾病,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

2.扩张血管、消除疲劳:走罐时,罐杯的真空吸力能够扩张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微血管,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和氧供水平。

这样有助于消除疲劳、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少压力和焦虑。

3.排除湿气、疏通经络:通过火罐的热力刺激,走罐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疏通经络,改善气血流通。

这对于缓解肌肉、关节的疼痛和僵硬,预防和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显著效果。

4.排毒通便:走罐能够刺激肌肤,加速汗腺和毛孔的排毒功能,促进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同时,走罐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帮助正常排泄,并改善便秘问题。

5.活化淋巴系统:走罐可以刺激淋巴液循环,加速淋巴系统代谢废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生成和功能的改善。

6.辅助治疗一些疾病:走罐可用于辅助治疗头痛、偏头痛、颈椎病、腰肌劳损、失眠、疲劳综合征、慢性胃炎、痛经、子宫肌瘤等一些慢性疾病。

二、走罐的使用方法走罐是一项技术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走罐的具体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准备一副罐杯、火柴或酒精棉球,以及有助于罐底逐渐加热的物体,如金属钲片或火柴头。

患者需要躺下或坐下,保持身体部位暴露。

2.点火热罐杯:用火柴或酒精棉球点燃,将火移至罐底,等待罐底加热。

然后迅速将罐杯倒置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上,然后用手微微拍击罐杯侧壁,使其紧贴皮肤形成真空吸力。

盗汗治疗方法

盗汗治疗方法

盗汗治疗方法盗汗,是指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的大量汗液分泌现象。

盗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盗汗,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盗汗治疗方法。

首先,调整生活习惯是治疗盗汗的重要方法之一。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辛辣食物和饮料,因为这些食物和饮料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盗汗加重。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湿度适中也是很重要的。

患者可以在家中安装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以改善室内环境,减轻盗汗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盗汗的常见方法。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一些抗汗药物,如安德索酮、托拉塞米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汗腺的分泌,减轻盗汗症状。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此外,手术治疗也是治疗盗汗的一种选择。

对于一些严重的盗汗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手术和神经切断手术。

这些手术可以有效地切断导致盗汗的神经,从而减轻盗汗症状。

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该谨慎对待,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最后,心理疗法也可以作为治疗盗汗的辅助手段。

一些研究表明,盗汗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焦虑、紧张等情绪会加重盗汗症状。

因此,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盗汗症状。

此外,一些身体活动,如瑜伽、太极等,也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盗汗症状。

综上所述,治疗盗汗的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但是,在进行治疗之前,患者应该首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己的病情,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到患有盗汗问题的患者,早日摆脱盗汗的困扰。

拔罐穴位图详解

拔罐穴位图详解

附注: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中脘:位于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ráo)骨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成人盗汗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成人盗汗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成人盗汗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

“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

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

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

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

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

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

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

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

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

再入睡可再次汗出。

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

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

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

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

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

刮痧拔罐艾灸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刮痧拔罐艾灸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刮痧疗法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治疗的主要病证有:感冒咳嗽、体虚易感、自汗盗汗、发热中暑、头晕头痛、纳差不寐、牙痛口疮、月经不调、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厌食、遗尿流涎等。

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病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禁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此种疗法。

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注意事项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小儿囟门未合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适当手法,手法要轻。

5、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6、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7、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等)。

8、刮完一次,务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时可以用轻手法补刮,促进微循环,以加强退痧作用。

9、刮痧后喝一杯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清肠排毒。

10、刮痧时,有时会有少许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近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属于正常情况。

11、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2、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12小时内不要洗澡,不要吹冷风。

13、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体内有毒素的外在表现,如果身体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会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显。

14、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脚每个部位、每条经脉,都按顺序柔和地刮拭数次,每天3-10分钟,就自然地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了。

拔火罐虽是一种简便的传统中医治疗和保健方法,但它不是对人人适合。

患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损伤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癌症患者,骨折、极度衰弱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醉酒后,不能使用。

老年人盗汗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盗汗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盗汗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盗汗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通常指的是在夜间或者白天发生的不正常的汗水分泌。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降低,营养不良等。

因此,治疗老年人盗汗非常重要。

治疗老年人盗汗的方法取决于盗汗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保持室温适中,避免气温过高或者过低;
2、使用喝水、擦汗或者开窗通风等方式保持体温的平衡;
3、使用柿子皮或者菊花茶等中药来帮助调节盗汗;
4、使用抗焦虑类药物,如苯二氮平类药物、阿普唑仑等药物,可以帮助降低焦虑和紧张状态,减少盗汗;
5、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血糖水平正常是关键,如果有必要可以增加药物剂量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6、老年人体内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盗汗,因此,在饮食上应该注意营养的均衡,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

总之,老年人盗汗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和年龄等因素。

此外,老年人也
应注意一些生活习惯,如不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不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拔罐取穴法

拔罐取穴法

拔罐取穴法1.用拔罐法治疗感冒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怕冷等。

取穴:大椎1、风门2、肺俞3、曲池4、合谷5、外关6、太阳穴7。

对于发烧者可以取大椎穴用刺络拔罐法。

2.用拔罐法治疗头痛症状:头部胀痛。

取穴:合谷、大椎、太阳穴。

3.用拔罐法治疗支气管炎症状:咳嗽痰多,伴胸骨后疼痛,气急,胸闷等。

取穴:天突8、大椎、中府9、肺俞、丰隆10、尺泽11。

4.用拔罐法治疗胃痉挛症状:突发性剧烈上腹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

胃痉挛常见于有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有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

取穴:中脘12、足三里13、天枢14、内关15。

5.用拔罐法治疗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多梦,头晕、健忘、疲倦无力等。

取穴:心俞16、肾俞17、脾俞18、内关、三阴交19、安眠20。

6.用拔罐法治疗高血压症状: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失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取穴:大椎、肝俞21、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7.用拔罐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右侧、小腿右外侧及足背侧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等。

取穴:肾俞、环跳22、承扶23、殷门24、委中25、承山26、悬钟27、风市28。

8.用拔罐法治疗关节炎症状:关节疼痛、肿胀酸麻、屈伸不利等。

上肢取穴:大椎、肩髎29(音辽)、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30、足三里、风市。

脊柱取穴:身柱31、大椎、腰阳关32。

9.用拔罐法治疗颈椎病症状:颈部僵硬或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

手指或指尖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取穴:大椎、肩中俞33、天宗34、曲池、合谷。

10.用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症状:肩部疼痛、夜间尤甚及肩部有压痛,活动受限等。

取穴:肩髎、天宗、阿是穴(即痛点处)。

附注: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 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医治疗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

中医治疗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

中医治疗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拔罐疗法是中医草药疗法中的一种,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使用火罐,产生负压吸力,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气虚、气滞等病症。

它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并被证实对一些疾病和不适症状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然而,拔罐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且存在一些禁忌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

一、拔罐疗法的适应症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指因受风受寒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增加血液循环,加速排毒,从而缓解感冒症状,并加快康复。

2. 肩周炎: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淤血和髓周炎,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3.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退行性变等引起的疾病。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调节局部气血循环,缓解颈椎炎症,改善颈椎功能,从而缓解颈椎病症状。

4. 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栓塞或劳损引起的腰痛。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增加腰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缓解腰痛症状,并促进康复。

5. 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疾病,常伴随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骨质增生症状,减轻疼痛和不适。

二、拔罐疗法的禁忌1. 皮肤损伤:拔罐疗法需要施加火罐在皮肤上产生负压吸力,如果皮肤有破损、溃疡、湿疹等病症,则不适合进行拔罐疗法,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感染。

2.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是指血液凝血功能异常,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拔罐疗法会导致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则有可能加重出血症状,增加出血风险。

3. 皮肤敏感:拔罐疗法可能引起局部皮肤受压受力,如果患者有皮肤敏感或过敏症状,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反应。

4. 孕妇:孕妇在进行拔罐疗法前,应该咨询医生意见。

通常情况下,孕妇不宜进行拔罐疗法,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5. 儿童: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引起疼痛和不适。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火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体内湿盛的人夏天拔火罐非常好。

夏天气温较高,出汗较多,再加上雨水盛,人很容易有皮肤病,如痱子、湿疹等。

所以要经常洗澡和擦拭汗液,使皮肤保持干爽,避免患病,这样才能不影响拔罐的治疗。

一般来讲,拔罐后当晚可以洗澡,只是不要用毛巾或浴巾用力搓擦拔罐部位即可。

拔火罐是很多家庭常用的保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行血祛淤、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尤其对风寒湿痹所致的急性疼痛、筋骨酸痛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老年人大多体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拔罐疗法不宜作为日常养生手段。

即使是体质较好的中年人,也不能每天都接受拔罐治疗,治疗疾病时应隔日1次,预防保健则1周2次比较适宜。

拔罐疗法实际上是一种泻法,在拔罐的同时,因肌肤腠理开泄,阳气易随之外脱,故不问体质频繁拔罐易伤正气,使患者卫外能力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劳怕冷,甚至腰酸腹泻、容易感冒等。

专家建议,一般家庭治疗最好使用真空罐,抽真空时要注意力度,勿使负压过大;每次拔罐治疗5~10分钟即可,老年人更要密切观察其反应;拔罐后若出现水疱,可用消毒针将水疱挑破,涂以龙胆紫药水或伤科油,并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拔火罐的坏处1、拔火罐的时间和间隔,一点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为享受这个过程,就经常拔火罐,结果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肤重度瘀青。

2、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者本身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拔火罐不但无助,甚至会造成更强的破坏性后果。

3、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拔火罐原理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

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

拔罐能否缓解更年期症状?

拔罐能否缓解更年期症状?

拔罐能否缓解更年期症状?对于许多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寻找各种方法来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众多的传统中医疗法中,拔罐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那么,拔罐究竟能否缓解更年期症状呢?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更年期症状都有哪些。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通常发生在 45 岁至 55 岁之间。

在这个时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的减少,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失眠、焦虑、抑郁、关节疼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等。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困扰。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拔罐的原理和作用。

拔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穴位或患处),产生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的主要作用包括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

通过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那么,拔罐对于缓解更年期症状到底有没有帮助呢?从理论上来说,拔罐可能对某些更年期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例如,对于更年期出现的关节疼痛和头痛等症状,拔罐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因为在更年期,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可能会导致关节和肌肉的紧张和疼痛,而拔罐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和关节,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对于失眠和焦虑等症状,拔罐也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中医认为,失眠和焦虑往往与气血不畅、心神不宁有关。

拔罐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使心神得到安宁,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拔罐并不是治疗更年期症状的万能良药。

首先,拔罐的效果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治疗的反应都不同,有些人可能对拔罐反应良好,而有些人则可能效果不明显。

其次,拔罐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

中医治疗盗汗名医名方与偏方

中医治疗盗汗名医名方与偏方

中医治疗盗汗名医名⽅与偏⽅盗汗是阴阳俱虚 +治疗虚汗的⼋⼤饮⾷+⾃汗、盗汗治疗⼝诀+盗汗圣药——中医治疗盗汗名医名⽅与偏⽅什么是盗汗呢?平常运动出汗,只要出得恰到好处,这都是正常的。

盗汗就不正常了。

盗汗就像⼀个贼,⼈在那⼉睡觉,有⼀个贼偷⾛了⼈体的⼼液,所以盗汗不仅是阳虚了,更是阴虚。

如果长期盗汗,那⼈就会越来越消瘦。

林黛⽟就是这样,天天盗汗淋漓。

阳虚还只伤六腑,阴虚就五脏都伤了。

阴虚盗汗的⼈,喜欢冷饮,但⼈很精神。

阳虚盗汗,这类⼈平⽇⾥是倦怠⽆神,喜欢喝热⽔。

盗汗怎么办呢?建议⾷疗,或者严重的话就看中医,⽤中药调理。

如果没有选对就只治标不治本,有时停药还会很严重,⽽且这些⼈⾝体虚,不胜补,⾷疗加适当运动是最好的治疗⽅法,虽然慢点但对⾝体好。

头汗多是阳虚有很多⼈头部喜欢出汗,⽽且汗⾖⼤⾖⼤的。

⽐如有的⼈锻炼只脖⼦以上出汗,或者⼀吃热、辣东西头上就挥汗如⾬……头为诸阳之会,是阳⽓最⾜的地⽅,所以头就不怕冷。

看冬天,有的⼈哪⼉都怕冷,就这脸不怕冷,那因为脸部⽓⾎特别⾜。

阳⽓最⾜的地⽅能够憋住汗,阳⽓虚就会哗哗出汗,然后再虚就精脱了,全部出去了,就是出油汗了,这汗跟油⼀样滴了出来。

所以如果头上出汗不⽌,出油汗,就是典型的阳虚。

看外国⼈锻炼⾝体,会发现,他们后背出汗,胸膻中出汗,腰以下不出汗,这是肾虚的表现。

如果只上半⾝出汗,下半⾝不出汗,就是上下不交通。

所以真正的好的出汗⽅式是,腿⼀定要出汗,如果锻炼到腿出汗,⾝体肯定明显见好。

锻炼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出⼤汗必损⼼阳平常也没做什么事,就坐在那⼉,浑⾝出汗,这叫⾃汗。

现在这种病⼈其实挺多的,这就是太阳表虚,⽪表固摄不住汗液,这其实也是⼀种病。

汗为⼼液,出汗要适时且恰当,出汗太多肯定会出问题。

怎么样才算适时且恰当呢?⽐如我们做运动锻炼啊,都要出汗。

这个汗怎么出?我们去国外看,国外很多⼈锻炼⾝体,不会别的,就是跑步。

⽐如加拿⼤,街上好像天天都有跑步的⼈,⽼在那⼉跑,然后跑得呼呼呼,⼤汗不⽌。

肺肾阴虚的治疗方案

肺肾阴虚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诊断1. 主症:咳嗽、盗汗、潮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2. 辅助症状: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二、病因病机1. 病因:久病体虚、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

2. 病机:肺主气,肾主水,肺肾阴虚则气阴两虚,肺失宣降,肾失滋润,导致症状出现。

三、治疗方案1. 饮食调养(1)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苹果、百合、银耳、蜂蜜等。

(2)避免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 药物治疗(1)滋阴润肺:使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方,如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白芍、杏仁、甘草等。

(2)补肾填精: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等。

(3)清热解毒:使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方,如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等。

3. 中医外治法(1)穴位按摩:按摩肺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等穴位,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

(2)拔罐疗法:选取肺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拔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3)艾灸疗法:选取肺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艾灸15-20分钟,每周2-3次。

4. 生活调理(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戒烟限酒,减少对肺肾的损害。

四、注意事项1.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注意饮食调养。

2. 治疗期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3.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肺肾阴虚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病因、病机、症状等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药物治疗、中医外治法和生活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肺肾阴虚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共同战胜疾病。

肾阳虚拔火罐行不行呢

肾阳虚拔火罐行不行呢

肾阳虚拔火罐行不行呢男性肾虚也是很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肾虚的病因也是很多的,有的是肾阳虚,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及时患者会出现四肢发冷,害怕寒冷的情况,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头晕目眩的问题,一旦出现了肾阳虚,有的患者会采取拔火罐的方法,不知道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肾阳虚有没有成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拔罐某种方面可以治疗肾虚,但是还需要中药内调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肾虚主要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

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痛、筋骨萎软、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性欲减退、手足冰冷、畏寒怕风、易受凉腹泻、身体浮肿等等。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还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

肾虚女性在现如今是非常普遍的,对于肾虚的女性来说,可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拔罐的方式来进行调节。

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下其拔罐的具体方法吧。

(一)症状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暗红,经质清稀。

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自觉发冷,或夜尿较多。

(二)治法(1)选穴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照海。

(2)定位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三阴交、照海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3)拔罐方法灸罐法。

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其实对于肾阳虚拔火罐的方法还是挺好的,甚至有的人会觉得肾阳虚非常严重,肾阳虚出现了之后,对健康是非常的与哦危害性的,拔火罐治疗肾阳虚也是很多见的,不过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在中医专业的技术指导下进行才行,这样才能够预防很多的治疗误区。

穴位拔罐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多汗症31例观察

穴位拔罐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多汗症31例观察

病 、造 血 系统等 严重 疾病 、精 神病 或 影 响 其 生存 的重
大疾 病 ,如肿 瘤 等 。 . 1 . 2 一般 资料 :选 取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2年 6月 在我
记0 、1分 ,并 计 算 总 积 分 。正 常 :无 异 常 汗 出 ,轻 度 出汗 :稍有 汗 出 ,皮肤 潮 润 的微 汗 ;中度 出汗 :汗 出较 多 ,用手抚 摸 肌肤潮 湿 ,有 明显省 科 技 厅 公 益 技 术 应 用研 究 计 划 项 目 中
医护 理 适 宜 技 术 的 继 承 与 临 床 推 广 应 用 研 究 , 编 号 :
预前后 的差异 均有 统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 ,说 明穴 位 拔罐对 治疗 盗 汗 的中风 病人 是 有 效果 的 。对 照组 症 状 体征量 化评 分 总分 、 口渴 咽干 、神 疲 乏 力 3项 疗 效 指 标干 预前后 的差 异均 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多 汗
下午 2 - 4时之 间 。
3 疗 效 观 察
1 . 1 病例 选择 :纳 人 标 准 :① 符 合 中医 缺 血 性 中 风
病 ] 、 中风 病分 期符 合 急 性期 患 者 ;②所 选 全 部 病 例 均在 发病 2周 内人 院 ;③ 符 合 西 医 脑 梗 死 病 名 诊 断 ; ④经 C T或 MR I 证实 ;⑤ 汗症 诊 断标 准 :参考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中医 药 行 业 标 准 《 中 医病 证 诊 断疗 效 标 准 》 ( z Y/ TO O 1 . 1 - 9 4 )“ 自汗 、盗 汗” 的诊 断标 准L 2 ;⑥ 1 8
2 . 2 对照 组 :只进行 基础 干预 护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盗汗拔罐治疗
盗汗是指入睡以后汗出异常,醒后出汗即止的一种病症。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出汗,有的入睡至半夜后出汗,有的甚至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出汗,但出汗量因人而异。

盗汗是中医的病症名,多因肾阴虚所致。

拔罐方法:选择背部肺俞穴进行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5-3)操作原理因为肺主皮毛,意思是说肺具调节皮毛、汗孔的作用,肺气虚,肺气不固肌表,则易自汗或盗汗,所以选取肺俞穴拔罐或坚持背部排罐治疗。

贴心提示(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多食用一些育阴清热的食物,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作者:养生祛百病编委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