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2
2023年冷冻操作试题库
酿造部制冷岗位操作理论试题库一、操作知识点: 品尝、非机械设备故障处理(停水、停电、停汽)、大保养(点检、润滑、设备卫生)、操作过程(一)填空题1. 储氨器内液面不得超过80%, 不少于30%。
2.开机前要检查油分离器内油位与否在视孔1/2处, 若有二个视孔旳油位, 则最高不超过上视孔旳1/2处, 最低不低于下视孔旳1/2处。
3.制冷系统旳四种管道循环为: 制冷剂循环、润滑油循环、冷冻水循环、冷却水循环。
4.制冷机组重要调整参数是: 蒸发温度或压力、冷凝温度或压力、吸气温度、排气温度。
5.制冷系统旳供液方式有: 直接膨胀供液式、重力供液式、泵循环供液式。
6.蒸发器旳作用是把制冷剂汽化吸热。
7.集油器在低压条件下放油, 既减少了制冷剂旳损耗, 又保证了操作旳安全可靠。
8.在液体制冷剂旳管路和设备,严禁将两端旳阀同步关闭,防止引起液爆。
9.制冷循环分为四个重要过程, 即压缩、冷凝、节流、蒸发。
10.设备润滑旳“五定”详细指: 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11.能量调整旳作用: 调整压缩机旳容积流量(也称制冷量)在15%--100%之无级调整。
12.进行氨系统旳气密性试验, 试验介质宜采用氮气。
13.上岗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穿戴符合安全卫生规定;14.空气分离器是排除制冷系统中不凝性气体。
15.使用手提行灯, 电压不超过36V,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 电压不超过12V;16.冷却水取样清亮透明, 无杂质, 品尝无异味, 品尝正常。
(二)单项选择1.压缩机轴封漏油, 容许值为( A )滴/分。
A.6B.7C.8D.92.氨旳代号是( A )。
A.R717B.R715C.R716D.R7183.氨旳爆炸下限( A )%。
A.15.1B.15.3C.15.5D.15.74.蒸发冷运行时,注意排气压力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D )为宜。
A.5B.7C.9D.115.压缩机组旳有冷却方式分为(A B C);我企业氨机使用旳有冷却方式为(B)。
冷库及制冷系统
二、冷库的分类
4
(一)按储藏货物的储藏要求分 1.冷却库 2.冷藏库 3.冷冻库 4.超低速冻库
精选ppt
(二)按使用性质分 5 1.生产性冷库 2.分配性冷库 3.零售性冷库 4.综合性冷库
精选ppt
(三)按结构类别分 6 1.土建式冷库 2.装配式冷库
精选ppt
(四)按规模大小分 7 1.大型冷库 2.中型冷库 3.小型冷库
精选ppt
第三节 制冷系统18的设计与设备选型
一、制冷剂 (一)制冷剂的分类
1.根据化学组成分类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2)氟利昂类制冷剂 (3)共沸溶液制冷剂 (4)新型制冷剂
精选ppt
19
2.根据标准蒸发温度的高低和常温下冷凝压力的 大小分类
(1)高温低压制冷剂 (2)中温中压制冷剂 (3)低温高压制冷剂
精选ppt
2.高温冷库内湿度过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35
(1)当围护结构中的防潮层破损后,时间一长,会发生对应的 围护结构内外表面均有凝露,甚至积水现象。需要对围护结构 中不连续的防潮隔气层重新施工,更换已受潮的保温材料。
(2)物品入库时带入大量水分,第一种情况是物品本身带有的 水分较多 ;第二种情况是当物品入库时,库外大量水蒸气会 由敞开的库门进入库内,在库内遇冷凝结。可采取的措施有设 置门斗、设置塑料门帘、 在库门上部安装风幕等。
(5)要求制冷剂对人体健康无害,无刺激作用。
精选ppt
3.经济性方面的要求 22 选择制冷剂时要求制冷剂的价格便宜,容易采购。
在实际选用时,还应将需要和可能的原则结合起来, 如对于大中型冷库,一般采用价廉和便于补给的制 冷剂,如R717和R22等。 4.具有环境可接受性
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轴、连杆、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
6AW10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
该机活塞行程为1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0C。
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S”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S型,“J”表示单机两极,即在一台机体上设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
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汽缸、3个低压排汽缸)为低压级,2个缸(1个高压吸汽缸、1个高压排汽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压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450C,标准制冷量为1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电动机的转动,来传动直连式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和汽阀系统,在曲轴箱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吸汽、压缩、排汽三个过程使低压氨气转化为高压氨气,排至冷凝器中,强迫氨气体分子在高压作用下在容器内聚集,形成液态氨。
第十一章冷冻设备第二节活塞式压缩制冷设备的附属装置一、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又称为油器,用于分高压缩后的氨气中所挟带的润滑油,以防止润滑油进入冷凝器,使传热条件恶化。
氟泵运用
版主:本人去年在中山安装的一项工程中已经成功解决了氟低压循环桶中回油的问题。
原理基本如6楼所言,但回油加热器的设计和回油管道的管径和走向要注意,必须能令到油在回油管中形成小段小段的油柱,且油柱的流动阻力与重力之和不能大于回油加热器与压缩机吸气管的压差,这样才能驱动冷冻油回到压缩机。
此工程采用3台20/16的前川螺杆单机双级压缩机及一台大冷的16带经济器压缩机,全系统一次加氟18吨,低温冷冻油1.2吨(价值11万RMB),至今运转近20个月,没有再向系统加过油。
运转期间曾有甲方操作人员误操作,造成1台压缩机回液,将该机大部分冷冻油带进系统,我派人花了一天的时间通过低压循环桶把油从系统中抽回了该压缩机。
实践证明,这回油方案是可行了。
我曾参观过烟台冰轮设计安装的氟泵供液系统,他们采用了多级油分的形式,尽量避免冷冻油跑进系统,但这种被动的油处理方案效果一般,时间一久,还是要再向压缩机注入冷冻油提问:请您多指教,因为我从来没有搞过氟泵供液的系统,对此没有任何的经验,我只是在2000年的时候看到上海的一家速冻食品企业采用了氟泵供液系统,用两台螺杆配组高低压级打-45度工况,速冻隧道-40C,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散装的大型氟系统,由于采用了高效的油分,他们几年没有碰到过回油问题。
我也看过约克的(图纸)-40C工况的盐水机组,采用重力供液,在桶上设了三个孔回油设计,取样到回油器,在回油器上有液位指示,有电加热,还有热气管导入,回油器的油再到压缩机机头。
这个回油程序来自老外的设计,可能需要控制。
我看到烟冷的桶泵流程图纸,他们取样了一个口,回油通过一个管式换热器用进来的高压氨液加热富油液体然后回到吸气管道,这个是自动的回油,同时他们还做了一个集油器,取样了两个口到集油器回油,这是手动的两个口。
另外在美国的制冷手册中也有回油的做法,有个满液式的蒸发器的草图,回油是在中部和液位杆的底部回油,在水平的回油管道上有手阀,电磁阀,节流阀,视液镜,后面做了个双吸立管的做法,同时在蒸发器的吸气立管上也有一根回油管到回油的水平管道(视液镜后),再和双吸立管汇合。
制冷装置设计章节重难点学习
1、冷却设备的冷却方式有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基本方式。
2、在直接冷却方式中,按制冷剂对冷却设备的供液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膨胀供液、重力供液、液泵供液三种。
3、重力供液系统中,氨分正常液位至蒸发器最高液位最高位置的高差为足以克服全部管道的阻力,一般以1.5m左右为宜。
4、供液可靠起见,重力供液系统每通路允许长度不宜超过120m。
5、在泵供液系统中,因制冷剂进出冷却设备的流向不同可分为上进下出和下进上出两种。
6、循环桶应控制正常液位和超高液位两个液位,一般用液位控制器配合供液电磁阀控制循环桶的正常液位。
7、正常的融霜排液的方式有人工扫霜和制冷剂蒸汽融霜结合、淋水融霜、热蒸汽融霜、电加热融霜几种。
8、我国采用的静夜柱高度的计算公式为静夜柱高度=泵的静正吸入压头+0.5m9、高压液体调节站的进液包括高压贮液器、中间冷却器冷却排管、排液桶几路。
第二章1、冷库设计计室外算温度取近10年中每年去掉最高平均温度后的日平均干球温度,计算库房开门热流量和冷间换气热流量时取夏季通风温度。
2、冷库设计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计算库房开门热流量和冷间换气热流量时取夏季通风相对湿度。
3、未经冷却的鲜肉进货温度按35℃计算,已冷却的鲜肉进货温度按4℃计算,冰鲜鱼虾整理后的温度按15℃计算。
4、存放果、蔬的冷却物冷藏间冷却每日进货量按不大于该间吨位的8%计算,存放鲜蛋的冷却物冷藏间冷间每日进货量按不大于该间吨位的5%计算。
5、库房耗冷量包括外围结构耗冷量、货物耗冷量、通风换气耗冷量、电动机运转耗冷量、操作管理耗冷量。
6、当邻室为冷却间时,其温度为10℃,邻室为冻结间时,其温度为-10℃。
7、货物耗冷量包括食品耗冷量、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耗冷量、货物冷却时的呼吸耗冷量、货物冷藏时的呼吸耗冷量。
8、通风换气耗冷量包括冷间货物换气耗冷量、和操作人员需要的新鲜空气耗冷量。
9、操作管理耗冷量包括冷间照明耗冷量、冷间开门耗冷量、操作人员耗冷量。
制冷技术-制冷原理-冷库-PPT
28
二、冷库冷负荷确定
1.冷库制冷量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q=Q1+PQ2+Q3十Q4+Q5 式中: Qq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千卡/小时): Q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千卡/小时); Q2一货物热量(千卡/小时); Q3一通风换气热量(千卡/小时); Q4一电动机运转热量(千卡/小时); Q5一操作热量(千卡/小时); P一负荷系数(千卡/小时) 冷库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应取1.3,其它冷间取1。 。
16
17
组合式冷库的库门锁紧机构
制冷设备周围的环境要求 ①制冷压缩机高度方向应有不小于1.5m的净空,前后应有不小于 0.6m~1.5m的净空,左右方向靠墙一端应有不小于0.6m的净空, 另一端应有不小于0.9m~1.2m的净空。 ②周围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 ③机组安装在室外时,必须有防风、防雨、防晒设施,必须有防 蚀和保证电绝缘的措施。 ④应与高温热源、易燃易爆品或易爆容器相隔离。 ⑤机器应防震、隔音。
7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8
二、冷库的制冷循环
(1)冷库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
9
(2)制冷剂在冷库系统中循环方框图
10
三、中小型冷库的构造 1.固定式冷库
冷库的基础
11
冷库的墙体
12
冷库顶遮阳棚与围栅
13
冷库的库门
14
2.组合式冷库 组合式冷库的基础
15
②氨液在蒸发排管内被迫流动,且循环量大,传热效果好, 不易积油,不产生过热,蒸发温度稳定,不易击缸。
③操作简单,便于集中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 其缺点是设备费用动力消耗较高,大中型冷藏库采用这 种供液方式。
食品机械与设备3
• (二)低压贮液器 只在大型制冷设备中使用。其功用是收集蒸发器回气管路上氨 液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低压氨液,以免液滴随回气冲入压缩机。具有多种蒸发温度的 制冷系统中,应分别设置低压贮液器。
• (三)排液桶 它的功用是当冷库中排管冲霜时,用来暂时贮存排管排出的氨液。 排液桶的容积,应能容纳需要冲霜各库房中最大房间的氨液量。
贮液器的功用是贮存和调节供给制冷系统内各部分的液体制冷剂。
•
各种贮液器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用钢板焊成的圆柱形容器,简体上装有进液、
出波、放空气、放油、平衡管及压力表等管接头;但各种贮液器的功用不同。
• (-)高压贮液器 设在冷凝器之后,与冷凝器排液管直接联通,使冷凝器内的制 冷剂液体能通畅地流入高压贮液器,这样可充分利用冷凝器的冷却面积,提高其传热 效果。另外当蒸发器热负荷变化时,制冷剂的需要量随之变化,贮液器能起调节制冷 剂循环量的作用。
内蒸发,空气在外侧流动。空气的流动属于自然对流,如设在冷
库库房中的墙排管、顶排管;若蒸发器是装在一个箱体内,而空
气是依靠风机进行强制循环,则称为冷风机或空气冷却器。
•
3.冷却冷冻物料的接触式蒸发器制冷剂在传热间壁的一侧蒸
发,间壁的另一侧与被冷却或被冻结的物料直接接触。例如平板
冻结装置中的板式蒸发器等。
食品机械与设备[3]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 一、单级压缩制冷系统
– 1、主要设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 – 2、附助设备:油分离器,空气分离,器贮氨器,汽液分离器。
食品机械与设备[3]
• (三)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 图11-2所示为立式、单作用、直流式氨压缩机工作原理 图,它主要由汽缸体、汽缸、活塞、连杆、曲轴、曲轴箱、进排气阀们、假盖等组成。
制冷复习材料(含答案)
制冷复习材料(含答案)二、填空1. 常用的制冷剂种类按其化学组成主要有_无机化合物、氟利昂和碳氢化合物_等,为了书写方便,国标上统一规定用_R和后面的一组数据(制冷剂分子量)作为制冷剂的代号。
2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循环称为逆循环,逆循环又称为__制冷循环__。
3. 二氟一氯甲烷制冷剂的代号为__ R22____。
4. 研究表明,氟利昂中含有___氢而无氯元素__时,它在大气中的寿命显著减短,。
5. 高温制冷剂主要用于_空气调节用制冷装置和热泵__,中温制冷剂用于一般的____单级和双级压缩制冷机__中,而低温制冷剂则用于__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__部分。
6. 在T-s图中,当__s2>s1_时,表示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当_s2<s1__时,表示工质对外界放热;当___s2=s1____,表示等熵过程,即绝热过程。
7. 完成逆卡诺循环的结果是消耗了一定数量的___机械功___,并和从冷源取得的热量q2一起排给热源。
所以按逆卡诺循环工作的“热机”称为制冷机。
8. 实际压缩制冷系统中,以简便的___节流阀___代替_绝热膨胀机__,使液态制冷剂(工质)减压降温。
然而,制冷剂在__节流阀中完成____的不是绝热膨胀过程。
9. 当氟利昂中的氢原子数减少时,其可燃性也减少;氟原子数越增加,对人体越无害,对金属的腐蚀性越小,含有氯原子的氟利昂与明火接触时能_分解出有毒的光气__。
10. 制冷剂R22,R114,R152, R502等,在高温时与润滑油__无限溶解_,在低温时_分为两层_。
11.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中, 制冷压缩机的作用是_制冷剂蒸气从低压提升到高压_并使其在__制冷系统中克服阻力,不断循环流动并维持蒸发器低压。
12. 制冷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___容积式和速度式__两大类。
13.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可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它包括:气缸数、制冷剂种类、___压缩机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汽缸中心线的位置,压缩机的级数等5个方面。
冷链物流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冷链物流管理》期末考试试卷1考试类型:共7页适用班级:考试时长: 分钟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在括号中,每题21.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冷库的分类方式也不同。
如果按照按结构类别进行划分,可分为()A.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综合性冷库、零售性冷库B.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C.大型冷库、中型冷库、小型冷库D.单层冷库和多层冷库2.“3T”理论认为,冻结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下降与所需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限度内,如果冻结食品的温度越低,其质量下降也会(),保质期会相应()。
A.越少延长B.越少缩短C.越多延长D.越多缩短3.下面哪个不属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与常温物流管理的不同点()A.冷链物流中心流程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时间。
B.冷链物流中心的运作流程尽量短。
C.冷链物流中心的作业应尽量集中。
D.冷库霉菌污染的防治4.储存冻肉的冷藏库温度应在()以下,不宜高于()。
A.-20 ℃—18 ℃B.-25 ℃—20 ℃C.-18 ℃—15 ℃D.以上都不是5.以下不属于水产品预冷的方法是()A.撒冰法B.水冰法,C.空气冷却法D.气调法6.冷库选址的原则是()A.区域位置地形地质B.水源和电源区域环境C.交通运输劳动力情况D.区域位置地形地质水源和电源区域环境交通运输劳动力情况7.医药冷链物流的对象是()A.凡是要求在低温条件下(0~5 ℃)储存的药品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范畴。
B.凡是要求在低温条件下(2~6 ℃)储存的药品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范畴。
C.凡是要求在低温条件下(2~8 ℃)储存的药品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范畴。
D.凡是要求在低温条件下(-5~5 ℃)储存的药品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范畴。
8.冷库安全检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用压力容器的内部检验。
B.在用压力管道的外部检验。
C.定期检查冷库的辅助设备。
D.对冷库制冷系统上在用的各类安全监察仪表进行校验和检查。
冷链物流题库
冷链物流题库1、冷链物流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冷链物流是指冷冻、冷藏类物品从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物流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①系统性;②协调性;③全程温控;④成本高昂;⑤技术含量高。
2、怎样理解“3T”原则?“3T”原则,即在冷链中储藏和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耐藏性(Tolerance)。
该理论认为,冻结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下降与所需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限度内,冻结食品的温度越低,其质量下降也会越少,保质期会相应延长。
3、冷链物流流程由哪些部分构成?①冷冻加工,是冷冻、冷藏商品生产企业,提供冷链加工的物流企业或销售终端对冷冻、冷藏商品进行的加工工序。
②冷冻储存,是冷冻、冷藏食品在冷链各主体的冷藏库、加工间、冷藏柜、冻结柜的状态,保证物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低温保鲜环境。
③冷藏运输,是冷冻冷藏食品通过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从一个节点到另一节点的状态,包括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环节。
④冷冻销售,是冷冻、冷藏食品在冷藏、冷冻陈列柜和储存库的冷冻储存和销售,在大中城市各类连锁超市非常普遍,是成为完整的食品冷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冷链物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是什么?①保障易腐食品安全,减少营养流失;②解决产供销不一致的矛盾;③减少食物腐烂损失造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①冷冻冷藏食品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②零售终端对企业冷链物流需求量巨大且持续上升;③农产品流通效率要求冷链物流专业化;④食品安全立法和监管力度加大为冷链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存在哪些问题?①冷链物流市场不成熟,商业环境不规范;②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损耗浪费惊人;③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④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介入程度低;⑤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⑥行业及技术标准缺位;⑦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
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别离器、节流阀、氨液别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到达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完成一次制冷循环,氨必须依次通过低级氨压机、一级油别离器、中间冷却器、高级氨压机、二级油别离器、冷凝器、储氨器、节流阀、氨液别离器、调节站、蒸发器、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这样才完成一次循环,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
即电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的作用进行冷热交换,完成制冷的过程。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
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级氨压缩机,均由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
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
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6”表示压缩机有6个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W”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
制冷技术试卷2
制冷技术试卷2《制冷技术》考试试题a一、每个空格填1分,共30分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冰箱的运行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通常被称为冰箱的运行条件。
3.制冷系统常常采用回热器。
4.制冷剂氨的代码为R717,其中7代表,17代表;水的制冷剂代码为。
5.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和两个指标表示。
6.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7.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三个过程。
8.热膨胀阀阀体安装在蒸发器管上,感温袋放置在蒸发器管上。
9.壳管式冷凝器分为和两种,前者管束内流动工质为,管间流动工质为;后者管束内流动工质为,管间流动工质为。
10.氨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只能使用管道,氟利昂系统的制冷剂管路可以使用管道和管道。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普通制冷B.深度制冷C.低温制冷D.超低温制冷()2.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能确定()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a、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中冷蒸发器中的水是制冷剂冷却水冷冻水冷凝水制冷系统中产生和输出制冷量的设备是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
蒸发器()6选择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原因是()a.高温过高b.低温过低c.压缩比过大d.压缩比过小()7.选择制冷剂时,希望()a、高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B.高临界温度,低凝固温度C.低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D.低临界温度,凝固温度低()8干燥器一般安装在()A.节流阀B.冷凝器C.压缩机D.蒸发器()9 V在4fv10b型压缩机中指()a.制冷剂种类b.气缸布置形式c.开启式压缩机d.全封闭式()10.以下不属于安全设备的是()a、安全阀B.储液罐C.易熔塞D.应急除氨器III.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环建第五章习题解答
第五章思考题:1、i热力膨胀阀:通过在蒸发器出口加上感温包,感应出口处制冷剂的过热度,将之转化为相应感温包中液体的饱和压力,进而通过弹簧的变形来控制阀门的开度。
ii电子膨胀阀:通过利用被调节参数的电信号,控制施加于膨胀阀上的电压或电流,进而达到调节供液量的目的。
电子膨胀阀在变容量调节系统中的实用性更高,能高胜任负荷变化多、变化快的系统。
2、充液式:充液式感温包中的充注量足够大,保证在任何过程中感温包中均有液体的存在。
通过感温包与蒸发器出口温度达到热力平衡时,感温包中传递的是对应温度的饱和压力p3,而由于是外平衡热力膨胀阀,故蒸发器出口压力也随即被传递,为p1,加上弹簧的压力p2,形成p1+p2=p3,当外界负荷发生改变时,导致制冷剂过热度变大,p3增大,则增大制冷剂流量。
充气式感温包内充注的液体数量取决于热力膨胀阀工作室的最高蒸发温度,在该温度下,感温系统内的所充注的液态制冷剂全部汽化为气体。
而工作原理与充液感温包的区别在于当感温包内的制冷剂全部变成气体时,当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增大时,尽管感温包内气体温度增加很大,压力却增加很少,这样使得阀门基本不会开大。
而当出现题目中的情况时,充液式热力膨胀阀的阀门加开度增幅很大,而充气式则不会。
3、完好的热力膨胀阀感温包中的介质温度为室温,对应的压力大约为1MPa,正常投入工作时的过热温度下的饱和压力,而蒸发器入口对应压力位室内气压,故此时为开启状态;而破裂的感温包只能给膜片提供大气压,与制冷剂进口压力(同样为大气压力)抵消。
所以此时阀门关闭。
4、膨胀阀前出现气化说明过冷度不够,此时制冷剂在汽液两相区,膨胀阀几口制冷剂比容增大,则膨胀阀内单位体积下的制冷剂质量减少,单位质量制冷量也减少,使得蒸发器面积不能充分利用,导致过热度过大。
5、选型过大导致过热度不够,进入压缩机可能出现液击现象,出现振荡现象(?);当选型过小则导致过热度过大,蒸发器不能被完全利用。
6、都可以用作节流装置,而且机构简单,都是利用沿程阻力使得通过其中的液体压力下降。
制冷实习报告三篇
制冷实习报告三篇制冷实习报告篇1这个学期中我们制冷与冷藏技术终于迎来了等待已久的北海生产实习,在这次持续了两个星期的实习中我们学到许多理论知识中没有接触到的东西,开拓了视野,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我们自身许多的不足。
对本专业的前景也有了更明确的蓝图。
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整个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
一、实习目的了解制冷系统的原理、组成及设备功能。
了解冷库制冷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习时间20__年11月8日到11月22日三、实习单位广西北海渔业公司冷冻厂广西北海外贸冷冻加工厂四、实习内容1、北海渔业公司冷冻厂制冷实习报告制冷实习报告11月8日到18日我们到北海渔业公司冷冻厂,该厂创建于19世纪60年代,主要加工对象为水产,设备比较陈旧,于19__年进行了大修。
其设备有:单级活塞机3台8AS170、1台6AW125、1台AW170,双级活塞机 4台8ASJ170。
冷凝器为立式冷凝器PNA150 7台,洗涤式油分离器2台,5.0容积高压贮液桶3个,低压循环桶4个(其中-40℃一个主要为单冻间供液、-33℃1个主要为急冻间供液、-28℃1个主要为低温库供液、-15℃1个主要为冰库供液),氨液分离器3个,中间冷却器3个,排液桶1个,集油器2个,冷却塔5台,紧急泄氨器1个,空气分离器1个。
其供液方式分为三种,氨泵供液,主要供急冻与冷藏、单冻以及冰库,第二种为重力供液,供制冰间,第三种为直接供液,这是备用的。
在渔业公司冷冻厂实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参观冷库制冷机房系统,了解制冷系统设备的分布,熟识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做好笔记用来绘制制冷系统原理图。
在参观学习中更进一步巩固了以前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深入理解了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压缩机:压缩机是整个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渔业公司冷冻厂所用的压缩机是活塞式压缩机,压缩机把库房系统吸回的低压制冷蒸气压缩为高压蒸气,排入油分离器去除蒸气所夹带的润滑油之后,进入冷凝器,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冷凝为高压常温的液体,泄入高压贮液器,然后再经过节流阀送入库房系统,使制冷剂得以循环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压差式供液(直接膨胀供液)
优点:1.系统简单。
整个制冷系统只有四大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与必要的阀门和连接管线。
系统相对简洁,运行管理、
维护保养的难度小,运行人员的数量和费用节省。
缺点:1.供液不均匀。
压差式供液虽然可以利用一台压缩机担负几个蒸发温度,这是其他供液方式办不到的,但是,对于多组蒸发器,此种供
液方式供液不易达到均匀。
2.传热效果受影响。
压差式供液因节流后制冷剂不经气液分离直接进
入蒸发器,故节流后产生的无效蒸汽也随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影
响了传热效果。
3.湿冲程易形成。
当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时,需要频繁调整节流阀,
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否则将发生湿冲程。
4.压缩机产冷量降低。
系统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后,保证了根据蒸发器
的需要供给制冷剂液体。
但由于感温包是靠感知回气的过热度调节
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的,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蒸发器的蒸发面
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因压缩机始终处于吸气过热而降低了本
身的产冷量。
二、重力供液
优点:1.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蒸发器传热效果有所提高。
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产生的湿蒸汽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
节流后产生的低压低温液体和无效蒸汽在此得以分离,低压液体借
助静液柱的重力流入蒸发器,蒸汽和夹带的液滴从蒸发器的回气管
道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来的气体与节流后产生的无效气
体一起被压缩机吸走。
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和节流后产生的液体一同
进入蒸发器,保证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都是液体,从而增加了蒸
发器的内表面与氨液接触的机会,提高了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
积,减小回气过热度,使蒸发器的面积减小,投资减小。
2.湿冲程不易发生。
因为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减少了压缩机湿冲程形
成的可能。
缺点:1.对空间要求较高,供液范围受限制。
因为重力式供液依靠的是静液柱产生的压力,从而使供液的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以气液分离器
为中心的作用半径以不大于30m为宜。
2.蒸发温度受限制。
受静液柱的作用,蒸发温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当
蒸发温度较低时,这种影响更甚。
3.供液不均匀。
由于静液柱的压力不大,挡供液管路的阻力不同时,
就会明显的发生供液不均。
4.传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重力式供液只能用下供上回的方式,进入
蒸发器的润滑油在平时不会流出蒸发器,是传热效果收到影响。
三、泵供液方式(强制循环供液)
优点:1.蒸发器内不易积油。
和重力供液、压差式供液相比,泵供液的蒸发器内的有会被两相流体带回低压循环桶从而不易积油。
2.传热效果好。
泵供液为余量供液,可以实现3~4倍的供液倍率,蒸
发器的内表面润湿性好,再加上蒸发器内不易积油,制冷剂与蒸发
器之间的热交换效果好。
从而蒸发器的换热面积有所减少。
3.供液均匀。
由于蒸发器的液体压力较高,像同一蒸发温度的多个蒸
发器供入的制冷剂液体易于调节均匀。
缺点:1.制冷剂充注量大。
因为为倍率余量供液,充满度较大,需要较多的制冷剂液体。
2.自动控制时易发生滞后现象。
停止供液后,蒸发器内仍存有大量液
体制冷剂,当采用自动控制时会发生滞后现象,虽然停止了向蒸发
器供液,冷间仍可继续降温。
对温度要求波动小的冷间,这就需要
在回气管道上设置电磁阀。
3.
蒸发
温度受影响。
同重力供液
一样,也有静液柱对蒸发温度的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