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参考题目

合集下载

政治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运用B. 政治制度的演变C.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D. 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A. 阶级压迫的工具B. 社会管理的机构C. 法律制定的机关D. 经济发展的保障答案:A3.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捐赠D. 个人娱乐答案:D4.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规范B. 社会契约C. 暴力威胁D. 经济利益答案:B5. 政治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A. 政治领导B. 政治组织C. 政治规则D. 政治文化答案:C6. 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是()。

A. 效率优先B. 公平优先C. 民主集中D. 个人专断答案:C7.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社会稳定C. 政治民主化D. 文化繁荣答案:C8. 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知识D. 政治行为答案:B9.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

A. 家庭B. 学校C. 媒体D. 宗教答案:B10. 政治权力的主要来源是()。

A. 经济基础B. 军事力量C. 法律授权D. 个人魅力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权力的特点包括()。

A. 强制性B. 合法性C. 排他性D. 普遍性答案:A、B、C2. 政治制度的基本类型包括()。

A. 君主制B. 共和制C. 民主制D. 专制制答案:A、B、C3.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

A. 选举B. 游行示威C. 网络舆论D. 社会服务答案:A、B、C、D4. 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包括()。

A. 传统B. 法律C. 个人魅力D. 绩效答案:A、B、D5. 政治决策的程序包括()。

A. 信息收集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政治权力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

木糖版政治学与行政学习题集

木糖版政治学与行政学习题集

木糖版政治学与行政学习题集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2.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3.美国早期的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这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4.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中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5.公共行政的首先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6.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7.我国的公共行政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这也决定了我国公共行政的独有特点。

8.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罗伯特·欧文)。

9.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

10.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1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马克斯韦伯)。

1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温斯顿·泰勒)。

13.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享利法约尔)14.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亨利·法约尔)。

15.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16.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怀特)。

17.17.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18.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但是最大的弱点是不重视效率,太重视人际关系。

1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20.20.1876年梁启超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2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22.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张金鉴的《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政治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1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政治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1

自考专业(行政管理)政治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是 ( ) A.柏拉图B.洛克C.霍布斯D.亚里士多德2、恩格斯具体、科学的论证了国家起源问题的著作是 ( ) A.《反杜林论》B.《哲学的贫困》C.《共产党宣言》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 ( ) A.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别C.商人的消失D.信息产业的消失4、既是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也成为政治学中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的职能问题B.国家的权力问题C.国家的本质问题D.国家的消亡问题5、亚里士多德称由少数人把握政权的正常国家为 ( ) A.民主国B.君主国C.贵族国D.主权国6、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 ( ) A.农业全部制B.土地全部制C.手工业全部制D.工业全部制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民主共和制和 ( ) A.总统共和制B.议会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D.委员会制8、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 (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C.按劳安排D.生产资料集体制9、反映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安排关系的是 ( ) A.国家形式B.国家形态C.国家政权组织形式D.国家结构形式10、10.实行过半总统制的是 ( ) A.法兰西第四共和国B.魏玛共和国C.瑞士联邦D.美国11、11.从广义上来说,政府是指 ( ) A.国家行政机关B.中央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权力机关D.国家机构整体12、12.弹劾美国总统的审理机构是 ( ) A.众议院B.参议院C.最高法院D.宪法法院13、13.所谓民族问题,指的是 ( ) A.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问题B.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合作问题C.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利益问题D.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进展问题14、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 ( )A.利己主义B.殖民主义C.拜金主义D.自由主义15、15.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政党产生的基础是 ( ) A.政治B.经济C.国家D.阶级16、16.美国当代比较政治学中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A.路森·帕尔B.丹尼尔·卡瓦纳C.S.韦伯D.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17、17.政治进展是由______引起的。

政治学与行政学 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 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论文选题不限于参考选题,题目可以自拟,但是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参考选题可互相借鉴)1、儒家政治哲学2、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3、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及现代价值4、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和特征5、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6、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民本思想7、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8、老子政治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9、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的历史命运11、重新解读柏拉图的《法律篇》的写作目的12、论霍布斯对现代政治思想的贡献13、斯多葛派政治思想对基督教政治思想的影响14、新共和主义新在哪里15、论罗尔斯与诺齐克的分歧16、亚里士多德对城邦公民文化的诠释17、论西方的“自然法”与中国的“天道”18、道家的“无为”与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之间的关系19、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政治思想的影响20、法西斯主义现象对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21、论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的形成22、政府决策中的公民参与23、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24、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5、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与特征26、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27、谈传统社会中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28、公共伦理与诚信29、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30、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31、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32、村民自治与草根民主33、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34、政治合法性研究35、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36、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37、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研究38、市民社会研究39、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建设40、公共危机决策中的民主与效率41、善治与政府能力建设42、乡村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3、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44、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与路径45、城市社区自治的困境与对策46、协商民主的逻辑与特点47、现代公民文化的起源与形成48、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研究49、网络民主的趋势与走向50、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51、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52、新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53、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与特点54、当代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55、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行政管理毕业参考选题(论文选题不限于参考选题,题目可以自拟,但是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

外国政府与政治西安财经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考试题

外国政府与政治西安财经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考试题

一、Noun explanation1Der bundesrat(联邦参议院)联邦参议院是16个联邦州的代表机构,参与联邦的立法及行政。

一半以上的法律,涉及各州根本利益的,需要联邦参议院的同意。

联邦参议院议长由各州州长轮流担任,每年轮换一次。

联邦参议院议长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第三高地位,仅次于联邦总统和联邦议院议长。

在联邦总统因病或出国访问期间,联邦参议院议长代行联邦总统职务。

The senate is 16 states of representative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e in federal legislative and administrative. More than half of the law, involv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need senate approval. The chairman of the senate by the states to rotate as governor, a rotation every year. The federal senate speaker at home and abroad enjoy high status on the third etiquette, second only to the President and house speaker federal. In the federal President due to illness or go abroad during the visit, the chairman of the senate designated federal President position.2 New 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说明:以下选题为参考选题。

学生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修改,即调整命题的角度或缩小题目的范围;学生也可以自定题目。

一、政治学与行政管理民主政治概念民主与社会公正民主与法治人治与法治权术理论面面观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理论述评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述评政治学研究方法当代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制度之评价西方国家利益集团之研究权力制约与监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程序化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完善中国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之完善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心理农村的村民自治研究城市的居民自治研究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研究腐败问题研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角色的历史演变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职能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行政改革与行政体制创新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WTO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改革与行政效率转变政府职能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关系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研究行政管理的经济学分析网络时代的“电子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共政策个案研究政务公开个案研究非政府组织个案研究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大都市管理体制比较政事分开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竞争与人力资源制度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网络时代的“E”化人力资源管理二、政治思想与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和特点毛泽东晚年思想研究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特征及其时代意义孙中山思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化研究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东西方文化论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经验教训对现实的借鉴中国政治制度史理论问题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贡献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江泽民的创新思想研究发展和健全共产党内民主制度研究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新世纪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研究提高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经验教训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三、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与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述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思政治教育研究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的道德教育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与有效性研究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时代的“电子德育”建设初探通过高校BBS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有效发挥新闻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广告文化与德育环境建设的互动德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与综合作用。

政治学与行政学参考书目

政治学与行政学参考书目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2.[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4.[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5.[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6.[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7.[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8.[美]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9.[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10.[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1.[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2.[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13.戴维〃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上、下)(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14.[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1年版15.[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7年版16.[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西方政治思想1.[美] 约翰〃施特劳斯著《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美] 萨拜因著《政治思想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意大利]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政治思想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4.[意大利]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当代欧洲政治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5.李强著《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6.李小兵《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7.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9.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10.洛克《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1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1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版13.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14.柏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15.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17.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1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9.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三联书店1997年版20.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21.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2.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比较政府与政治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著《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2.[美]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3.[美]迈耶等著《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4.宁骚著《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5.[中国香港]郭少棠著《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7.[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8.[美]阿尔蒙德、维巴著《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 1988年版9.[美]罗伯特〃A〃达尔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10.[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11.[美]李普塞特著《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12.[美]李普塞特著《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1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1989年版1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15.[日]山口定著《政治体制》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年版16.[日]冈泽宪芙著《政党》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年版17.[中]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英]J〃C〃亚历山大编18.[美]戴伊、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年版19.宁骚著《公共政策》(第一、二、三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20.[美]阿伯巴奇、普特南、罗克曼著《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 1990年版21.[加拿大]弗兰克著《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 1999年版22.[美]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导言和第七章)第二卷(序言)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23.[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版24.[美]杰里菲、怀曼编《制造奇迹—拉美与东亚工业化的道路》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年版25.[美]斯梅尔塞著《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26.[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上,下)华夏出版社 1995年版中国政府与政治1.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 (北京) 1991年再版27.28.邓小平著29.《邓小平文选》1-3卷30.人民出版社 (北京) 1989年再版31.32.邓小平著33.《邓小平论政府管理》34.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35.36.王亚南著37.《中国官僚政治研究》3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版39.40.谢庆奎主编41.《当代中国政府》42.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1991年版43.6. 44.高民政主编45.《中国政府与政治》46.黄河出版社(济南)1993年版47.48.7. 49.朱光磊著50.《当代中国政府过程》51.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52.1997年版53.8. 54.曹沛霖著55.《政府与市场》56.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57.1998年版58.9. 59.郭定平著60.《政党与政府》61.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62.1998年版63.10. 64.林尚立著65.《国内政府间关系》66.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67.1998年版68.11. 69.施雪华著70.《政府权能理论》71.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72.1998年版73.12. 74.谢庆奎等著75.《中国大陆政府与政治》76.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北)1999年版77.13. 78.乔耀章著79.《政府理论》80.苏州大学出版社(苏州)81.2000年版82.14. 83.陈红太著84.《当代中国政府体系》85.华文出版社(北京)86.2001年版87.15. 88.[英]J.S密尔著。

政治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政治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政治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1. 以下哪项是政治学的定义?()A. 研究经济活动的学科B. 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C. 研究国家与政治现象的学科D. 研究历史事件的学科答案:C2. 以下哪项属于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A. 实证研究B. 质性研究C. 定量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是政治制度的分类之一?()A. 民主制度B. 共产主义制度C. 资本主义制度D. 君主制度答案:A4. 以下哪项是政治权力的重要特征?()A. 强制性B. 合法性C. 公共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是政治参与的途径之一?()A. 投票B. 请愿C. 游行示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以下哪项是政治体制的分类之一?()A. 专制制度B. 议会制度C. 总统制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项是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A. 无政府状态B. 国家利益C. 国际合作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A. 政治制度B. 经济发展C. 社会变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是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核心观点?()A. 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B. 政治权力具有合法性C. 政治权力需要不断证明其合法性D. 政治权力具有神圣性答案:C10. 以下哪项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A. 政治权力B. 政治制度C. 政治参与D. 政治发展答案:A11. 以下哪项是政治文化的研究对象?()A. 政治价值观B. 政治信仰C. 政治行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2. 以下哪项是政治制度变革的动力?()A. 政治压力B. 社会需求C. 经济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3. 以下哪项是政治冲突的基本形式?()A. 政治斗争B. 政治暴力C. 政治变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4. 以下哪项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A. 法律B. 道德C. 传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5. 以下哪项是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A. 对抗性B. 合作性C. 竞争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答案解析1. 政治学是研究国家与政治现象的学科,因此选C。

政治学有关的题目

政治学有关的题目

政治学研究新领域
以下是一些政治学有关的题目:
1.“政治制度与社会公正”:分析政治制度如何影响社会公正,以及如何在
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实现社会公正。

2.“民主化与政治转型”:探讨民主化进程中的政治转型,以及民主化对政
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分析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以及国家如何在
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护和行使主权。

4.“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念”:研究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如
何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决策,以及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演变和冲突。

5.“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探讨公共政策创新和扩散的过程,以及影响公
共政策创新和扩散的因素。

6.“政治稳定与政治冲突”:分析政治稳定和政治冲突的来源、影响和解决
方式,以及如何维护政治稳定和解决政治冲突。

7.“政治领导与政策执行”:研究政治领导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以及如何提
高政策执行的效果和效率。

8.“国际政治经济与全球治理”:探讨国际政治经济的关系和全球治理的机
制,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9.“环境政治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环境政治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如
何将环境政治纳入可持续发展进程。

10.“信息技术与政治变革”:探讨信息技术对政治变革的影响,以及如何利
用信息技术推动政治改革和发展。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期末考试复习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期末考试复习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错字、漏字、多字不得分)1、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所以,要挽救民族危亡,就要推翻清政府。

2、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3、王弼被公认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奠基人,就其理论深度和思想体系的完整性而言,成就远胜于何晏。

4、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排佛倡儒的需要提出来的。

5、张载政治思想的特点是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是以他的天人合一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6、二程的政治思想是以仁政思想为核心的,它是王道政治的根本。

7、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儒术”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8、在充分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后,康有为又提出人性平等的资产阶级民权观。

9、严复政治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和强调自由。

10、李大钊以其言行与鲜血践行了“铁道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生信条。

1916年,他发表了一文,提出当时中国青年的唯一使命,在于急起直追,勇往奋进,创造“青春中华”,使“我为青春之我,我之家庭为青春之我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我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我民族”。

11、西汉初年,黄老道家思想是统治阶者的政治指导思想。

12、基于清静无为的原则,《淮南子》作者认为君主治理天下,需要“法宽刑缓”,不可累施刑法。

13、王阳明政治思想上继承孔孟的仁政思想,提出了以“明德亲民”为核心的政治主张,这种政治思想是以其心学作为理论基础的。

14、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远较黄宗羲彻底经世致用成为其主张的思想前提。

15、被誉为是“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写了《革命军》一书,教育了整整一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的准备时期,起到了振聋发瞶的作用。

16、王弼被公认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奠基人,就其理论深度和思想体系的完整性而言,其成就远胜于何晏。

17、张载政治思想的特点是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是以他的天人合一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18、二程的政治思想是以仁政思想为核心的,它是王道政治的根本。

衡阳师范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一)

衡阳师范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一)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1)一、单选题(共40题,80分)1、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 )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A、国家B、市场C、国家或中央政府D、中央政府正确答案: C2、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主要在于()A、市场结构的不同B、普及人群的范围C、实施的范围与程度的差异D、生产要素的差异正确答案: C3、实施“次级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是A、先进的科学技术B、更多的劳动力C、发达的金融市场D、更多的自然资源正确答案: D4、美国混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 ( )A、遵循自由平等原则、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保体系B、财政金融体制有自己的特点、以效率为原则的平等分配原则C、政府对经济活动发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遵循自由平等原则D、在微观经济领域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强调市场经济的法制化正确答案: D5、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A、完全可以用解释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B、根本不能用解释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C、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基本相同D、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独特性正确答案: D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正确答案: D7、资本积累是()的源泉。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既是简单再生产又是扩大再生产D、资本集中正确答案: B8、社会资本简单生产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 ( V + M ) = Ⅱ CB、Ⅰ ( V + M ) > Ⅱ CC、Ⅰ ( V + △ V + m / x ) = Ⅱ ( C + △ C )D、Ⅰ ( V + △V )= Ⅱ C正确答案: A9、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责任政治的实践与发展研究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责任政治的实践与发展研究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责任政治的实践与发展研究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责任政治的实践与发展研究一、研究背景责任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概念,它强调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必须承担政治、行政和法律责任。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责任政治的实践与发展逐渐成为政治学与行政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研究责任政治的实践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责任政治有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和治理效率,推动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

其次,责任政治有助于约束政府权力,保障公众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最后,责任政治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政治学与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责任政治的实践与发展情况,分析责任政治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及面临的挑战。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梳理责任政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2. 分析责任政治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实践情况,探索其发展规律和特点。

3. 考察责任政治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包括政府问责、行政执法、信息公开等方面。

4. 分析责任政治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5. 探讨责任政治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责任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情况。

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责任政治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最后,结合实地调查,了解当代中国责任政治的实践情况及其面临的挑战。

五、研究结果1. 责任政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得到了明确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2. 分析了责任政治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实践情况,发现责任政治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 在中国,责任政治的实践主要体现在政府问责、行政执法和信息公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行政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行政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行政权力B. 行政行为C. 行政组织D. 行政关系答案:C2. 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A.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B. 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C. 马克思的《资本论》D.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答案:A3.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合法性原则B. 效率性原则C. 民主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4. 行政执行的主体是: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监察机关5. 行政监督的目的是:A. 保障公民权利B. 维护行政秩序C. 提高行政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6. 行政组织结构的类型不包括:A. 直线型B. 职能型C. 矩阵型D. 网络型答案:D7. 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A. 行政赔偿B. 行政处罚C. 行政处分D. 行政诉讼答案:D8. 行政伦理的核心是:A. 公平B. 正义C. 诚信D. 效率答案:B9. 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B. 地方人民政府C. 立法机关D. 司法机关答案:A10. 行政复议的受理机构通常是: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行政复议机关D. 监察机关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行政决策的特点包括:A. 目的性B. 权威性C. 程序性D. 灵活性答案:ABC2. 行政组织的功能包括:A. 决策B. 执行C. 协调D. 监督答案:ABCD3. 行政监督的类型包括:A. 内部监督B. 外部监督C. 立法监督D. 司法监督答案:ABD4. 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公正B. 公平C. 诚信D. 效率答案:ABC5. 行政法规的效力包括:A. 法律效力B. 行政效力C. 司法效力D. 道德效力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行政组织及其活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组织理论、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规、行政伦理等方面。

2012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12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其一:2012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发布时间:2011-9-9 11:15:35 阅读次数:13861.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2.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3.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研究4.市民社会研究5.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与路径研究6.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7.政治合法性研究8.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与规模研究9.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阻力因素分析10.村民自治与草根民主11.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12.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13.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14.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管理模式研究15.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16.政府行政成本控制分析17.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途径分析18.论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19.论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关20.试论未来行政领导的形象塑造21.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22.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23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24.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25.长三角地方政府治理机制下的政策制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26.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27.科学发展观与责任政府的构建28.论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中的民主价值取向29.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体制分析30.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31.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32.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33.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34.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35.当代西方政治与行政管理的新变革36.依法治国重点在治“吏”37.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38.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39.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40.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41.舆论监督的作用42.中国古代的监督制度43.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44.西方政治理念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细分问题论述)45.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分析(细分问题论述)46.公共伦理分析(细分问题论述)47.古罗马政治制度对西方民主制的影响48.西方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形成49.论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的形成50.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与特征51.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52.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及现代价值53.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和特征54.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55.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民本思想56.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57.老子政治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58.谈传统社会中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59.公共伦理与诚信60.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61.政治信用论62.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人才选拔63.唐太宗行政管理思想及其影响64.曹操唯才是举思想及其影响65.城市社区管理讨论66. 户籍管理讨论67.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68. 城乡社区自制制度建设69. 社区民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70.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参考题目

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参考题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核心地位2.试述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系统3.简述市场经济对中国政治的影响4.浅谈村民自治中遇到的理论问题5.简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行政责任6.试述政府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浅谈政党与政治社团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8.简述政治稳定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9.分权制衡与议行合一的制度技术比较10.民主与效能怎样避免二律背反11.试述政府组织的科学性及其表现12.试述政府行为质量的评判标准13.论人大制度的创新14.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15.试析公务员考核制度流于形式的原因与对策16.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17.论我国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18.如何切实发挥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作用19.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作用、意义20.中国社会中间组织的现状、作用、意义21.非政府组织在政策形成和执行上的意义和作用22.公共组织与私营组织的比较23.中国决策体制和执行体制研究24.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25.中国地方政府中的党政关系研究26.中国党政关系的变迁及其政治发展问题27.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政治发展28.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与改革29.城市基层自治与中国民主发展30.村民自治中的乡村关系31.村民自治相关立法的改革与完善32.对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政治学分析33.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化的现状分析34.中国信访制度研究35.解决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对策36.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37.评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38.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研究(含义、测度、控制)39.贫富差距与其他不公平问题的关系40.社会分化的政治后果41.如何协调发展与稳定42.论政策执行的监控系统43.试析充分发扬民主是我国选举制度的本质要求44.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45.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46.论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47.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分析48.我国当前农村选举现状及其利弊分析49.试论发展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50.试论政治参与民主政治的关系51.当前公务员考试热的深层分析52.试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53.依法治国重在治“吏”54.试论依法治国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55.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56.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7.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58.中国人大制度研究59.中国农村村民直选的政治效应60.地方政府体制中的条块关系61.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62.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问题研究6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64.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65.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66.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7.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68.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69.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70.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71.构建和谐社会与扶助弱势群体72.舆论监督的作用7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74.儒学政治资源与和谐社会建构75.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督制度76.论我国公民参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77.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不服从现象的社会心理基础78.论“个性补偿理论”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79.政治家个性心理特征分析80.变革时代的领导方式81.变革时代所需要的领导特质82.政府与公民间心理关系特征及发展规律83.论科举制在平衡传统社会秩序中所起的作用84.对收入差距的政治社会学分析85.论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的推动作用86.论法治对政治权威的约束87.论社会分层对社会发展的功能88.略论中国国家起源的特点89.试析秦二世而亡的制度原因90.论汉朝在中国官僚体系发育中的作用91.论九品中正制与门阀政治的关系92.试论唐朝中央政府君逸臣劳的运作模式93.论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94.论宋代轻视行政效率的根由95.论元朝决策机构的利弊96.论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恶果97.论明朝废相的弊端98.论明代宗藩制度对国家的危害99.论清代体制外的决策影响因素100.论清末新政对中国制度现代化的影响101.孔子与墨子政治思想比较102.法家与道家政治思想比较103.试论孟子的仁政思想104.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105.王充政治思想的社会意义106.简述《贞观政要》的政治影响107.简述《无能子》的政治批判思想108.简述两宋理学家的天人理论109.浅谈李贽童心论的政治意义110.顾炎武“寓封建于郡县”浅论111.黄宗羲的学校与西方议会的功能比较112.浅谈康熙帝的民本政治思想113.简述龚自珍的政治批判思想114.浅谈太平天国政治理想的局限性115.简评“中体西用论”的社会意义116.试述严复“天演论”的社会意义117.简述谭嗣同政治思想的历史影响118.简述宋教仁的议会政治思想119.试述孙中山的政党政治理论120.简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21.浅谈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历史地位122.简述章太炎的民粹主义政治思想123.简述钱穆的中国政治观124.浅谈国民党政府的训政理论125.简述“三民五权”的宪政理论126.浅谈顽固保守思想的社会基础127.试论西方宪政制度的人性论基础128.试析西方国家政党与议会的关系129.论美国联邦政治制度的演变130.论英国宪政模式的影响131.试析《自由大宪章》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影响132.英美政党制度比较133.试析美国总统中心地位的形成134.法国大革命与政治制度的演变135.浅析雅典的宪政民主制136.古罗马政制研究137.论违宪审查138.论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及特点139.试论英美代议制起源的差异性与其代议制结构差异的内在联系。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试卷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试卷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试卷南大政治学原理2001 名词1、洛克2、政治角色3、公共舆论4、国家元首5、代议制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简答1、简要说明政治系统与内部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2、如何看待政治统治的目标与手段3、简要分析国家权力资源的结构论述1、法治辩2、论现代化背景下的廉正建设北师大政治学原理2002 名词1、政治制度2、政治社会化3、政党政治4、君主立宪制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简答1、简述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简述“地理环境就决定论”3、简述民主与法制的关系4、简述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任选2题)1、试论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2、联系中国实际,试论政治文化在政治制度变迁中的作用3、论“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南开政治学2002 1、国家阶级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2、国家与氏族的基本区别3、总统-内阁混合制的主要特点4、反对党与在野党的主要区别5、西方现代民主思想的特点6、当代西方国家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主要变化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7、政治的概念与当代中国的主题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试题1998行政管理学一、名词解释25%1 管理7职能2 管理幅度3 “帕金森定律”4 “政治中立”5 行政诉讼二、简答45%1 政治与行政的管理2 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3 行政管理过程的职能4 行政目标、计划与决策的关系5 “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三、论述30%1 论行政道德与行政法制2 试论我国的行政改革2000年行政管理学一、名词解释20%1、“POSDCRB”2、“帕金森定律”3、行政文化4、利格斯(Fred W.Reggs)5、《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二、简答40%1、简述行政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2、什么是行政监督?其主体有哪些?3、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赫伯特.A.西蒙:“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心脏”,“管理就是一系列决策”,作何理解?三、论述题40%1、依法行政2、罗伯特.A.达尔:“没有理由设想公共行政学的每一个原理在每一个民族国家中具有同样的效用,或公共行政实践在一国的成功必然在另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不同的国家中也能获得成功。

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试题最终

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试题最终

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试题最终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试题最终一、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管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的是:A. 组织如何实现目标B. 如何识别和分析管理问题C.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D. 组织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2. 根据《管理学基础》的内容,以下哪个是目标管理的核心特点:A. 明确、具体、可测量B. 灵活、模糊、难量化C. 高效、迅速、直观D. 多样、变动、主观3. 下列属于行政管理学研究内容的是:A. 组织行为研究B. 组织结构研究C. 组织沟通研究D. 组织文化研究4. 政府行为具有以下哪种特点:A. 非常灵活B. 性质复杂C. 易被预测D. 吸引市场竞争5. 行政能力的构成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政治能力B. 经济能力C. 权威能力D. 管理能力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用大写字母A表示正确,用大写字母B表示错误。

1.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 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是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3. 政治学是独立于本国国情和本国历史条件之外发展起来的。

4.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权力运行中产生的一切行为。

5. 技术是管理人员唯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三、简答题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 请简要说明目标管理的特点。

3.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4. 政府行为具有哪些特点?请列举三个。

5. 行政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请列举三个。

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从管理学、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对一个企业或政府机构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应用题以"教育行政管理"为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并提出改进教育行政管理的措施。

注意:以上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试题以考试要求为准。

政治学与行政学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论文选题

学年论文选题一、毕业论文选题原则:、鼓励论文选题与大学期间进行过的社会调查相活动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尽量不写纯理论的题目,不写又大又空的题目;、写自己熟悉题目,鼓励案例研究,如“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等)分析苏北某县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三、参考选题(下面提供的选题供参考,鼓励在下面的选题之外自主拟定题目,但需与老师协商)1.公共政策执行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某项政策的执行阻滞为例2.**市低保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其处理3.新型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若干问题分析4.乡镇公共财政体制:问题、原因与对策5.政策评估的定量分析:以某项政策的行为过程为研究对象6.社区治理结构与社区居民自治:以某社区的调查为样本7.“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机会主义政策行为分析8.“土政策”出台的现象探源9.市场主导抑或政府主导——转型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创新的二难选择10.**市规划发展中的同质社区与混合社区的选择11.从***地方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环境治理的政府承诺与实现情况的探讨13.对农村乡镇合并的观察和思考14.基层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研究以***地方市**镇为例15.***地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6.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7.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行政效率途径思考与探索18.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功能分析19.志愿者活动的政府管理问题20.慈善事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以xxx为例21.大学生村官对基层行政管理的适应性研究22.假如我是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策划23.“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建议”24.***地方基层政府调查分析(如村长与村支书的关系,如何一起工作的?当地干群关系怎样?可以通过对当事人进行访谈,以个案的形式了解: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他们的问题与困惑?他们心理的想法?也可能单独就基层干部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如哪些人当干部?他们的素质、能力、威信,群众如何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25.***地方基层精英与地方治理的个案分析调查(“有本事的人”在地方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影响力,对基层决策的影响,与普通群众的关系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核心地位2.试述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系统3.简述市场经济对中国政治的影响4.浅谈村民自治中遇到的理论问题5.简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行政责任6.试述政府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浅谈政党与政治社团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8.简述政治稳定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9.分权制衡与议行合一的制度技术比较10.民主与效能怎样避免二律背反11.试述政府组织的科学性及其表现12.试述政府行为质量的评判标准13.论人大制度的创新14.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15.试析公务员考核制度流于形式的原因与对策16.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17.论我国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18.如何切实发挥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作用19.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作用、意义20.中国社会中间组织的现状、作用、意义21.非政府组织在政策形成和执行上的意义和作用22.公共组织与私营组织的比较23.中国决策体制和执行体制研究24.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25.中国地方政府中的党政关系研究26.中国党政关系的变迁及其政治发展问题27.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政治发展28.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与改革29.城市基层自治与中国民主发展30.村民自治中的乡村关系31.村民自治相关立法的改革与完善32.对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政治学分析33.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化的现状分析34.中国信访制度研究35.解决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对策36.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37.评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38.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研究(含义、测度、控制)39.贫富差距与其他不公平问题的关系40.社会分化的政治后果41.如何协调发展与稳定42.论政策执行的监控系统43.试析充分发扬民主是我国选举制度的本质要求44.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45.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46.论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47.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分析48.我国当前农村选举现状及其利弊分析49.试论发展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50.试论政治参与民主政治的关系51.当前公务员考试热的深层分析52.试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53.依法治国重在治“吏”54.试论依法治国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55.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56.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7.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58.中国人大制度研究59.中国农村村民直选的政治效应60.地方政府体制中的条块关系61.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62.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问题研究6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64.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65.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66.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7.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68.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69.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70.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71.构建和谐社会与扶助弱势群体72.舆论监督的作用7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74.儒学政治资源与和谐社会建构75.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督制度76.论我国公民参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77.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不服从现象的社会心理基础78.论“个性补偿理论”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79.政治家个性心理特征分析80.变革时代的领导方式81.变革时代所需要的领导特质82.政府与公民间心理关系特征及发展规律83.论科举制在平衡传统社会秩序中所起的作用84.对收入差距的政治社会学分析85.论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的推动作用86.论法治对政治权威的约束87.论社会分层对社会发展的功能88.略论中国国家起源的特点89.试析秦二世而亡的制度原因90.论汉朝在中国官僚体系发育中的作用91.论九品中正制与门阀政治的关系92.试论唐朝中央政府君逸臣劳的运作模式93.论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94.论宋代轻视行政效率的根由95.论元朝决策机构的利弊96.论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恶果97.论明朝废相的弊端98.论明代宗藩制度对国家的危害99.论清代体制外的决策影响因素100.论清末新政对中国制度现代化的影响101.孔子与墨子政治思想比较102.法家与道家政治思想比较103.试论孟子的仁政思想104.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105.王充政治思想的社会意义106.简述《贞观政要》的政治影响107.简述《无能子》的政治批判思想108.简述两宋理学家的天人理论109.浅谈李贽童心论的政治意义110.顾炎武“寓封建于郡县”浅论111.黄宗羲的学校与西方议会的功能比较112.浅谈康熙帝的民本政治思想113.简述龚自珍的政治批判思想114.浅谈太平天国政治理想的局限性115.简评“中体西用论”的社会意义116.试述严复“天演论”的社会意义117.简述谭嗣同政治思想的历史影响118.简述宋教仁的议会政治思想119.试述孙中山的政党政治理论120.简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21.浅谈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历史地位122.简述章太炎的民粹主义政治思想123.简述钱穆的中国政治观124.浅谈国民党政府的训政理论125.简述“三民五权”的宪政理论126.浅谈顽固保守思想的社会基础127.试论西方宪政制度的人性论基础128.试析西方国家政党与议会的关系129.论美国联邦政治制度的演变130.论英国宪政模式的影响131.试析《自由大宪章》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影响132.英美政党制度比较133.试析美国总统中心地位的形成134.法国大革命与政治制度的演变135.浅析雅典的宪政民主制136.古罗马政制研究137.论违宪审查138.论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及特点139.试论英美代议制起源的差异性与其代议制结构差异的内在联系。

140.试论选举制度与法国议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141.试析国家元首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性。

142.试析“两党制”的成因与特点。

143.试论宪政制度的内涵。

144.解析“宪政”与“民主”的关系。

145.论“文官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146.公共行政过程中道德责任的冲突147.信息时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沟通方式148.当代君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9.西方国家直接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50.西方各国政治发展中的种族与民族问题研究151.当代西方国家联邦政治研究152.当代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153.西方国家利益集团政治研究154.西方国家的立法体制研究155.西方国家的宪法保障制度研究156.西方国家的司法体制及其比较研究157.论司法审查与国家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

158.试析政治制度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159.论德国政党法对德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160.论英国选举制度的起源161.评价东亚式民主162.日本的现代化研究163.后发展面临的压力164.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165.发展中国家的腐败缘何高发166.腐败与政权类型的关系167.评“腐败有益论”168.评价当今世界的民主化浪潮169.推进民主化的时机和条件170.民主与经济的关系171.软权力概念评析172.软权力与中国的和平崛起173.21世纪初中国地缘政治环境浅析174.和谐世界观的理论和现实基础175.联合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176.伊朗核危机原因分析177.战后欧美关系的总体特征及其理论分析178.从国际机制理论看中国加入WTO (或其他某一国际组织)179.试论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180.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比较181.洛克与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182.洛克和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比较183.浅析希腊城邦制度184.评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主张。

185.布丹的主权学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186.评杰弗逊的“人民参政”原则?187.试论密尔提出的“代议制民主”思想。

188.评康德的伦理思想?189.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190.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191.格林与自由主义的转变。

192.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批判。

193.哈耶克与奥克肖特论理性主义之比较。

194.从罗尔斯的正义观看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

195.略论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转向。

196.超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二分法:共和主义的自由观。

197.超越程序民主与立宪民主的对立:商议民主。

198.略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199.批判诺奇克的“最小国家”观。

200.略论金利卡的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

全国人大双层权力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其问题分析关于健全人大代表会外活动制度的几个问题新闻在中国政府过程中的作用香港现行政治制度的特点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对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思考论中国宪政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特征及其对民主建设的功能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模式及其构建途径试论发展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试论公民政治参与对和谐社会的促进功能试论对“失败国家”的国际干预论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外交相互依赖视角下的中国与++国家关系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主要议题:基于对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分析超越安全困境:中国睦邻政策浅析安全困境与朝鲜核危机社会正义的批判者:哈耶克与诺奇克比较亨廷顿政治秩序观评析回归正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福山的国家建构论阿尔蒙德政治文化理论评析格林与自由主义的转变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批判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论略论罗尔斯的差别原则超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二分法:共和主义的自由观超越程序民主与立宪民主的对立:商议民主略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批判诺奇克的“最小国家”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