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练习振动与波(习题含答案)
新高考物理复习专题八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练习含答案

专题八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五年高考考点过关练考点一机械振动1.(2022浙江1月选考,6,3分)图甲中的装置水平放置,将小球从平衡位置O拉到A后释放,小球在O点附近来回振动;图乙中被细绳拴着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可绕固定点来回摆动。
若将上述装置安装在太空中的我国空间站内进行同样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小球将保持静止B.甲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振动C.乙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摆动D.乙图中的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B2.(2022浙江6月选考,11,3分)如图所示,一根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光滑杆,两端分别固定着相同的轻弹簧,两弹簧自由端相距x。
套在杆上的小球从中点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小球将做周期为T的往复运动,则()A.小球做简谐运动B.小球动能的变化周期为T2C.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周期为T时,其运动周期为2TD.小球的初速度为v2答案B3.[2019课标Ⅱ,34(1),5分]如图,长为l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a,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点处,在Ol的O'处有一固定细铁钉。
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2°)后由静止释放,点正下方34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
当小球a摆至最低位置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
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x,向右为正。
下列图像中,能描述小球在开始一个周期内的x⁃t关系的是()答案A4.[2022重庆,16(1),4分]某同学为了研究水波的传播特点,在水面上放置波源和浮标,两者的间距为L。
t=0时刻,波源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产生的水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视为简谐波),t1时刻传到浮标处使浮标开始振动,此时波源刚好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波源和浮标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则()A.浮标的振动周期为4t1B.水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L4t1t1时刻浮标沿y轴负方向运动C.32D.水波的波长为2L答案A5.(2023山东,10,4分)(多选)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质点,依次通过相距L的A、B两点。
高考物理波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波学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 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如何计算?答案: 光的传播速度是3.00 × 10^8米/秒。
它可以通过光速公式来计算,即速度等于光的频率乘以波长。
2. 题目: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吗? 请解释原因。
答案: 是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声音是通过介质中的分子振动传播的,不同介质中分子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因此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3. 题目: 如果一个波的频率为20 Hz,波长为10米,求波速。
答案: 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所以波速为200米/秒。
4. 题目: 什么是声音的共振? 举个例子说明。
答案: 声音的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的固有频率与外界声波的频率相同时,会发生共振现象,这时声音的幅度会明显增强。
例如,当一个人唱歌时,如果唱到杯子的固有频率,杯子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
5. 题目: 什么是光的折射? 请给出一个折射的实际应用。
答案: 光的折射是指光在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一个实际应用是光的折射在眼镜的制作中。
眼镜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来矫正眼球的视觉缺陷,使人们能够看清楚物体。
6. 题目: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多次反射? 请解释原因。
答案: 多次反射是在光线经过多个反射界面时发生的。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到另一个介质时,发生反射。
如果第二个介质的界面不是垂直于入射光线的话,光线在第二个界面上再次发生反射,形成多次反射。
7. 题目: 什么是声音的干涉? 请给出一个干涉的实际应用。
答案: 声音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叠加产生干涉图样的现象。
一个实际应用是音乐播放器或扬声器中的立体声效果。
通过控制多个音源的相位和幅度,可以在听众位置产生空间感,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逼真度。
8. 题目: 什么是光的偏振? 举个例子说明。
答案: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在特定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例如,太阳光中的光是无偏振光,而经过偏振片过滤后,只有特定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光能够透过。
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分层突破练12 振动与波

专题分层突破练12 振动与波A组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的二次方与其摆长成正比B.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C.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越小D.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2.用小球和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使其沿水平方向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2 s内,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B.2~3 s内,弹簧的势能逐渐减小,弹簧弹力逐渐增大C.t=4 s时,小球的动能达到最大值,弹簧的势能达到最小值D.t=5 s时,弹簧弹力为正的最大值,小球的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3.海洋生态自动监测浮标如图所示,可用于监测水质和气象等参数。
一列水波(视为横波)沿海面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4.5 m的两处分别有甲、乙两浮标,两浮标随波上下运动。
当甲运动到波峰时,乙恰好运动到波谷,此时甲、乙之间只有一个波峰。
观察到甲从第1次到达波峰与第11次到达波峰的时间间隔为20 s,则该水波( )A.振幅为4.5 mB.波长为3 mC.频率为2 HzD.波速为2.25 m/s4.在某科幻电影中有一种地心车,无需额外动力就可以让人在几十分钟内到达地球的另一端。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车与轨道及空气之间的摩擦,乘客和车的运动为简谐运动,则( )A.乘客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车对人的支持力提供的B.乘客达到地心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C.乘客只有在地心处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乘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5.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a此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小C.再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运动到x=6 m处D.当质点P运动到最低点时,质点b恰好运动到平衡位置6.p、q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连续介质中沿+,波速为v=10 m/s。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简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D.水平弹簧振子朝左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A开始计时,则[ ]A.当振子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B.当振子再次经过A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C.当振子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一定又到达位置AD.一定还有另一个位置跟位置A有相同的位移3.如图1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
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4.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单摆的振动跟原来相比 [ ]A.频率不变,机械能不变B.频率不变,机械能改变C.频率改变,机械能改变D.频率改变,机械能不变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质点在哪两段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A.0~0.3s和0.3~0.6s B.0.6~0.9s和0.9~1.2sC.0~0.3s和0.9~1.2s D.0.3~0.6s和0.9~1.2s6.如图3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
则此振动系统[ ]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B.在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势能和动量C.在t1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D.在t2和t5时刻振子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7.摆A振动60次的同时,单摆B振动30次,它们周期分别为T1和T2,频率分别为f1和f2,则T1∶T2和f1∶f2分别等于[ ]A.2∶1,2∶1B.2∶1,1∶2C.1∶2,2∶1 D.1∶1,1∶28.一个直径为d的空心金属球壳内充满水后,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起来形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八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点精练(含详解)(1)

专题八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考点题号(难易度)1.机械振动、电磁波3(易)、4(易)2.波的传播1(易)、11(中)3.光的折射、全反射2(易)、9(中)、10(易)、13(中)、14(中)4.波动图像6(中)、7(中)、15(中)5.波的干涉5(中)6.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综合8(中)7.光的波动性12(中)1.(2013台州高三调考)一根粗细均匀的软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抓住并上、下振动,形成了向右传播的振幅不变的波.若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波的传播速度与振动的振幅有关B.绳中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C.绳中相距为的两个质点的振动位移总是相同D.离手距离分别为x1、x2(x2>x1)的两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差为解析: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振动的振幅无关,选项A错误;质点的振动只是在其平衡位置往返运动,其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两个彼此无关的量,选项B错误;绳中相距为的两个质点,振动相差半个周期,其振动位移总是相反,选项C错误;波由x1传到x2,其路程为Δx=x2-x1,由速度公式知Δt==,选项D正确.2.(2013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三段考)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比较这两种光有( CD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在光屏上形成的相邻亮条纹的间距较小解析:由n=可知,蓝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速度较小,选项A错误;以相同的入射角θ1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由n=可知,蓝光的折射率大,折射角θ2应较小,选项B错误;从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由公式sin C=可知,红光的折射率小,临界角大,选项C正确;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由公式Δx=λ可知蓝光的波长短,相邻条纹间距小,选项D正确.3.(2013宝山区模拟)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1 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A.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约在0.3~1.5 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D.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就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解析:由c=λf知λ=,可知真空中上述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约在0.3~1.5 m之间,选项A对;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产生的,选项B错;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衍射本领越弱,越不容易绕过障碍物,不便于远距离传播,选项C错;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由s=就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选项D对.4.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0~5 s内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振动周期为5 s,振幅为8 cmB.第2 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C.第3 s末振子的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D.从第1 s末到第2 s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解析:根据题图像可知,弹簧振子的周期T=4 s,振幅A=8 cm,选项A错误;第2 s末振子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且沿x轴正方向,选项B错误;第3 s末振子经过平衡位置,速度达到最大,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选项C正确;从第1 s末到第2 s末振子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速度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5.(2013宁波五校高三适应性考试)测声室内的地面、天花板和四周墙壁表面都贴上了吸音板,它们不会反射声波,在相距6 m的两侧墙壁上各安装了一个扬声器a和b,俯视如图所示,两扬声器的振动位移大小、方向完全相同,频率为170 Hz.一个与示波器Y输入相连的麦克风从a点开始沿a、b两点连线缓缓向右运动,已知空气中声波的波速为340 m/s,则( AB )A.麦克风运动到距离a点1.5 m处时示波器荧屏上的波形为一直线B.麦克风运动过程中除在a、b两点外,振动加强位置有5个C.麦克风运动过程中示波器荧屏显示的波形幅度是不变的D.如果麦克风运动到a、b连线的中点停下来之后,麦克风中的振动膜将始终处于位移最大处解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波长λ==2 m,选项A中,当麦克风运动到距离a点1.5 m处时,到两波源的距离差Δx=3 m=1λ,为振动减弱位置,示波器荧屏上的波形为一直线,选项A正确;麦克风运动过程中除在a、b两点外,到两扬声器的距离差为波长的整数倍的位置依次为距离a点1 m、2 m、3 m、4 m、5 m处,即振动加强位置有5个,选项B正确;振动加强、振动减弱是指物体的振幅大了还是小了,并不是不再振动,选项C、D均错误.6.(2013金华十校高三模拟)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在t=0时刻波源开始上下振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在t=8.25 s 时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波速v=20 m/s.则在t=6 s时,x=10 m 处质点的振动位移、速度方向是( B )A.y=4 cm,速度方向向下B.y=0 cm,速度方向向下C.y=0 cm,速度方向向上D.y=-4 cm,速度方向向上解析:由波的图像可知,该波的波长λ=20 m,而波速v=20 m/s,所以振动周期T==1 s,t=8.25 s时,x=10 m处质点的振动位移y=-4 cm,速度方向向上,t=6 s时,x=10 m 处质点的振动情况应为Δt=8.25 s-6 s=2.25 s=2T前的振动情况,将波形向左平移λ距离即为t=6 s时的波形图,由此可知选项B正确.7.(2013长春三模)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处,t+0.6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50 m/sB.质点a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30 cm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为60 cmD.若T=0.8 s,当t+0.4 s时刻开始计时,则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x=0.1sin(πt)m解析: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0 m,而0.6 s=nT+T,T= s,n=0时,T=0.8 s,v==50 m/s,故选项A正确;当n=1时,T= s,则v== m/s,波传到c点所需时间Δt= s,则0.6 s时质点c振动时间为0.6 s- s= s=T+,由此可知选项C正确,B错误;T=0.8 s时,波传到c处的时间为0.2 s,显然开始计时时c质点处在波峰处,其振动方程为x=0.1cos(πt) m,选项D错误.8.(2013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如图(甲)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 点为振源,P点到O点的距离l=8.0 m.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该波的波速为2 m/s,t=2 s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该波的波速为4 m/s,t=2 s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C.该波的波速为2 m/s,t=2 s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D.该波的波速为4 m/s,t=2 s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解析:由图(乙)可知波由O传到P需要4 s,故波速v==m/s=2 m/s;质点P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且周期为2 s,故振源O的起振方向也沿y轴正方向,t=2 s时刻,振源O刚好振动一个周期,振动方向跟起振方向一致,故选项A正确.9.(2012浙江五校联考)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好平行于OB,以下对介质的折射率及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能不能发生全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不能发生全反射B.,能发生全反射C.,不能发生全反射D.,能发生全反射解析:画出光路图,并根据几何关系标出角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介质的折射率n==;因为sin 30°=<==sin C,所以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不能发生全反射.故选项A正确.10.关于下列四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图可能是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图样B.在(乙)漫画中,由于光的折射,鱼的实际位置比人看到的要深一些C.(丙)图为一束含有红光、紫光的复色光c,沿半径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由圆心O点射出,分为a、b两束光,则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要比b光条纹间距更大D.(丁)图是光从玻璃射入空气里时的光路图,其入射角是60°解析:(甲)图可能是单色光的衍射图样,选项A错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将会发生折射,由折射规律可知选项B正确;(丙)图中从光路图可以确定a为紫光,则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 光的条纹间距要小一些,选项C错误;(丁)图中如果是从玻璃射入空气的光路图,竖直线是法线的话不会出现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情况,选项D错误.11.(2013浙江舟山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动源A、B相距6 m,t0=0时刻A、B同时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振动图像A为(甲)所示,B 为(乙)所示.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t1=0.3 s 时刻刚好在中点C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 m/s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 m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D.t2=0.7 s时刻质点B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解析:由于经0.3 s波传播距离为3 m,代入速度公式v=得,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 m/s,选项A正确;由题图可知两列波的周期均为T=0.2 s,代入关系式λ=vT可得,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 m,选项B错误;两波源的振动情况正好相反,因此中点C为振动减弱点,选项C错误;由于A、B相距6 m=3λ,t2=0.7 s=3T,所以t2=0.7 s时刻,质点A在T时刻的振动情况传到质点B处,而振源B的振动已停止,因此质点B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选项D正确.12.(2013南通市第一次调研)关于光的偏振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偏振光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B.自然光在水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一定程度的偏振光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D.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解析:偏振光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不相同,选项A错误;自然光在水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一定程度的偏振光,选项B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C 错误;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干涉现象的应用,选项D错误.13.(2013宁波高三第二次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穿过玻璃砖后从侧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单色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B.在玻璃中b光的波长比a光短C.在玻璃中b光传播速度比a光大D.减小入射角i,a、b光线有可能消失解析:穿过玻璃砖后a光的偏折小,折射率小,波长长,选项A错误,B正确;由折射率n=可知,a光的传播速度大,选项C错误;减小入射角i,玻璃砖中射向左侧面的光线入射角增大,a、b光线有可能消失,选项D正确.14.(2013安徽阜阳一中高三模拟)△OMN为等腰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D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B.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D.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解析:相同的入射角,b光发生全反射,说明b光的临界角小于a光的临界角,由sin C=、n=知, b光的折射率大、波长短、频率高、在棱镜内传播速度小、不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选项D正确.15.(2013浙江永康高考适应性考试)小明将不同规格的橡皮筋A、B系在一起,连接点为O,请两个同学抓住橡皮筋的两端,并将橡皮筋靠近瓷砖墙面水平拉直.小明用手抓住O点,上下快速抖动.某时刻橡皮筋形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两种橡皮筋中的波长相同B.两种橡皮筋中波的频率相同C.两种橡皮筋中的波速相同D.此时两种橡皮筋中a、b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由题图可知,橡皮筋A的波长为橡皮筋B的波长的两倍,选项A错误;两橡皮筋的振动为受迫振动,橡皮筋中波的频率相同,都为小明抖动的频率,选项B正确;由v=λf知,橡皮筋A 的波速为橡皮筋B的波速的两倍,选项C错误;由同侧法可判断,此时两种橡皮筋中a、b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
高三物理波的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波的基础练习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机械振动最基本的要素?A. 能量B. 速度C. 频率D. 振幅答案:D2.下列选项中,属于横波的是:A. 音波B. 电磁波C. 地震波D. 水波答案:B3.一个机械波的频率为100Hz,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 2sB. T = 10msC. T = 1000μsD. T = 0.01s答案:D4.波速为2m/s的波在5s内传播的距离为:A. 2mB. 10mC. 25mD. 12.5m答案:B5.两个波的频率分别为10Hz和20Hz,它们的周期之比为:A. 1:1B. 1:2C. 3:1D. 2:1答案:D【第二节】填空题1.波传播的基本特性是______。
答案:传播、传递2.一个波峰经过某固定点的时间称为波的______。
答案:周期3.波长是相邻两个______之间的距离。
答案:波峰(或波谷)4.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的_____。
答案:周期个数5.波速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m/s6.一个波长为1m的横波,峰到波谷的距离为______。
答案:0.5m【第三节】解答题1.某波的波速为20m/s,频率为10Hz,求该波的波长和周期。
解答:波速(v)= 波长(λ) ×频率(f)20 = λ × 10λ = 2m周期(T)= 1 / 频率(f)T = 1 / 10 = 0.1s答案:波长:2m周期:0.1s2.已知某波的频率为100Hz,波长为0.02m,求该波的速度和周期。
解答:波速(v)= 波长(λ) ×频率(f)v = 0.02 × 100 = 2m/s周期(T)= 1 / 频率(f)T = 1 / 100 = 0.01s答案:速度:2m/s周期:0.01s【第四节】计算题1.一个波的频率为50Hz,速度为10m/s,求该波的波长和周期。
解答:由v = λ × f,可得λ = v / fλ = 10 / 50 = 0.2m周期(T)= 1 / 频率(f)T = 1 / 50 = 0.02s答案:波长:0.2m周期:0.02s2.波的频率为20Hz,周期为0.05s,求该波的波速和波长。
振动和波动要点习题

振动和波一、选择题1.(3分,答D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cos()y A at bx =-(,a b 为正值常量),则 (A )波的频率为a (B )波的传播速度为/b a (C )波长为/b π (D )波的周期为2/a π2.(本题3分,答B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A 21,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3. (3分,答B )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4cm ,周期T =2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t =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2cm 处的时刻为(A) 1s (B) (2/3)s (C)(4/3)s (D) 2s4. (3分,答D )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统的振动周期为T 1.若将此弹簧截去一半的长度,下端挂一质量为m 21的物体,则系统振动周期T 2等于 (A) 2 T 1 (B) T 1(C)T 12/ (D) T 1 /2 (E) T 1 /45.(本题3分,答A )轴一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周期为 2 s ,则 P 点处质点的振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为:6.(3分,答B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A ) 动能为零 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 势能为零 (C ) 动能最大 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 势能为零v (m/s)O 1 t (s)ωA(C)· v (m/s)O1 t (s)ω A(A)·1 v (m/s)t (s)(D)O-ω A1 v (m/s) t (s)-ωA(B) O ··x o A x A 21 ω(A)A 21ω(B) A 21-(C) (D)o oo A 21-xxxAxAxAxω ω2O 1 y (m)x (m)t =0 A u图17.(3分,答D )沿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波动方程为y 1=A cos2π (νt -x /λ)y 2=A cos2π (νt + x /λ) 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波节的位置坐标为(A)x =±k λ.(B)x =±k λ/2 .(C)x =±(2k +1)λ/2 .(D)x =±(2k +1)λ/4 . 其中k = 0 , 1 , 2 , 3…….8.(3分,答D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y =A cos(ω t+φ0),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y =A cos[ω t-(x/u )+φ0] (B )y =A cos ω[ t+(x/u )] (C )y =A cos{ω [t-(x/u ) ]+φ0} (D )y =A cos{ω[ t+(x/u ) ]+φ0}9.(3分,答D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10.(3分,答B )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A )λ/4 (B )λ/2 (C )3λ/4 (D )λ11.(3分,答C )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 、b 两点振动的相位差是 (A )0 (B )/2π (C )π (D )5/4π12.(本题3分,答B)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二、填空题1. (3分)已知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A=2cm, 角频率14s ωπ-=,以余弦函数表达式运动规律时的A -Ayxλ λ/2O ··a b · · · · · · · · ··x 2A A/2x 1初相12φπ=,试画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曲线(振动图线) 2.(4分)两个简谐振动方程分别为x 1=Acos(ω t ) ;x 2=Acos(ω t +π/3) 在同一坐标上画出两者的x-t 曲线.3. (3分)有两相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均为k .(1)把它们串联起来,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此系统作简谐振动的周期为;(2)把它们并联起来,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此系统作简谐振动的周期为.[答案:(1)22m k π,(2)22mkπ] 4.(4分)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0J 的振动能量,0.10m 的振幅和1.0m/s 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劲度系数,振子的振动频率.[答案:2210N/m,1.6Hz ⨯]5.(3分)一平面机械波沿x =-1m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cos()y A t ωϕ=+,若波速为u ,求此波的波函数.[答案:cos{[(1)/]}y A t x u ωϕ=+++]6.(3分)一作简谐振动的振动系统,振子质量为2kg ,系统振动频率为1000Hz ,振幅为0.5cm ,则其振动能量为.(答案:29.9010J ⨯ )7.(3分)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211310cos(),3x t ωπ-=⨯+221410cos()(SI)6x t ωπ-=⨯-,它们的合振幅是. (答案:2510m -⨯ )8.(3分)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cos[(/)/4]y A t x u ωπ=-+,则1x L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2x L =-处质点的振动和1x L =处质点的振动相位差为21φφ-=. (答案:1cos[(/)/4]y A t L u ωπ=-+,12()/L L u ω+)9.(5分)一余弦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试分别指出图中A ,B ,C 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A 向下 ,B 向上 ,C 向上.10. (本题4分)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cos (/)cos(/)y A t x u A t x u ωωω=-=-其中/x u 表示,/x u ω表示,y 表示.[答案:波从坐标原点传至x 处所需时间(2分),x 处质点此原点处质点滞后的相位(1分),t 时刻x 处质点的振动位移(1分)]11. (本题3分)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相距为3λ/4,λ为波长,设两波在S 1 S 2连O Cyxu · · · A B线上传播,它们的振幅都是A ,并且不随距离变化,已知在该直线上S 1左侧各点的合成波强度为其中一个波强度的4倍,则两波源应满足的相位条件是__π/2_ 12. (3分)一驻波的表达式为y =2A cos(2πx/λ) cos(2πνt ),两个相邻波 腹之间的距离是.(答案:λ/2) 三、计算题1. (5分)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其振动方程为110.24cos()()23x t SI ππ=+,试用旋转矢量法求出质点由初始状态运动到x =-0.12 m ,v <0的状态所经过的最短时间. 解:旋转矢量如图所示.图3分 由振动方程可得π21=ω,π=∆31φ1分667.0/=∆=∆ωφt s 1分2(本题10分)一质量m =0.25kg 的物体,在弹簧的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平衡位置在原点,弹簧的劲度系数k =25N/m.(1)求振动的周期T 和频率ω. (2)如果振幅A =15cm ,t =0时物体位于x =7.5cm 处,且物体沿x 轴反方向运动,求初速度v 0及初相φ.(3)写出振动的数值表达式. 解:(1)12/10k m s ωπ-== (2分)2/0.63T s πω== (1分)(2) A=15cm , 在t =0时,07.5cm x =,00v < 由2200(/)A x v ω=+得2200 1.3m/s v A x ω=--=- (2分)100(/)/3/3tg v x φωππ-=-=或400,/3x φπ>∴=(3分)(3)21510cos(10/3)(SI)x t π-=⨯+(2分)3.(10分)在一轻弹簧下端悬挂0100g m =砝码时,弹簧伸长8cm. 现在这根弹簧下端悬挂0250g m =物体,构成弹簧振子,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4cm ,并给以向上的21cm/s 的初速度(令这时t=0).选x 轴向下,求振动方程的数值式.解:k = m 0g / ∆l 25.12N/m 08.08.91.0=⨯=N/mx (m) ωωπ/3π/3t = 0t0.12 0.24 -0.12 -0.24 OAAO xS 1S 211s 7s 25.025.12/--===m k ω(2分) 5cm )721(4/2222020=+=+=ωv x A cm (2分) 4/3)74/()21()/(tg 00=⨯--=-=ωφx v ,φ = 0.64 rad (3分))64.07cos(05.0+=t x (SI) (1分)4.(8分)在一竖直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小球,弹簧被拉长0 1.2cm l =而平衡.再经拉动后,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2cm A =的振动,试证此振动为简谐振动;选小球在正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写出此振动的数值表达式.解:设小球的质量为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图参考上题)0/k mg l = 选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正方向. 小球在x 处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02()d x mg k l x m dt -+=将k 代入整理后得 220d x g x dt l =-所以振动为简谐振动,其角频率为0/28.589.1(rad/s)g l ωπ===(5分)设振动表达式为 c o s ()x A t ωφ=+ 由题意:t=0时,200210m0x A v -==⨯=解得:0φ=2210cos(9.1)x t π-∴=⨯m (3分)5.(10分)在一轻弹簧下端悬挂m 0=100g 的砝码时,弹簧伸长8cm,现在这根弹簧下端悬挂m =250g 的物体, 构成弹簧振子. 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4cm,并给以向上的21cm/s 的初速度(这时t =0) ,选x 轴向下,求振动方程的数值式. 解:物体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性力.k=m 0g/∆l , x 0=4×10-2m, v 0=-21×10-2m/sω=()m l g m m k Δ0==7s -1A=22020ω/v x +=5×10-2m因A cos ϕ=4×10-2m, A sin ϕ=-v 0/ω=3×10-2m,有 ϕ=0.64rad 所以x=5×10-2cos(7t +0.64) (SI)6.(本题5分)一质量为0.2kg 的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10.6cos(5)(SI)2x t π=-求:(1)质点的初速度;(2)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一半处所受的力.解:(1)003.0sin(5)()0, 3.0m/s 2dx v t SI t v dt π==--==(2分) (2)2F ma m x ==-ω12x A =时, 1.5N F =-(无负号扣1分) (3分) 7.(5分)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在x 轴上某质点的振动频率为1Hz ,振幅为0.01m. t = 0时该质点恰好在正最大位移处,若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 轴的原点. 求此一维简谐波的表达式.解. 0.01cos[2()](m)y t x =-π8.(本题10分)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s ,振幅为0.06m ,t =0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最大位移处,求(1)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此振动以波速u =2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该波的波长. 解:(1)振动方程 00.06cos(2/2)0.06cos()(SI)y t t ππππ=+=+3分 (2)0.06cos[((/))0.06cos[(/2))(SI)y t x u t x ππππ=-+=-+ 4分(3)波长4m uT λ==9.(10分)一列平面简谐波在以波速5m/s u =,沿x 轴正向传播,原点O 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求解并画出25cm x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 2)求解并画出3s t =时的波形曲线 解:1)原点O 处质元的振动方程为211210cos(),(SI)22y t ππ-=⨯-(2分)波的表达式 (2分)211210cos((/5)),(SI)22y t x ππ-=⨯--x =25m 处质元的振动方程21210cos(3),(SI)2y t ππ-=⨯-振动曲线如右y-t 图 (2分)2)t=3s 时的波形曲线方程2210cos(/10),(SI)y x ππ-=⨯-(2分)波形曲线见右y-x 图 (2分)10.(10分)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s ,振幅为0.6m ,t =0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最大4O2 y(cm)t (s)2位移处,求(1)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此振动以波速u =2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该波的波长.解:(1) 振动方程)22cos(06.00π+π=ty )cos(06.0π+π=t (SI) (3分) (2) 波动表达式])/(cos[06.0π+-π=u x t y (4分)])21(cos[06.0π+-π=x t (SI)(3) 波长4==uT λm (3分)11.(5分)如图所示,一简谐波向x 轴正向传播,波速0500/,1,u m s x m P ==点的振动方程为10.03cos(500)(SI)2y t ππ=-. (1) 按图所示坐标系,写出相应的波的表达式; (2) 在图上画出t=0时刻的波形曲线.解:(1) 2m )250/500(/===νλu m 波的表达式 ]/2)1(21500cos[03.0),(λπ--π-π=x t t x y110.03cos[500(1)2/2]0.03cos(500)(SI)22t x t x =π-π--π=π+π-π(3分)(2) 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x x x y π=π-π=sin 03.0)21cos(03.0)0,( (SI) (2分)12.(10分)图示一平面余弦波在t = 0 时刻与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波向左传播).已知波速为u ,波的周期大于2 s ,求(1) 坐标原点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2)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解:(1) 比较t = 0 时刻波形图与t = 2 s 时刻波形图,可知此波向左传播.在t = 0时刻,O 处质点φcos 0A =,φωsin 00A -=<v ,故2πφ-= 又t = 2 s ,O 处质点位移为)24cos(2/ππ-=νA A 所以244πππ-=-ν,ν = 1/16 Hz 振动方程为)28/cos(0ππ-=t A y (SI)(2) 波速u = 20 /2 m/s = 10 m/s,波长λ = u /ν = 160 m 波动表达式]21)16016(2cos[π-+π=x t A y (SI) x (m)uP y (m)O-2-112-0.030.03x (m)O160A y (m)8020t =0t =2 s2A。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基础测试题及答案(4)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基础测试题及答案(4)一、选择题1.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该时刻a、b两质点均到达波峰位置,c质点加速度正在增大。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B.a、b两质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C.a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多一次D.a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少一次2.如图所示,S是x轴上的上下振动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0Hz.激起的横波沿x轴向左右传播,波速为20m/s.质点a、b与S的距离分别为36.8m和17.2m,已知a和b已经振动.若某时刻波源S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则该时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b位于x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下B.b位于x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上C.a位于x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上D.a位于x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上3.做简谐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可能不同B.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可能不同C.在一次全振动中通过的路程不一定为振幅的四倍D.在四分之一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为一倍的振幅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组成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给定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振动过程中物体A所受摩擦力F f与振子对平衡位置位移x关系的图线为A.B.C.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B.“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C.在受迫振动中,物体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自身的固有频率D.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是波源的频率变化的缘故6.在天花板O点处通过细长轻绳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O点正下方A点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OA的距离是单摆摆长的一半,如图所示。
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θ(θ<5°),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关于单摆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B.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在平衡位置左侧上升的最大高度C.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D.摆球向左经过最低点的速度大于向右经过最低点的速度7.两个弹簧振子,甲的固有频率是100Hz,乙的固有频率是400Hz,若它们均在频率是300Hz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则()A.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100HzB.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300HzC.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300HzD.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400Hz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置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木板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周期为T,振动过程中m、M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物块和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因数为μ,A .若t 时刻和()t t +∆时刻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 ∆一定等于2T 的整数倍B .若2T t ∆=,则在t 时刻和()t 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同 C .研究木板的运动,弹簧弹力充当了木板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D .当整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 kx m M+ 9.下图表示一简谐横波波源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确定该波的( )A .波长,波速B .周期,振幅C .波长,振幅D .周期,波速10.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A .这列波的波长为5mB .波中的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为4sC .若已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 向下振动D .若已知质点b 此时向上振动,则波是沿x 轴负向传播的11.弹簧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A 、B 两点间做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子在A 、B 两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B .振子在通过O 点时速度的方向将发生改变C .振子的加速度方向总跟速度方向相反D .振子离开O 点运动总是减速运动,靠近O 点的运动总是加速运动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B .电磁波谱波长由长到短顺序是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 射线、γ射线C .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源周围如果没有介质,就不能形成机械波D .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快13.两根相同的绳子上某时刻存在 A 、B 两列绳波,两波形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2.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A.频率、振幅都不变B.频率、振幅都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3.家用洗衣机在正常脱水时较平稳,切断电源后,洗衣机的振动先是变得越来越剧烈,然后逐渐减弱。
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脱水时,洗衣机脱水缸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大
B.正常脱水时,洗衣机脱水缸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小
C.正常脱水时,洗衣机脱水缸的运转频率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D.当洗衣机的振动最剧烈时,脱水缸的运转频率恰好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4.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
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两列波的波长都为2m
D.两列波的波长都为1m
5.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
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V),v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若u增大,则
A.v增大,V增大 B. v增大,V不变
C. v不变,V增大
D. v减少,V不变
6.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7.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点依次为P1,P2,P3,……。
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80cm,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
A.0.50s
B.0.13s
C.0.10s
D.0.20s
8.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
=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振幅为8cm的简谐振动,在t=0.25s时,绳
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_cm/s,t=
___________时,位于x=45cm的质点N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
平衡位置。
9.在t=0时刻,质点A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质点A振
动的周期是s;t=8s时,质点A的运动沿y轴的方向(填“正”
或“负”);质点B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相距16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
2m/s,在t=9s时,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cm。
10. 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
图,则反映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形是 ;反映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波形是
11.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t A x 4π
sin =,则质点
A.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位移相同
B.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速度相同
C.3 s 末至5 s 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
D.3 s 末至5 s 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12.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和t =0.03s
时刻的波形图,x =1.2m 处的质点在t =0.03s 时刻向y 轴正方向运动,则
A .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
B .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
C .t =0时,x =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 各质点在0.03s 内随波迁移0.9m
13.已知: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图中位于a 、b
两处的质元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分别运动到a′、b′处。
某人据此做
出如下判断:①可知波的周期,②可知波的传播速度,③可知波的
传播方向,④可知波的波长。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一简谐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 ,波长为λ。
若在x=0处
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t=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15.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 做简谐运
动的表达式为y =A sin5πt ,求该波的速度,并画出t=0.3s 时的波形图(至少
画出一个波长)
1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周期为T ,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 、b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 =2.5 m, x b =5.5 m,则
A.当a 质点处在波峰时,b 质点恰在波谷
B.t=T/4时,a 质点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
C.t=3T/4时,b 质点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
D.在某一时刻,a 、b 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17.图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
虚线为t =0.6 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 >0.6 s ,则
A.波的周期为2.4 s
B.在t=0.9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0.4s,P点经过的路程为4m
D.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18.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的
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
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
所示,此后,若经过3/4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19. 如右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1=0和t2=0.5s(T>0.5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3=7.5s时波形的是图
20.一列间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0.45m,右图是A处质点
的振动图像。
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
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A.4.5/s B . 3.0m/s C . 1.5m/s D .0.7m/s
21.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
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
22.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t=0.15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t=0.15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 m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23.有一种示波器可以同时显示两列波形。
对于这两列波,显示屏上横向每格代表的时间间隔相同。
利用此中示波器可以测量液体中的声速,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管内盛满液体,音频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信号由置于液体内的发射器发出,被接受器所接受。
图2为示波器的显示屏。
屏上所显示的上、下两列波形分别为发射信号与接受信号。
若已知发射的脉冲信号频率为f=2000H Z,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