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单元 中药学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全蝎: 全蝎:辛,平。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地
龙
【来源】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全虫 来源】 体。 性味归经】 归肝, 膀胱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 【功效】 1、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癫痫等症。 癫痫等症。 2、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3、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4、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 15g。 10—20g 【用法用量】煎服,5—15g。鲜品10 20g。研末 15g 鲜品10 20g。 吞服,每次1 2g 2g。 吞服,每次1—2g。
牛黄: 牛黄:苦,凉。息风止痉,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
藤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大叶钩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 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性味归经】 微寒。归肝,心包经。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 【功效】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1.息风止痉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2.清热平肝 用于头痛,眩晕。 用于头痛,眩晕。 . 用法】入煎剂后下。 【用法】入煎剂后下。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0分钟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石 决 明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皱纹盘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 毛底石决明) 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毛底石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性味归经】 归肝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 【功效】 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 点眼宜煅用水飞。 点眼宜煅用水飞。
平肝熄风药
石决明:【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除热,明日。
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纲目》:"通五淋。
"《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珍珠母:【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定惊,止血。
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
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腆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吉林中草药》:"止血。
治吐血,衄血,崩漏。
"牡蛎:【功能主治】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
煅牡蛎收敛固涩。
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
(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
(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
(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
《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
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
止盗汗,除风热,止痛。
治温疟。
又和杜仲服止盗汗。
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
"《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
《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中药平肝熄风
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善治目疾,先煎)
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 [ 镇心安神(研末外用,燥湿敛疮,先煎)
★牡蛎 [ 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生用先煎)
★代赭石 [ 重镇降逆(肺、胃气逆),凉血止血(生用先煎)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高热神昏)
(1-3g,另煎;0.3-1g/次,研粉)
★牛黄平肝潜阳 [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0.2-0.5g,入丸散,又名丑宝)
★钩藤 [ 清热平肝(不宜久煎)
★天麻 [(治风神药)平抑肝阳(眩晕要药),祛风通络
▲地龙 [(清热)平喘,通络,利尿
▲全蝎 [ 长于止痛(有毒,0.6-1g/次,研末)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 [ 长于解毒(有毒,0.6-1g/次,研末)▲僵蚕 [ 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平肝熄风药 (2)
平肝熄风药•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功效,主要用以治疗肝阳上亢证或肝风内动证的中药,称为平肝药,又称平肝息风药。
肝阳上亢:通常是由于肾阴不足、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而致肝阳亢盛。
症见:头晕、头痛、目眩、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脉弦滑有力,见于现代临床医学高血压、甲亢等肝风内动:热极生风、阳亢动风、血虚生风温热病可见热极生风,高热、神昏、抽搐、惊厥、痉挛,多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等急性传染病引起的高热惊厥,小而高热惊厥、肝昏迷。
阳亢动风:头昏、头痛、或突然昏扑、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鉴于现代临床医学高血压中风、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癫痫、妊娠中毒等。
血虚生风:肢体麻木、振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见于现代临床医学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帕金森病、癫痫、面瘫等。
潜肝阳药•来源:全石、贝壳类,质重而坠降,潜降能力强,如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功效与主治:性寒或平,入肝经。
平抑肝阳,清泻肝火。
用于肝阳上亢证。
息肝风药•来源:虫类,善搜风,去风作用强.如: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白僵蚕、镇肝息风汤•功效与主治:入肝经。
息肝风,止痉挛。
主治阳亢动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等所致的肝风内动证。
药理作用•降压•抗血栓•镇静、抗惊厥•解热、镇痛1、降压作用本类药物中多数药物具有降血压作用,如钩藤、天麻、羚羊角、地龙、蜈蚣、白蒺藜等,能缓解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高血压症状,预防脑血管病发生。
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多有中枢抑制作用参与。
•钩藤、地龙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羚羊角兴奋迷走神经;•天麻扩张外周血管。
2、抗血栓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患者,大多呈现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倾向增高。
白芍、天麻、地龙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
地龙中含有纤溶酶样物质,具有促进纤溶作用,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及血块。
地龙还具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作用。
3、镇静、抗惊厥、抗癫痫平肝息风药中多数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平肝熄风药名词解释
平肝熄风药名词解释
平肝熄风药是一类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肝风上逆或风症引起的症状。
平肝熄风药具有疏肝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眼花、口眼歪斜等与肝风有关的症状。
下面将对几种常用的平肝熄风药进行详细解释。
1. 上清片
上清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防风、桂枝、菊花等。
它具有疏肝解表、透疹退热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2. 柴胡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疏肝解郁、和解金石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胸闷、胁肋疼痛等症状。
3. 川芎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止痛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4. 旋复花
旋复花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平肝息风、明目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风上犯引起的头痛、眼花等症状。
5. 神曲
神曲是一种中药药材,主要成分是苍术。
它具有平肝息风、止痉安神的作用。
神曲常用于治疗肝风上搏引起的抽搐、惊风等症状。
6. 平肝散
平肝散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青皮、茯苓、木香等。
它具有平肝熄风、化湿利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等症状。
总之,平肝熄风药是一类中药,常用于治疗肝风上逆或风症引起的症状。
通过疏肝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它们能够缓解头痛、眩晕、眼花等与肝风有关的不适。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中药课件平肝息风药
本品能镇痛、镇静、抗惊厥。水煎剂有良好的解热作 用;能使血压下降;对离体家兔十二指肠、豚鼠回肠 以及离体大鼠子官均呈明显兴奋作用。
毛
钩 藤
钩藤
钩 藤
药材钩藤
钩藤Gouteng《名医别录》
要点:清热息风止痉,为热极生风要药。 别名:双丁、勾丁。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钩藤、大叶钩藤、毛钩 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产地:产于长江以南各地。 采集与炮制: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生 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钙盐有抗酸及轻度镇静、消炎、降低肌肉兴奋而抑制 抽搐作用。从牡蛎中提取的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 抗血栓及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抗白细胞下降等作用。
临床报道
现代以生牡蛎煎液内服,治皮肤型过敏性紫癜、肺结核、盗汗; 以煅牡蛎配煅龙骨为基本方,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龙牡壮 骨冲剂(龙骨、牡蛎、龟板、黄芪等组成),防治小儿佝偻病等。 均有良效。
药 (材 杂石 色决 鲍明 )
石决明
药材石决明(澳洲鲍) 药材石决明(白鲍)
石决明Shijueming《名医别录》
要点:清肝明目要药。
命名:本品清肝明目,为眼科要药,故有决明之称, 属矿石贝壳类,故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 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产地:前三种主产于广东、福建、海南、辽宁、山东、 江苏等沿海;后三种主产澳大利亚、新西兰。
鉴别比较:
龙骨
均是生用平肝潜阳,煅用收敛固涩,治疗肝阳上亢,
牡蛎 头晕目眩及滑脱证常相须为用。
然:龙骨主入心经,长于镇惊安神,用治心悸失眠;兼疗湿疮 湿疹。
牡蛎味咸善于软坚散结,用治瘰疬痰核等,兼治胃酸过多。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1.羚羊角:性咸寒,归肝心经,功效熄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用量1-3g。
研末0.3-0.5g。
2.石决明:性咸寒,归肝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用量:15-30g。
3.牡蛎:性咸微寒,归肝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用量15-30g。
打碎先煎。
4.珍珠母:性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用量15-30g。
打碎先煎。
5.赭石:性苦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用量10-30g。
打碎先煎。
6.钩藤:性甘味寒,归肝心包经,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用量10-15g。
后下7.天麻:性甘平,归肝经。
功效熄风止痉,平肝潜阳。
用量3-10g。
8.刺蒺藜:性苦辛平,归肝经,功效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
用量6-10g。
9.决明子:性甘苦微寒。
归肝大肠经,功效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润肠通便。
用量10-15g。
10.全蝎:性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用量2-5g。
研末0.6-1g。
11.蜈蚣:性辛温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量1-3g。
研末0.6-1g。
12.僵蚕:性咸辛平,归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用量3-10g13.地龙:性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用量5-15g。
中医《中药学》PPT课件-平肝息风药
2020/6/12
75
个性:
钩 藤:
1.性微寒,能清肝热,证偏热者多用。 2.凉肝止惊:治小儿夜啼。 3.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破坏,
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天 麻:
1.药性甘润平和,善息风止痉。故可用 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2020/6/12
76
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2.擅平肝阳,并可止痛,为治眩晕、头痛
旋覆代赭汤 镇逆汤 参赭培气汤
(2)肺气上逆之气逆喘息: ①肺热咳喘者 桑白皮、旋覆花 ②肺肾不足者 参赭镇气汤
2020/6/12
26
3.凉血止血:本品善能凉血止血,且能 降气、降火,故尤宜于气火上逆,迫 血妄行之出血证。
(1)吐血、衄血 竹茹、白芍 寒降汤 (2)便血 赤石脂、龙骨 代赭石丸
使用注意:
西医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 乙型脑炎、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脑出 血、乙脑后遗症、血管神经性头痛、梅尼 埃病、癫痫、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或 其他急性传染病等表现有肝阳上亢或肝风 内动者,均可用本类药治疗。
2020/6/12
11
第一节
平 抑 肝 阳 药
石 决 明 《名医别录》
Shijueming CONCHA HALIOTIDIS
通络止痛力较强。
蜈 蚣:性温,治寒性病证为宜。息风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全蝎 蜈蚣
共性:
性味:辛,有毒 功用:
1.息风止痉: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常 相须为用治痉挛抽搐。 止痉散
(1)小儿急惊风 羚羊角、钩藤 (2)小儿慢惊风 醒脾散 (3)痰迷癫痫 牛黄、胆南星 (4)破伤风 天南星、天麻、白僵蚕、蝉蜕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一、A11、治惊痫抽搐之证,不论寒证或热证均可选用的药物是()A.天麻B.制南星C.龙骨D.珍珠E.蝉衣2、既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又能祛风通络的药物是()A.夏枯草B.白僵蚕C.天麻D.决明子E.代赭石3、钩藤入汤剂的用法是()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与诸药共煎4、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的药物是()A.天麻B.白蒺藜C.夏枯草D.全蝎E.钩藤5、不入汤剂,只入丸散剂的药物是()A.马勃B.蝉衣C.石膏D.牛黄E.天花粉6、痰热阻闭心窍之神昏、口噤等症,当选用的药物是()A.黄连B.栀子C.玄参D.牛黄E.连翘心7、下列哪项不是牛黄的功效()A.清热解毒B.凉肝息风C.清热燥湿D.化痰开窍E.清心醒神8、治疗热病高热,热极动风,惊痫抽搐的首选药物是()A.知母B.黄连C.羚羊角D.龙骨E.牡蛎9、既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又能散血解毒的药物是()A.牛黄B.草决明C.羚羊角D.龙胆草E.石决明10、下列除哪味药外都是既能祛风,又能止痉的药物()A.防风B.蝉衣C.白僵蚕D.蜈蚣E.刺蒺藜11、具有平肝疏肝作用的药物是()A.钩藤B.薄荷C.柴胡D.刺蒺藜E.沙苑子12、刺蒺藜与菊花的共同功效是()A.疏散风热、清热解毒B.疏散风热、平肝明目C.舒肝解郁、平抑肝阳D.疏肝解郁、散风止痒E.疏散风热、化痰息风13、下列哪项不是代赭石的功效()A.平肝潜阳B.凉血止血C.降逆止呕D.降气平喘E.重镇安神14、平肝降逆宜生用,止血宜煅用的药物是()A.石决明B.朱砂C.磁石D.牡蛎E.代赭石15、代赭石除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外,还能()A.收敛固涩B.镇惊安神C.清肝明目D.降逆止呕E.坠痰平喘16、既有平肝潜阳,又有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之功的药物是()A.玳瑁B.磁石C.代赭石D.牡蛎E.珍珠母17、龙骨与牡蛎的共同作用是()A.平肝息风B.平肝潜阳C.宁心安神D.清肝明目18、功似龙骨而长于软坚散结的药物是()A.石决明B.磁石C.牡蛎D.夏枯草E.珍珠母19、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A.刺蒺藜B.决明子C.石决明D.夏枯草E.羚羊角20、下列贝类药物,哪味药不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A.瓦楞子B.海蛤壳C.石决明D.牡蛎E.乌贼骨21、石决明、草决明的共同作用是()A.润肠通便B.清肝明目C.息风止痉D.止咳平喘E.降气化痰22、善于祛风定惊,兼能化痰散结的药物为()A.钩藤B.蜈蚣C.地龙D.远志E.白僵蚕23、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痉挛抽搐,多与全蝎配伍相须使用的药物是()A.蜈蚣C.钩藤D.天麻E.地龙24、用治顽固性头痛,宜选的药物是()A.荆芥、薄荷B.天麻、钩藤C.全蝎、蜈蚣D.麝香、冰片E.石决明、决明子25、下列哪组药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A.全蝎、蜈蚣B.地龙、僵蚕C.龙骨、牡蛎D.石决明、草决明E.天麻、钩藤26、地龙与僵蚕的共同功效是()A.息风止痒B.息风止痛C.息风止痉D.息风化痰E.息风平喘27、既能清热定惊,又能平喘,通络利尿的药物是()A.地龙B.全蝎C.蜈蚣D.钩藤E.僵蚕28、既能平息内风,又能祛除外风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麻C.钩藤D.地龙E.蜈蚣29、羚羊角、天麻、钩藤的功效共同点是()A.息风止痉,清热解毒B.息风止痉,平抑肝阳C.息风止痉,清肺平喘D.息风止痉,清肝明目E.息风止痉,祛风通络30、既能用于寒性慢惊,也能用于热性急惊抽搐的药物是()A.羚羊角B.牛黄C.天麻D.地龙E.防风31、性平无毒的息风止痉药物是()A.牛黄B.天麻C.全蝎D.地龙E.羚羊角二、A21、患者,女,30岁。
平肝熄风药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1.定义与功效:平抑肝阳。 2.适应症: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头 痛、烦躁痉挛等。 3.性能特点:味多酸,咸(收、降),性寒凉。 归肝经,质重,属矿物、贝壳类药。 4.配伍: 5.使用注意:多与养肝阳、清肝热、熄风止痉、 安神药配伍。用法:先煎。 6.常用药物:石决明、代赭石、磁石、龙骨、牡 蛎、白芍
代赭石
【来源】 《本经》三方晶系赤铁矿的矿石。Fe2O3
【常见名称】代赭(《伤寒》)、铁朱(《纲目》)、 代赭石(山西代州为赭赤色之矿石)、“老式钉赭 石” 、“新式钉赭石” 、煅赭石(醋淬)。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心经。 【功效应用】平阳潜阳,降逆,止血 ⑴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⑵降逆——主治气逆喘息,噫气呕吐等症。
天麻
【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
【常见名称】赤箭(生山木之阴地,春天抽芽,茎 圆直立,中空有节,宛如箭杆而色赤故名)、定风 草(功)、明天麻(半透明)。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经。 【功效应用】熄风,平肝,止痛。 凡头目眩晕、痉挛抽搐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一 切风症皆可用治,而以眩晕为最常用,而其通络止 痛之功可用于风湿痹痛。
全蝎 【来源】钳蝎科昆虫钳蝎的干燥全虫。有单用后腹部入 药者,称蝎尾或蝎梢。 【常见名称】全虫。 【性味归经】咸、微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⑴熄风止痉——用于急慢惊风,中风口眼歪斜以及破伤 风。
⑵解毒散结——治疮疡肿毒,瘰疬痰核。
⑶通络止痛——治疗顽固性的偏正头痛,风湿痹痛。
蚯蚓
【来源】巨蚓科参环毛蚓、镐蚯蚓的全体。 【常见名称】曲蟮(虫蟮)、土龙、地龙、广地龙(广 东西)、土地龙。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息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 ⑴息风、清热——可用于热极生风或惊风。 ⑵活络——用于风湿痹痛。
《平肝息风药 》课件
2
实际案例
患者A:服药后头痛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提高。
3
实际案例
患者B:药物配方适用范围广,症状明显改善。
宣传推广
药物市场定位
高品质中药,专为肝气郁 结症状设计。
推广策略和方法
通过医生推荐、健康讲座 等途径推广。
推广策略和方法
在医药网站和社交媒体上 定期发布信息。
质量保证和安全性
• 药物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确保纯度和功效。 • 使用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平肝息风药 》PPT课件
药物介绍
平肝息风药的定义
• 草本中药配方,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不适和疾病。 • 通过平衡肝气,舒缓肝风,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 世代流传的中医经验,经过现代科学验证。
药物成分及其作用
成分 柴胡 黄芩 赤芍
作用 平肝和胃,解郁散结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 活血祛瘀,止痛解郁
未来发展和趋势
• 后续研究方向:继续深入研究药物成分和疗效,提高疗效和适应范围。 • 药物的市场前景广阔,在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下有望获得更多关注。
适用范围和疗效
• 适用范围: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眩晕、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 疗效:平衡肝气,舒缓症状,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用法用量
• 正确用法:每日服用3次,每次2粒。 • 治疗的时间和周期:根据病情而定,通常连续服用4-6周。
临床应用
1
主要疾病和症状
头痛、眩晕、失眠、焦虑、抑郁、消化不良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
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二、药性特点:入肝经,多虫药、贝壳药、矿物药。
三、主治:肝阳上亢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耳聋耳鸣等),肝风内动证(眩晕欲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等)。
1.平抑肝阳药
药性多偏寒凉。
因多为介类贝壳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介类平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阳药多具苦味,归经均以入肝经为主。
平肝潜阳药主要适用于(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2)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头昏头痛;(3)虚阳上扰烦躁不眠等证。
2.息风止痉药
药性多偏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甘味,各药均以入肝经为主。
息风止痉药适应于:(1)热极生风或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肝风内动病证;(2)破伤风、癫痫及惊风抽搐病证。
某些息风止痉药兼具平抑肝阳作用,可用治肝阳眩晕,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风中经络之口眼歪斜、麻木不遂、痉挛抽搐等证。
1
2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咸,寒。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
清肝明目——长于治肝火目赤疼痛翳障,肝虚视物昏花等。
牡蛎
咸,微寒。
平肝潜阳: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阴虚动风。
镇惊安神: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软坚散结:痰核、瘰疬、癥瘕积聚。
煅用收敛固涩:滑脱诸证。
1、遗精、遗尿;2、自汗、盗汗。
崩漏
煅用制酸止痛:胃痛泛酸。
3
代赭石(赭石)
苦,寒。
平肝潜阳——特点:平肝兼清肝。
用于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惊狂证。
重镇降逆——嗳气,呃逆,呕吐,喘息。
煅用凉血止血——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珍珠母
平肝潜阳: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耳鸣证;2.肝阳上亢,肝热烦躁易怒。
清肝明目:1.肝热目赤翳障;2.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收湿敛疮:湿疹,湿疮。
4
蒺藜
苦、辛,平。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眩晕证。
疏肝解郁:肝郁胁痛、乳汁不下等。
祛风明目: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翳障等。
散风止痒:风疹瘙痒。
罗布麻叶
甘、苦,凉。
平抑肝阳清热,降血压,利水。
(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
(3)水肿,小便不利。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咸,寒。
平肝息风——热极生风证(高热
癫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证。
清肝明目——肝火炽盛目赤肿痛。
清热解毒——温热病之壮热神昏、
谵语狂躁或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宜
另煎2小时以上,与煎好的药液合对;
磨汁或锉末,每次0.3~0.6G;也可入
丸散。
羚羊角、石决明功能主治异同
羚羊角、石决明,均咸寒,归肝经,同能平肝、清肝、明目,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目赤等证。
其中,羚羊角长于平息肝风,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又入心经,善清心经之热毒,治温热病神昏、谵语、躁狂。
石决明质重潜阳,兼益肝阴,为治眩晕之要药,并治肝虚目昏。
5
钩藤
【功效】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主治病证】
①热盛动风,惊痈抽搐。
②肝经有热之头胀头痛。
③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天麻
甘,平。
息风止痉——虚风内动,急慢惊风,
癫痫抽搐,破伤风。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
晕。
祛风通络——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手足不遂。
天麻与钩藤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肝风内动之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等,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等。
同中之异:天麻息风用于诸内风证,钩藤则长于治肝热生风证;天麻治头晕,虚实咸宜,钩藤则长于治肝火上攻之头晕头痛。
不同点: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治疗痹证,钩藤降血压不宜久煎。
6
全蝎和蜈蚣
辛,有毒。
息风止痉——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中风面瘫,半身不遂。
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通络止痛——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等。
煎服:全蝎3~6G,蜈蚣3~5G
研末服0.6~1G
孕妇慎服
全蝎、蜈蚣,同源于虫类且有毒,均能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中风面瘫、半身不遂、疮痈肿毒、瘰疬痰核、偏正头痛、风湿顽痹等证。
其中,蜈蚣性温,毒大而力强;
全蝎性平,毒性及药力均稍缓。
7
8
僵蚕
咸、辛,平。
息风止痉——急慢惊风,癫痫,中风面瘫。
祛风止痛止痒——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咽痛等,风疹瘙痒。
解毒散结——痰核、瘰疬,疔肿,丹毒。
地龙
咸,寒。
清热息风——高热神昏狂躁,急惊风,癫痫抽搐。
通络——痹痛肢麻,半身不遂。
平喘——肺热咳喘。
利尿——小便不利,尿闭不通等。
地龙与僵蚕
地龙、僵蚕,同为虫类药,均能息风止痉,治惊痫抽搐。
其中,地龙性寒清热,以惊痫抽搐属肝热者用之为宜,又能清热通络、平喘、利尿,治热痹、痰热咳喘、小便不利及尿闭不通。
僵蚕性平兼能化痰,以惊痫抽搐属肝风或痰热者用之为宜;又能祛风止痛、解毒散结,治头痛、咽痛、风疹、瘰疬、疔肿、丹毒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