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课论文
怎样备好一节课教学论文
怎样备好一节课教学论文第一篇:怎样备好一节课教学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教学论文“这孩子真笨,怎么教也教不会。
”“我都讲了几遍了,你还不明白呀!”“这类型的题,咱们不是讲过吗?怎么这么多人错了呀?”在学校里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是的,过去我们也曾经这样抱怨过,可是,你是否想过,你上的每一节课是否都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你在讲课的过程中是否抓住了教材的重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难点,是否时刻在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常言道: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掌握你所教的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我认为我校的做法很值的提倡。
那就是:功在课前,重在课上,轻在课后。
其中最关键的“功在课前”。
也就是课前一定要备好课。
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做法:一备目标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掌握其所教学段的目标。
其次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所教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占的位置,明确教学的方向。
如“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年级上册只是让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到下册同样的内容,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到了中,高年级教学目标就有变了。
明确教学目标后,还要把握知识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一章学生要掌握那些知识。
培养那些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那些发展。
然后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关键,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
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落实好学习目标,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备好。
二备教材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因此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是要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深刻理解教材“钻进去”,二是要创造地使用教材“钻出来”。
备课方法论文
备课方法论文摘要:只有把课备好,才能让你的课堂精彩纷呈;只有把课备好,才能走好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新时代的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让我们早日成为“派往明天的教师”!备课怎么备?这是老师们还在学校求学时就已经深入学习过的。
怎样才能备好课?这也是萦绕在许多老师心中的一个大大的问号。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试用,新形势下的教法学法必须与时俱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也需要教师们在课前苦练台下功夫。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堂课呢?我曾经迷茫、彷徨,为了应付检查,我翻开教参笔走龙蛇,短短一节课就备好了一周的教案,效率不可谓不高。
可是打开课本,我一头雾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是什么?完全不知所云。
上课时就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第一课时学生字,第二课时读课文,第三课时做习题。
由于低年级的教材内容清晰明了,几年书教下来也算不好不坏。
可是,每到年度总结评选优秀教案的时候,看到别人一等奖二等奖地揽入怀中,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
羡慕之余,我陷入了沉思:我与那些优秀教师的差距究竟在哪儿?于是,我借来几本优秀教案仔细阅读,对比自己的教案反思检讨;潜心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新的教学理念。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逐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备目标。
教师在备课之初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段的教学目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他把课程标准的年级目标抄下来,贴在教案本的首页,经常翻看。
其次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所教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占的位置。
例如一年级上期教学汉语拼音,这是在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工具,把这个工具掌握好了,以后拼读生字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汉语拼音没学好,以后拼读生字就会困难重重。
认识到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我在开学之初就下决心要下大力气把基础打牢固。
虽然前半段我班的教学进度赶不上其他班,但等到汉语拼音一学完,嘿,我班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教学法论文-如何备好课
如何备好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需要把课讲好,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不仅能使老师发挥主导作用,还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增强教师教学的信心,如何能精心地准备好一堂课,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备课技能备课技能是一种教学准备技能,是教师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等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及时,有效地完成备课任务的能力和技巧。
在学习完了教学法后我明白了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出三项计划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其中钻研教材不仅要钻研课程标准,还要钻研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其中了解学生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二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虑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学生而且要备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不仅会影响着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
三种计划即: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本学期,本学年教学的总目标和总要求2 对学生情况的分析3 对本学年,本学期内容以及教材质量的反省,本学期本学年的教学重点难点。
4 提高本学年,本学期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5 教学课堂的及时分配及进度此外,还要知道单元教学计划由以下几方面构成:1 本单元所包含的课题和题目2 单元教学目标3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4 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思5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6单元教学课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研究出自己的教学方案也就是课时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技能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编写教案的一系列活动思维方式的总称!一个合格的教案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课题名称2 授课班级3 授课时间4课的类型5 教学方法和手段6教学目标7 重点和难点8教学进程9备注其中教学目的一定要写的具体明确,要有创造性,既要依靠教科书,有不要照搬教科书,第三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在备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中有一点我感受颇深那就是: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为是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有效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研究如何创造条件是一些难点重点的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学会,练熟。
备好课课论文
浅谈怎样备好一节语文课南乃完小毕劲娟摘要:备课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大胆创新,勤于学习,走到学生中去,走到集体中去,沟通思想。
只有把课备好,课堂才能出现:课伊始趣已生,课中间趣更浓,课结束趣犹存。
关键词:教材教法大胆创新常言道: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掌握你所教的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我认为那就是:功在课前,重在课上,轻在课后。
其中最关键的“功在课前”——备好课。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
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也就是课前一定要备好课。
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做法:一、目标意识:立足发展,体现语言本位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立足发展,体现语言本位。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师要围绕这一最终目标,根据学生的教材的特点,确定一节课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而这一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努力做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和谐共振。
2.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围绕目标,努力变预设目标为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课堂的生成目标,从而超越预设目标。
二、资源意识:依托教材,拓展学习空间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所以,在备课中,教师要树立资源意识,一方面立足教材,依托教材,另一方面努力树立大语文观,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1.加强与教材的对话,丰富教材内涵。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加强与教材的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依据教材,与学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
语文教学高效从备课开始论文
语文教学的高效从备课开始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谋取语文教学的高效,就需要教师既要联系教材,又要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备好课。
关于备课,专家和教育职能部门提出过不少要求和模式,但笔者以为,无论是先前的“目标教学”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教学”,语文备课都应该认真做好下面几点。
一、认真钻研、深入理解,正确掌握教材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
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中的主要工作。
备课时,教师要反复阅读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抓住教材的本质内容。
一般来说每篇教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钻研。
1.钻研课文的思想内容,正确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
2.钻研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这样教师才能做到胸中有数,讲起课来才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3.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考虑在字、词、句、篇及写作知识上教给学生哪些知识,理解哪些内容。
4.明确课文具有哪些基本技能训练,确定本课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什么训练,培养哪些技能。
5.分析研究课文中具有发展学生的能力因素,以便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
教师备课论文撰写指南
教师备课论文撰写指南1. 引言备课论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教师提前思考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并保证课堂教学的准备充分和有针对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师备课论文。
2. 确定论文目的撰写备课论文的第一步是明确论文的目的。
教师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希望通过备课论文传达什么信息,希望读者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启示等。
明确目的有助于教师在后续的论文撰写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3. 分析教学需求在论文中分析教学需求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教师应仔细思考学生的学习特点、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等。
通过对教学需求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
4. 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备课论文的核心,也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核心。
在论文中,教师需要明确列出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与课程教学大纲一致。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知识水平来定制相应的教学策略。
5. 查找相关资料在备课论文撰写过程中,查找相关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与备课内容相关的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备课内容,提高备课论文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6. 整理备课内容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整理备课论文的具体内容。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表格或者列表等方式,将备课内容按照章节或者模块进行划分和整理。
这有助于教师对备课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更加清晰。
7. 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备课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论文中,教师需要详细列出教学的步骤和顺序,并且注明每个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教学资源。
通过设计详细的教学流程,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备课的进度和教学内容。
8. 制定教学评估方案在备课论文中,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估方案,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可以包括课堂测试、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教学评估方式。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9. 书写备课论文在书写备课论文时,教师需要保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备课技巧【摘要】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本文从“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备课“六忌”、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三方面浅谈小学语文备课技巧。
【关键词】备课教材提炼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一、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
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辄止。
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1.题目分析法: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
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
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
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篇中揭示法: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归纳总结法: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二、备课“六忌”1.忌简单照搬;2.忌千头万绪;3.忌闭门造车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势必降低教学效果;4.忌琐碎设问有的教师一问到底,不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不该设问处滥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5.忌盲无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备课时毫无目的,课堂上随意发挥,学生只会茫茫然,所得甚微;6.忌程式定势。
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备课工作论文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备课工作【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备课也有着同样的意义,想要上好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
特别是小学语文,由于是处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初始阶段,教师备课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程度,还要考虑到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达到教学效果等等,本文就我任教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我对小学语文备课工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字】小学语文备课经验一、从教师做起做好备课工作我们都知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教好一堂课,备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如何备好教师自己,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自己的内在的知识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教师单单在课堂知识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我们需要的还有对学生情感的深入教育、对教学技巧方面的不断提高,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也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转变一些传统的观念,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做自己的责任。
细分到小学语文来说,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多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多浏览教育方面的最新资讯,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新要求。
二、从教材做起做好备课工作教材是大纲的基本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知识的基本来源,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本,同样,备课的时候也要以教材为本。
备好教材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就是要认真钻研大纲要求,大纲规定了新时期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任务与基本要求,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只要依据。
大纲就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而一切的教学过程都要以教学目的为最终的归宿,所以,认真学习好大纲的要求,对于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就是要系统的分析教材,我们知道,语文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能联系在一起。
所以,要做好语文备课,教师就要系统的、全面的分析教材,总结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教学之间的衔接,以便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方便学生的识记与理解,增强教学的连贯性;还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以及难点。
备课论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用传统的备课方式,还是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计算机做成课件的形式,备课都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备课,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那么,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通过学习积累和教学上浅薄的经验结合一课实例总结了以下几点认为值得重视:第一要备重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
备课时要突出重点。
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第二要备难点。
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
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地。
第三要备结合点。
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第四要备疑点。
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
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有时还不能把握好,对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掌握不够,在选择疑点上还存在不少的偏差。
最大的体会是事先要充分准备,教学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
最后是要备讲练结合线。
数学重视练习,不象有些学科强调记忆性,主要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地讲讲练练,练练讲讲,把训练当做一条主线。
备课时要多备些例题、习题、作业,安排好讲哪些,哪些是备用的;如何讲,由谁做;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做。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论文第一部分: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论文以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教版《数学》为例,分析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
通过深入剖析教材,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备课建议。
二、学情分析1.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
2.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备课时需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直观教学:运用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2. 教学策略(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2)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整合学科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本部分通过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的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提供了详细且实用的指导。
在后续部分,将继续探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安排1. 教学内容的分解与序列化将数学教学内容按照逻辑顺序和难易程度进行分解,形成序列化的教学单元,确保教学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高中语文科研论文我们今天如何备课
今天我们如何备课各位老师早上好:作为老师,备课应该是我们的主业,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走进课堂之前,都要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事先准备对我们做成一件事情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同样,备课,也就是准备课务,以便准确实现自己的教学想法,顺利实施各个教学环节。
关于什么是备课我们为什么要备课也就是备课的重要意义,我就不多说了,我重点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如何备课,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网络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备课。
因为,备课从质量来看,有优有劣;从内容上来看,有深有浅。
备课的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那么,怎样备课呢?备课首先要熟悉我们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课程等等,我们都要认真、仔细阅读。
比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等就要非常清楚。
我们上那么多语文课,到底想要干什么?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弄明白:工具性和人文性要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其它像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等等。
所以备课时就要注意这些方面,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始终提醒自己:语文不经让学生知道写的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突出一个语文的“语”字,就是要有语文味道。
不仅要熟悉课程标准,还要熟悉考试说明。
好像只有教高三的老师才需要熟悉考试说明,其实我们教高一高二也需要熟悉考试说明。
教学诊断的主要手段就是考试,既然是考试,就要清楚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典型题示例等等。
我们在备课时,传授过程中,科学地设置一些练习对我们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论语文教师有效备课论文
论语文教师的有效备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就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就会遭到失败。
语文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脑力劳动。
可以说,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是花在了备课上。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备必有用,劳必有获呢?有效的做法是:一、教师备课要备教学内容。
这不只是仅仅准备教材内容,或只是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块移动”。
要求教师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取舍,巧妙地调整组合,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程序设计;要求教师从参阅配套教参和优秀教案中受到启发,帮助挖掘教材,拓宽教材,打开思路。
二、教师备课要备学生。
备学生的前提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地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更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深度与广度,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倾向。
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要学习什么、得到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设计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
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作为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
三、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
备自己,有四层含义:一是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身在文化素养、科学知识、人格魅力上有足够的品位、能力和感召力。
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精选11篇)
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精选11篇)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精选11篇)现如今,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篇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过去是就教材而备教材,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是以教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可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怎样备课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1、备教材生成的价值。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
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
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
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2、备语文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文的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课外服务于课内,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
就一篇课文来讲,理解的角度不同,需要的资源也不同,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需要。
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
因为教师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
教师做不了最好,但要做的更好,尽可能满足于学生。
有一句话说的好“教师不在是一桶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江河。
”3、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
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
如何进行个人备课(论文)
个人如何备好课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上课之前,一定要先备课,备好课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备课包括了课前准备的方方面面,包括本节课我要讲些什么内容,本节课内容中那些是学生学过的,哪些是学生可能感兴趣,会听懂的,还要规划好上课的时间,这要求要安排好内容,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
现在都要求集体备课,其实,个人备课也有自己的优势。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创性的设计方案,都有明确教学目标。
当然,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所以他们真正用于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的时间并不多。
其实,对于教案我们不能照本宣读,不要作过高的要求,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真正用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思路上来。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书,课文都快背下来了,根本就用不着备课,认为“备课”就是“背课”,这会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只要能按备课的要求去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
个人备课时,一定要做到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的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这我想就算不是很全面,每个老师都能做到。
这样能突出个人特色,而如果是集体备课,经过讨论,分析整理以后,变成公共的东西,如果每节课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果的话,学生可能会觉得,怎么每节课老师的花样都不一样,不知道要去适应哪一种。
那么如何做好个人备课呢,教师要做到:1、确定教学目标,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要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
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
2、分析把握学情。
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要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等教学资源,恰当选择、处理教学素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优化教法学法。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论文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摘要: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
关键词:备课;导入新课;备课技巧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68-0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一、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
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辄止。
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1、题目分析法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
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
2、篇中揭示法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归纳总结法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二、备课“六忌”1、忌简单照搬2、忌千头万绪3、忌闭门造车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势必降低教学效果。
4、忌琐碎设问有的教师一问到底,不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不该设问处滥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5、忌盲无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备课时毫无目的,课堂上随意发挥,学生只会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势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
其实,教案完成了,是纸上的东西。
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
教育教学论文 备课的技巧
备课的技巧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
备好课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和掌握有关教材的的“三基”,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
二、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
同时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
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
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在备课时要提倡“双百方针”,集体备课。
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
语文教学高效从备课开始论文
语文教学的高效从备课开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谋取语文教学的高效,就需要教师既要联系教材,又要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备好课。
关于备课,专家和教育职能部门提出过不少要求和模式,但笔者以为,无论是先前的“目标教学”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教学”,语文备课都应该认真做好下面几点。
一、认真钻研、深入理解,正确掌握教材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
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中的主要工作。
备课时,教师要反复阅读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抓住教材的本质内容。
一般来说,每篇教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钻研。
1.钻研课文的思想内容,正确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
2.钻研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这样教师才能做到胸中有数,讲起课来才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3.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考虑在字、词、句、篇及写作知识上教给学生哪些知识,理解哪些内容。
4.明确课文具有哪些基本技能训练,确定本课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什么训练,培养哪些技能。
5.分析研究课文中具有发展学生的能力因素,以便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每一篇教材都有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所谓重点,是指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关键是指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某一方面知识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把这些搞清楚。
如果教师通过备课能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有的放矢,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备语文课时还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等都会有很大作用。
三、根据教材的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讲授法、演示法、指导自学法、参观法,还有合作探究法等。
语文有效备课论文_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语文有效备课论文_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虽然着重或重点要求追求教学质量,反对做秀似的表演。
但教师如果能够通过自身语文素养的展示来表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面就如何进行有效地备课阐述一、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师在备课或授课之前,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做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这就需要研究教材,确定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状况的目标,如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德育目标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对教材本身的研究来确定,需要强调的是确立目标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相一致,这样才算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重难点要突出要确定,首先教师要仔细揣测编者编排教材的用意;其次,教师应根据《标准》中对同类题材或体裁的文章的学习要求来加以确定;再次,教师还应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加以确定。
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关乎到教师能否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所在。
方法要灵活多样,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运用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学会创造和总结方法。
教学方法的种类很多,如朗读法、默读法、背诵法、复述法、揣摩法、摘抄法、列提纲法、分解法、综合法、探究法、提问法、问题法、训练法等。
面对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应该怎样灵活选取呢这主要取决文章的题材、体裁课堂组织形式等。
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三、解读并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
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
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
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
四、参加教研活动,特别是课题研究比如平时多听课,特别是多听优秀教师的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勇于锻炼自己,多反思,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哪怕是逆耳的忠告。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科学备课》论文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科学备课?所谓备课创新,即理念的设计、内容的重组、方法的选择、技术的应用、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环境的创设、程序和环节的安排的创新.一.备课创新的“十个环节”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交流、反思、再实践,在数学备课上探索出了一些基本思路和形式.但仍存在很多困惑的问题,还需继续补充、完善、创新.所谓教学创新的十个环节是指:学情调查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设置预习提纲;创设情境;操作探索;知识升华;生活连线;教学反馈;课后实践;教学反思。
、㈠学情调查与教材分析在过去备课中,大家都有一个困惑:制定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有相脱离的现象,目标制定的过低或过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惑教材把握不透,所以我们尝试在每次集体备课之前增加一个环节——学情分析,看看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在学习新课前给学生发一个学情调查表。
我们通过对学情调查表的分析,了解了学生的困难,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比较合理的学习目标.㈡.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我们刚刚接触新教材的时候,感觉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但重视知识与技能,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多次的讨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分为: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分别与三维目标相对应,这种变更决不是表面上的文字修改,实质上,蕴涵着一种新的理念,那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我们以学生的学来预设目标,一方面,表现出老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力图在真实的场景中关注学生、研究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㈢.预习提纲虽然了解了学生状况并制定了学习目标,但要上好一节课,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就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做好知识的储备,有必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学生在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问题上课,学生积极地解决问题.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也有了参与与表现的机会,才能真正的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开始时学生不会预习,所以你必须教会学生预习.你可以利用读书课来指导学生,先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先粗后细,也就是先将整节内容粗略浏览一次,掌握概貌,然后再细读,特别对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认真反复地看一二次,甚至几次,对疑点、难点作好笔录,等待课堂上解决.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预习,教师最好先给学生制定预习提纲,一是提点每节课的知识架构,二是设置疑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容易引起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解知识的欲望,才能提起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的、长期的不懈的训练,要让学生不仅能根据教师布置的提纲看书预习,而且可以边看书边生疑,提出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学生做好从分得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而且,退一步讲,对于学习习惯不很好的学生,若不能保证每节课45分钟都全神贯注的参与,起码在解决自己疑难困惑问题时,能调整好状态,集中精力,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先预习后听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他才能进行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在预习中的困惑,才能在小组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学会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在体验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达到了良性循环,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想让学生在预习中有针对性,预习提纲的布置显得尤为关键,预习提纲内容的设置必须围绕本节的知识进行,有梯度的设置,使不同的学生均有收获.这里还得提醒一下教师,在设疑的时候:原则上要突出“趣”字,形式上要突出“新”字,内容上要突出“巧”字,最后还要落实到“乐”字,使学生愿意预习,高兴预习.㈣.情境创设(导入)教学是师生交往以求共同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它一方面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开启学生的心理、思维活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在新课的开始,采用切合实际的、有效的方式及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进而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认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讲好“开场白”,怎样引入新课题,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导入语,采取有趣,形象多样的引入方法,使学生上课一开始就沉浸在趣味和,而不感到枯燥无味,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引入新课的几句话,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怎样让每节课的新课引入更自然,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呢?1.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设置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是每一个初中学生所共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在设计新课引入时,若能满足学生的这个心理,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还不够,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时,若不能使学生认识学习新知的意义与作用,那么这兴趣只会是暂时的.所以还应同时使学生感觉学习新知的必要,从而改变对学习新知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变为个人的一种需要,进而是激发稳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设计新课引入时,不能单纯的把设计的目标停放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稳定性的学习兴趣上,还应提出恰当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要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2.从学生的身边事设置问题情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在初中,许多概念、方法,是由它前面的某个概念、方法衍生出来的,从而可由学生在重温某个概念或方法的过程中,观察探索发现.于是我在这类教学内容的新课引入中,力求让学生“温故——观察——发现”新概念或新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初中学习中的概念、方法,并不都是从抽象到抽象的.其实,多数是以客观现实为背景,能从客观现象中找到其背景,从中抽象出来.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个事实,尽力挖掘新概念、新方法的客观现实背景,特别是存在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现实背景,编成新课引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抽象出新概念、新方法,引入新课题,再深入研究.3.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初中教学中,落实这个要求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新问题,探索出新的数学规律与数学方法,用数学解决新问题,这正是新课引入的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在设计新课引入时,就应有意识地为达此要求努力创造条件.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我认为在设计新课引入时,应把握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尽力挖掘其发生的现实背景(特别是学生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中的事例),创设出既可满足学生好奇心,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稳定性的学习动机,还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背景,编排成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活动项目,用其引入新课,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目的,这就是我的想法与作法.4.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介绍几种引课法:(1)设“陷”式引入法有些内容,若只靠正面讲解,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适当地构思设计一些易使初学者上当受骗的“陷井”,从而常常能出奇地既辨清了与原有相近知识的异同,同时也使新授的知识很清晰地印在脑子里,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2)猜谜点题引入法新课开头适当引用猜谜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兴奋状态,接收知识迅速,记得牢固.(3)直接导入法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论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4)温故引新法讲授新课时,首先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旧知识得以巩固,又能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5)实例探求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题的一种方法.(6)实物直观法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激发其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7)游戏法比如在讲小松鼠餐厅的菜单时,我用了一个换座位的游戏引入了新课,由于直观,学生很快发现有规律可寻,这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上完了.(8)文学引入法在讲脉搏一课时,我以一首自编的小诗:“当青春的旋律奏响的时候,随着它律动的是生命的脉搏.那强有力的生音激荡着回响着,直到人们垂垂老去.”作为开篇语,学生反映很好.(9)实践法在讲“堆放”一课时,我课前悄悄地把象棋随便的放在讲台上,上课当我走上讲台时,我装作生气的样子说:“讲台上这么乱,怎么没人收拾那?”就有一个学生上来把棋子摆起来.然后我让其他学生评价他摆的怎么样.然后我总结式的说:“刚才还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棋子,现在被同学摆得这么漂亮,可见堆放是一门艺术,我们今天来学习堆放.”就这样很自然的引入了新课.5.设置情境的理论依据:(1)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3)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㈤.操作探索操作探索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整堂课的核心.对于八年级来说,八年级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知识的逻辑性较强.课堂上一般是把教材上的例题、问题和公式定理等知识,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使学生能真正拥有知识.学生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学会合乎逻辑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通过体验获得的,一些课程还需接受式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描述解释和经验,是人类经过验证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操作探索:(1)教材重组:我认为作为教师应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的效果很好.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适当重组.(2)合作性学习事例:探究点的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探究点的设立就成了能否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调动起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来探究的关键.通过集体备课,我们一致认为,探究点的选择应力求于突破难点,力求于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力求于知识的发散.关于操作探索经过一年多对新教材的实施,在学习新知这一问题上,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那就是动手实践,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如“拼一拼”、“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提出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提高实践能力.如在进行《单摆》一节时,我们从物理实验室借来了铁架台,又买来了不同尺寸的螺母和丝线,按照物理实验课的标准,制定了实验报告,完完全全上了一节实验课,学生因为感到新鲜,所以非常主动的投入实验操作,四人一小组,有一人记时,一人操作螺母摆动,一人记录,一人求平均值.当他们完成了所有实验时,关于与单摆的摆动次数有关的和无关的条件已经一目了然,而且直到现在提起这堂课,学生们仍记忆犹新.另外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一课中,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各种形状的包装纸盒,在课堂上让他们动手展开,看一看得到了什么图形,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很容易找到答案: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第三,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第四,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我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还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哟每个嘴说话,用手操作,我们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去亲身经历,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备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那么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常说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等等。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
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它是五个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要树立“心中有本,目中有生”的思想,要根据上、中、差不同类型的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的不同,以学生为核心,精心备课。
一、备课标、备教材
备课标、备教材就是教师依据新课标、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等资料,彻底理解掌握教材教学的内容。
教师备课时,应认真阅读课本,了解新课标对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的要求,了解课时要求,了解语文要承担的教育使命,要全面把握教材前后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纵向与横向的历史知识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教学步骤。
二、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
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然而,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
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备课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
备课中还要有质疑环节的设计,要有学生讨论环节的设计,要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环节设计等。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上课时做到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
由于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目的及各个环节都是在
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教会学生求知做人的方式。
因此教师应把备课的着重点放在学生上,立足于教材,研究新的教法。
总之,“教”是为“学”服务的,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
三、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
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
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所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
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
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
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并灵活运用。
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
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艺术性的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都是学生说了算。
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备课,不仅仅要吃透教材,还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无论教法的设计、教材的安排和内容的难易度,都必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特别要顾及差生,使差生听得懂,消化得了。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平台,使他们由“学会”到“会学”。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置奇激趣,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关键在于
教需
得法。
四、备自己
备自己,就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自己既要把握语文新课标,又要熟悉理解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合理安排所学内容,运筹帷幄。
教师备自己实质上就是分析学生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接受知识能力,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厌学为主动乐学,引导学生把好的学习方法与勤奋刻苦结合起来,以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收到更加完善的教学效果。
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知识是否广博等与备课的优劣、学生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五、备媒体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知识如何呈现?如何保留?都要设计最佳或最切合实际的方案、方法,方式。
是课件?幻灯?还是传统的板书或是多种方式的结合?任何一种媒体都有优劣,选用哪一种?怎么用?备课时都要认真备。
总之,备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理应在备课上多下工夫,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努力设计出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拓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教学程序,从而在45分钟的课堂上从容不迫,得心应手,讲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