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高考)

合集下载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4.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

海外贸易拓展27。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 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遭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9.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 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 倡导变法维新D 颠覆孔孟学说30。

2011——2016年高考历史11套试卷归纳(全国一卷、二卷、三卷)

2011——2016年高考历史11套试卷归纳(全国一卷、二卷、三卷)

2011——2016年高考历史11套试卷归纳(全国一卷、二卷、三卷)一、11套试卷中国史和世界史分数所占比例;1、2011年:中国史:72分;世界史:28分;2、2012年:中国史:67分;世界史:33分;3、2013年Ⅰ卷:中国史:72分;世界史:28分;4、2013年Ⅱ卷:中国史:49分;世界史:51分;5、2014年Ⅰ卷:中国史:71分;世界史:29分;6、2014年Ⅱ卷:中国史:72分;世界史:29分;7、2015年Ⅰ卷:中国史:72分;世界史:28分;8、2015年Ⅱ卷:中国史:71分;世界史:29分;9、2016年Ⅰ卷:中国史:72分;世界史:28分;10、2016年Ⅱ卷:中国史:71分;世界史:29分;11、2016年Ⅲ卷:中国史:71分;世界史:29分。

总结,中国史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世界史。

二、11套试卷各考点的分布情况;(一)中国古代史:1、古代政治:(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7次;(2)各朝代的政治情况:5次;(3)宗法制、分封制:2次;(4)科举制:1次;2、古代经济:(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5次;(2)古代小农经济:3次;(3)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影响:3次;(4)土地兼并:2次;(5)古代中外贸易:1次;(6)纸币:1次;(7)国内区域贸易:1次;3、古代思想:(1)儒家思想及发展:9次;4、古代科技:1次;5、文字、文学、艺术:4次总结,古代史中的高频考点主要是:(1)古代专制主义中央制度;(2)古代小农经济及经济重心的南移;(3)儒家思想的发展;(二)中国近代史1、近代史政治:(1)抗日战争:7次;(2)戊戌变法:3次;(3)甲午战争与五四运动:3次;(4)中国的近代化:2次;(5)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2次;(6)阶段特征:1次;(7)土地革命:1次;(8)解放战争:1次;(9)太平天国运动:1次;(10)清末政治:1次;2、近代史经济:(1)自然经济的解体:4次;(2)近代内地税费:1次;3、近代史思想:思想的近代化与传统思想的冲突:3次;(2)教育改革:1次;总结,近代史中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1)抗日战争;(2)自然经济的解体及其影响;(3)近代思想的转变。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图6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图6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2含答案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C】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4.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B】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5.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6.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五 古代希腊、罗马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五 古代希腊、罗马

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Ⅰ复习策略本专题主要介绍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要抓住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一条主线是西方的政治文明呈现着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

两个方面:一是古代以希腊雅典为典型代表的海洋政治文明的发展,二是罗马的政治法律;同时注意分析比较异同,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政治制度侧重点的不同,比较东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

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要注意结合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出现的历史条件;同时注意运用联系的观点,把古代希腊各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作一对比,找出其异同点,理清人文精神发展的脉络。

Ⅱ考向预测民主与法治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

希腊的民主政治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而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构成了现代西方法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作为西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头,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的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理所当然的。

从内容上看,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罗马法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苏格拉底的思想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

从命题角度上看,高考将侧重于联系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和现代我国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以及罗马法的作用与局限性;联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考查东西思想的不同内容。

Ⅲ知识归纳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希腊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城邦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通过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

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君主贤明,社会稳定,因此C正确。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优秀的郡太守。

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C、D排除。

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影响。

A选项说法错误,靖难之变本就是由北往南进行的,北方此时已经足够稳固;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7、(3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因书写不方便,被隶书所取代。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该朝臣认为,如果诏令不是出自中书省,就是乱政,由此可知他是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的,故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以限制王权。

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了小农经济的特征之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政府所在地在广州,而且还有“勾联俄国”、“广东共产”。

结合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广州政府奉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此可知为国民革命时期。

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答案】D【解析】据“1961年”、“父子队”“兄弟队”判断答案为D。

2015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广东卷)

2015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广东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南城,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13.针对皇帝频繁越国中书省直接向留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17.表2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奴隶参与了立法B 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C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19.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完整版( Word版,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完整版( Word版,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丙地海拔高,视野广。

故本题选C。

考点:地形图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下降。

故本题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原——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全国1卷、一卷、I卷)(含解析..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全国1卷、一卷、I卷)(含解析..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一、选择题1.(3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4.(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3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6.(3分)《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7.(3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卷试卷分析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卷试卷分析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卷试卷分析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全卷重要考查学生的宏观认识历史与运用历史规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观题体现的尤其明显。

学生需要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大环境有宏观的了解,并要运用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去分析运用。

看似要求很高,实际上,学习历史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如何运用历史规律,以史为鉴,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有大历史的观念,培养学生有学古校今的应用能力。

历史试题知识分布情况如下:按照地域范围分布:选择题部分:中国史:24-31世界史:32-35材料分析题部分:中国史:40、41、45(45是选修)世界史:40、46、47、48(46-48是选修)按照专题模块分布:选择题部分:必修一政治史:24、27、30、32必修二经济史:26、28、31、33、34、35必修三文化史:25、29材料分析题部分:40题涵盖了全部三个必修模块41题主要涉及经济文化生活其余均为选修模块按照通史分布:选择题部分:中国古代史:24-27中国近现代史:28-31世界史:32-35材料分析部分:中国古代史:40、45中国近现代史:41世界史:46-48选择题特点:今年的高考历史选择题难度适中,突出特点是考查切入的角度比较新,考点贴近所学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认识,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全面考查,题干内容较往年大大减少,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标准没有降低,今年的试题将对以后的历史教学与考试起到指导性作用。

非选择题特点:1、设问充分体现教材知识与材料的结合,所有的历史主观题都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字样,说明今年高考题较之往年更注重所学知识与所给材料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与思考方面不觉突然与陌生。

这也许体现了历史试题难度降低的趋势。

东易教育2015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测试

东易教育2015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测试

历史第三次测试总分100,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道4分,共15道,60分。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

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中朝内阁军机处B.御史府内阁军机处C.中朝御史府军机处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2.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辛丑条约》 C .《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3.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

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

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B.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4.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每亩910---1125斤,比20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要高,这充分说明中国古代A.粮食作物种类繁多B.铁犁牛耕技术发达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这表明董仲舒()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②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①④6.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_最新修正版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_最新修正版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最新修正版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7.(3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8.(3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2015高考历史一轮:第25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人教版)

2015高考历史一轮:第25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人教版)

3.(2013 年海南单科)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 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 布后的 1922 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 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 表明(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解析:选 C。十月革命后颁布土地法令,1921 年实行新经 济政策,实行征收粮食税,这则材料是 1922 年颁布的,粮食税 之后的进一步对农业的改革。故选 C 项。
材料一
高尔察克和邓尼金是苏维埃共和国主要的和唯一
的严重的敌人。如果没有协约国(英、法、美)帮助,他们早就 完蛋了。由于协约国帮助,他们才成为一种力量。
——列宁
材料二 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 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 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 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 区寄给红军家属。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选 A。1929 年经济大危机爆发,胡佛总统反对由政
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使危机不断加剧,反映了“自由放
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苏俄国内战争结束 后,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反映了国 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
2.(2013 年广东惠州二模)瞿秋白在 1921 年旅俄日记中写 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 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 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 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7.(3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8.(3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A.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B.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9.(3分)“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

”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10.(3分)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

”他的文学理念属于()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11.(3分)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12.(3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二、非选择题13.(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14.(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

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选择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

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解答】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制度出现在明朝,明朝建国之初,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管理六部,不可能出现“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故B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信息可知,该朝臣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他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即加强相权,故C项正确。

该朝臣主张加强中书省的权力,材料没有体现出他反对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

【解答】材料古文的意思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有些妇女织布甚至不如男子,但农妇做耕田、收割、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人一起劳动的”,古文描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耕织结合不一定非得男耕女织,故A项正确。

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必须有商品交换和雇佣关系两个条件,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

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

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

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对小农经济要作全面的认识,如生产方式、特点、评价等。

同时要求学生要具有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分析】本题考查了国民大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与题干“广州政府”不符,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中“广东共产”、“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国共正式形成,由此可以判断这些“事实”都发生于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州政府已经不存在,中国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故C、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国民大革命,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答】依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60﹣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