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绪论思考题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一)内容1+2+4维度1=领导的事业2=人性的估计文化心理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1.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2.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二、研究方法思考题1.为什么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为重点。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1)实验法(2)观察法a.非参与观察法b.参与观察(3)调查方法a.问卷调查法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人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的方法。

b.问卷与量表的区别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基础而设计的一套题目,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用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心理与管理思考题AHA12GAGGAGAGGAFFFFAFAF1.个体的心理构成要素有哪些?(1)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2)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3)个性心理特征:人格、能力2.知觉如何应用在管理中?(可能会考)(1)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2)招聘面试:第一印象,可改变的面试结构(3)企业形象塑造:广告宣传、印象(4)员工行为塑造:人对自己或他人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AHA12GAGGAGAGGAFFFFAFAF3.什么是态度?其结构是什么?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和厌恶、肯定或否定等,这些倾向已经形成就比较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

4.(1)要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复杂性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行为效果、忍耐力、影响力(2)运用多种方法及时对员工态度调查(3)对员工加强教育,改善员工的态度5.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其运用于管理中?价值观的内涵描述的是信念系统而非行为倾向。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1.(P6)管理心理形成理论准备:(简答)A心理技术学:1903年,德,斯腾提出,最早研究是1912年闵斯脱博格《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B霍桑实验:梅奥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第一次把工业中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组织管理学先驱性研究C群体动力理论:德,勒温,“场”理论,B(行为)=f函数(P个人·E环境)D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2.(P12)管理心理学的方法:A观察法:情境分为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是否参与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B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霍桑实验)优点:研究者主动地位,可以控制无关变量,反复观察C调查法:分为访谈法与问卷法(是非法,选择法,等级排列法) D测验法 E个案法3.(P16)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论述)A、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B、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C、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4.P23行为科学理论:A、人际关系理论:梅奥B、行为科学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2]人性管理理论有麦格雷戈的X(经济人)Y(自我实现人)理论及阿吉里斯的不成熟到成熟理论3]群体动力理论勒温为代表4]领导行为理论以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支持关系理论,管理方格法。

5.P26现代管理理论:A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的系统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B决策理论学派(西蒙)C系统管理学派D经验主义学派E权变理论学派F管理科学学派6重点:X理论的基本观点:1、多数人天生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2、没有大志,不愿负责任;3、个人与组织的目标是相矛盾的只有强制和惩罚来实现组织目标;4、工作是为了生理和安全需要,只有钱和地位才能起激励作用。

5、人分两类,一类如上所述,另一类可能鼓励和克制自己,负起管理责任。

Y理论的管理措施:1、管理重点的改变;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3、奖励方式的改变;4管理制度的改变。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一、填空题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及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及(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起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动,使其施展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本领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本领测验)、(发明本领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及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干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及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干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对)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3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A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是管理心理学基础B工程心理学:密切联系C社会心理学:密切联系D组织行为学:界线未定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形成理论准备:A心理技术学:1903年,德,斯腾提出,最早研究是1912年闵斯脱博格《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B霍桑实验:梅奥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第一次把工业中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组织管理学的先驱性研究C群体动力理论:德,勒温,“场”理论,B=f(P、E)D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美,黎维特,1958年《管理心理学》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1管理心理学的原则:A客观性 B联系性 C发展性2管理心理学的方法:A观察法:情境分为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是否参与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霍桑实验)优点:研究者主动地位,可以控制无关变量,反复观察C调查法:分为访谈法与问卷法(是非法,选择法,等级排列法)D测验法E个案法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A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B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C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A早期管理理论: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财税原理》B传统管理理论:巴贝奇发展了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 艾末生的管理效率十二原则C科学管理理论:特点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管理理论的依据泰罗:工作定额与标准化原理,《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经营活动六职能,管理活动五职能及十四原则《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厄威克:得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古利克:管理七职能论2行为科学理论:A人际关系理论:梅奥B行为科学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性管理理论有麦格雷戈的X(经济人)Y(自我实现人)理论及阿吉里斯的不成熟到成熟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勒温为代表领导行为理论以坦南鲍姆和施米特为代表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以利克特为代表的支持关系理论,以布莱克、穆顿为代表的管理方格法。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泛指一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

(有明确的目的、多个人员组成、具有精细的结构)1,现代企业管理特点决定了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2,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3,管理心理学这重研究企业中人才的核心作用;4,着重研究企业中纯粹的人的心理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2,关于个体心理的研究3,关于团体心理的研究4,关于组织心理的研究5,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三、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管理者对劳动者的工作目的或工作动机所持的基本看法。

人特指工作中的人,性指工作动机的判断。

1,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理论是某理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工作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报酬。

经济人假设下的管理特点:指向任务、专制型或集权式、胡萝卜加大棒某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类多数是天生懒惰的,不愿多做工作。

2)人类多数缺乏雄心,不愿担负责任。

3)人类多数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目标。

4)多数人都是安于现状的,喜欢安逸和安全。

5)人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上述特性,只有少数能自我鼓励,愿意承担责任的应该成为管理者。

2,与社会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最大需要是社会性需要,相比经济利益而言,人们更重视的是与周围人友好相处。

社会人假设下的管理特点: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参与管理、集体奖励制度3,自我实现人假设对应的的管理理论是Y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自我实现需要的驱使,工作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人假设下的管理特点:创造适宜工作环境、扩充工作内容、授权、内部激励Y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天生勤奋,工作表现的差异是由外部工作环境控制的。

2)人可以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努力达成组织目标。

3)人工作的最大奖赏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满足。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B=f(P*E决策理论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模型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实验法(4)问卷(调查)法(5)测验法(6)个案法3.研究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抉择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1)早期管理理论(2)传统管理理论(3)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2、行为科学理论(1)人际关系理论:梅奥与罗特利斯伯格(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的满意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A.人类需要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B.人性管理理论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勒温:(非正式组织人人关系)团体力学理论C.群体行为理论布雷德福:(研究人与人关系)敏感性训练坦南鲍姆和施米特: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利克特:支持关系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1)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3、现代管理理论(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5)管理科学学派:伯法三、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的假设(X理论)(麦格雷戈提出,但他主张Y理论)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和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1,管理: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包括个人和组织自己的管理系统。

2,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3,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它是未来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提升员工幸福感。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研究和理论指导相结合;科技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5,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验研究(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案例研究法,内省法)实验研究(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社会心理测验)6,各研究方法的特点:观察法(简易方便自然真实但难以深入)问卷法(使用方便统计迅速但缺乏可靠性)谈话法(触及内心深处但缺乏可靠性)案例研究法(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但外部效度低很难推广)内心法(有助于了解和控制心理现象但重复验证比较困难)自然实验法(结合日常生活工作但不容易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研究法(能够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但有很强的人造色彩)标准化测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量表制作比较复杂)社会心理测验(有着直接的应用)7,管理心理学学科性质: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的综合。

8.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与管理心理学的人力部分有交叉联系)与普通心理学关系(与普通心理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是相互影响渗透的邻近科学)与人类学(人类学的知识和原理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问题一: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历史发展?答:1.滥觞阶段:夏商周 2.形成阶段:先秦时期 3.过渡阶段:汉魏至唐4.完善阶段:唐宋 5.衰落阶段:元明清。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一、填空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

2.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应的过程。

3.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它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4.个体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企业取得更高的绩效。

5.需要是人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状态。

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一个群体的构成条件包括:明确的成员关系、一致的群体意识、共同的行动能力、持续的互动关系。

8.冲突是组织中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根据对组织的不同作用将冲突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9.团队精神的铸造会受到领导、共同的愿景、沟通和交流、激励机制、潜规则的影响。

10.组织文化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全员性原则、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独特原则、适应性原则。

11.组织变革的两种经典模式是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

P16212.人际关系的改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优化组织风气、重视培训工作、制动合理政策、改善领导作用与及时调节帮助。

P18313.企业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必须全面介入心理契约的EAR循环,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的建立、调整和实现的过程。

P19414.人员招聘的心理效应中的晕轮效应,是指应聘者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一突出的特点容易引起考官的注意,而其他素质的信息被忽视。

15.绩效评估可以分为效果主导型、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三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答: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管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沟通答: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复习一、名词说明(5’×6)二、简答(8’×6)三、论述与案例分析(10’+12’)一、名词说明1.霍桑实验: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

(照明、福利、访谈、群体实验)2.Katz的治理技能理论:专业(技术)技能、人际(人员)技能、和概念技能。

高层治理者要具备专门强的概念技能,基层治理者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

3.情绪智力: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明白得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剂情绪和促进情绪、智力进展的能力。

4.缺失规避(losss aversion):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缺失:一定数额的缺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

5.社会闲散(social loafing):由于责任的分散,导致群体绩效低于个人绩效的情形。

6.映像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是人在交往中有意操纵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7.敏锐性训练(sensitivity training):又称为T群体训练和交友群体训练。

其核心是通过无组织结构的小组互动来改变成员的行为。

它不直截了当告诉受训者所需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员们自己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

8.心理契约:个人将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猎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成而有所提高的一种配合。

9.组织承诺:指职员对组织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源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由此衍出一定的态度或行为倾向。

10.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的制造、猎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11.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人们在决定是否做某事时,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多少好处,还要看自己对这件事已投入多少。

12.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用于群体成员的存在,促进自我绩效的提高。

13.组织文化及其作用:是一个特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觉和进展起来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形成长远正确认识、摸索和感受上述问题的差不多假设。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一、多选或简答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1)心理技术学(2)霍桑实验(3)群体动力理论(4)需要层次理论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4、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5、行为科学理论(1)人类需要理论(2)人性管理理论(3)群体行为理论(4)领导行为理论6、现代管理理论(1)社会系统学派(2)决策理论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5)权变理论学派(6)管理科学学派8、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先天性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文化传统因素(4)阶级与阶层因素9、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性(2)对象和背景的特征(3)对象的组合10、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征(4)过去经验(5)知识结构11、常见的归因偏差(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3)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12、归因偏差的克服(1)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2)要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3)要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13、态度的特性(1)对象性(2)社会性(3)个体性(4)内隐性(5)稳定性(6)系统性14、影响改变态度的主要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2)团体因素(3)态度系统特征因素(4)个体人格因素15、强化的类型(1)积极强化(2)消极强化(3)惩罚(4)消退16、强化的基本原则(1)奖励与和惩罚相结合(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3)及时强化(4)奖人所需17、非正式群体有5个共同的特征:(1)规模小(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群体内部压力大,从众行为明显(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4)群体内有一套见效快的和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并且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18、正式群体的功能(1)完成组织任务(2)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求(3)协调人群关系(4)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19、处理群体冲突的方法(1)交涉与谈判(2)第三者仲裁(3)吸收合并(4)运用权威或武力20、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1)语义上的障碍(2)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3)知觉的选择性障碍(4)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5)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6)信息过量的影响21、改善沟通的方法(1)重视双向沟通(2)重视面对面的沟通(3)重视利用附加信息的沟通(4)正确使用语言文字22、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1)对团结的影响(2)对工作效率的影响(3)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4)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5)对人的行为的影响2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相关性和一致性(2)距离的远近(3)交往的频率(4)性格和气质(5)主观印象(6)思想品德(7)需求互补24、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感情投资法(2)心理吸引法(3)深层了解法(4)中和互补法(5)求同存异法(6)排难解纷法25、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1)品质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心理素质26、领导者的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吸取新知识(2)重视理性(3)强调成效(4)开发意识27、影响领导决策的客观因素(1)客观对象的特点和规律(2)情报资料的收集(3)社会发展的需要(4)国家政策和法律规范28、组织文化的作用(1)导向作用(2)凝聚作用(3)激励作用(4)规范作用(5)创新作用(6)辐射作用29、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1)企业价值观体系(2)科学的经营管理(3)全方位激励的管理方法(4)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5)加强礼仪建设(6)塑造组织形象30、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1)建立领导体制(2)建立独立部门(3)制定计划(4)对组织现存文化的盘点(5)目标组织文化的设计(6)实施计划31、绩效考核的意义(1)绩效考核是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组织活动良性循环的必要途径(2)绩效考核是影响组织成员积极主动性和努力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3)绩效考核是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以及进行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32、绩效考核的原则(1)客观公正的原则(2)民主公开的原则(3)严格认真的原则(4)激励为主的原则33、绩效考核的程序(1)确定目标(2)制定方案(3)实施方案(4)鉴定决策34、绩效考核的方法(1)排序法(2)成果考核法(3)一一对比法(4)目标对照法(5)因素评定法(6)代表人物法(7)强迫选择法35、克服考核中心理偏差的措施(1)对考核的要素及其等级标准要加以明确的定义,使考核的标准尽可能准确明了,能定量考核的,尽可能量化(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树立端正的态度和立场,明确考核的目标、意义,了解考核的原则、程序和方法(3)建立考核信息系统,搞好考核的日常工作和基础工作(4)建立和健全考核机构,建立考核申诉制度,设置合理的申诉程序36、组织变革的阻力(1)心理原因造成的阻力(2)经济原因造成的阻力(3)社会群体原因造成的阻力37、克服变革的阻力(1)进行力场分析(2)让组织成员参与变革(3)利用群体动力(4)奖励变革中的创新者38、实行组织变革的方式(1)人员导向型(2)组织导向型(3)技术导向型(4)系统导向型39、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1)将工作任务目标化(2)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重视对职工心理与行为的激励40、组织行为改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组织内关键性的具体行为(2)测量关键性行为出现的频率(3)组织行为改造的措施(4)评价二、论述1、气质的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2)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3)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2、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3、能力的应用在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尽其才(2)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阈限性,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类型差异的互补性,以及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4)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效果4、从众行为与管理对策从众是指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从众行为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区别对待:(1)要充分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2)要警惕和防止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3)领导者在作决策时,要防止在“表面一致”的情况下,勿忙地作出决策(4)重视并善于倾听不同的及反面的意见三、案例1、社会知觉效应(1)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如果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判断,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2)第一印象效应的特点:①第一印象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假设、猜想,如果不经过进一步的检查、验证,只凭第一印象去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往往会出现差错②第一印象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是人们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3)如何发挥第一印象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具体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①一是在看待别人时,要尽量避免仅仅凭第一印象就下判断②二是在对待自己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随时随地给人留下第一个良好的印象,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有利的基础③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克服由于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引导人们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晕轮效应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4、定型效应5、挫折(1)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2)挫折反应的个体差异:挫折反应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人体的挫折反应在强度上有不同(3)挫折的行为表现:①攻击性行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②退化性行为:盲目的轻信、固执和逆反③妥协性行为:自我安慰、自我整饰和成因推诿④积极性行为:升华、补偿和改变(4)应付挫折的方法①正确对待挫折②改变情境③适当的精神发泄。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选修课《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及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以便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心理:人们在与环境、事物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称为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

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一系列动态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的心理倾向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又称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

它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6、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7、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第一印象对认识具有极重要的影响,它甚至使人形成一种偏见,干扰以后一系列有关的认识。

9、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对象留下的最近印象影响人们对他的认识的心理效应。

10、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者形成了一个人某个方面好或坏的印象后,据之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特征的心理效应。

11、定型作用: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以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为根据,评价和判断他人的心理效应。

12、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理学》复习资料授课教师:李殿民第⼀章管理⼼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法第⼆章管理⼼理学的产⽣和发展第三章感知历程与管理第四章个体⼼理差异与管理第五章态度与管理第六章挫折与管理第七章激励理论第⼋章群体⼼理与⾏为第九章群体的沟通与决策第⼗章群体中的⼈际关系第⼗⼀章领导⼼理与管理第⼗⼆章组织⼼理与管理第⼀章管理⼼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法§1.管理⼼理学概述⼀. 含义:是⼼理科学的⼀个分⽀,是⼀门独⽴的现代管理科学。

它遵循客观原则和系统⽅法,研究管理系统中⼈的⼼理与⾏为关系,以预测、控制和引导⼈的⾏为实现组织⽬标的⼀门综合学科。

⼆. 树⽴以⼈为中⼼的管理思想三. 主要理论基础——⼼理学四. 研究对象:个体⼼理、群体⼼理、领导⼼理、组织⼼理⼼理学的内容§2.管理⼼理学的研究⽅法观察法:直接、间接;⾃然、参与;调查法:谈话、问卷实验法:⾃然、实验室测验法:⾃陈量表、投射测验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第⼆章管理⼼理学的产⽣和发展⼀.产⽣的必然性:1.管理实践的需要:现代化⼤⽣产的需要缓和阶级⽭盾的需要管理者⾃⾝认识的提⾼和转变2.⼼理学科的发展:⾏为主义⼼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社会⼼理学派⼈事⼼理学和⼯程⼼理学⼆. 管理⼼理学的初创时期1.⼈际关系理论: 梅奥2.群体动⼒理论:勒温3.社会测量学:莫雷诺4.需要层次论:马斯洛三. 管理⼼理学的发展第三章感知历程与管理§1.感觉历程⼀. 含义:⼈脑对当前事物个别属性或具体状态的直接反映⼆. 特性:直接性、个别性三.作⽤:⼼理活动的开端四. 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五. 规律:适应律、阈限律、对⽐律、联合律、练习律§2. 知觉历程⼀. 含义:是⼈脑对当前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 感与知的关系:感是知的基础、知是感的综合三. 种类:时间、空间、运动、社会四. 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五. 影响知觉的⼼理因素:学习经验、观点差异、动机作⽤§3. 社会知觉效应⼀.第⼀印象(⾸因效应、优先效应)⼆. 近因效应三.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阿希实验: 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四. 定势效应五. 投射效应六. 名⼈效应(移情效应)七. 权威效应⼋. 仁慈效应九. 罗森塔尔效应(⽪格马利翁效应)第四章个体⼼理差异与管理§1.个性概述⼀.含义: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来的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个体⼼理特征。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复习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1、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⑴个体心理⑵群体心理⑶组织心理3、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⑴美国的泰勒⑵法国的法约尔⑶德国的韦伯4、科学管理之父—泰勒⑴理论产生背景:资本家和工人矛盾激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⑵泰勒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①首先是工人抱有错误的观念,怕提高效率会导致失业的增加;②管理体制上有缺陷,使工人“磨洋工”;③劳动方法不科学,造成事倍功半。

⑶实验研究:⑴铁锹实验⑵搬运生铁块的实验⑶金属切割实验5、⑴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①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哲学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泰勒堪称为管理哲学大师。

②泰勒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

③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有科学依据的作业管理、管理者同工人之间的职能分工、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等,为作业方法和作业定额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得劳资双方有可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成果来协调双方的利害关系,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④科学管理运动加强了社会公众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经营管理的科学研究,其后的运筹学、成本核算、准时生产制等,都是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启发下产生的。

⑵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①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是“经济人”。

②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基础和规律,其实质是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效劳。

③其工人观是错误的,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加管理。

④机械的管理模式,实质上忽略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6、韦伯的组织理论⑴传统权威①传统型权威是一种最古老的权威形式,来自于习俗、惯例、经验、祖训等等。

②传统型权威支配下的社会组织有三种亚形态,即族长制、世袭官僚制与封建制。

⑵魅力权威①这种权威又可称之为超人权威或神授权威,它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气概、创业奇迹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它来自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在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的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领导力、团队管理、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对于在组织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领导力理论:管理心理学研究了领导者对团队的影响,包括韧性领导、情境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等理论。

2.团队动态:了解团队形成的原因、发展阶段以及冲突处理方式对于有效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3.情绪智力:管理心理学强调情绪智力对于领导力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包括情绪管理、情绪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第三部分:管理心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绩效管理:管理心理学可以帮助组织设计出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2.决策分析: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3.团队建设: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团队建设更加高效且和谐,提高团队绩效。

第四部分: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管理心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理论和方法涌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

结语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极具实践价值的学科,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
工的幸福感。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帮助您在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复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管理心理学 复习精华版

管理心理学 复习精华版

个性心理1.(1)什么是个性?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和气质、性格、能力的关系?2.如果你作为企业领导,如何了解员工的个性心理并未企业管理服务?3.什么是知觉?它与感觉的关系?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依据是什么?(1)知觉: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官刺激的过程。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相同点:a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b 知觉是对客观外界事物有选择的反应c 知觉一定是对感官接受的信息加以组织,才能被认知d 知觉要对组织起来的信息做出解释区别:a知觉是整体反映,是对事物选择、组织、解释的过程b 感觉是个别反映;是做出个别反映(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依据是什么?客观因素:知觉对象的特征、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主观因素:兴趣、需要和动机、过去的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特点4.社会知觉的差异(偏差)对实际工作有哪些意义?请举例说明.第一印象效应、晕轮效应(了解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定势效应(从就业、面试等角度,如第一印象效应,不可过早的形成第一印象,影响对一个人的判断)群体心理1、什么是群体心理?有哪些群体行为?群体行为产生的原因?群体行为是如何实现的?(1)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指群体的心理现象,包括群体的态度、群体的意识、群体的兴趣、群体的情绪、群体的需要、群体的动机、群体的行为等内容。

(2)有哪些群体行为?---------从众、顺从(3)群体行为产生的原因?从众:1.害怕与群体意见不一致2.对个体,群体的信任程度3.群体规模4.责任心5.性别顺从:1.实现群体目标,得到群体认同2.顾全大局3.保持良好人际关系(4)群体行为是如何实现的?a 暗示b模仿c 感染2、群体的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首先,凝聚力越高,工作效率越高的观点是错误的。

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时凝聚力越高,反而工作效率越低(霍桑试验中的群体实验),因此,有时可以提高,有时可以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概论☐一、管理和管理学☐1.管理☐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工作并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内涵:管理必须是群体活动;管理为实现目标服务;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协同活动☐管理的分类:狭义的管理主要指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广义的管理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管理的依据: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系统:一是技术系统,实行科学管理;二是社会心理系统,实行心理管理☐2.管理学☐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的理论与管理的原则、方法等的学科。

☐管理学的发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 )管理原则:管理者应使下级服从其领导或管理;管理者应争取有同盟者和支持者;管理者应有保持物力和财力的能力☐马基亚维里(N.Machiavelli)管理原则:公众认可(mass consetent);凝聚力(cohessiveness );统率(leadership);励治图存(will to survive)☐管理技能(R Katz):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人际技能(human skills);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管理活动(F Luthans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和处理书面资料;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二、心理学☐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来自古希腊的psyche(精神、灵魂)和Logos(普遍规律、科学),即是指关于灵魂或精神的科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情感☐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性☐2.心理学的发展☐A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西方心理学思想☐B.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德国冯特(J 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实验研究。

☐20世纪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十件大事☐3.心理学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4.心理学的作用卡尼曼(D.Kahneman)的前景理论☐三、管理心理学☐1.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为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提供心理学根据的科学。

☐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3.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人性假设与管理☐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领导行为与管理☐4.管理心理学的特点☐人本化—是以人为研究中心的学科,具有明显的以人为本的倾向。

☐综合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广。

☐应用性—与组织管理活动密切相关,为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5.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个案分析、准实验研究、社会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方法☐6.管理心理学的任务☐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为提高管理活动科学性提供心理学依据朱永新.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王重鸣.管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赫尔雷格尔.组织行为学(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一、工作压力☐压力指个体面对他(或她)不能处理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不适状态。

☐压力的身心历程☐压力来源(stressor)☐认知评估(cognitive appraisal)☐反应(reaction)☐工作压力是由于与工作相关的不良刺激所引起的不适状态。

☐工作压力的原因☐工作没有保障;工作变动频繁;工作简单、重复;工作不完整;看不到工作结果;工作时间不理想甚至倒班;持续时间长的工作;超负荷的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物理的);恶劣的工作环境(心理的)☐二、工作倦怠(一)工作倦怠的定义与维度☐1.Maslach 的三维度理论模型(1981)☐三维度: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缺乏人情味( depersonalization) ;个人成就感降低(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2.三个维度的变化☐(二)工作倦怠症状☐1.躯体症状☐2.心理症状☐3.行为症状☐4.社会症状☐(三)发展阶段1. 经验性阶段模型☐2.四阶段论(Beaucage ,1997)☐狂热期:个体表现出雄心勃勃、忘我投入,不在乎为了达到目标所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停滞期:个体做事开始缺乏效率,焦虑,工作满意度下降,觉得实现当初确定的目标越来越困难,某些躯体问题开始出现,但仍一味以加倍的努力来回避问题☐挫折期:个体开始明确而强烈地体验着情绪、生理与行为问题。

虽然还是力图否认问题,但已被身心疲惫所控制。

☐冷漠期:彻底放弃乃至嘲弄自己当初追求的理想目标,不再在乎自己的公众形象和未来前途。

☐(四)工作倦怠理论☐1.Pines 的倦怠理论(单维度-衰竭理论)☐2.Shirom - Melamed 工作倦怠理论模型☐3.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 COR theory)☐4.Densten 的五因素模型☐5.工作- 个人符合度(job - person fit) 理论☐6.努力-回报模型(effort-reward model)☐7.“工作投入”(job enga gement)☐8.Moore 的工作倦怠结果归因模型☐(五)自我管理团队的工作倦怠(六)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1.工作特征因素☐2.个体特征因素☐(七)工作倦怠防治对策☐1.组织防治对策☐2.个体防治对策工作-家庭冲突☐一、引言☐二、工作-家庭冲突的定义☐Greenhaus 和Beutell (1985) :“一种角色间冲突的特殊形式,在这种冲突中来自工作和家庭生活领域的角色压力是不相容的”。

☐维度:基于时间的冲突(time - based conflict);基于压力的冲突( strain - based conflict);基于行为的冲突(behavior - based conflict)☐因工作时间、压力等对家庭相关责任的干扰是工作→家庭冲突(work - to - family conflict)☐因家庭方面需求而产生的对工作责任的干扰是家庭→工作冲突(family - to - work conflict)☐三、工作-家庭冲突理论☐1.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理论☐1980年,Staines区分出工作和家庭之间关系的三种类型:分割(segmentation) 、溢出(spillover) 和补偿(compensation) 。

☐分割理论认为,工作和家庭是两个独立分割的维度,个体可以清楚地将工作部分的感情、态度和行为与家庭部分分割开来,两个维度既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相互冲突。

☐溢出理论认为,人们会将在工作中建立的情感、态度、技能和行为带进家庭领域,反之亦然。

溢出可是积极的,也可是消极的。

积极溢出包括满意和激励,给家庭生活带来高水平的能量和满意。

消极溢出是:工作中的问题和冲突消耗了个体的时间和精力,并因个体全力投入到工作中,使他们很难充分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

☐补偿理论相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是负向的,当个体在工作领域有高水平的卷入时,在家庭领域的卷入水平就会降低;相反,在家庭领域的高水平卷入会导致个体在工作领域的低水平卷入。

☐2.工作-家庭冲突的发展理论☐由于男性和女性的成长模式不同,而且家庭和职业要求的波动依赖于个体所处的家庭/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在不同的人生成长阶段,个体的工作-家庭角色间关系也会有所不同。

☐3.工作-家庭冲突的边界理论☐美国学者Clark(2000)提出了“工作-家庭边界理论”(work-family border theory) 。

☐将工作和家庭看作两个不同的范围,人们每天在工作和家庭的边界上徘徊。

边界是对工作或家庭范围的界定。

☐边界维持者与边界跨越者对工作和家庭范围及组成的不同认识,往往会影响边界跨越者的平衡,两者之间的经常交流可以缓和角色冲突。

☐四、工作-家庭冲突相关研究1.工作-家庭冲突与前提变量的研究☐工作层面变量: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特点和工作卷入☐家庭层面变量:主要包括家庭层面的压力、家庭卷入、家庭特点。

☐个体变量:主要是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和人格变量(消极情感、A 型人格等)。

☐工作需求与WFC相关,而家庭需求与FWC相关,WFC与FWC均影响工作/家庭满意感与主观幸福感☐工作-家庭冲突与社会支持:☐2.工作-家庭冲突与结果变量研究☐后果变量也可以分为工作后果、家庭后果和个体后果三个方面。

工作后果主要包括工作满意感、组织承诺、离职与退休意向等;家庭后果主要指家庭满意感与生活满意感;在个体方面则主要涉及个体心身健康。

☐五、工作-家庭冲突干预策略1. 组织层面的干预策略☐2.家庭层面的干预策略☐3 .个体层面的干预策略领导心理与管理☐一、领导☐领导指群体或组织中特定的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群体或组织及其所属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

☐致力于这个过程的人就是领导人☐二、领导人的权力☐1.法定(强制)性权力:传统因素-服从感;职位因素-敬畏感;资历因素-敬重感☐2.威望(自然)性权力:品格因素-敬爱感;能力因素-敬佩感;知识因素-信赖感;情感因素-亲切感☐3.领导人权力的使用:(1)适时、审慎使用法定(强制)性权力;(2)提高、强化使用威望(自然)性权力;(3)选择、运用不同的影响策略;(4)重视与交换策略有关的过程(互惠、给付出以回报)☐三、领导人素质☐1.领导人一般素质:与工作相关的知识;领导意愿;进取心;品性或德行;正直☐2.领导人心理素质:智慧;自信;决心;诚实;灵活性;社交能力☐企业家心理特征(美国研究):自信;急迫感;广泛的知识;脚踏实地;超人能力;崇高理想;客观人际关系态度;情绪稳定;迎接挑战☐通用前OEC韦尔其总结的领导要素:4E:Energy(活力);Engine (激励);Edge (敏锐);Execution (执行)☐3.高校领导者的角色:教育家;学者;知识分子的知音;学生的导师;实业家☐四、领导理论☐1.怀特(R K White )和李皮特(R Lippett)领导方式理论:权威式领导;民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2.勒温(K Lewin,1939)领导方式理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3.利克特(R Likert) 领导方式理论:剥削式专制领导;温和式专制领导;协商式民主领导;参与式民主领导☐4.俄亥俄大学的建构和体恤理论:建构(抓工作组织)和体恤(关心人)☐5.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G Graeo):领导者与下属中的少数建立了特殊关系,后者成为圈内人,受到信任,得到更多关照,享有更多特权,其他下属成为圈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