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持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问题实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并对得到的资料实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实行更深入的研究。可见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水准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质疑问题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不过,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水准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点,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程序,学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大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准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何种手段表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1. 原型创设。

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自经历且比较注重的生活原型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提出“大米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吗?将蚕豆的种子横向一切为二,在适宜的条件下,他们能萌发吗?”在学习消化和吸收时,提出“早餐没吃,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早餐吃的是面包和鸡蛋,这些食物在身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麦当劳和中餐,你更爱吃哪个?哪个营养更均衡?”等。

2. 实验创设。

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探究“镘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能够通过设立对照实验:镘头碎屑 + 唾

液 + 搅拌,馒头碎屑 + 清水 + 搅拌,馒头块 + 唾液 + 不搅伴;全部37 ℃恒温水浴,加碘液检验。然后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3. 多媒体创设。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生物的奥秘,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

4. 生物学史创设。

生物学史大量的史料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把这些史实作为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献身科学的热情。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以普里斯特利、萨克斯、恩吉尔曼和卡门、希尔等人的相关研究过程作为问题情境而展开,学生通过思考一系列问题,最后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5. 热点创设。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物科学技术更是一马当先,如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移植、生物芯片等,都是人们注重的热点,另外国际重大事件中如炭疽、生化武器等等,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将这些内容实行加工,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理应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法,能够分为两个层次的提问,低层次的提问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使用提问,高层次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低层次的提问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高层次的提问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能够在文字上、方法上、矛盾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让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然后与教材中的方案比较,产生矛盾和疑问,使学生对实验的单一因素与对比实验有深刻的理解。

(四)适时评价,使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升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首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其次,建立提问记录册。在学生小组的评价中,组长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的评定挂钩。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体会

1.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学生自己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