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2014年9月份考试数据库原理第三次作业

题目信息
难度: 7
正确答案: SELECT SUM( QTY*WEIGHT) FROM P, SPJ, J WHERE P.PNO = SPJ.PNO AND J.JNO = SPJ.JNO AND J.JNAME =‘三峡工程
解题方案:
反馈信息:
3. 关系数据模型如下:学生 Student(Sno,Sname,Sdept,Sage,Sex)用SQL写出查询程序: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20岁以下性别为男的学生姓名。 (本题分数:10 分,本题得分:0 分。)
题目信息
难度: 6
正确答案: 第一个记录
解题方案: 用OPEN语句打开游标时,游标指针指向查询结果的第一个记录。
反馈信息:
5. 关系规范化的目的是 1 (本题分数:5 分,本题得分:0 分。)
题目信息
难度: 7
正确答案: 控制冗余,避免插入和删除异常,从而增强数据库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题目信息
难度: 5
正确答案: 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对数据库设计来说,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在数据库中占重要地位。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其中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若干个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数据字典通过对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解题方案: 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丢失修改是指事务1与事务2从数据库中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事务2的提交结果破坏了事务1提交的结果,导致事务1的修改被丢失。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1读取数据后,事务2执行更新操作,使事务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读“脏”数据指事务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2读取同一数据后,事务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事务1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事务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是不正确的数据,又称“脏”数据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______ 若变量与y 之间为完全正相关,则相关系数r=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为完全负相关,则r =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r= ______ 。
2. 数列中各项指标值都反映事物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或绝对水平的是______ 。
3. 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 ______ 。
4. 统计学的三个源流为德国的 ______ ,英国的 ______ ,法国的 ______ 。
5.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 ______ 、进行调查的一种 ______ 调查。
6.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7. ______ 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
8.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通常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9. 统计表一般由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0. 已知一组数据的均值为150,离散系数为0.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1. 类型抽样2. 统计分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y )与该商品的价格( x )有关。
现对给定时期内的价格与需求量的进行观察,得到如下一组数据:要求:(1)计算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2)拟合需求量对价格的回归直线,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含义;(3)计算判定系数合估计标准误差,分析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2. 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字填上;(2)计算该企业铲平的年平均增长量;(3)按水平法计算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简述相关分析的内容。
2014年统计考试试题

2014年统计考试试题2014年统计考试试题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统计考试则是对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种考察方式。
2014年的统计考试试题,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既有基础的概念和公式,也有实际问题的应用。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与公式试卷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础概念和公式的掌握程度。
题目涉及了概率、样本与总体、假设检验等内容。
例如,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计算某个事件的概率,给出了事件发生的条件和相关数据,学生需要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这部分试题的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熟练运用能力。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统计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的应用问题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实际问题的应用试卷的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题目涉及了调查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内容。
例如,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收集某个群体的意见和反馈,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部分试题的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调查和分析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思考题试卷的第三部分是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
这些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某个实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这部分试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2014年统计考试试题涵盖了基础概念与公式、实际问题的应用以及思考题三个部分。
通过这些试题的设计,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加统计考试,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统计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A卷出卷教师:统计学命题组适应班级:12级管理类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复查总分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内。
共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 条形图B 饼图C 雷达图D 箱线图2.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A 自变量B 因变量C 随机变量D 非随机变量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反映产品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称为()A加权指数 B 质量指数 C 简单指数 D数量指数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工时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6.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总体是()。
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7.如果一个样本因人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A 抽样误差B 非抽样误差C 设计误差D 实验误差《统计学》试卷A 第1 页(共8 页)8.根据重复抽样资料,甲单位工人工资方差为25,乙单位为100,乙单位人数比甲单位人数多3倍,则抽样误差()A 甲单位较大B 乙单位较大C 无法判断D 相同9.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10.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点估计B 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点估计C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不等于总体参数,则该统计量被称作参数的有偏估计D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等于它要估计的总体参数,则统计量被称作有偏的1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写5卷术、重保交电要护底气设装。设备置管备高4动线调、中作敷试电资,设高气料并技中课试3且术资件、卷拒中料管试绝包试调路验动含卷试敷方作线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4统计学第三四章答案

工商管理统计作业二(第三、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四分位数是处于数据(D )位置的值。
A、50% B、40% C、80% D、25%2、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B )。
A、参数 B、频数 C、众数 D、组数3、数据161,161,162,163,163,164,165,165,165,166的中位数是( B )。
A、163 B、163.5 C、164 D、04、当一组数据的分布为左偏时,最好用(A )作为该组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A、众数 B、均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5、在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中,如果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这是指估计量的( B )。
A、准确性B、无偏性C、有效性D、一致性6、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假定各组数据在该组内服从(C )。
A、对称分布 B、正态分布 C、均匀分布 D、U型分布7、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则经过标准化的样本均值服从(B )。
A、Z分布B、t分布C、分布D、F分布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D )。
A、置信概率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也就越小B、样本容量与总体方差成反比C、样本容量与边际方差的平方成正比D、样本容量与边际方差的平方成反比9、下列中,与样本容量成反比的是(D )。
A、置信概率 B、总体均值 C、总体方差 D、边际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统计量有( ABE )。
A、众数 B、中位数 C、均值 D、极差 E、平均差2、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主要有( ABC )。
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D、准确性E、关联性三、判断题1、当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较大时,中位数不宜作为该组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2、如果数据分布右偏,则其众数最小,均值最大。
(√)3、某商场有160名员工,如果大多数人的月销售额都比平均数高,意味着众数最大,平均数最小,这样的分布是左偏分布。
2014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三)

2014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三)《统计学原理》作业(三)(第五~第七章)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6、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4、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 c、0.5 D、-1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C )。
A、等于78%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 D、小于76%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
最新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 )*电大考试*实用卫生统计学行考册作业3答案一、名词解释1、 四格表资料:两个样本率的资料又称为四格表资料,在四格表资料中连个样本的实际发生频数和实际未发生频数为基本数据,其他数据可由这四个基本数据推算出来。
2、 参数检验:是一种要求样本来自总体分布型是已知的(如正态分布),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
3、 非参数检验:是一种不依赖总体分布类型,也不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
4、 直线相关系数:它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1r -≤≤,r 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变量关系越密切5、 完全负相关: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负相关关系,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有x 与y 构成的散点完全分布在一条直线上,x 增加,y 相应减少,算得得相关系数r=-1。
二、填空题:1、 n ,p ,1-p ,np ,n (1-p )2、 。
3、 任何,严重偏态分布的资料,分布不明。
4、 散点图,直线相关系数5、 直线相关,直线回归分析三、选择题1、A2、D3、B4、B5、D6、B7、C8、B9、D 10、B四、简答题1、答: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式y=a+bx,是表示变量x 与y 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每一个x 值,都会有一个确定并唯一的y 值与之对应,在坐标系中,所有的点(x ,y )形成一条直线。
而统计中的回归式,其因变量是y 的估计值,它的数值大小与实际的y 值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从散点图来看,所有的点(x,y)不是全部落在回归直线上,而只能是围绕七均匀的分布。
2、答: 直线回归系数r 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词,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总体相关系数用ρ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r 是ρ的估计值。
相关关系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1r -≤≤。
r 值为正,表示两变量呈正相关,x 与y 变化趋势是正向的。
2014年《统计学》期末试题及满分答案

2014年《统计学》期末试题及满分答案一、判断题1、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各单位性质相同,不同组的单位性质相异。
(√)2、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3、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集中趋势。
(╳)4、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数平均数的离差的平均数。
(╳)5、在抽样推断中区间估计可根据样本估计值精确地推断出总体参数必定所在的范围。
(╳)6、回归分析是指对相关现象的关系转变为函数关系,并建立变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来研究变量之间数量变动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7、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过程中多使用的同度量因素(又称权数)是用不变权数(不变价格),所以指数数列中各环比指数的连乘积等于定基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D )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对五年来商品价格变动情况进行调查C.对2000年职称评审结果进行调查D.按月上报商品销售额2、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比较,属于(B)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计划完成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3、平均数反映了(B)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4、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D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5、评价估计量是否优良的标准一般有三个,下面哪一个不是(D)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真实性 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B)A.(-∞,+∞)B. [-1,+1]C.(-1,+1)D.[0,+1]7、某商场报告期销售额为基期的104.5%,价格平均下降了5%,商品销售量的变动为(D)%A.+4.5B.+0.5C.+9.5D.+10三、多项选择题1、推断统计的两种主要类型是(AD )A.参数估计B.预测C.决策D.假设检验E.描述统计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BE)A.计算组距和组中值B.选择分组标志C.按数量标志分组D.运用统计体系分组E.确定各组界限3、组距数列为开口组时,不受影响的指标有(DE)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4、正态分布密度函数(ABCDE)A.其图形是以其均值为对称轴的分布曲线B.其图形是以其中位数为对称轴的分布曲线 C.具有非负性D.在均值变动而标准差不变动时不改变正态分布的形状E.标准差越大,分布曲线越扁平四、简答题1. 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有哪些?各要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程度如何?答:影响次数分页的要素有组数、组距和组限。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 、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C 、统计活动过程 D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2014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2014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某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 连续型变量 B. 离散型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2. 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随意原则 B. 随机原则 C. 可比性原则 D. 准确性原则3. 置信概率定的愈大,则置信区间相应() A. 愈小 B. 愈大 C. 不变 D.有效4. 对统计结果进行说明,揭示数据规律的统计研究过程称为()。
A. 数据收集 B. 数据整理 C. 数据分析 D. 数据解释5. 统计表明,2004年5月全国市场销售额增幅继续提高,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3052.6亿元,该指标属于() A. 总量指标 B. 平均指标 C. 相对指标 D. 变异指标6. 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抽样数7. 在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
A.B. C. D.8. 各实际观测值( yI )与回归值( I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A. 总变差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C. 回归平方和 D. 判定系数 r29. 根据各年的季度资料计算的各季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00%、二季度110%、三季度70%、四季度120%。
指出哪一季度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
() A. 一季度 B. 二季度 C. 三季度 D. 四季度10.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11. 抽样调查中() A. 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B. 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C. 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 D. 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12. 在反映总体离散特征中,由总体的两个极端数值决定的散布特征是() A. 极差 B. 平均差 C. 平均偏差 D. 标准差13.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14. 自变量又叫做() A. 被解释变量 B. 应变量 C. 解释变量 D. 依变量15. 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2014年统计师考试真题与试题答案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

2014年统计师考试真题与试题答案: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100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全部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类比统计D.相关分析【参考答案】B2.根据产品质量将其分为1级品、2级品和3级品,此数据是()。
A.实验数据B.分类数据C.顺序数据D.定量数据【参考答案】C3.《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历年的GDP数据是()。
A.次级数据B.原始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参考答案】A4.某化妆品公司为了解消费者对最新产品的认可度,在商场门口拦截女性消费者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非概率抽样【参考答案】D5.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课题组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底对义乌市10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看,本次调查属于()。
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参考答案】B6.描述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散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直方图【参考答案】A7.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A.中位数为2B.中位数为2.5C.中位数为3D.众数为4【参考答案】B8.某区1000名学生高考成绩的平均分数为560,方差为36分,其中1名考生的分数为620分,其在该区1000名学生考分中的相对位置得分是()。
【参考答案】D9.从10000个企业中随机抽取1%的企业调查其资金利用情况,已知总体的方差为25,在不重置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标准差等于()。
\ 【参考答案】D10.关于样本比例p正确的说法是()。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5、7章的知识点)一、单选题(共9个)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2.对A、B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A厂工人总数比B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
A、A厂比B厂大B、B厂比A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无法确定3.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C、0.5D、-14.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称为( D )。
A. 分层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等距离抽样5.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C )。
A. 2倍B. 3倍C. 4倍D. 5倍6.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的是( B )A. 相对数时间数列B. 时期数列C. 平均数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7.某城市1996年至2001年各年与上一年相比地价增长速度依次为1%、2%5%、6%、5%、3%,若以1998年为基期,则2001年的增长速度为( B )A. 8.15%B. 14.64%C. 20.37%D. 24.00%8.某地区农民家庭的年平均收入1995年为1500元,1996年增长了8%,那么1996年与1995年相比之下,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的收入额为( C )A. 7元B. 8元C. 15元D. 40元9.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 B )A. 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 最后一期的水平等于最后一期实际水平C. 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逐期增长量D.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二、多选题(共3个)1. 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D )。
宁夏医科大学医学统计学临床型作业(2014)

(三)计算分析题1、从某单位1999年的职工体检资料中获得101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的测量结果如下,试计算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均数的标准误、四分位数、P25、P75、P95、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
2.35 4.213.32 5.354.17 4.13 2.78 4.26 3.58 4.34 4.84 4.414.78 3.95 3.92 3.58 3.66 4.28 3.26 3.50 2.70 4.61 4.75 2.913.914.59 4.19 2.68 4.52 4.91 3.18 3.68 4.83 3.87 3.95 3.914.15 4.55 4.80 3.41 4.12 3.955.08 4.53 3.92 3.58 5.35 3.843.60 3.514.06 3.07 3.55 4.23 3.57 4.83 3.52 3.84 4.50 3.964.50 3.27 4.52 3.19 4.59 3.75 3.98 4.13 4.26 3.63 3.875.713.304.73 4.175.13 3.78 4.57 3.80 3.93 3.78 3.99 4.48 4.284.065.26 5.25 3.98 5.03 3.51 3.86 3.02 3.70 4.33 3.29 3.254.15 4.36 4.95 3.00 3.262、为了解某一新降血压药物的效果,将28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降压药,对照组则用标准药物治疗,测得治疗前后舒张压(mmHg)的差值(前–后)如下表。
问新药和标准药的疗效是否不同?两种药物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之差新药12 10 7 8 4 5 16 32 11 13 4 8 14 14 标准药–2 9 10 5 0 –2 10 –8 4 1 2 –3 4 53.将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标准株和水生株作凝溶试验,测得稀释倍数如下表,问两组的平均效价是否不同?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作凝溶试验测得的稀释倍数标准株(11人) 100 200 400 400 400 400 800 1600 1600 1600 3200水生株(9人)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400 4004.某职业病防治所对30名矿工分别测定血清铜蓝蛋白含量(μmol/L),资料如下。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三、填空题
1 . 1 -1 0
2. 时期数列
3. 直线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4. F t
5. 按月(季)平均法趋势剔除法
6. 选好题目
7. 季节变动
8. 水平法(几何平均法)累积法(方程法)
9. 1.88%
10.
四、名词解释题
1.相关关系:广义而言,是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存在的依存联系和制约关系,即客观现象之间互相关联的某种形式。
2. 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在正确的实质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特有的统计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工作过程。
五、计算题
1.
2.
六、问答题
1.
(1)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2)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3)按相关关系涉及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负相关;(4)按相关密切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不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三)答案

统计学《统计学》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三)一,单选题1. 下面哪一种动态数列中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具有现实意义()。
A. 相对数动态数列B. 平均数动态数列C. 时期数列D. 时点数列?正确答案:C2. 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A. 绝对数B. 相对数C. 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正确答案:B3.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4.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A. 个体指数B. 综合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D. 调和平均数指数?正确答案:B5. 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正确答案:D6.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为( )。
A. (102%×105%×106%×108%)-100%B. 2%×5%×6%×8%C. 102%×105%×106%×108%D. (2%×5%×6%×8%)-100%?正确答案:A7. 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 产品销售量指数B. 商品销售额指数C. 价格指数D.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正确答案:A8. 我国编制零售物价指数是采用()法来编制的。
A. 综合指数B. 平均指标指数C. 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 固定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正确答案:C9. 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应拟合()趋势方程。
A. 线性B. 二次曲线C. 指数曲线D. 对数曲线?正确答案:C10. 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
A. 只是原来的0.09元B. 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C. 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D. 只是原来的0.91元?正确答案:D11. 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统计学的三个源流为德国的 ______ ,英国的 ______ ,法国的 ______ 。
2. ______ 分布之下,Mo>Me> (为均值)
3. 测定循环波动的常用方法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4. 统计指数是经济领域用以表明所研究现象在时间上 ______ 。
5. 回归平方和( SSR )占总变差平方和的比例称为 ______ ,它测度了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 ______ 。
6. 导致回答误差的原因主要有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等。
7. 当采用 ______ 和 ______ 作权数时,加权平均指数实际上是加权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8.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方法,用于描述和探析 ______ 。
9. 某公司工人年龄分组如下:20岁以下,20-30,30-40, 40以上,则下限有______ 。
10. 统计预测按预测性质分可分为 ______ 和 ______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某省公路交通部门2000-2008年货物周转量如表所示。
试用N=3,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2009年的货物周转量(单位:万吨)。
2. 某百货公司 1991-1995 年的上平销售额数据如下:
计算各种动态分析指标:(1)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2)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3)增长 1% 的绝对值与前期水平(4)增长量、增长速度与增长 1% 的绝对值;(5)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6)平均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7)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3. 某企业 1997 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 800 元, 1998 年计划规定比 1998 年下降 8% ,实际下降 6% 。
企业 1998 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的 108% ,1997 ~ 1998 年动态相对指标为 114% ,试确定:⑴ 该种产品 1998 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的数值。
⑵ 1998 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⑶ 1998 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少降低的百分点。
⑷ 1998 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简述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关系。
2. 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案:
一、填空题(50分,共 10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国势学政治算术概率论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左偏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剩余法直接法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4.
参考答案:
发展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5.
参考答案:
判定系数(可决系数)拟合程度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6.
参考答案:
理解误差有意识误差记忆误差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7.
参考答案:
基期总量报告期总量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8.
参考答案:
现象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数量规律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9.
参考答案:
-∞,20,30,40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10.
参考答案:
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二、计算题(30分,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三、问答题(20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1)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而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2)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并且指标是通过标志的综合而得到的。
(3)标志和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题方案:
根据知识点理清思路
评分标准:
回答全面得5分,不全面酌情给分
2.
参考答案:
(1)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
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2)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3)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解题方案:
根据知识点理清思路
评分标准:
回答全面得5,不全面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