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应用技术教学体系的研究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我 们 以 典 型 电 子 企 业 岗 位 或 岗 位 群 应 具 备 的 职
业能力 确定技 能培训 体系 。 过 企业调研 、 家论 证 , 通 专
根 据 岗 位 需 求 构 建 了技 能 培 训 平 台 。 为 基 本 技 能 培 分 训 、 业 技 能 培 训 和 综 合 技 能 培 训 。把 技 能 培 训 有 机 专 地 统 一 起 来 . 序 地 完 成 培 养 任 务 , 成 独 具 特 色 的 有 形 技 能 培 训 体 系 , 由 浅 入 深 、 易 到 难 , 简 单 到 复 即 由 由
求 , 其 培 养 目标 和 方 式 、 程 设 置 、 训 基 地 建 设 、 对 课 实 教 学计划 等 多方面 进行探 索 。 步形 成 了以社会 需求 初
为 目 标 。 定 学 生 就 业 岗 位 群 。由 此 拟 定 了 新 的 培 养 确 计 划 , 绕 应具 备 的专业 能力 结 构建立 课 程体 系 。 围
业 相 结 合 : 力 打 造 人 文 素 质平 台 、 业 基 础平 台 、 着 专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唯 一 的 中 一 澳 合 作 项 目成 果 推 广
专 业 , 鉴 了澳 大利 亚 职业教 育 的先 进 方法 和手段 , 借
以学 生 为 中心 、 能 力 为 本 位 、 育 人 为 目的 , 体 以 以 并
现 职 业 教 育 特 色 。实 行 “ 条 主 线 、 个 结 合 、 个 平 一 两 三 台 、 项 要 求 ” 办 学 理 念 和 办 学 模 式 。 即 以 培 养 学 四 的 生 职业 岗位 能力 为 主线 : 持 理 论 与实 践 、 校 与企 坚 学
杂 。
、
应 用 电 子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改 革 的 基 本 思 路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体系的研究
2形成性考核体系考核 的原则
( 1 ) 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 。 考核过程坚持体现学生 的职业能力 , 以职业能力衡量学生的考核成绩。 ( 2 ) 全程化考核的原则 。 在学期学 习过程 中, 每个学 习任务都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 , 掌握学生对该学 习任务知识点 的掌握程度 , 职业能力 的提高程度 , 怎样灵活安排下 学 习任务 的相关 内容 。 加强学生 自主学习的引导 。 ( 3 ) 遵循考核 规 律 的原则 。 在试题 的难易程度上保证均衡 , 是学 生的学业考核成 绩 呈现“ 正态” 现象 , 反映学生对知识点、 专业知识 、 专业能力的掌握 隋 况, 并能反应个别学生的能力差异 。
一
1 《电子技 术应 用 程 设置
我系机电一体化专业 以“ 五位一体” 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 , 以职 业能力为主线 , 以行动导 向的课程开发为切入点。 通 过校企合作, 以 真实产品生产为载体, 学训 交替 , 实现生产性实训 为主要特征 的工 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式。 同时 , 根据 电子类专业的职业 能力和职业 素质的培养要求 , 我们将( ( 电子技术应用 课程进行 了重构 , 重构后 的课程设置 了8 个项 目: 低频 电压放大器、 波形发生器 、 功率放大器 、 直流稳压 电源 、 表决器、 抢答器 、 数字电子钟 、 自动报警 电路。 每个 实 验项 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 术 论 坛
《 电子技术应用 》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体系的研究
王 小 方
( 威 海职 业 学院 山 东威海 2 6 4 2 1 0 )
摘 要: 探 索基 于 实验 过程 的形成 性考核 体 系, 设计 了指导教 师评 价 、 小组评价 和个人 评价表 , 全 面考核 学生的 学 习情 况。 关键 词: 电子技 术应 用 项 目 考核体 系 中图分 类号: T M1 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8 — 0 1 9 4 - 0 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信 息系统 工程 1 0262 2 1. 0 .
9 1
远程 控 制 结 果 ,并 选 择 最 佳 的 变频 计 划 和 启停 计 划 , 以
库 ,生产设备 ,油井生产 日常数据库 ,以及数据查询 ,
动 态 地 图和 地 图 的查 询 。
分析预测 :南特定的参数 ,使用油水复合方法 、采
液 指 数 法 等 方法 ,对 油 井 生产 进 行 相 关 的可 能 性 预测 。
养 目标
1 . 培养应用 电子技术人才应 以社会要求和企业要求 为基准 ,将 学生培养成专业的实用型人才。现代 的经济
大发展 中,工业和信息服务业 占据很大 比例 ,应用 电子 技术专业的课程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
业 课 程 中 ,只 有针 对 社 会 发 展 和企 业 进 步 的 目标 而 言 的
工程分析 :主要用 于深井和超深井 、水平井 、井 电 潜泵采油等 ,以及结合管的设计和检查等 。 远程计量 :根 据实测示功图 ,压力 ,温度 ,速度及 电力参 数 ,来 分析杆/ 无杆 泵的工作状况 ,从而建立先 进的适合石油生产 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诊断 ;对各个条件 复杂的油井 生产量进行计算 ;对采集 的各种有效数据进
该系统 的远程控制系统 ,与电泵井和螺杆泵井 T况 进行 实时采集 ,实时分析 ,实时控制 ,而且还与遥控开 关 ,抽水井 和远程遥控功能相关 。通过收集 ,控制指令
( 作者 单 位 :华北 石 油 通信 公 司 )
。
|
尊 嚣 稿 蠢锯 囊 瑟 糍 露 g | 毋 §
毪 。 簪
换代周期变短 ,对高素质 ,高科技 的电子工艺等人才的 需求也不断增强。对 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来说 ,这 无疑是 巨大 的挑战。应培养什么样 的人才 ,才能适应高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4 . 2 以赛促 教 . 以赛促 学 . 期末考核采取课程技能竞赛考核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期末 考核不 能再是传统 的一张试卷考核 . 不 能
只包含理论 考核 . 必须以技能考核 为主。 应该采取教考分离 , 开展课 程 技能竞赛 . 对学生进行单 独考核 。 将技能竞赛机制引入课 程教学 , 有 助 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和创造性 。 模电 、 数电两门课 程都进 行了多次的课 程技 能竞赛考 核 . 学生在考试之前都主动联系老师开放 实验室 . 进行技能训练 高频课程根据学生的学 习兴趣 和专业基础 . 对那些动手能力 比较 强、 学有余力 的学 生 , 提高教学要求 , 增加课外拓展任务 , 达到拓展技 能 目标 并 在学期末对课外作 品进行答辩验收 , 结果纳入课 程总成绩 。
4 研究实践课程的精细化考核方法 。 采取课程技能竞赛考核
机 装配流程、 整机调试流 程、 整机检修流程” 等6 类作业指导书。 l
为配合理论实践一体化 的课程改革 . 期末考核采取课程技能竞赛 【 参考文献】 方式 . 实施 以赛促教 、 以赛促学 。加强实践项 目的过程考核 , 实施项 目 [ 1 ] 任 国灿 , 汪宋 良, 邵华. 应用 电子技术专 业实践教学模式 探索与实践 教学基 单元考核制度 . 每个项 目结束后对每个学生进行独立的技能考核。 地建设研究 [ J 】 _ 教育与职业 , 2 0 1 0 ( 2 o ) . 4 . 1 严格学生个体考核 . 实施过程考核的精细化管理 在多数理 实一体 化教学 中. 每 个项 目大都是 2 ~ 3 人一 组 . 项目 任 [ 责任编辑 : 周娜 ] 务主要 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 。或者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 。 老师往往 只看结 果 . 不看完成 的过程或方式 . 只要项 目完 成就给 出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方 面进行 了研 究 ,提 出 合 实 际的 ,与社 会 需求接轨 的改革 思路 。 切 关键 词 :应 用 电子 技术 专业
地 区 、 中部 地 区 以及 沿海 中小 型 电子 类企 业 ,从 事 电子 产 品 的设 计 、生产 、调 试 和电 子设备 的安 装 、维护 及 相关 销 售服 务 工作 , 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更新教学 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 每年就业 率均在 9%以上。 5 段。 目前 ,应用电子技 术专 业依 托装备制 造业 ,立足长沙经开 区,服务中小型企业 ,建立适应电子类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设 置 教 育资 源建 设是 高等职 业教 育的改革 需要 动态 机 制 ,推 行 “ 专业 产 业 对 接 ,系 部 企 业 互 动 ,课 程 岗位 融 教 育 教学 资 源建 设 是建 设 有 中 国特 色 职业 教育 的关 键 问题 , 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在创新 “ 前校后厂 ,工学结合 ”的基础 也是长期 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对于教学资源建 上,创建并完善 “ 四条主线 ,三方合作”的精细化专业人才培养 设 ,长期 以来我们探讨得比较少 ,教育管理部 门比较注重规模的 模式 、构建 基于 工作过 程导 向系统 化 的人才 培养 方 案和 “5 ”课 48 发 展 、体 制 的 改革 等宏 观 问题 ,对 于 教学 资 源建设 的本 身 ,无 论 程体 系、建立 “+ 3 ”一 体化 教学模 式 。 是 政 府 ,还 是我 们 高 等学 校在 这方 面花费 的精 力都 是 相对 比较 少 的 。实 际上 ,教学 资 源是 教学 理念 、培养 目标 等最 重要 的一个 载 三、应 用 电子技 术专 业教 育教学 资源 建设 思路 体 ,教学 资源 的好坏 对人 才培养 质量 起着至 关重要 的作用 。 1 、在创 新 “ 前校后 厂 ,工 学结合 ” 的基础 上 ,创建 “ 四条 主 专 业 教学 资源 建设 是 高职 院 校最重 要 的教 学基 本 建设 ,是 提 线 ,三方 合作 ”的精 细化 专业 人 才培 养模 式 ,围绕 这 四条 主线 , 高专 业 建设 水 平 和人 才培 养 质量 的关 键所 在 。近 几年 ,按 照 《 教 加强 校企 合 作 ,共 同开发 课 程 ,研 制课 程 标准 ,同时 吸 收学 生 参 育部关 于全 面提 高高等职业教 育教学质量的若 干意见》 ( 教高 与课 程建 设 、社 会服 务活 动 ,达 到学 院 、企 业 、学 生 互益 合 作 。 [ 0 6]1 号 )和 《 育 部 财 政部 关 于 实施 国家示 范 性 高等 职 通过 校企 合 作 ,构建 基 于工作过 程导 向 系统 化 的人才 培养 方案 。 20 6 教 业 院校 建设 计 划加 快 高等 职 业教 育改 革 与发 展 的意见 》 ( 高 [ 教 2 、通 过 对职 业 岗位 活 动 进行 工 作 任 务 分 析 ,形 成 本 专 业 相 20 06]l号 )文件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资源建 关 的职业 行 动领 域 , 明确 本专 业 相 关 的职 业行 动能 力 ;根 据 职 业 4 设 ,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示范性 行动能力分析结果 ,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形成本专业 的学习 高职 院校建 设 、国家 共享 型教学 库建 设等取 得 了显 著成效 。 领域 ;融合 学校 和企 业教 学 资 源 ,设 计 具 体 的学 习情 境 ;不 断 修 但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大的工程 ,是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 正、完善专业核心课程体 系。创建并 实施立足4 岗位群 、培养5 个 进 程 当中 必须 要做 ,而且 要 做好 的 工程 。而 教学 资 源的建 设 是一 项 岗位 能力 、开发 8l 于 工作 过程 导 向 的课程 的 “ 5 ”课 程 体 基 r 48 个 长 期 的过 程 ,不 能 一蹴 而 就 ,它需 要来 自包括 领导 、教 师 、学 系 。 生 、技 术 和管 理人 员 以及 社会 等 方方 面 面 的支持 和合 作 ,需要 大 3 、根据 “ 5 ”课 程体 系在 课 程建 设 方 面 ,三年 内建设 该 专 48 笔 资 金 的投 入 ,只有 在各 方 面 的共 同努力 下 ,才 能搞 好教 学 资源 业 网络 课 程5 ,优 质 核心 课 程 4l 门 t ,校 级精 品课 程 5 ,省 级 精 门 的建 设 ,真正 的使 教 学 资源 服务 于教 学 ,推 进高 校教 育信 息 化 的 品 课 程 1 ,编 写 与 “ 于 工作 过 程 导 向 的课 程 改革 ”相 适 应 的 门 基 发展 。 教材8 本。和企业共 同建设 《 电气安装与实施 》、 《 C 设计与制 PB 目前 ,全国10所高职院已有60 27 O余所院校开设 了应用电子技 造 》、 《 电子产品制造与检测 》、 《 电子产品工艺管理 》、 《 单 术专业 ,覆盖 了全 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该专业分布面 片机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 传感器应用技术 》、 《 表面贴装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提纲:1.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必要性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标准和方法3.模块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的衔接与转化4.模块化课程体系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5.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发展方向一、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必要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技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点学习和技能掌握难度较大。
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应用可以将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分类和分模块化,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效率,而且可以更好地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将学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标准和方法1.确定教学目标,梳理课程结构。
2.将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分类和分模块化。
3.确定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考核评价方法。
4.将各个模块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5.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的衔接与转化1.掌握知识点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课程体系。
3.教师要紧密配合,以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协同推进来提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
四、模块化课程体系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知识点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发展方向1.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数字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尝试和应用。
2.食物食品安全、农产品流通监管等专业知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也将逐步完善。
3.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将随之不断调整和更新。
案例:1.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对复杂,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通讯技术、控制科学等一系列学科。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要求。新 的课程体系打 破了传统 的课程教学体系 内容,打破
1
2 3 4
岗位 ( 群)名称 主要职责和任务 电子产品装配 能胜任一般 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 调试、检验与维修 检验与维修等工作
、
传 统的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割。本文探讨 的课程体系主要 是 针对 毕业 生工作岗位 的实际情况 、知识本 身的逻辑体系来选 择 和组织的,核心思想为 以就 业为导 向、能 力为本位,以岗位 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进行构建 。
人才培养方 案的设计与制定首先要解决 的是人才 培养定位 问题。高职 院校 目前 的办 学定位 是一 个争 议较 大的热 门问题 ,
()人 才培养规格 。电子专业 人才需要具备 的知识结 构如 3 下: 掌握 应用电子 专业所必需 的电子 线路方面的基础 知识 ; 掌
也是目前迫切 需要解决 的一个基础 性 问题。教高 [o 61 2o] 6号文 握 应用 电子专业应该具备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的基本知识 ; 掌 握电子测量、电子 仪器 、仪 表使 用等专业理 论知识 ; 掌握 电 指出 : 人才培 养定位要立足于服务 区域经济和社 会发展 ,以就 “ , D 业为导 向。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应用 电子 技术 专业 秉承这一 子产品工艺设 让 F A技 术、传感 器技术、微机控制技术 、家 用电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 掌握本专业 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 ; 精 神,针对 区域经济 发展 的要 求,及时 跟踪 市场需 求 的变化, 对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 。 掌握 应用文和技术文献写作基础 知识 ; 掌握 一定 的人文社 会科
一
。
电子产 品营销及技术服务 电子产 品工艺与品质管理 电子产 品辅助 设计与开发
应用电子专业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维普资讯
洛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 第 5期 O2年
・9 ・ 5
件基 本 知识 、基本 单 元 电路 工 作原 理 和 电子 电路 分 析方 法 . 排 了基 本 理论 教学 和 电路仿 真分 析 两 块 安
内容 . 习电路计算机仿真程序的应用方法和仿真分析 , 学 熟悉 以简单单元 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实用 电路
维普资讯
・
9 ・ 4
洛 阳师范学 院学报 2 O O 2年第 5 期
应 用 电 子 专 业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体 系 改 革 与 实 践
张永炬 ,泮智 慧, 朝斌 林
( 台州学 院物理系 , 浙江临 海 370 ) 100
摘
要 :分析 了应 用 电子 专业 电子技 术课 程 体 系的现 状 与 问题 , 出 了现 代 电子技 术课 程教 提
下 几方 面 :
( ) 课程 体 系 尚不 完善 . 1
( ) 新技 术课 程 少 . 2
( ) 实践 性 较弱 . 3 ( ) 电子 系统 设计 思 想贯 彻不 到 位 . 4
.
电子技 术 课 程教 学 现状 中存 在 的某 些 问题 ,原 因 固然很 多 , 中 电子技 术 课 程 教 学 体 系有 与 目前 其 的形 势不 相 符之 处 是 主要 的 因素 之一 .改革 旧 的课 程 体 系 ,将 设 计 性 思想 、系统 的 观点 和现 代 的手 段 有机结合 , 形成既互相联系 、 又有层次模块之分 的现代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
工作 原 理 . 触 电子 技 术应 用 的 系统 概念 ,为学 生进 一步 学 习 电子 电路 打下 基 础 . 合 学 科 特 点 ,这 接 结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系
职 业 教 育 是 为 社 会 各 行 各 业 输 送 高 级 应 用 性 人 才 的 , 应 用 电 子 专 业 培 养 的 是 现 代 电 子 技 术 操 作 、 应 用 的 高 级 人 才 。 我 院 根 据 社 会 需 求 确 立 专 业 设 置 和 培 养 目标 , 根 据 就 业 岗 位 培 养 学 生 的 基 本 操 作 技 能 ,对 应 用 电子 技 术 专 业 进 行 了 课 程 整 合 , 其 基 本 过 程 是 : (1)社 会 调 研 ; (2 )现 代 职 业 岗 位 分 析 ; (3 )职 业 能 力 与 素 质 分 析 ;(4 )知 识 结 构 分 析 ; (5 )编 写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 (6 ) 专 家 论 证 ; (7 ) 确 定 课 程 体 系 ; (8 )编 写 专 业 教 学 大 纲 ; (9 )专 家
控 制 点 及 产 品 检 验 、 例 行 实 验 方 面 的 操 作 及 技 术 指
导 ;
和 修 订 ;应 用 电子 技 术 专 业 相 关 课 程 的 教 学 模 式 、 教 学 ; 法 在 不 断 探 索 和 创 新 。 我 院 近 几 年 来 应 用 电 b - 子技 术 专业 教 改做 了 以下几 方 面工 作 。
电 子 技 术 的发 展 , 不 断 涌 现 出 的 新 技 术 、新 3 2艺 等
(1)从 事 电 子 产 品 的 生 产 、 技 术 开 发 、 工 艺 文 件 的编制 ;
需 ”掌 握 的 基 本 理 论 知 识 要 学 会 , 实 践 操 作 中 的理
论知识要 “ 用 ” 在 这 样 的 指 导 方 针 下 , 有 效 地 压 够 。
关于电子技术课程体系融合的研究
图1 9 制计 数 器 原 理 图 进
第 二 步 , 了更 直 观 地 表 现9 制 计 时 器 的计 数 效 果 , 为 进 在 课 堂 上 我 们 用 M X Pu 软件 进 行 仿 真 ,教 师 对 软 件 MA + A + ls/ I X Pu I简 单 介绍 和演 示 。在 仿 真 软件 中 画 出相 应 的9 制 原 理 lsI 进 图 , 图2 如 ;
一
.
一
关 于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体 系 融 合 的 研 究
谢 鹏 1 谢 贝 贝2
440 ) 5 0 0
( 焦作 市 职 业 教 育 中 心学 校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电气 工 程 与 自动 化 学 院 , 南 焦作 1 2 河
摘 要 :电子 技 术 课 程 体 系 包括 : 拟 电 子 、 字 电 子 、 模 数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 字 电子 课 程 服 务 的 。我 们 利 用 它 们 来 获 得 我 们 需 要 的 波形 或 者 结 论 , 这 个 过 程 中潜 移 默 化 地 使 学 生 了解 这 些 技 术 . 在 拓 宽视野 。 4鼓 励 学 生 自学 相 关 软 件 , 可 以通 过 作 业 由 在 作 业 本 . 也 上 做 题 逐 渐 向 完 成 一 个 整 体 实 物 设 计 倾 斜 .工 程 可 以是 很 简 单 的命 题 , 要 求 其 有 一 套 完 整 的 材 料 : H L 序 _图 纸 、 但 V D程 2 、 仿 真 结 果 等 来 加 强 引导 这 方 面 能 力 的 培养 。 5经 过 前 期 模 拟 电 子 和 数 字 电 子 课 程 中对 C D、 D 系 . A E A、 统 仿 真 的 应 用 和介 绍 , 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 基 础 知 识 . 在 学 则 具 体 讲 解 这 些课 程 时 , 可 以 提 高 难 度 , 快 进 度 , 快 地 与 就 加 尽 社 会 工 程 实 践 接轨 6以 课 程 设 计 和 实 验 为 载 体 检 验 课 程 体 系 融 合 教 学 效 . 果 。 程 设 计 和 设 计 性 实验 是 综 合 性 很 强 的 教学 环 节 , 直 接 课 能 地 体 现 电 子技 术 课 程 体 系 融 合 的 教学 效 果 。 二、 电子 技 术 课 程 中 多课 程 融 合 实 例 我 以 用7 1 1 计9 制 计 数 器 为 例 介 绍 在 数 字 电路 教 学 4 6设 进 中的 一 个 过程 。 第 一 步 , 行 理 论 分 析 和设 计 , 计 出9 制 原 理 图 . 进 设 进 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oc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作者:任国灿汪宋良邵华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3期[摘要]文章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研究,提出高职教育应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融,完善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者简介]任国灿(1963- ),男,浙江上虞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汪宋良(1983- ),男,浙江象山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邵华(1979- ),男,浙江建德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
(浙江宁波315100)[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157-02高职教育要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以新理念、新思路为引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办学过程中要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推动学校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为例,进行说明。
一、构筑实践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坚持“立足宁波,辐射浙江”的办学方向,以应用为目的,以技能培养为本位,开展校企合作,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构建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人才。
另外,要努力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途径及平台,建立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思想,体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主导思想。
应用电子技术与行业标准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
1 现 实 问题
我院的应用 电子技术专 业起源于 1 9 9 0 年 的中等专业学校 的 电子专 业 , 学院2 0 0 4 年升格为高等职业学 院后 , 2 0 0 5 年招收三年 制 的普通专科 学生 , 有一定 的底蕴 。近几年 , 在规模上 取得 了较 好 的发展 , 但从总体上看 , 出现了几个方 面的现实问题 : 1 . 1 教学 内容 和课程体 系达不 到行业 的要求 首先, 从宏观上看 , 高职教育的运行环境不佳 , 学历证书 与职 业 资格证 书的衔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 , 我 院的已经开始 实行学历证 书和职业 资格证书双轨教学 , 但资格证 书培训 的过程 仍 然是 以取得 证书 为教学 目标 , 没有 对照行 业标 准实施教 学过 程 。职业 资格证 书培训与其它课程分开进行的 , 不能很好地进行 衔接 。 1 . 2 应用 电子专业 的定位 要逐 步摆脱学科教 学的束缚 专业 的教学 目标是 为某 一地 区或行业 培养德 、 智、 体、 美、 劳 全 面发 展且 遵守职业道德 , 具备某种职业技能 的技能型人才 。本 专 业应将 已经 毕业 的学生 、 就业单 位 、 电子行业 的主管 以及职业 资 格培训机构 联合起来 , 认真研究 应用 电子行业 的人才需求 , 确 定 专业的定位 , 制 订相应 的课程体 系和教学 内容 , 才 能拉近职业 教 育与行业之 间的距离 , 使职业教 育与行业 之间实行无缝 对接 , 真 正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目标。 1 . 3 专业教学理论水平 高于实践水 平 应用 电子专业 实质上 的“ 双师 型” 教 师严重匮乏 , 实验 、 实训 设 备跟不上现 代电子行业 的先进工艺 和先进技术 。大多数年轻 老 师是从 学校到学校 , 他们有较高 的学历 , 有较厚的理论功底 , 教 学 水平也是无 可厚非 的 , 但 由于没有直接参 与社 会实践 , 受过专 门的技能训练 相对较少 , 对各行各 业的 了解 大多依赖 于书本 , 缺 乏 自主创业 的经验 , 不能深刻理解 电子行业 中多数 职业 岗位 的标 准 和职业要求 , 不 能掌握先进 的生产工艺 , 不会操作先 进 的生产 设备 , 一说到实践教学大都举步维艰 。 .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 , 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 我 为现代化 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 门人才 , 对完善我 国高等教育结构 , 实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起 了积极作 用 。然而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 才 的需求仍有差距 , 如企业高薪难招聘面向生产 、 建 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 此高职院校要培养社 会需求 的技能型人才 , 必须及 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 探索行业及专业领域有效 岗位群的需求 , 分析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岗位能力 , 强化实践教学 ,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使学生在实践 中 真 正掌握 职业 岗位 群 所需 的 岗位技 能 。 多年来 , 学院坚持高职定位 , 以服务为宗 旨, 以 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 积极探索实践教 学改革的新路子 , 营造 和谐 的专业发展环境。在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 7 8 5 G 1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4 0 (09 0 - 17 0 17 - 3 5 2 0 ) 6 0 2 - 3
E p o a i n a d p a tc ft e b s o sr c i n o r c ia x lr t n r ci e o h a e c n tu t fp a tc l o o t a h n y t m fa p id ee to i e h o o y d s i ln e c i g s se o p l l cr n c t c n l g ic p i e e
建 省示 范性 高等 职业 院校及 省 级精 品专 业建 设 过程
中, 院对 应用 电子技术 专业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 学 实践 教学 内容 、 实训基地建设等领域进行探索和改革 , 建 设 了电子 创新 实训 室 、 子工 艺 等 专 业 实 训 室 和校 电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实践研究
课程体 系的创 新 与教学 内容 的优化 是 专业建 设 和人才 培养 的核 心 要 素 , 有利 于促 进 专 业 改革 与 建
正 如火如荼地 进行 应用 电子 技术 专业 课 程体 系改 革 与 教学 内容优 化 , 但 面对 不 同 区域经 济 发展 的要 求 ,
设, 有利 于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Ⅲ 。 目前各 高 职院校也
识 和 态度 要 求 , 开发 出专 业 度 , 以培 养 职 业 能 力 为 主 线 , 构 建 出 面 向 电 子 技
术 应 用领 域 电子 制造 产 业链 的 应 用 电 子技 术 专 业课 程 体 系。
关键词 : 应 用 电子 技 术
Ma r .2 O1 3
高职 应用 电子 技 术专 业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容 整体 优 化 实 践 研 究
周 南权 , 李发辉 , 陶 冶
( 重 庆航 天 职 业技 术 学 院 ,重 庆 江 北 区 4 0 0 0 2 1 )
摘
要: 通过 电 子技 术 应 用领 域 产 业链 岗位 能 力 分 析 , 确 定应 用 电 子 技 术 专 业 职 业 岗位 群 的 职 业 能 力 、 素质 、 知
总第 1 7期 2 0 1 3年 3月
重 庆 航 天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Ch o n g q i n g Ae r o s p a c e P o l y t e c h n i c
Se r i a l NO . 1 7
各 个地 区高 职院校 的课 程 体系 改革 与教 学 内容优 化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 O 1 — 2 3
基金项 目: 重庆 航 天 职业 技术 学 院 教 学 改 革 项 目《 高 职应 用 电 子技 术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与 教学 内容 整体 优 化 研 究 与 实 践 》 ( 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件 模 块 ;家 用 电 器 维 修 模 块 ; 电 子
C AD技 术 开 发 、设 计 和 制 造 模 块 等 ,
思 想
( ) 持 科 学 定 位 , 确 高 职 教 1坚 明
育 的 办 学 方 向 , 服 务 为 宗 旨 , 就 以 以 业 为 导 向 。 找 准 专 业 在 地 域 经 济 和
吴
亚
六 门课 程 ; 岗位 群 课 和 岗 位 技 术 课 , 依 据 职 业 面 向 主要 就 业 岗位 、次 要 就 业 岗位 和 其 他 就 业 岗位 的要 求 , 岗位 群 课 设 置 综 合 化 课 程 ( 括 理 论 和 实 包
敏
丁 如
结 构 ; 立 完善 的理 论 教学 体 系 、 建 实
技 术 专 业 的关 键 是 要 更 新 教 育 观 念 , 树 立 新 的 人 才 观 、 量 观 ; 行 一 系 质 进 列 的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和 创 新 ; 建 本 专 业 知 识 、 力 和 素 质 构 能
◎
文 写 作 、 学 、 语 、 育 、 算 机 基 础 数 英 体 计
践 教学 体系 和素质 养成 体系 。
一
训 ) 岗 位 技 术 课 设 置 多 个模பைடு நூலகம்块 , 个 ; 每
模 块 由 三 门课 程 和 一 个 技 能 考 证 组
、
体 现 专 业 建 设 和 教 学 改 革 特
色
春
1 .专 业 建 设 和 教 学 改 革 的 指 导
成 。本 专 业 设 有 P C或 单 片 机 应 用 软 L
住 , 得 上 ” 实践 能力 强 、 有 良好 用 、 具 职业道 德 的高技 能人才 。 ( 加 强 “ 师 型 ” 资 队 伍 建 2) 双 师 设 , 教 师 提 供 定 期 到 对 口企 业 学 习 给
浅谈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 4胡淑均 . 电子实验培 养创新 能力 【l 冈职业技术 学 院学 报, 0 ,1. 改革 J黄 】 2 5( 0 7) 作 者简 介 赵 亚转 ( 9 01一),女 ,汉族 ,陕西宝 鸡人 ,陕西省机 电工程学 校电 18.1 气专业 科教 师。 ~ ~
养学生理论结合实 际的动手能力 ,培养他们 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为 了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和 独 立 获 取 知 识 的本 领 ,提 高 学 生 应 用 理 论 知 识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十分重视学 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 思维的培 养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 活动 ,积极开展学生参与研 究型教学 的实践活动 中来。 为此 ,我们可 以考虑调整 教学计划 ,加强实 验性环节 的学时和 比 重 。将电子技术实验单独设课 ,独立考核 ,实验 内容 由验证性 向简单设 计性转变,尽量做 到一人一组 ,使每个学 生都能动起来 。 目的是通过 实践 ,让学生 了解某种 电子产 品的研制过程 ,即从设 计 、安装 、调试到制作成品的一整套过程 ,鼓励学生从多个方 面设计 电 子系统 ,各显其能 ,推陈出新 ,从 而培养学生提 出问题 、发现问题及解
2 开展 实 践教 学 。培养 综合应 用性人 才
21 加强实验课 比重 ,培养学生 的动手 能力 .
4 结 束语 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 , 不仅关系到应用电子专业能否 满 足社会对 大批 各类复合 型高技能人才 的需 求 ,而且关系 到学 校 自身 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 ,在实践教学改革 中,我校也注重 “ 借 鉴”与 “ 创新”双结合,把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成果逐步延伸到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来 ,在探索与构建高效 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中,注重 “ 课堂教学”与 “ 践教学 ”的互动 ,也把课堂教学的成果延伸到实践 实 教学 的 “ 大课堂”中来 ;注重 “ 提高素质 ” 与 “ 充分就业”的相结合 ,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与培养 国家需求人才的经济建设上来 。当然 ,应用 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 索和发现 ,以 更加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代的教育技术和现有的教学 资源来从事教学工作 。【 s 】 在教学过程 中, 积极 运用任 务驱动法、 案例分析法 、 情景教学法等综合性 的方法。教师应 当多 与学生沟通交流 , 平 时多关注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 对学生 的动手操作 能 力提高给予一定的鼓励 。课 程体 系建设应 当以学生的实 际情况为基础 , 所以在 教师备课前 , 应 当备好 学生的所 需、 所想 , 以便有针对性 的进行知 识的灌输和培养 。工学结合类型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从企业中直接 选择 来 自电子技术人员背景的人才,请 他们 到学校做讲座或 者是客串讲 师, 或者是校企合 作, 组合成专业师资 队伍 , 又或 者从学校 当中选中若 干优 秀的 电子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
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所 提倡的一种中等职业 教育模 式, 它是以职 业 子技术 工作中, 必须及时 引进先进 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 需要补充 实训设 技术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基础 , 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及就业竞 施和教学 内容 。但是 由于受到人财物等各方面因素的约束 , 中职的 电子 争力, 也就是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 是培养 适合各种满足 企业 技术专业相对落后 , 尤其 是和 岗位职业技能相关 的实训设备 , 因为需要 需要人才的教育活动。 2 0 0 5年 国务 院颁发的决定中明确指 出要大力推行 投 入较 大的资金,需要较长 的周转 期而 无法跟上 电子技术最前 沿的技 工学结合与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生产实习, 改革传 统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国家对职业教育, 尤其是 推进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重视是不言而喻 的。教育部于 2 0 0 6年提出的 意见中指 出, 应 当鼓励 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顶 岗实习, 办成 以学校 为主 体, 学校和企业共 同教育 , 共 同管理和共 同训练的教育模式 , 加强学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应用技术教学体系的研究
摘要:电子应用技术教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电力电子枝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始终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以适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电子应用技术教学体系
电力电子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到处可以感受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存在巨大魅力。
离开了电力电子技术,我们的衣食住行、人类对大自然及宇宙的探索,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该课程是电力学、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主体之一,内容涉及面广,概念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类课程。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围绕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轴心,要求教师即要抓住该课程与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点的联系。
怎么遵循高等职业教学规律、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用什么手段保障教学质量,又要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增强工程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各高职院校不能回避又必须解决的课题,这对我们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构建教学体系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职业与职业岗位十分复杂,实用性人才所涵盖的岗位群,使得社会职业岗位技术应用结构,并且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出现智能结构分化的职业岗位,依技术的不同出现了分化与复合迭加交织的状况,它们均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使之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充分体现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具备应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充分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适应技术发展的教学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实践教学体系线,充分体现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教育,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2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企业在选才上更多强调人的综合素质、道德人品及创新能力。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为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需要,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势在必行,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中被关注的问题之一,高职教育也不例外。
受教育者要有崇高的理想,了解民族、国家的历史及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具备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培养他们具有较全面的
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业务素质要求也处于动态变化中,具备适应社会的创新与创业素质。
3 调整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的设定需要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新技术和新装备发展,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在以便更好地突出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设计方法及实验技能,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设定作了一些调整,熟悉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及技术指标,培养其创新意识。
3.1 针对性学习
将整个课程内容分成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及控制、电力电子装置三个单元,电力电子装置让学生了解基本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便于学生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较强的针对性学习。
这样划分课程结构之后,电力电子器件主要介绍各种器件结构冷却散热措施等,单元既相对独立又有相应的内在联系,电力电子电路及控制技术掌握各种典型电路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既明确课程学习内容的总体框架,掌握相控和PWM控制技术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又能够了解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3.2 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基本内容之外,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还需将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是我国目前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将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所遇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介绍给学生,因此强调课堂讲授内容与工程实践的紧密关系,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再只是掌握基本原理,让学生站在工程实践的角度去看待所学习的内容就是实现工程教育的体现,而是学会如何面对工程实际问题。
4 培养创新能力
电子应用技术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行开放式教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实验室场地或实验课时有限时,老师可为提供实验选题,可在课时以外开放实验室,学生也可自带课题,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训练时间。
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实行开放实验室已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训练实验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学校和系的支持下,组合成开放型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场地,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培养综合能力
电力电技术课程结束后可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其标准是选题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将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它先选修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全面地结合起来,包含该课程的主要知识,从而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直接向工程实践学习,融汇贯通,从理论知识和科研实例相结合的角度来做设计,培养学生系统的概念。
体现出较新技术的发展,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装配和调试某一类型的电能变换器,接近工程实践,以实现特定的电能变换要求。
把现场中的一些问题或者是老师科研中的问题让学生考虑,拓展学生自我发挥、自主创新的空间,是改变传统课程设计的模式。
为今后走人工作岗位尽早的进入“工程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6 结语
通过实践探索,电子应用技术教学体系的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后期用途和重要性,为了适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努力学习,使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毕月君.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创新杂志,2003,8(4):22~24.
[3]邢岩,刘建宏,龚春英.科研推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5):81~83.
[4]石彪.提高科课程设计质量的思考卟黑龙江教育[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