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作业含解析3
寡人之于国也[基础演练]1.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属予作文以记之C.数罟不入洿池D.才美不外见解析:A。
“涂”通“途”,B.“属”通“嘱”,D。
“见"通“现”.答案:C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河内凶.B.邻国之民不加.少C.勿夺.其时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解析:A。
古义:庄稼收成不好。
今义:心肠狠,暴躁。
B。
古义:更加.今义:增加。
C。
古义:耽误、错过。
今义:抢、强取。
答案:D3.下面各项对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B.河内凶.凶:庄稼收成不好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D。
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罪:罪过解析:罪:归罪,归咎。
答案:D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读shǔ,计算)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只,副词)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违抗)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没有)解析:A。
读cù,密,细密;C耽误;D同“毋",不要。
答案:B5.下列各句中,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C.则移其民于.河东(在)D.寡人之于.国也(对于)解析:于:到。
答案:C6.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B.弃甲曳兵而走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A生、死:活着的人,死的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C衣:穿,名词活用为动词。
D王:称王,为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B7.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然,籍何以至此?A.非我也,兵也B.申之以孝悌之义C.未之有也D.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解析:“未之有也"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判断句,B状语后置句,D省略句:数口之家,可以(之)无饥矣。
答案:C8.名句填空。
《鸿门宴》课后练习(含答案)
《鸿门宴》课后练习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令将军与臣有郤C.范增数目项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距关,毋内诸侯2.下列对活用情况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C.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D.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3.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范增数目项王④令将军与臣有郤⑤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⑥张良出,要项伯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⑧秋毫不敢有所近A.①③⑥⑦⑧ 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⑧ D.①②④⑥⑦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小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沛公今事有急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B.①⑦/②⑤/③/④⑥⑧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5.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籍吏民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D.常以身翼蔽沛公6.与“因击沛公于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具告以事B.长于臣C.得复见将军于此D.大王来何操7.下列各选项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至鸿门,谢曰哙拜谢B. 杀人如不能举沛公起如厕C. 请以剑舞樊哙侧其盾以撞D. 今者有小人之言夫秦王有虎狼之心8. 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B.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 若属皆且为所虏窃为大王不取也D. 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9.写出下列句子中分别包含的成语。
(3分)(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新教材)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巩固:课时素养评价 三
课时素养评价三*鸿门宴(45分钟55分)一、基础应用(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范增数目项王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解析】选C。
A项,“要”同“邀”;B项,“倍”同“背”;D项,“蚤”同“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不胜.杯杓胜:承受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丢下B.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秦时与臣游.游:交往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往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解析】选C。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解析】选D。
A项,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义:①结婚的事;②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B项,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十分,极。
C项,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明。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籍.吏民,封府库C.沛公军.霸上D.范增数目.项王【解析】选A。
A项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②客何为者③大王来何操④具告以事⑤竖子不足与谋⑥长于臣⑦吾属今为之虏矣⑧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⑨此天子气也⑩沛公安在A.①⑧⑨/②③④⑥/⑤⑩/⑦B.①⑧⑨/②③⑩/④⑤⑥/⑦C.①⑧⑨/②③⑩/④⑥/⑤/⑦D.①⑧/②③④⑥/⑤⑩/⑦⑨【解析】选C。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5.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⑦D.③⑥⑦9.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10、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二、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穷兵黩武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草木皆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三、词类活用1然而不王者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填然鼓之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四,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斧斤以时进山林2申之以孝悌之义3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劝学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4、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5、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6、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取之于.蓝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寒于.水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斗折蛇.行B.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意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4蚓无爪牙之利三、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强志初闻涕泪满衣裳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以勇气闻于诸侯扫后更闻香过秦论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故业méng承接膏腴之地gāo yú肥沃B.履至尊lǚ实行振长策cè马鞭子C.瓮牖绳枢yǒu窗户鞭笞天下chí打D.制其弊bì疲惫逡巡jùn xún徘徊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A.赢粮而景从;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振长策而御宇内; D.余威震于殊俗;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4、对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沿袭B、揭杆为旗:打开;C、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D、不爱珍器重宝:吝惜;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二、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义;1、因: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蒙故业,因遗策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延:①秦人开关延敌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4、致:①以致天下之士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5、及: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字的类型和意义1崤函之固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4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9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1履至尊而制六合12外连横而斗诸侯1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1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15吞二周而亡诸侯16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17序八州而朝同列四、指出下列句子类型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4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7陈利兵而谁何;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一词多义1 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吞二周而亡诸侯河曲智叟亡以应3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蒙故业,因遗策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师说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4.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6.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7.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⑵或师焉,或不焉三、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意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小学而大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今之众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年十七,好古文四、写出句中词类活用词的用法和意义吾师道也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不拘于时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而耻学于师..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六、一词多义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余嘉其能行古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之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学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句读之不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君将哀而生之乎蚓无爪牙之利吾欲之南海寡人之于国也答案一、选择题1、B2、D E3、A D4、B5、B、EG6、C7、D8、C9、D10、D二、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三、词类活用2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称王3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5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作动词-----归罪 7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少、变多;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四、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斧斤以时进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劝学答案一、选择题1.C2.1C 2A 3B3.①c ②b ③f ④d ⑤f ⑥a4.B5B6A7 C 点拨:于:从/比;而:表并列/表转折;8、C 点拨:C.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意义;1“博学”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2“寄托”在本句中是“藏身”意;今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用心”在本句中是“因为用心”的意思,“用”,以,因为的意思;今天是集中注意力或怀着某种念头的意思;3“以为”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把……当作”;今义通常是“认为”的意思;4爪牙在句子中的意思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为坏人效力的党羽,帮凶,是贬义词;三、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以为妙绝极点佛印绝类弥勒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断绝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qiǎ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强盛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借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利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3.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十五日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志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用鼻子嗅过秦论答案一、选择题1、A2、C D3、A4、B揭:举起5、D例句中“斗”是动词的使动用法,D中“归”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中“善”为形容词用作动词,B中“箕畚”是名词作状语,C中“先”、“后”是形容词意动用法;二、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义;1、因1趁着2沿袭3就着2、延1引进、迎接2延续3、爱1吝啬2爱护4、致1招纳2获得5、及1等到2赶得上追得上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字的类型和意义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崤函之固坚固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形势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用绳系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得弱小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使动用法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漂浮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削弱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四、指出下列句子类型1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被动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宾语前置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利兵而谁何;4介宾结构后置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一词多义1 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服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制度、规模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士兵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3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锋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蒙故业,因遗策遗留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遗失之物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计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师说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B5.B6、C.7、A.同为判断句;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⑵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三、学习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年十七,好古文..古:先秦两汉散文今:五四以前文言文统称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吾师道也学习、或师焉,或不焉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2、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动词以……为羞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3、形容词作名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不拘于时被动句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4、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句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六、一词多义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余嘉其能行古道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猜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表感叹之郯子之徒这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古之学者的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无实义君将哀而生之乎作代词,指代自己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标志吾欲之南海作动词,“到”、“往”。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24 尚 贤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尚 贤 一、基础学问1.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 ) A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B .四鄙之萌人闻之C .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D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解析:选C A 项,“辟”通“避”;B 项,“萌”通“氓”;D 项,“尚”通“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则是本.失其所欲B.⎩⎪⎨⎪⎧ 我始以.远为无恃以.德就列C.⎩⎪⎨⎪⎧今上举义不辟.远举公义,辟.私怨D.⎩⎪⎨⎪⎧有能则举.之禹举.益于阴方之中解析:选D A 项,名词,根本;名词做状语,从根本上。
B 项,认为;依据。
C 项,通“避”,回避;通“避”,避开。
D 项,均为“提拔”。
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将在于众.贤而已 B .必将富.之贵之 C .无能则下.之 D .美.章而恶不生 解析:选D A 、B 、C 三项均为使动用法,D 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③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④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选A ①②为推断句;③④为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11课 师 说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 D解析 A 项“不”通“否”。
B 项“生”通“性”。
C 项“受”通“授”。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位卑则足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B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聪明的人;愚昧的人) C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D .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答案 B解析 B 项中加点的“圣”和“愚”不存在活用情况。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 D解析 D 项古今同义,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A 项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 项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C 项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 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连词,表顺承。
A 项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指知识和道理。
B 项代词,那,那些/语气副词,表感叹。
C 项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语气助词,在句末表反问,译为“呢”。
5.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四练习:第13课张衡传含解析
第13课张衡传[基础演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空自苦亡人之地B.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C。
臣愿奉璧往使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解析】A“亡”通“无”,C“奉”通“捧”, D “禽"通“擒”,捉拿。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A.公车特征..,乃知震之所在。
B.寻其方面..,治威严,整法度.C.衡下车..周密无际。
D.皆隐在尊中,覆盖..【解析】A“特征”意为“特地征召”,B“方面”意为“方向”,C“下车”意为“官吏初到任”.【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顶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虽然。
B.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莫:没有.C.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乃:才。
【解析】“莫”意为“没有谁".【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左右欲刃.相如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D.欲因此时降.武【解析】“目”与例句中“刃”皆为名词用作动词;A项中“奇”为意动用法;C项中“廷”为名词作状语;D项中“降"为使动用法.【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①以.精铜铸成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D.①宦官惧其.毁己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解析】B项中“以"皆为介词,用;A项中“乃”分别为“于是,就”“才";C项中“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表转折”;D项中“其”分别为“代词,代张衡”“代地动仪”.【答案】B6.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九年级(初三)文言选择题及答案
九年级(初三)文言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故患有所不辟也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仓鹰击于殿上D百废具兴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 )A乡为身死而不受B故不错意也C媵人持汤沃灌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四支僵劲不能动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长跪而谢之曰D同舍生皆被绮绣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固以怪之矣B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C属予作文以记之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下列句子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担心,担忧B岂直五百里哉岂直:哪里只是C无冻馁之患矣馁:饥饿D援疑质理质:询问6、下列句子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怎样B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D泉香而酒洌洌:清7、下列句子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A更有痴似相公者更:还B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背东西的人C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日:每天D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8、下列句子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B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为了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D沙鸥翔集集:聚集9.下列各句中词语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起坐而喧哗者喧哗B去国怀乡国C长跪而谢之曰谢D越明年明年10.下列各句中词语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 )A媵人持汤沃灌汤B其将归见其亲也亲C夜篝火篝火D或遇其叱咄叱咄11下列各句词语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A诸郡县苦秦吏者苦B无案牍之劳形劳C固以怪之矣怪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第一个)12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大雪三日大雪B客此客C天下缟素缟素D山行六七里山13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A百废具兴废B请广于君广C轻寡人与轻D远小人远14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A野芳发而幽香幽香B先天下之忧而忧先C佳木秀而繁阴繁阴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15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 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B主人日再食日C杂然而前陈者前D腰白玉之环腰16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A置人所罾鱼腹中罾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C手自笔录笔D后天下之乐而乐后17.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C )A.吾谁与归?B.醒能述以文者。
21-22版:第6课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课时作业)(步步高)
7.下列联句或诗句所吟咏的对象,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
非之心。
②看破生死界,识得天地心,梦里迷蝶知忘我。学来养生术,去做逍遥
游,濠上观鱼能齐物。
③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
√A.孟子
C.孟子
庄子 老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 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 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今传《庄子》,为庄子所著”错。《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 著的道家经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认为自我夸耀的人,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老子〉四章》 中表达这个意思的两句是“_自__伐__者__无__功__,_自__矜__者__不__长___”。 (2)《〈老子〉四章》中,表达“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意思的一句是 “__死__而__不__亡__者__寿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 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则说: “_九__层__之__台___,__起__于__累__土___;__千__里__之__行__,__始__于__足__下___。”
天道忌盈。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 为盈,①________________。口满,难以兑现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 骄横并侵害他人;富奢,挥金如土而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盈则亏,盛 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 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②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是在成功 的时候不忘忧患,③___________________,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 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七年级语文周考卷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温馨提示: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1、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3、__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愁杀渡江人。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5、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6、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
8、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君问归期未有期, __________________ 11、数声风笛离亭晚, 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13、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知故乡事。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16、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17、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19、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学而不思则罔C、其不善者而改之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年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B、《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刘义庆。
C、《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告诫人们要守信明礼。
D、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时:时常,常常。
B、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心里不满。
C、期行:期:约定D、三十而立: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文言基础知识测试《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文言基础知识测试《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1.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 .辟邪说,难壬人 C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D .不复一一自辨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是( ) A.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B.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C.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D. 以致..天下怨谤也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故:原因,缘故B .以致天下怨谤.也 谤:诽谤,指责C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虑,考虑D .度.义而后动度:计划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终必不蒙见.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C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D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必固.其根本 理固.宜然 B. 人君当.神器之重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C. 居.域中之大 居.则曰:“不吾知也” D. 有善.始者实繁 不如因善.遇之 6.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③.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③.振之.以威怒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③.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③.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③.牛何之.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 B. 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 C. 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D. 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③7.下列各项中,划线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将崇极天之峻今日之事何如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其皆出于此乎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吾尝终日而思矣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董之以严刑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信.者效其忠烟涛微茫信.难求B. 求.木之长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莫.不殷忧而道著莫.之能御也D.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凡.六百一十六言9.下列词语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择善.而从之B. 江海下.百川智者尽.其能C. 必固.其根本道.芷阳间行D. 人君当神器之重.知止以安.人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永保无疆之休.休:安宁B. 情不胜.其欲胜:超过C.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物:别人D.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美好的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虽董之以严刑董:惩罚莫不殷忧而道著著:显著B. 有善始者实繁繁:多能克终者盖寡克:坚持C. 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终苟免而不怀仁苟:苟且D.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因此可以尽豫游之乐豫:安乐12.下面对句式分类正确的是()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e.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f.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g. 至于怨诽之多h.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A.ac/beh/dg/fB.ad/beh/c/g/fC.ad/bce/fh/g D ac/bedh/f/g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秦时与臣游.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不如因善遇.之C.于反覆不宜.卤莽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举.先王之政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见”字的意义解释与例句相同的项是()例.今君实所以见.教者A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B .冀君实或见恕 C. 终必不蒙见察D.见笑于大方之家15.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项是( ) A. 故今具道所以 具:详细 B. 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 希望 C. 辟邪说,难壬人 难:排斥 D.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强:强行16.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项是( )A. 于反覆..不宜卤莽 反覆:一遍一遍,又多次重复。
高中语文 第9课《劝学》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B.木直中绳,以为轮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生:生来,出生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查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这里指听得清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没有相同义项的一组是( )A.无可寄.托者寄.人篱下或因寄.所托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以五十步.笑百步步.步高升步.余马兮山皋D.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狐假.虎威假.公济私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以为..已..轮B.学不可以C.假.舆马者D.而绝江河..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善假于.物也而寒于.水D.蚓无爪牙之.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而日参省乎己..千里,百二十城 B.君子博学C..輮以为..已..轮 D.君子曰:学不可以7.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8.选出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是“劝勉”的意思。
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庖丁解牛》课时练习(含答案)
《庖丁解牛》课时练习一、文言基础训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砉然向然,奏刀然B.善哉!技盖至此乎C.批大郤,导大窾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C.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视为止,行为迟B.虽然,每至于族C.依乎天理,批大郤D.未尝见全牛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①族(众,一般的)庖月更刀②每至于族(大骨头)B.①善(好)哉!技盖至此乎②善刀而藏之(好的)C.①庖丁为(替、给)文惠君解牛②吾见其难为(解,下刀)D.①技盖(大概)至此乎②盖(同“盍”,何不)亦反其本矣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奏刀然,莫不中音B.因其固然C.虽然,每至于族D.所见无非牛者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庖,指厨师。
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B.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
“桑林”之祭所用的乐舞也称桑林。
C.“解牛”即宰牛。
古代牛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一般不得屠杀,但牛又为牺牲之一,用于重要祭祀活动。
2024届高考语文古汉语语法:通假字
2024届高考语文古汉语语法:通假字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满座重闻皆掩泣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C.早缫而绪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图穷而匕首见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刑于寡妻B.共其乏困盖亦反其本矣C.失其所与,不知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D.因人之力而敝之申之以孝悌之义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求则非邦也与B.鼓瑟希,铿尔C.莫春者,春服既成D.可使有勇,且知方也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B.善哉!技盖至此乎C.批大郤,导大窾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8.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①弃甲曳兵而走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①或师焉或不焉①赢粮而景从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9.下列选项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①君子生非异也①列缺霹雳,丘峦崩摧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①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①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①其远古刻尽漫失①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10.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契阔谈讌,心念旧恩B.榆柳荫后檐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D.一尊还酹江月1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齐与楚从亲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D.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12.下列选项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6-1种树郭橐驼传(试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 (三十一 )(对应学生用书 P129)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B .早缫而丝,早织而缕C .既然已D .远具时羞之奠解析:B 项,“而”通“尔”;C 项,“已”通“矣”;D 项, 羞”通“馐”。
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有类.橐驼者 类:似B .名.我固当 名:名字C .驼业.种树 业:以⋯⋯为业D .早实.以蕃 实:结果解析:B 项,名,起名,作动词。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甚善。
名我固.当 ②乃辞谢,固.清B .①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 ②瞻前而顾.后兮 C .①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D .①早织而缕,字而.幼孩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解析: B 项①②回头看。
A 项①本来;②坚决。
C 项①爱护;② 怜惜。
D 项①你们;②不译,连词,表修饰关系。
答案:B4.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驼所种树,无不活,且硕茂.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解析:C 项与题干中的“且”均为“而且”义。
A 项,将要;B 项,姑且;D 项,尚且。
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 以致其性焉.尔A..A.凡植木之性.而已故吾不害其长.B.B.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而已故吾不害其.C.B.其培欲平,其土欲故.观游及卖果者凡长安豪富人为.D.C.传其事以为官戒.解析:A 项本性/性质;B 项生长/治理;C 项它/那;D 项均为“作为”。
答案:D6.对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A .①②③④⑦ /⑤⑥⑨ /⑧B.①②③⑦ /④/⑤⑥⑨ /⑧C.①③④⑦ /②/⑤⑨ /⑥/⑧D.①②③⑦ /④/⑤⑨ /⑥⑧解析:①②③④⑦名词用作动词;⑤⑥⑨形容词作动词;⑧名词作状语。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卷Ⅰ(18分)一、文言文基础检测(共6小题)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B.毋内诸侯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竖子不足与之谋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邻之厚,君之薄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失其所与,不知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太子丹恐惧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身翼蔽沛公②群臣怪之③此其志不在小④越国以鄙远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素善留侯张良⑦吾得兄事之⑧项伯杀人,臣活之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6.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
项羽没做皇帝,但司马迁认为他实际上有着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故将其列入本纪。
B.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D.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室内最尊的座次是东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第6课 鸿门宴-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六) 鸿门宴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距关,毋内诸侯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 .令将军与臣有郤D .杀人如不能举解析:选D 本题考查通假字。
A 项,距:通“拒”;内:通“纳”。
B 项,倍:通“背”。
C 项,郤:通“隙”。
2.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解析:选C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A 项,河北,河南:古义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是指我国的两个省。
B 项,细说:在文章中的意思是“小人的谗言”,今义为“详细地说”。
D 项,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是“异乎寻常;十分,很”。
3.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 公为我献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 解析:选C C 项,均为副词,趁机。
A 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
B 项,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 项,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C.②⑥/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①②④解析:选B ①军:名词作动词,驻军;②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③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④籍:名词作动词,登记;⑤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⑥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B.大王来何操沛公军霸上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沛公奉卮酒为寿解析:选B 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省略句;C项,被动句;D项,省略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5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知者不惑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四体:四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D.欲治其.国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②在止于至善.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④先正.其心⑤先诚.其意⑥见贤.思齐焉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⑤⑥/②/③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为“十三经”之一。
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
C.《大学》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明代朱熹又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最终《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D.《大学之道》是儒家进行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2)《大学之道》中,用“, ”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
(3)《大学之道》中“, ”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周考卷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温馨提示: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1、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3、__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愁杀渡江人。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5、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
8、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君问归期未有期, __________________11、数声风笛离亭晚, 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13、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知故乡事。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16、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17、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19、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年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B、《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刘义庆。
C、《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告诫人们要守信明礼。
D、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时:时常,常常。
B、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心里不满。
C、期行:期:约定
D、三十而立: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22、下列作品对应的作者有误的一项()
A、《夜雨寄北》-----李商隐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淮上与友人别》------王维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去后乃至:去:走
B、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
C、四十而不惑:惑:迷惑不解
D、可以为师矣:矣:相当于“吗”
24、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温故而知新: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B、不逾矩:逾:这里引申为法度
C、元方入门不顾:不顾:不回头看
D、幸尚宽:尚:还
25、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爱好
C、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接纳,接受
D、有朋自远方来:朋: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
26、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尊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下车引之:引:牵引,拉
C、宁可以急相弃邪:宁:难道
D、华歆,王朗俱乘船:俱:全,都
27、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何为不可:可:可以
B、遂携拯如初:遂:于是,就
C、后贼追至:贼:盗贼
D、本所以疑:所以:之所以
28、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2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它不如以它为乐
C、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吧
D、待君久不至:等您很久您没到
3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B、宁可以急相弃邪:难道会紧急的抛下他吗
C、遂携拯如初:于是携带拯救他就像当初一样
D、友人惭,下车引之:有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