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籼稻感温基因雄不育系的遗传偏差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一、简介安农086S是一种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具有光温敏核不育特性,是最早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出来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品种。
该品种在杂交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已经在多个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选育背景随着我国水稻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水稻需求的增加,对育种技术和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自交和鉴定法选育新品种时间长、投入大,往往不能满足快速育种的需求。
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是通过人为基因工程手段将光温敏核不育特性引入到水稻中,从而实现对雄性不育的控制,使得杂交育种更加方便快捷。
开发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三、选育方法1. 材料选择选育安农086S品种时,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亲本材料,通过人工授粉培育出光温敏核不育系亲本,然后用它与优良的核不育系材料进行杂交,产生出具有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品种。
2. 杂交育种在选育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杂交措施,确保光温敏核不育系与其他亲本的有效杂交。
对杂交后代进行严格的筛选鉴定,保留具有良好性状的杂交后代,以期望获得高产、抗病、优质的稻种。
3. 鉴定筛选通过灯光加温实验室测试,对杂交后代进行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鉴定,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不育系材料。
结合田间试验,对其生长发育特性、抗病性和产量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优良的品种。
四、选育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成功选育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品种,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具有光温敏核不育特性,可以实现对雄性不育的可控制,应用范围广泛;2. 产量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可适用于不同地区的种植;3. 稻谷外观饱满圆润,米质优良,食味香糯,深受市场欢迎。
五、应用推广安农086S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为农民增加了稻米的收入。
推广应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品种,也使得水稻杂交育种技术更加普及,为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安农086S是一种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具有良好的光温敏核不育特性和较高的育性恢复力。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花药对光照和温度敏感而失去育性,从而使其不育,但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育性恢复基因使其恢复育性。
这种核不育种的特点使得其在杂交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过去的研究中,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一直是水稻杂交育种中的热点研究方向。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为了满足市场对优质高产稻种的需求,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加快杂交育种进程,助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介绍安农086S的选育背景、目的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安农086S是一种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这一不育系的目的在于培育高产高质的水稻品种。
通过遗传背景的研究和基因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安农086S的特性和优势,为其后续的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选育安农086S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选育方法,可以提高选育效率和成功率,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速度。
最终,将安农086S及其后代品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水稻育种工作的进展,培育适应不同气候环境和种植条件的新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需求,实现粮食生产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选育目标选育目标主要是针对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育种工作进行定向优质选育。
目标包括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适应力和稳定性。
也要注重提高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纯度和稳定性,减少穗部温度敏感性,提高育种效率和成本效益。
选育目标还包括优化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生长期和品质特性,使其更适应不同耕作环境和管理水平下的生长条件,同时提高其与其他优良品种的配套效果和利用价值。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是一种早熟的籼稻品种,适合在光照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生长。
在选育这个品种时,我们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我们选择了具有早熟性和高产性的基因进行杂交。
早熟性是安农086S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希望这个品种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能够顺利生长。
在给
予大量的阳光和温暖的条件下,我们选择了早熟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以保证这个特点
的传递。
我们注重安农086S的耐候性和抗病性。
在选择亲本时,我们有意选择了一些对多种病害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以保证这一特点在安农086S的后代中得以保留。
我们也注重了安农086S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希望这个品种不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适应性强,而且能够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产量。
我们还注重了安农086S的种植特性和风味口感。
我们希望这个品种不仅具有较高的产量,而且具有较好的口感和品质,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选育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
了营养价值和口感方面的测试,还考虑了这个品种的外观和风味特点。
我们还注重了安农086S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通过多年的选育和试验,我们希望这个品种能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种植条件下都能表现良好,保持较高的产量和稳定的品质。
安农086S是一种具有早熟性、耐候性和抗病性的籼稻品种,在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了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特点。
这个品种的选育不仅能够提高稻米的产量和质量,也
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带动农业发展。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质量的不断要求,高产高质的农作物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选育适应环境变化,高产高质的新品种已成为迫切需要的任务。
其中,稻米作为人们主食之一,对其品质和产量的要求尤为关键。
为了改进稻米品质,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和开发新的不育系稻米。
不育系稻米相应的受精体系为育性星系,科学家可以利用育性星系和不育系稻米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良好品质和高产量的新品种。
在不育系稻米的选育过程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重要材料。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是一种集早稻、中稻、晚稻于一体的、光温敏核不育杂交种,其产量高、品质优,同时具有粳稻的质感和米粒的香味。
安农086S的选育是在长期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筛选和改良,最终培育出来的。
首先,筛选原材料。
选育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稻米,需要选用具有最优基因组合的杂交亲本,以确保其后代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等手段快速筛选出适合育种的杂交亲本,从而提高选育效率。
其次,研究不育机理和遗传特点。
不育系稻米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不育性,但育性和不育性之间的转换是可逆的。
研究不育机理和遗传特点,可以为选育不育系稻米提供理论基础。
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遗传学等高新技术对不育机理和遗传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拓展了不育系稻米的育种潜力。
第三,通过交配、选择等手段进行筛选。
在将不育系杂交亲本与育性星系杂交后,需要通过一定的筛选手段,筛选出具有遗传优势、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佳等特点的后代。
同时,在筛选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不育系杂交亲本的杂交频率和杂交适应性等因素,以保证后代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最后,进行田间试验和品种推广。
在经过初步筛选和验证后,需要进行大面积田间试验,对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进行全面评估。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是一种优良的水稻品种,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和适应性。
针对这个品种的选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品种选择、自交系建立、亲本筛选、淘
汰筛选和核不育性筛选等。
品种选择是选育工作的起点。
在选育安农086S这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之前,需要选择一些常规品种,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试验,在产量、抗病性、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选出具有优秀性状和适应性的品种作为后续选育工作的亲本。
自交系建立是选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自交,可以固定籼型水稻的性状,并获
得纯系种子。
为了建立稳定的自交系,需要进行连续的自交,并通过遗传和表型性状的分析,选择出具有稳定性状和籼型特征的自交系。
亲本筛选是选育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选育目标,通过杂交试验和亲本选择,选择与之配合良好的亲本,以获得杂种优势。
淘汰筛选是选育工作中的必要步骤,通过亲本杂交后,要进行初选和复选的育种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表现优良、稳定性好的植株作为后代的亲本。
核不育性筛选是选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核不育系是通过人工诱导核不育性状的
特殊系列。
通过对亲本的核不育性进行检测和筛选,选出有较高核不育性的个体,并通过
杂交试验和选择,逐步提高核不育系的核不育性。
以上就是对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选育工作的简要介绍。
通过以上环节的选择和筛选,可以逐步培育出更优良的水稻品种,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条件下的需求,促
进水稻生产的发展。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育成的一种优良水稻品种。
安农086S选育主要是通过自交不育系的配制和选育、选择和筛选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来培育出来的。
安农086S的选育首先是通过配制自交不育系来实现的。
自交不育系是指通过连续自交培育而成的一种不具备育性的品系。
选育者通过多代的自交和筛选,不断淘汰杂稀,最终获得了自交稳定、不具备育性的不育系。
安农086S的配制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杂交法则,保证了不育系的稳定性和一定的产量潜力。
安农086S的选育还包括了选择和筛选的环节。
选择是指在不育系的试验和测试中,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标准,选择出优秀的不育系作为后续育种的亲本。
根据产量、抗病性、品质等各方面的要求,选出了表现良好的不育系作为杂交亲本。
筛选是指根据杂种的表现和性状,在选得到的自交稳定材料中,通过连续的杂交和自交再生,不断地淘汰和选出优质的杂交后代。
通过不断地筛选和选择,最终选出了优良的杂交种子。
在选育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光温敏性的培育。
光温敏核不育系是利用光周期和温度的变化来控制不育性的表达的一种育性类型。
安农086S的选育中,需要通过进行特定的光照和温控条件的处理,来保证不育系在一定的光、温环境下才能表达不育性。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杂交种子的产生和控制,确保品种的纯度和效益。
安农086S的选育还包括了多个地区和试验田的品种试验。
通过在不同地区和试验田中进行试种,了解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产量和品质表现等信息。
根据试验结果,对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分析,最终选取最适合该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安农086S的选育采用了自交不育系的配制和选育、选择和筛选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通过光温敏核不育性的控制,以及多地区试验的评估和分析,最终培育出了一种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等特点的水稻品种。
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水稻GB028S遗传规律探讨
效 修 饰 基 因影 响 ;2 双 基 因 模式 , () 即不 育 性 受两 对 主基 因控 制 , 且受 微效 基 因修 饰 ;3 三 基 因模 () 式 ;4 质量一 数 量性 状特性 ;5 非典 型 性 ;6 其 () () () 他, 如靳德 明等 ( 9 8年 ) 为农 垦 5 S和农 垦 5 18 认 8 8 之 间表现 为 1 主效 基 因的差 异 ,但农 垦 5 S与 对 8
2 以往对 农 垦 5S及其 衍 生 的光 温敏 核 8 不育 系育性的遗传研究
以往 的研 究 大体 可将结 果分 为 以下 6类 :1 ()
单 基 因模式 , 即不 育性 受 1对 主基 因控制 , 受微 并
育 系与普 通水 稻 配置 的杂种 一 代通 常表 现正 常可 育 。但 是 , 在育性 遗传 模式 和遗 传机 理上 , 由于各 研 究人 员受 到所 用试 材和各 试 验点 生态 条件 的 限
18 9 7年秋 , 以武 汉东 西 湖农 科所 选 育 的粳 型 光 温 敏 核不 育 系 A 0 5为 光 敏 不 育 系 基 因供 体 B0
亲本, 与丰锦 、 光 、 1 品 种杂 交 , 代采 用 系 秋 S 6等 后
段 。为 了有效 地利 用光 温敏 核不 育 系 ,选 育更 优 的、 可为生 产利 用 的光温 敏不 育 系 , 须对 光温 敏 必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5期
垦 殖 与 稻 作 Rci na cC t t ea i d i l a n l gn Re uv o m ii
育 种
文章 编 号 : 0 7 5 0 ( 0 6 0 - 0 7 0 1 0 - 0 3 2 0 )5 0 0 - 3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育性。
下面将对该品种的选育进行详细介绍。
选育安农086S的目标是培育一种高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
在选取亲本时,主要考虑了籼型稻品种的高产性、抗病虫害性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
也选取了核不育
系作为亲本,以确保后代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经过多年的选育工作,安农086S在高度育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该品种具有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较高的产量。
安农086S还具有耐寒、耐旱和抗病虫害的特点,使得其适应性更强,能够在不同的种植区域广泛种植。
在品质方面,安农086S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该品种的米粒质地饱满,口感细腻,口感好,有较高的食用品质。
安农086S还具有较好的糙米质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农086S的选育效果,还可以通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改良。
通过对品种的关键基因进行修饰,可以增加安农086S的抗病性以及耐逆性,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安农086S是一种重要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品种,经过多年的选育工作,在高产性、抗逆性和品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通过进一步的基因改良,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品
种的选育效果,为水稻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系不育系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系不育系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人口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然而,面临的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挑战,使得水稻的生产不但需要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还需要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
因此,水稻育种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品质的稻米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育种专家必须充分了解水稻遗传多样性,并在这些基础上提高水稻的生产产量和质量。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三系不育系水稻遗传多样性的调查研究,进一步认识遗传变异的机理,挖掘潜在的良好遗传资源,为水稻育种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
(1)水稻遗传多样性的调查
采用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对三系不育系水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其存在的差异和规律。
(2)不育系与育性系之间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分析
通过RNA-seq等技术,分析和比较不育系和育性系之间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寻找存在的基因表达变化。
(3)遗传多样性的保育
对于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不育系水稻资源进行保育。
四、研究意义
通过对三系不育系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加深对遗传多样性变异机理的认识,为水稻微小基因组遗传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挖掘出新的遗传资源,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途径,提高生产效益和稻米品质。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邓启云;盛孝邦;段美娟;李新奇【期刊名称】《杂交水稻》【年(卷),期】2001(16)3【摘要】以安农S 1等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二九青等不同生态型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 ,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考察分离群体单株的套袋自交结实率 ,应用极大似然法系统研究了籼型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a)安农S 1、测6 4S、衡农S 1和W6 15 4S等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受 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 ,而W7415S 的不育性受至少 2对隐性主基因控制 ;b)光温敏不育主基因的表达受微效多基因的修饰 ,不同不育系的微基因效应有明显差异 ;c)不同生态型常规籼稻品种中均具有主效恢复基因 ,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影响不育性表达效果的遗传背景 (其实质就是微效多基因群 ) ,而且品种间有较大差异。
对光温敏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移”机制以及在育种实践中如何选育不育起点温度“缓漂移”【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籼稻;光温敏核不育性;遗传;极大似然法;雄性不育性;主效基因;微效基因;不育起点温度漂移机制【作者】邓启云;盛孝邦;段美娟;李新奇【作者单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1【相关文献】1.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J], 廖亦龙;万邦惠2.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性及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J], 刘贵富;夏英武3.籼型温敏雄性不育水稻遗传研究Ⅰ.籼型温敏雄性不育水稻杂交F1代遗传分析[J], 杨大翔4.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与育种学研究 [J], 盛孝邦;贾炜5.水稻籼型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 [J], 邓启云;盛孝邦;李新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籼稻稻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效应和相关分析
籼稻稻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效应和相关分析
吴跃
【期刊名称】《丽水农业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用浙协2号A等9个籼型不育系和T49等5个籼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杂交籼稻稻米赖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和遗传相关。
结果表明,籼稻稻米赖氨酸含量等品质性状的表现,同时受到胚、胚乳和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影响,但以胚乳遗传效应为主,胚遗传效应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对这些赖氨酸性状的表现也有较大的作用。
籼稻稻米赖氨酸性状间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在水稻育种可以加以到用。
【总页数】4页(P6-9)
【作者】吴跃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210.3
【相关文献】
1.籼稻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稻米味度及RVA谱特性的相关分析 [J], 金正勋;姜文洙;晋重玄;高熙宗
2.籼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J], 石春海;何慈信
3.籼稻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相关分析(英文) [J], 石春海; 余永贵
4.籼稻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外观品质性状间不同遗传体系的条件遗传相关分析(英文) [J], 葛国科;郑希;吴建国;叶子弘;石春海
5.稻米营养品质种子效应和母体效应的遗传分析 [J], 石春海;朱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温敏雄性不育
揭示了RNase ZS1介导调控
UbL40 mRNA的一种新机制,
证实在水LOW稻中这种调控的
HIGH
丧失导致了TGMS。
HIGH
非差异表达调控基因
Idea 调控基因功能正常 调控基因功能丧失
野生型
突变型
下游差异 表达基因
A
高表达
B
低表达
THANKS
谢谢观看! 2020
本文克隆了安农S-1温敏不育基因tms5,并阐述了其引起核 不育的具体机制,证实大部分的温敏不育水稻都是使用tms5作 为不育基因。
二、技术路线
A 形态及细胞学观察,确定温敏不育特征
B 利用F2及NIL群体进行不育基因定位,克隆候选基因tms5(Os02g0214300)
C 候选基因功能研究:1 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2 利用同源序列并结合原核表达 鉴定其具有核酸内切酶功能 3 GFP与免疫印迹进行亚细胞定位,确定基因作 用部位
转基因验证 功能互补:将TMS5即基因Os02g0214300在AnS-1(tms5)中进行表 达,发现其花粉育性得到恢复(28 ℃ )。
RNAi:通过RNA干扰抑制TMS5的功能,在Zhonghua11与Nipponbare 出现了温敏不育的特征。
TMS5编码核酸内切酶RNase ZS1
通过亚细胞定位和免疫印迹发现RNase ZS1在 细胞质中发挥作用,但具体功能未知。
1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2利用同源序列并结合原核表达鉴定其具有核酸内切酶功能gfp与免疫印迹进行亚细胞定位确定基因作用部位全基因组微阵列rnaseq寻找tms5下游靶基因
内切核酸酶RNase ZS1过表达引起
水稻温敏核雄性不育
刘永明 S20131237 四川农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是经过选育而得到的一种水稻品种。
籼型水稻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类型之一,具有耐高温、耐湿涝、产量高的特点,被广泛种植于南方地区。
而光温敏核不育系则是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将核不育基因与光温敏基因导入光温敏核不育材料中,使其产生不育性,从而实现不育杂交种子的产生。
安农086S的选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宜的亲本材料。
在选育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时,需要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产量高、耐逆性强的亲本材料。
还需要选择具有光敏核不育基因的材料作为某一亲本,这样才能实现不育杂交种子的产生。
进行杂交组合配制。
根据光温敏核不育杂交的特点,选育者需要根据亲本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配制杂交组合。
通过杂交组合的配制,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亲本的特点,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抗逆性能。
然后,进行杂种优势分析。
在安农086S的选育过程中,选育者需要对所选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
通过杂种优势分析,可以评估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特点,为后续的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选育后代选择。
在选育过程中,乘用086S作为亲本和不育系进行配制杂交,然后对后代进行稳定性分析。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杂交水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根据实验结果,选育者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后代,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安农086S的选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组合配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选育后代选择。
通过这些工作的实施,最终选育出的安农086S具有较高的产量和适应性能,为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品种资源。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的选育1. 引言1.1 研究背景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086S是通过近年来的育种工作选育出来的一种优良水稻品种。
在过去的实践中,传统水稻育种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传统的育种方法效率低下、耗时长、费用高等。
为了提高水稻育种的效率和质量,科研人员开始从核不育系的选育方面进行探索。
安农086S是一种籼型水稻品种,具有光温敏核不育特性,这意味着它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会产生不育花药,从而实现自交亲和和杂交优势的结合。
这种特性使得安农086S在育种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优良基因的组合,提高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效率和质量。
安农086S 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现代水稻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研究安农086S的选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粮食产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希望通过对安农086S 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能够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安农086S的选育目标安农086S的选育目标是为了培育一种具有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籼型水稻新品种。
光温敏核不育是一种新型的杂交不育系统,通过对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制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逆性。
安农086S 的选育目标包括: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提高水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以及提高水稻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选育安农086S这一新品种,可以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更好的品种选择,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安农086S的选育目标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促进水稻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安农086S的育种方法1. 选择亲本:首先需要选择适合作为亲本的种质,确保能够遗传出理想的性状。
一般来说,选择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
2. 人工授粉: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将雄性不育系与雄性育性系进行人工授粉,以获取杂种种子。
优质杂交籼稻品质遗传及辐射诱变效应研究
优质杂交籼稻品质遗传及辐射诱变效应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杂交水稻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粮食产量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由表及里籼稻品质普遍较差,难以满足社会和市场对稻米品质日益提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优质组合配制方式和品质改良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试验围绕优质杂交稻的遗传和改良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忧质杂交籼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以5个优质不育系和5个优质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采取分期播种方式种植亲本和Fι,收获成熟期相近种子,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性状遗传分析模型,研究在早季、再生季、和晚季三种不同气候生态环境下,不育系和恢复系均为优质的背景时杂交稻米加工、外观和蒸煮食用品质共12个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1)杂种稻米品质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12个品质性状的遗传方差(V_G)占表型方差(V_p)的比例都大于64%。
其中,糙米率、精米率、谷粒长、米粒长、长宽比、糊化温度、胶稠度等7个性状的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更达90%以上(92.4%-98.7%),直链淀粉含量也达84.6%,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强。
(2)在遗传效应中,所有品质性状都以加性效应为主。
除谷粒长的加性效应占遗传效应的比重不到80%外(78.3%),其余11个品质性状的加性效应均占遗传效应的95%以上。
但各品质性状加性效应来源不同,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母体加性效应(V_Am)占绝对优势,即这些性状表现主要决定于二倍体母体植株基因型,且具有累加效应。
这些性状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谷粒长、透明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第二类是以种子直接(胚乳)加性效应(V_A)为主,即性状表达主要决定于三倍体胚乳基因型。
这些性状包括米粒长、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和胶稠度。
除糙米率和精米率不存在细胞质效应外,其余性状均存在一定的细胞质效应,但其效应值小,影响甚微。
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
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朱满山;陈建伟;付崇允;王丰;符福鸿;黄慧君;肖昕;柳武革;刘振荣;廖亦龙;李金华【摘要】选用3个不同米质类型的不育系粤丰 A、Y华农A和珍汕97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分别与3个恢复系广恢998、广恢128和广恢96杂交构建27个正、反交F1,并以这些亲本与杂种F1为供试材料,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均对杂种F1的米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AC)有显著影响,且因质核互作效应的不同,存在组合的特异性;但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的影响不显著;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对高垩白米率和高垩白度具有部分显性作用,利用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如广恢998)组配,可获得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较低的杂种F1.亲本的整精米率高低直接影响其所配杂种F1的整精米率;低AC与低AC的双亲杂交,其F1的AC与低值亲本相同,高AC与低AC亲本或高AC与中等AC的亲本杂交,其F1的AC往往偏向高值亲本;在胶稠度方面,只有软胶稠度与软胶稠度亲本杂交,才能组配出软胶稠度的杂交稻.【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39)013【总页数】6页(P1-5,8)【关键词】籼型杂交稻;稻米品质;母体效应;细胞质效应【作者】朱满山;陈建伟;付崇允;王丰;符福鸿;黄慧君;肖昕;柳武革;刘振荣;廖亦龙;李金华【作者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1籼型杂交稻的稻米品质往往难以达到国标,其主要原因是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偏高或食味品质不佳[1-2]。
籼稻雄性不育保持性的差异及其遗传
籼稻雄性不育保持性的差异及其遗传徐建红 薛庆中浙江大学农学系杭州 摘要 以若干常规早籼稻品种 系 和 种≤ ≥不育系 珍汕 !协青早 ! 2 为材料 研究了籼稻雄性不育保持性的遗传∀结果表明不同保持系对 种≤ ≥不育性保持力有差异 保持系对不育性的保持力随回交次数递增而明显增强保持不育的临界期发生在 ≤ 2 代 轮回亲本选择对后代的育性分布有明显影响∀关键词 水稻 保持系 胞质雄性不育系 遗传⁄ ≥≤ ≥÷ 2 ÷ ∞± 2(ΔεπαρτμεντοφΑγρονομψ,ΧολλεγεοφΑγριχυλευρεανδΒιοτεχηνολογψ,ΖηεϕιανγΥνιϖερσιτψ,Ηανγζηου310029)×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2 ∏√≤ ≤ ≥ 收稿日期 2 2基金项目 国家攻关项目 2 2 2 2 和浙江省/ 0项目作者简介 徐建红 2 男 浙江常山人 在读博士生 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薛庆中为通讯作者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2∞2 ¬∏∏ ∏ 随着国际稻资源大量引入我国籼稻材料中的恢复基因的比例明显上升这为恢复系的改良带来福音但也给保持系的选育增加了难度∀早在 世纪 年代中后期 国际水稻研究所 已将系 即保持系 的改良列为杂交稻育种的重要课题≈ 足见保持系在三系法杂交稻中的地位∀通过回交核置换方法已成功选育出一批有实用价值的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但多数保持系来源于浙江温州农科所选育的早籼品种珍汕及其姊妹系≈ ∀不少育种者在试图利用常规早籼稻品种 系 保持和转移雄性不育性时常出现育性逐代恢复现象最终导致转移不育性失败 然而 迄今国内外对保持系自身保持性的遗传研究甚少∀笔者通过比较不同保持系的保持力并跟踪观察回交世代育性的逐代变化 试图为保持系的改良和不育系的选育提供信息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水稻 Ορψζασατιϖα常规不育系珍汕 野败型 !协青早 !≤ !≤ 矮败型 !2 印尼水田谷败育型 相应保持系为珍汕 !协青早 ! 2 以及优质常规稻嘉育 !≤ !≤ !≤ !≤ !≤ 其中≤ 材料为本课题选育 ∀1 2 方法中国农业科学≥ ∏ ∏ ≥取当日或次日将开的颖花 用卡诺试剂固定 保存在约 ε的冰箱中备用∀镜检时每株随机取 朵颖花 取出全部花药 捣碎 制成涂片 用 的碘2碘化钾溶液染色 花粉育性按典败!圆败!染败和可育型记录∀镜检并记录不同保持系与不育系珍汕 !协青早 ! 2 回交转育后代花粉育性∀2结果与分析2 1保持系对不同类型≤ ≥不育性保持力的差异从表 可知 在参试的 个常规早籼品种 系 回交ƒ 代中 只有≤ 能完全保持 个不育系 珍汕 !协青早 和 2 的不育性 它们的正常花粉率均为 嘉育 可以保持珍汕 和 2 的育性 但对协青早 的不育性有部分恢复作用 的正常花粉 ≤ 与协青早 的回交后代的花粉育性中正常花粉率为 具有部分保持协青早 的不育性 而≤ !≤ 和≤ 等 个品系与 个不育系的回交ƒ 代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常花粉 ∗ 恢复或部分恢复了 个不育系的不育性∀以正常花粉率平均值比较 ≤ 极显著低于嘉育 以及其它 个保持系∀再以 种不育系 ≤ ƒ 正常花粉率作比较 协青早 和 2 间无显著差异 但均比珍汕 高 达极显著差异 表 ∀由此认为 协青早 和 2 的不育性较珍汕 难保持∀表1不同 ≤1ƒ1代的花粉育性× ° ≤ ƒ品系育性类型×嘉育∏ ≤ ≤ ≤ ≤ ≤平均值√珍汕 典败 ≤ × √圆败∏ √染败≥ √正常协青早 典败 ÷ × √圆败 ≤∏ √染败≥ √正常2 典败× √圆败∏ √染败 ≤≥ √正常平均值典败 ≤ ∞ ⁄ ∞ƒ√ × √圆败 ≤ ∞ ⁄ ∞∏ √染败 ∞ ƒ ⁄ ≤≥ √正常 ∞ ƒ ⁄ ≤√ ≤ ⁄ ∞ ƒ ≥ √2 2≤ 2和≤ 27不同回交世代花粉育性的比较观察并比较了≤ 和≤ 回交世代花粉育性的变化 由图 可见 ≤ 典败率随回交世代递增而递增 而≤ 相反 随世代递增而递减 仅 ≤ ƒ 稍有例外 个品系的圆败率世代间均保持较高百分率 变化趋势不明显 ≤ 平均百分率高于≤ ≤ 的正常花粉率和染败花粉率明显低于≤ 后者正常花粉率和染败花粉率均有逐代递增倾向∀由此可见≤ 对矮败型不育基因有很强的保持力 从 ≤ ƒ 到 ≤ ƒ 连续 代呈高度败期徐建红等 籼稻雄性不育保持性的差异及其遗传育 败育花粉除 ≤ ƒ 外 其余 个回交世代均在 以上 世代间的显著差异表明 不育性转换稳定并且以典败和圆败花粉为主 图 ∀而≤ 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败育花粉率明显下降 图正常花粉逐代显著递增 ≤ ƒ 直线升至暗示其保持力逐代下降∀图1 ≤ 2 ≤2ƒ1− ≤6ƒ1花粉育性图ƒ °≤ ≤ ƒ ≤ ƒ图2 ≤ 27 ≤2ƒ1− ≤6ƒ1花粉育性图ƒ °≤ ≤ ƒ ≤ ƒ 2 3 不同品系与高世代不育系杂交后代花粉育性表现选不育度高的≤ ≤ ƒ 正常花粉率为继续回交 其 ≤ ƒ 正常花粉率与上代相仿 保持高不育度 次数分布图相仿 若以保持力弱的嘉育 和≤ 作父本杂交 其后代的正常花粉率分别回升为 和 分布图向右偏移 典败与圆败花粉率下降 分布图向左偏移 ≤ 的偏移幅度大于嘉育 图 图 ∀若选择不育度欠高的≤ 作回交 ≤ ≤ ƒ 的正常花粉率为 用≤ 继续回交 其后代的正常花粉率提高到 与 ≤ ƒ 间达极显著差异 以嘉育 杂交后下降为 ≤ 杂交后代的正常花粉率继续降低 正常花粉率只有它们之间均达极显著差异∀除了≤ 与≤ ≤ ƒ杂交后代典败与圆败花粉率次数分布图3 不同品系与2个高世代不育系杂交后代典败与圆败花粉率分布图ƒ⁄ ∏ √ ∏ √≤ ≥图4 不同品系与2个高世代不育系杂交后代正常花粉率分布图ƒ⁄ ∏ 2 ≤ ≥图明显向右偏移外 其它的偏移幅度不明显 图中 国 农 业 科 学 卷图 ∀表明不育度高!不育性稳定的高世代材料≤ ≤ ƒ 是强保持不育性的良好供体 可继续转育 反之 用≤ 的 ≤ ƒ 作供体 继续回交就不可能选出高不育度的个体∀3讨论在不育系回交转育过程中常出现不育性保持力逐代下降的现象 有学者提出了隐性恢复基因或弱效恢复基因≈ ∗ 的假设∀含有该基因的材料在转育不育系的低世代具有一定的保持不育性的能力 但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 可育性以小幅度提高 致使含有该基因的材料很难转育成新的不育系或使不育系育性不稳定≈ ∀作者认为 不育性保持力的逐代下降应从材料自身的遗传背景加以分析 如本研究用作轮回亲本的 个品系≤ 和≤ 它们对≤ ≥不育性的保持力存在明显差异 前者保持力强 在 ≤ ƒ 时用≤ 回交 花粉败育性可继续保持 正常花粉率一直很低∀若改用≤ 回交 则后代花粉的败育性无法完全保持 正常花粉率随回交代数增加而不断递增 到回交第 代时 正常花粉率已高达 由此推测 ≤ 难以转育成不育系的原因是它缺少保持矮败型不育性的基因∀本研究还证实 现有的保持系在可保持性上确有遗传差异∀以我国目前常用的 个保持系比较 珍汕 最好 其次是 2 协青早 最差∀换言之 协青早 的不育性难保持 珍汕 容易保持 2 介于中间∀由此作者推测 在转育不育系时 如果能够保持协青早 不育性的材料 一般也能保持珍汕 和 2 的不育性∀反之 倘若对协青早 不能保持的材料 尚有可能用珍汕 和 2 保持∀同时矮败型不育系协青早 与野败型不育系珍汕 的可保持性达显著差异 暗示野败型与矮败型的保恢关系不同≈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在保持系改良计划中 选配亲本时至少要有一个保持系参与 如能选择不同类型的保持系进行杂交也许有助于保持基因的累加 在转育新不育系时 应加强低世代的花粉镜检工作∀在回交低代 如果出现一定比例的正常花粉 而且有逐渐上升趋势时 就要设法淘汰或避开它∀选保持系和转育不育系一般同步进行 通过对选育材料历代连续花粉镜检 从中可以选育得到新的保持系材料 并育成相应的不育系≈ ∀回顾我国不育系的系谱不难发现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不育系均来自珍汕家族≈ ∀推测珍汕具有强保持力的基因 反之 有些对温度敏感性较强的≈ 品系 易受环境影响 不育性欠稳定 往往转育中途夭折∀由此可见 加强保持系遗传规律的研究 筛选强保持力的保持系是改良不育系的关键∀≈ ≥± × × ÷ √ √ ∏ ∏ ≤ ≥ ΗψβριδΡιχε≤章善庆 童汉华 陶龙兴 对新引进 不育系的观察与评价杂交水稻≈ ∏ ≥ 2 ΗψβριδΡιχε ≤周坤炉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杂交水稻≈ ≤ ≠ ∏ ≥ ÷° ΣχιεντιαΑγριχυλτυραΣινιχα≤雷捷成 游年顺 郑秀萍 野败水稻雄性不育保持系选育的遗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 ≤ ≤ ≤∏ ∏ΡιχεΓενετιχσ °≈ ≠ ∏ ⁄ ∂ ≥≥ ΡιχεΓενετιχσΝεωσλεττερ ≈ ∏ ⁄÷ × √ ∏ ∏ ϑιανγσυΑγριχυλτυραλΣχιενχε≤顾根宝 郑德兴 龙特甫 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江苏农业科学≈ ∏ ⁄ • ÷⁄ × ∏ √ ∏ Ορψζασατιϖα ΣχιεντιαΑγριχυλτυρ2αΣινιχα ≤周开达 汪旭东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 ÷∏ ± ΑχταΑγρονομιχαΣινιχα,≤程朝阳 薛庆中 水稻不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探讨作物学报≈ ≤ ≠ ∏ ≥ ∏ ÷ ∏÷× ∏ 2 ≤ ≥ ƒ∏ ΗψβριδΡιχε≤雷捷成 游年顺 黄利兴 朱雄涛 水稻不育系福伊 选育与利用 杂交水稻≈ ∏÷ ∏ 2 ≤ ∏ ¬ ϑουρναλοφΣιχηυανΑγριχυλτυρ2αλΥνιϖερσιτψ ≤任光俊 陆贤军 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 的选育及利用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 ∏ ≤ ≥ ∏ ΗψβριδΡιχε ≤潘晓飚 优质早籼不育系红突 的选育 杂交水稻≈ ÷° ≥ ∏ ¬ ∏ ≤ ≥ ∏ ΗψβριδΡιχε≤郑秀萍 龙特甫 杂株来源及其分析 杂交水稻期徐建红等 籼稻雄性不育保持性的差异及其遗传。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的选育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的选育王际凤;陆作楣;施文娟;谷长先;徐勇;黄培英;王成招;涂丹【摘要】为选育出具强配合力的水稻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推动水稻两系育种的发展,采取江苏南京-海南陵水不同生态鉴定筛选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双亲优良基因重组,从亲本组合广占S×9311的F2群体中选育出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6311S育性转换温度较低,穗型大,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11【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籼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选育【作者】王际凤;陆作楣;施文娟;谷长先;徐勇;黄培英;王成招;涂丹【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贵州省种子管理站,贵州,贵阳,55000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1在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中,无论是两系育种还是三系育种,都可以培育出优良杂交水稻组合[1]。
近年来,两系杂交水稻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培育了一批杂交水稻组合,推广种植面积也逐步提高[2]。
但是相对于三系育种,两系组合明显少于三系组合[2-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优良两系不育系。
因此,笔者根据两系育种的实践和生产需要,开展了强配合力的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
1998年正季收获组合广占S×9311的F2种子,采取江苏南京-海南陵水不同生态鉴定筛选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了双亲优良基因重组,于2002年培育了一个育性转换温度较低并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6311S,2009年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良籼稻感温基因雄不育系的遗传偏差S.K.Shukla;谢国禄
【期刊名称】《国外作物育种》
【年(卷),期】2004(023)004
【摘要】了解优良感温基因雄不育(TGMS)系的有用遗传多样性在用两系法培育热带杂交稻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用30个籼型TGMS品系和4个品种即Pant Dhan4和Ajaya(籼型)、台中65(粳型)以及IR65598—112—2(热带粳型)来测定了遗传多样性,以便培养不同熟期的水稻亚种间和亚种内杂种。
试验于2000年在RBD进行,设两个重复;每个基因型种植4m长的4行区,行间和行内距离为20×15cm,调查了11种性状。
用Mahalanobis D2统计学来分析偏差,并按Tocher的方法划分基因型组群。
【总页数】1页(P1)
【作者】S.K.Shukla;谢国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21
【相关文献】
1.把病虫害抗性基因累积到优良籼稻胞质雄不育恢复系Minghui63中 [J], 谢国禄
2.水稻感温雄不育的遗传分析[J], Reddy,O·U;Siddip,E·A
3.用AFLP、RFLP和SSR技术对控制感温基因雄不育的水稻基因进行分子绘图 [J],
Dong,N·V;Subudhi,P·K
4.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转Bt基因植株 [J], 马洪亮;杨瑞芳;潘刚;张晓波;黄海清;凃巨民
5.农杆菌介导籼稻优良恢复系bar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 [J], 饶志明;黄英金;肖晗;刘宜柏;孙宗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