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与杂文的区别

合集下载

杂文是散文吗

杂文是散文吗

杂文是散文吗杂文和散文是文学写作中两种常用的文体。

杂文是散文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散文和杂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散文是什么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一种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散文分类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杂文是议论文杂文和议论文的区别】杂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修改版]

【杂文是议论文杂文和议论文的区别】杂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修改版]

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和杂文的区别?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

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

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

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

请解释散文的种类(杂文、随笔、游记)

请解释散文的种类(杂文、随笔、游记)

请解释散文的种类(杂文、随笔、游
记)
散文概述: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散文主要在抒情,杂文主要在批判。

文是从明确的论题出发,寻求切合论题内涵和写作主体的气质风格的形象化的论证方法,如“取类型”、“照丑像”、含沙射影之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用一种特别的幽默讽刺笔调,形成杂文特有的“杂文味”。

随笔是用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自己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一种感悟。

它常与叙述、描写相伴,但叙事是次要的,主要是谈自己的看法、想法。

事是平常事,但见解却是独到的、深刻的,能发人深醒的。

参考资料:百度引用
1。

小度写范文【散文随笔杂文的弋区别 游曳和游弋的区别】 0弋模板

小度写范文【散文随笔杂文的弋区别 游曳和游弋的区别】 0弋模板

【散文随笔杂文的弋区别游曳和游弋的区别】 0弋杂文和散文随笔的区别“杂文”和“随笔”的区别首先,表现在“题材”选取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是“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

其次,表现在“笔调”区别上:杂文“犀利”,常常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则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

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总之,杂文和“随笔”是十分亲近的两姊妹,在“思想启蒙”上曾并肩作战,而在“阶级搏杀“中又两相生分。

实际上,“随笔”顺理成章地只能归属于杂文,它们的“共同性”(如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等)远远大于“差异性”。

甚至不妨这样认为:杂文是硬性“随笔”;随笔是软性“杂文”。

二、“随笔”和散文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呈“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呈“自由”色彩,较为热烈。

“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

“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祝愿“随笔”在“文体复兴”中得到日益兴隆的长足发展!企望散文在“文体净化”中得到除旧布新的真正繁荣!所以到现在为止,散文与随笔仍然是放在一起,是一个文体范畴。

各大文学网站开办的栏目,也往往把散文与随笔放在一起叫“散文随笔”,很少有把它们分开的。

个别的有把“杂文随笔”放在一起的。

理论界也总是把随笔称为大散文的一种。

因此,读者容易把它们混淆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随笔的准确概念。

《辞海》的解释是:“随笔,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

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

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

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

随笔杂文朗诵与散文朗诵的区别

随笔杂文朗诵与散文朗诵的区别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随笔杂文朗诵与散文朗诵的区别随笔杂文是古代的一种文章形式,杂文一般都是借事说理,借景抒情,那么,随笔杂文朗诵与散文朗诵的区别是什么?一、随笔杂文的关系杂文随笔是十分亲近的两姊妹,在“思想启蒙”上曾并肩作战,而在“阶级搏杀“中又两相生分。

实际上,“随笔”顺理成章地只能归属于杂文,它们的“共同性”(如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等)远远大于“差异性”。

甚至不妨这样认为:杂文是硬性“随笔”;随笔是软性“杂文”。

二、随笔和散文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呈“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呈“自由”色彩,较为热烈。

“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

“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三、随笔的概念关于随笔的准确概念。

《辞海》的解释是:“随笔,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

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

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

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

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影为其特色。

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四、随笔杂文朗诵稿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可曾留出空暇来品味回忆?面对一个个新鲜而陌生的面孔,努力在人潮中寻找着往昔,还好,生活里有重复;还好,生活里不单是重复。

在这普通平凡的岁月里,我知道,有一种感觉叫一瞬间的幸福。

不喜欢一件事,可能是因为对这事不够了解而看不到它的长处,也可能是因为太过了解而无法忽视它的短处;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对她了解太少而只看到了她的优点,也可能是因为了解至深而包容了她的缺点。

自己无暇去顾及其中的缘由,可我知道,这其中有一瞬间的幸福。

人们处在社会上,总会被分配到某个位置,担任某种角色。

社会有它的规则;踏入社会就不得不参与其中。

就像战士上战场,需要穿盔戴甲一样。

杂文和小说有什么区别

杂文和小说有什么区别

杂文和小说有什么区别
杂文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主题和内容:杂文是一种包括散文和议论文的文学形式,主要
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通过批判和思考,追求语言的辛辣、深刻和富有表现力。

而小说则通常以情节、人物和场景等元素为中心,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展现社会生活、人性和情感。

2.形式和结构:杂文的结构相对自由,但更加注重对社会问题和
现实的思考和分析。

而小说则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故事情节,并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表现其思想和感情。

3.创作目的:杂文的目的是对社会现象或时事进行评论和批评,
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战斗性。

而小说的创作目的则在于展现人性、情感和生活,强调故事性和艺术性。

4.表达方式:杂文通常以议论为主,语言辛辣、犀利,直接表达
作者的观点。

而小说则更注重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以及情节的发展来间接表达作者的意图。

总的来说,杂文和小说在主题、结构、创作目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杂文更注重对社会问题和现实的思考和评论,语言辛辣犀利;而小说则更注重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展现人性、情感和生活,强调故事性和艺术性。

杂文与其它文体比较论

杂文与其它文体比较论

杂文与其它文体比较论传统批评对杂文概念界定的混乱,导致杂文分类和归属十分模糊,或片面地把杂文隶属于文学艺术类,或隶属于散文、议论文、应用文、时评等,缺乏科学依据。

杂文的本质是批判性的思想政治文章,而不是文学艺术作品,也不是什么文艺性论文。

杂文与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杂文文体区别一、杂文与文学的本质区别二、杂文与小品文的区别现代杂文和小品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两种新兴文体。

但在现实中,许多人对它们的区别十分模糊,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小品文就是杂文,或杂文是小品文的一种。

小品文的历史和杂文一样悠久,撇开古代人们对小品文的认识,就现代小品文而言,它往往也被称为“美文”。

1932年冯三味认为小品文是针对内容单纯、外形短小的抒情的美文而言。

1933年周乐山罗列了周作人、冯三味、胡适、钟敬文、夏丐尊五家关于小品文的概念后,据其利弊,概括出较完美的结论“小品文是以精悍的谐趣的隽永的文字,轻快的技巧,表现人生之一角或片面的实感的短文。

”1932年至1935年间,林语堂创办了《论语》、《人间世》等刊物,并发表了一系列专论小品文的文章,定位小品文是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把战斗性的特点排除了出去。

1947年,唐弢认为“闲散飘逸、偏于抒情的为小品文,凌厉峭拔、富于战斗性的是杂文。

”至此,杂文和小品文已各立门户。

三、杂文与文艺性论文的区别文艺性的论文主要借助政论语体抒发个人主张。

由于在阐述各种问题时要求具体的分析、系统的论述、严谨的论证、诉诸读者的理性思维,所以它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

同时,为了达到宣传鼓动的目的,往往要使用形象生动或幽默讽刺的言语表达形式,比喻、排比、用典、反问、反语、对偶等修辞手法常被采用。

尽管从现时大量的杂文来看,有些杂文是符合政论语体和议论文的性质特点的,是属于政论语体或议论文体,但仍有许多杂文不符合政论语体和议论文的性质特点的,不属于政论语体或议论文体。

四、杂文与散文的区别古代散文,追其溯源,可以说范围相当宽广,它指的是与韵文相对的无韵的散体文章,它不仅包括了诗、词、曲赋等有格律韵调的所有文学作品的散体形式而外,还泛指一切非韵文的史、志、传、记、经、典、论著等文章体裁。

分析高中语文中的散文小品与杂文

分析高中语文中的散文小品与杂文

分析高中语文中的散文小品与杂文高中语文中的散文小品与杂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小品与杂文是两种常见的文体形式。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对社会、生活等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中的散文小品与杂文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和价值。

散文小品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散文形式。

它通常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悟。

散文小品的特点之一是情感真挚。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作者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例如,鲁迅的《故乡》一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亲切。

散文小品还常常以个人经历为素材,通过真实的故事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使散文小品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与散文小品不同,杂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形式。

它通常以批判、讽刺、调侃等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观点。

杂文的特点之一是言辞犀利。

通过尖锐的语言和辛辣的讽刺,作者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和矛盾之处。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文,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对当时社会的种种荒谬和愚昧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杂文还常常以幽默的方式表达观点,通过调侃和夸张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笑声。

这种幽默化的表达方式使杂文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散文小品和杂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首先,它们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和模仿优秀的散文小品和杂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其次,它们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散文小品和杂文常常涉及社会、人生等广泛的话题,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再次,它们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散文小品和杂文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独到的见解吸引着读者,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散文小品和杂文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学生对于散文小品和杂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小度写范文【散文、杂文、随笔的区别 随笔杂文散文】 散文和杂文有什么区别模板

小度写范文【散文、杂文、随笔的区别 随笔杂文散文】 散文和杂文有什么区别模板

【散文、杂文、随笔的区别随笔杂文散文】散文和杂文有什么区别杂文和散文随笔的区别“杂文”和“随笔”的区别首先,表现在“题材”选取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是“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

其次,表现在“笔调”区别上:杂文“犀利”,常常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则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

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总之,杂文和“随笔”是十分亲近的两姊妹,在“思想启蒙”上曾并肩作战,而在“阶级搏杀“中又两相生分。

实际上,“随笔”顺理成章地只能归属于杂文,它们的“共同性”(如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等)远远大于“差异性”。

甚至不妨这样认为:杂文是硬性“随笔”;随笔是软性“杂文”。

二、“随笔”和散文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呈“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呈“自由”色彩,较为热烈。

“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

“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祝愿“随笔”在“文体复兴”中得到日益兴隆的长足发展!企望散文在“文体净化”中得到除旧布新的真正繁荣!所以到现在为止,散文与随笔仍然是放在一起,是一个文体范畴。

各大文学网站开办的栏目,也往往把散文与随笔放在一起叫“散文随笔”,很少有把它们分开的。

个别的有把“杂文随笔”放在一起的。

理论界也总是把随笔称为大散文的一种。

因此,读者容易把它们混淆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随笔的准确概念。

《辞海》的解释是:“随笔,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

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

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

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

散文,杂文有什么不同?

散文,杂文有什么不同?

散文,杂文有什么不同?散文和杂文的区别通常说来,人们总喜欢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小品文、随笔、游记等说成散文,那么我就概括为一般散文和杂文两个类型加以分析。

一是一般散文侧重点在于创造意境,而杂文侧重点在于有很强的政论性和思辩。

一篇散文,只有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才能产生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井岩盾同志说:“对于一篇作品我们如果说到意境,这是指的是什么呢?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写对象融合为一所产生的一种艺术的境界。

它不能脱离具体的形象,但比具体形象更高一等,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形象所形成的结晶体。

”意境的构成,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一种思想;二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抒写的感情;三是作者在作品中为表达思想感情所描写的形象(景与物、人和事)。

而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文,在现代,由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的提倡和实践,杂文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极为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也是批评人民内部不良倾向的武器。

此外,也可用来赞颂新思想、新品格、新风貌,乃至传播知识、启迪思想、给人以身心愉悦。

杂文不是政治学,但人不能超世绝尘,你虽然远离政坛,也不想步入仕途,但你只有读懂政治,方能不迷失政治选择,只有了解政坛,方能把握生命的密码,只有领悟仕途,方能解释身边的所有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然而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万花筒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如果你在社会上存在,就必须通晓社会的潜在规则,就要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因为杂文是社会的医生;杂文不是历史学,但杂文能拨开历史的雾障,看清历史的来龙去脉;杂文不是生理学也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生、解读人生,能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耀着思想方法的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二是一般散文的语言在于叙述和抒情,而杂文的语言多以幽默和讽刺。

散文的语言要求自然简洁而优美,散文的语言,多以抒情和叙事为主。

而杂文的语言多以幽默和讽刺为主,讽刺和幽默杂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揭露敌对的和落后的事物的一种生动有力的手段。

文言文知识点:古代散文与杂文

文言文知识点:古代散文与杂文

文言文知识点:古代散文与杂文散文与杂文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两种重要文体,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特征和风格。

本文将介绍古代散文与杂文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的写作特点和代表作品。

一、散文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方式,真实、自然地描写事物、抒发情感或表达议论的文学形式。

早期的散文多以批评文学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古代散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散文作品主要是以鲁国的《国语》、齐国的《穆天子书》和楚国的《楚辞》为代表。

这些作品以叙事为主,内容丰富多样,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在汉代,随着儒家思想的兴盛,散文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隋唐时期,散文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唐代的散文大致分为骈文和白文两种风格。

骈文主要是指句式长短对偶、平仄格律工整的文章,如韩愈的《进学解》和柳宗元的《送东阳马生序》;而白文则是指简洁明快、自由散漫的文章,如韩愈的《师说》和刘禹锡的《陋室铭》。

唐代的散文多以议论文为主,注重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继唐代之后,宋代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

宋代的散文以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苏轼的《东坡志林》为代表。

这些作品既有继承前代散文传统的特点,又注重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形式更加自由且富有韵味。

二、散文的写作特点和代表作品1. 真实性和自然性:散文追求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以展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为目的。

2. 叙事性和议论性:散文既可以叙述故事、描绘景物,又可以表达作者的议论和观点,具有双重性质。

3. 语言优美和修辞繁多:散文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文章具有诗意和音乐性。

代表作品:《陋室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东坡志林》等。

三、杂文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杂文是指内容杂乱、多样而丰富、形式自由的散文形式。

古代杂文以杂感文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展为包含多种文体和题材的文学形式。

杂文与散文之间的区别

杂文与散文之间的区别

杂文与散文之间的区别杂文与散文之间的区别:《辞海》杂文条目的解释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一种。

直接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一、杂文概念的种种界定及归属杂文的概念及其归属众说纷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杂文,散文的一种,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

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2、“杂文,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

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

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中国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多有这类文章。

“五四”以后,经鲁迅等人努力,成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它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行文情感饱满,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3、属于文学中的散文类。

这类分法占绝大多数。

如:“杂文:文艺性的论文,属于散文的一种,以抒情与政论相结合,不拘一格,迅速反映生活事变和人们思想感情为特点,熔逻辑力量与战斗激情于一体,把精辟论述寓于形象之中。

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和充分的艺术说服力。

在中国文学史上,历代许多具有进步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古文,多是著名的杂文作品。

在现代,由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的提倡和实践,杂文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极为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也是批评人民内部不良倾向的武器。

杂文主要用于讽刺和暴露,亦可用来赞颂新思想、新品格、新风貌。

”4、“杂文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的杂体文学散文;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主要内容,一般以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来肯定和赞美真善美;杂文格式笔法丰富多样,短小灵活,艺术上要求议论和批评的理趣性、抒情性和形象性,有较鲜明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色彩。

散文和杂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散文和杂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散文和杂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散文和杂文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它们之间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形式与结构:散文的形式较为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
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文学手法。

而杂文则通常具有较为明确的结构和论点,常常以议论、批评或讽刺为主要形式。

2.内容与主题:散文的内容广泛,可以涉及生活、历史、文化、
自然等各个方面,重在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而杂文则通常针对社会现象、时事政治或文化现象进行评论和批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风格与语言:散文的风格多样,语言优美,注重表达作者的主
观感受和思考。

而杂文则通常以尖锐、犀利、幽默或讽刺的语言风格为特点,具有较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

4.目的与受众:散文的主要目的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引发
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而杂文则通常旨在揭露社会弊端、批判不良现象或呼吁改革与进步,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的来说,散文和杂文在形式、内容、风格和目的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散文更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考,语言优美;而杂文则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议论、批评或讽刺为主要形式。

小度写范文杂文属于] 杂文属于什么性散文-杂文属于叙事性散文吗模板

小度写范文杂文属于] 杂文属于什么性散文-杂文属于叙事性散文吗模板

杂文属于[] 杂文属于什么性散文|杂文属于叙事性散文吗杂文属于什么瓜告小优介于j沂间与小说之。

-IJ,仁归限到底)威于小说;妆文诗介干收文与诗歌之问,但归们刮底嫣丁”Z\勺范畴。

杂文介于。

坟文与议论文之问,它属于什么呢?一个时朋以来,人们几乎无一问外地把杂文看作文学作品———-敝文,认为“现代敞义巾,凡侧呕于议论说棋而又吠n8{R生动门6悍灵活,或具有风趣幽默特点的,统称;片杂文”①叫玫义的种类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可以分作抒灼、沦说、叙述三类,而这三类之中又包含了多种多柞的具体样式,其巾占煞比较突出地位的是小R;文、杂文、报告文学付1传记义学”③。

但是,朵文是文艺件的让会沦文,这是人们所公认的定义,既然有“沦文”这个占卫要地位灼因素,怎能让它上属于文学呢?于足又1””二L了一些“。

-卜rJ”的提法,说杂文“兼有改沦、文艺两种因素,双。

‘J以归入议沦文,又叶加入文学作兄的行列”③。

又有人说,“杂文的实质兄议论,。

卜亡它又属于文学作品”④。

但是,杂文们佩干什么?杂文属于叙事性散文吗杂文(essay)杂体文章。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

20年代已有可观的成就,进而在30、40年代风靡文坛。

在这以后时起时落,80年代又兴盛起来。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

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

此外,周作人、林语堂、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夏衍、巴人、邓拓、林放等人,是中国各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杂文作家。

第四章 老舍的散文

第四章 老舍的散文

2、老舍散文的题材和种类
• 老舍的散文: • 就体裁来分,有报告、杂感、速写、书信、 随笔、游记、小品文、文艺评论等。
• 就种类划分,有写景、记事、抒怀、怀人、 记游、文艺杂谈等。
二、老舍散文的思想内容
• 1、老舍的文艺观
老舍在书斋生活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 时期明显呈现了三种相对稳定的文艺观。 书斋生活时期:早期自由主义的文艺观; 抗战时期:为抗战宣传服务的文艺观; 新中国时期:为新中国而创作的文艺观。
2、不同时期的散文格
• “幽默闲适”时期:
• 第一个时期主要是指1930年至1937年抗战 前夕期间的散文作品。这个时期“幽默闲 适”成为其创作风格的主色调。作品多以 闲适小品为主,富于自我表现,充盈着一 种平和恬淡的逸趣。
• 主要作品: • 《有声电影》、《大发议论》、《避暑》、 《暑避》、《等暑》、《钢笔与粉笔》、 《取钱》、《写字》、《有钱最好》、 《青岛与我》、《想北平》、《鬼与狐》、 《大明湖之春》、《五月的青岛》、《到 了济南》、《一些印象》、《非正式的公 园》、《趵突泉的欣赏》、《观画记》、 《习惯》、《落花生》、《春风》、《青 岛与山大》 等佳作。
• 三、老舍杂文的创作特点 • 强烈的个人意识 • 闲笔手法 • 幽默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课后思考题
• 1、老舍散文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 2、老舍杂文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 3、结合作品深入阐述老舍散文的艺术特点。
• 一、老舍杂文概况 • 老舍的杂文文体多样,取材广泛,有短评、 杂说、闲话、随感录、幽默小品以及知识 小品等,涉及文学、艺术、生活以及文艺 工作等内容。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界, 老舍的杂文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 二、老舍杂文的主题
• 首先,国民批判与反思。 • • 其次,知识传授与经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与杂文的区别
或许我们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懂散文和杂文的定义。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广义上可以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散文并不单指我们现在的白话散文,先秦便有许多古代散文。

杂文,杂体文章。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古代杂文的历史也很早,现代杂文的兴盛期在民国。

散文广义上包括杂文,但是两者绝对不相通,可以说天壤之别。

散文有散文的语言,杂文有杂文的语言。

文体的语言是灵魂所在,这个语言不可言喻,在于写作者对文章的体悟,也就是感觉,对任何事物要敏感,特别是色彩。

我们常讲文人悲天悯人、多愁善感,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敏感是写作者的基本素质。

每一个敏感的写作者,其精神世界里都有一个王国。

这是写作者在无意中构建的,可以无限大,包罗万象,但是写作中又时常困惑在自己的王国,因为总在里面,头脑不新鲜。

这时候对世界的敏感就发挥重要作用,这个敏感是个灵感的来源,有心的敏感会记住每一个需要的东西。

比如火车站的房子、马路的汽车、水果摊的桔子、小吃店的老板,成衣店的布招、天空的云,秋天的玉米,荒地的野河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灵感。

写作者的敏感会在一瞬间知道想要的东西,并且用心记住。

一句话,如果你喜欢写作,那么你除了多读书,还要多走路,并且多用心看风景。

拿散文来讲,散文的语言是安静的,写散文一定要静下心来。

因为散文太好写,也太难写。

或说散文好写,写好难。

特别对于年轻的写作者,人生的旅程才开始,很难静下心来写作。

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这个东西比较玄,很难刻意把握,讲究无为而生。

我们看一些老作家的散文,像贾平凹,虽然没有一些青年写作者的散文语言那样优美,叙述也比较平淡,仿佛乱写,但是细心读下来却是平淡和平静,文章信手得来,没有刻意表现,这是艺术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是几十年积淀来的。

形散神不散很难做到,很有一些写作者,由于受到作文的干扰,常把作文与散文混为一谈。

作文这个东西现在公认是祸国殃民,早在五十年代文学界就已经否定。

把作文写成散文的后果就是很生硬,也很僵化。

比如到了长城,首先要写今天怎么去的,天气如何,再写长城的构造,历史,夹带一点情感,最后是个感叹。

模式固定,中间或有一二变化,总体还是作文的老路子,放在散文中间,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

散文是没有固定的格式的,但是很随意的写作。

但是大多数写作者不能随意写作,因为难以掌控文章,就是随意地写了很难收回来。

所以当代杂志散文就渐有了文章结构格式,这个格式比较高明,变化较大,特别在语言上,是没有格式地。

但是散文中是放了故事的,说到这里,很多读者会有疑问,散文怎么可以有故事?散文当然要有故事。

但是散文和小说不同,小说的故事由小说语言叙述,散文的故事由散文语言叙述,讲得宽一点,诗歌中也是有故事的,特别是现代诗,用诗歌的手法叙述故事是很随意很平常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