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二化学选修四燃烧热 盖斯定律专项练习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习题 (2)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习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ecbb7b7a52ea551811a6871c.png)
1、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Zn(s)+21O 2(g)ZnO(s) ΔH =-351.5 kJ·mol -1; Hg(l)+21O 2(g) HgO(s);ΔH =-90.84 kJ ·mol -1, 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ΔH 为( )A.ΔH =+260.7 kJ·mol -1B.ΔH =-260.7 kJ·mol -1C.ΔH =-444.2 kJ·mol -1D.ΔH =+444.2 kJ·mol -12、已知: Fe 2O 3 ( s ) + 3/2C ( s ) =3/ 2CO 2 (g )+2Fe(s) ΔH 1C ( s ) + O 2 ( g ) =CO 2 ( g ) ΔH 2则4Fe(s) + 3O 2 ( g )=2Fe 2O 3 ( s ) 的△H 是( )A. 2ΔH 1 +3ΔH 2B. 3ΔH 2 -2ΔH 1C. 2ΔH 1 -3ΔH 2D. 3/2ΔH 2 - ΔH 13、钛(Ti )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已知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 ,涉及的步骤为:已知①C(s)+O 2(g) CO 2(g);ΔH =-393.5 kJ·mol -1① 2CO(g)+O 2(g) 2CO 2(g);ΔH =-566 kJ·mol -1③TiO 2(s)+2Cl 2(g)==TiCl 4(s)+O 2(g);ΔH =+141 kJ·mol -1则TiO 2(s)+2Cl 2(g)+2C(s) TiCl 4(s)+2CO(g)的ΔH= 。
4、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
在101 kPa 时,10 kg 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l )放出热量5×105 kJ 丁烷的燃烧热为 ,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24f39b95022aaea988f0f61.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教版化学高二选修 4 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燃烧氢气时耗氧量小,放出热量多,已知4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71.6kJ,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H2(g)+O2(g)=2H 2O(l)△H=﹣571.6kJ/molB.2H2(g)+O2(g)=2H2O(g)△H=﹣571.6kJ/mol1C.H2(g)+ O2(g)═H2O(l)△H=﹣285.8 kJ/mol21D.H2(g)+ O2(g)═H2O(g)△H=﹣285.8 kJ/mol2答案:C解析:解答:根据n= m计算4克H2的物质的量为4g =2mol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M 2g/ mol的热量,燃烧热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H2 燃烧热的热化1 ﹣1学方程式为:H2(g)+ O2(g)=H2O (1)△H= ﹣285.8 kJ?mol﹣1,所以选C.2 分析:本题考查了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应用,注意生成物为稳定氧化物.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A.已知NaOH (aq)+HCl (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1C.已知2C(s)+2O2(g)=2CO2(g)△H=a 2C(s)+O2(g)=2CO(g)△H=b ,则 a >b D.已知P (白磷,s)=P (红磷,s)△ H< 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答案:A解析:解答: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40.0g 即1mol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故 A 正确;B、氢气的燃烧热必须是生成液态水的过程所放出的热量,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是吸热的,氢气的燃烧热小于241.8kJ?mol﹣1,故 B 错误;C、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即a< b,故 C 错误;D、P (白磷,s)=P (红磷,s)△H<0,所以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所以白磷不如红磷稳定,故 D 错误.所以选 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识,注意教材知识的掌握是解答的关键.3.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将煤气化、液化等方法处理,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B.CO2、CxHy 、N2 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C.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其中氢气是最为环保的原料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台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答案:B合利用解析:解答: A 、将煤液化、气化,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能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要求,故 A 正确;B、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N 2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B 错误;C、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其中氢气燃烧能只生成水,没有二氧化碳生成,不污染环境,是最为环保的原料,故 C 正确;D、可燃冰可以用作燃料,故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故 D 正确.所以选 B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知识,突出了化学的实用性,平时要注意积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H2SO4与1mol Ba (OH )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B.等物质的量强酸和弱酸分别与等量的烧碱反应生成等量的水,弱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强酸少C.CO 能继续与O2反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O2,所以说CO 与O2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在101kPa时,1mol C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C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解答: A 、中和热指的是在稀溶液中,定义要点:酸跟碱成 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以生成 1 mol 水为基准.而1mol H 2SO4与1mol Ba (OH )2完全反应生成2mol 水,故不是中和热, A 错误.B、由于弱酸电离吸热,故当反应生成等量的水时,弱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强酸少.故 B 正确.C、CO 与O2的反应是燃烧反应,而所有的燃烧都放热,故CO 与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C 错误.D、燃烧热是指在25摄氏度、101 kPa时,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定义要点:可燃物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为标准,如C→CO2,H2→H2O(液),S→SO2(气)等.故 D 错误.故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以及定义要点,并考查了常见的吸放热反应,把握好基本概念是关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 kPa时, 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H2的燃烧热为285.8 ﹣1kJ?molB.测定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 3 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 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C.在101 kPa时,1 mol C 与适量O2反应生成 1 mol CO 时,放出110.5 kJ 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答案: B 解析:解答: A .燃烧热是指1mol 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强调可燃物为1mol,生成物是稳定的氧化物,在101 kPa时, 1 molH 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 A 错误;B.中和热测定时,必须测定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温度,即反应开始前酸和碱的温度,反应后的最高温度,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后温度一定为最高温度,故 B 正确;C.C的燃烧热是 C 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浓硫酸溶解时放热,0.5molH 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 D 错误;所以选 B .分析:本题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的应用,注意准确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是解答关键.6.我国燃煤锅炉大多是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 )的形成C.使煤炭充分燃烧,杜绝CO 的排放D.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答案:D解析:解答: A .能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会改变生成产物,燃烧热不变,所以不能使煤变成清洁能源,故 A 错误;B.反应物不变,燃烧过程不变,不能减少有害杂质气体(如SO2 等)的形成,故 B 错误;C.燃烧产物不变,不能杜绝CO 的排放,故 C 错误;D.锅炉燃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成沸腾状燃烧,这样能使煤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故 D 正确.所以选D.分析:本题考查了促进燃烧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已知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C4H10)气体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QKJ,而生成的﹣1CO2 恰好被200ml 5mol?L ﹣1KOH 溶液吸收生成正盐,则丁烷的燃烧热△H 为()﹣1 ﹣1 ﹣1 ﹣1A.﹣8Q kJ?mol﹣1 B.﹣4Q kJ?mol﹣1 C.﹣20Q kJ?mol﹣1 D.﹣16Q kJ?mol﹣1 答案: A解析:解答:n(KOH )=0.2L ×5mol/L=1mol ,则由CO 2~2KOH 可知,n(CO2)=0.5mol,11 则 n (C 4H 10)= ×n ( CO 2)= mol ,放出的热量为 Q ,所以 1mol 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48量为 8Q ,故丁烷的燃烧热 △H 为﹣8Q kJ?mol ﹣1;所以选 A .分析: 本题考查燃烧热的计算, 本题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 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计算丁烷的物质的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 A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 ﹣ ,则 H 2SO 4和 Ca ( OH ) 2反应的中和热△ H=﹣114.6kJ?mol ﹣1B .已知 CO (g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1,则 2CO 2(g )=2CO (g )+O 2(g )△H=+566.0﹣1kJ?mol 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答案: B解析: 解答: A 、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故则 H 2SO 4和 Ca (OH )2反应的中和热 △H=﹣57.3kJ?mol ﹣1,故 A 错误;B 、燃烧热是指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于CO ( g )的燃 烧热是 283.0 kJ?mol ﹣1,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 (g )+O 2(g )=2CO 2(g )△H= ﹣566.0 kJ?mol ﹣1,故有 2CO 2(g )=2CO (g )+O 2(g )△H=+566.0 kJ?mol ﹣1,故 B 正确;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故 C 错误; D 、燃烧热是指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C 元素转化为二氧 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故 D 错误;所以选 B .分析: 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应注意的是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 强酸和强碱 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9.已知 1.2g C (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放出 11.1kJ 热量,继续燃烧又放出 28.3kJ 热 量.则能表示 C (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 O 2(g ) ═CO (g );△ H=﹣11.1kJ?mol 2+O 2(g )═CO (g );△H= ﹣111.1kJ?mol+O 2(g )═CO 2(g ); △ H= ﹣ 394kJ?mol ﹣+O 2(g )═CO 2(g ); △H=﹣28.3kJ?mol 答案: C 解析: 解答:燃烧热定义:在 25摄氏度, 101 kPa 时,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定义要点:① 可燃物必须为 1mol ,② 可燃物必须是完全燃烧, 如反应物中 C →CO 2,A . C (石墨) B .C (石墨) C .C (石墨) D .C (石墨)H2→H2O (液),S→SO 2(气)等.故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由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 1.2g C(石墨)即0.1molC 完全燃烧放热39.4KJ ,则1molC 完全燃烧放出的394KJ .故C(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C(石墨,s)+O2(g)=CO2(g)△H= ﹣394kJ?mol ﹣1﹣1A 、石墨没有完全燃烧,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 A 错误;B、石墨没有完全燃烧,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 B 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C(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1C(石墨,s)+O2(g)=CO2(g)△H=﹣394kJ?mol 1,故C正确;D、反应热△H 的值计算错误,故 D 错误;所以选C.分析: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和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应注意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区别.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 ﹣1A.CH4(g)+ O2(g)═CO(g)+2H2O(l)△H═﹣a kJ?mol 1,这里△H 代表燃烧热2B.在25℃、101kPa,1mol 硫和2mol 硫的燃烧热相等C.CO 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 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kPa时,1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解答: A .产物CO不是稳定氧化物,△H 不代表燃烧热,故 A 错误;B.条件一定,燃烧热为定值,与物质的量无关,故 B 正确;C.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 C 错误;D.101kPa 时,1mol 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故 D 错误;所以选B.分析: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为1mol ,产物为稳定氧化物.11.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57.3KJ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就叫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答案:B解析:解答:A 、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但由于弱酸弱碱等反应时电离要吸热,所以放出的热量不是57.3KJ ,故 A 正确;B、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等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故 B 错误;C、依据中和热的概念分析判断,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故 C 正确;D 、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实质是酸碱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的热量,故 D 正确;所以选 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概念分析判断,理解实质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 ﹣(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0.5mol?L ﹣1的Ba(OH )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H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H4 B.△ H1<△H2<△H3<△H4C.△ H1>△H2=△ H3>△H4 D .△H4< △ H1=△H2<△H3答案:B解析:解答: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 ﹣(aq)=H2O△H=﹣57.3kJ/mol ,分别向1L 0.5mol/L 的Ba(OH)2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④稀醋酸.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放出的热量最高,焓变最小,从中和角度讲,稀硫酸和稀硝酸都是强的稀酸,所以氢氧化钡的量一定的条件下,二者放出的热量相等,但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之间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的是沉淀,生成沉淀的过程放热,所以稀硫酸放热多,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要吸热,所以焓变最大,即放出的热量为△H1<△H2<△H3 <△ H4,所以选B.分析: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A解析:解答: A 、火力发电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故 A 错误;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故 B 正确;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以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环境污染,故 C 正确;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故 D 正确.故选 A .分析:本题是一道化学和生活知识的题目,减少或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C.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或吸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D .燃烧热是指1mol 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答案:D解析:解答: A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变化需要能量,所以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 A 正确;B.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它们死后身体埋藏在地下和海底腐烂,多年之后形成煤、天然气、石油化石能源都是间接利用太阳能,故 B 正确;C.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出热量,反之吸收热量,故 C 正确;D.燃烧热是指1mol 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强调可燃物为1mol ,生成物是稳定的氧化物,故 D 错误;故选: D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能量的问题,注意相关概念的理解,学习中注意积累, D 选项中燃烧热生成物是稳定的氧化物是易错点.1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生物质能③潮汐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煤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 .②③⑤⑦⑧C.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答案:B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燃烧时生成的污染物较多,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它们都是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所以选B.分析:本题考查化石能源与新能源,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16.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温度计等答案:A解析:解答: A .环形玻璃棒搅拌起搅拌作用,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故 A 正确;B.温度计水银球测烧杯内的热水的温度,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接触烧杯底部,故 B 错误;C.分次加入混合时,容易造成热量损失,使测试结果不准确,故 C 错误;D.中和热测定不用胶头滴管,故 D 错误,所以选 A .分析: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注意使用量筒量取酸或碱溶液.17.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等服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相同条件下,1gH2 在O2 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akJ,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bkJ,则a< bC.燃料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D.燃料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答案:B解析:解答: A 、从化学键角度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方法:旧键断裂吸收能量大于新键生成释放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反之是放热反应,故 A 正确;B、1gH2在O2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akJ,再从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要吸收能量,所以相同条件下,1gH2在O2中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bKJ,a>b,故B错误;C、燃料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物质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故 C 正确;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反应是放热的,反之则是吸热的,故 D 正确.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注意从化学键角度和物质具有的能量角度来回答.18.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化能的大小对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不产生影响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盐酸和NaOH(aq)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则H2SO4(aq)和Ca(OH)2(aq)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D.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反应2CO2(g)=2CO(g)+O2(g)的反应热△H=+2 x283.0kJ/mol答案:C解析:解答: A 、活化能的大小对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不产生影响,故 A 正确;B、因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 B 正确;C、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其衡量标准是生成的水为1mol ,故无论稀H2SO4 和Ca(OH)2反应生成的水是几摩尔,其中和热恒为57.3KJ/mol ,故C 错误;1D、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O2(g)2 ═CO2(g)△H=﹣283.0kJ/mol,当方程式反写△H 符号相反,计量数变化几倍△H 也要变化几倍,所以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故 D 正确,故选 C .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转换形式,燃烧热的概念,注意准确把握燃烧热的概念.19.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如图的是()A .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B.金属钠和水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答案:A解析:解答: A .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金属钠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B 错误;C.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C 错误;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D 错误,所以选 A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20.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B.甲烷的燃烧热△H=﹣890kJ/mol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1=CO2(g)+2H2O(g)△H=﹣890kJ?mol﹣1﹣1 C.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 kJ?mol﹣1﹣1D.已知:S(s)+O2(g)=SO2(g)△H1=﹣Q1 kJ?mol﹣1,S(g)+O2(g)=SO2(g)△H2= ﹣1 ﹣Q2kJ?mol ,则Q1<Q2答案:D解析:解答: A 、反应是不可能自然进行的,无论放热还是吸热反应都要从外界吸收一部分热量达到反应的活化状态,对于放热反应来说是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对于吸热反应来说是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故 A 错误;B、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稳定的氧化物应该是液态水,故 B 错误;C、H2SO4与Ba(OH )2反应生成沉淀,也释放出热量,△H 小于﹣114.6 kJ?mol﹣1,故 C 错误;D、S(g)变化为S(s)还要释放出热量,所以Q2>Q1,故 D 正确;所以选D.分析:本题考查了焓变、燃烧热、中和热等基本概念,理解其内涵是基础.二、非选择题2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H= ﹣571.6kJ?mol﹣1C3H8(g)+5O 2(g)=3CO2(g)+4H 2O(l);△H=﹣2220kJ?mol﹣1 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1)H2 的燃烧热为,C3H8的燃烧热为.﹣1 | ﹣1答案:285.8kJ?mol﹣1 |2220kJ?mol﹣1(2)1mol H2和2mol C 3H 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答案:4725.8kJ(3)现有H2和C3H8 的混合气体共5mol ,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 的体积比是.答案:3:1解析:解答:(1)因燃烧热在某一温度和压强下lmol 某物质 B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所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C3H8 的燃烧热为2220kJ?mol﹣1,故答案为:285.8kJ?mol﹣1;2220kJ?mol﹣1;(2)1mol H2和2mol C 3H 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1mol×285.8kJ?mo﹣l1+2mol × 2220kJ?mo﹣l1=4725.8kJ,故答案为:4725.8kJ;(3)设混合气中H2的物质的量为x,则C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x.根据题意,列方程为:285.8kJ/mol x×+2220.0kJ/mol (×5mol ﹣x)=3847kJ解得x=3.75 mol ;C3H8 的物质的量为5mol ﹣ 3.75mol=1.25mol .所以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答案为:3: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2.2006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四项措施:A.原料的综合利用 B .开发新能源C.降低能源消耗D.废物回收利用下列项目分别落实了哪项措施,请将该项措施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研制开发耗电量少的节能灯答案:C(2)在海水淡化厂,提取多种物质答案:A(3)垃圾分类回收和建立垃圾发电站答案:D(4)回收废旧电池,进行再利用答案:D(5)种植油料作物,开发生物柴油答案:B(6)提高火电厂原煤的利用率.答案:C解析:解答:(1)研制开发耗电量少的LED 灯,可节约电能,间接减少低能源消耗.(2)海水淡化的主要产品是淡水,在海水淡化厂,得到淡水的同时再提取多种物质,属于原料的综合利用.(3)垃圾分类回收和建立垃圾发电站,属于废物回收利用.(4)回收“三圈牌”电池,进行再利用,不但节约资源,而且环保,属于废物回收利用.(5)生物柴油是非传统能源,开发生物柴油,属于开发新能源.(6)提高嵩屿火电厂原煤的利用率,节能环保,可以直接低能源消耗.故答案为:(1)C;(2)A;(3)D;(4)D;(5)B;(6)C.分析: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难度不大,能源、材料、环境、信息是当今世界四大重要领域,倍受关注,关于能源的分类、优缺点、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在考查中出现的频度极高,要引起高度重视.23.按要求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也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表示强酸和强碱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H+(aq)+OH﹣(aq)=H2O(l)△H= ﹣57.3kJ?mol﹣1(2)火箭推进器常以气态联氨(N2H4)为燃料、液态过氧化氢为助燃剂进行热能提供.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可参与大气循环.测得当反应过程中有1mol 水蒸气生成时放出161kJ 的热量.试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热化学方程式:.﹣1答案:N2H4(g)+2H2O2(l)=N 2(g)+4H2O(g)△H=﹣644kJ?mol﹣(3)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 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2.5kJ,则反应1 ﹣1H2(g)+ O2(g)═H2O(l)的△H= kJ?mol﹣1,H2的燃烧热为.21 ﹣1答案:H2(g)+ O2(g)═H2O(g)△ H=﹣241.8kJ/mol | ﹣286.8 |286.8 kJ?mol﹣1解析:解答:(1)稀溶液中酸、碱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强酸、强碱反应中和热△H=﹣57.3kJ?mol﹣1,表示强酸和强碱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1=H2O(l)△H=﹣57.3kJ?mol﹣1,故答案为: H +(aq )+OH ﹣(aq )=H 2O (l )△H=﹣57.3kJ?mol ﹣1;(2)发生反应: N 2H 4+2H 2O 2=N 2 +4H 2O ,生成 4mol 水放出的热量为 161kJ ×4=844kJ ,故该 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H 4(g )+2H 2O 2(l )=N 2(g )+4H 2O (g )△H= ﹣ 644kJ?mol ﹣1, 故答案为: N 2H 4(g )+2H 2O 2(l ) =N 2( g )+4H 2O (g )△H=﹣644kJ?mol ﹣1; (3)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mol 水蒸气放热 241.8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 2( g ) 1+ O 2(g )=H 2O (g )△H=﹣ 241.8kJ/mol ;21g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时放热 2.5kJ , 1mol 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H 2(g )+ O 2(g )═H 2O (l )的反应热 △ H=﹣ 286.8kJ/mol ,2﹣ 1 1 氢气燃烧热为 286.8 kJ?mol ﹣1,故答案为: H 2(g )+ O 2(g )=H 2O (g )△H=﹣241.8kJ/mol ;2﹣1﹣286.8; 286.8 kJ?mol ﹣1分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中和热、燃烧热,注意对概念的理 解掌握,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4.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 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 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 中和热等.(1)下列 △ H 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 .A.2H 2(g )+O 2(g )=2H 2O (l );△H 11B .C (s )+ 2O 2(g )=CO (g );△H 2C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g );△H 3D .C (s )+O 2(g ) =CO 2(g ); △H 4E .C 6H 12O 6(s )+12O 2(g )=6CO 2 ( g )+6H 2O (l );△ H 5F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 6G.2NaOH ( aq )+H 2SO 4(aq )=Na 2S04(aq )+2H 2O (l );△H 7H . CH 3COOH (aq )+NaOH (aq )=CH 3COONa (aq )+H 2O (l );△H 8 答案: △H 4、△H 5|△H 61mol 18g / mol×2.5kJ=45kJ ,1g 故生成 1mol 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241.8kJ+45kJ=286.8kJ ,故。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246d81f2f18583d048645938.png)
1。
2 中和热、燃烧热、能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水煤气是一次能源【答案】A【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A项正确;水力是一次能源,B项错误;天然气是一次能源,C项错误;水煤气是二次能源,D项错误.16.“海上风电,如东是真正的全国领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风能其实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①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正确;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正确;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正确;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2.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28。
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1【答案】D【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A项错误;B. 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B项错误;C。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C项错误;D.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D项正确.3.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
高二化学同步课件 盖斯定律(习题精炼)(原卷版)
![高二化学同步课件 盖斯定律(习题精炼)(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2e26d6af45b307e9719738.png)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2.1盖斯定律一、选择题1.已知:()()()22C s O g 2CO g += 11-Q kJ mol -∆=⋅H()()()22C s O g CO g += 12-Q kJ mol -∆=⋅H()()()22S s O g SO g += 13Q kJ mol -∆=-⋅H CO 与镍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 2将CO 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则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 .()()()()2S s 2CO g SO s 2C s +=+ ()11232Q -2Q +Q kJ mol -∆=⋅HB .()()()()2S s 2CO g SO s 2C s +=+ ()113Q -Q kJ mol H -∆=⋅C .()()()()22SO g 2CO g S s 2CO g +=+ ()1123Q -2Q +Q kJ mol -∆=⋅H D .()()()()22SO g 2CO g S s 2CO g +=+ ()11232Q -Q +2Q kJ mol -∆=⋅H2.已知()()()2223g H g CH CH CH g +=△ 1157kJ mol H -∆=-⋅。
已知()g △的标准燃烧热12092kJ mol H -∆=-⋅,()223CH CH CH g 的标准燃烧热12220kJ mol H -∆=-⋅,1 mol 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的焓变144kJ mol H -∆=+⋅。
则2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1kJ mol H -∆⋅为A .-658B .-48C .-329D .-2853.H 2与N 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NH 3,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吸收能量B .②→③形成了N -H 键C .选择不同的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热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4.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反应为:CH4(g)+2O2(g)=CO2(g)+2H2O(l) △H= +890.3kJ/molB.图2中反应为:CH4(g)+32O2(g)=CO(g)+2H2O(g) △H=−607.3kJ/molC.由图可以推知:CO2和CO相比,CO更稳定D.由图可以推得:CO(g)+12O2(g)=CO2(g) △H=−283kJ/mol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4)练习:第1章 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4)练习:第1章 第2节 燃烧热 能源](https://img.taocdn.com/s3/m/6b0cbb7ea76e58fafbb00351.png)
第一章 第二节一、选择题1.(2014·太原高二检测)2010年11月在国际能源会议上,各国一致认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 .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 .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2.(2014·安徽马鞍山测试)中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 )①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②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 2等)的形成 ③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 的排放 ④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A .①②B .①③④C .②③D .③④3.(2014·西宁检测)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如下: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ΔH =+49.0 kJ/mol②CH 3OH(g)+12O 2(g)===== CO 2(g)+2H 2(g) ΔH =-192.9 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OH 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 kJ·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可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ΔH >-192.9 kJ/mol 4.(2014·广州高二检测)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气态水时放出热量Q kJ(Q >0)。
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需消耗5 mol·L -1的KOH 溶液100 mL ,恰好生成正盐。
高二化学盖斯定律练习题
![高二化学盖斯定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8f8a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f.png)
高二化学盖斯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盖斯定律是描述什么现象的定律?A. 气体扩散B. 气体溶解C. 气体振动D. 气体压缩2. 盖斯定律中的P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质量3. 盖斯定律中的V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质量4. 盖斯定律中的n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物质的量5. 盖斯定律中的T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质量二、简答题:1. 用盖斯定律解释为什么气球会膨胀?根据盖斯定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当气球中的气体受热时,气体的温度上升,体积也随之增加,导致气球膨胀。
2. 盖斯定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盖斯定律在以下方面有应用:气球的膨胀、热空气球的升空、气体在容器中的压力变化等。
三、计算题:1. 一个气球的体积为1.5 L,在温度为25°C时,气球的体积为多少?根据盖斯定律,V1 / T1 = V2 / T2,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1.5 L) / (25+273.15 K) = V2 / (25+273.15 K)V2 = (1.5 L) / (25+273.15) K * (25+273.15 K)V2 ≈ 1.3 L2. 一个气球在温度为35°C时的体积为2L,温度升高到45°C,气球的体积为多少?根据盖斯定律,V1 / T1 = V2 / T2,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2 L) / (35+273.15 K) = V2 / (45+273.15 K)V2 = (2 L) / (35+273.15 K) * (45+273.15 K)V2 ≈ 2.3 L总结:通过本次盖斯定律练习题,我们对盖斯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盖斯定律在描述气体行为和计算气体参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与气体相关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盖斯定律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高中化学 专题1.3.1 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专题1.3.1 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efe953960590c69fc376b5.png)
1.3.1 盖斯定律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12O2(g) ΔH=+241.8 kJ/mol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当1 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ΔH=+88 kJ/mol B.ΔH=+2.44 kJ/molC.ΔH=-4.98 kJ/mol D.ΔH=-44 kJ/mol【答案】B【解析】将两式相加得到H2O(g)===H2O(l) ΔH=-44 kJ/mol,所以每1 g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418kJ=2.44 kJ。
2.下表中列出了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已知键能:C—H键:413.4 kJ/mol、H—H键:436.0 kJ/mol。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物质CH4C2H2H2燃烧热/kJ/mol 890.3 1299.6 285.8A.C≡C键能为796.0 kJ/molB.C—H键键长小于H—H键C.2H2(g)+O2(g)=2H2O(g) △H=﹣571.6 kJ/molD.2CH4(g)=C2H2(g) +3H2(g) △H=﹣376.4 kJ/mol【答案】A【解析】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结合热化学方程式2CH4(g)=C2H2(g) +3H2(g)△H="+376.4" kJ/mol可得8×413.4-2×413.4-C≡C-3×436.0=376.4,解得C≡C的键能为796.0,选项A正确。
由于C原子半径比H大,所以C—H键键长大于H—H键,B项错误;H2燃烧热285.8 kJ/mol是指1mol H2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H2O的稳定状态为液态,正确的应该为2H2(g) +O2(g)= 2H2O(l) △H=﹣571.6 kJ/mol,C项错误;假设反应2CH4(g)= C2H2(g) +3H2(g) 的反应热为△H,则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890.3=△H-1299.6-3×285.8。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3bca25ef7ba0d4b733b38.png)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101kPa 和25℃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 s +1/2O g =CO g -11=-110.5kJ mol H ∆⋅, ()()()222H g +1/2O g =H O g -12=-241.7kJ mol H ∆⋅, ()()()222H g +1/2O g =H O l -13=-285.8 kJ mol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C s +H O g =CO g +H g -1-131.2 kJ mol H ∆=⋅B.2H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2H g +O g =2H O l -1=-571.6 kJ mol H ∆⋅C.()()()2222H O g =H g +O g -1=-483.4 kJ mol H ∆⋅D.()()22H O g =H O l -1= -44.1 kJ mol H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在稀溶液中,1mol 3CH COOH 和1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O 生成2CO 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2COD.状态I→状态III 表示CO 与2O 反应的过程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2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122212H O(l)=2H (g)+O (g)571.6kJ mol H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1222C(s)+H O(g)=CO(g)+H (g)131.3kJ mol H ∆=⋅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14223CH (g)+H O(g)=CO(g)+3H (g)206.1kJ mol H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3H ∆减小D.反应42CH (g)=C(s)+2H (g)的-174.8kJ mol H ∆=⋅ 5.已知:① C(s)+O 2(g)=CO 2(g) ΔΗ1=-394kJ·mol -1 ② H 2(g)+12O 2(g)=H 2O(g) ΔΗ2=-242kJ·mol -1 ③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g) ΔΗ3=-2510kJ·mol -1 ④ 2C(s)+H 2(g)=C 2H 2(g) ΔΗ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放出197kJ 的热量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 AB.由反应②可知,1mol 水蒸气分解放出的热量为242kJC.反应③是表示C 2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D.ΔΗ4=2ΔΗ1+ΔΗ2-12ΔΗ3 6.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① 、② 均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不能改变总反应的焓变C.ClO 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在总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7.已知一定温度下:① N 2(g)+O 2(g)=2NO(g) ΔΗ1=+180kJ·mol -1, ② N 2(g)+3H 2(g)2NH 3(g) ΔΗ2=-92.4kJ·mol -1,③ 2H 2(g)+O 2(g)=2H 2O(g) ΔΗ3=-483.6 kJ·mol -1。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a76e8abe23482fb5da4c55.png)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101kPa和25℃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 s+1/2O 2 g =CO g H 1 =-110.5kJ molH2 g +1/2O 2 g =H 2O g H2 =-241.7kJ mol -1 ,-1H2 g +1/2O 2 g =H2O l H 3 =-285.8 kJ 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s +H2O g =CO g +H2 g H -131.2 kJ mol-1B. H2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 g +O2 g =2H 2O lC. 2H2O g =H2g +O2g H =-483.4 kJ mol-1D. H2O g =H2O l H= -44.1 kJ mol-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在稀溶液中,1mol CH 3 COOH 和1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OC. 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I →状态III 表示CO 与O2 反应的过程4.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2 H 2 O(l) = 2H2(g)+O2(g) H1 571.6 kJ mol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 H 2O(g) = CO(g) +H2(g) H2 131.3kJ mol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 4(g) + H2O(g) = CO(g) + 3H 2(g) H3A. 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高二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燃烧热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燃烧热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0140af5ef7ba0d4a733bd7.png)
高二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燃烧热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2H 2(g) +O2(g)2H2O(l) △H1,2H 2(g)+O2(g)2H2O(g) △H2B.C(s)+1/2O 2(g)CO(g) △H1C(s)+O(g)CO 2(g) △H2C.S(g)+O 2(g)SO2(g) △H1S(s)+O 2(g)SO2(g) △H2D.H 2(g)+Cl2(g)2HCl(g) △H11/2H 2(g) +1/2Cl2(g)HCl(g) △H2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 2(g)SO2(g) ΔH=a kJ·mol-1(a=-297.2),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S(g)+O 2(g)SO2(g) ΔH=b kJ·mol-1,则a<bC.1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 S(s)与1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g固体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kJ热量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该物质的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则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4.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 ΔH=2(a-b-c) kJ·mol-1B.N2(g)+3H2(g)=2NH3(g) ΔH=2(b-a) kJ·mol-1C.12N2(g)+32H2(g)=NH3(l) ΔH=(b+c-a) kJ·mol-1D.12N2(g)+32H2(g)=NH3(g) ΔH=(a+b) kJ·mol-1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1mol甲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为890.3kJ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比生成等量的气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少C.由图可知,金刚石的燃烧热比石墨的燃烧热大D.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是其燃烧热6.已知反应:①25 ℃、101kPa时,2C(s)+O 2(g) 2CO(g) ΔH=‒221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 H 2O(l) ΔH=‒57.3kJ·mol‒1。
高中化学 1.3盖斯定律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四
![高中化学 1.3盖斯定律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b6df96a0767f5acfa0c7cdbd.png)
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响热的计算?周考卷五 - -盖斯定律一、选择题(每题6分 ,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H 2、CO 、CH 3OH 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kJ·mol -1、282.5kJ·mol -1、726.7kJ·mol -1.CO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 2(g) = = =CH 3OH(l) .那么CO 与H 2反响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CO(g)+2H 2(g) = = =CH 3OH(l) ΔH =-127.4kJ·mol -1B .CO(g)+2H 2(g) = = =CH 3OH(l) ΔH =+127.4kJ·mol-1C .CO(g)+2H 2(g) = = =CH 3OH(g) ΔH =-127.4kJ·mol -1D .CO(g)+2H 2(g) = = =CH 3OH(g) ΔH =+127.4kJ·mol -1解析:根据题给三种物质的燃烧热可以写出:H 2(g)+12O 2(g) = = =H 2O(l) ΔH 1=-285.8kJ·mol -1①CO(g)+12O 2(g) = = =CO 2(g) ΔH 2=-282.5kJ·mol -1②CH 3OH(l)+32O 2(g) = = =CO 2(g)+2H 2O(l) ΔH 3=-726.7kJ·mol -1③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即①×2+②-③可得:CO(g)+2H 2(g) = = =CH 3OH(l) ΔH .ΔH =2ΔH 1+ΔH 2-ΔH 3kJ·mol -1)+(-282.5kJ·mol -1)-(-726.7kJ·mol -1)=-127.4kJ·mol -1.答案:A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 :①Sn(s ,白)+2HCl(aq) = = =SnCl 2(aq)+H 2(g) ΔH 1 ②Sn(s ,灰)+2HCl(aq) = = =SnCl 2(aq)+H 2(g) ΔH 2 ③Sn(s ,灰)>13.2 ℃<13.2 ℃Sn(s ,白) ΔH 3=+2.1kJ·mol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ΔH 1>ΔH 2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响是放热反响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的环境中 ,会自行毁坏 解析:由②-①得③ ,即ΔH 3=ΔH 2-ΔH 1=+2.1kJ·mol -1∴ΔH 1<ΔH 2;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灰锡转变为白锡是吸热反响;锡制器皿(白锡)长期处于低于13.2℃时 ,由白锡转变为灰锡时 ,因体积骤然膨胀 ,锡器碎裂成粉末 ,也叫 "锡疫〞 .答案:D3.100g 碳燃烧所得气体中 ,CO 占13 ,CO 2占23体积 ,且C(s)+12O 2(g) = = =CO(g);ΔH (298K)=-110.35kJ·mol -1 ,CO(g)+12O 2(g) = = =CO 2(g);ΔH (298K)=-282.57kJ·mol -1.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拟 ,损失的热量是( )A .392.92kJ C .784.92kJ解析:100g 碳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 物质的量为10012×13mol ,因为碳完全燃烧可分两步 ,先生成CO 同时放热 ,CO 再生成CO 2再放热 ,总热量即为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 .因此与100g 碳完全燃烧相比 ,损失的热量为即10012×13mol CO 燃烧放出的热量 ,设为Q .CO(g)+12O 2(g) = = =CO 2(g);ΔH (298K)=-282.57kJ·mol -11mol 10012×13mol Q Q =282.57kJ×10012×13mol ,Q =784.92kJ . 答案:C4.:H 2O(g) = = =H 2O(l) ΔH 1=Q 1kJ·mol -1; C 2H 5OH(g) = = =C 2H 5OH(l) ΔH 2=Q 2kJ·mol -1;C 2H 5OH(g)+3O 2(g) = = =2CO 2(g)+3H 2O(g) ΔH =Q 3kJ·mol -1.假设使用23g 酒精液体完全燃烧 ,最|后恢复到室温 ,那么放出的热量为( ) A .Q 1+Q 2+Q 3 B .0.5(Q 1+Q 2+Q 3)Q 1Q 2Q 3 Q 1Q 2Q 3答案:D5.:CH 3CH 2CH 2CH 32(g)→ 4CO 2(g)+5H 2O(l) ΔH =-2878kJ·mol -1(CH 3)2CHCH 32(g)→ 4CO 2(g)+5H 2O(l) ΔH =-2869kJ·mol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解析:将两式相减得:CH 3CH 2CH 2CH 3→(CH 3)2CHCH 3 ΔH =-9kJ·mol -1,那么A 正确 ,C 错误;体系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强 ,稳定性异丁烷大于正丁烷;分子中氢原子数相同 ,二者分子中碳氢键数相同 .答案:A6.:①2C(s)+O 2(g) = = =2CO(g) ΔH =-221.0kJ·mol -1;②2H 2(g)+O 2(g) = = =2H 2O(g) ΔH =-483.6kJ·mol -1.那么制备水煤气的反响C(s)+H 2O(g) = = =CO(g)+H 2(g)的ΔH 为( )A .+262.6kJ·mol -1B .-131.3kJ·mol -1C .-352.3kJ·mol -1D .+131.3kJ·mol -1解析:据盖斯定律 ,把两个反响相加减 ,可求得制备水煤气反响的ΔH . ①-② ,得2C(s)+O 2(g)-2H 2(g)-O 2(g) = = =2CO(g)-2H 2O(g) ΔH =-221.0kJ·mol -1-(-483.6kJ·mol -1) ,即 2C(s)+2H 2O(g) = = =2H 2(g)+2CO(g) ΔH =+262.6kJ·mol -1C(s)+H 2O(g) = = =CO(g)+H 2(g)的ΔH 为+262.6kJ·mol -1÷2=+131.3kJ·mol -1.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64分)7.由金红石(TiO 2)制备单质Ti ,涉及的步骤为: TiO 2―→TiCl 4――→Mg800 ℃Ar Ti:①C(s)+O 2(g) = = =CO 2(g); ΔH =-393.5kJ·mol -1②2CO(g)+O 2(g) = = =2CO 2(g); ΔH =-566kJ·mol -1③TiO 2(s)+2Cl 2(g) = = =TiCl 4(s)+O 2(g); ΔH =+141kJ·mol -1那么TiO 2(s)+2Cl 2(g)+2C(s) = = =TiCl 4(s)+2CO(g)的ΔH =__________ .反响TiCl 4+2Mg = = =2MgCl 2+Ti 在Ar 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③得:ΔH =(+141kJ·mol -1)+(-393.5kJ·mol -1)×2-(-566kJ·mol -1)=-80kJ·mol -1;Mg 在高温下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响 ,所以应在Ar 气氛中进行 .答案:-80kJ·mol -1 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 2(或CO 2、N 2)作用 8.比拟以下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大小关系 . (1)S(s)+O 2(g) = = =SO 2(g) ΔH 1 S(g)+O 2(g) = = =SO 2(g) ΔH 2 ΔH 1__________ΔH 2(2)CH 4(g)+2O 2(g) = = =CO 2(g)+2H 2O(l) ΔH 1 CH 4(g)+2O 2(g) = = =CO 2(g)+2H 2O(g) ΔH 2 ΔH 1__________ΔH 2(3)4Al(s)+3O 2(g) = = =2Al 2O 3(s) ΔH 1 4Fe(s)+3O 2(g) = = =2Fe 2O 3(s) ΔH 2 ΔH 1__________ΔH 2 (4)煤作为燃料有2种途径: 途径1 - -直接燃烧:C(s)+O 2(g) = = =CO 2(g) ΔH 1<0 途径2 - -先制水煤气:C(s)+H 2O(g) = = =CO(g)+H 2(g) ΔH 2>0 再燃烧水煤气:2CO(g)+O 2(g) = = =2CO 2(g) ΔH 3<0 2H 2(g)+O 2(g) = = =2H 2O(g) ΔH 4<0ΔH 1、ΔH 2、ΔH 3、ΔH 4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解析:(1)中两式相减得:S(s) = = =S(g) ΔH =ΔH 1-ΔH 2>0(固态硫变为硫蒸气是吸热过程) ,所以ΔH 1>ΔH 2(气态硫比固体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2)中两式相减得:2H 2O(g) = = =2H 2O(l) ΔH =ΔH 1-ΔH 2<0(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是放热过程) ,所以ΔH 1<ΔH 2(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多);(3)中两式相减得:4Al(s)+2Fe 2O 3(s) = = =2Al 2O 3(s)+4Fe(s) ΔH =ΔH 1-ΔH 2<0(铝热反响很剧烈 ,是典型而熟悉的放热反响) ,所以ΔH 1<ΔH 2;(4)中将途径2的后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乘以12后与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C(s)+O 2(g) = ==CO 2(g) ΔH =ΔH 2+12(ΔH 3+ΔH 4) ,即ΔH 1=ΔH 2+12(ΔH 3+ΔH 4) .(两种途径的ΔH 完全相同) .答案:(1)> (2)< (3)<(4)ΔH 1=ΔH 2+12(ΔH 3+ΔH 4)9.请根据下面所给出的5个热化学方程式 ,判断反响④的反响热量________ . ①NH 3(g)+HCl(g) = = =NH 4Cl(s)ΔH 1=-176kJ·m ol -1②NH 3(g)+H 2O(l) = = =NH 3·H 2O(aq)ΔH 2=-35.1kJ·mol -1③HCl(g)+H 2O(l) = = =HCl(aq)ΔH 3=-72.3kJ·mol -1④NH 4Cl(s)+H 2O(l) = = =NH 4Cl(aq)ΔH 4= ?⑤NH 3·H 2O(aq)+HCl(aq) = = =NH 4Cl(aq)+H 2O(l)ΔH 5=-52.3kJ·mol -1答案:+16.3kJ·mol -110.磷在氧气中燃烧 ,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 .单质磷(P)在氧气中燃烧至|反响物耗尽 ,并放出X kJ 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响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 ____ ,其相应的质量(g)为__________ .(2)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 kJ·mol -1,那么1mol P 与O 2反响生成固态P 2O 3的反响热ΔH =__________ .(3)写出1mol P 与O 2反响生成固态P 2O 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 ,依质量守恒定律 ,设反响生成P 2O 3 x mol ,P 2O 5 y mol 那么有 ⎩⎪⎨⎪⎧2x +2y =3.1313x +5y 32×2)⇒⎩⎪⎨⎪⎧x =0.025y =0.025所以反响生成P 2O 3:0.025mol×110g·mol -1= ,P 2O 5:0.025mol×142g·mol -1= 根据燃烧热的概念 ,可知燃烧生成0.5mol P 2O 5放热Y kJ ,所以生成0.025mol P 2O 3放出热量:X -Y0.5×0.025=(XY )kJ 由此可推算出其余问题答案 .答案:(1)P 2O 3 ,P 2O 5 , (2)-(20X -Y )kJ·mol -1(3)P(s)+34O 2(g) = = =12P 2O 3(s) ΔH =-(20X -Y )kJ·mol -111.以下各反响的反响热为:(1)CH 3COOH(l)+2O 2(g) = = =2CO 2(g)+2H 2O(l) ΔH 1 (2)C(s)+O 2(g) = = =CO 2(g) ΔH 2 (3)H 2(g)+1/2O 2(g) = = =H 2O(l) ΔH 3试计算以下反响的反响热ΔH 4并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2C(s)+2H 2(g)+O 2(g) = = =CH 3COOH(l)解析:通过反响式可以看出 ,从始态物质和终态物质上看 ,(2)、(3)两步的结果与(1)、(4)两步的结果是相同的 ,根据盖斯定律应有2×[(2)式+(3)式]=(1)式+(4)式 ,即2(ΔH 2+ΔH 3)=ΔH 1+ΔH 4由此可求出第(4)步反响的反响热 .答案:2×[(2)式+(3)式]=(1)式+(4)式即2(ΔH 2+ΔH 3)=ΔH 1+ΔH 4 即2×[-393.5kJ/mol +(-285.5kJ/mol)]= -870.3kJ/mol +ΔH 4 ΔH 4 12.以下两个反响:a .C 2H 2(g)+H 2(g) = = =C 2H 4(g) ΔH <0b .2CH 4(g) = = =C 2H 4(g)+2H 2(g) ΔH >0判断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ΔH 1、ΔH 2、ΔH 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C(s)+2H 2(g) = = =CH 4(g) ΔH 1 ②C(s)+12H 2(g) = = =12C 2H 2(g) ΔH 2③C(s)+H 2(g) = = =12C 2H 4(g) ΔH 3解析:此题是屡次使用盖斯定律的典型题目 .由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列式 .由2×(③-②)=a ,那么2(ΔH 3-ΔH 2)=(ΔH )a <0 ,即ΔH 3<ΔH 2;由2×(③-①)=b ,那么2(ΔH 3-ΔH 1)=(ΔH )b >0 ,即ΔH 3>ΔH 1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ΔH 1<ΔH 3<ΔH 2 .答案:ΔH 2、ΔH 3、ΔH 1。
盖斯定律计算例题
![盖斯定律计算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3d96b5a98271fe900ef910.png)
高二化学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盖斯定律)【知识要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 =-393.5kJ/mol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结论】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强调】“+”不能省去。
【思考1】为什么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可不表明反应条件?原因: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理论可进行实际难进行的化学反应【思考2】如何测定如下反应:C(s)+1/2O 2(g)=CO(g)的反应热△H 1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不能。
因无法控制不生成CO 2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可通过计算【新课】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 反应热 相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直观化△H 1、△H 2、△H 3 三种之间的关系如何?〖例题1 C(s)+21O 2 (g)=CO(g)的反应焓变? 反应3 C(s)+ O 2 (g)=CO 2(g) △H 1=-393.5 kJ·mol -1 反应1 CO(g)+ 21O 2 (g)=CO 2(g) △H 2=-283.0 kJ·mol -1 反应2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给出的反应为基准(1)找起点C(s),(2)终点是CO 2(g),(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 ;C→CO→CO 2。
(4)也就说C→CO 2的焓变为C→CO ; CO→CO 2之和。
则△H 1=△H 3+△H 2 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1) 找起点C(s),(2) 终点是CO(g),(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CO 。
(4) 也就说C→CO 的焓变为C→CO 2; CO 2→CO 之和。
注意:CO→CO 2 焓变就是△H 2 那 CO 2→CO 焓变就是 —△H 2 方法3:利用方程组求解(1) 找出头尾 同上(2) 找出中间产物 CO 2(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 反应1 + (-反应2)= 反应3(4) 列式: △H 1—△H 2 = △H 3∴△H 3=△H 1 -△H 2=-393.5 kJ/mol -(-283.0 kJ/mol)=-110.5 kJ/mol 〖例题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 等于 ( D )C(s) + H 2O(l) === CO(g) + H 2(g) △H 1 =+175.3kJ·mol —12CO(g) + O 2(g) == 2CO 2(g) △H 2=—566.0 kJ·mol —1 2H 2(g) + O 2(g) == 2H 2O(l) △H 3=—571.6 kJ·mol —1A. △H 1 + △H 2 —△H 3B.2△H 1 + △H 2 + △H 3C. △H 1 + △H 2/2 + △H 3D. △H 1 + △H 2/2 + △H 3/2 〖练习1〗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2H 3F 33H 2F 2 △H 1= a kJ·mol —1H 2F 2 2HF △H 2= b kJ·mol —1已知a 、b 均大于0;则可推测反应:H 3F 33HF 的△H 3为( D )A.(a + b ) kJ·mol —1B.(a — b )kJ·mol —1C.(a + 3b )kJ·mol —1D.(0.5a + 1.5b )kJ·mol —1 〖练习2〗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TiO 2TiCl 4−−−−→−Ar C /800/0镁Ti 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H 1 =-393.5 kJ·mol -1 ② 2CO (g )+O 2(g )=2CO 2(g ) ∆H 2 =-566 kJ·mol -1 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H 3 =+141 kJ·mol -1 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80 kJ·mol -1 。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 能源同步练习(II)卷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 能源同步练习(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854aa9d0a26925c52dc5bfa6.png)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二上·河池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25℃、101KPa,1mol S(s)和2molS(s) 的燃烧热相等B . 1mol H2SO4 (浓)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 . 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 ,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 101KPa时,1mol H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氢气的燃烧热2. (2分) (2018高二上·镇原期中)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 △H=+131.3 kJ·mol-1表示()A .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 . 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 . 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 热量D .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3. (2分)(2019·杭州模拟)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 煤是由不同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B . 液化天然气(LNG)和罐装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C . 沼气、天然气分别属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D .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4. (2分) (2018高二上·镇原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B . 碳生成一氧化碳的燃烧热是111kJ/molC . 中和热∆H=-57.3kJ/molD . 醋酸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5. (2分) (2019高二上·衡阳期末) 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和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 由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C . 由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可知:含1 mol/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小于57.3 kJD .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 =H2O(l) ΔH=-285.8 kJ/mol6.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练习.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92a6b562af90242a895e5a5.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课时作业(三)[学业水平层次(A)]1.当前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列有关做法跟此无关的是( )A.将氢气、酒精设计成燃料电池,是因为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同时氢气、酒精等燃料可再生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并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如在我国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太阳能、风力发电站等D.合理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紧缺【解析】煤、石油均属于化石燃料,它们不属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答案】 B2.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s)+12O2(g)===CO(g) ΔH=110.5 kJ/mol B.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D .H 2(g)+12O 2(g)===H 2O(g)ΔH =-241.8 kJ/mol【解析】 A 项,C(s)燃烧未生成稳定氧化物CO 2(g),故其反应热不能叫燃烧热;B 项,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 项,H 2虽然转变成了稳定的氧化物H 2O(l),但由于其反应热表示的是2 mol H 2完全燃烧时的热量变化,故不能叫燃烧热;D 项,参加燃烧的H 2虽然是1 mol ,但其生成H 2O(g),而不是H 2O(l),故它的反应热也不为H 2的燃烧热。
【答案】 B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现在人们使用的能源正向多元化发展,许多新能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其中氢能和太阳能均属于清洁能源B .已知反应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02.3 kJ/mol ,说明甲烷的燃烧热为802.3 kJ/mol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无关D .1 mol NaOH 分别和1 mol CH 3COOH 、1 mol HNO 3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解析】 1 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时放出的热量才是燃烧热,B 错误;反应热ΔH =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C 错误;醋酸是弱酸,电离时要吸收热量,故NaOH 与CH 3COOH 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少,D 错误。
2014年高二化学课前预习学案:1-3-1《盖斯定律》(人教版选修4)
![2014年高二化学课前预习学案:1-3-1《盖斯定律》(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a6b78366a98271fe910ef9c9.png)
解析:由题意知白磷的能量比红磷高,燃烧等量磷, 白磷放热更多,ΔH1 更小,即 ΔH1<ΔH2。
答案:C
7.1840 年,俄国化学家盖斯(G.H.Hess)指出,一个化 学反应的热效应仅与反应物的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 态有关,而与中间步骤无关,这就是著名的“盖斯定理”。 按此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火箭发射时可用肼 (N2H4)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 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Δ H2 ΔH1- 2 ΔH=
= +131.3 kJ/mol
基础训练 课堂练习
1 1.已知:C(s)+ O2(g)===CO(g); 2 1 ΔH1=-110.35kJ· mol ;CO(g)+ O2(g)===CO2(g); 2
-1
ΔH=-282.57kJ· mol 1。
-
则反应 C(s)+O2(g)===CO2(g)的反应热为(
(2)P4(s,白磷)+5O2(g)===P4O10(s); ΔH1=-2983.2kJ/mol 5 1 P(s,红磷)+ O2(g)=== P4O10(s); 4 4 ΔH2=-738.5kJ/mol 则 P4(s,白磷)===4P(s,红磷); ΔH=ΔH1-4ΔH2 = -29.2kJ/mol
9.已知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 0.75mol,完全 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 18g 液态水,并放出 515kJ 的 热 量 , 若 甲 烷 的 燃 烧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CH4(g) + 2O2(g)===CO2(g)+2H2O(l); ΔH=-890kJ· mol-1, 则 CO 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FeO(s)+CO(g)===Fe(s)+CO2(g); ΔH=ΔH1-(ΔH3×2+ΔH2)=-25kJ/mol- (19kJ/mol×2-47kJ/mol)=-16kJ/mol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燃烧热中和热盖斯定律典型练习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燃烧热中和热盖斯定律典型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f7050f8c75fbfc77db2f4.png)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只要充分燃烧就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热过程C.由石墨制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石墨能量比金刚石能量低D.燃料燃烧时不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已知C2H5OH(l)的燃烧热是1366.8KJ/mol,则C2H5OH(l)+3O2(g)═2CO2(g)+3H2O(g)反应的△H =﹣1366.8kJ/molC.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H1,2SO2(g)+O2(g)⇌2SO3(l)△H2则△H1>△H2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3.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表:化学键N﹣N O=O N≡N N﹣H键能(kJ)154500942a火箭燃料肼(H2N﹣NH2)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2比O2稳定B.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1C.表中的a=194D.图中的△H3=+2218 kJ•mol﹣1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Fe片与稀H2SO4的反应B.Ba(OH)2•8H2O和NH4Cl反应C.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D.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5.以下反应中,△H1>△H2的是()A.S(s)+O2(g)→SO2(g)△H1 S(g)+O2(g)→SO2(g)△H2B.2H2(g)+O2(g)→2H2O(l)△H 1 2H2(g)+O2(g)→2H2O(g)△H2C.NaOH(aq)+HCl(aq)→NaCl(aq)+H2O(l)△H1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 (l)△H2D.H2(g)+F2(g)→2HF(g)△H1 H2(g)+Cl2(g)→2HCl(g)△H26.已知298K、101kPa时下列反应:①2H2(g)+O2(g)=2H2O(l)△H=﹣571.6kJ•mol﹣1②C2H4(g)+3O2(g)=2CO2(g)+2H2O(l)△H=﹣1 411.0kJ•mol﹣1③C2H5OH(l)+3O2(g)=2CO2(g)+3H2O(l)△H=﹣1 366.8kJ •mol﹣1则C2H4(g)+H2O(l)=C2H5OH(l)的△H 为()A.﹣44.2 kJ•mol﹣1 B.+44.2 kJ•mol﹣1C.﹣330 kJ•mol﹣1 D.+330 kJ•mol7.已知1g火箭燃料肼(N2H4)气体燃烧生成N2和H2O(g)时,放出16.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2H4+O2=N2+2H2O△H=﹣534.4kJ/mol B.N2H4(g)+O2(g)=N2(g)+2H2O(g)△H=﹣534.4kJ/molC.N2H4(g)+O2(g)=N2(g)+2H2O(g)△H=+534.4kJ/molD.N2H4(g)+O2(g)=N2(g)+H2O(g)△H=﹣16.7kJ/mol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的△H<0C.2SO2 (g)+O2 (g)⇌2SO3 (g)△H=﹣QkJ•mol﹣1(Q>0),则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D.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分别和等浓度的含1 mol CH3COOH、1 mol HNO3的稀溶液反应,后者比前者的△H小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2CO(g)+O2(g)═2CO2(g)△H=﹣566.0 kJ•mol﹣1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566.0 kJ•mol﹣1B.甲烷的燃烧热△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O2(g)═CO2(g)+2H2O(g)△H=﹣890 kJ•mol﹣1C.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0.5 mol O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 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58.4 kJ•mol﹣1D.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但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A.H2(g)+Cl2(g)=2HCl(g)△H=﹣184.6 kJ/mo1B.CH4(g)+2O2(g)=CO2(g)+2H2O (g)△H=﹣802.3 kJ/molC.2H2(g)+O2(g)=2H2O (l)△H=﹣571.6 kJ/mol D.CO (g)+O2(g)=CO2(g)△H=﹣258 kJ/mol11.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高二化学平衡转化率、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平衡转化率、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1dcd3daef5ef7ba0d3cd7.png)
高二化学平衡转化率、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题一、单选题1.一定量的2CO 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2C(s)+CO (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 正、v 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2CO 的转化率为25.0%C.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2CO 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p 24.0K p =总2.某温度下,在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g)和2mol Y(g)发生反应:X(g)Y(g)3Z(g)m +ƒ,平衡时,X 、Y 、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 、Y 、Z 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 =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 与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10.4mol L ⋅3.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 和2H S 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22COS(g)+H (CO g +H 01S g)g .K =ƒ反应前CO 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 物质的量为8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2H S 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 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2H S 物质的量为7mol D.CO 的平衡转化率为80%4.汽车尾气中,产生NO 的反应为N 2(g)+O 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 2(g)和O 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1.2 燃烧热 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
![1.2 燃烧热 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746184b307e87100f69612.png)
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 的绝对值均正确)书写正确的是 ( )A .2CO(g)+O 2(g)===2CO 2(g); ∆H =-566 kJ ·mol -1(燃烧热)B .NaOH(aq)+HCl(aq) ===NaCl(aq)+H 2O(l); ∆H =+57.3 kJ ·mol -1 (中和热)C .C 2H 5OH(l)+3O 2(g) ===2CO 2(g)+3H 2O(l);∆H =-1366.8 kJ ·mol -1 (燃烧热)D .Ba(OH)2(aq)+2HCl(aq)===BaCl 2(aq)+2H 2O(l);∆H =-114.6 kJ ·mol -1 (中和热)2.在 25℃,1.01×105Pa 时,1gCH 4(g)燃烧时生成 CO 2气体与液态 H 2O ,放出 55.6kJ 的热量.则 CH 4的燃烧热为( ) A .-55.6 kJ·mol -1B .+55.6 kJ·mol -1C .-889.6 kJ·mol -1D .-444.8 kJ·mol -1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若将等量的S(s)和S(g)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由C (石墨)→C (金刚石) △H =+1.9 kJ ‧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H =-57. 3 kJ ‧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与含0.5 mol Ba(OH)2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 .在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g) △H =-571. 6 kJ ‧mol -14.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热与盖斯定律专项练习班级姓名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B.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C.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D.在101kPa,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B.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C.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D.在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566.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5.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
已知在25℃、101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8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 + O22H2O;△H = – 142.9 kJ/molB.2H2(g) + O2(g) 2H2O(l);△H = – 142.9 kJ/molC.2H2(g) + O2(g) 2H2O(l);△H = – 571.6 kJ/molD.2H2(g) + O2(g) 2H2O(l);△H = + 571.6 kJ/mol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在25℃、101KPa下)()A.S(s)+O2(g)=SO2(g);△H= —297.23kJ·mol-1B .2H 2 (g)+ O 2 (g) =2H 2O(1);△H = —571.6 kJC .CaCO 3(s)= CaO(s) +CO 2 (g) ;△H = 178.5 kJ·molD .Zn +CuSO 4 (aq)=ZnSO 4 (aq) +Cu ; △H = —216kJ·mol -1 7.已知反应:① 2C(s) + O 2(g)=2CO (g ) ΔH =﹣221 kJ/mol② H +(aq ) + OH -(aq )=H 2O(l ) ΔH =﹣57.3 kJ/mol (稀溶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B .1mol 碳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kJC .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8.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C (石墨)→ C (金刚石);ΔH =+1.19 kJ· mol -1,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a ,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D .在101 kPa 下,2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 )+O 2(g )= 2H 2O (l );ΔH =-285.8 kJ· mol -1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H 2(g )+Cl 2(g )= 2HCl (g ) △H=-184.6kJ/molB 、CH 4(g )+2O 2(g )= CO 2(g )+2H 2O (g )△H= -802.3 kJ/molC 、2H 2(g )+O 2(g )= 2H 2O (l ); △H=-571.6kJ/molD 、CO (g )+1/2O 2(g )= CO 2(g ); △H=-283kJ/mol10.已知四个热化学方程式(1)H 2(g)+21O 2(g)=H 2O(1);ΔH 1=a kJ/mol (2)2H 2(g)+O 2(g)=2H 2O(1); ΔH 2=b kJ/mol (3)H 2(g)+21O 2(g)=H 2O(g); ΔH 3=c kJ/mol (4)2H 2(g)+O 2(g)=2H 2O(g); ΔH 4=d kJ/mol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c <a <0 B.d >b >0 C.2c=d <0 D.2a=b >01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 2H 2 (g) + 25O 2 (g)= 2CO 2 (g) + H 2O (g);ΔH = -1256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 kJ /molB .若转移10 mol 电子,则消耗2.5 mol O 2C .若生成2 mol 液态水,则ΔH = -2512 kJ/molD .若形成4 mol 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 kJ12.已知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O2(g)== ZnO(s); △H= -351.1KJ/mol ,Hg(l)+ 1/2O2(g)== HgO(s) ; △H= -90.7KJ/mol,由此可知:Zn(s)+ HgO(s)== ZnO(s)+ Hg(l),在相同条件下的△H为()A.-441.8KJ/mol B.+260.4KJ/mol C.+441.8KJ/mol D.-260.4KJ/mol 13.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kJ·mol-1B.+44.2kJ·mlo-1C.-330kJ·mol-1D.+330kJ·mlo-1 14.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 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 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 的能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 Cl2(g) = 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15.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16.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17.已知:298K时,2SO2(g) + O2(g) 2SO3(g);△H = —Q1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无法比较B.Q1<Q2 C.Q1=Q2D.Q1>Q210.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 ℃、101 kPa 时,16 g 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 kJ ,则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已知:C(s) + O 2(g)CO 2(g) ΔH =-437.3 kJ •mol -1 H 2(g) + O 2(g) H 2O(g) ΔH =-285.8 kJ •mol -1 CO(g) + O 2(g) CO 2(g) ΔH =-283.0 kJ •mol -1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 + H 2O(g) CO(g) + H 2(g) ΔH = kJ •mol -1。
7.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 2O 3(s)+3CO(g)== 2Fe(s)+3CO 2(g) △H = ―24.8kJ /mol②3Fe 2O 3(s)+ CO(g)==2Fe 3O 4(s)+ CO 2(g) △H = ―47.2kJ /mol③Fe 3O 4(s)+CO(g)==3FeO(s)+CO 2(g) △H = +640.5kJ /mol写出CO 气体还原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有推理过程)8.红磷P(s)和Cl 2(g)发生反应生成PCl 3(g)和PCl 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 5分解成PCl 3和Cl 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3)P 和Cl 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 5的△H 3=_________,P 和Cl 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 5 的△H 4______△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