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无为而治

合集下载

无为而治案例

无为而治案例
。、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举措
1、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2、鼓励生产、发展经济,扩大税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厉行节约,禁止浪费. 4、通过“贵粟”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5、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逐步加强中央 集权.
无为而治
所谓"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原 道》篇就阐述了这一思想原则。在行政实践中推行这样的原 则,就像《淮南子· 览冥》中所说"除苛削之法,去烦苛之事", 以及《淮南子· 齐俗》中所说"上无苛令,官无烦治"。无为政 治看起来有消极保守的倾向,从另一种种角度看,却透露出 科学的客观主义的精神。这种政策强调行政上不妄为,少有 急切的举措,避免苛政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的状况下得 以安定。这种政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 济的进步。
历史影响
• 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在薄税劝农,与民休息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文景 二帝41年的治理,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 • 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公元前202年)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前 后共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农民的负担是最轻的。从 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起,又连续免除全国田赋长达11年,在这期间,农民来自农业税的负 担没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西汉前期七十余年农民负担一直很轻是历史上 公认的。 • 其次是人民富足,社会安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外,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 而重犯法,先行仁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这样的安康和谐社会在中国历史 上是少有的。 • 再次,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由于经济得到发展和繁荣,国家财政与建国初相比,出现了 天壤之别。如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家财政又上 了新台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 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国家财政实力如此雄厚,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行家、法家一些思想糅
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
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面临问题 解决之道
边境不宁 诸侯割据 中央集权
新儒学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限田、减轻赋税、徭役 三纲五常
君主专制
土地兼并 限制兼并 缓和矛盾 阶级矛盾 制定规范
(3)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
力,维护多民族的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儒学的坎坷发展
春秋:应运而生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 沉重打击 逐渐复苏 西汉初期: 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秦 朝 西汉初 汉武帝时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
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 日盛。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分析汉武帝从 “无为”向“有 为”转变的原因?
(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 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 趋势。
(2)措施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
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2)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 主观原因: 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3)目的: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4)表现: 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士兵回家, 授予田宅,减免赋役。 (5)成效: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汉武帝刘彻(前 156年~前87年)汉 朝第六帝。在位五十 四年。他加强中央集 权,最终解决王国问 题;广设学校,推行 儒学;兴修水利,治 理黄河;用兵匈奴, 打通西域,把西汉疆 域扩大了一倍以上。 使西汉达到了鼎盛。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配套学案: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配套学案: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②汉初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的需要。

(2)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作用①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②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汉武帝的“积极有为”(1)背景①国力强盛: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②潜伏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需要。

[知识点拨]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新儒学的形成: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糅合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1)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3.结果: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误区警示] (1)董仲舒的新儒学并非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全面否定,而是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糅合而成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2)道家最早阐述“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神为中心,将人神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具有神权迷信色彩。

三、儒学成为正统1.措施(1)政治方面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二文帝无为而治的典型事例

二文帝无为而治的典型事例

二文帝无为而治的典型事例
1.汉文帝有意放纵这些诸侯王,让他们造反,然后汉文帝再出兵平叛,就可以最完美地解决问题。

既能在诸侯国当中树立威信,也能确保汉文帝的正义性,为接下来汉文帝抑制诸侯,打下基础。

2.汉文帝还允许百姓私自铸钱,减轻税赋和徭役,允许私人开采矿产。

这些政策,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提升国力,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加富足。

而汉文帝的这些政策,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汉朝的国力。

3.在面对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南越政权的时候,汉文帝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

南越政权是秦朝戍边士卒,在南方建立的一个政权。

因为双方本就出于一脉,文化基本一致,所以汉文帝采取的手段更为柔和,以招抚为主。

而南越也向西汉称臣,基本上等同于西汉的一个诸侯国。

而北方的匈奴,带来的问题则更多一些。

在汉文帝即位之前,汉朝一直和匈奴进行和亲,但是匈奴方面却经常违背和约,在和亲的同时,依然南下抢劫。

所以,汉文帝即位之后,便开始极力提升北方的防御力量,在北方大范围建城,并且开始向北方边境移民。

这些移民到了边境之后,一边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努力耕种。

一边被组织成军队,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入侵。

无为而治—黄老思想就能创造盛世?

无为而治—黄老思想就能创造盛世?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朝代之一。

汉高祖刘邦立国后,采用“黄老思想”来治国,后来的“文景之治”,也是奉行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

“黄老思想”和“无为而治”都源自老子,是他的政治理念。

黄老思想就是假托黄帝名义和吸收老子的道家思想。

这思想学说大约起源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中叶,诸侯争霸,政局动荡。

当时道家博采众长,吸取了儒、墨、名、法等家的一些观点,使得自己更具兼容和实用性。

提倡统治者自身必须达到“虚静无为”境界,才能客观地判断事物的本质,分辨是非,主张要按照“道”的规律来立法、管理。

老庄的政治理念《老子》认为,文明的发展,破坏自然规律,损害人的纯朴本性。

人的本性受损,才会表现邪恶。

这时候,人们便提倡道德,并制定各种法律,以约束行为。

然而,道德和法律的产生和推行,却进一步扭曲和扼杀人的自然本性,使得人们表现出更多虚伪失真的行为。

《庄子》指出:“捐仁义者寡,而利仁义众。

”就是强调大多数人都是假借道德的名义来图利。

而这种恶行在统治阶层中表现尤为猖獗。

统治者每每欺世盗名,以博取仁义的称誉,继而假借仁义之名,行篡权夺国之实。

此外,道家认为繁琐严峻的法令,既让统治者有机会盘剥和摧残人民,又引发人民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更激发他们为了逃避惩罚而作出更多奸诈的行为。

这正是《老子》所谓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黄老之学”展现出相对进取的精神。

例如它不再笼统地排斥仁义忠信等伦理规范,转而肯定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同时强调道德之实重于道德之名。

这样,“黄老无为”的理念,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治术,与道家强调的“清静无为”思想不尽相同,在现实政治上就表现出更强的操作性了。

“无为而治”的理念,往往在政权初立、民生凋敝的情势下出现,因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无为而治的发展西汉初期鉴于秦代只重刑罚而暴亡,加上秦末大乱,社会残破,极需“与民休息”,主要提倡黄老学说的人是陆贾,他在《新语》中提出:“夫道莫大于无为”,内涵是以道家清静无为概念为本,慈惠爱民。

【史学纵横】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史学纵横】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材料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

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解读】何谓“黄老”?即流行于战国、汉初的道家黄老学派。

其中黄是传说中的黄帝,老是老子,因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故称。

与批判儒家道德仁义说为特征,追求“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逍遥”“齐物”的人生境界的老庄道家不同,黄老道家思想有选择地吸收了法、儒、阴阳诸家的一些思想元素,主张“无为而治”、恩威并施的政治思想,意在调和政治上的无为之道和建构政治秩序之间的紧张。

作为活跃于战国末年的一支思想流派,之所以受到汉初统治者的青睐,成为汉初的统治意识形态,是由于它符合了自秦末汉初以来长期战乱、经济凋敝、上下渴望安定的社会欲求。

材料告诉我们,出身布衣的刘邦,因崛起于乱世,对暴力法则在乱世中的作用深信不疑,对书生们奉为圭臬的《诗经》《尚书》等学问非常蔑视。

但经陆贾诘问,刘邦警醒到虽然可以凭借军事力量取得天下,却不能凭借单纯的武力治理天下、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就为西汉初期实施“无为而治”的政策提供了思想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汉初黄老学派并不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继承战国末年的格局,各家各派的思想也都处于相互吸收影响的融合状况,材料中的陆贾就是这样,一方面像儒家一样时时称说《诗经》《尚书》、道仁义,另一方面又遵从黄老的学说,主张无为而治。

黄老学说的全面盛行,实际要到文帝、景帝主政的时期。

2021年无为而治是什么制度

2021年无为而治是什么制度

无为而治是什么制度无为而治是什么制度引导语: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无为而治是什么制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萧规曹随”——无为而治的由来西汉时期,刘邦和萧何死了以后,汉惠帝即位,其宰相为曹参。

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与个人风格方面,曹参与萧何大不一样。

史书记载曹参整天在家里饮酒作乐,无所事事。

在用人方面,他不喜欢办事特别认真、严格的人,而重用那些比较粗心、和缓,大而化之,不那么苛察的人。

为此,周围的许多官员见状心理不安也很不满,认为这个宰相无能、无用,还消极怠工。

汉惠帝也很担心,便直言批评道:现在国家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可是丞相您却是这么一种态度,希望丞相能够勤政一些,有所作为。

曹参沉思片刻,就问汉惠帝:陛下您觉得您当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比汉高祖如何?汉惠帝说自愧不如。

我肯定达不到高祖那个程度。

曹参接着问:那么陛下您看我与萧何丞相比又如何呢?汉惠帝说那好像也是不如。

然后曹参就说:好!既然我们都不如他们,而他们在去世之前,把各项规章制度都已经给制定下来了,我们后人又不如他们,那我们只有守着他们的制度并照他们既定的方针政策去做就可以了,我们不必要在他们的制度之外再去有什么其他的作为。

汉惠帝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曹参的意见。

这也就是历史上“萧规曹随”的著名典故。

而曹参的这种治国理念就叫作“无为而治”。

二、无为而治的思想渊源“无为而治”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其思想渊源就是“黄老道家”。

“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无为”、“顺善自然”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同时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合而成的。

黄老道家有别于庄子的道家。

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而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

汉初曹参所用的统治思想实际上就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西汉帝国兴衰简史!

西汉帝国兴衰简史!

西汉帝国兴衰简史!1.汉初,政府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将土地授予战乱的幸存者,政府将原属国家的土地分配给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念。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降低赋税,减少人头税,大力发展经济,开放了全境的山川湖泊,允许老百姓发展多种经济,鼓励人民开展私营工商业,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

在良好的政策支持下,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私营工商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积累,大概用了50年的时间,西汉帝国的经济由弱变强,到武帝时期,西汉帝国经历了它国力最为辉煌的时刻!(汉朝兴,关隘开,富商巨贾纵横天下!)2.公元前140年,年青武帝即位的时候迎来了西汉工商业发展的高峰,但是汉朝为解除匈奴的外患,对于匈奴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汉军屡次讨伐匈奴,汉匈连年征战,耗费巨大,战争迅速消耗了帝国的财富,为了应付庞大的军事开销,为了分割夺取私营工商业的利润,汉武帝采用抑商的政策与民逐利,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帝国境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采盐行业收归国有!这些行业完全由政府垄断,私营资本不得经营!3.西汉帝国对于私营工商业的巨大打击,使民间资本缺少了再投资的环境,然而资本的天性就是赚取利润,在商业经营举步维艰的条件下,大量的民间资本会向土地——这就向既安全又获利良好的资源倾斜,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政府抑商政策的实施,土地——作为农业国家最优质的投资商品因种种原因促使西汉帝国中期产生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颁布《推恩令》积极而成功地削减了地方政治和行政区域的规模以及他们的自治权(削藩),但是他在限制私人大地主的数量和规模增长上面却失败了,当汉武帝把垄断中华帝国官职的权力交给经过竞争性考试而被选中的儒生时,这些获得职位的官员有了职位所给予的机会之后,又利用这个机会使自己成为更多土地的所有者(兼并土地),汉武帝逐渐预感到了这一问题对于帝国的危害(不祥之兆),他颁布了一项诏令,确定了个人可以占有土地的限额,但是诏令的实施取决于官僚和地主,因而这一诏令成了无法实施的一纸空文!5.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农民经常处于破产的边缘,土地兼并的浪潮无法抑制,由于帝国政府找不到抑制土地兼并的手段,社会开始出现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官僚和地主巧取豪夺,大量占有土地,而贫民却无片瓦遮身,失去土地的农民干脆沦为流民,流民没有饭吃就要造反,致使暴动不断发生!6.《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06年,在关中平原突然出现了40万完全没有土地的流民,对于农业国家来说,没有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手段,就等于失去了经济来源,丢掉了饭碗,40万饥民出现在长安城的附近,随时引发的暴动迫使当时的丞相石庆不得不上书请辞!这样大规模的流民现象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这种情况当(如果这40万流民变成40万农民起义军的话,然令统治者触目惊心!就会要了他们的老命!)7.《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其利,则必有其弊!当某一事物的弊大于利的时候,它就蜕变成邪恶事物了,当然国家也不例外!国家的职能之一是维护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维护整个社会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在帝国的形态下,国家的官僚体系也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它依托国家的权力很容易实现对社会的掠夺,在西汉帝国的末期,国家利益集团的超量掠夺开始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帝国陷入了悖论之中,政治上它需要建立官僚体系治理国家,但是却无法制止官僚作为利益集团疯狂掠夺国家的财富!8.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独裁政体的缺点在于其不可避免地极度地依赖皇帝的个人才智,但是十分遗憾的是,古今中外优秀的人才极少连续出现,但是昏君一出便是接连不断(例如明朝从明武宗一直到明熹宗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四大昏君),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帝国或王朝毕竟是昏君多,明君少!而且独裁政体的最大缺点在于这个制度不存在有效地检测机能,无法避免出现失误和恶政!所以那些认为国家发展只要一心抓经济建设,民主早晚会到来,凡指责某国现在独裁政体的言论,便被扣上“破坏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帽子的行为正是没有看到独裁政体长远危险的一种表现!9.经济上,帝国放开土地鼓励竞争就会引发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引发严重的流民问题,动摇国家之根本!但是如果将土地收归国有平均社会财富,又会违背人类崇尚竞争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性,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10.西汉帝国政府更是通过抄富人之家等暴力手段聚敛财富,政府在打击私营经济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商人因为无法通过商业致富,民间资本转而大量投向土地,导致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土地向少数人集中,促使流民与地主豪强两大对立阶级同时产生,财富的两极分化令社会矛盾日趋激烈!最终引发农民起义和战争,导致改朝换代,政权更迭,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国都没有能够跳出这个由盛而衰的周期律的支配!(也就是“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的改朝换代,轮回怪圈!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苦海!)11.人类历史上,贫富的差距是社会动荡的首要因素,这与社会的政治体制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造就财富的过程,拥有财富的人往往可以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这使他们更容易进入或影响统治阶级,他们的介入又会给他们继续积累财富带来更多的方便。

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文景之治时期是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

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

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

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

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黄老政治名词解释

黄老政治名词解释

黄老政治名词解释黄老政治,西汉初年为恢复封建经济稳定封建统治而实行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

先秦诸子中的道家思想中含有许多政治、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所谓“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或“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种思想到战国末期发展成为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当时所谓黄帝之学,也属于道家的一个流派,它同道家的区别是,黄帝之学在道之中含有法的成分。

二者合在一起称为黄老。

黄老政治在汉武帝上台执政之后,渐渐废除,而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黄老政治尚阳与老庄尚阴相对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

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

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

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

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

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徵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

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著而已。

”(出自《吕氏春秋》和《论语》)黄老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恰好符合了汉初统治集团的需要。

西汉思想与政治

西汉思想与政治

西汉思想与政治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思想和政治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西汉时期的思想和政治主要趋势,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一、西汉思想1、儒家思想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了思想的主流。

儒家学者主张“仁爱”、“礼制”和“忠诚”,这些思想观念为当时的社会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持。

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为后世的儒家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2、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不同,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在西汉时期,道家思想也受到了重视。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其著作《道德经》被视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道家思想对西汉政治有一定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西汉政治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西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皇帝成为了最高的统治者,地方官员分为郡、县两级,由中央直接管辖。

这种政治体制为后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2、郡国并行制在西汉时期,郡国并行制成为了地方行政制度的主流。

郡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而国则是由诸侯王统治的封地。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自治和多元化,同时也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3、选拔制度西汉时期,选拔制度逐渐形成。

政府开始通过举荐和考试选拔官员,这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选拔制度的出现,使得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参与国家治理,增强了政府的能力和稳定性。

三、结论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思想和政治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国并行制和选拔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也增强了地方自治和多元化。

这些思想和政治趋势共同构成了西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祭祀活动和宗教信仰一直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紧密相连。

西汉两次法律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

西汉两次法律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

西汉两次法律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摘要:西汉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西汉初年到汉武帝亲政之前的近70年间,黄老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辅之以儒、法,为政之道讲求与民休息、务在宽厚、刑罚大省;第二阶段,从汉武帝起,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强化中央集权,法律指导思想转变为以儒为主,礼法并用。

此后这一法律思想得到沿用,并巩固、深化。

关键词:黄老思想;新儒家思想一、汉初黄老思想的出现及原因分析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一个派别。

该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

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

黄老之学进一步发展是在西汉前期,但这一时期的黄老思想又具有新的特点,它强调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宽简刑政、约法省禁、务德化民、恢弘礼义、顺乎民欲、应乎时变等等,根据当时政治社会的需要,对先秦的黄老之学进行了改造,使黄老思想成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以儒、道、法三者相互渗透与结合的治国指导思想。

可见,此时的黄老思想已非先秦时期的黄老学派,而是为了顺应当时社会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从秦朝的法家思想到西汉初年的黄老思想,这一法律指导思想的转变,其主要原因是黄老思想自身所具有的3个方面的内涵顺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被统治者所采用。

下面我们从这3层内涵来解析。

(一)“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秦始皇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取得了胜利,尝到了法家学说的甜头,因而在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和政策,把法家思想发展到最高峰,但也走向了极端化。

汉朝建立之初,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局势十分严峻,“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兵不得休八年,万民苦于甚”,“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十二三”。

[2]从中可见,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凋敝、国库空虚、流民四散、民不聊生的残破局面。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介绍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介绍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介绍一、萧规曹随”——无为而治的由来西汉时期,刘邦和萧何死了以后,汉惠帝即位,其宰相为曹参。

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与个人风格方面,曹参与萧何大不一样。

史书记载曹参整天在家里饮酒作乐,无所事事。

在用人方面,他不喜欢办事特别认真、严格的人,而重用那些比较粗心、和缓,大而化之,不那么苛察的人。

为此,周围的很多官员见状心理不安也很不满,认为这个宰相无能、无用,还消极怠工。

汉惠帝也很担心,便直言批评道:现在国家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不过丞相您却是这么一种态度,希望丞相能够勤政一些,有所作为。

曹参沉思片刻,就问汉惠帝:陛下您觉得您当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比汉高祖如何?汉惠帝说自愧不如。

我肯定达不到高祖那个水准。

曹参接着问:那么陛下您看我与萧何丞相比又如何呢?汉惠帝说那好像也是不如。

然后曹参就说:好!既然我们都不如他们,而他们在去世之前,把各项规章制度都已经给制定下来了,我们后人又不如他们,那我们只有守着他们的制度并照他们既定的方针政策去做就能够了,我们不必要在他们的制度之外再去有什么其他的作为。

汉惠帝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曹参的意见。

这也就是历“萧规曹随”的典故。

而曹参的这种治国理念就叫作“无为而治”。

二、无为而治的思想渊源“无为而治”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其思想渊源就是“黄老道家”。

“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无为”、“顺善自然”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同时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合而成的。

黄老道家有别于庄子的道家。

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而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

汉初曹参所用的统治思想实际上就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作为统治者,你要守着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万物能够自我化育,万物能够自我运行。

老子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西汉前期是“无为而治”吗

西汉前期是“无为而治”吗

西汉前期是“无为而治”吗?作者:校元明来源:《百家讲坛》2011年第02期西汉初年,百废待兴,刘邦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此后,惠帝、吕后、文帝、景帝继续执行,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据此,有人美其名曰“无为而治”,并牵强附会“黄老之学”。

其实,西汉前期的治国思想并不是道家的“无为”。

我们从刘邦到景帝逐一分析,即可得知。

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这与其说是“无为”的表现,倒不如说是“仁政”的展示。

起初,刘邦是看不起儒家知识分子的,但由于受智囊集团潜移默化的影响,他逐渐适应并接受了儒家学说,甚至还举办了声势浩大的“以太牢祠孔子”活动。

有人以刘邦进入关中之初提出的“约法三章”为由,认为他是在贯彻“黄老之学”。

其实,“约法三章”是刘邦对关中民众的临时性许诺,是为了站稳脚跟的权宜之计。

如果非得给它定性的话,也许更接近于儒家思想。

惠帝的“无为”,是由于无法作为。

他是一个性格懦弱、情绪敏感的人,既没有娴熟老道的执政能力,也缺少为人处世的基本经验,更为不幸的是,他碰上了“女强人”老妈,这使他更显得弱势。

由此,他的权力被老妈架空也就成为必然。

吕后的作为更谈不上是“无为”。

一个女人热衷于权力角逐,竟把自己儿子完全架空,吕后这么活跃与亢奋,难道算是“无为”吗?有人或许会拿《史记》里的一句话“政不出房户”,来证明吕后执政不事声张、息事宁人,颇有宽容大度的风范。

实际上,这正是司马迁对吕后的绝妙讽刺。

吕后很想“有为”,为了保住权力和地位,她害怕别人“有为”,于是制造一种让臣下服服帖帖、无所事事的政治氛围。

文帝的“无为”主要表现在立身处世的谦卑态度上。

文帝是“被皇帝”的,他是朝中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一个结果。

对此,文帝有深刻认识,他知道自己的出身、经历、威信都微不足道,因此必须做事谨慎、表现谦虚、处世低调。

在自己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文帝不可能做出大的“挑衅性动作”。

由此,“清静无为”就成为当时的一种微妙的政治时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堂PPT)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堂PPT)

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
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他在代表作《春秋繁露》中,将
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
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
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
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
统治哲学。
17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
阳 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
27
28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政治: 察举孝、廉,起用大批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学开始成为任官授爵的标准 教育:
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必读教科书 并设专职教官“五经博士”。
——教育开始为儒家垄断29
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 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结业经考试合格 后可直接到政府任官。
1、以德治国 2、以法治国 3、无为而治
14
15
1、儒学的境遇: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 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 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 成为正统
16
西汉与时俱进的儒学代表、
哲学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
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
元年(前 134),董仲舒在《 举
与统治者关系 学派地位 思想内容 发展趋势
先秦儒学 仁 儒家
批判时政 诸子学派之一 谈论现实问题 充实发展,追 求真理
汉代新儒学
天人感应 儒、道、法、阴 阳五行等家 维护专制集权 政治显学、独尊
谈论神学 僵化不变、“圣 经”
26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巩固了政治统一,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大一统”与“神话 皇权”); 促进传统主流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儒学正统 地位的确立; 文化专制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1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3.1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二、无为而治的表现

秦汉之际匈奴势力强大,东灭东胡,西击走月氏,南夺回秦将蒙恬所取


“河南地”,对汉朝构成威胁。高祖七年(前200,此纪年从高祖封为汉王
向 算起),匈奴冒顿单于进围马邑(今山西朔县),高祖亲自统兵往击,被冒
匈 顿诱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幸而用计脱险。此后高祖用娄敬“和亲” 奴 妥 之策,以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并开放边境关市。惠帝时,冒顿单于致
——《汉书·景帝纪第五》
三、文景之治-赋税徭役
1.注重农业生产
2.进一步轻徭薄赋
田租
赋税
秦 泰半之赋
汉高祖 十五税一
汉文帝 三十税一
算赋
汉高祖 每人每年120钱
汉文帝 每人每年40钱
汉景帝 三十税一
徭役
秦 一年数次;服徭役年龄从十七岁开始
文景时期 一年三次;服徭役年龄从二十岁开始
三、文景之治-个人作风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无为而兴治国的之道
目 一:无为而治的原因 录 二:无为而治的表现
三:无为而治的影响
-积极影响
四:无为而治的影响
-消极影响
一、无为而治的原因
秦秦 推

的末 翻 楚 邦
暴农

民 起
秦 朝
汉 之 争
胜 利

时间:公元前202年
西 都城:长安

建 立
人物:汉高祖刘邦
一、无为而治的原因 根据材料,分析汉初的经济荒凉凋敝到
——赵翼《廿二史札记》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相国
左丞相
萧何 吏掾
周勃 服务于丧事者
任敖 狱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的无为而治
那么这种汉初的无为当时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第一就是首先缓和和民众的矛盾,和老百姓的矛盾,和农民的矛盾,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那么,在减轻老百姓负担这方面呢,那么最重要的就体现在降低赋税,或者减免赋税。

从汉惠帝开始,当时对农民的赋税负担大概确定在十五分之一,这个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概十分之一,到了汉惠帝那时候,把它减成十五分之一,而且汉文帝时期还曾经有12年的时间,免税,全国老百姓免税,12年的时间,为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免了12年,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进一步减轻民众的负担,汉景帝时候把这个税率由十五分之一,减成三十分之一,进一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地发展经济,所以经济上做了很大的让步。

同时在徭役上,尽量少使用老百姓,尽量少调发徭役。

那么据说汉文帝汉景帝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怎么样,生活非常非常简朴,汉文帝穿的衣服据说非常朴素,没有什么穿金戴银,穿的都是粗布。

汉文帝给自己造陵墓的时候,据说不用金银这些奢侈的东西,用的都是瓦器陶器,非常俭朴。

汉文帝据说有一次他要造一个露台,那么当时让工匠给他测算一下,说造这个露台大概需要多大的成本,多少钱呢,那么工匠给他算了一下,大概要一百金,这一百金相当于什么价钱呢?相当于十个中产家庭的财产,那么当时皇帝的意思就是太贵了,算了。

所以他们比较朴素,这样他是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那么这是在经济上,经济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是最最重要的。

第二,在法律方面。

把过去汉高祖时候就废除了秦朝的很多非常严,非常残酷,非常苛刻的一些刑罚,那么到了汉文帝时期,继续地废除,继续地减少。

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个事情是这样,在地方的藩国齐国有一个太仓令,管仓库的这么一个小官,这个小官叫淳于公,这个淳于公平常工作还是非常认真的,还是非常廉洁的。

大概工作出现了什么失误,犯法了,那么犯法就得受到惩罚,按照原来的法律的惩罚可能是比较残酷的,这个淳于公呢,有五个女儿。

所以可能是发了牢骚,怨气,对他的女儿说,我只能生女儿,不能生儿子,到关键的时刻呢,没人能够帮助我解忧排难。

意思是我命苦,我不行,他就骂吧。

淳于公有一个小女儿叫缇萦,她想帮助父亲解决这个问题,缇萦当时给皇帝写了一封信。

那么信里大概是这样一些内容,说我父亲因为犯了法,我父亲平常是很廉洁的,工作是很认真的,但是可能工作出了失误,还是犯了法了,犯了法就要受到惩罚,可是这个法呀,它在处分犯人的时候,要么就是死罪,要么就是残酷的肉刑,这个残酷的肉刑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你把他给杀死了,或者你给他使用了一些严酷肉刑,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砍了他的胳膊或者砍了他的腿,他将来想改都改不了,想改过自新都没法改过自新了。

所以缇萦的意思呢,就是说我缇萦甘愿自己到朝廷这儿来,当奴隶,给官家当奴隶来救恕我的父亲,能不能别我把的父亲处死,或者对我的父亲不要施于肉刑,让我的父亲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件事引起了汉文帝的重视,汉文帝也感觉到当时的刑法还是比较严苛,还是比较苛刻,还是比较残忍,这种残忍这种苛刻不利于人的改过自新,而且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所以汉文帝马上就下令,把刑罚再进一步地加以整理,删除一些残酷的刑罚。

可能死刑的条件比原来怎么样,更严了,不像原来可能有些罪判死刑,那么有些按原来法律可以判死刑的,现在可以不判死刑的,那么死刑比过去更严了,而且取消了灭族的那些刑罚,就他一个人犯罪,你不要去灭他的家人,不要灭他的族,不要再搞灭族的残酷的刑罚了。

在肉刑这方面,那么他也要求减少一些,缓和一些。

比如说这个人犯罪了,原来应该打五百鞭子,那么汉文帝的意思说呢,进一步减少,五百鞭子改成三百鞭子,三百鞭子也够狠的,打完这个人之后,基本上这个人能不能活,很难说了,打得也相当厉害,但是起码比起五百鞭子应该说缓和多了。

三百鞭子呢,改成二百鞭子,二百鞭子改成一百鞭子,进一步减少使这些刑罚进一步减缓,同时汉文帝还规定,打人呢,不要打别的地方,打屁股,屁股肉厚,就是尽量不要打得致他于死
命,不要造成严重的后果,尽量不要把他打残了打死了,让他有个改过的机会。

那么这种做法应该说对缓和社会矛盾是有非常非常大的作用的。

第三,在处理其他社会矛盾方面,汉朝的皇帝也采取了一些缓和的做法。

比如说,当时一些地方的藩国,对中央的朝廷不恭敬,或者对中央的朝廷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那么汉文帝时候呢,对他们这种地方的这种对中央的不恭敬,汉文帝的态度是比较缓和的。

比如当时的南越国,当时的南越国它是秦朝那个时候派到南方去的一些北方人,在那儿建立的。

那么这个南越国汉高祖吕后时期,对南越国是相当不客气的,对它进行打押,对它进行封锁,对它态度非常非常不好,所以南越国是这样的,你越对我不好,我越跟你对抗,南越国是这么一种态度。

汉文帝时期对南越国的态度就比较缓和,当时的国王是尉佗,尉佗在南越国称帝,称帝哪成,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你哪能在地方称帝,应该是兴兵讨伐你,应该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制裁你,但是汉文帝没有这样。

那么汉文帝呢,他好像是什么,以德报怨,你不是在地方称帝吗,我不但不打你,汉文帝还把尉佗老家在他老家,因为尉佗是北方人,那么汉文帝,在北方在尉佗的老家来照顾了尉佗家族的人,大概给他在那儿盖了庙,让他们家族在那儿可以祭祀,同时对尉佗家族的人,对尉佗的弟弟,对尉佗其他家族都给予一定的照顾。

这件事情使得在南越称帝的尉佗非常感动,觉得你看我在这儿称帝,我在这儿做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朝廷对我怎么样,并没有惩罚我,并没有说株连我们家的人,惩罚我们家的人,惩罚我们家族的人,反而对我们家族的人是这么一种态度,所以尉佗非常感动,最后主动取消了帝号,就说我不再称帝了,他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

第四对匈奴,在对匈奴这个态度上,匈奴老是骚扰汉朝,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对匈奴也还反击,但是他的反击保持一定的限度,就是说把匈奴打跑就行了,不深入到匈奴的腹地,不继续往纵身发展,基本上就把他打跑,解除边患就可以了。

那么经过长时间的无为,经济开始发展,整个社会开始有了生机,由汉朝初期的建立,到后来汉武帝,大概经历了七十年左右,一直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汉朝的经济终于发展起来了,这个史书里有很多记载,国家的粮食更多了,粮仓全都满了,当时粮仓存了大量的粮食,有很多地方粮仓里粮食都腐烂了,国库里存了大量的钱,这个钱存了很多,以至于串钱的这个绳子怎么样,绳子都烂了,这个民间生活水平也都提高了,很多人饭吃饱了,衣服也穿得比较华丽了,当时记载,出门有马骑了,骑马据说当时骑母马都被人看不起,骑母马被人看不起,要骑公马出去,整个社会呢,生活慢慢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无为政治,所得到的这样一个结果,经济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