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教材 整体把握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材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依据。
掌握好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如何吃透教材,如何把握教材两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吃透教材1. 全面了解教材内容要想吃透教材,首先要全面了解教材内容。
这包括对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地了解。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的目录和索引,整体把握教材的内容框架,然后再对每个章节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学习。
只有全面了解教材的内容,才能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不是一知半解。
2. 善于归纳总结在学习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将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写成笔记或提纲,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
这不仅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方便日后的复习和整理。
归纳总结也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快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3. 多角度深入学习除了直接阅读教材,学生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学习教材内容。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辅助资料、参考书籍或者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吃透教材。
4. 与老师、同学讨论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教材中的知识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且可以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快地吸收知识。
5. 不断反复阅读为了更好地吃透教材,学生还需要不断反复阅读教材内容。
通过反复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不要怕花时间,多花一些时间在教材上,才能真正地吃透教材。
二、把握教材1. 抓住重点知识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重点知识。
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些比较重要,而有些则比较次要。
学生需要善于筛选,抓住重点知识,着重加强学习和理解。
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善用学习方法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善用学习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教材。
整体把握教材,提升教学效率
的不 同 的呈 现 方 式 ( 学 内容 多 以 主 题 图 的方 式 呈 现 ) 对 教 ,
2
1 2 6
3
1 8 6
5
3 6 6
6
3 6 6
总价( ) 元 单 价
4 8
1 4 8
2 4
2 4 8
1 6
3 4 8
96 ,
5 4 8
8
6 4 8
表
用 去 的钱 ( ) 元 4 0 3 5
3
3 0 2 5 2 0 l 5
剩 下 的钱 ( ) 元
总 钱 数
1 0
5 0
l 5
5 0
2 0
5 0
都 拿 着 新教 材 , 用传 统 教学 方 式 . 套 新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 数 学 学 习 内 容 要 有 利 于 学 生 主 动 “ 地 进行 观察 、 验 、 测 、 证 、 理 与交 流 等 数 学 活 动 . 实 猜 验 推 内 容 的呈 现应 采 用 不 同 的 表 达 方 式 , 以满 足 多 样 化 的学 习需 求 . 效的数学学 习活动不 能单纯 地依 赖模仿 与记忆 , 有 动 手 实 践 、 自主 探 索 与 合 作 交 流 是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重 要 方 式 . 面以“ ” 下 比例 问题 ” 例 , 谈 如 何 运用 系 统 论 的 观 点 , 为 谈 从教材整体把握入手 , 升课堂学习效率. 提 根 据 系 统 论 的 观 点 , 习 应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问题 , 后 学 然
2 5
5 0
3 0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
一门学科的教材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努力吃透教材,将其内涵与知识点完全吸收消化,进而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本文将从吃透教材和把握教材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学习教材。
吃透教材,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研读。
我们可以先通读一遍教材,了解其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然后逐个章节地细读,仔细品味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和实例。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或者荧光笔标注出重点和难点,加深记忆。
可以画思维导图或者摘写重点句子,帮助理清概念和思路。
在阅读过程中,还要不断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并尝试自己给出答案。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
吃透教材还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阅读完一章或者一节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和要点。
可以将这些总结写在笔记本上,形成自己的知识笔记。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
我们还应该不断地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交流学习的困惑和心得体会。
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的部分,从而更好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除了吃透教材,我们还需要把握教材,做到熟练运用。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通过做习题、进行实践操作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点。
在做习题时,可以尝试多种解题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要注重灵活运用知识点,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可以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用教材中的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努力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笔记,加深记忆。
在掌握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并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策略
浅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策略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的重要环节。
学生只有能够准
确理解课文的整体语境和主旨,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入分析和阅读。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浅
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策略。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对课文进行整体预判。
学生在开始阅读课文之前,应该透过标题、插图、段落标题等信息,对课文的主题和大致内容做出预判。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接下来
的阅读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查找和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的效果和速度。
学生可以根据标
题和插图猜测课文的主题,然后通过预测关键词或句子来提前了解一些课文的内容。
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句和段落来把握课文的主旨。
关键句和段落通常包含着课文
的核心观点和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分析它们在句子或段落中的作用,来推测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学生还可以通过判断句子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
关系、转折关系等,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主旨。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整体思考和总结。
阅读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应该通过回顾、
总结和思考的方式,对课文的整体内容和主旨进行复述和概括。
这种整体思考和总结可以
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
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洞察。
如何从整体把握语文课本
关键 词 : 文课本 语 阅读 新学 期一开学 , 生拿到新的语文课 学 本时, 往往 漫无 目的地翻看 , 当翻 到 自己 整体 把握 整体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孟红欣 李大威
第三 , 看单元。细读每一个单元的单
阅读这些 感兴趣 的、 故事性强 或充满趣味的课文 时 新朋友——一篇一篇 的新课文。 而过 。 也有 的同学一学期的课 程已经学 完
里面都大致介绍 了本单元几篇课 跃动着生命 活力的文质 元说 明, 就津津有味地阅读一番 , 其他部分则一 翻 洋溢着时代气息 、 兼美的新课文 , 如沐春风 , 如暗得灯 , 让人 文 的主要 内容 , 并提 出了对本单元课文的 娓娓道 来 , 如见 其 阅读提示 。以第一单元为例 , 其单元说 明 了, 还不知道每 一单元的单元提示讲 了些 兴奋 不已 。叙 事散 文 , “ 有游子对父亲背 什么 , 课文 后面附 了些什么。其实这 些做 人 , 闻其声 ; 如 诗歌 戏剧 , 内心 独 自 , 见 为 :本单元 的几篇课 文 , 如
不可轻视 。 习。翻开教科 书 , 会发现又结识 了不少 价 值 , 你 关键词 : 语文教学
发展
师生互动
综合
¨ 动 " 语 文 课 生 动 起 来 互 让 窒
一甘肃省会宁县枝阳中学 武 平
持 ,园丁 ” “ “ 、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岂不是 决 ,若有小组还不能解决的 ,提交全班讨
第二 , 目录。目录犹如全 书的窗 口, 线 索 ,铁 骑兵》 看 《 以离开大 队的骑兵 的行踪 由此观 望 , 便可 了解本册共 2 课 , 9 分为七 为线索 ,苏珊・ 《 安东尼》 以苏珊 ・ 安东尼争 然后体 个 单元 , 中最 后两个单元为文言文和古 取妇女选举 权的斗争过程为线 索 : 其
教学设计树立统筹意识的意义
教学设计树立统筹意识的意义
所为统筹,从表层来看,就是统一筹划的意思。
从深层来看,一个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即:统一筹测(预测)统一筹划(计划)——统筹安排(实施)——统一运筹(指挥)——统筹兼顾(掌控)。
更通俗的讲就是通盘筹划统筹全局。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系统思维下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进行教材资源和教学目标的统筹,即对单元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进行全盘规划。
一、通读教材,整体把握
这里的通读,教师要以纯粹的读者的身份进入,欣赏文本更直接、最纯粹的美。
教师要通读单元页、课文、课后习题、生字词、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单元板块,在通读的过程中,用内心与文字对话,获得第一手最真实的阅读感受。
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联系自己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发现独特的教学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建立有关教材的方方面面的联系,单元整体建构就会自然形成雏形。
二、内容统整,教学实施更有效
(一)关注文体特点,落实达成路径
(二)单元统整教学方案
基于对学生学习规律和语文学科基本规律的把握,以及对本单元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把握,笔者试将本单元内容进行教学统整。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重在整体,是系统思维的体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目
标把握上,要有课程全局意识,做出选择;在教学资源选择上,要有统筹意识,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根据拥有的资源和学生学习的规律灵活布局,该合要合、该拆要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多一些,教学质量就会更高一些。
如何理解和认识整体把握教材
如何理解和认识“整体把握教材”的内涵和意义“整体”是相对于“个体”来讲的, 它具有总结性、概括性和统领性的作用。
而语文中的整体把握教材, 则要求要把握教学阶段的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总目标和分目标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怎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整体目标和分目标之间的关系呢?整体把握教材旨在使教师你能够对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目的、阶段目标、文本内容有比较清晰地概念。
作为一个老师, 只有对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 才能更明晰自己的教学目标, 才能够把握准确的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把握好语文教材的内同和教育价值之间的关系。
他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只有从课程、教材、教学三个不同方面的关系出发, 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语文教材, 才能够对语文教材的教育价值有深切的认识。
一、明确阶段目标, 整体把握教材使用方向。
在进行教学之前, 我认为我们都要先做一件事——重温新课程标准, 要静下心来对它的阶段目标进行通读, 既要注意前后联系, 又要重点读懂对应学段的目标, 做到胸中有数, 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任务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接下来, 我们要对教学参考中的“教材说明”部分认真阅读, 对要使用的整册教材从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地了解, 对重点部分内容反复领会, 掌握其精神实质, 以便在教学中做到不折不扣地落实。
最后是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整体上感知这一组文章的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之间的联系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趋向, 使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从“大局”出发, 保证教材内容整体推进的方向。
二、明确课程, 教材、课时教学的要求。
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科学的定位。
分析教材首先把握好年段要求。
其次是把握好教材的阶段要求, 最后把握好课时要求,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不会有较大的偏差。
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教育价值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读”教材-文档资料
“三读”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和数学教师的集体智慧。
教师对教材(尤其是新版教材)解读得是否全面、到位、深刻就意味其备课和上课的有效性。
三读(读通、读懂、读透)教材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怎样进行“三读”教材呢?一、读通――通读教材,整体把握通读教材就是全面把握教材的标准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内容的“前联”与“后孕”,对全套数学教材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进行通读。
理清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各学段教材编排意图,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进行衔接。
二、读懂――细读教材,理清脉络通读教材,把握了整套教材的逻辑关系后,就要细读教材,理清脉络,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
只有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才能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读懂教材可以从读懂主题图、对话、旁注、留白、例题、习题等方面切入。
1.读懂主题图新教材变化最大的就是以主题图的形式来呈现知识背景。
主题图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如果,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主题图呈现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场景。
它呈现给我们的显性信息是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过山车、摩天轮、小火车等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隐蔽信息暗示了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让学生观察每种游乐活动的人数,并说一说他们是几个几个坐在一起的。
从而开始了“几个几”的学习,让学生数小朋友几个几个在一起,就突出了现实情境中加数相同这个特点,为乘法意义的教学做了扎实准备。
2.读懂例题例题是数学教材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基本的范例。
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高中数学教材?
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高中数学教材?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其有效利用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作为教育专家,我个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将高中数学教材的价值最大化:一、整体把握教材结构,构建知识体系1. 通读教材目录和引言: 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内容编排逻辑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宏观把握知识体系。
2. 分析章节内容: 明确每章节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难点突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3. 重视知识点间的联系: 关注不同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避免碎片化学习。
二、探索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核心概念1. 精读教材内容: 认真阅读理解每节内容,并对重要概念、定理、公式进行标记,加深理解和记忆。
2. 分析例题和习题: 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尝试独立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三、增强学生参与,优化教学设计1. 了解学生学习基础: 参照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制定全面的教学策略,避免“一刀切”。
2. 创设有效学习情境: 利用形象的课堂互动、分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注重方法和技巧的传授: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利用多种辅助工具,提高学习效率1. 合理利用课本配套练习册: 通过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2. 利用网络资源: 依靠网络平台搜索相关知识点、学习视频、学习资料等,补充和拓展教材内容。
3. 积极参与数学竞赛和活动: 参与竞赛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五、崇尚学习反思,不断创新学习策略1. 及时总结学习成果: 不定期回顾学习内容,整理学习笔记,将知识系统化、简明化。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充分吃透教材并把握教材,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如何吃透和把握教材的一些建议。
吃透教材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学习者应该仔细阅读教材并注重理解每一部分的意义和作用。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标记重要的段落、用自己的话归纳概念、进行问题和答案的整理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吸收教材的内容。
要通过深入思考和讨论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
学习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实例分析等方式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将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对教材的透彻理解。
学习者还可以将教材和其他资源相结合,拓宽对教材的理解。
可以通过参考其他书籍、查阅相关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来加深对教材的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不同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对教材的理解。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学习者应该能够把握教材,即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学习者应该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解决问题。
这需要学习者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解题、进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加强对教材的把握。
学习者还应该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集中学习和复习。
通过分析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确定教材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检验和巩固对教材的吃透和把握程度。
可以进行自测、做题、参加讨论等方式来检验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博兴县庞家镇第一小学李小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阐述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也强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整体把握,就是把握课程创设的语境,把握作者的基本倾向或观点,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
(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概论》)。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
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形成对一篇课文完整的鸟瞰式的全景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课程标准》提出的“整体把握”不等于仅仅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对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方式,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零敲碎打的分析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所带来的弊病。
那么,阅读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文章哪些方面的内容?《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教学目标有这样一条规定:“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由此可知,整体把握课文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
摸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3.初步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4。
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整体把握课文呢?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抓文章题目。
题目是对课文的高度概括,题目就像课文的眼睛、窗户。
课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揭示全文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抓住题目也就是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实效性.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梳理问题的顺序。
通读教材
通读教材”——小学数学教师必修之课——校本教研体会我市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已近九个年头,第一届用新教材的学生也已是九年级的学生,而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的教师却也非常少。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理不清教材中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要么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要么把握不准教学要求,要么不知学生以后还会学哪些知识,应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什么铺垫,形成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在如此迷茫的情形下,我校数学教师确定校本教研的主题为“通读教材”,即系统研读一到九年级数学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在教研过程中越发觉得“通读教材”应作为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必修之课。
因为“通读教材”可以使自己教学时更加游刃有余:一、系统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部分系统研读小学一到六年级教材与初中教材,可以理清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更好地把握每课时的教学要求。
如三年级上册教学四边形的周长时,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在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单元学习感知,没有经验的教师当初教学时,往往只引导学生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而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致使到三年级教学周长前需要再用一课来做此铺垫。
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
二、整体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通读教材”时,实际上我们也用很大的精力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到第三学段各部分知识的内空标准,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弄清《课程标准》与原《大纲》比加强了哪些内容,削弱了哪些内容,了解各学段教材分别具有什么特色,以更好地把握每学段、每部分、、每单元、每课时教学要求。
如在教学“图形与变换”这部分内容时第一学段(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教学要求是: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议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如何把握教材
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
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就是要了解整套 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把握教材的知 识体系。从整体上了解各个年段教学内容的 分布情况,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以 及相互联系。从整套教材、一册、一个单元、 一节课去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这样才能在 教学中做到瞻前顾后,注重知识的融合,确 保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快来数一数.
注: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不 满一个的都按半格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底 6 长 6
高 4 宽 4
面积 24 面积 24
观察拼出 的长方形和原 来的平行四边 形,你发现了 什么?
a表示底
h表示高 s表示面积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底 × 高 = 面积 长 × 宽 = 面积 S = a× h S=a · h
月球探测活动。
我校二年级学生为玉树灾区捐款960元。
城前镇中心小学
赵冉冉
我有三个内 角,我的内 角和一定比 你们大!
哼!我的内 角和也不比 你们小啊!
哼!我的个头大, 我的内角和才是 最大的!
剪一剪
180°
180°
剪一剪
折一折
180°
1 3 2
锐角三角形
折一折
180°
1 3 2
钝角三角形
10 1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738元 690元 345元 450元 290元
600
总共184天的时间里,有242个国 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世博会。
广州亚运会,共获得416枚奖牌,其中 金牌199枚,银牌119枚,铜牌98枚。
2010年10月,我 国嫦娥二号卫星
发射成功,这是 全球迄今127次
(每组卡片中,哪三个角可以组成三角形?)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教材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
而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只有真正理解了教材,掌握了教材的要点和重点,才能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吃透教材、把握教材进行探讨。
一、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第一步,就是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
这需要我们细心阅读教材,认真思考教材内容,对其中的概念、原理、规律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精读教材。
精读教材,就是先通读一遍教材,对整个教材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再逐章逐节地进行细读,对重点内容、关键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2.注重笔记。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好笔记,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记录下来。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方便后期复习。
3.多思考问题。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提问。
这个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规律可循?通过不断地提问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二、抓住教材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教材内容往往层出不穷,我们需要用有限的时间去掌握更多的知识。
所以,我们需要抓住教材的重点,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
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教材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课文、习题、案例等多种形式来总结教材内容,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总结和归纳。
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巩固,比如做练习题、讨论习题、做模拟考试等,来加深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只有抓住了教材的重点,才能更好地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三、注重知识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
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把握教材
6
多音字
7
成语中叠词
8
形近字
(2)阅读
精读课文24篇:咬文嚼字、精神营养、发展 语言 略读课文8篇:粗知大意、迁移方法、独立 阅读 选读课文8篇:自主选择、自己阅读、自我 检测
①基本目标
a.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 问。 c.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 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d.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感情。 e.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f.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 文,练习复述课文。
(3)教材编写 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 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 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教学建议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 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 式教学。 (5)评价建议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 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a.重视小练笔
课后练笔 《荷花》: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 喜欢的花。 《争吵》: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 一件事情。 《卖木雕的少年》: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 年。” 课后练习 《燕子专列》: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 《她是我的朋友》: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 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
师:太好了!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 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 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 干些什么呢? 生: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生:在向我们招手微笑。 生:想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师: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 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齐读。
读透教材 整体把握——"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及思考
率是 1 0 0 %。
不是 指所有 班级参 加兴趣 小组 的人数都是 6 0 %?
1 1 0 %表示什么? 超过 了1 0 0 % 说明什 么? 6 . 回顾我们 对这 些百分 数 的研 究 , 你 能 用一
Jf Ao×UE yUEK ANXl A0XUEB AN
的不同还是 比较 明显的 , 而 哪种编排 更利于教 学 ,
( 2 ) 用百分 数和分 数分 别制作 的营养成 分表 ,
哪个好? 3 . 估一估方太公司的销售进度 以及销售量。
需要结合教学 实际进 行具体分析。 对于 “ 百分数的 意义 ” ~课 , 苏教版采用 了比较投篮的命中率引入 ,
关于百分数 , 你 想了解什 么?
一
: 、 简洁明了 , 学会读写
1 . 你在哪里见到过百分数?
2 . 读信息。 慈溪市 学生 的近视率情况 : 小学生
2 8 %、 初 中生5 3 %、 高 中生7 1 %; 学 校有6 0 % 的学生
参加 了兴趣 4 7—
句话概 括百分数表示什么吗?
在体现 它的生活 化 , 无论 是主题信 息还是 练习题 , 都让学 生深切感 受到百分 数在生活 中有着广泛 的
四、 巩固新知 , 丰富 内涵
1 . 看 图想百分数。
应 用。 而通过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
之几 以及0 . 6 %、1 0 0 %、 3 0 0 %等文字的描述 , 又进 一 步明确了百分 数的内涵与外延。 在本课 的设计 中, 从 学生难以概括出百分数的 意义可以看出 , 其实没有把 内涵落实到位。
1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读教材整体把握
作者:许琦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7年第11期
[摘要] “百分数的意义”属于典型课例,围绕它展开的教学设计数不胜数,出彩者甚多。
针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特色,从实践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参悟百分数的定义、熟练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能够辨识并区分百分数和一般分数,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
[关键词]百分数;意义;概念;教材;把握全局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33-01
对于“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我先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生活信息——初步读写——口头释义——语言描述——深入参悟分数的多义性——辨析百分数的特征——强化训练。
可是,效果不太令人满意,于是我重新审视教案,力图找出其中的症结。
一、初步设计,牛刀小试
(一)直入主题,揭露课题
对于百分数,你知道些什么?
(二)简明扼要,学会读与写
1.你在哪些地方遇到过百分数?
2.读取信息。
红安县中小学生身高达标率情况:小学生达标率为28%……
3.书写百分数时先写前面的分子,再写后面的百分符号“%”,此符号名为百分号。
“150%”这个数读作“百分之一百五十”。
4.这堂课着重研讨百分数的意义。
(三)形象示例,锁定意义
1.“小学生的身高达标率为28%”有什么意义?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述。
2.反馈。
A.绘图
小结:借助图例能直观感知“28%”的含义为“小学生身高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28%。
B.手势比画:如果用一定长度的距离代表人数总量,那么身高达标人数该如何表示?为何代表总人数的间距改变后,代表身高达标人数的间距也发生相应变化?
3.初、高中生的身高达标率又该如何比画呢?
4.哪个学段的学生身高状况令人担忧?是不是小学生身高不达标的人数一定是最庞大的?
5.谈谈另外三个百分数的现实涵义。
100%有什么意义?60%呢?是不是说明每个班级参加植树活动的人数都占班级总人数的60%?大于100%有什么玄妙?
6.回顾以上研讨过程,你能概括百分数的定义吗?
(四)巩固新知,完善内核(略)
(五)小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六)课外延伸
俚语中的百分数和千分数。
二、找出不足,课后反思
这个教学的立足点在哪里?给出了林林总总的材料,“意义”有没有渗透到位?显然,我并未将新知与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单纯推出新知,独木难支。
教材解读正确与否关系到一堂课的命脉,是否能勘探并挖掘出课本所蕴含的理念和目标,是摆在首要位置的问题。
人教版课本文字叙述量少,对话图与示意图多。
虽然图解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但有些内容文字叙述少,学生很难把握其真实意图,只有结合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才能把握编撰意图及本节课的重难点:重在体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务实作用。
各版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略有不同,哪种教材适合开展教学,需要结合学情和校情具体参详。
对于“百分数的意义”一课,苏教版采用的是投篮时的击中几率;北师大版多了一个黄豆发芽几率的导入。
针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特色,只有对其进行融通整合,才能确立稳妥的教学目标:从实践经验出发参悟百分数;熟练百分数的通行写法,辨识并区分百分数和一般分数;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
三、瞻前顾后,明确“两点”
生长点,是学习的地基,“前情”是学习的钢结构。
学习百分数的时候,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整数、小数和分数,尤其是“求两个数之间的占比情况”。
百分数与以往这些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通过“前情提要”,能把百分数置于整个大背景下,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明晰。
然而,原教案只在第四道程序中将百分数与分数作了表面对比,使得学生囿于分数意义而无法释怀,纠结于把“1”等分成100份。
延伸点是学习的内核,掌握好“百分数的意义”对将来百分数的应用、比的应用以及统计知识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此,应使学生知晓,百分数所表示的两个数(或量),可以代指部分与整体,亦可代指部分与部分。
总而言之,只有洞彻教材,全局把控知识体系,教学才能落到实处,教学效果会能理想。
(责编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