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示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7分)(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
(8分)【答案】(1)洪旱灾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2分);同一年份,旱灾与洪灾程度呈负相关(2分)。
夏季风各年强弱不一,引起降水年际变化大(1分);夏季风强盛的年份,降水量大,该年份洪灾严重则旱灾较轻(2分)。
(2)加强气象灾害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应急机制;推行防灾保险;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兴修水利设施,增强引排水和蓄洪抗旱能力;山区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引导民众迁出洪灾多发区,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
【解析】(1)从洪旱灾害的变化趋势和两者的关系来分析。
虽然洪旱灾害的变化有波动,但总的呈上升趋势。
同一年份旱灾与洪灾程度呈负相关。
我国之所以洪、旱灾害频繁,主要是因为受季风的影响,尤其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夏季风各年强弱不一,引起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风强盛的年份,降水量大,该年份洪灾严重则旱灾较轻。
反之亦然。
(1)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应从监测、预报和防御两方面来分析。
防御包括非工程性防御和工程性防御措施,前者有规划、法律、管理、减灾教育等。
如加强气象灾害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推行防灾保险,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
后者如兴修水利设施,增强引排水和蓄洪抗旱能力,山区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引导民众迁出洪灾多发区,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与防治。
2.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答案】A【解析】冰川面积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向阳的方向,是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的结果。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含答案
3.1962年~2007年,##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
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
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
D.该问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解析:选C 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种植冬小麦的北界将向北移;农牧交错地带将南扩;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出现增多,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气温升高使微生物的分解加快,使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4.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 >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核心要点掌握好———————;1>对农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的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最终后果如下图所示.
<2>对工业的影响: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工业结构调整,具体如下图所示.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缓解气候变暖的对策
南方山地多热量多差异水分多空间分布地域性不均衡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分布具有地域规律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用性用途又有航运旅游的用途河流既有发电灌溉功能综合利用异及生物资源变化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因地制宜热带雨林地区由于水热资统筹兼顾源充足因此动植物资源丰综合利用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合理利用开发利用不断减少珍惜节约举例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社会性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以煤炭为例能源时期时间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内燃机的问世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汽车飞机船舶制源需求量少人们一发展背景直以地球上分布广泛而容易获取的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石油消费量增加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煤炭地位初级阶段其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主要能源木柴水力煤炭在能源中居优势地位其开发利用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煤炭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石油天然气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造业兴起各工业部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开发和使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后煤炭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到现所有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三能源资源及其分类1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练习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读下面漫画“不要等到那一天”,回答1~2题。
1.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国际性河流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2.为了抑制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当前人类应该()①保护森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③合理灌溉,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④使用清洁能源,减少CO2排放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解析:第1题,漫画反映了人们即将被海水淹没的情景,这是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
第2题,全球变暖是由于人们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排放CO2造成的,所以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排放,同时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对CO2的吸收。
答案:1.D 2.D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的最主要原因是()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B.生活更舒适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D.粮食作物产量提高解析:冰川融化将使埋藏在冰川下的矿产资源“出露”,容易开采。
答案:A4.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温炎热难耐B.国家被淹C.风暴潮加剧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解析: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海拔较低的图瓦卢被淹没。
答案:B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变暖对粮食安全有利的世界大国为()A.巴西B.澳大利亚C.印度D.俄罗斯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和四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俄罗斯的粮食增产。
答案:D6.根据图示内容可以判读出气候变暖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关系为()①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国家粮食产量增加②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国家粮食产量减少③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低纬度国家粮食产量减少④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的国家粮食产量增加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出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国家粮食产量增加,使北半球低纬度国家粮食产量减少。
高考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对策》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对策》练习题含答案[2023·福建连城一中月考]观测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海冰面积大量减少。
且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变暖速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极地放大效应”,然而“极地放大效应”在南极却不明显。
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南极大陆,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A.南极地区地面辐射更强,地面热量散失得更多B.南极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多大风,增温不明显C.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多,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变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极地放大效应”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全球水循环更新速度加快B.北冰洋航道通航时间缩短C.北极地区极光现象明显增多D.欧洲和北美洲极端天气增多[2023·山西运城月考]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即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受大气降水(固态、液态水)、气温及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下图示意2011~2016年祁连山中段北坡“七一冰川”26个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随海拔的梯度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七一冰川”月平均冰川物质为最大正平衡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9月4.形成“七一冰川”1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状态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冰川消融量少B.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雪天气多C.积雪表面反照率低,消融加剧D.受风吹雪影响,降雪积累少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地区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会导致()A.林线下降B.降水增多C.雪线下降D.冰川萎缩[2023·湖南卷]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
下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
据此完成6~8题。
6.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A.金属及金属制品B.化工制品C.机械制造产品D.电子产品7.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A.环境成本高B.人力成本高C.营销成本高D.研发成本高8.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①扩大国际市场②提高创新能力③强化产业升级④承接产业转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1.C本题考查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快的原因。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
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B.逐步变冷C.先冷后暖D.先暖后冷【答案】D【解析】由图中可看出,海岸线的位置先向陆地推进,即海平面上升,说明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海岸线又向海洋后退,即海平面下降,说明是由于气候变冷所致,故D正确。
【考点】气候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2.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图所示)。
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答案】A【解析】全球变暖,降水变率会增大,而不一定会是降水量减少,B错;芬瑟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C错;芬瑟岛形成历史悠久,属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无关,D错;用排除法,可选A。
【2】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芬瑟岛的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区,雨林种子可传播到此;雨林区,降水多,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故植物根系埋藏较浅,且向水平方向延伸;芬瑟岛处于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南信风,为其带来丰沛的降水;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考点】该题考查沙漠和热带雨林成因。
3.图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题。
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
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1.下图是某地理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后我国局部地区陆地轮廓预测示意图。
回答下题。
【1】下列人类行为最可能导致该地理现象出现的是A.过度开垦B.资源调配C.填海造陆D.乱砍滥伐【答案】D【解析】该地理现象为海平面上升,由全球变暖引起,而引起全球变暖的人类行为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故选D。
【2】该地理现象导致我国东部消失的陆地说明海平面上升约为A.50m B.100m C.150m D.200m【答案】D【解析】被淹没的地区主要是我国三大平原,而三大平原的平均海拔为东北平原200m以下,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在50m以下,故选D。
2.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两者趋势相同,为正相关的关系。
正比需要呈一定的线性数量关系,而图中只能显示趋势相同。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2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答案】A【解析】图中四地温度发生波动,但是四个地区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波动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3.蒸发量指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量。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含参考答案)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一、单选题读“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距平是指实际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回答下列各题。
1.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时升时降D.波动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D.全球各地平均气温升高下图为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示意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温室气体排放A.美国始终最大B.美国人均高于中国C.欧盟持续增加D.中国处于较高水平4.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可能会A.提高粮食生产稳定性B.导致生物物种大量增加C.缩短高纬河流封冻期D.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5.(题文)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2012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
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注: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6.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正相关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7.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A.共同性B.持续性C.公平性D.阶段性8.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减缓工业化进程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150~500 m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海平面将上升10~95 cm10.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②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④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C.生产工艺水平低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近100多年,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全球2浓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
据此回答1~2题。
1.因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2排放量.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因蒸发强烈,将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不会变大,但冬季0℃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将北移。
第2题,为减少2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利用技术和能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
天然气属于含碳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也要排放2。
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不会减小2浓度。
【答案】 1. 2.B(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3~4题。
3.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强烈B.日地距离缩短.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解析】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冰川融化量增大,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第4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使海水增加,海平面上升。
【答案】 3.D 4.A5.(2012•广东会考)下图反映了近 2 万年海平面高度变化。
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大约距今( )A.17 千年前后B.11 千年前后.5 千年前后D.2 千年前后【解析】海平面下降,是因为水分存留在了陆地上。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Ⅰ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现象表现出来的?A. 温室效应B. 海平面上升C. 极端天气事件D. 植被分布2、以下哪项不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A. 预言自然灾害频发B. 农业生产不稳定C. 海平面上升导致城市淹没D. 森林火灾增加3、题干: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人类活动产生了以下哪种影响?A. 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B. 部分沿海城市淹没C. 高山冰川融化加速D. 森林火灾次数减少4、题干: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森林植被覆盖扩大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 海洋生态系统退化5、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列现象中,最能直接反映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A、南极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低洼岛国的安全B、北半球部分地区的冬季变暖,更适于冬季滑雪运动C、亚热带地区热带病发病率有所上升,热带植物分布范围北扩D、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干旱、极端高温等6、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多样,下面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全球变暖可能延长一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加作物产量。
B、干旱区域可能会成为新的适宜农业种植区。
C、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部分低洼农田盐碱化。
D、气候变暖会提高病虫害的繁殖速度,影响农业生产。
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极端天气事件增多;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农业生产受影响。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具体表现是()。
A. 气候变暖导致农业生产区域南移B. 气候变暖使部分农作物产量增加C. 气候变暖使全球粮食产量普遍下降D. 气候变暖使得棉花、水稻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8、下列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D【解析】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③台风、⑤寒潮;②滑坡属于地质灾害;④风暴潮属于海洋灾害。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答案】C【解析】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一是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二是由于其地形,气候,植被等原因,成为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地区。
【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b。
B地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防护林工程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减轻或治理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也是为了保护沿海地区免遭台风,海浪等的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
开展对北极地区的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的增长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增长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
(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平均每年增加_____________(ppm)。
(2)计算一下1958~1968年十年间CO2(3)为什么大气中CO的含量与日俱增?2的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4)大气中CO2(5)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的增多,使气候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后果。
2【答案】(1)C(2)0.7,加上森林大量(3)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大量CO2被砍伐所致。
(4)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
(5)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如现在温带由于气温升高,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干旱的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亚寒带某些地区则因气温升高,将会适应温带作物的生长。
(任答2点)【解析】第(1)题,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断上升,尤其是1950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由图可以看出,C曲线符合。
第(2)题,由图可知:1958~1968年十年间CO2平均每年增加(318-311)/10=0.7pmm。
第(3)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第(4)题,据图分析: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波动上升。
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是: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
大气中CO2的增多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等方面。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分析回答(13分):喜马拉雅地区总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每课一练(中图版必修1)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一、选择题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示,中心事象(X)是指( )A.海平面的上升 B.城市数量增多C.动物数量减少 D.冰雪覆盖扩大2.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规模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解析】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入侵,沿海低地被淹,海洋侵蚀加剧,陆地排污受阻等一系列问题。
CO2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使海平面升高。
【答案】 1.A 2.D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3~4题。
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解析】由图示可知,这种“环境变迁”发生在大陆沿海地区及部分岛屿上,可推知有可能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答案】 A4.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解析】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答案】 B读下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5~7题。
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5.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C.②和④ D.③和④6.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7.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阿尔金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
下图为“1960—2010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间()A.冰川面积显著增加B.气温波动下降C.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D.冰川消融面积过半【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冰川面积在减小,A错;气温波动上升,B错;由于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故C正确;1970年冰川面积约为350km²,2010年约为300km²,消融量并未过半,D错。
【2】导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寒潮频发C.地壳抬升D.流水侵蚀【答案】A【解析】该图表示的是近50年来的冰川面积变化,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尔金山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气候变暖及其影响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B.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C.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气温距平变化趋势判断,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A、C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B对。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D错。
【2】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反射太阳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D.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答案】D【解析】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保温的效应,D对。
温室气候直接吸收、反射的太阳辐射较少,A、B错。
对地面辐射大量吸收,不是反射,C错。
【考点】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温室气体与大气保温效应。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卷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卷1.以下关于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概述,合理的是()A.暖和期较长,冰冷期偏短B.干旱期清楚善于湿润期C.重生代以干旱气候为主D.不时处于动摇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分歧【答案】A2.在地质时期,地球外表阅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不属于这几次大冰期的是()A.震旦纪大冰期B.石炭——二叠纪大冰期C.第四纪大冰期D.侏罗纪大冰期【答案】D3.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A.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全球气温变化呈动摇下降趋向B.距今约1万年的人类历史时期处在地质历史时期最后一次冰冷期的前期C.该图反映了小尺度气候变化D.这一时期的气温变化对现代气温没有影响【答案】B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A.使全球生态系统愈加平衡动摇B.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式发作变化,同时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添加C.气候变暖会使某些软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减小D.全球变暖对一些地域的生态系统形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答案】D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下面的某地树木年轮表示图,回答5~6题。
5.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冰冷——暖和——冰冷交替变化B.暖和——冰冷——暖和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6.在M时期,该地最能够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患终年发作【答案】 5.B 6.C全球气候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严重的环境效果,其缘由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其结果影响到诸多范围。
据此完成7~9题。
7.全球气候变暖将能够招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A.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亚热带针叶林退步为苔原C.温带草原变化为热带草原D.青藏高原上的平地冰川总量增多8.全球气候变暖将招致海平面上升,将不会影响到()A.海陆间水循环B.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9.以下措施有利于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A.维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B.城市郊区树立防护林带C.开发应用太阳能、风能替代传统动力D.将火电厂树立到森林茂密的中央【答案】7.A8.B9.C10.读下面两图,回答以下效果。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总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气候变暖【答案】D【解析】注意图中冰川面积的变化数值自中心向四周扩大,看清楚1972与2011年面积变化曲线的差异。
根据图示判断冰川面积在减小,风力对冰川的侵蚀作用很小;地壳抬升,海拔升高,温度会降低,冰川变化融化减少;冰川所处位置气温低于0℃,没有流水搬运作用;所以冰川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大,故选项D正确。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答案】C【解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即该流域冰川面积进一步缩小,那么也就是说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升高,蒸发会加剧,所以干旱程度加剧。
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
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B.逐步变冷C.先冷后暖D.先暖后冷【答案】D【解析】由图中可看出,海岸线的位置先向陆地推进,即海平面上升,说明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海岸线又向海洋后退,即海平面下降,说明是由于气候变冷所致,故D正确。
【考点】气候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3.下图中甲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图”,乙是“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测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合两图信息,该地区所处大陆可能是南美大陆B.甲图中自然带可以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C.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D.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答案】D【解析】结合两图信息,该地区所处大陆可能是北美大陆;甲图中自然带可以反映纬度地带性规律;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全球变暖,阿尔卑斯山雪线将上升;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
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09年12月7日-19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针对发达国家的“奢侈排放”、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排放”以及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问题各国争论不休,意在求得所有国家的公正、有效参与。
右下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二氧化碳的变化呈现出()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正相关关系D.负相关关系【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也呈上升趋势,说明全球平均气温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2】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A.非洲人口迅速增加所致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C.石油价格上扬,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所致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答案】D【解析】导致二氧化碳溶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森林的减少,导致吸入二氧化碳能力减少,工业发展排放二氧化碳增多。
【考点】该题考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增多原因。
2.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2)。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答案】A【解析】观察图中2011年与1972年冰川面积相比,冰川面积在缩小,说明冰川在大量融化,而影响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可知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地壳抬升、流水搬运与冰川面积变化无关,B、C错误;风力侵蚀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D错。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答案】C【解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隐含了冰川面积还在缩小,冰川侵蚀作用减弱,A错;西北地区河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融化水量减少,绿洲面积和流域面积减小,B、D错误;冰川面积在缩小,地面发射率减小,地面增温,干旱程度加剧,所以选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近100多年,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全球2浓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
据此回答1~2题。
1.因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
A.改变能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2排放量
.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解析】 第1题,全球变暖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因蒸发强烈,将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不会变大,但冬季0℃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将北移。
第2题,为减少2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利用技术和能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
天然气属于含碳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也要排放2。
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不会减小2浓度。
【答案】 1. 2.B
(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3~4题。
3.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强烈 B.日地距离缩短
.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 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冰川融化量增大,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第4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
使海水增加,海平面上升。
【答案】 3.D 4.A
5.(2012•广东会考)下图反映了近2 万年海平面高度变化。
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
大约距今( )
A.17 千年前后B.11 千年前后
.5 千年前后D.2 千年前后
【解析】 海平面下降,是因为水分存留在了陆地上。
因此海平面越低,地表冰川覆盖面积越大。
【答案】 A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
的森林环境里。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6~8题。
6.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
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
7.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8.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析】 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恰好相反。
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1月0 ℃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
【答案】 6.B 7.D 8.
(2012•淮安期中)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0.在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
.河流水灾常年发生D.海平面下降
【解析】 第9题,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厚。
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厚,中间薄,可知A 为正确选项。
第10题,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
【答案】 9.A 10.D
(2012•江西吉安模拟)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物带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A.海平面上升B.城市数量增多
.动物数量减少D.冰雪覆盖扩大
12.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规模
.保护人类化遗产
D.控制大气中2的含量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中心事象(X)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与各个选项联系加以分析,不难得出中心事象(X)为海平面上升这一结论。
第12题,由上题结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应该是通过控制大气中的2含量,以减缓全球变暖。
【答案】 11.A 12.D
二、综合题
13.IP(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
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1℃~6.4℃。
全球气候的变化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比重
(1)读图分析1952~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总体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2的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________季较多,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此谈谈我国控制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
所占比重一直在40%以上,且变化不大。
这与东部地区经济
发达,能消费总量大,矿物能在能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较大,而水电等清洁能所占比重较小密切相关。
第(2)题,我国北
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释放大量的2。
第(3)题,依
据原因分析措施即可。
【答案】 (1)东部地区比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变化
不大。
东部地区能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消费构成的比重大。
(2)冬 北方冬季燃煤取暖释放大量的2
(3)提高能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消费比重;发展清洁
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调整产业结构。
14.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部分地质时期曾出现过________次大冰期,________次大间冰期。
(2)该图所反映的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温暖期较______,寒冷期
________;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________,但新生代以
________期为主。
【解析】 冰期是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时期,间冰期
是两个冰期之间气候相对较温暖时期。
【答案】 (1)两 两
(2)气候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3)长 偏短 交替 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