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做法

合集下载

中式古建屋顶

中式古建屋顶

中国古建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国古建筑2010-08-22 09:46:38 阅读12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

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

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

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

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做法大全(综合版)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做法大全(综合版)
垂脊: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顶建筑 中,除了正脊和戗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走势下垂。
戗脊: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
出檐: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 顶,宋朝称九脊殿、 曹殿或厦两头造,清 朝改今称,又名九脊 顶。为中国古建筑屋 顶样式之一,在规格 上仅次于庑殿顶。歇 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
种,其样式最早可见
于汉阙石刻。
重檐歇山顶 天安门
单檐歇山顶 雍和宫天王殿
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 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 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 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 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 众殿堂等都用歇山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做法大全 (综合版)
序言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 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以及 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 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 廓线变得愈加丰富。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
硬山顶——广智院一角
硬山顶
• 历史 硬山顶出现较晚, 在宋朝的《营造 法式》中未见记 载。可能随着明、 清时期广泛使用 砖石构建房屋, 硬山顶才得以大 量采用。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其独特特征之一,它们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

在中国古建筑中,有许多种不同的屋顶形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形式。

1.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弯曲。

这种屋顶形式通常被用于寺庙、宫殿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如故宫和泰山。

2.温州式屋顶:温州式屋顶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四斜面,呈流线型,两端逐渐上升。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江浙一带的传统建筑,如园林、民居等。

3.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形似悬崖山峰。

它的特点是坡面曲线弯曲,形成多个起伏。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庙宇和皇家建筑中,如岳阳楼和佛教寺庙。

4.歇山脊式屋顶:歇山脊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上翘。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中国北方的古建筑,如北京的天坛和北海。

5.伞盖式屋顶:伞盖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它呈圆锥形,像一个大伞盖。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建筑中的亭子、塔等,如灵鹫寺的宝塔和古代园林中的亭子。

6.桁架式屋顶:桁架式屋顶是西方古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木质或金属的桁架结构,形成三角形。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教堂、大厦和博物馆等建筑中。

7.平顶式屋顶:平顶式屋顶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平坦且简洁。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和现代住宅等。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受到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的影响。

每种屋顶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这些屋顶形式不仅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

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

古建筑之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 殿 式 顶 、歇 山 式 顶 、 悬 山 式顶 、硬山 式顶、 攒尖式 顶和录 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 殿 顶 、 歇 山 顶和 攒尖顶 又分为单 檐和 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 棚 式 屋顶。此外, 歇山式 还分出 一种极 少见的 十字歇 山顶。
古建筑之 歇山顶
戗 脊 :上层屋檐角部的屋脊 角 脊 :下层屋檐角部的屋脊 博 脊 :1.歇山山花下的屋脊 2.重檐屋顶,下层檐围 绕屋身的屋脊(也叫做围脊)
古建筑之 歇山顶 左图为单檐歇山(蓬莱院后院三清殿 )
悬 山 顶 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 出墙外 (屋顶 左右屋 檐出山 墙), 又称挑 山。
(梁 ,台湾称为通梁,图中大通、二通即为 大梁、 二梁。 束 仔 ,位于两组斗 拱 之 间 的弯月形实心木构件,也称月梁)
古建筑之结构框架
左图为结 构 框 架 示 意 图
古建筑之结构框架
左图为结 构 框 架 示 意 图
古建筑之结构框

左图为结 构 框 架 示 意 图
古建筑之结构框

左图为结 构 框 架 示 意 图
古建筑之 攒尖顶
下面为六角重檐攒尖顶,上面为四角 重檐攒 尖顶
古建筑之屋顶
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 角攒尖 顶)、 保和殿 (重檐 歇山顶 )
录 顶 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 做成四 面坡四 向(或 多面坡 多向) 。垂脊 上端有 横脊, 横脊排 水的数 目与角 数相同 。各条 横脊首 尾相连 ,故亦 称圈脊 。
营造法式之斗

营造法式之斗栱营造流程
营造法式之斗栱营造流程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

中国古建筑图解第一章-—屋顶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一书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总起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

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

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撰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

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悬山式屋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悬山式.jpg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不过,它又有不同于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平齐,而是伸出山墙之外。

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的。

所以悬山式屋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上也有出檐。

悬山又称“挑山”,就是因为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从外观来看,这可以说是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最大的不同点.悬山式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重檐歇山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

jpg“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于世的建筑美学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飞檐斗拱的有机组合下,成就了足以屹立于世而为万方敬仰的地位。

《诗》云:”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一大批能工巧匠的精心建构下,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

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位于屋身的上部份,形制多样,体积庞大,不但是显示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精华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由内而外依次由三部分组成,是为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并加上屋脊装饰等。

传统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制,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

坡顶有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几种。

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

在处理大脊上还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

此外还有攒尖顶(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

屋顶的形制与其屋主的身份地位等级有关。

按照形制等级高低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攒尖顶、卷棚顶等形制因为不用在重要的建筑,故而不列入等级。

一、主要的屋顶形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主要的建筑形制,一般用在宫殿建筑、官府、皇家园林、寺院等。

1.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最高型制。

宋称为“五脊殿”、“吴殿”;清时称为“四阿殿”,《营造法原》称为“四合舍”。

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多用于殿堂式建筑。

在中国古建筑形制体系定型后,庑殿建筑成为中古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

由于它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在封建社会时代,他是体现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

古代建筑常识——屋顶结构

古代建筑常识——屋顶结构

古代建筑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

它不仅为中国古建筑在美观上增加了不少神韵,而且对建筑物的风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封建社会中,对于屋顶的形制及其装饰都有许多等级化的规定。

屋顶的形式、高度,脊饰的形象、尺寸、数目、颜色均须根据建筑的等级而定,不得超越。

作为古代建筑造型中最主要的部分,屋顶一般均呈曲线,由不同形式的梁架结构组成。

重要的建筑都以斗拱挑出檐口,在屋檐转角处形成翼角起翘。

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即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

并根据其本身的造型性格,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

如庑殿顶格调恢宏,用于高级建筑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和门屋;歇山顶性格华丽活泼,一般用于配殿;攒尖顶多用于亭、塔;悬山;硬山顶则多用于住宅。

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丰富,变化多端,但总离不开几种“基本顶”,包括: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庑殿式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殊顶”,常见的有:十字脊屋顶、盔顶、盝顶、万字顶、扇面顶等;其实大部分顶是由基本顶或特殊顶派生过来的。

“派生顶”其基本的派生方法就是不同的顶的进行不同的组合。

(一)、基本顶1、硬山式宋《营造法式》中没有记载,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基本可以推想出现在宋代以后。

明清时期硬山式广泛应用。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简单朴素,同时等级最低,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这种屋顶。

2、悬山式悬山式与硬山式基本相同,只是悬山式的屋顶不像硬山式一样与山墙齐平,而是伸出山墙之外。

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檩承托的。

从外观上看,这是悬山式与硬山式最大的不同。

3、歇山式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

歇山式屋顶的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是在上不得正脊和两条垂脊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垂直区域(山花)。

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将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

4、卷棚式以上所有的屋顶去掉正脊,呈弧形的屋顶就是卷棚式了。

古建屋面做法

古建屋面做法

古建屋面做法在古代,建筑正在迅速发展中,屋顶是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是家居的遮盖物,还是建筑物结构的关键组件之一。

在古代,大多数的屋顶都是用一些天然材料,如木材和石头来制成的。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建筑师和工匠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制造屋顶。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建屋面的做法。

1. 木屋面在古代,木屋面是最常见的屋面之一。

一般采用刨光、涂漆、抛光等方法来处理木材,使其更耐久。

雕刻已成为重要手段,更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以及实用性。

相对易损伤的木材,木屋面不仅能起到防水和保温的作用,更能有效地给玄武石基础供给支撑,使建筑耐久性得到大大提高。

瓦屋面也是非常常见的建筑屋面类型之一,它是由泥土制成的平面砖块。

然后,这些瓦块被安装在一起,并用水泥和黏性材料固定在建筑物的顶部。

这种技术通常被用于传统的日式建筑。

瓦屋面有着很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这在古代还没有现代化的空调设备时尤为重要。

在一些历史上较为悠久的建筑中,石屋面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建筑材料。

这类屋面由石头砌成一片片石块,其建造过程需极高的技术水准,用时极长。

但是一旦建成,石屋面可以持续几个世纪,因为石头几乎不受时间和天气的摧毁。

青瓦屋面是在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类型。

青瓦是采用粘土和石灰混合制成的,颜色通常有灰色和蓝色。

青瓦屋面的特点是它能够在雨季中保护房屋免受水侵害,并且在炎热的夏季中保持屋顶上室内空间的凉爽。

除此之外,青瓦屋面还具有美观的外观,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建筑材料在现代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总结起来,古建屋面的做法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缺点。

然而,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屋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元素,因为它不仅能为室内提供保护,还可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稳定性。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他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

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不仅样式多,而且组成部分也有好几种,主要有屋面、屋脊等部分组成,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1.屋面:屋面就是建筑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

2. 剪边: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却是一道横的黄色带,这样的色带就称作“剪边”它是由于屋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铺瓦而产生的效果,它丰富了屋面的色彩。

3. 正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

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

一般来说,在一座建筑物的各条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长、最突出的一条脊,所以也称为“大脊”。

4. 正脊装饰: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中,特别是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其屋顶正脊上往往设有各色装饰。

除了常见的正脊两端的吻合正脊中心的宝顶外,在正脊的前后两个立面上,还会雕饰或塑有花、草或龙等。

5. 垂脊: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

而在歇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和戗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

垂脊都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走势下垂。

6. 戗脊: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

7. 出檐: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中国古代建筑五种屋顶的设计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五种屋顶的设计方法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是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着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在我国古代,建筑屋顶设计主要包括五种方法,分别是悬山顶、歇山顶、折角顶、弧形顶和攒尖顶。

这五种设计方法在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下面将对这五种古代建筑屋顶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悬山顶悬山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外翘,两端向上翘起,有如一座悬挂的山峰,因此被称为悬山顶。

这种设计方法多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给人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

悬山顶的设计精美,结构复杂,展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高超工艺和审美水平。

二、歇山顶歇山顶是我国古代建筑另一种常见的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两端向下翘起,形成一个“歇”字形状,因此被称为歇山顶。

歇山顶的设计简洁大方,适用范围广泛,常见于民居、庙宇等建筑中。

歇山顶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实用性,还注重了建筑的美感和整体和谐性。

三、折角顶折角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四角相折,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几何图形。

折角顶的设计独特别致,常见于亭台楼阁、园林建筑等地方。

折角顶的设计巧妙精致,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对建筑结构和材料运用的高超技艺。

四、弧形顶弧形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现出一种流畅的弧形线条,给人一种柔和、优美的感觉。

弧形顶的设计大气端庄,常见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建筑中。

弧形顶的设计融合了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五、攒尖顶攒尖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华丽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现出如同攒尖般的尖角形状,结构复杂,雕饰繁复。

攒尖顶的设计华丽精美,常见于寺庙、宫殿等建筑中,展现了古代建筑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方法多样丰富,每种设计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这些设计方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智慧和才华,也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屋顶形式

屋顶形式

坡屋顶排水坡度一般大于10%的屋顶叫做坡屋顶或斜屋顶。

坡屋顶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和建筑造型等因素。

形式坡屋顶在建筑中应用较广,主要有单坡式、双坡式、四坡式和折腰式等。

以双坡式和四坡式采用较多。

双坡屋顶尽端屋面出挑在山墙外的称悬山;山墙与屋面砌平的称硬山。

中国传统的四坡顶四角起翘的称庑殿;正脊延长,两侧形成两个山花面的称歇山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单檐庑殿顶中国传统屋顶中以重檐庑殿顶(wǔdiàndǐng)、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

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其中庑殿顶最早,约出现于先秦时期。

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

实物则以汉代阙楼和唐代佛光寺大殿为早。

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

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

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即此种殿顶。

重檐庑殿顶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

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

庑殿顶建筑等级主要通过对财富(包括人力)的消耗来体现,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贵重程度、装饰的精细程度等成为表现建筑等级的主要因素,但中国古代建筑也有一些等级因素并不是财富消耗的体现,而另有其社会文化原因,比如屋顶形式的等级、建筑色彩等级等。

如果说悬山的复杂程度明显低于庑殿及歇山,因此等级较低的话,庑殿和歇山的技术复杂程度则难以排出高下,不能将其等级差异归结于财富的消耗,在东亚范围内来看,庑殿等级也未必高于歇山,如韩国朝鲜时代的景福宫正殿勤政殿即用歇山,而勤政门用庑殿。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

中国古建筑图解-屋顶

中国古建筑图解第一章——屋顶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一书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总起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

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

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

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

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撰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

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

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悬山式屋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悬山式.jpg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不过,它又有不同于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平齐,而是伸出山墙之外。

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的。

所以悬山式屋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上也有出檐。

悬山又称“挑山”,就是因为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

从外观来看,这可以说是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最大的不同点。

悬山式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重檐歇山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做法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做法

06
悬山顶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悬山顶是一种常见的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也称为“挑山顶”,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 山墙之外。
特点
悬山顶在结构上由前后两坡和山墙组成,悬 山部分向外出挑,山墙部分承重。这种结构 使得建筑外观显得轻盈飘逸,富有动态感。 同时,悬山顶也有较好的排水性能。
建筑实例
实例1
故宫的南薰殿是典型的悬山顶建筑,其前后两坡悬伸在山墙之外,屋檐挑出深远,极具 特色。
02
盔顶
定义与特点
定义:盔顶是一种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 形式,因其形状类似古代武士的头盔而 得名。
屋顶中心突出,形成类似屋脊的装饰物 。
屋檐深远,形成鲜明的阴影效果。
特点 屋顶陡峭,呈倒梯形。
建筑实例
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典型的盔 顶建筑,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 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祈年殿
特点
结构简单,左右两坡较陡,有利于排水和隔热,是古代中国 城市居民和乡村百姓广泛采用的屋顶形式。
建筑实例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的建筑群 杭州胡庆余堂
历史背景
硬山式屋顶起源于汉代,随着时间的 推移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 遍的屋顶形式之一。
在明清时期,硬山式屋顶在官方建筑 、寺庙、祠堂等公共建筑以及民居中 得到广泛应用。
建筑实例
北京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是故宫博物院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其 屋顶采用了重檐庑殿顶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和艺术水平。
颐和园万寿山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之一,其屋顶采用了单檐庑殿顶的形式,与周围的 建筑风格相协调,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历史背景
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

甲. 屋頂形態乙. 屋面、疊瓦丙. 吻獸、脊飾甲. 屋頂形態1. 凡屋有三分﹕“上分”是屋頂;“中分”是屋身;“下分”是台基。

2. “脊”和“庇”是中國建築屋頂構成的兩大要素。

3. 脊、庇構成與屋頂的基本型i. 廡(音舞)殿頂ii. 歇山頂iii. 懸山頂iv. 硬山頂v. 攢(音全)尖頂i. 廡殿頂﹕由四庇、五脊組成。

五脊中的正脊和四根垂脊,都是庇與庇的交線。

ii. 歇山頂﹕由四庇、九脊組成。

九脊包括一根正脊,四根垂脊,四根戧脊。

其中正脊和戧(音窗)脊,是庇與庇的交線,四根垂脊則是庇在在山面的邊緣線。

iii. 懸山頂﹕由二庇、五脊組成。

正脊是前後庇的交線,四根垂脊在山面的邊緣線處理而成的。

懸山頂以四根垂脊懸挑於山牆之外為特徵。

iv. 硬山頂﹕由二庇、五脊組成。

與懸山頂不同是四根垂脊不是懸挑於山牆之外,而是落於山牆之上,是庇的邊緣線,也是庇與山牆的交接線。

v. 攢尖頂﹕由庇和垂脊組成。

根據平面的四邊、六邊、八邊,相應地有四、六、八面庇和四、六、八根垂脊。

當平面為圓形時,則形成整個圓錐形的庇而無垂脊。

攢尖頂以脊庇攢於一點為特徵,它沒有正脊而代之以“寶頂”,特殊形態的、點狀的“脊”,俗稱“絕脊”。

乙. 屋面、疊瓦1. 四合院的屋面有合瓦屋面和筒瓦屋面兩種。

合瓦屋面多用於中小型民居,筒瓦屋面則多見於大型豪宅。

筒瓦屋面如加正脊,脊飾多採用大屋脊形式。

脊端要安吻獸,垂脊下部要安垂獸和跑獸。

跑獸的數量根據建築物的體量、出檐和瓦號來確定,一般以五只為多。

這種採用筒瓦屋面施大屋脊安吻獸的房屋,絕非一般官品所能採用,通常只能用於王府或相當於王府的建築。

做法稍低的筒瓦屋面配小式脊。

脊的高度要低得多。

採用筒瓦屋面的房子通常不做正脊,而是將屋脊做成圓弧形狀,前後兩坡面從脊部漫卷而過,這種做法稱為過隴脊。

屋面兩端頭採用箍頭脊並附排山勾滴,稱為“鈴鐺排山”。

中小型住宅常採取合瓦屋面,配以脊飾之後也形成幾種不同形式。

一種是合瓦屋面帶正脊做法。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展开全文三、举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为一凹曲面。

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

举架的基本原则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

其基本方法是调整各层瓜柱的高度。

由举架形成的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

这种做法使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举架的做法举架的做法均以步架为比例。

举架的急缓以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而定。

如:一般规定檐步架均为五举(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5/10)。

(二)举折做法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

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得上平檩上皮位置。

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折下H/40,依此类推。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1)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2)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

(3)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4)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桁、檩桁、檩放在各梁的梁头上,上承椽子。

在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檩”,宋代称木专。

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

桁檩按其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线上的桁。

(二)、挑檐桁:正心桁外,承托挑檐的桁。

(三)、脊桁(脊檩):位于正脊处的桁(或檩)。

(四)、金桁: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间的桁,统统叫“金桁”。

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木专),中金桁(宋称中平木专),下金桁(宋称下平木专)之别。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位于特殊位置的桁檩及附件:(一)、梢檩:指悬山建筑向两山外挑出的檩。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主要有:庑殿式、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庑殿式,庑殿式屋顶是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

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样式。

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故宫太和殿。

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

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其特点是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

歇山顶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

如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

等次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又称挑山或出山。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纂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

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

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亭、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

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 顶,宋朝称九脊殿、 曹殿或厦两头造,清 朝改今称,又名九脊 顶。为中国古建筑屋 顶样式之一,在规格 上仅次于庑殿顶。歇 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 种,其样式最早可见 于汉阙石刻。
单檐歇山顶 雍和宫天王殿
重檐歇山顶 天安门
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 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 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 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 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 众殿堂等都用歇山屋顶。
穹窿顶——清真寺
13)圆劵顶 又称“拱顶”。是一种用砖或土坯砌筑的半圆形的拱顶房屋, 或是两间,或是三间,或是数间相连,在我国山西一带出现。外形 圆润优美而又给人完整与统一之感。
14)平顶 建筑的顶部是平的。这种“平”包括顶部中间略有突出, 或是屋顶拥有较小坡度的一面坡,这是与单坡顶最大的区别(单 坡顶屋顶坡度较大)。多出现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和华北等地区。
屋顶曲线的类型
(包括檐口,屋脊和 屋面曲线)有以下三种: 1)檐口曲线 (生起) 唐宋有明显的檐口曲线, 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 起翘。 2)屋面曲线,包括纵 向曲线和横向曲线。 3)屋脊曲线,脊檩端 置垫木。 佛光寺大殿
屋顶曲线的形成原因:
1)举架(举折)做法。 举,是屋架的高度,常 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 料而定。折,是计算屋 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 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 的屋面横断面的 坡度 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 干折线组成。 2) “反宇向阳” 3) 排送雨雪 4)建筑审美 。
11)勾连搭顶 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每个屋顶之间是连 在一起的。这样的屋顶形式,可以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的情况下, 使上部屋顶更富有变化,更为生动多姿。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 体高度的情况下,扩大室内空间。
12)穹窿顶 又称圆顶,一般从外观来看屋顶为球形或多边形。如伊斯兰 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内顶部呈半圆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顶”。 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圆顶的民居,也可以归为穹窿顶建筑一 类。
悬山顶
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有五脊二 坡,屋顶与山墙齐平。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 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因其等级低, 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 建筑。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 山。
卷棚扇面顶——落袋古镇
9)万字顶 万”即为“卍”,代表万事如意、万寿如疆。因其吉祥意义, 常被应用于建筑平面或屋顶。
10)盔 顶 就是屋顶像头盔一样屋顶形式。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 为凸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是头盔的下沿。 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岳阳楼使用的就是盔顶。
盔 顶——岳阳楼

攒尖顶
重檐攒尖顶——祈年殿
6)卷棚顶: 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 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 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宫殿建筑中, 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卷棚顶
• 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为 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 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 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 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 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 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 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 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 美。。卷棚顶形式活泼美 观,一般用于园林的亭台、 廊榭及小型建筑上。
Hale Waihona Puke 山顶——广智院一角硬山顶• 历史 硬山顶出现较晚, 在宋朝的《营造 法式》中未见记 载。可能随着明、 清时期广泛使用 砖石构建房屋, 硬山顶才得以大 量采用。
5)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 屋 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无正脊,只有垂 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 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 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 脊。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 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 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 攒尖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 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 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 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 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 阿顶。 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 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 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 脊,共九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 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等。重檐庑殿 顶是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只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单檐 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 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 图
屋顶的形式
古代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 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 成等级的象征。
中国古建筑屋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 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其中庑殿顶、歇山顶、 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檐) 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抱厦:由两 个九脊殿丁 字相交,插 入部分叫抱 厦。十字相 交的 叫十字 脊。(正定 隆兴寺)
屋废(出际) 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那一段。 箚(扎)牵:一般用于乳袱之上,仅长一架,不承重,固 定桁的位置。 叉手 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斜短木构件,用以固持脊檩。 托脚 支撑平檩的斜短木构件 。
屋顶装饰处理
1)龙吻和鸱吻 2)走兽 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 有一些动物,重脊的排头是一个 骑着凤凰的小人,其后是一排小 兽,最后面有一个较大的兽头, 便是“垂兽”。仙人与垂兽之间 的小兽统称“走兽”。走兽的排 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数量的 多少是依宫殿的大小、建筑的等 级而定的。
太和殿的走兽,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 (suān ní)、狎(xiá )鱼、獬豸(xièzhì )、斗牛、行什。
卷棚悬山顶——颐和园文昌院
卷棚歇山顶
7)盝顶 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屋顶上部为平顶图,下部为 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为横坡,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 横脊首尾相连,又称圈脊。盝顶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 为少见。
8)扇面顶 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 檐线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扇面 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卷棚形式。一般用于形体较小的建 筑中,会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可爱。
屋檐尺度与纳光遮阳关系图
古代屋顶做法
收山 歇山(九 脊殿)屋顶两 侧山花自山面 檐柱中线向内 收进的 做法, 其目的是为了 使屋顶不过于 庞大。
推山 廡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 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 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15)平坡顶 就是只有一面坡的屋顶。单片屋顶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的 建筑或是附属性的建筑上。多出现在陕西等地的农村,是现今较富 有特色的一种民居形式。
16)灰背顶 屋顶表面不用瓦覆盖,仅凭灰背密实的面层防雨防漏。大多用 于平顶或囤顶建筑,但也可以用在起脊建筑上。不过,在起脊建筑 上使用灰顶,大多只是局部使用。灰背顶属于一种民间建筑形式。
歇山顶
3)悬山顶: 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 出的桁(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 由此而来。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 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悬山顶
殿顶庑
•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 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 故又常称为“四阿顶”, 宋朝称“庑殿”,清朝称 “庑殿”或“五脊殿”, 庑殿顶,约出现于先秦时 期。 • 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 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 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午门
歇山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