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自查管理规定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食品安全自查。
第四条公司应当将食品安全自查结果书面记录,并保存相关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五条公司应当对食品安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报告所在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章食品安全自查内容第六条食品生产环节自查内容:(一)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温度、时间等控制;(三)食品的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四)食品的标签、说明书等标识;(五)食品的销售环节;(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环节。
第七条食品销售环节自查内容:(一)食品的储存、运输等环节;(二)食品的销售环境、设施设备等;(三)食品的标签、说明书等标识;(四)食品的进货渠道、验收、销售记录等;(五)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环节。
第八条其他环节的自查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第三章食品安全自查频率第九条公司应当根据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实际情况,确定食品安全自查的频率。
第十条食品生产环节的自查频率不得少于每月一次;食品销售环节的自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周一次。
第四章食品安全自查组织第十一条公司应当设立食品安全自查组织,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食品安全自查工作。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自查组织应当制定食品安全自查计划,明确自查内容、自查频率、自查人员、自查时间等。
第十三条食品安全自查组织应当对自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五章食品安全自查整改进行整改,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十五条食品安全自查整改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对存在问题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处理;(二)对存在的问题环节进行整改,确保食品安全;(三)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四)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五)其他整改措施。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对食品安全有关的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
第三条公司应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食品生产、销售活动,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食品安全职责,实施全程食品安全管理。
第二章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第五条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第六条自检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二)食品加工制作、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三)食品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五)食品安全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等。
第七条公司应根据自检自查内容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时间、地点、内容、责任人等。
第八条自检自查可采取全面检查、抽检与自检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层层监管。
第九条自检自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由自查组长负责汇总,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第十条自检自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自检自查时间、地点、范围、方式等;(二)自检自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三)整改措施及实施时间表;(四)整改效果评估及后续管理措施。
第三章食品安全整改第十一条对自检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防止食品安全风险扩大。
第十二条整改措施应具体、可行,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协调一致,确保整改到位。
第十三条整改责任人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负责,整改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估。
第十四条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报告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督。
第四章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第十五条公司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通用10篇)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通用10篇)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篇1 为了加强对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销售的食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单位所经营的食品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
对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接受行政执法部门检查。
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第二条经营包装食品时,应当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
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的食品,应当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第三条本单位及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并如实记录食品进货台帐、销货台帐(从事批发业务的),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五条本单位不得经营假冒伪劣、不合格或存在其他安全卫生隐患的食品。
对不合格食品应当实施退市登记管理制度。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严禁聘用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销售。
第七条在行政执法部门检查时,本单位及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主动、积极、有义务配合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篇2 1、设立食品卫生检查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商场进行商品卫生检查和环境卫生检查:2、把好食品采购、进货关,特别是对油、米、肉、菜等大宗,关键的食品要定点,不准采购霉变、有毒、有害或无证不合格的食品,确保所购食品卫生安全:3、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
做到粗细分区、肉菜分开、生疏隔离、洗消严格:4、对储存食品应进行冷藏保鲜,无须保鲜的食品应做到离地隔墙,分类堆放整齐,先进先用、用前应检查有无变质变味:5、保证不出售变质或夹生不熟食物,严防病毒交叉感染引发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一、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本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第二条自查范围1. 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2. 食品添加剂使用及食品包装材料;3.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健康状况;4. 食品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及场所卫生;5. 食品检验检测及质量追溯。
第三条自查内容1. 食品原料采购(1)供应商资质审查;(2)原料质量检验报告;(3)原料储存条件及保质期。
2. 食品加工(1)加工工艺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符合规定;(3)加工场所卫生状况。
3. 食品储存(1)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2)食品保质期及质量状况。
4. 食品运输(1)运输工具是否符合卫生要求;(2)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
5. 食品销售(1)销售场所卫生状况;(2)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措施。
6.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健康状况(1)定期进行健康检查;(2)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7. 食品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及场所卫生(1)设备、工具、容器清洗消毒;(2)场所卫生清扫及消毒。
8. 食品检验检测及质量追溯(1)定期进行食品质量检验;(2)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
第四条自查频次1. 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每月至少自查一次;2. 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包装材料每季度至少自查一次;3.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每半年至少自查一次;4. 食品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及场所卫生每月至少自查一次;5. 食品检验检测及质量追溯每季度至少自查一次。
第五条自查记录1. 自查记录应详细记录自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2. 自查记录应由自查人员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
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确保企业食品安全,提高从业人员健康水平,本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篇一」(一)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制度1、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及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提供的食品安全卫生。
2、依法亮证经营,不超许可范围经营,不超出供餐能力承接聚餐活动。
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不擅自变更加工布局及场所用途,新、改、扩建加工场所或变更许可内容,先经过监管部门审查通过再进行。
3、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餐饮业法人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4、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实施内部检查管理,督促检查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5、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在部门内开展岗位自查,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进行一次以上食品安全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每周进行1次食品安全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6、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方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7、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二)食品采购查验制度1、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要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向固定供货商采购食品的,要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2、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要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验合格证明);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要查验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要查验留存购物清单;使用集中消毒式餐饮具的,要查验留存供货厂家营业执照及消毒合格证明。
证明资料为复印件者,要由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确认。
3、建立采购记录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2024年食品安全自查制度(三篇)
2024年食品安全自查制度1.目的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并规定对食品安全状况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定期对公司的食品生产安全状况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危害食品安全的不符合情况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我公司食品安全。
2.范围食品生产安全自查范围包括现场检查、管理制度和质量记录。
3.职责3.1质管部负责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制、修改、更新。
3.2质管部组织人员每月两次进行食品生产安全现场检查。
3.2生产部、质管部分别指派____名以上管理人员组成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每半年度对公司的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检查评价一次,并向质量管受权人提交自查报告。
4.食品生产安全检查规程4.1现场检查规程一、原辅料(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
检查项目:原辅料存放;专库管理;标签标识;索证索票;制度具备情况;现场记录。
(一)原辅料存放1.原辅料存放是否离地、离墙。
外包装是否完整,并做好防护。
检查规程:查看原辅料存放情况,是否符合存放要求重点注释:原辅料堆放是否离地10cm以上,离墙20cm以上,并应有防止虫害侵入的装置。
2.仓库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检查规程:查看现场卫生情况。
3.原辅料仓库内是否有过期原辅料,过期原辅料清理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过期原料,是否有处置记录。
4.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危险化学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是否符合存放要求。
重点注释:需符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要求;5.生产用原辅料是否与有毒有害物质一起存放。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毒有害物质与原辅料一起存放。
重点注释:库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6.原辅料仓库内是否有非生产用原辅料和非生产用其他物品。
检查规程:查看仓库内是否有非生产用原辅料和非生产用其他物品。
重点注释:原辅料仓库内不应堆放非生产用物品,专库专用,防止交叉污染。
(二)专库管理1.食品添加剂是否专库或专柜保存,并有专人管理。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通用7篇)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通用7篇)食品安全自查制度1一、依据实际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场内(店内)的食品及出租柜台进展日常检查。
二、食品安全员定期要对店内环境和条件、库存食品、散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标签标准、从业人员安康证状况等进展检查,准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和接近保质期食品,发觉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马上下架,催促有关部门和人员予以改正,并做好登记。
三、食品安全员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展检查评价。
经营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马上实行整改措施;存在食品安全潜在风险的,应当马上停顿经营行为,并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四、检查的内容(一)经营环境,检查是否具有与其销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和贮存场所,是否保持场所环境干净,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适当的距离;(二)经营条件,检查是否具有与其销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设备或者设施,销售冷藏、冷冻食品的,是否配备与销售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冷冻设施,并符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环境等特别要求;(三)经营行为,检查是否销售制止销售的食品,选购食品是否根据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材料,是否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照实记录食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保存的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四)标签标识,检查场内销售的散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要求:1、销售未包装食用农产品的,是否在摊位(柜台)明显位置照实公布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等信息;2、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食用农产品以及省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的,是否包装销售,并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鲜活畜、禽、水产品等除外;3. 销售进口食用农产品的,包装或者标签是否载明原产地,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包装是否标明产品名称、原产国(地区)、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以及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是否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温度等内容;分装销售进口食用农产品的,是否在包装上保存原进口食用农产品全部信息以及分装企业、分装时间、地点、保质期等信息;4、散装食品是否根据要求加贴标签,销售人员和场地是否落实“两罩一套一帽”;(五)证明文件,检查是否持有所销售食品来源牢靠的证明文件,包括: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按规定需要检疫、检验的肉类是否有检疫合格证明、肉类检验合格证明等证明文件,进口食用农产品是否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证明文件;(六)仓储状况,检查是否认期检查库存,准时清理腐坏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者感官性状特别的食品,是否照实记录食品名称、产地、贮存日期、生产者或者供货者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在贮存场所保存记录,记录和凭证保存期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餐饮服务单位(以下简称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自查工作。
第三条食品安全自查是指餐饮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等进行自我检查、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第四条餐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明确自查内容、频率、责任人和相关要求,确保食品安全自查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自查内容第五条餐饮单位应当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二)食品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健康证明,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三)食品加工工具、设备、容器、设施是否清洁、完好,是否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四)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储存,是否有过期、变质等情况;(五)食品标识、包装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是否有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行为;(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健全,是否定期进行演练;(七)消费者投诉、举报是否得到及时处理;(八)其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第六条餐饮单位应当针对不同季节、节日、特殊天气等情况,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增加自查频率,确保食品安全。
第三章自查频率第七条餐饮单位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经营规模、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食品安全自查频率。
第八条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面食品安全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自查记录。
第九条在特殊天气、节日、重大活动等情况下,餐饮单位应当增加自查频率,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章自查人员和责任第十条餐饮单位应当明确食品安全自查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食品安全自查工作。
第十一条食品安全自查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食品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食品经营和食品加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明确自查内容、自查周期、自查人员和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企业应当将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检查、评价和整改。
第二章自查内容第五条企业应当自查以下内容:(一)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二)食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三)食品的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四)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培训和考核情况;(五)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情况;(六)其他应当自查的内容。
第六条企业应当根据食品生产工艺、食品种类、食品原料来源、食品销售情况等因素,确定自查的重点环节和频率。
第三章自查程序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组织,明确自查负责人和自查人员,自查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
第八条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包括自查内容、自查时间、自查人员、自查方法等。
第九条企业应当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做好自查记录。
第十条企业应当对自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所在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第四章自查记录和资料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记录档案,记录自查的时间、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等。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保存自查记录档案至少两年,以备查阅。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资料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自查相关的资料和证据。
第五章罚则第十四条企业未按照本制度进行食品安全自查的,由所在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必要建立健全。
一、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的内涵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是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等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定期对自身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查组织。
企业应成立食品安全自查组织,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自查工作。
自查组织应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自查内容。
食品安全自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采购和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储存和运输、产品追溯和召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3. 自查频率。
食品安全自查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程度确定自查频率,一般为每年至少一次。
4. 自查方式。
食品安全自查可以采用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进行。
企业应如实记录自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 自查结果处理。
企业应将自查结果报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对自查中发现的重大食品安全隐患,企业应及时报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二、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的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
企业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自查工作,成立专门的自查组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自查工作落到实处。
2. 完善自查制度。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明确自查内容、自查频率、自查方式等,确保自查工作有序开展。
3. 加强自查培训。
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自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查能力。
4. 强化自查整改。
企业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19篇)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19篇)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精选19篇)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篇1名称:一、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一)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流通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文件。
(二)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三)索取和查验的文件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保管期限不少于2年。
(四)购入食品时,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销货日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选择账簿登记、单据粘贴、电子文档等其中一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
食品进货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坏、变质、质量不合格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并追回已经售出的食品。
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二、库房管理制度(一)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或设专门区域,不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库存放。
(二)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三)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
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四)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 建立食品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定期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推荐)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制度5篇
(推荐)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制度5篇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制度1第一条、为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南充市境内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记录,使之可追溯。
第四条、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指企业在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如:投料记录、温湿度记录、消毒杀菌记录等)、出厂检验、销售等关键环节,设立若干个质量安全监控点,以文件记录,结合条码、二维码和电子标签等新技术手段,以产品批号为切入点,实现对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记录、可监控、可查询和可追溯。
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企业应根据规模大小确定其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负责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和组织实施,自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运行情况,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采购进货查验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等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出厂检验记录管理、不合格品记录管理、产品流向管理、原料和产品储存运输管理以及不合格食品召回管理等制度。
第七条、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应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过程记录三个层面建立起从原料采购到出厂销售的全过程体系架构,环环相扣,有机衔接,确保可追溯。
第八条、企业应当以产品批号为切入点,逐批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记录档案并统一归档管理,没有保质期限的,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产品有效期长于两年的,应保存至有效期满六个月以上。
第九条、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信息,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条码、二维码和电子标签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实现食品生产电子信息化追溯。
食品安全月度自查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我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部门、岗位及人员。
三、自查内容1. 食品原料采购(1)采购食品原料时,应查验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材料,确保原料来源合法、合规。
(2)对进口食品原料,应查验其进口检验检疫证明、标签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采购的食品原料应满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采购有毒、有害、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2. 食品加工制作(1)加工制作食品时,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加工环境、工具、设备清洁卫生。
(2)严格把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配料等关键环节,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3)食品加工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保持个人卫生。
3. 食品储存与运输(1)食品储存应分类存放,确保食品不受污染、变质。
(2)储存食品的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鼠、防虫。
(3)运输食品时,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容器、工具,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损坏。
4. 食品销售(1)销售食品时,应查验食品标签,确保标签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2)销售食品的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不得销售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3)销售食品时,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信息,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5. 食品安全培训(1)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2)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等。
(3)培训结束后,应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6.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自查流程1. 成立自查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第三条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等进行定期自我检查、评估和整改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第四条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的监督管理,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并对食品安全自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食品安全自查内容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定期对以下内容进行自查:(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二)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情况;(三)食品生产设备、设施、容器、工具等的清洗、消毒、灭菌情况;(四)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五)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情况、个人卫生等;(六)食品包装、标签、标识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七)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八)其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自查过程中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并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食品安全自查频率与方式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食品种类、生产规模、销售渠道等因素,确定食品安全自查的频率。
自查频率不得少于每月一次。
第九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食品安全自查:(一)企业内部自查:由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整改;(二)第三方机构评估: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三)政府部门监督检查:接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进行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食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健康,特制定本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及餐饮服务等环节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
三、组织机构成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小组,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领导,成员包括质量控制、生产、采购、仓储、销售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四、职责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自检自查计划,组织自检自查活动,并确保自检自查结果得到有效执行。
2. 自检自查小组成员负责各自领域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对检查结果负责。
五、自检自查内容1. 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和储存条件。
2.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4. 产品标签、说明书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5.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标识。
6. 食品的储存、运输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7. 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
8.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
六、自检自查频次1. 日常自检:每日进行,由生产班组或相关部门负责。
2. 定期自查:每月至少一次,由自检自查小组负责。
3. 年度自检: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全面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
七、自检自查记录1. 每次自检自查活动均应有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2. 自检自查记录应由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审核,并存档备查。
八、问题整改1. 对自检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由责任部门负责整改。
2. 整改情况应有记录,并在下一次自检自查时进行复查。
九、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培训。
2. 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十、监督与考核1.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将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工作纳入企业内部考核体系,对表现优秀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
食品安全自查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规章制度食品安全自查规章制度5篇“食品企业,良心事业”,要想彻底杜绝食品安全,首先就要从食品生产商上找问题。
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食品安全自查规章制度,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食品安全自查规章制度精选篇1为做好食品经营工作,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以下制度: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
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登记。
三、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四、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
五、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
六、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七、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八、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完整版)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完整版)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自查范围与内容1. 自查范围: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环节。
2. 自查内容:(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落实情况;(2)食品原料、辅料、包装材料采购与验收情况;(3)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情况;(4)食品储存、运输、销售环节卫生与安全情况;(5)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情况;(6)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情况。
三、自查方式与频次1. 自查方式:采用现场检查、资料查阅、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进行。
2. 自查频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展专项自查。
四、自查组织与实施1. 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自查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自查工作。
2. 自查小组应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专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生产、质量、采购等相关人员。
3. 自查工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制定自查计划,明确自查范围、内容、时间、责任人等;(2)实施自查,记录自查过程和结果;(3)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4)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5)总结自查工作经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五、自查结果运用1. 自查结果应作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纳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 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应记录在案,并作为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的重要内容。
3. 企业应定期对自查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法律责任1. 企业应按照本制度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2. 企业未按规定开展自查或自查工作不力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 企业自查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自查记录与档案管理1. 企业应建立健全自查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次自查的日期、内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公司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公司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公司提供的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特制订本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部门及个人。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食品安全自查小组,负责制定自查计划、执行自查工作、记录自查结果。
2. 小组成员由公司管理层、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四、自查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遵守情况。
2. 食品原料采购、验收标准及记录。
3.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及操作规范。
4. 食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措施。
5. 产品标签、说明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及记录。
五、自查频率1. 定期自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食品安全自查。
2. 突击自查:根据实际情况,管理层可随时安排突击自查。
六、自查程序1. 自查小组根据自查内容制定详细的自查计划。
2. 按照计划执行自查,详细记录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
4. 完成整改后,再次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七、自查结果处理1. 自查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由自查小组组长签字确认。
2. 报告应包括自查时间、参与人员、发现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
3. 报告应在自查结束后一周内提交给公司管理层审阅。
八、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
2. 通过内部会议、公告板、电子屏幕等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九、监督与改进1. 公司管理层应定期对自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 根据自查结果和监督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自查制度。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解释。
2. 对违反本制度的个人或部门,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应及时修订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上述模板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食品安全自查规章制度(精选15篇)
食品安全自查规章制度 1一、目的定期对公司的食品生产安全状况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危害食品安全的不符合情况并即将采取整改措施,保证食品的质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证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
二、范围合用于公司内对质量安全有关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食品生产安全自查范围包括现场检查、管理制度和质量记录。
三、职责1、质量负责人: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批准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和自查报告。
负责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制、修改、更新。
向公司管理层报告食品安全自查结果。
2、自查组长:提出自查小组名单,全面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实施活动,食品安全自查审核方案和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负责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组建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每年度对公司的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检查评价一次,并向经理提交自查报告。
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实施自查,起草自查报告。
对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实施效果进行确认。
3、自查小组成员: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及时实施自查,提交自查报告。
4、受检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协助自查,负责本部门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四、实施程序要求1、食品安全自查的策划1.1 自查频次:每年不少于 1 次且时间间隔不超过 12 个月。
质量负责人每年初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在每一个年度内所进行的安全自查,并覆盖所有的相关部门。
1.2 当有下列情况时,需追加食品安全自查。
a)发生了严重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外界有重大投诉;b)组织的内部机构、生产工艺、质量方针和目标等有重大改变。
1.3 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由质管部提出,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
2、食品安全自查的准备2.1 由自查组长提出食品安全自查实施计划,质量负责人批准,经批准生效的食品安全自查实施计划表中的自查组长和自查小组成员即被指定为该次食品安全自查的自查组长和自查小组成员。
2.3 自查小组成员不检查自己的工作。
2.4 质管部负责向自查小组成员提供自查时所需的质量手册和程叙文件,受检部门负责提供其他支持性文件和相关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规定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证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对质量安全有关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
3、职责
质量负责人: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批准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和自查报告。
向公司管理层报告食品安全自查结果。
自查组长:提出自查小组名单,全面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实施活动,食品安全自查审核方案和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质检部:负责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组建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实施自查,起草自查报告。
对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实施效果进行确认。
自查小组成员: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及时实施自查,提交自查报告。
受检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协助自查,负责本部门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要求
草食品安全自查的策划
自查频次:每年不少于1次且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质检部每年初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在每个年度内所进行的安全自查,并覆盖所有的相关部门。
当有下列情况时,需追加食品安全自查。
a)发生了严重产品质量问题或外界有重大投诉;
b)组织的内部机构、生产工艺、质量方针和目标等有重大改变。
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由质保部提出,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
食品安全自查的准备
由自查组长提出食品安全自查实施计划,质量负责人批准,经批准生效的食品安全自查实施计划表中的自查组长和自查小组成员即被指定为该次食品安全自查的自查组长和自查小组成员。
自查小组成员不检查自己的工作。
质保部负责向自查小组成员提供自查时所需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受检部门负责提供其他支持性文件和相关标准。
自查小组成员按所检查的范围和受检部门的特点,编制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安全自查查表,供检查时使用。
食品安全自查的实施
召开一次简短的首次会议,组长介绍自查的目的、范围、准则、方式、计划和自查人员分工及日程安排,澄清自查计划中不明确的问题,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
在受检部门人员陪同下,由自查组长主持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员采用现场观察、查阅资料、提问等方法进行抽样调查。
寻找客观证据,在自查表中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
定的要求的事实。
若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将不符合事实与受检部门交换意见。
自查结束,自查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析,确定不符合事实。
在编写“食品安全自查不符合项报告”时,须事实描述清楚,证据确凿。
帮助受检核部门制定并评价纠正措施。
对自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取得受检部门签字认可。
召开末次会议,由自查组长报告自查情况和自查结果。
就食品安全提出检查结论,并对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提出建议。
提交自查报告。
纠正措施
根据审核员填写的《食品安全自查不符合项报告》,受检部门除进行确认外,还要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由问题的责任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纠正措施,并规定完成纠正措施的期限。
纠正措施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实施完成,如不能按期完成,责任部门必须向质量负责人说明情况,请求延期。
受检部门在预定期限内完成纠正措施的实施后,通知质保部确认完成情况,并报质量负责人认可。
对期限较长的纠正措施,可在下一次食品安全自查时由自检小组确认。
食品安全自查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食品安全自查的记录由办公室负责保存。
5、相关文件
纠正措施程序
6、发放范围
7、变更历史
8、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