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试验中学会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试验中学会创新
徐文学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学科的一代新人.因此,教材不仅介绍一些科普知识,而且重视学生创新,几乎所有的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或小制作,只是提供思路,不给出结论,要求学生亲自观察或实验后自己得出结论.从中尝试创新,还注重创新梯度的培养,各教学段还安排了一定的内容,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设
计实验,自己搞小制作,从中进行创新,从多年的科学教学中,我认识到通过下列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在实验教学的探索活动中,有意识地准备有差异的实验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第十册第一单元<<电磁铁的磁力>>这课时,每组准备长短不一的导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除了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外,还会发现导线越长缠绕的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反之磁力就越小.显然电磁铁的磁力以改变是一个深层次的创新,这就是不同的材料—长短不一的两根导线,培养了学生延伸创新的深度.
有差异的材料,还能启发学生创新同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便于学生对同类事物整体的认识.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认识卵石时,准备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卵石,学生收集到卵石大小不同表面都很光滑的证据,做出以推理为基础的解释—中下游的卵石时上游的卵石在水的搬运过程中,经过相互碰撞和水的摩擦形成的,在这
里”卵石很光滑”这是一个一般层次的发现,再由”卵石的大小不同”推出卵石形成的规律,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创新.
第二,改进实验装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在教第六册第一单元<<热胀冷缩>>关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时,原实验是在烧瓶内装满染缸红的水,用中间擦有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将这个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再观察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有什么变化.如
果将这个装置稍作收进,在细玻璃管上刻上读数,前后将读数进行比较,难道不更具有说服力了吗?
第三,多方设计,优化实验方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编者特意留下一些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操作能力,从而进行创新.
例如,我在教第七册第五单元”水变化”这一单元时,根据研究”小水珠的由来”这个实验时,我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模拟降水”这个结论.根据教材上的插图.一般的学生能用烧杯中装有热水,然后再烧
杯在上方盖上培养皿,可以进行降雨实验;也有一些学生联想在家中煮菜煮饭中,发现盖上有水珠的现象,就设置用烧杯中装有冷水,然后盖
上培养皿,再把这个装置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进行降雨实验,
还有几个学生把烧杯换成试管,由于试管容器小,传热快,仅需几分钟,便从培养皿地下”下”起了雨珠了,可有一个学生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他联想到水蒸气遇冷才凝结,他把培养皿”换成”蒸发皿,在蒸发皿”内装上冰块”,再则”蒸汽皿”外表近似半圆,能把周围的水汽汇聚到一起,雨就下的更大了呀,同一实验,四种方案,第四种最能体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