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益州思想观念透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末三国时期益州思想观念透视
摘要: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地区思想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惜命思想严重;二是谶纬之学兴盛,认为曹魏最终统一天下;三是忠君观念淡漠,择主观念强烈。
这些观念,与蜀汉“兴复汉室”的基本国策相违背。
刘备在时,一方面任用具有这些思想的人兴教办学,一方面严格控制不利于蜀汉统治思想的流传。
刘备去世后,蜀汉政府没有继续采取措施制止这些思想,还大幅任用这些人兴教办学,这就为刘禅选择投降埋下伏笔。
至于刘璋选择投降,是他本身就已经具有了这些思想。
关键词:益州;思想观;惜命;择主;兴教办学;投降
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识码:a
汉末三国时期,益州作为天府之地,是重要争夺对象。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投降,刘备从他手里夺到益州。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刘禅向邓艾大军投降,曹魏占据益州。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提倡国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的春秋大义,而刘璋、刘禅选择投降显然违背了春秋大义。
问题是刘璋、刘禅这两位益州当时的执权者明知违背了春秋大义,为什么还会选择投降呢?
本文以为,刘璋、刘禅之所以选择投降,与流行于当时益州的思想观念,即儒士对国家、百姓、人生的见解和看法在特殊时期发生变化有着重要关系。
在这一时期,两位执政者不再固守国君死社稷的春秋大义,选择了他们认为合理的做法。
而且,后来占领益州的
蜀汉政府大幅任用具有这些思想观念的儒士兴教办学、发展文化,又使得这些思想观念在较大范围内得到传播、获得认同,这也是刘禅选择投降虽遇到阻力但依然能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益州算是一方安定之土。
外界动乱和益州安定这一环境对照,改变了益州儒士对人生的看法。
儒家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积极入世”思想观念一度被许多儒士所放弃,人们纷纷自保,“惜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社会认可。
惜命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舍义取生。
许靖,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
他虽不是益州人士,但东汉末年,中原战乱四起,他四处逃难,“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
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
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
”许靖第一次逃命行为发生在董卓执政时,当时许靖堂兄许与孔同同谋声讨董卓,“靖惧诛,奔”。
刘璋招来许靖后,待他似不薄。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围攻成都,许靖又准备翻越城墙出去投降,这是他第二次逃命行为。
由许靖的行为可以看出,此人爱惜自己的生命。
他在给曹操的信中也承认了这一点:“世路戎夷,祸乱遂合,驽怯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凶礼废。
”
许靖作为东汉末年具有较高声望的儒士,竟也出现这种违背儒家道义的行为,他在逃奔到孔处后,曾自表曰:“党贼求生,情
所不忍;守官自危,死不成义。
窃念古人当难诡常,权以济其道。
”可见,许靖的思想观念在特定时代发生了一些转变,而且他这种思想转变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刘备因为许靖想翻越城墙投降一事而不想任用他。
法正劝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
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法正劝刘备厚待许靖,是基于许靖在天下人心中有很好的名声。
由此可见,天下人并不以这种惜命行为为怪。
惜命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避世。
儒家思想提倡“入世”,孔子就说“学而优则仕”;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儒士出于多种原由考虑,纷纷选择“避世”。
“避世”从表象看是远离政治,不求作为,归根结底,是“避祸”,远离争端和是非,保全自己的生命。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也。
少受学于广汉任安。
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
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
微固辞,而致之。
既致,亮引见微,微自陈谢。
陈寿对杜微这种避世行为是称赞的,《三国志》曰:“杜微修身隐静,不役当世,庶几夷、皓之概。
”将他与伯夷、商山四皓相提并论。
避世思想在益州是有影响的,表现在身处仕途的儒士们身上,就
是不多过问政事。
以正为例,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在蜀汉皇宫秘书署任职。
曾写《释讥》一文,表达自己的志趣。
文中写一个人讥笑他不去追求事业和名声,只是偶尔献一策、进一言,表明自己对得起自己的官职,但未做到竭尽全力。
郗正反驳曰:“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宁曳尾于涂中,秽浊世之休誉。
彼岂轻主慢民,而忽于时务哉?盖《易》著行止之戒,《诗》有靖恭之叹,乃神之听之而道使之然也。
”他认为贤人君子应当识实务,进退有度。
陈寿认为,郗正的这种做法避免了灾祸。
《三国志》说:“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
”
三国时期,谶纬之学兴盛,相较魏吴,益州更为笃信,《三国志》曰:“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
”在研究谶纬之学人看来,汉朝气数已尽,天下必将属于曹魏。
这是益州思想界流行的关于天下未来趋势的看法。
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也。
父舒,字叔布,少学术于广汉杨厚,名亚董扶、任安。
数被征,终不诣。
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舒曰:“当涂高者,魏也。
”谯周曾就周舒所说的“当涂高者,魏也”向杜琼请教。
琼答曰:“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
”又问周曰:“宁复有所怪邪?”周曰:“未达也。
”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
始自汉以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
”谯周依照杜琼的
说法,触类旁通,将结论更加以论证化:“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
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
”
汉末三国时期,特殊的战乱环境改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忠君观念,他们不再固守一定要服膺于某位主公的思想,而是自主择君。
相较魏吴,益州儒士这种观念尤为突出。
首先以法正、张松为例,他们本为刘璋属下,后归降刘备,不是刘璋残暴或者其他什么恶行,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刘璋不会有大作为。
谯周曾在劝谏后主的疏中,直接表达他对择主观念的认可。
他在劝谏后主不要增广声乐时说:“昔王莽之败,豪杰并起,跨州据郡,欲弄神器,于是贤才智士思望所归,未必以其势之广狭,惟其德之薄厚也。
”这就说明谯周是认可贤才智士择主的做法,只不过他以为贤才智士择主的主要条件是看主公“德之薄厚”。
他在劝谏后主不要入南中时又说:“《易》曰:‘亢之为言,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知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言圣人知命而不苟必也。
故尧、舜以子不善,知天有授,而求授人;子虽不肖,祸尚未萌,而迎授与人,况祸以至乎。
故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缚衔璧而归武王,岂所乐哉,不得已也。
”谯周认为,圣人知道得失存亡、天命所归。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不乐意,也应该重新择主,如微子,虽然是纣王的叔叔,也依然归降周武王。
二
上述例子说明汉末三国时期益州整体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发生
了变化。
就算在某段时间益州儒士们感念执政者厚待恩德,尽其力
效忠朝廷,也并未改变占据他们头脑中对人生和政治的看法,他们总是以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人生观处理他们与政府的关系,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
最好的例子是谯周。
诸葛亮领益州牧时,谯周为劝学从事,当诸葛亮病死于敌战区时,“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但当邓艾大军攻克江油时,谯周却并未因为诸葛亮对其厚重,拼死护卫蜀汉政权,而是从天命等思想观念出发,劝刘禅投降。
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放在益州整体思想氛围下,就完全可以理解。
刘禅选择投降从某种程度来看就是受益州大环境思想观念的影响,当时益州具有这些思想的人多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刘备为汉中王时,许靖为太傅。
刘备称帝时,许靖的工作是教育百姓遵守五教和宽厚的原则。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实际的执行者,他又任命具有这些思想的人兴教办学。
建兴二年(224年),诸葛亮领益州牧,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杜微为主簿。
诸葛亮任用他们三人目的明确,他与杜微书曰:“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许慈,字仁笃,先主刘备定蜀后,因蜀中动乱已经一二十年,教育事业荒废,便任用许慈、胡潜为博士,与孟光、来敏等人一起管理古代文献,同时制定有关学校规章制度。
许慈去世后,其子许勋继承他的事业,复位博士。
来敏,字敬达,“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及立太子,以为家令”。
周群字仲直,先主定蜀,署儒林校尉。
谯周,字允南,诸葛亮兼任益州牧时,任命他为劝学从事。
蒋琬兼任益州刺史时,调任谯周为典学从事,
总管全州的学生。
《三国志》载:许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谯周“虽不与政事,以儒行见礼,时访大议,辄据经以对,而后生好事者亦咨问所疑焉”。
可见他们对教学工作之尽职。
由于具有上述思想观念的人多从事教育工作,多通过教育方式将自己的思想传给后学者,后学者又多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从而促使了上述思想在社会上的流传。
陈寿是谯周的学生,谯周劝降之举遭到后人斥责,陈寿曰:“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
”
益州当时盛行的思想观念与蜀汉的长期国策——兴复汉室是相
违背的,这种思想的流传不利于蜀汉的统治,危害性严重。
刘备在时,曾采取严厉措施。
蜀郡张裕曾对人说:“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
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刘备因此杀掉他。
如果说,刘备在时采用了双手抓的策略,一方面任用具有上述思想的人兴教办学,另一方面严格控制不利于蜀汉统治思想的流传。
刘备去世后,蜀汉统治阶层没采取合适的措施制止这种思想的流行,忽略了舆论宣传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亮集》有教曰:“将军来敏对上官显言:‘新人有何功德而夺我荣资与之邪?诸人共憎我,何故如是?’敏年老狂悖,生此怨言。
昔成都初定,议者以为来敏乱群,先帝以新定之际,故遂含容,无所礼用。
后刘子初选以为太子家令,先帝不悦而不忍拒也。
后主即位,吾暗于知人,遂复擢为将军祭酒,违议者之审见,背先帝所疏外,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
之以义。
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不仅如此,蜀汉政府还任用这批人士兴教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这些思想流行,为刘禅选择投降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刘禅选择投降与蜀汉政府忽视舆论宣传对国家安全的重
要性、大幅任用具有上述思想的人士兴教办学而扩大这种思想的流行有关,那他之前的刘璋选择投降,则是因为受这些思想的潜移默化。
刘璋的父亲刘焉,目睹汉灵帝统治衰败,便想远离是非避难,后因董扶的预言而改变主意,“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可见,刘璋的父亲刘焉身上已具有惜命思想和相信谶纬之学,对汉朝的未来不看好。
刘焉的观念完全不影响刘璋是不可能的。
刘备的属下法正曾写信给刘璋,劝他为保全家族而选择投降:“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
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
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事实上,刘璋也这样做了。
刘璋身上没有一定要服膺于某位主公的思想,他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表示过臣服:“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
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先主迁璋于南郡公安,尽归其财物及故佩振威将军印绶。
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
所以,刘璋选择投降与他本身具有的思想有关。
参考文献:
[1] (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2] 李兆成:《一代贤相诸葛亮》,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 梁玉文等:《诸葛亮文译注》,巴蜀书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符丽平,女,1978—,四川巴中人,硕士,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三国文化,工作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