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年级教材分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年级教材分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年级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编写思想(一)延续体现课程性质和总体目标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基于上述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考虑到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及之前的学习情况,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发展阶段来看,六年级下学期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而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非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基础。

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生活和学习,具备了一些生活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比以前更为丰富。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

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都已经到了一个比以前高的状态,这个时期的学生,向着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目标更加迈进了。

因此在六年级下册的教材编排上,我们很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同时,抓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积极性,和参与社会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出发,切入一些较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课文中涉及了有关经济、网络、环保、科技等话题,这些话题多具有一定的深度。

为了使学生在面对这些学习主题的时候更加容易接受,我们选择的切入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下册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下册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全册内容教学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在相互关联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二、全册教学要求: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

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全册备课)一、全册教学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二、全册教学要求: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

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与分析作为本学科小学年段的最后部分,六年级下册根据课程标准的安排,把讨论的范域扩大到了全球,关注了一些世界性的问题。

同时,也针对这一年龄段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常面临的一些问题,设计了相关单元。

一、教材总体思路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比较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与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是两个世界范围的话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该怎样相处。

二、各单元具体内容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当前国际社会人们面临着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让学生从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发生的事情──和平发展是总趋势,但战争总相伴随。

形成一种对世界的关心,做一个世界人。

(二)单元的目的: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感受战争的苦难,体会和平的美好,以及世界人民相依相存的关系。

(三)单元呈现:从儿童的视角切入,从日常生活用品说起,逐步展开和深入。

(四)本单元构成及各课主要侧重点:1.战争的记忆;2.和平卫士;3.放飞和平鸽。

第一课战争的记忆这课侧重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分别从几个方面展开:(1)从儿童的视角看战争:教材设计了儿童在遭遇背离家园、战争受伤、等待家人时几个场景的心理感受。

让学生通过体会同龄人的感受,更深入地认识战争的苦难。

(2)从历史看战争:教材安排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资料整理归纳,形成理性认识,也提高学生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3)从长久的危害看战争:让学生认识到,战争不仅会在战时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战争孤儿的生存与教育受到影响,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等。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PPT课件1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PPT课件1
中年级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高年级以家乡祖国和世界为主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成长记录册 成长中的新问题 学做有道德的小公民 我,把握生活领域,培养世 界公民 。 2.关注学生的生活。 从生活中来 回到生活中去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2014年2月栾川县叫河中学
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 性课程。 目的: 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 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教育 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科的共同点
总体目标――公民素养 课程核心――价值观 课程基础――社会认识 课程特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区域 性;强调开阔的视野;重视问题解决。
强调面对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面对学生的成长要求, 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教材总体介绍
中年级 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 高年级 以家乡、祖国和世界为主 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 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特别是到 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 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 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 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 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 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 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建议.doc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建议.doc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建议遥墙镇中心小学李红作为本学科小学年段的最后部分,六年级下册根据课程标准的安排,把讨论的范域扩大到了全球,关注了一些世界性的问题。

同时,也针对这一年龄段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常面临的一些问题,设计了相关单元。

—、教材总体思路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比较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与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是两个世界范围的话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该怎样相处。

二、各单元具体内容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单元设计的出发点:这个时期的儿童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的精彩,教材尽可能呈现的两种意义上的世界:自然意义上的世界和社会意义上的世界。

不管哪一种,都应该意识到,任何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人们以一种新的世界观在看待世界。

(二)单元的目的: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三)单元呈现:《放眼看世界》这个单元包含三个学习主题一一“世界有多大”“多彩的世界"“与世界同行”。

从地理、历史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对世界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四)本单元构成及各课主要侧重点:1、世界有多大要了解世界,首先要知道“世界有多大”,教科书提供一张世界政区图,这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

从世界政区图上,可以找到大洲和大洋,查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材分析
第二个主题单元:“我们爱和平”教材安排了“世界大战的灾难”“世界并不太平”“世界需要和平”“珍爱和平反对战争”4个课题。
第三个主题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教材安排了“人类生存的家园”“人口资源亮黄牌”“环境敲响了警钟”“保护共有的家园”4个课题。
第四个主题单元:“懂得珍惜”教材安排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爱护身体健康生活”“爱惜名誉学会尊重”“珍惜拥有学会感激”4个课题。
地球上的资源,对于地球而言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爱惜资源就是爱惜地球。
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
★对本册四个单元而言,本单元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内容。
★对学生而言,本单元内容最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安排本单元的内容,就是向学生提供有关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初步得到环境与资源的教育,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引导学生爱护地球。
全册教材分析(品社)
本册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按照儿童认识生活的顺序,将学生的视野从自我、家庭、学校、社区、祖国、世界等内容逐渐扩展,安排了“不断发展的世界”“我们爱和平”“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4个主题单元。
第一个主题单元:“不断发展的世界”,教材安排了“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推动人类进步的科技革命”“艺术世界的发展与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贡献”4个课题。
“世界需要和平”包括了“祈盼和平的希望”、“反对战争的呼声”、“共同的责任”。这一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呼吁和平的活动,认识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愿。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包括了“维和在行动”、“为和平而献身的卫士”、“做和平小使者”。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人民为维护和平作出的努力及付出的巨大代价,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放眼看世界、珍爱和平生活、只有一个地球。

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视野的全球化,主要涉及到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一)放眼看世界。

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与世界同行。

(二)珍爱和平生活。

1、战争的记忆;2、和平卫士; 3、放飞和平鸽。

(三)只有一个地球。

1、地球哺育了我们;2、地球的伤心事;3、为了地球的明天。

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1、教学内容视角的全球性本册教学内容将看似距离学生遥远、实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当今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

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进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家乡、文化、思考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2、以认识世界为主线,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世界的发展史,把握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

3、注重把握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本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分析审视历史的同时,关注世界(人类)热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能纵向看待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4、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本册教科书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发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己分析、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如:二三单元教学内容的设置,使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同时主题学习的学习方式综合化,融合了体验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使各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发展。

5、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和感悟中寻找品德教育的触发点本册教学内容的设计展现了人类社会在发展历程中的波折和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纵向研究、对比反思,不断产生问题,触发疑惑,这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历程有利于学生自己对事件进行反思和思考,从而能够自主引发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品德教育主题的思考,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和感悟中寻找品德教育的触发点,使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思路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是针对六年级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容易出现的困惑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交往的规则与方法,知道该怎样与人相处。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与第三单元“同在一片下”是两个世界围的话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该怎样相处。

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是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简单小结与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理,形成对自我成长的认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二、各单元具体容第一单元与你同行(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1.此年龄段学生建立友谊和与朋友交往呈现一些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交往意识较强,懂得忠诚,朋友相对固定,还出现小团体现象。

但对友谊的意义、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

2.青春初期学生对性别比较敏感,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和排斥心理。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不知道怎样看待、处理男女同学的关系。

3.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易与成人发生冲突。

(二)单元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正确交友,用正确方法处理人际关系(与同龄人、异性、长辈、周边人)本单元构成及各课主要侧重点:1.男生和女生:青春期的异性间交往比较敏感,相互有吸引又有隔膜,因此出现怎样看待对方,怎样正确交往的问题。

教材通过呈现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能够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带来的乐趣;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2.朋友之间: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建立健康的朋友关系。

3.学会和谐相处:把交往的畴扩大为师长和周围人。

主要容有待人处世的交往原则,怎样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怎样积极处理相互之间的冲突。

第一课男生和女生这课主要有以下话题:“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男女生交往不烦恼”“好男孩好女孩”。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首案编写王建霞一、教材编写设计理念整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把握和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设计思路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构建学习主题。

1.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

从内容看: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综合实践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基础上加以整合。

从目标看:关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

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教育目标的综合。

2.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

长期以来,教材就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是教学的依据,具有绝对的权威。

原来的教材是通过故事、图片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而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场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情景去感悟。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更有价值的东西。

教材的设计注重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情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活动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二、教材编写目的: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社会,为他们逐步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潜能。

3.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社会性获得良性循环发展。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一本教材,适用于我国小学六年级学生。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的生活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材内容涵盖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合作、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主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仍处于品德和社会素养的形成阶段,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引导,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不同主题的兴趣和认知程度有所不同,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知识点,如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社会现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

3.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资料等,以便进行教学分析。

第二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

第二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

第二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册的第一单元是放眼看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三课: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与世界同行。

着重介绍了世界政区、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国家的多少、伟大的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

多彩的居民和生活;走出国门、走进国际组织、并以这些子课题为突破口,导入学生对世界的探讨和学习。

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是“认识世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一单元的继续。

有三课:1.战争的回忆 2.和平卫士 3.放飞和平鸽。

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炮火给人们带来的死亡和流血,带给被侵略民族的耻辱,带给人的心灵的创伤……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的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捍卫着祖国的安宁和幸福……了解友爱、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应该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世界上空。

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着重介绍了地球是人类唯一适合生存的家园,但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和破坏,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危及到地球生命的生存许多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九课。

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 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世界政区、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国家的多少、引导学生对世界的探讨和学习。

2.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炮火给人们带来的死亡和流血,带给被侵略民族的耻辱,带给人的心灵的创伤,了解友爱、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应该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世界上空。

3.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唯一适合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1. 学会在世界政区地理位置分布大小等特点。

2. 在世界地图上正确地了解世界的大洋和大洲以及他们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世界地理和世界之最。

3. 放眼世界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具体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建议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建议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建议文苑小学李华娟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1、世界有多大主题一:大洲和大洋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结合世界地图,查找大洲和大洋,了解世界上的海陆分布,明确大洲、大洋的概念。

3、查找国家,了解世界上国家的分布情况,面积大小等常识。

活动准备:学生查找关于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资料,四人一组,每组一个地球仪,课件。

活动过程:活动一:我的观察和发现1、1、看世界政区图和地球仪,复习以前学习的看图知识。

如:地图方向、图例、比例尺等。

2、2、观察地球仪,找找陆地和海洋,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是蓝色的活动二:了解海陆分布,认识大洲和大洋1、1、根据东、西半球图,并根据所查的资料了解世界上海陆分布情况,并猜一猜世界上海洋大还是陆地大。

师生交流:地球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上,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2、2、师:人们又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进行了划分,分成了大洲和大洋。

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大洲:大陆与其相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地球上海洋是连在一起的,它的主体部分是大洋。

并且区分大陆(大块的陆地)和大洲。

3、3、结合东西半球图和地球仪,说一说地球上有哪几个大洲和大洋?并查找他们的位置。

4、4、结合自己查到的资料,小组讨论研究:关于七大洲、四大洋感兴趣的问题。

5、5、师生交流自己掌握的知识。

6、6、画一画七大洲的大体轮廓。

活动三:多样的地形1、出示世界地理之最中反应地形的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的千奇百怪及其差异。

2、结合世界地形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大沙漠、阿尔比斯山、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等典型地形地貌,进一步认识世界地形的多样性。

活动四:我爱大洲和大洋1、设计挑战游戏,各小组相互提问有关大洲的世界之最,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2、根据所查的资料,做有关大洲或大洋的手抄报。

主题二:国家有多少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查找国家,了解世界上国家的分布情况以及国家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思路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是针对六年级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容易出现的困惑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交往的规则与方法,知道该怎样与人相处。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与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是两个世界范围的话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该怎样相处。

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是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简单小结与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理,形成对自我成长的认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二、各单元具体内容第一单元与你同行(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1.此年龄段学生建立友谊和与朋友交往呈现一些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交往意识较强,懂得忠诚,朋友相对固定,还出现小团体现象。

但对友谊的意义、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

2.青春初期学生对性别比较敏感,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和排斥心理。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不知道怎样看待、处理男女同学的关系。

3.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易与成人发生冲突。

(二)单元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正确交友,用正确方法处理人际关系(与同龄人、异性、长辈、周边人)本单元构成及各课主要侧重点:1.男生和女生:青春期的异性间交往比较敏感,相互有吸引又有隔膜,因此出现怎样看待对方,怎样正确交往的问题。

教材通过呈现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能够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带来的乐趣;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2.朋友之间: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建立健康的朋友关系。

3.学会和谐相处:把交往的范畴扩大为师长和周围人。

主要内容有待人处世的交往原则,怎样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怎样积极处理相互之间的冲突。

第一课男生和女生这课主要有以下话题:“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男女生交往不烦恼”“好男孩好女孩”。

1.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教材从自我认识与社会评价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男女生的不同,形成对性别特征的认知;学会欣赏异性的价值、魅力;知道世界因不同而丰富。

2.男女生交往不烦恼本课要让学生知道异性间交往的烦恼往往是因为不同产生的矛盾,所以才需要站在异性的角度彼此理解与沟通。

教材展示了男女生容易出现的冲突,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性别差异是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一客观事实。

同时教材引导学生研讨在交往中避免发生冲突的做法,主要是要学会理解并尊重男女生的心理差异,站在异性的角度来理解对方,以更好地与异性同学相处。

如何正确看待异性,并恰当处理异性间的关系是本课难点。

在引导讨论时,防止就事论事,而要从事例中分析出对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的理解与尊重。

3.好男孩好女孩主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并希望给对方一个好印象,但又不知怎样适当地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在了解彼此特性的基础上,塑造积极健康的好形象。

尤其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

教学时对学生积极的表现需给以肯定。

即使有时学生的表现不恰当,其愿望也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形象。

学生此时出现的问题,是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是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的困惑。

教学时要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困惑,共同研究分析,寻找答案的角度进行指导,避免成为对学生行为的批评。

第二课朋友之间这课主要的话题有“我和朋友”“友谊树”。

1.“我和朋友”这个话题是让学生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教材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朋友,引导学生在友谊的故事中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并通过用诗歌和图画来表现友谊,激发情感体验,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内涵。

2.“友谊树”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列举有利于增进友谊和侵蚀友谊的不同行为,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真实的、健康的、积极的、愉悦的、纯真的等。

●与原思想品德课的区别:这里更强调情感的激发和已有生活经验上的感悟,而不是单纯讲道理,进行道德判断。

第三课学会和谐相处这课主要的话题有“与人交往的规则”“发生冲突怎么办”“有话好好说”。

1.“与人交往的规则”主要让学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

教材中表格的设计,是对这个规则进行具体阐释,学生通过填写表格,能够针对自己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原理的认知上,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2.“发生冲突怎么办”主要针对同学间常出现的交往负面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想,当冲突发生时,双方会有怎样的心情、态度、行为,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找好的和解方法。

3.“有话好好说”主要针对学生与家长之间发生的冲突,引导学生理性去解决。

而不是任性胡闹,或憋屈难受,任由事态发展。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现在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三大问题。

(二)单元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单元呈现上以人类的家园为主线,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所存在的奉献与获取、建设与破坏、减灾与自护等方面整合在一起。

(四)本单元构成及各课主要侧重点:1.只有一个地球;2.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3.当灾害降临的时候。

本单元与低年级相同主题的区别在于,范畴上低年级探讨的就是身边的环境状况,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看到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环境的关注意识。

形成一个希望在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

高年级研讨的是从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问题。

让学生从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对全球环境的忧患意识,并见之于日常行为。

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本课从人类生存条件的角度引导学生思索地球对人类的意义,及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讨论的话题有“地球的奉献”“我们唯一的家园”“重负的大地”“我们家乡的环境”。

1.地球的奉献(地球为人类做了什么)这课探讨的问题是地球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教材从生存环境、资源、空间等方面展开,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是什么)从比较的角度,认识到地球的唯一以及对我们生存的重要。

教材中的表格不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月球和火星的详细情况,重在让学生从温度、水分、氧气三个生存基本条件的比较,认识到茫茫宇宙只有地球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3.重负的大地(人类为地球做了什么)教材从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问题展开,具体设计了人口、森林、水资源、污染、酸雨等全球性的问题。

三大问题既是并列的问题,也有内在的关系。

主要是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多导致资源紧张与环境污染。

教学的时候注意拿数据说话,用实例打动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能再继续下去,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避免环境教育给人感觉空泛,感觉事不关己。

4.我们家乡的环境(作为地球的一员,我们的所为带给地球的是什么)这个话题用学生围绕家乡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的活动范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课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里讨论的话题主要有“我们的生活与环境”“留住大自然的绿色”“打造节水型社会”“减少垃圾污染”。

本课是在前一课了解人们的行为、观察家乡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及周边人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新的环保观念。

1.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这个话题主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反思,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行为与环境紧密相关,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

2.留住大自然的绿色这个话题由前面的话题引伸而来:生活与环境紧密相关──那么怎样在生活中通过点滴行为来保护环境呢?这个话题里侧重于怎样保护森林草地资源,涵养水土。

3.打造节水型社会从节水的日常行为反思,建立环保观念和态度,侧重日常行为的践行。

4.减少垃圾污染教材给出了垃圾污染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

总体来说,学生在调查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官,通过看、尝、摸、听、嗅等活动,感受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现状与后果。

这些感官活动能够让学生直接了解他们周边的环境状况,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发掘信息,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第三课当灾害降临的时候1.无情的灾害(不可抗拒的一面)了解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灾难,认识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教材选取了地震、洪水作为详例,这是中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

同时从全球的角度,了解其他自然灾害。

2.灾害预防与预报(人为可控的一面)本话题主要内容是自然灾害的规律与基本常识。

暗含的议题是虽然灾害不可抗拒,但人们一直为应对自然灾害不懈努力和探索,并取得一些经验和成绩,已经采取了预防和预报措施。

意在告诉学生,只要依循大自然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灾情预测和防灾方面的知识。

3.灾害中的救助教材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1)心理层:学会冷静、智慧地面对灾害。

(2)知识层:灾害自救小常识,包括怎样逃生,正确保护自己。

(3)情感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本课所谈灾害主要是自然灾害,与四年级上册涉及的火灾、拥挤踩踏有区别。

●在分析灾害现象和原因时,可以结合上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些灾害是人为造成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有其自己的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感。

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当前国际社会人们面临着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让学生从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发生的事情──和平发展是总趋势,但战争总相伴随。

形成一种对世界的关心,做一个世界人。

(二)单元的目的: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感受战争的苦难,体会和平的美好,以及世界人民相依相存的关系。

(三)单元呈现:从儿童的视角切入,从日常生活用品说起,逐步展开和深入。

(四)本单元构成及各课主要侧重点:1.战争风云下的苦难;2.放飞和平鸽;3.我们手拉手。

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这课侧重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分别从几个方面展开:(1)从儿童的视角看战争:教材设计了儿童在遭遇背离家园、战争受伤、等待家人时几个场景的心理感受。

让学生通过体会同龄人的感受,更深入地认识战争的苦难。

(2)从历史看战争:教材安排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资料整理归纳,形成理性认识,也提高学生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3)从长久的危害看战争:让学生认识到,战争不仅会在战时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战争孤儿的生存与教育受到影响,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等。

从而加深学生对战争影响的认识。

教学注意以下几点:本课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方法,拉近本课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